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保健与急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保健与急救范文1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产保护;体系构建
1、F公司简介及财产保护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F公司简介
F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2001年公司整体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5040万元,总部地址**市**路**号,经营范围主要为机电安装总承包,现为国家基地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企业,中国安装协会理事单位,公司具有机电安装、冶炼、化工石油、市政公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消防、环保工程、管道工程专业。公司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企业自有人数:管理人员295人,固定工321人,合同工305人,合计921人。
1.2、F公司财产保护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2.1、财产日常管理中的问题
财产取得时,F验收程序不规范,导致取得财产质量不符要求,影响其运行。验收移交时,对资产登记内容不完整,导致资产流失、资产信息失真、账实不符。财产日常维护时,由于对其操作不当、失修或维护过剩。更新改造中,F公司大多数相关财产为购入,且购入后长期使用,对于财产的更新改造少,缺乏相关的技术和经验,也没有相关的人才,改造水平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财产处置时,F公司的做法不合理,造成一定的企业经济损失。最后,对于企业员工的管理,F公司在每个施工项目中都会根据需要临时雇佣新的技术工人,外聘技术专家。在使用各种财产时,由于工人的责任心不足,在财产的使用过程中,不加保护,使得资产损耗大,使用效率不高。
1.2.2、财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
在财产清查环节,F公司也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清查人员的责任心不足,组织相对松散,主要构成人员缺乏责任心和专业性。第二,清查成本高。第三,清查监督不利。第四,清查制度不完善。
2、对F公司在财产保护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2.1、导致F公司上述问题的缘由分析
2.1.1、对F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组织结构
F公司目前采用的是矩阵式组织结构,权利划分不清,没有设置专门的财产监管部门,职能工作和项目工作之间经常产生冲突。公司财产的归属权不明。
(2)管理制度
第一,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大批临时工的监管工作不足,使用财产效率低下,存在很大浪费。个别临时工做出有昧道德的行为;第二,信息传达不及时、不明确;第三,存在经验管理,处理问题“人治”化成分居多。
(3)人员素质
首先是人员的专业素质,由于F公司拥有的财产大多是在施工工程中使用的,专用型强,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操纵使用,负责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的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素质,因此在日常核对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出现管理上的失误。其次是公司人员的基本素质。普通工人的比例为68%,其中合同工33%,相对于其他企业该比例很大。公司还存在大量的临时工。公司人员的道德水平并不高,对于公司财产的日常管理有一定不利的影响。
最后是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从F公司现状来看,本企业目前还缺乏这样一批专业的人才。
3、基于内部控制的F公司财产保护体系构建
3.1、具体方案
3.1.1、对织结构的调整
在F公司原有的组织结构基础上,在总经理下增设专门的财产监控部,设财产监控副总经理,下属成员除公司安排的固定管理人员,还有其他各个管理部门的代表,以及各个项目小组中的代表。另外在财产监控部设置定期与不定期清查小组。
3.1.2、财产日常管理制度
(1)财产的取得
财产的取得严格按照既定步骤进行。
(2)验收移交
财产监控部门制定严格的验收移交程序,责任到人。按照单项资产建立资产卡片,资产卡片应在资产编号上与资产目录保持对应关系,详细记录各项资产的相关内容,便于资产的有效识别。资产目录和卡片均应定期或不定期复核,保证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3)日常维护与保管
资产使用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日常维护保养,将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标准化,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险,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4)更新改造
第一,定期对资产的技术先进性进行评估;第二,管理部门需对技改方案实施过程适时监控、加强管理,有条件企业建立技改专项资金并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第三,招聘大量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5)财产处置
对使用期满、正常报废的资产,应由资产使用部门或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对该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清理;对使用期限未满、非正常报废的资产,应由资产使用提出报废申请,注明报废理由、估计清理费用和可回收残值、预计处置价格等。
(6)财产保险
对公司的财产投保,主要是指大型的固定资产,投保范围为火灾险、盗窃险、责任险等。
3.1.3、财产清查制度
房屋建筑物每年根据审计部门需要每年清查一次;有关消防设备、监控设备每半年清查一次,登记在册。调用定期清查小组。公司总部的低值易耗品每月进行清查,出现财务丢失,毁损的,由使用人员按财产的账面价值赔偿。调用定期清查小组。
固定资产中的大型施工设备、消防设备、运输设备、监控设备,每半年清查一次。清查由财务监控部副总经理组织,调用定期清查小组,清查人员中必须包括项目小组负责人,或委托人。低值易耗品由每个施工项目组在每次施工前、后各进行一次清点,并自行登记在册。清查结束后,清查小组应填报清查记录,由清查小组组长将盘点表上交公司财务部,登记入档。
3.2、理论上的概括与提升
对于F公司这类企业,由于其在财产保护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导致公司每年的净利润低下,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严重障碍。如果存在类似问题的公司不及时解决其财产保护问题,不仅个体发展受限,甚至还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对于存在类似问题的企业,应当基于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财产保护体系。
首先应当在内部环境做文章,设置专门的财产监控部门,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然后,在控制活动中,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各个部门(或项目组)的具体活动中制定专门的财产管理制度,配合严格的内部监督程序;最后,对于员工素质的提高不容忽略,企业的文化建设更应提到公司的日常管理日程中。(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学院)
参考文献:
呼吸保健与急救范文2
1.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取得了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国经济主要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尤其是一些依靠丰富的资源发展起来的地区。目前我国主要以煤炭作为工业的能源基础,煤炭工业是经济发展的能源支柱,煤炭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开发等问题对我国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在环境与资源的约束日渐严峻的今天,这种增长方式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因此,在目前资源环境的约束下,转变资源型地区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资源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
