纺织行业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纺织行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纺织行业研究

纺织行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纺织印染业;产业调整;发展对策

一、概述

浙江是近代服装业发祥地,该地区的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近4000家,年服装生产能力近15亿件(套),占全国服装生产总数14%左右。尤其是2005年1月1日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取消对我国纺织品配额限制,从而直接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量呈井喷式发展。然而中国大量进口纺织品使欧美国内纺织印染和服装企业遭受到重大冲击,各国企业协会和劳动工会强烈抗议大量进口中国纺织品。从而导致欧美国家决定对我国类纺织品加征惩罚性关税,单方面自动启动特保程序,直接导致相当一部份浙江纺织企业产量和效益锐减,使其又一次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对该地区纺织印染行业在新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审时度势,规避风险,适应国际市场形势发展要求,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等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切实的意义。

二、浙江纺织印染业的发展策略

(一)产业结构调整,凸现区域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浙江纺织印染业已在形成了一批以服装企业为依托的纺织印染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优势明显。但是,整个服装企业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地点特征比较模糊,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提高产业水平,急需重新调整产业结构来满足生产需求。布局结构调整以资源共享、结构优化为主,重点发展纺织印染工业基地,充分发挥重点实力雄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企业的优势。

浙江纺织印染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全面提高印染业技术水平,二是合理安排纺织业内的各种比例关系,从而改变技术和设备的落后面貌,提高企业生产能力。

(二)规模结构调整,增强自身实力

企业规模结构调整的方向应是:大中小型企业并存,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从而加强行业组织的引导作用,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三)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档次

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改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提供技术和组织保证,增强自身设计能力;尽量增强和名优产品的联合,增加名优产品的供给能力,从而形成综合经济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打开国际市场,推动企业向前快速发展。同时尽量延深产品的加工深度,提高最终产品生产的比重;提高加工的精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努力发展中高档产品的比重;合理和节约使用原材料;提高产品的知识、技术集约度,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纺织品。

(四)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标准,提升品牌形象

获得绿色认证来给浙江印染企业带来新的优势。首先是价格,带有绿色标签的纺织印染产品虽然价格比非绿色同类产品高出20%-30%,但销售畅通,因此,获得认证的印染企业可以适当提高价格,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获取更大利润。走生态、绿色印染之路的企业,率先采用欧盟标准或国际标准,将成为纺织印染业最终的赢家。

发展环保纤维原料,采用生产过程无污染的纤维——彩色棉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生产纺织品和服装;开发可回收再利用的纤维;开发降解的纤维;开发无毒功能性保健纺织品;开发过滤空气及污水的过滤性纺织品。同时在工厂“三废”排放中把好环保关。积极使用治理污染用的新技术设备,有效做好空气净化和排出企业前的印染废水净化工作,使产品具有绿色性质。

(五)善内部管理体系,注重人才培养

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人才。树立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战略思想,充分认识人才,特别是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在管理、科技创新中的重大作用。人才是经济发展中具有高增值性和唯一具能动性的资源。企业“以人为本”,不仅科技创新靠人才,引进技术与设备要充分发挥效益也要靠人才。

(六)积极走出去,加强贸易合作

1、进一步开发美国纺织品市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进口国,我国是世界上纺织品生产出口大国。我国在纺织品生产出口方面有很强的比较优势。扩大纺织品生产出口对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提高就业水平十分重要。就我国目前纺织品产能和竞争优势而言,对美纺织品出口还有很大潜力,在美纺织品市场中的份额还可进一步提高。

2、加强与加勒比地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的合作,充分利用其输美纺织品无设限要求的优势,为我纺织品对美出口开辟新的途径。

3、寻求与美纺织印染业的合作,利用低生产成本、规模生产和纺织业产业齐全等优势,吸引美纺织业内人士到投资设厂或与合资合作经营。这一方面可利用美方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纺织印染产业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为我国在输美纺织品配额取消后扩大对美出口。

4、根据中美纺织品协议和多种纤维协议规定做好出口疏导工作,同时也要对美国在进口我有关纺织品设限问题上积极进行交涉,尽量减少纺织品出口的障碍。充分运用WTO规则应对各种限制措施。运用“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原则,对抗不合理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运用反倾销规则对抗美国反倾销的不适之处;运用关于实施保障措施的条件限制规定对抗美国的保障措施。

5、面对当前贸易摩擦不断的国际市场环境,纺织印染企业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在境外开设工厂,实行原产地多元化,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改变原产地,就成为能够规避贸易风险,扩大生产和出口的有效形式。进一步可以分散出口经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国际市场,加快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实现出口目标多样化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在中国印染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到海外设点、设厂,把印染产品的销售和生产直接转移到海外,发挥优势,占领更多的海外市场。

参考文献:

[1] 干春晖.合作策略的产业组织分析 [J].上海管理科学, 2009(2)

[2]吴晓玲.纺织服装企业绿色竞争力 [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中国纺织网Http://.cn

纺织行业研究范文2

[关键词] 产污系数 纺织印染行业 加权法

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等省份纺织印染产业集群带的迅速崛起,推动了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快速发展,并不断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这些地区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5%[1]。其中,福建省纺织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已由改革开放初的第22位上升到现在的第5位。但该行业在快速发展中,大量的污染废弃物进入环境,其中以印染废水污染最为严重[2],其废水排放量占到整个行业废水排放的80%,环境污染防治与该行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3]。

