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经济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体系

宏观经济体系范文1

[关键词]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经济发展;解决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019

[中图分类号] F2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035- 02

0 前 言

宏观经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了解并掌握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很有必要。在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也提升了人们生活质量。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作为其中重要指导方,其运用领域不断扩大,但受到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部分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克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判断分析,从中找到方法和策略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和解决,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1 关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具体概述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经过两种知识体系发展而来,即统计学知识体系以及经济学知识体系。这两个知识体系的相互融合,并遵循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过程,能够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得出科学的国民经济运行,并对发展过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非常大的发展阶段:第一大阶段主要将其重心归纳为国民经济,并将统计指标划为关键点,以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情况为依据,对经济进行分析探讨;第二阶段为国家经济审核体系完善期,核心经济指标确定,宏观经济分析中的科学统计得到优化;第三阶段为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相辅相成阶段,形成新局面。上述内容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分别占有地位,其职能依次为分析过程的关键内容与重要基础、对研究问题做出定性认识以及统计局在年初做好上一年度的经济统计分析。以上三个工作内容能够解释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并科学预测经济发展态势,针对经济制度或者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管理建立。

2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逐渐增多,在促进经济预测准确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2.1 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因素导致缺乏创新思维

受到工作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其缺乏统计过程的创新思维,统计分析方式较落后,在分析时不能很好的遵循统计原则,使得统计分析结果存在误差。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统计分析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但实际运行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局限性无法准确把握大数据时代特征,导致构建出的经济统计分析模型无法准确预测经济趋势。

2.2 市场机制被弱化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步入到了高收入的阶段,实行投资补息、国债技改等政策,扩大了投资规模。但与此同时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没有上升的迹象,经济增长速度呈现一种下滑的趋势,使得市场机制本身的推动力被弱化。

2.3 出口难以为经济增长起到大的作用

自从2012年以后,净出口已经没有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实际贡献率,相关文献显示净出口不仅没有带来增长甚至还出现负贡献率得现象。分析其原因发现是由于出口量以及进口量减弱,且都出现衰退迹象。在这种条件形式下,经济增长更多的是靠内需,只是从当前来看,投资消费的增长速度跟以往的年份比起来明显放慢了步伐,影响着出口、跨过企业的积极性。

2.4 消费需求低迷且国民收入分配悬殊较大

很多居民收入主要是用来消费可增长平缓,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民收入悬殊较大、资源分配非常不合理,其收入增长跟政府收入增长比较起来要慢,所以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很协调,因此供需矛盾突出。

3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建议

3.1 深化中小型企业生产模式改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型企业存在一定的劣势,其主要劣势为融资困难,在贷款项目上存在较大阻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支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经过简化银行贷款手续流程及降低银行贷款门槛,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与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立法制度体系为中小型企业出台科学的发展优惠政策。帮助中小型企业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方案,不断推进其发展,引导其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深化中小型企业生产模式改革不仅助于企业的发展还是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融合多种统计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传统的统计方式已经无法准确把握大数据的特征的发展趋势,因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顺应时展潮流,对经济信息进行多方面的分析。通过融合多种统计方式,进一步加深政府部门对宏观经济的掌握和了解程度,提升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更加及时地预测经济发展态势。

4 结 语

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和相关单位应不遗余力的加强对宏观统计分析的支持力度,制度相关政策,及时地预测经济发展态势,从而让我国经济能够更加稳定也更加良好。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惠.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探讨[J]. 财经界:学术版,2015(8):18.

[2]李伟. 探索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 现代营销,2016(1):8.

