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工艺制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工艺制造范文1
【关键词】传统手工造纸;改变;调适;使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TS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153-01
一、研究背景
有关南傣族地区纸张的记载从晚明时开始出现。至今,傣族生活的一些地区还保留有传统手工造纸业,如西双版纳的曼召村、曼贺村等村寨,并且全部都用构皮造纸。本文进行调查的西双版纳曼召村的手工构皮纸在傣族地区有很高的声誉,过去景洪、勐腊的缅寺和尚都会来买曼召的纸,泰国和缅甸的和尚也来买这种绵纸,用于经书的书写。此外,傣族扎孔明灯也用这种构皮纸,构皮纸还大量用于民间的祭祀活动。如今,曼召村的手工纸主要用于普洱茶的包装。
关于傣族造纸的研究论述数量不少,多数人对傣族地区现在的造纸技术技艺的理解仍然停留在10年前的认识之上,随着普洱茶全球性市场的扩展,手工纸进入了一个需要适应全球性市场要求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手工纸的制造、销售等不同环节产生了一系列改变。要了解傣族地区的造纸现况,我们首先要了解近年来傣族的手工造纸技术有没有出现变化?
二、传统造纸工艺留存与市场化转向调适
(一)西双版纳曼召村传统的手工造纸工艺
相关研究已经清楚地呈现了过去曼召村手工造纸的全部工序,根据朱霞,李晓岑的总结,其步骤如下:
1 砍构树。2 浸泡。3 蒸煮。4 洗涤。5 捶打成浆。6捞纸。7 晒纸。8 砑光。9 揭纸。
研究者认为傣族和白族的手工造纸技术的历史渊源是相同,因为它们二者所使用的造纸的原料都是相同的。
(二)西双版纳曼召村传统手工造纸工艺的留存
据笔者在田野调查中的观察,现在曼召村的手工造纸工序如下:
首先将构树皮放在水中浸泡;将泡软后的构树皮放入锅中蒸煮,蒸煮时加入草木灰,并且不断搅拌,直至将树皮煮烂;之后将煮烂的构树皮放入水中洗涤,把草木灰洗干净并去除杂质:洗净后的树皮被粉碎成纸浆;纸浆稀释后根据计划所做纸张的大小用纸框抄纸或浇纸;将带有纸浆的纸框放置在太阳下面晾晒;纸张快干时用大小适中的碗或锅盖进行砑光;最后当纸张完全干燥后将纸从框上揭下即可。
(三)曼召村手工造纸适应市场化所做的调适
从2000年之后,随着普洱茶的市场走热,曼召村的手工纸作为优秀的普洱茶包装纸也是供不应求。随着外界对曼召村手工纸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纸张质量要求的提高,曼召村的手工造纸技艺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①纸原料直接从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进口。
②以前浸泡以及清洗树皮主要利用在村子外面的河水。现在各家各户均在自家院子内用水桶或自制水池进行浸泡和清洗。
③使用机器与人工结合来粉碎纸浆。
④纸帘的底由纱布改用更结实的塑料窗纱。
⑤以前采用浇纸的方法,现在用速度更快的抄纸法。
三、当前曼召村手工造纸原材料的获取
现在原材料的获取有两种渠道。一是山上自家林地中原有的构树。二是从老挝进口的构树皮。
这几年村里人也在山上开始种植构树,但是能提供的构树皮原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所需要的原料数量,未来每年仍需从老挝等国进口大量构树皮原料,无形中加大了市场化风险。国际化市场中变动性因素的增加和不可控,带来的是手工纸原材料市场化风险的增加。
四、曼召村手工纸使用现状
曼召村手工纸现在的用途有如下几方面:
1、普洱茶包装用纸。这是曼召手工纸使用量最大的用途。主要是根据茶商和印刷厂的要求来定纸张尺寸。全球化是目前世界所面临的、不可逆转的一个现实环境。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在现代性中的体验服从反省性,因为这种体验是在不言明的(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整体结构被深度打乱的一个世界中进行的。世界完全被间接化,个体必须通过他在面对越来越遥远的世界和环境时的参与能力来定义。
2、传统丧葬仪式用纸。主要是版纳的一些寺庙或附近村子的老人购买,用于经书的抄写。
3、艺术品用纸。这几年陆续有外省的人到村子里定制大尺寸的手工纸,用于中国传统书画创作用纸。
传统工艺制造范文2
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又是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藏族传统工艺在藏族人民漫长的生产劳动中形成和发展,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与藏族的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极为紧密,并成为藏族人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成为带动藏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但随着现代社会日益科技化,民间传统工艺正遭受严重的重创,面临失传的危机,因此,从藏族地区民间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开发出发进行探讨。