在实施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的全过程中,目前常规的监测方法,对于随机抽测的浓度控制,只是一个瞬时浓度值,由于设备运行工况、工艺的复杂性,这种有限瞬时浓度值难以有代表性,也不能准确地计算出排污总量,即不能客观地描述污染物的排放状况,而且面对众多的工艺,无论从监测手段现状,还是从人、财、物力及现场测试条件都达不到对每个排污口进行连续累计监测的能力。要想全面推行多功能连续自动监测装置也还有一个发展过程[4]。目前,国内已经有相当多的行业开始了产污系数的研究,例如餐饮娱乐行业、铁路运输行业、海洋石油开发行业、水泥生产行业等等,并且都能够有效地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5]。所以制定能够反映福建省纺织印染行业特征的行业的产污系数,对于科学评价生产工艺和污染控制技术,建立纺织印染行业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完善污染控制技术政策,推动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控制将起到重要作用[6],为纺织印染行业实施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奠定基础[7]。

本文采用加权法,对福建省纺织印染行业废水的COD产污系数进行核算研究,提供能反映该行业废水的COD污染物产生规律的产污系数,用于指导2008年全国纺织印染行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对完善我国环境污染统计体系,提高环境污染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 数据来源

目前,福建省共有166家纺织印染企业[8],经过慎重筛选,本文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14家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于2007年7月开始依次实地考察了长乐、泉州、晋江、厦门等地区的14家纺织印染企业。我们根据GB11914-89采用重铬酸钾法来检测在各企业废水排放口收集到的原始水样的COD值。

本文中用于计算产污系数的原始数据包括实测数据、衡算数据和经验数据三种。根据现场实测和历史实测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相关参考资料中的有关数据和经验法计算得出的污染源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权重值[9],并通过公式计算废水COD污染物的产污系数。

具体步骤如下:

1.1 通过现场调研,摸清各类纺织印染企业生产设备、各个生产过程和各类生产设施的产污环节和污染源。

1.2 对污染源的产污强度和各类生产设施历年产污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统计。

1.3 采用现场实测数据、衡算数据和经验计算数据相互验证的方法,取得合理可靠的原始数据。

1.4 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产污系数的计算方法[10]。

1.5 按照确定的计算方法,结合加权法,计算综合产污系数 [11]。

2 计算方法

2.1 原始产排污系数

特定四同组合条件下,原始产污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G=O/P (1)

其中,四同:指在某一行业中,对产品、原材料、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四种因素的组合。一个四同组合(条件)代表生产相同(或类同)产品时、使用相同(类同)原材料、采用相同(相近)生产工艺、具有相同(相近)生产规模。不同行业需根据本行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特点,识别影响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一般因素等进行四同的划分和组合。对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无显著影响的因素,不需要进行类别的划分[12]。

G:原始产污系数,指单个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通过实测或物料衡算得到的单位产品所产生的污染物量。原始产污系数的随机性很大,在相同工艺、规模和技术水平下,因企业不同而不同。原始系数是求取个体和综合系数的基础依据[13]。

O:产生的原始污染物量。

P:产品总量。

2.2 个体产污系数

特定四同组合条件下,个体产污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G=∑Wi•Gi(2)

其中,G:个体产污系数,指在某一四同条件下,若干原始产污系数的加权平均值。

Gi:原始产污系数,由本项目实测数据计算得到。i=1,2,…,n,n为特定四同组合条件下原始产污系数个数。

Wi:原始产污系数的权重,其大小确定需根据纺织印染行业特点综合考虑数据来源、企业2007年各种工况运行时间、四同代表性等因素。ΣWi=1。

2.3 一次产污系数

一次产污系数是指同一工艺、同一规模下,不同技术水平的个体产污系数的加权综合, 即:

G=Σ Pi•Gi(3)

其中,G为一次产污系数;Pi为第i种(i=1、2、3 … )技术水平的权重值,ΣPi=1;Gi为个体产污系数。

2.4 二次产污系数

二次产污系数是指同一产品、同一生产工艺下的、不同生产规模的一次系数的加权综合,它是产品的综合产污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G=ΣQij•Gij (4)

其中,G为二次产污系数,Qij为第i种工艺有n种生产规模(n

ΣQij=Qij1+Qij2+Qij+…=1

根据福建省纺织印染行业的特点,确定二次产污系数的权重的评价指标由生产厂家的平均规模水平、各规模产品的产量的比例和该产品的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等因素来确定。

2.5 三次产污系数

三次产污系数是指同一产品在不同工艺下的二次产污系数的加权综合,其计算公式为:

G=ΣWi•Gi (5)

其中,Wi为第i种工艺的权重值;Gi为第i种工艺中的第i种规模的二次产污系数。

3 福建省纺织印染企业的分布情况

福建省纺织产业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厦门、三明等地市,并开始出现向内陆、边远地区延伸发展,形成了全省纺织产业发展区域结构新格局。泉州纺织服装业发生巨大变化,已形成了化纤、棉纺织、针织、染整、非织造布、服装、纺机纺器等行业的较完整的纺织产业链,集中了一批福建省大中型优势企业。晋江市于2003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福州市纺织产业总量位居全省第二,长乐是福州纺织基地,近几年棉纺纱锭总量已突破250万锭。长乐市于2004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厦门市凭借地域优势,石化化纤、纺织印染等行业优势明显,总量居全省第三。三明、南平、莆田等纺织业老基地,经过调整发展,正在发力向上。永安、南平、三明等地的棉纺、针织、服装等中、小型企业不断涌现[14]。