宏观经济体系范文2

关键词:基本问题;统计分析;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分析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有着十分鲜明复杂性特点与专业性特点,涉及工业、农业以及科研等多个社会经济领域。做好宏观经济的统计与分析工作对于科学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相关的研究人员综合运用各种理论与技术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述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一项经济学与统计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知识科目体系。由于统计学是经济学十分重要的研究工具,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将统计学知识与经济学知识结合起来,能够将各个领域的研究方面与研究方法统一起来,打破不同研究内容在领域上的界限,为经济决策与经济规律的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由于我国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领域的起步比较晚,在该研究领域中尚未形成一个高效的研究体系,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变化的过程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意义才逐渐显示出来。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初期,由于统计学的有关理论沿未得到完善,尤其是在计算机技尚未成熟时,统计学分析理论在应用方面的重要意义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对于宏观经济分析方面的支持十分有限,造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实际应用方面所直到的作用不够突出。随着我国社会生产部门的不断分化,越来越多的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管理与经营决策方面对于新的统计与分析技术表现出了巨大的需求,加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学理论在研究人员的不断探索下开始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周期性经济规划目标,根据周期性经济目标对我国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等产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大幅提高我国经济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我国经济的调整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能力在已经进入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并行发展的重要阶段,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在目的划分上更加明确,在应用效率与应用水平上得到了大幅度的蚊帐,两项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与数字化时代,选择计算机技术与统计分析技术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在网络环境下,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数据,有关单位与企业可以以用户的消费数据为资源,以统计学与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为重要手段,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消费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判断,提高社会产品生产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电子商务消费用户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商品,为我国经济消费的不断增长创造有利的条件。除了电子商务领域之外,银行业与服务业也可以利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有关手段对用户名的储蓄行为与消费行为进行判断,为用户制定出更加科学的理财方案与出行方案。对于政府单位来说,则可以利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结果,对社会公众的物流状态与交通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对社会公众在日常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支行规律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研究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领域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成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已经成为分析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与发展水平十分重要的一项工具。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该领域的研究力度,为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与技术基础,真正认识到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政府及有关单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数据信息的收集能力建设与处理能力建设,设置云计算中心,对各方面流动数据进行统计,了解经济数据变化的有关规律,交各方面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应用到市政管理与组织决策中,为区域内乃至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自主发展

由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无论对于政府机关还是在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应用范围与应用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在社会各阶段与各领域工作与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有关理论将会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同时也是统计学领域宏观经济分析得到快速独立发展的重要机遇,由此可以实现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进步性影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自身的独立发展前提下吸收了大量的信息数据,之后又利用统计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尝试。

先进的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重要支持,与此同时还应该配合以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先进技术和统计学专家的密切配合下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实现系统完善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作者:张勇 单位:太原市迎泽区社会经济调查队

参考文献:

[1]蔡真.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商,2015,47:266.

[2]袁天夫.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20.

宏观经济体系范文3

表面来看,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增长过快,热钱流入加速,外汇储备增加过多,汇率升值压力增大,似乎中国的经济问题不在内而在外,是短期总量失衡,而非长期结构失调,是宏观政策不当,而非体制安排扭曲。其实,非也。国内问题是本,外部压力是末;总量失衡是表象,结构失调是实质;政策调节需要加强,但政策效应取决于体制安排是否合理。切莫是非混淆、轻重易位、本末倒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着这种偏向。

在长期实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和不同的改革开放力度的激励下,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其产品产量的增长大大快于非贸易品部门的增长,导致国内产业结构失衡,是出口快速增长和顺差持续积累的基础。长期以来,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一直远远快于服务业的增长,特别是近几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都保持在16%以上,今年上半年甚至超过了18%,而制造业的增长率更高,超过了20%,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增长超过了全部工业和制造业;而服务业的增长率只有10%左右。在大量生产能力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如果国际市场需求依旧强劲,而国内市场又不能消化和容纳,出口的高速增长就是无法避免的。

产业结构失衡,是因为利益分配和激励存在着扭曲。如果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做一简单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1999-2003年,国内消费的比例从61.4%下降到57.1%,而储蓄却从38.6%上升到42.9%。过高的储蓄率一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加速,另一方面造成和加剧经济结构失衡。要知道,国外部门的储蓄占全部储蓄的比例也从3.9%提高到7.4%,说明中国老百姓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储蓄,自己没有也不能利用,而是转化成了外国人的投资。