[关键词]藏族;民间传统工艺;保护
对于藏族地区民间传统工艺的保护已经得到重视,像政府制定相应任务保证措施顺利进行,2015年2月,文化部部长在与“两会”代表座谈《2013年文化工作要点》别提出,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非遗产性保护税收优惠政策”。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政府的发展中心就是为促进经济增长,而民间传统工艺因其自身是倾向于文化层面,不具备全方面服务经济,因此,从中就有矛盾产生。如何进行藏族地区民间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开发,使其符合发展规律,本文提出以下策略:
一、建立专属传统工艺部门
藏族地区民间传统工艺是藏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创造出来的,受音乐、文化、宗教和风俗等因素影响,藏族的传统手工艺是藏族文化产业和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传统工艺的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收藏性,是藏族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并且表现出无法比拟无法复制的独创性。现如今分为5大主行业,其余还有30多个小行业。可见藏族民间传统工艺用途广泛,其中一些产品像唐卡、藏毯、藏香等藏族传统工艺在国外市场知名度提升,能对藏族经济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而藏族地区民间传统工艺正面临尴尬的境地,就是没有很好的专业部门进行管理,从而使这么多行业出产的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可以从这个方面出发,建立归属于传统工艺的专业部门进行管理,制定一系列的方针和措施,进行保护和开发。
二、通过教育机构传承
藏族地区民间传统工艺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工艺技术无法传承下去,藏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精美绝伦,充分体现着藏族地区文化的民俗风情,像藏族人民使用的切玛盒和孜卓意味深刻,造型精巧,还有挂在牧民妇女腰间的银吊牌等装饰品,都是很有文化价值的工艺品,藏族地区民间传统工艺品如此独特,消失实在是太可惜。因此,对于如何传承和保护藏族传统工艺技艺的做法,可以通过教育机构的教育作用,首先通过学校这一场所进行工艺教学是有效途径之一。其次,民间传统工艺高手通常都来自平常人家,而且妇女是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通过党群部门像妇联部等来组织民间手工艺交流大会及培训活动,使相互之间借鉴经验。最后开展手工艺制造厂,增加就业人员,使民间传统工艺传承更广。
三、旅游推动工艺品市场需求
是众多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业的推动带来大量游客,也就带来市场,增加对手工艺品的需求。而且旅游人员到旅游买回去的工艺品还能促进宣传作用,加大藏族地区民间传统工艺的影响力。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讲,文化要想进一步发展,其核心就是进行文化创新,藏族民间传统工艺品由于藏族地区文化丰富,因而上升空间仍然巨大,由于藏族的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使之藏族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如今,藏族的歌舞演艺、文化特色旅游、民族手工业为主的创意产业发展较为突出,其中民族手工业中的藏香唐卡最为显著。因此,结合各方面进行文化创新,使藏族民间传统工艺品赋予生命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藏族民间手工艺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的办法就是要合理解决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不能过度地开发,又不能盲目地保护,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藏族民间手工艺往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崇凯.地方经济史[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2]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M].人民出版社,2005.