4 污染物的个体和综合产污系数的加权计算

原始产污系数是计算各种系数的初始样本值,只代表根据不同数据来源所计算出的初始系数值,由于实测数据的瞬时性和监测频率的有限性,虽然真实,却难以反映一定周期内的产污规律。通过对原始的产污系数的加权平均所得到的个体产污系数,只是特定四同条件下的综合系数,它综合了不同来源的数据,所反映的是特定的四同条件下产污的平均状况,可供了解特定四同条件下的产污状况时使用。根据福建省纺织印染行业的特点,个体系数的确定权重指标是样本数目的比例、原始样本数与平均数的差异性和用三种不同方法来源的数据的质量保证[6]。例如在表4中,用三种方法测得晋江市陈埭纺织印染企业染色布的废水中COD原始产污系数分别为:实测法获得1个数27.23kg/t产品,衡算法1个数28.60 kg/t产品,经验估算1个数31.55kg/t产品,具体确定权重方法见表l。根据表1中所得出的W1、W2和W3的权重值,代入(2)式 G=∑Wi•Gi ,即可计算出个体的产污系数,即:G =0.14×27.23+0.57×28.60+0.29×31.55=29.26(kg/t产品)。

表1 确定原始污染系数的权重方法

数据来源 评价指标 Wi

原始样本数目 数据差异性

个数 比例 分数 平均数 差异性 分数

实测数 1 1/3 33.33 29.13 1.90 30 W1=0.14

衡算数 1 1/3 33.33 29.13 0.53 50 W2=0.57

经验估算 1 1/3 33.33 29.13 2.42 20 W3=0.29

注:表中的分数由行业专家打分而定。

一次产污系数对同一生产规模、同一生产工艺下的不同技术水平的个体产污系数进行加权而得到的综合系数,它所反映的是在特定规模、特定工艺下的不同技术水平时产污的平均状况。根据福建省纺织印染行业的特点,确定一次产污系数的权重的评价指标是采用该技术的厂家数、该技术的年代以及该技术改造的方向。例如在表4中,同一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条件下,高技术水平、中技术水平和低技术水平的花边个体产污系数分别为182.40( kg/t产品),182.68( kg/t产品)和189.23(kg/t产品)。具体定权的方法见表2。根据表2中所得出的P 1、P 2、P 3的权重值,代入(3)式G=Σ Pi•Gi,即可计算出一次产污系数。即:G=0.5×182.40+0.33×182.68+0.17× 189.23=183.65(kg/t产品)。

表2 确定一次产污系数的权重方法

技术

水平 评价指标 Pi

采用该技术的厂家 技术水平 技术改造

厂家数 比例 分数 年代 分数 方向 分数

高 2 2/5 40 90 50 推广 60 P1=0.50

中 2 2/5 40 80 35 保留 30 P2=0.33

低 1 1/5 20 70 15 淘汰 10 P3=0.17

注:采用该技术的厂家数和技术水平年代是一种假定数;表中的分数由行业专家打分而定。

二次产污系数是对同一产品、同一生产工艺下的、不同生产规模的一次系数进行加权而得到的综合系数,它所反映的是在特定产品、特定生产工艺、不同生产规模的产污平均状况。

三次产污系数是某种纺织印染产品的最高综合系数,它综合了不同生产规模、不同生产工艺、不同技术水平要求等各个因素,所反映的是某种纺织印染产品产污的平均状况,因此三次产污系数具有更高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可供寻找最概括系数时使用。根据福建省纺织印染行业的特点,确定三次产污系数的权重的评价指标主要考虑生产工艺在该产品生产中的比例和覆盖面、工艺规模的指导性和代表性。例如在表4中,有两个不同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染色布产品的废水COD的二次产污系数分别是28.59kg/t产品和28.46kg/t产品,具体定权和计算见表3。根据表3中所得出W1、W2、W3的定权数,代入(5) 式 G=ΣWi•Gi,即可计算出三次产污系数,即:G=28.59×0.67+28.46×0.33=28.55 (kg/t产品)。

表3 确定三次产污系数的权重方法

生产

工艺 评价指标 Wi

覆盖面 工艺主导性

工艺厂家数 比例 分数 主导性 分数

工艺1 4 4/7 57 推广 60 W1=0.67

工艺2 3 3/7 43 保留 40 W2=0.33

注:表中的分数由行业专家打分而定。

最后,根据定权方法的计算原则,本文将染色布与花边产品的废水COD产污系数列于表4中。文章中所提出的各种的产污系数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因此其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也不同。由表4可以看出,染色布COD综合产污系数为28.55kg/t产品,而花边的综合产污系数为183.65kg/t产品,因此可以直观地反映生产花边产品产生的污染比生产染色布时所产生的污染大。

表4 福建省纺织印染行业主要产品废水COD产污系数(单位:kg/t产品)

产品 厂家 规模 工艺 技术水平 原始系数 个体系数 一次系数 二次系数 三次系数

染色布 晋江连捷 中 1 高 26.42 28.42 28.59 28.59 28.55

晋江隆盛 中 1 中 26.92 28.56

晋江陈埭 中 1 中 27.23 28.65

晋江良兴 中 1 低 28.60 29.05

晋江联邦 小 2 高 26.13 28.34 28.46 28.46

晋江东纶 小 2 中 26.78 28.52

晋江福联 小 2 低 27.49 28.73

花边 长乐永丰 中 3 高 158.88 182.44 183.65 183.65 183.65

长乐德盛 中 3 高 158.63 182.36

长乐东龙 中 3 中 160.14 182.80

长乐华冠 中 3 中 159.30 182.56

长乐联丰 中 3 低 182.31 189.23

注:工艺1代表:坯布―退浆―染色―烘干―定型;工艺2代表:退浆―染色―水洗―干燥―涂层―定型;工艺3代表:整径―织造―染色―定型―剪边。

5 结论

通过对福建省纺织印染行业废水COD产污系数的计算,为排污量的控制和排污费的征收提供了简便可行的计算方法。污染物产生系数实际上是一种以单位产品或单元活动的污染物产生量表达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清洁生产控制标准。由于具体产生标准或清洁生产控制标准需要根据污染源与相应受纳水体的水质响应关系以及现有技术经济条件来确定,因此各种系数只是一种建议值,不宜直接作为标准使用[10],但可作为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各企业的产量即可实施排污收费,避免了大量繁琐的监测工作。利用产污系数,既可现场核定污染源的排放量,节省测试费用和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减少瞬时或单次测试造成的误差,增加数据的可靠性[15]。同时,该产污系数也用于指导2008年全国纺织行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为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操作、准确的统计办法[16]。对完善我国环境污染统计体系,提高环境污染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 白玮, 李凡.我国纺织工业绿色环保现状与展望[J].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6, (2):24-28.