在国内储蓄结构中,居民储蓄从48%下降到42.2%,企业储蓄从37.1%下降到36.1%,而政府储蓄却从14.9%提高到21.7%。提高了将近7个百分点。近几年这种走势仍在继续,政府主导型经济的趋势在增强。由此可见,中国经济既是依靠政府推动的,也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而政府、投资和出口又是密切相关和相互影响的。政府推动主要甚至只能通过扩张投资,而投资的快速增长扩大了生产能力,解决了出口品的供给问题;反过来,出口增长和顺差扩大,增加了流动性,为投资增长提供了资金来源和利益激励。

这种情况与不同部门的收入增长是相适应的。近几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不到1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只有5%左右,而政府税收却以20%的速度增长,企业利润的增长也很快,2005年超过了20%,2006年达到了30%,今年上半年超过了40%。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对经济增长的短期约束不大,而政府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快速增长,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反过来讲,也是如此,即政府和企业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受益者。然而,这却是以结构失衡加剧和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的丧失为代价的。就以太湖蓝藻污染等日益加剧的环境危机为例,其根源也不是某些文章所讲的政府失灵,而是政府间恶性竞争加剧所致。

在目前的财税分配体制下,政府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长是高度相关。而企业利润的高速增长主要不是企业效率提高的结果,而是成本、价格、财政、金融等扭曲的产物。因为,在各种经济机制合理的情况下,创新企业获得高额利润是正常的,而所有企业的利润是不可能大幅度增长的。所以,目前如此高的企业利润增长并不值得庆幸,倒有很多值得忧虑之处。

首先,出口增长快是因为出口价格低,而出口价格低是由于机制扭曲,很多成本没有计入或者计算不足。工资低,工厂的劳动条件和安全条件差,劳动成本计算不足;资源产品价格偏低,能源原材料成本低估;土地由政府征收和供给,地价偏低;利率管制,资金价格低;污染严重,环境成本没有计入等。这一切就会使出口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尽管汇率不断升值,尽管国家调低、甚至取消了一些产品的出口退税,但出口依旧继续增长,其原因就在这里。就此而论,如果不从价格机制的合理化入手,能否像某些人预测的那样,下半年的出口增长会明显减速,看来还不一定。

其次,有人根据汇率升值而出口不断快速增长的现实,否认汇率调整对出口的影响,意在反对汇率升值。笔者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而是明确支持扩大汇率升值幅度的政策操作。但是,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诸多价格扭曲的情况下,名义汇率升值的效应是很难显现的,前述因素首先抵消的是汇率升值的政策效应。更何况,你不可能一步升值到位。因此,与其单纯从外部调整名义汇率,使外部真实汇率升值,不如同时从国内放开和提高那些受管制而低估的价格,使内部实际汇率升值。因为单纯的名义汇率升值是一种货币政策的总量操作,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不仅隔着一层,需要借助于某些传导环节,而且其效应是短期的,其所潜藏的外部风险也不容忽视。调整和放开国内被管制的价格,是经济机制的改善和合理化,其影响是直接的、长期的和根本的,同时也会改善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使宏观政策操作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当然,这样做有可能使国内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但其中有些选择也有紧缩作用,如提高利率。其实,在汇率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不让一般物价上涨,必然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涨。虽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也许对当前经济运行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但其风险和遗患将会在以后显现。所以,这里有着多重选择。任何政策都是既有利,也有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从目前情况看,也许内外同时调整以内部调整为主是利大于弊。