传统工艺制造范文3
[关键词] 花丝镶嵌;传承;发展
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是花丝、镶嵌、錾刻等多种工艺的统称。将金、银、铜等抽成细丝加以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技法制成,然后再镶嵌各种宝石、珍珠编织制造而成,一向是皇家御用之物。特别是北京地区的最为突出。皇家历来崇尚黄金,而花丝镶嵌工艺用料珍奇,价格高昂,以其独有的工艺特色受到皇家的喜爱。现代的金银细金工艺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传统的技术,并在设备、花式品种上不断开拓创新,创造出许多精美的现代花丝镶嵌作品。唐宋时期,金银器皿、金银首饰广泛流行,制作工艺日臻完备精湛。花丝镶嵌工艺在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清代花丝镶嵌技术取得了了更大的发展,此时的花丝镶嵌工艺在过去的技艺基础之上取长补短,特别是在当时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北京地区,达到了花丝镶嵌工艺的顶峰时期,无数的花丝镶嵌艺术珍品不断涌现。
金银制品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作吉祥光明、富足高贵、美丽而不朽的象征。我国金银首饰、器物形制多样,题材丰富。近代考古发掘的商代墓葬陪葬品中,出土了公元前 16 世纪至公元前 14 世纪早期的如黄金细丝与金片等黄金制品,便可知早在 3000 多年前, 我国先民已经熟练掌握了黄金工艺的制造提炼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银的提炼、制造与使用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秦汉时期已设有金银冶炼的专门机构,称为工官。至两汉,金银细金工艺尤其在金花丝的掐编技法与花丝图案、花纹的种类上取得了新突破,出现了花丝、祥丝、金珠等样式。在制作工艺上形成了掐、填、堆、垒一整套技法,丰富了金银细金工艺的表现力,使器物的造型、装饰图案与装饰手法更加趋于完美,初步形成了材料加工、制胎、鉴刻、花丝工艺、烧焊、表面处理与镶嵌宝石等工艺的结合,形成了独立而系统的金银细金工艺的规范流程。此后的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在运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也创造了许多具有朝代历史特色的、代表该朝代艺术水平的技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与发展。如唐代的婆金工艺、堑刻“收挑”工艺;明清时期的花丝编织工艺、花丝银蓝工艺与花丝平填工艺都已经达到了纯火炉青的艺术、工艺水准。
但是在清末民初,随着皇权体制的解体,花丝镶嵌技艺也散佚民间。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珠宝制作工艺的大举进入与流行,花丝镶嵌工艺的保护和继承发扬却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许多中国传统工艺一样,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花丝镶嵌这门古老的皇家工艺也面临着相当大的冲击,整个行业陷入难以适应,后继无人的窘迫处境。千年花丝走向何方,这是传统工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保护这项国家的古老工艺。这不单单是为了保护这项传统工艺,更重要的是在保护国家几千年的历史,历史不能被遗忘,花丝镶嵌不该被我们这代人遗忘,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艺术不该被遗忘。我们应该致力于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让这一具有悠久历史与中国特色的宫廷工艺经典重获生命力,以促进这一传统工艺顺应市场的需求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将其工艺技术更好的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与国际流行元素相融汇,走向伟大的复兴之路。基于花丝镶嵌制作所耗费的时间长、制作过程必须纯手工制作与现代工业化快节奏生产环境无法合拍的特点,我们需要寻求改良的方案以及批量生产的方式。例如可以将传统的外框转变为线条外形设计艺术风格:运用脱蜡铸造技术,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如顶级奢饰品品牌Dior的藤格纹手镯,外观似稻草编织的网格充满力量与线条之美,将藤格纹艺术运用到了极致。相互交织的缎带与丝线提升了整个手镯的设计感与审美。
现代首饰设计创新成为了当下不可忽视的话题,越来越多的首饰设计师将传统的花丝镶嵌工艺运用到现代首饰设计之中,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现代首饰设计强调个性美与花丝镶嵌工艺独一性的融合;现代首饰设计对自然风格的追捧与花丝镶嵌工艺在自然风格首饰中完美的表现是现代首饰设计师所要关注的。只有将花丝镶嵌工艺融入现代首饰设计,使其设计观念与时俱进才能将传统的技艺变为合时宜的现代手工艺。同时培养优秀的技艺传承新人,准确把握现代首饰、手工艺品的设计理念,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才有可能使花丝镶嵌工艺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向中华.金子的历史[M].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1995.11 -15.
[2]扬之水.奢华之色第二卷[M].北京: 中华书局 2011.1.