[2] Tian Jing, Chen JiHua, Zhang Hua. Enriched Oxygen BAC Method Dyeing- printing & Alkali-peeling in Advanced Treatment of Textile Wastewater [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2006, 23(1):84-88.

[3] 李峰,徐颖.对印染废水处理的探索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2007,(1):62-63.

[4] 林丰,于玲,等.徐州市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排污系数法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1995,8(2):32-35.

[5] 程紫华,卢建敏.铁路运输企业污水主要污染物产排污系数的研究[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4,31(3):113-120.

[6] 吴义千.加权法计算有色金属工业主要产品的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研究[J].矿冶,1995,4(4):101-107.

[7] Magda Shahin.Performance of Anaerobic Process on Toxicity Reduction During Treating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J].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7,78(6):78-84.

[8] 贺庆玉.中国纺织、印染(面料)行业现状分析[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4):8-10.

[9] Thomas L. Saaty. Decision making - the Analytic Hierarchy and Network Processes[J].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2004,13(1):45-53.

[10] 任叙合,程建军,张海娟,等.海洋石油开发工业污染物产生系数和排放系数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2006,18(2):141-144.

[11] Donald,B.R.The Bayesian bootstrap[J].Annals of Statistics,1981,5(9): 130-134.

[12] 奚旦立.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核算技术指南[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 7-8.

[13] 萧瑛,宋治华,艾萍.水泥生产中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的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1996,5(4):31-37.

[14] 毛柞康.福建省纺织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海峡科学,2007, (1):89-94.

纺织行业研究范文3

【关键词】民用飞机供应商选择目的原则

0 引言

民用飞机主要由结构件和机载系统两部分组成。结构件,包含机头、机身、机翼、尾段、舱门、起落架和增升装置等多个部件。机载系统,则包括航电、飞控、液压、起落架、空气管理和电源等多个系统。这些装机结构件和机载系统,由位于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完成研制,最终由主制造商完成组装和相关测试,交付客户。任何一个产品或系统的延迟交付,都会给项目节点带来直接影响。因此,确保各供应商按计划提交产品,是保证型号研发进度的关键之一。项目启动之初对供应商的选择,则可视为能否按时交付的决定性因素。

1 供应商选择主要目的

主制造商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主要目的有以下三个。

1.1 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保证项目研发节点

民用飞机研发活动,能带来巨额的产业链效应,是典型的商业活动。为了满足商业竞争的时效性要求,所有的研发工作,都须以保证项目节点为最重要任务。

民用飞机的销售经营与其他工业生产活动不同。常规的工业生产,都是先完成产品研制,再进行销售。而民用飞机,在项目开始研发之初,甚至是在立项之前,就会与航空公司签订一定数量的确认订单,作为启动项目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波音B787飞机是在全日航空与其签订了50架的确认订单后,才正式启动项目[1]。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如果后期发生交付延迟的问题,不仅对企业的信誉有所影响,更可能产生数额不菲的违约金。据业内人士估计,波音公司仍可能为每架延期交付的B787飞机支付了高达百万美元的违约金[2]。此外,交付延迟还可能造成订单的丢失。2007年3月,因为空客公司推迟了交付时间,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取消了10架A380订单。

同时,新机型的研发,往往都存在正同期研发的竞争对手。空客A350的竞争机型为波音的B787;ARJ21飞机的竞争对手为俄罗斯的SSJ100和日本的MRJ;C919飞机的竞争对手除了A320neo和B737max,还有俄罗斯的MS21。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主制造商必须尽可能保证既定研发计划,确保飞机投入运营的时间点。

供应商作为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M成部分之一,对飞机能否按计划完成研制有重大影响。而系统的分包方案,又决定了供应商的组成。所以说三者是紧密相连,分包方案对最终型号能否成功有直接影响。

1.2 深入了解系统间接口关系,提高自身设计制造能力

研发一款民用飞机,绝不能当作仅是一个采购组装的过程。基于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我们不得不面对自身在主要机载系统上起步晚、经验少和集成能力不足等问题。2014年5月23日,在视察中国商飞公司时说过,我们要扭转过去“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逻辑,花更多的钱来研制大飞机,最终形成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由此可见,研制飞机的过程,也是提升科研实力的过程。

研制民用飞机是提升国家高端工业和制造水平,通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促进国内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现代航空工业从诞生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国防工业色彩[3]。基于技术通用性,民用飞机上的先进技术可以运用到军机上,对促进国防科学技术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综上所述,开展民机研发活动,不仅要出产品,实现商业价值,更要锻炼队伍,逐步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身核心研发制造能力。因此,应尽量避免将所有工作交给供应商完成,自己只负责最终状态验收的分工方式。要通过合理分包,让主制造商参与到核心研发工作中,提高系统集成能力。

1.3 兼顾形成产业链的要求,培养伙伴型供应商

民用航空制造业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带动一个能创造巨大商业价值的产业链。以当前国内正在如火如荼研发的C919民用飞机为例,目前C919飞机的国内外订单总数已达到570架,参考同级别的A320和B737飞机价格(分别为9700万美金/架和9600万美金/架),这将带动一个价值千亿的产业链[4]。