1.1.2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大同市绿色GDP的核算,可以看出环境污染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分析主要的污染物是什么以及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期对我们进一步减少污染和遏制资源浪费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2研究方法
本文对大同市2007~2012年绿色GD进行实证分析,统计和分析大同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且利用恢复费用法对污染物进行货币化的核算,从而得出这些污染物的损失占GDP总量的比例。
2.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与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有64个,大多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城市,山西省的煤炭资源性城市分布最多,其次是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据统计得出,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2012年原煤开采总量为38.96亿吨,2011年的原煤开采总量为45.7亿吨,原煤开采总量呈减少状态,煤炭资源逐渐减少。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综合能耗消费总量为23.5亿吨标准煤,占全国综合能耗消费量的近2/3。而且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稳步增加,煤炭资源大省的煤炭产量还在上升。
2012年,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产总值为42902.86亿元,我国总的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近1/10,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作用。
2012年,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产总值和为42902.86亿元,其中,煤炭工业生产总值的和为18315.75亿元,占煤炭城市生产总值和的1/3多。可见,煤炭资源型的经济发展对煤炭产业的依赖性很大[4]。
煤炭型资源城市,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空气质量大多处于轻度污染与重度污染之间,各地雾霾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煤炭型资源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改善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大同市是我国最大产煤地区之一,由于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有“煤海”之称。
大同市多年来由于煤炭的大量开采,以及现代化采煤技术的综合利用,使得采空区面积迅速增加,地面裂缝加速形成,严重影响了地下水水质。大同市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
3.大同市绿色GDP的实证分析
3.1绿色GDP的内涵
绿色GDP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显示出一个国家的综合福利水平和外部经济效益的高低[7]。
3.2选取污染物排放量并对污染损失进行货币化
根据大同市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具体特点,选取了大同市典型的污染物,对环境污染中部分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废水、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值进行了统计和计算。并利用间接的方法对环境污染损失的货币化,具体采用的是恢复费用法,通过计算这些污染物的治理费用来计算环境污染损失。本文参阅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王磊《中国绿色GDP的核算方法与应用》一文,固体废弃物、废水、烟(粉)尘、二氧化硫的治理成本分别为每吨225.78、2.44、2248.08、4219.73元。计算出大同市2007~2012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治理成本,计算结果如下表
3.3具体分析
通过计算各项治理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可以清晰的看出各项污染物从2007年到2012年对城市污染的影响,从图一中可以看出:
(1)大同市在2007~2012年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含硫煤燃烧是大同市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来源。
(2)废水的排放量虽然总体上比较低,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的建设,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开采造成地表破裂,废水的排放严重影响了地下水的水质。
(3)粉尘排放在污染物中的排放比例居于第二而且总体上居于逐年下降的状态。说明大同市对粉尘、烟尘的排放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4)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在污染物中所占的比例最小,同时在2007~2012年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大同市在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2011年新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
为了更形象的反应污染物对经济造成的损失,可计算得出大同市2007~2012年需要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环境污染损失)占GDP的比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环境污染损失占大同市GDP总值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大同市在2007~2012年在治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与近些年国家和大同市不断倡导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与是分不开的。
4.实现大同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对策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解决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
4.1构建市场运作制度
将环境保护纳入市场竞争的范畴中,构建一个环境保护的市场交易平台,将环境保护转换为一种竞争优势;企业作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考虑环境治理成本,政府监管部门构建环境准入机制,保证企业能够真正得到投入环境保护中的市场回报,以此来鼓励企业进行更多的环保投资。
4.2构建财税政策
企业要承担环境污染,这种公共物品的外部性所带来的损失,对环境污染大的企业,采取关闭和征收高额的环境治理费用,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以此来限制企业为了盈利,对环境所造成的无节制的破坏。
4.3提高人民的环境思想保护意识
人们和企业还是普遍的“经济人”,看重经济利益,忽略了社会环境利益。一方面,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增加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较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指导企业对环境保护采用实际行动,不仅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还有效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呼吸保健与急救范文3