[3]凡奇.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品大观[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5.01.
传统工艺制造范文4
[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生活
工艺美术是造型艺术,也是一种实用艺术,它是以可视可触的具体形象为特征的。《中国美术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名词术语”中这样解释“工艺美术”。工艺美术造型艺术之一。以美术技巧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故通常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的文化和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为日用工艺品,即经过装饰加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品、家具工艺等;二是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一些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装饰绘画等。我国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较早,如石器时代已经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纹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法即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它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时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传统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在今天,我们对这种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给予关注,其目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对历史的纪念和颂扬吗?或是以历史成就作为今天傲人的资本吗?不是,或者说这样的目的太有限了。真正的目的应该是为今天的生活、发展服务。
从这一观点出发,来考察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就会发现一个关键问题:即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问题。所谓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问题,是指传统工艺美术在当代社会存在的合理性问题。我们知道,传统工艺美术是历史的产物,准确地说是历史生活的产物;我们也知道,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生活、生活方式,因此也就有其不同的需要,社会生产提供与此相应的物质的和文化的产品。一般而言,社会生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必须与人的需求相适应,不能也不应该将人们不需要的东西采用强制的方式让其接受,这对于传统工艺美术也是这样,不能为了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而生产。这亦从另一个方面揭示出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和发展的方向:立足于生活,立足于当代的生活。立足于时代的生活是工艺美术从历史走到现在以及从现在走向未来的根本所在。也就是说当代性是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的根本要素。
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亦是一种适应性,是对当代社会和生活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改变和创新,是在变中求不变、在不变中求变。变中求不变,意味着在适应当代生活需要的同时,保持着传统中那种优秀的以精神内核为主的东西,以及其本质的某些规定性,如手工艺的特质等等。这里将讨论两个问题,一是传统精神内核的问题;一是手工艺的特质问题。传统工艺美术的精神内核,是产生这种艺术造物的内在规定性,即积淀着民族精神品质和文化要素,它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无形的精神通过有形的造物表现出来,有形的造物蕴含着无形的精神和品质。手工艺特质的问题,是指这一类的造物其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艺的,不依赖于大机器生产,如果去掉了这一点,那么其造物的性质已经改变,已经成为另一层面上的东西了。不变中求变亦如是,在保持这些内核的、规定性东西的基础上,它为所谓的新和变化提供了空间和可能。也就是说,变有其规定性,有其不可突破的东西。
日本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有着与中国相似的地方。在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日本也遭遇到了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和保护的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现代化,作为日本传统文化代表的传统工艺美术逐渐衰落,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开始西方化,日本政府因此于1974年5月25日颁布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其目的是振兴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工艺品产业,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发展地域经济,使国民经济健康地发展。整个法律条文共31条,包括目的、传统工艺品的指定、基本方针、振兴计划等。2001年4月18日,又制定了“附则”,共7条,对相应条文进行了修订和再解释。《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规定,传统工艺品的确认,主要有五条标准:1.在生活中老百姓仍然在用或可以用的东西;2.其制造的工艺主要是手工艺;3.是由传统工艺技术制造出来的;4.使用传统的材料;5.有一定的从业人员和企业,能够维持和保障传统工艺品种的生产。从这5条规定不难看出在形式层面上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手工艺特质、材料、制作给予确认,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条标准,它实际上规定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即生活的本质及其内在性。将“为生活所用”作为传统工艺美术存在的第一条要求,这无疑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