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拥有众多广泛、深入且多层级的潜在供应商。以波音B787飞机为例,飞机上的400多万个零部件当中,波音自身只承担了尾翼和最后总装大约占全机10%的工作量,其余的生产则由全球10多个主要合作伙伴完成,涉及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和瑞典等多个国家和地区[5]。这些供应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a)重要供应商:具有同级别型号研发经验,且具有相当集成能力的供应商;

b)普通供应商:能针对某子系统或部件进行研发,集成能力较弱的供应商;

c)特殊供应商:各方面能力都有限,但基于政治或其他因素,参与到项目中来的供应商。

商业世界的现实情况是,优秀的供应商通常不够忠诚,忠诚的供应商又通常不够优秀。由此,为了按计划完成型号研发任务,我们需要与重要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避免项目出现较大的技术风险;为了获得高质量又低成本的产品,促进本土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我们又不能放弃普通供应商和特殊供应商。通过调整系统分包,让一些普通供应商和特殊供应商有机会参与进来,也是供应商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2 供应商选择主要原则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可以参考以下三点建议。

2.1 重要供应商负责重点系统

时至今日,世界民用航空制造业中的供应商经过不断兼并整合,不少供应商已具有特色突出、实力强大、优势明显和通用性高等特点。以大型干线客机的发动机和环控系统为例。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前主流干线客机的发动机,只在Rolls-Royce、GE和Pratt Whitney三家供应商中进行选择,且相关产品具有通用性。而环控系统供应商,则集中于Honeywell、UTAS和Liebherr三家。此类供应商,具有集成能力强、型号经验丰富和供应链成熟等诸多优点,是主制造商控制项目技术风险,确保研发节点,托付重要系统的对象。

2.2 与普通供应商一起负责集成度较低的系统

民用航空制造业内的企业,也满足金字塔结构层次分布,即处于塔尖的重要潜在供应商很少,大部分的潜在供应商都位于中下层。他们或是能负责一些系统部件的设计制造,但不具备完成独立系统的能力;或是能负责某些小系统的研发,但不具备完成主要机载系统的能力;或是具有设计制造能力,但不具备民用飞机独需的取证能力。

这些企业,虽然不能独立承担当前型号主要机载系统的研发制造取证,却是民用航空制造I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主制造商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需要将他们也纳入潜在供应商名单。首先,他们的存在可以为型号项目营造更具有竞争性的商业氛围,帮助主制造商获取对自身更有利的商务谈判环境;其次,他们既有的科研实力,可以帮助主制造商独立完成一些系统的研发,减少对重点供应商的依赖;第三,与他们进行合作的过程,即为培养供应商的过程,是主制造商着眼长期,补充完善供应链的重要内容。

2.3 特殊供应商负责特殊的系统或产品

前文说到,民用航空工业,可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链。在C9型客机上,就有国内22个省份,36所高等院校,242家大中型企业和数十万产业工人参与了项目,包括宝钢在内的16家材料供应商和54家标准件制造商成为项目的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4]。

不可否认,截至目前国内民用航空制造业因为从未走过一个完整的研发历程,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目前并无承担主要机载系统研发工作的能力。但这不能阻碍相关企业加入到项目中来。基于政治、经济或其他原因,主制造商也需要为一些特殊的潜在供应商提供机会。

为了控制项目研发风险,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基于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强项,让这些特殊供应商负责架构较简单、成熟度高、安全性等级较低、独立性较高的系统,如客舱内饰系统、机载娱乐系统、航空电缆和低压管路系统等,还有就是一些材料标准件。

3 结束语

本文基于民用飞机组成系统多、供应商多、研发风险大等特点,提出主制造商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需要站在较高的层面进行考虑。除了需要保证项目成功,还需要兼顾对产业链的促进作用,并得到了相应的工作方法。因供应商选择的结果对型号项目影响深远,对行业发展影响广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庆伟,林左鸣.世界民用航空手册.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二次印刷,p346.

[2]787交付再度延迟,波音“梦想”未飞高额赔偿将至.新华网,2008年1月18日.

[3]黄庆桥.中国为什么必须有自己的大飞机. 学习时报,2016年9月5日.

纺织行业研究范文4

商务部:促进产业升级,CSC9000T实施势在必行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纺织工业在配额时代结束后,几乎所有的欧美企业都针对中国纺织业实施了社会责任评估审核,并将之视为能否合作的“检验器”。可以说,比起直接的配额限制来说,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更具有隐蔽性,其不确定性和较大的灵活性让企业应对起来具有更高的难度,很多纺织企业在应对国外检验时都感到措手不及。

鉴于目前国际社会尚无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因此尽快建立一系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被国际公认的企业社会责任准则,这对中国纺织行业而言意义重大。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会同劳动部、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大对CSC9000T的推广,并将其列为“十一五”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政策措施。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希望借助这个活动,加快服装产业升级速度,增加纺织品服装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民族产业的品牌意识,争取创造一批世界性品牌,实现我国纺织品服装可持续外贸增长方式。

商务部联合财政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了《关于促进我国纺织行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的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支持在纺织行业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CSC9000T),制定和完善纺织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并开展在国内外的推广、实施。

支持纺织行业实现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纺织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研发、产业聚集地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以及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建设与推广给予必要的扶持。重点支持纺织行业产品与技术研发、高新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质量检测和标准制定、品牌建设与推广、信息提供和管理人才培训、现代物流和纺织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

支持海外纺织工业园区建设,为纺织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平台。主要包括制定园区建设贷款贴息专项政策,对园区建设企业为人园纺织企业提供的平整土地、专用厂房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给予专项补贴,对园区建设企业为人园纺织企业提供服务给予定额补贴,引导纺织企业集群式进入。

支持有实力的纺织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设厂,实现原产地多元化。重点鼓励有配套基础的纺织服装企业集群式进入境外纺织工业园区投资办厂。具体内容包括:对企业技术研发、咨询服务、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与“走出去”相关的前期费用等方面给予资助,以降低人园纺织企业投资成本。对于企业在境外设立营销网络可以给予适当资助。同时,对为纺织企业“走出去”提供组织协调、推广服务的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予以适当支持。