宏观经济体系范文4

一、近几年粮食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两年,中央针对前几年粮食生产连年下滑、供求关系趋紧能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扶持政策措施。比如,实行“三减免、三补贴”,加强对粮食主产区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和措施是正确的,作用是明显的。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增加,年度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或能够基本实现产需平衡,加上现有库存和净进口的调剂,粮食有效供给充裕,粮食市场稳定,价格将稳中趋降。在这一年里,国家针对市场粮价下行情况,及时采取了在小麦主产区实行中央储备小麦轮换,按国家规定的挂牌收购价临时收储小麦,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等宏观调控政策,对抑制市场粮价下跌、保持粮食市场稳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粮食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产基础上保持稳定增产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预计达到9680亿斤,比上年增产291亿斤,两年粮食共计增产超过1000亿斤。粮食亩产在上年创历史最好水平的基础上再创新高,连续两年超过600斤,历史上前所未有。农民收入在上年较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实际增长6%左右,这是1997年以来的第二个高增幅年份。农民增收连续两年超过300元,历史上也不多见。同时,建设了优势产业带,重点放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能力。从2004年开始,农业部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选择484个县(农场)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投入34亿元资金,建设5000万亩标准粮田。突出抓好优质化、标准化、产业化三大环节;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控、标准粮田建设、农机装备配套推进,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粮食生产加工转化有效衔接,促进了增粮增收。最近,又启动了主攻单产、提高品质的新一轮沃土工程,提高科技支撑和物质装备能力,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力争在“十一五”时期使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13亿斤的水平。

二、粮食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

1、当前粮食生产的基础并不稳固

(1)粮食产需仍存在缺口。近几年,虽然粮食经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要看到这两年粮食产需仍然存在一定缺口,每年都要挖几百亿斤库存。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保持粮食长期供求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据预测,“十一五”末期我国粮食总需求将达到10600亿斤,而2005年我国粮食总供给为9680亿斤,相差约1000亿斤。一般按照总需求的5%进口粮食不会影响安全,到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应达到10000亿斤。另外,由于连续两年丰收,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对粮食生产有所放松。历史的经验是,如果粮食出问题,就是全局性的问题,就会影响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稳定。

(2)保持粮价平稳或略有回升难度很大。2006年的粮食生产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市场价格是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农资价格上涨,使粮食生产效益有所下降,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3建设用地仍以每年400万亩的速度占用耕地,而且占的多是好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余地越来越小。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用地规模不断扩张,从1996年到2004年,我国平均每年减少耕地1425万亩。严峻的形势,迫使国家加强调控,耕地面积锐减的趋势在2005年才得以初步扭转。以现有耕地面积保证粮食安全可能会有困难,预计到2020年中国耕地缺口在1亿亩以上。与数量刚性减少并行的是,耕地“占优补劣”现象严重。各地占用的是城郊及平原地区的良田沃土,而开垦整理的耕地则大多为山区、丘陵或滩涂。耕地质量下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粮食直补未能协调好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

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粮食补贴效率、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恢复粮食生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实际执行中未能协调好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对此需要进行认真改革与完善。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区按照粮食单位种植面积或者计税面积来计算直接补贴额,因为这种补贴方式有计算简便、执行成本较小等优点。但在具体实践中,全国各地粮食直接补贴标准存在很大差别。粮食主销区给予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资金标准要远远高于粮食主产区。以上海市(主销区之一)和河南省(主产区之一)为例,前者给予农民的直接补贴标准是后者的5-7倍。由此使得不应多生产粮食的主销区用更多的机会成本来多生产粮食,从而减少了对主产区的粮食需求,损害了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利益。从整个国家角度来看,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不仅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粮食流通市场,还会增加国家的粮食安全成本。

3、我国粮食市场存在“政策型”波动现象,其根源在于“收入”目标、“安全”目标与政策成本的不协调

国家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即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从实践上看,这两个目的有时能够达到统一,有时很难达到统一,特别是在粮食增产到一定程度后,粮食丰收,市场供给增加,必然导致市场粮价下跌,粮价下跌自然会影响到农民收入,如果粮食增产获得的收益小于粮价下跌导致农民丧失的收益,就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虽然此时安全度高,但由于供过于求,农民增收存在压力,除非有足够的财力维持高额的补贴,否则产量的增加不一定会保证农民收入的提高。若继续以高额的补贴来维持农民收入,则将持续拉高产量,引致更为高昂的政策成本。政策成本的约束不断地要求政策发生变动,这种内在动力机制,使这种政策安排成为一种不稳定结构,一般只能作为短期的应急措施,而不应作为长期的政策框架。近年来,我国在对农民的补贴方式上进行了直接补贴改革。但是,就目前各地的直补实践而言,要么是单一挂钩型直补,要么是单一脱钩型直补,尚不能解决多重政策目标的不协调问题。为消除“政策型”波动,应解决“安全”目标和“收入”目标相分离的状况。为此,在中国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今天,必须对粮食政策实行调整和