这也是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遭遇困境的根源所在,也是一个认识上的盲区。我们知道,传统工艺美术包含着诸多品类,既有宫廷工艺美术,也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既包括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又包括实用于生活的各种生活用品在内。事实上,当代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和传承,主要是宫廷贵族工艺美术的那部分产品,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景泰蓝、云锦、牙雕、苏绣、玉器等等,这部分产品应该说是工艺美术的代表性产品,是历史精品的一部分。我们的传承和发展只走了贵族工艺美术的一条路。宫廷的、贵族的工艺美术品,在历史上大多是作为奢侈品而存在的,是贵族统治阶级的所有物,它具有十分强烈的历史性。在当代,虽然它的使用者、拥有者不是过去的统治阶级而是普通百姓,但是其产品的观赏性、陈设性没有变化,人们对其需求同样是出于陈设和欣赏的需要,或是作为收藏品,它不以生活中的必需品而存在,因此,它与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是有距离和间隔的。这类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因其特殊性和局限性划定了它在现代生活中的圆周,它仍然是生活在象牙塔上的宝石,还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基石。这也就给其发展带来了不可消除的局限。难道现代生活只是在欣赏的层面上需要传统工艺美术吗?反言之,传统工艺美术就不能在日常生活的平面上创造新生活了吗?从工艺美术的历史和当代人类生活的现实需求而言回答都是否定的。当代新的生活需要新的手工艺及其产品,不仅仅是作为欣赏工艺的贵族工艺美术品,而是服务于日常生活。
总之,传统的工艺美术具有当代性,为当代日常生活服务,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
参考文献:
[1] 杨林.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延续与发展[J]. 艺术界,2008(02)
传统工艺制造范文5
【关键词】教学 传统工艺 首饰制作 雕刻机
近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传统的手工工艺行业的应用,给该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作为教育机构更应及时关注科技前沿、行业变化,将最新技术引入教学中,为培养出新型人才创造条件。在首饰制造行业中,电脑雕蜡设备的应用给首饰制版工艺带来新的突破。在教学中通过学习首饰三维设计软件及雕刻机的使用方法,缩短手工制版的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制造出蜡模,使学生的原创设计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转化为产品。三维设计软件及雕刻机的引入也促进了设计理论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工艺首饰行业的行业特点与教学的局限性
首饰行业作为传统的手工工艺行业,制作工艺步骤繁多,所涉及的机器设备也多,一件首饰从设计到最后成品要经历以下主要制作工艺流程:设计――起版(银版)――胶版――注蜡(蜡版)――蜡树――石膏模――高温烘烤――倒模――执模――镶嵌――抛光――电镀――质检(成品)。
起版是首饰制作工艺的开始,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通过起版师的手工制作将设计师设计的平面作品由图纸变为三维实物。起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后首饰成品的质量。它包括起银版和起蜡版。其中起蜡板完全依靠手工操作,也即手工雕刻蜡版,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开料――粗胚――细胚――捞底――开镶口――修正(图1)。
传统的手工雕蜡是手工业的一个分支。蜡模产品质量完全取决于雕刻人员的个人经验和技巧。而雕刻师从学徒到师傅需要很长的学习实践时间。一个成熟的可以独立完成产品的起版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领悟才能掌握高超的技能,这个过程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而作为教学单位,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很多不同的课程,不可能有太多的学时去学习这些传统的手工工艺,而且教学的重点在于设计课程的学习。时间有限,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工艺的制作,将学生的设计想法更好地表现出来,是教学时所要思考的问题。
二、雕刻机在首饰行业的应用及操作方法
最近几十年,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这些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雕刻这个传统而古老的行业中。雕刻机的出现充分发挥电脑雕蜡在制版方面的优势,将传统的手工制版方式提升到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水平,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生成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笔者所在学校将这雕刻机技术引入教学,引进了美国罗兰牌雕刻机,从而给传统工艺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途径,使传统工艺的学习变得轻松易学(图2)。
(一)特点与优势