国家发改委:CSC9000T为中国制造业社会责任建设起了示范作用

2007年7月11日,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广东中山市的启动仪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巡视员张莉对CSC9000T在各地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高度评价。她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进程中,加强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评价CSC9000T“10+100+1000”项目的试点效果时,张莉说,从目前试点情况看,针对纺织产业集群广大中小企业的“10+100+1000”项目已经取得积极成效。它促进了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获得了良好的影响,改善了行业形象,并为中国制造业社会责任建设起了示范作用。

国家发改委还制定了《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纲要提出: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纺织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积极推动并完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建设,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加强对纺织新材料及相关产品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包括新材料的命名和材料鉴别、新材料与其它纤维的定量分析方法、新材料的基础数据研究、新材料的产品质量指标等;加强生态纺织品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开展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方法研究、安全健康纺织品研究、可降解性产品试验方法研究,形成相关检测、控制和评价标准;结合纺织工业“十一五”科技攻关方向、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收集和分析国际和国外标准化组织的相关标准,研究和制定功能性纺织产品配套的试验方法及其功能性指标的评价标准;对纺织行业重点研发的产品和市场急需的产品,没有的要加快制定产品标准,标龄较长的要加快修订,以适应纺织科技发展和市场贸易的需要。

加强环保、节能、节水印染新技术配套标准的研究制定,积极开展ISO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推广和认证;加强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进一步提高纺织各行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率,增强纺织行业标准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在丝绸、亚麻、苎麻、羊绒等属于我国特有的传统产业和优势资源方面,提出国际标准工作项目,促进我国优势行业标准国际化;加强标准化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标准化信息服务水平,加强标准宣贯,提高全社会的标准意识和标准的实施有效性;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建设一支懂技术,了解产业发展状况,熟悉标准化工作程序,能积极从事国内外标准化活动的专家队伍,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健康发展。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CSC9000T有利于推进纺织产业技术进步

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鉴于资源、环境和贸易摩擦等制约因素加剧,行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为保持我国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国家发改委、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共9部委联合了《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鼓励纺织行业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推进落实企业社会责任。

纺织行业研究范文5

The European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y faces unprecedented competition from abroad, plus rising production costs. There is a strong need for innovation in all three areas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y. The 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 for the future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was set up to define the innovation targets and research topics needed to address Europe's textile problems. There are also many other project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re under construction.

在欧洲,纺织和服装业以年营业额2150亿英镑、雇用270万劳动力的有力数据在整个欧洲工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欧盟南部和东部成员国中,如葡萄牙和立陶宛等国,纺织服装行业大约雇用了当地25%~30%劳动力,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

然而,目前的欧洲纺织服装行业却进入了发展的艰难阶段:对外面临来自他国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对内则面临生产成本上涨等难题。具体来说,近年来欧洲纺织行业已经遇到了多次挑战。2005年1月,WTO关于纺织服装方面的协议终止,取消了对欧盟纺织进口的配额限制,这就带来了来自亚洲生产方的竞争压力。另外,本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欧盟供应商只能把劳动密集的生产过程都转移到生产力成本较低的新欧盟成员国家,比如波兰和罗马尼亚。欧盟的供应市场还包括北非国家突尼斯,摩洛哥和土耳其。这些供应市场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再加上地理上的便利,能够帮助欧盟采购方快速应对国际市场需求,但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市场形势,这种转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面对逐渐艰难的局面,除了在可能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之外,欧盟更注重促进纺织服装企业不断的“创新”。欧洲纺织服装业大部分由专业性很强的众多小规模公司组成,需要不断更新生产方式以加速供应链运转。因此,“创新”这一课题,正是行业内所有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的首要任务。

但是,对于欧盟纺织服装行业来说,创新也面临一系列难题。欧盟纺织服装行业共拥有17万个公司实体,公司雇员的平均数量为15个。而实际上,大量公司的规模比这一平均值要小,许多公司里的管理者要把采购、营销以及设计工作一人担当。针对这样大量分散的小规模个体,要进行整个行业范围内的调研和改革,势必难以进行统一的操作。

创新型高科技纺织品最具成长空间

在欧洲,通常把纺织服装行业划分为服装用、家纺用以及高科技纺织品三大部分。在占比重最大的服装部分中,欧洲制造商早已因流行和原创方面的优势而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目前却在走下坡路。家纺产品的生产现在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和资本密集型,劳动力成本因素相对影响较小,这一部分的生产则更加稳定。

在这三大部分之中,近年来获得最大成长的当属高科技纺织品。来自相关行业如汽车、房屋制造、环境科技以及运动的各种新科技,催生着高科技纺织品行业的新专业市场。尽管目前高科技纺织品仅占有欧盟25国纺织品总产量不到25%,但是这一数据却在持续增长中。而且,有些传统纺织基础的国家都纷纷转型生产新型高科技产品,在北欧的一些国家中,高科技纺织品已经占其纺织品总产量的80%之多;而在欧洲中部的德国,这类产品已占全国纺织品总产量的50%。

来自欧洲成衣和纺织品组织以及欧洲纤维产业联盟的Lutz Walter认为,这主要的纺织服装三大产业都需要创新。“在服装领域,创新绝对是保持行业竞争力的必需因素。在科技纺织领域,来自欧洲内部激烈的竞争以及来自客户日益苛刻的要求,使得创新也成为商家必须做的功课。比如一个新汽车或者新飞机的问世,经常引来高科技纺织品供应商作出一系列相关的新发明产物,这就是高科技纺织品领域的创新所在。”