转型。

三、粮食问题的对策建议

1、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关键要做好以下四条:一要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要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三要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这是要始终坚持的方针。四要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这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使粮食供求保持紧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做到藏粮于地和藏粮于库相结合。同时还要善于把握吞吐调节和粮食进出口的时机和力度,加强和改进对粮食市场的调控。

2、综合协调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1)改革并不断完善粮食风险基金配套政策。国家粮食调控部门对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风险基金的来源结构应该区别对待、分类制定。由于主产区承担了保障全国粮食安全这一公共产品的主要责任,任务重大,而自身经济发展程度低,财政实力弱小,所以在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来源制度设计上应该给予主产区更多的倾斜扶持政策。国家应增加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并逐步提高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中国家匹配的比重。对于粮食主产区内消费的粮食按照中央与主产区地方相配套的比例政策执行,对于外调的部分则应由中央和主销区共同向主产区支付粮食风险基金。

(2)建立并加强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合作关系,共同拟定并遵守粮食区域平衡协作计划,并使之制度化、长期化。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这种协作计划可做年度间适时适度的调整。

(3)防止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直接补贴标准差异过大。由于各地存在较大差异,实行不同的粮食补贴标准具有合理性。但差异过大,不仅会违背比较优势原则,增加国家粮食安全成本,而且还会阻碍全国统一粮食流通市场的建立,进一步扩大地区间农民的收入差距。所以应该将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直接补贴标准的差异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4)重点倾斜,建立并完善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专项补贴性投入制度,加大对主产区的财政扶持力度。国家要进一步增加对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额度,不断提高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鉴于近年来为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国家采取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给予补贴的做法效果甚微,今后应该减少或者取消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补贴,将这些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直接补贴制度。

3、培育中间大商业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扩大小农与消费之间的联系规模,对中储粮企业要实行政企分开

(1)培育中间大商业组织,特别是农民粮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笔者曾经考察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粮食中间商组织,在美国的农民经济合作社、日本的农协、澳大利亚的小麦局中,都有强大的粮食中间商组织,而且是以农民为主体,政府积极组织引导、培育。逐步推行粮食销售的制或利税返还制目前,澳大利亚小麦局仍然是小麦的主要经营者,其中大部分又是通过小麦局的“集中池”体系销售的。小麦局为使小麦生产者获取最大利润,并共同、公平地分担销售费用,根据小麦的送交日期、质量及送达地点等,建立起各种类型的“集中池”,不同类型的“集中池”实行分别核算,费用共担。其销售净收入分两次或多次支付给送交小麦的生产者。这种小麦“集中池”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小麦销售的制。日本从町、村到县及全国都成立了代表农民利益的农协组织,不仅在政策制定上影响政府决策,而且在产、供、销、贷款、生产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开发等方面设立了很多实体。

美国竞争性的粮食流通主体主要有合作社和各种类型的私人粮商。一些农场主、私人乡间粮仓、食品加工商、饲料加工企业也直接参与粮食流通。合作社是农民直接参与粮食流通的一种重要形式。据统计,目前美国有近2000个谷物合作社,有25%的农场主经过合作社出售谷物,合作社控制了国内谷物销售量的60%,并提供了占出口总量的40%的谷物,直接经过合作社出口的谷物占到了出口总量的8%。在美国谷物销售合作社受到农民的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是由农民发起创立、自愿参加、共同拥有。为农民服务,并且由农民控制的农民自己的公司。合作社与农民之间并不是单纯的粮食“买卖”关系,合作社除了帮助农民销售,还为农民提供其他服务,如为农民提供各种农业投入品。合作社还是粮农的利益代表,如为影响国家农业立法和农业政策,合作社代表农民进行了大量的院外游说活动。