关键词:电力载波;在线载波检测;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电力传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1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1-001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1.010
作为电力传输的关键通道,电力线缆很容易因外界恶劣天气、人为因素及施工因素的影响出现电缆线路破坏的现象,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线缆的检测和维修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持续运行的前提,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电力电缆保护工作也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研究基于电力在线载波检测的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实现电力线缆的在线监测,提高了故障报警的准确性。
1 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的工作原理
建立在电力在线载波检测基础之上的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即远程控制中心、嵌入式无线网关、ZigBee无线局域网及电力载波通信模块。在对系统中的电力载波通信模块进行设置时,应以固定的距离为标准,而在串行接口(Serial Interface)的作用下,电力载波通信模块能够收到由ZigBee模块发出的信号。通过系统中其他部件处理的作用,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工作,最后将这些数据信息转变为高频载波信号,通过电缆通道对这些信号进行高效的传输。基于电力在线载波检测的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工作原理详见图1:
图1 基于电力在线载波检测的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工作原理
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在运行状态下,系统中的ZigBee模块具有对比分析数据信息的功能,对多个节点进行检测,并向网络协议器传输整个电缆的运行情况,动态的检测电缆的工作状态。系统中嵌入式无线网关部分的主要作用就是整合数据,应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使远程服务控制设备获取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远程服务器不仅可以保存接收的数据,还能够通过交互式的处理方式,加工数据信息,应用先进的技术,最终将数据通过图表的形态展示出来,便于管理控制工作人员更加详细地了解线缆的运行,将实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的信息用于电缆无线保护计划和措施的制定。
2 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的电力载波通信模块分析
就我国当前电网和电力线缆的运行状况,可以发现除了不利的外界条件外,谐波对线缆通信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电力载波通信模块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该模块在空间占用、功能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具有极高的集成性能,不会因谐波干扰通信效果,充分发挥了直接序列扩频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及频移键控FSK(Frequency-shift keying)的编码、调制技术的优势,保证了线路通道中数据的传输质量。直接序列扩频与载波频率调制手段―频移键控的有机融合,使电缆的通信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确保信号能够在较远传输距离过程中保持较高的质量,达到系统要求条件,便于管理工作人员的开发和研究。
电力线缆在接入电流的工作状态下,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的电力载波通信模块的监控功能更加优化,并设有相应的备用供电设备,以免因线缆损坏而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确保电缆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仍能维持稳定的信号传输和电力供应。要注意的是发生故障时,线缆通道中信号传输的稳固性不但没有减弱,反而会增强。因为通信谐波的影响力也会相应减小,所以研发的基于电力在线载波检测的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在通电、不通电的情况下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故障报警的准确程度,便于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3 基于电力在线载波检测的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软件设计
基于电力在线载波检测的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将电力载波通信模块同ZigBee模块进行整合,构建无线局域网,可以动态地在线对电缆运行状况进行检测。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的核心部分就是电力载波通信模块,也是实现对电力线缆进行在线监测,准确地检测出电缆故障的重要保障。无线保护系统建立在载波检测的基础上,借助ZigBee使数据能够在多个节点间进行传输,节点间的检测工作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层层传递,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的检测原理详见图2:
ZigBee组网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与路由的点播途径完成传输数据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发送网络节点广播命令信号的方式,传送数据。但如果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遇到突发状况,出现线缆损坏问题时,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可以借助电力载波通信模块的作用,使网络协议器接受到有关发生故障部位的具体信息。双向无线通讯ZigBee技术的应用使得电缆无线保护系统的成本投入大大降低,管理控制更加灵活,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准确地对故障部位进行检测,在带电和不带电的情况下均能正常运行。电力线缆在线监测要求检测信号不能同时、同位置存在,否则会使谐波干扰增强,这就要求系统设计时,应选取轮询方式,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检测工作,该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系统的终端设备。电缆节点检测工作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
4 结语
对电力线缆进行线路通断检测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本研究中应用故障检测法,通过直接序列扩频和扩展频谱技术,运用无线信号传输、电力载波通信检测的途径,使电力线缆的传输距离得到了明显的增大,增强了电缆对外界通信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基于电力在线载波检测的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能够实时地、动态地进行检测,避免了故障误报现象的发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机械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亚红.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J].科技资讯,2010,(15).