创新已成为行业自身寻求变化的内在要求

在科技纺织领域,逾千计的小公司正在面临资金、人力、员工培训等方面的缺乏,并且缺少有效的市场决策来指导创新。但是,其中不乏一些公司在试图自行解决这些问题,继续寻找创新之路。Walter解释道:“由于是政府指令,许多公司是出于被迫才投资创新。但是也有一些公司主动意识到了旧的方式无力继续参与竞争,他们在积极寻求新的创新方法。这说明,创新不再仅仅是来自政府的指令,而是来自行业自身的一种寻求变化的内在要求。”

企业自行以创新来突破窘境的例子,最典型的莫过于西班牙Zara为代表的一系列服装品牌。这些品牌的流水线生产和供应链分销系统都以“快速时尚”为理念,能够实现快速应对顾客需求。“如果欧洲的时尚生产流程能够有足够高的速度,那么亚洲在生产成本上的许多优势就会消失。”Walter如此断言。另外一个创新的案例就是3D人体扫描仪的启用,以及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实现了网络数据交流的先进沟通方式。在这些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的辅助下,企业能够实现为顾客量身定做,并成功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定制服装与大批量生产的服装产品价格相近,从而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另外还有许多新科技在不断涌现。如虚拟设计系统,先进机器人,光电纤维,球面缝制等。正是这些新科技新产品提供着硬件支持,企业才不断的在创新上有所成就。

欧盟政府不懈努力地搭建创新平台

在欧洲纺织服装行业中,诸多中小企业有着自下而上的创新需求,而欧盟政府也在自上而下的对企业进行着创新方面的有效引导和帮助。

早在2004年,为了纺织和服装能有更好的发展,在欧盟纺织与服装高阶小组的建议下,成立了欧洲科技平台,专门来制定未来欧洲纺织品服装领域内的具体创新举措,以及针对行业内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来确定相应的战略研究项目。这一技术平台把行业内的专家召集在一起,来开发专项研究课题和创新项目,这些课题和项目主要有三个方向:新的纺织品应用,把纺织服装产品从大众生产转变到客户定制,以及从一般商品转变到专业化产品。

在建立科技平台的同时,欧盟纺织品及成衣高阶小组还建议在行业内推行其他一系列举措。这其中包括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加入到目前欧盟面对全行业的第六个框架计划(FP6)。FP6于2005年开始实施,目的在于帮助欧盟各行业中小型企业利用新兴技术来进行企业创新。另外,高阶小组将着手研究企业如何筹措相关运作资金,以进行革新举措、非技术性创新、和行业联合等等。他们同时也在研究在纺织服装行业内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关于企业创新,高阶小组最根本的意见是:服装科技在当下已经迎来了一个真正要破冰的时机。服装生产线的劳动密集性特征,以及随之而来的高成本,加上高次品率(甚至有经验的生产商也会出现高达20%的次品率),这些综合在一起对服装消费构成了负面影响。对比其他日用消费品,消费者如今在服装上的花费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据专业人士分析,在服装科技这一领域中,最能为行业发展带来帮助的研究项目也许就是旗舰店的相关研究。这一研究课题目标为旗舰店的效益提高――通过3D视觉服装设计提高60%时间利用率,减少复杂服装加工时间的80%,把瑕疵或者错误从15%~20%减少到零。

特殊关注时尚领域的中小企业

欧盟第六框架计划下的时尚网络项目(FP6 Fashion Net Project)协作员Silvia Grandi说,在许多欧洲国家

中,大约高达30%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已经在过去的两年间倒闭。“但是那些快关门的中小企业都是那些不太会创新的企业。”她说,“面对来自亚洲的不断升级的竞争,我们需要新科技的诞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高速的供应链,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更好的管理系统,当然还需要快速反应能力。有些中小企业现在发展状态不错,那是因为他们早已高瞻远瞩,找到了最好的发展策略。”

许多公司都在努力开发新产品以及新的运营方法,以提高纺织产品附加值。如果说企业采取节约时间和成本的生产方式只能算是锦上添花,那么增加产品附加值这一做法则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是性命攸关的。通常来说,关于生产过程以及增加产品附加值方面的研究课题,并不是由中小型企业自己来开展的,而是由当地指定的研究中心或者大学来承担。Grandi谈到,迫于生存的压力,欧洲时尚领域的中小型企业对创新机会更加感兴趣,并急切地想知道如何不用巨大资本就能利用这些创新机会。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小型企业还处于谋求生存的阶段,不能负担较大的投资。“但是他们在不断利用合作带来的机会来进行企业的创新。法国纺织协会IFTH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平台,参与其中的中小型企业数量比预料的要多一倍。来自欧洲科技平台以及法国科技平台的许多中小型公司对合作项目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中小企业与第六框架计划共进退

中小型企业是增强欧盟行业竞争力和就业率的关键所在,并且在开拓新市场上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基于此,欧洲联盟的第六框架计划(FP6)特别着眼于参与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专设〈经济与科技智能解决办法〉(ETI)为中小型企业服务,对纺织服装行业中的时尚领域进行了特别关注。时尚网络(Fashion Net)就是ETI方案之一,还有关于鞋类产品“Shoes 5000”方案以及关于智能纺织环境的“ITE方案”作为补充。

时尚网络的目标是鼓励时尚领域里的中小型企业更多地参加到FP6子项目研究课题中去。它努力扩展联系网络,促进行业内建立协作企业链,从而实现企业间关于专业技能、经营方法以及实务经验等方面的沟通。由于纺织服装行业中的生产过程和供应链本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这一项目所涉及的范围也是非常细致和广泛的。