然而,目前我国却非常缺乏这种市场化的大规模商业组织。要积极培育粮食中间大商业组织特别是粮食贸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避免国有粮食部门垄断粮食市场。

(2)对执行国家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的中储粮企业,要将其中央储备粮轮换经营业务与承担国家粮食价格调控任务的托市收购政策业务实行严格分开。实施单独管理、单独核算。中储粮轮换虽然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粮食调控大局,但毕竟是企业的自主经营行为,如果将企业轮换经营行为与国家调控行为混为一起,政企不分,将会产生很多问题,既影响企业的正常轮换经营,又相对增加国家的调控成本,不利于调控政策作用的发挥。对按国家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的粮食要视同国家临时调节储备。在管理上按中央储备粮管理政策执行,销售时形成盈利上交中央财政,亏损由中央财政足额补贴。

4、建立目标并联的、“二元”稳定的粮食政策结构

为消除“政策型”波动,应在“安全”目标和“收入”目标两个目标相分离的基础上,建立目标并联的、“二元”稳定的粮食政策结构。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前提下,以相机抉择的具体政策安排,分别对“安全”和“收入”进行调控。这种政策结构不仅割断了目标结构中的动力连接,具有自稳定性,而且将“稳定”目标分别整合在“安全”和“收入”目标之中,即在“稳定”的条件下分别实现“安全”和“收入”目标。这种政策结构使政策成本与政策目标直接对应,在市场化逐步规范的条件下实现成本可控,从而以最小的政策成本实现“稳定”、“安全”和“收入”多重政策目标。

粮食流通市场化是“二元”稳定结构赖以存在的制度环境。实行粮食流通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是对市场的缺陷进行有限的弥补,能由市场解决的政府绝不包办,比如:进口能发挥较大的调节功能,就选择进口调控。这样就减少了资源配置中的扭曲和浪费,同时也缩小了政策成本的范围,从而使政府能以较小的政策成本达到粮食政策的多重目标。

在“二元”直补体系中,“农民收入”目标被分离出来。农民收入直补不能只对粮食进行补贴,而应针对农民的耕地面积(计税面积)进行补贴。这种“脱钩型”补贴有利于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种植业收入,而不会误导农民单向扩大粮食生产,造成增产不增收的所谓“贫困化”增长。

5、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破解订单农业发展的风险难题

宏观经济体系范文5

对此,中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定位应该紧扣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症结,方能解决根本问题。

一是资源要素价格体系的改革。

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目标就是要切实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在内的价格形成机制。换句话说,只有当资源要素价格上涨能成为投资规模的“自动刹车器”时,市场机制才可以说真正得以确立。当前最为主要的措施是,使用税收机制根据稀缺程度和社会选择对能源和资源的使用进行调控,严格管理资源行业,包括交重税,利润上交国家,限制资金利润使用,服务于国家战略,优化竞争,履行环保义务等,可以使其从名义上和事实上成为社会福利的重要来源,回馈社会,抵消生态环境与福利欠缺。这些配套的监管措施是放开资源价格,促进经济二次循环发挥效果的基础。

当然,从深层次看,资源要素价格体系的改革最终必然涉及政府职能转换、政府和市场的职能边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边界等等,这是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二是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政府和企业过高的储蓄率必须降下来,从投资转向消费。为此,应减少财政对竞争性行业的转移支付;加强政府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力收入在要素分配中的比重等等。如此,上下游企业顺畅的价格调整机制方能构建。也就是说,资源要素价格上涨因素一定要能向下传导,如果资源价格扭曲而无法传导经济过热的影响,造成日常消费品价格不增,表面没有通胀,而实质上在挤压下游企业利润,将导致下游企业亏损面扩大,导致投资消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三是要注意资源要素价格调整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次序协调。