所谓的雕刻机技术是指将传统雕刻技术和现代数控技术相结合,由机器来制作最终的产品的技术。它既有传统雕刻那种精细轻巧、灵活自如的操作特点,同时又具有传统数控加工中的自动化技术特点。雕刻机技术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先进的雕刻技术。这些技术最终都是通过雕刻机完成制作产品来体现。雕刻机是一台中小型设备,可以方便地放在桌面上使用,它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M)、数控技术(NC)、精密制造技术于一体。使用雕刻技术和雕刻机已经成为首饰制造行业的一种趋势,其主要优势在于:
1.应用机器雕刻可以大大缩短新产品的研制周期,缩短制作时间,加快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
2.可以一次成型,降低材料的损耗,从而成倍降低新产品的研发成本。
3.用机器制作可以一次成功,从而提高新产品投产的一次成功率。
4.在机器制作模型的同时,还可以同时进行产品三维建模,支持同步工程的实施。
5.用计算机建模可以方便地改变模型,支持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外观设计。
(二)操作方法
使用该设备制作蜡模的制作工序按如下步骤进行:
1.首先要运用首饰Jewel CAD三维设计软件,建立首饰的三维模型图形(图3)。
2.将设计好的三维模型图输出为STL格式文件。
3.运行加工软件(雕刻机的自带软件),打开STL格式文件,选择机器型号,调整加工坐标,设置加工工具、材料、参数等,输出切割文件(PRN格式)(图4、图5)。
4.运行Dropout软件,打开上述PRN格式文件,按Output将文件传输到雕刻机准备加工。
5.打开机器后面的总电源,再打开前面的二次电源,按View键进行初始化。
6.打开控制面板,设定X、Y坐标,再设定Z轴坐标原点,按开始执行键,机器开始雕刻(图6)。
7.正面加工完毕,对背面进行手工捞底,首饰蜡模即制作完成(图7)。
结语
学院在教学中充分地运用了这些新设备,让学生在一个学期70学时的时间内掌握了首饰三维软件设计的学习,并将设计的作品用雕刻机制作出来。这一方法避免了学生手工工艺不成熟的缺陷,同时快速地制作出首饰蜡模,把学生的设计理念表达出来。学生通过实践验证设计作品的合理性和可加工性,促进了设计理念的实践教学,革新了传统工艺设计教学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传统工艺制造范文6
摘要:小郁竹艺朴素的环保意识,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根植于大众之中,因地制宜的设计态度和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值得我们在家居设计中认真学习。小郁竹器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观念,为设计者提供了榜样。好的工艺应该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小郁竹艺在设计、制造技术,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等方面也行与时俱进,在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工艺的同时,以类似“制”的形式,主动适应时代,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环保 自然 使用者 发展
小郁竹艺是益阳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为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享有盛誉。小郁竹器在材料、工艺、装饰等方面对我们进行现代设计,做出了示范。其朴素淡雅的设计蕴含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现代家具的设计正趋向技术上先进、生产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款式上美观、使用上舒适安全等方向发展。家具设计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设计的范畴,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小郁竹器从材料到工艺,从外观到精神内涵,都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指的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借鉴小郁竹器朴素的环保意识,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家具是各种材料通过一定的结构技术组合而成的。因此,家具设计除了考虑人体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外,还必须考虑运用什么材料,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技术。材料是构成家具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材料产生不同的结构形式,同时也造就不同的家具造型特征。因此在家具设计中,设计师要熟悉材料的性能特点和成型特性,从而设计生产出造型和实用性能优良的家具产品。小郁竹器所有结构均为竹材料,不借助钉、胶等手段,甚至所有装饰都采用竹作为材料,通过拼贴、榫接等方式,从各个维度进行装饰,这在材料上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在小郁竹器的制作过程中要经过选料、下料、烧油、烙花、着色、浸泡、调直、划墨、做围折、劈折篾、开郁口、郁制、削承挽、打撑子、安拱门、安花烙、火郁竹丫枝、包铜皮、精修、打磨、上漆等三十多道工序,所有工序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实现了环保最大化。
小郁竹器的造型,以以满足功能为主要目的,又不会显得粗糙简陋。这一设计理念与现代设计中的“功能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更加富有人情味,可以认为是更加崇尚自然,注重人文关怀的功能主义。小郁竹器在六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朴素的环保意识,材料取自益阳地区最为丰富的竹子,运用各种精湛工艺进行加工;在造型上以功能为基础,加以生活化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的装饰,形成了朴素的“师法自然”的理念。小郁竹器的制作过程基本为手工,较少使用机械,且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在制作过程中,小郁竹器也体现出对自热的尊重,尽量适应竹材料自身的纹理走向和材料特性,在装饰上,尽量使用竹材料为原料,加以某些表面的涂漆。小郁竹器起于民间,这就决定了其“平民意识”,以满足生活的需要为第一要求,随着发展和丰富,加以适当的、克制的装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二、借鉴小郁竹器根植于大众之中,因地制宜的设计态度和其深厚的文化积淀。