通过与8个国家的16个中间组织进行沟通,时尚网络将会促进欧洲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创新与科技转让。时尚网络项目将会开设一系列相关活动,鼓励中小企业的参与,这其中包括两个大型会议,以及在参与国举办专题讨论会和培训项目等。这些活动旨在帮助在创新要求相类似的地区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还会建立一个科技资源数据库,而参与时尚网络项目的4500家中小型企业都会有机会享受到这些服务。

纺织行业研究范文6

“十二五”是我国纺织行业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产业用纺织品作为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最佳结合领域,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多个工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产品优越性,并肩负着成为未来纺织工业新的增长极的艰巨任务。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三部委于去年年底联合下发《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对行业整体发展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本届展览会在行业面临诸多新机遇时顺势召开,无疑锦上添花,意义非凡。李陵申会长在采访时坦言:“‘科技、拓展、升级’这三个关键词,是根据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经过反复推敲考虑确定的,离不开现阶段的整体形势。”李会长一再强调:“每个行业的发展必须遵循阶段理论,不同的行业发展有不同的阶段理论,不同的阶段理论指导行业克服不同阶段的问题,如果跨越了这个阶段,便失去指导性,成为空中楼阁,毫无意义。”

技术:产业用纺织品的DNA

李会长介绍,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亦为理顺行业的所属范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近期组织制定《产业用纺织品分类》标准,明确“产业用纺织品”的定义。标准指出:“‘产业用纺织品’通常指区别于一般服装用、家用纺织品,经专门设计的、具有工程结构特点和特定应用领域的纺织品。”此定义中的“专门设计”指的便是“专业技术设计”。李会长说到:“在国外产业用纺织品就叫技术纺织品,这里的技术区别于服装、家纺行业里的保暖、吸湿排汗、抑菌等,产业用纺织品大多用于工业领域,和民用之间的差别很大,技术含量和难度比较高,特别是具有功能结构特点的纺织品,其科技含量就更高。”

李会长举例说明道:中国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近日与神舟九号成功对接,其中天宫一号的“心脏”——电源分系统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应用高压半刚性太阳电池翼,其结构为“碳纤维框架+玻璃纤维网格”,其中玻璃纤维网格作为核心技术之一,是由东华大学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南梁领衔团队开发研制的,全称为“半刚性电池基板玻璃纤维网格”是一种以玻璃纤维为原料采用经编工艺生产的高密度经编织物。其关键技术包括:高柔软性玻纤原料及浸润剂研究、玻璃纤维可编织性能研究与表征、高强玻纤整经技术及装备研究、高强玻纤经编机成圈理论技术及装备研究、高密度高品质玻纤经编织物编织可行性研究、经编网格平面内机械性能均匀性研究、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等。

拓展:深挖应用领域潜在需求

李会长介绍:“产业用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牧渔业、土木工程、建筑、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新能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共分为16大类:包括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交通工具用纺织品、土工用纺织品、结构增强用纺织品、建筑用纺织品、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农业用纺织品、绳线带类纺织品、包装用纺织品、文体与休闲用纺织品、工业用毡毯类纺织品、篷帆用纺织品、合成革用纺织品、隔离与绝缘用纺织品和其他。

“十二五”规划再次确定了纺织振兴规划提出的发展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六大重点领域的方向,包括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土工与建筑用纺织品、交通工具用纺织品、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结构增强用纺织品。本届展览会也将着重着六大重点领域,届时会开辟精品展示区进行集中展示。

李会长说到:“产业用纺织品要想真正发展,必须着重在应用领域的开展,要基于下游需求进行一种延伸,挖掘潜在需求,将‘无限替代’做到极致”

其中,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重点研究开发医用组织器官材料,发展高效医用防护产品,推广新型轻量、超薄、无刺激、可降解卫生用品。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重点发展耐高温、耐腐蚀过滤材料,提高中空纤维液体过滤材料的性能,发展医药、化工、食品、造纸等加工领域过滤材料。土工与建筑用纺织品加快功能性机织或经编土工布、土工膜(格栅)开发应用,注重新型土工用纺织品的生态化开发,突破轻型建筑用永久性膜结构材料的产业化技术,开发新型高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加工技术。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车用纺织品的开发研究及应用。交通工具用纺织品适应汽车工业的需求,重点发展高性能车用内饰面料、多功能篷盖材料,开发生态型超细纤维仿皮革面料,关注车用纺织品的环保性能及可回收性。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重点发展防核辐射、防弹防刺、生化纺织品,发展阻燃、抗熔融防护面料和服装,发展多种防护功能为一体的防护用纺织品。结构增强用纺织品重点发展传统结构材料替代产品,开发新型结构增强用纺织材料。

升级:从亮点变为增长点

对于升级,李会长表示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基于中国纺织工业的升级,中国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一个由高速增长到中低速增长并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及政治变革的新的转型时期。在新的转型时期,推动“黄金增长”组合的基本要素不再是中国具有低价格劳动力、低价格资源和环境,也不再是中国可以迎合外部市场的高需求和政策性城市化基建项目推动下的高投资。我们不能再重复比较优势,而应该转向提升和凸显竞争优势,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就是发展产业用纺织品行业。

其次是行业本身的升级,“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占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李会长说:“在欧洲发达国家服装、家纺、产业用的比例基本上是各占三分之一,强国纲要提出到2020年的最低目标为27%,争取实现产业用纺织品在纺织工业中的主导地位,真正实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有人讲,产业用纺织品是机遇经济,“赶上了好时候”。李会长解释到,“机遇背后其实存在必然性”。首先是产业用纺织品能够替代传统材料,实现更高的功能和效益。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土工合成材料在抗洪救灾中的应急救助,以及一次性口罩等用即弃医疗用品在抗击“非典”中的应急保障。其次是高新技术纤维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国家的纺织振兴规划确定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为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方向,吸引了一批企业及科研机构投入本行业的研发和生产中。同时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及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带动了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