对于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国内越来越倾向于让人民币以较快速度升值,但是,如果在国内要素价格不能反映其真实成本的情况下快速升值,其直接后果是在继续用国内资源无偿补偿国外消费者的同时,主动通过汇率调整削弱了本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结果很可能是得不偿失。

从经济学角度讲,在市场经济体中,通胀与升值存在天然的替代关系:一旦资源要素价格上升,对外销售价格自然上升,从而抵消汇率上升压力,也就是说,价格与汇率乃是两大互相制约的相反的点,而资源价格是根本,中国的资源要素价格的扭曲夸大了汇率升值的压力。故此,应稳定汇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在商品成本逐步反映其实际成本之后,再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波动幅度。届时,由于产品实际成本的适度上升,人民币升值的实际空间有限,并且由于没有持续升值的政策性预期,进入国内的热钱总量会变小,相应的升值压力也小,升值幅度也会更加科学合理。

我们认为,在一个以构建市场价格体系为核心目标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有必要在价格和汇率之间做出权衡――对于通胀目标的过分谨慎,并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很可能是不合时宜的。

宏观经济体系范文6

社会各界对于2008年金融海啸仍心有余悸,而谈及“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形势,主流经济学家们似乎仍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说法。日前,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尽管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理论大体可以解释1930年代的大萧条危机,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理论也可以解释1970年代的滞胀现象,但主流经济学家们对2008年金融海啸的解释却不足以让人信服。

自2009年以来,人们对各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然导致全球恶性通货膨胀的预测就可以说明此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资产负债从9000多亿美元扩张到接近3万亿美元,增幅超过350%。同期,英格兰银行资产负债从852亿美元扩张到超过4000亿美元,增幅超过400%。欧洲央行资产负债从11544亿欧元扩张至26557亿欧元,增幅超过130%。其他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亦是开足马力大印钞票,全球基础货币量增幅和规模超越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因此,人们按照经典货币数量论来推测,如此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要么刺激实体经济快速复苏,要么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但实际上,向松祚指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既没有像一些人乐观预期的那样,刺激经济快速复苏,也没有像另外一些人悲观预测的那样,导致全球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究竟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经典货币理论或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否还能够作为分析和推测宏观经济走势的有效工具?主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否还能够有效调节和控制经济,抹平经济周期?这些问题将决定未来货币理论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向松祚说,“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

对此,向松祚提出货币新思维概念,即用“信用体系一真实经济一虚拟经济”一般分析架构来解释2008年金融危机。他表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制造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加速背离,新兴市场国家深陷贫困性增长困境,是当前经济体系面临的三大根本性结构失衡,它们共同作用导致全球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其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的必然后果,是许多国家反复经历资产价格泡沫兴起与破灭周期,资产价格动荡严重威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这也是令宏观经济政策决策者最为头疼的重大难题,是全球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中心与虚拟经济和货币金融中心日益加速背离,是过去40年来经济体系最深刻的变革。正是这样的变革,导致了全球经济、金融和货币体系出现史无前例的重大变局。”向松祚说,“全球经济体系出现的三个层面的‘两极分化’: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的两级分化,信用资源分配的两极分化,真实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让主流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失效。”

与此同时,就在发达经济体展开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之际,中国的应对措施成为关键。向松祚提出五条对策:一是要加快国内债券市场和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发展,做大吸纳各类投资的资金池;二是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骤,包括尽快推出QDII2,大幅度提高QFII的额度,放宽投资限制,鼓励外国投资者到香港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股票和其他以人民币计价资产;三是简化手续,鼓励国内企业和居民到海外投资;四是尽量使用灵活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国内市场流动性,灵活调节国内货币市场利率和银行体系储备规模;五是加快我国和周边国家人民币贸易和金融资产交易结算体系,全力鼓励人民币贸易结算和金融交易结算,尽快形成一个大规模的人民币货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