[2] 侯飞,王刚,高志勇,庞争争,杨永洪.一起因功率倒向引起的线路保护误动[J].水电与新能源,2014,(11).
[3] 何永斌,李少甫.一种基于嵌入式的新型电弧光保护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2).
[4] 石繁荣,黄玉清,任珍文.基于ZigBee的多传感器物联网无线监测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2013,(3).
呼吸保健与急救范文4
人类步入老年后,生理功能退化,造成各个组织尤其脑部、心脏、肺部等器官的供血供氧量不足,长期缺氧会引起各种老年疾病。所以,在家长期吸氧可有效预防老年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并有效消除胸闷、喘气急促、眩晕、暴躁等症状。
疾病不可怕,突然袭击才可怕
“从生到死,呼吸之间。”呼吸不停,生命不止。
呼吸质量的降低,主要是呼入空气中氧的浓度不足,日本医学界权威野口英世博士在研究空气中氧气对人体的影响时指出:“所有的疾病都是由缺乏氧气引起的”。
然而,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约有80%的人存在缺氧症状。环境污染、长期处于室内工作,缺乏运动等都会使身体处于缺氧状态。如:病理性缺氧(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哮喘、气管炎等肺部疾病)、环境性缺氧(高原、商店超市、人员密闭处等)、生理性缺氧(慢性衰老、器官老化、活动受限等)。
生老病死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疾病其实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疾病突然袭击。当疾病突袭时,生命就在一念之间、呼吸之间。所以,医院在抢救重症危症病人时,都会在第一时间给病人迅速吸氧,以有效维持病人的呼吸功能,赢得抢救时间,并减少发生永久性后遗症的可能。
海尔制氧机,承载数项顶尖科技,问鼎制氧领域高点,氧浓度高出普通制氧机3%~5%,高出来的这些氧浓度,关键时刻就可能成为救命稻草。因为抢救时,氧深度差一点都不行,关键时刻,细小的差别,效果则是“生死两重天”!
35%,保健时,氧浓度少一点不管用。
目前,一些制氧产品把功能定位在保健上。一方面,这样的制氧产品不能解决急救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氧浓度不达标,保健作用也十分有限。如炒得沸沸扬扬的“富氧”(即30%的氧浓度),却对人体保健几乎毫无意义。要知道,制氧机输出的氧在进入鼻孔时还会流失一些,而空气中本身就有21%的氧气,这样补氧的效果甚至不如呼吸新鲜空气和有氧运动了。
35%~70%,氧疗时,氧浓度过犹不及。
氧浓度若达不到70%,就起不到氧疗作用,使用者往往习惯将氧浓度调到最高浓度,这样极易超出氧疗所需浓度,造成氧依赖,甚至氧中毒。所以,使用者应按需供氧,氧浓度精确切换,保障健康。
93%,急救时,氧浓度低一点都不行。
疾病突袭时,一次不小心就足以遗憾终生。能够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的只有高纯氧。但是,高纯氧工艺要求高,危险发生时到医院吸的高纯氧是有保障的。高纯氧的氧浓度在90%以上,才能起到关键时刻保命的作用,而能达到这一指标的家用制氧机并不多。长期使用能保持90%的家用制氧机就更少了。
所以,有啥别有病,缺啥别缺氧,补氧更要讲科学。
专家指出:除了节制饮食、生活规律、避免操劳、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外,家备一台制氧机更为重要。平时辅助治疗,急时保命。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病情及心功能等情况,补充不同浓度的氧气,能有效防止心肌梗死二次发生,并促进已有疾病的康复。有效补氧,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体力,改善心功能。补氧应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更理想的效果。
呼吸保健与急救范文5
关键词:院前急救 重症 急诊救治时间 脑损伤 应用价值 交通事故
重症脑损伤主要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因素所致,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也急剧升高,重症脑损伤患者数量急剧增加。重症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通常可伴有意识障碍、休克等症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对于重症脑损伤患者来说,及早实施有效治疗极为关键,越早对其进行有效治疗,越能够提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为患者入院后的后续治疗做好准备[2]。诸多临床研究证实,通过在重症脑损伤患者中实施院前急救,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3]。