生活永远是设计师最大、最根本的设计源泉。小郁竹器的家具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一种朴素的态度体现着对“人”的关怀。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其器物的造型曲线符合人体的生理特征,使人使用起来十分舒适。造型上简洁大方,朴素而不简陋。小郁竹器使用的年代越久远,其色彩越显得古朴厚重,而非沧桑简陋,人文的味道十分厚重。通过严格的工序和精湛的工艺,使产品的质量十分上乘。虽然以较细的竹子为原料(小郁竹器一般选用直径小于五厘米的竹子为原料),但是器物十分坚固耐用,甚至上百年而不坏。这对很多家具设计,表面看上去很光鲜亮丽,也适应设计潮流,但是工艺简陋,偷工减料是一个提醒。小郁竹器给我们更多的民族自信。现在有一种设计思潮,好像源自西方的就是优秀的、时髦的,西方设计理念中其实很多为了适应大生产,屈服于商业需求的。比如源自美国的“有计划的废止制”,重复的制造不仅浪费了材料和人力,而且造成环境的巨大污染。宜家家具在中国尤其是年轻人中受到追捧。洋品牌固然有其特点,但是很大程度上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一个重要因素。源自北欧的宜家家具,其实在国外是廉价家具的代名词,以价格低,使用周期短为特点。源于湖南益阳的小郁竹器无论是在设计、功能还是在文化底蕴上,其实都远好过很多洋品牌。小郁竹器从设计到制作都源于传承人对生活的长期积累,真正植根于老百姓的生活。
小郁竹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还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造型与中国传统家具的造型一脉相承,装饰上更是内容丰富,大量使用传统吉祥图案和各类造型形象。
三、借鉴小郁竹器朴素的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观念。现代家具设计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虽然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能够在技术上使家具设计更加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但是,并不代表现代的家具设计会更加注重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设计。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方面现代社会较多的强调个性化,很多设计为了标新立异,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刻意在设计中追求奇特,没有深入思考设计的功能性;另一方面,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迅速的商品更新换代,使的整个家具设计呈现出浮躁的氛围,设计师往往追求市场销量和成本控制而忽视了对设计的精雕细琢,忽视了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第三方面,整体设计上原创性少,模仿和抄袭较多,设计和制造者抱着尽量减少成本的目的,更加不可能对产品进行认真的、负责任的设计。在站在使用者思考问题这一点上,小郁竹器给我们作出了示范。
除了本身精湛、严格的工艺与设计外,小郁竹器传承者的设计态度更加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小郁竹器在几百年的传承中,形成了站在使用者角度思考和设计的理念,所有涉及均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不考虑市场需求的设计固然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为使用者考虑的设计才会有真正长久的生命力。
四、在传承借鉴小郁竹器的过程中,注意进行创新和发展,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小郁竹器有着精湛的工艺、优良的品质,其独具特色的工艺应该得到最完整的保留。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思考小郁竹器如何与时代接轨,取得更新的发展。
1、将最新的家具设计、制造技术引入设计和生产过程,提高效率和生产水平。比如,在设计中我们可以引入三维数字模拟技术,运用计算机技术,在制作前进行效果模拟。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以往设计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可以提前看到产品效果,减少了时间、材料等方面的浪费,提高了效率。在制造中,可以实行“双轨制”,一方面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另一方面,在生产中引入现代制造技术,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与小郁竹器传承人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传承人本身也在经历着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接轨的困惑。他们既希望能够最完整的保留这一传统工艺,有希望能够其产生经济效益。因为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自身能够与市场接轨,才能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一方面培养传统工艺的继承人,另一方面将现代制造技术引入小郁竹器的制造过程,可以更好的实现与现代市场的接轨。
2、将新的设计元素、形式和设计理念引入这一传统工艺形式,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小郁竹器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了大量的传统的设计理念,但并不代表其不再接受新时代的新元素。为了这一优秀工艺的发展,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主动吸收现代家具设计的新思考和新元素,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