为证实该方法在重症脑损伤患者中的作用,本研究选取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82例重症脑损伤患者,通过比较其应用和未应用院前急救的救治效果,探究院前急救在该类患者中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重症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2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3.98±7.36)岁;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6.15±1.23)分;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坠落伤11例,击打伤6例,其他4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4.01±7.12)岁;GCS评分(6.12±1.25)分;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坠落伤10例,击打伤5例,其他5例。两组性别、年龄及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接受院前急救,直接送至医院抢救。研究组在送至医院前予以院前急救,具体如下。
1.2.1 急救准备
配备好充足的急救物品、专用器材以及药品等,用后及时补充,以便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出诊。
1.2.2 及时出诊
为给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在了解到事发地点后,应快速反应以最短的时间出现在事故现场。
1.2.3 伤情评估
在到达事故现场后,及时让患者脱离致伤环境,检查患者伤口、生命体征、意识、肢体活动以及外出血等情况,初步评估患者伤情。首先评估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检查患者呼吸、气道、神志和血压等情绪,优先解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对于心跳和呼吸停止的患者,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对于有外伤出血的患者应快速给予止血处理。
1.2.4 呼吸道管理
对于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应注意及时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舌后坠患者可用舌钳外拉舌体,头部偏向一侧,抬高下颌,预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降低患者窒息风险,并合理给氧。
1.2.5 建立静脉通路
外伤患者在搬动和转运的过程中,因震动、颠簸等因素可导致枕头位置移动,所以建立静脉通路时尽可能选用静脉留置针,而且传统钢针容易因反复筋脉穿刺而延误补液和用药时机,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静脉留置针方便输液,不易滑脱,能够避免刺破血管,可从根本上解决输液、改变、转运颠簸等问题。由于外伤患者四肢污染较为严重,常规敷贴难以粘牢静脉留置针,所以可在敷贴固定的同时,使用胶布对其进行固定以免滑脱。
1.2.6 处理伤情
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妥善处理,伤口表面使用敷料进行加压包扎,做好感染预防。对于肢体出血不止的患者可给予止血带,使用止血带时每隔1 h放松2~3 min,以免绑扎时间过长造成肢体缺血坏死,加重患者损伤。对于疑似颈椎骨折患者,可使用颈托对颈部进行固定,以免移动产生二次伤害。对于存在外出血的颅脑外伤患者,可协助医生进行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急诊救治时间及救治效果。救治效果判定标准:根据《现代颅脑损伤学》相关标准对患者预后进行分级,以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能够正常生活,CT检查显示无再出血或血肿为恢复良好;患者治疗后有部分神经或精神障碍遗留,生活基本能够自理,CT检查显示无血肿与再出血为中残;患者治疗后意识清楚,但是生活需要他人协助,CT复查无血肿和再出血为重残;患者长期卧床昏迷,生命体征无改变为植物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诊救治时间比较
研究组急诊救治时间为(15.29±3.46)min,短于对照组的(26.38±5.4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27,P<0.05)。
2.2 两组救治效果比较
研究组经救治后恢复良好18例,中残22例,重残2例,无植物状态;对照组经救治后恢复良好10例,中残21例,重残7例,处于植物状态2例。研究组救治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救治效果比较[n(%)]
3 讨论
重症脑损伤是一种危急重症,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是暴力作用于头颅所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在患者头部遭受重创时,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及认知障碍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患者昏迷、休克或死亡[4]。随着交通出行方式的增多,交通意外所导致的重症脑损伤患者数量也急剧增加。重症脑损伤患者伤情严重,且进展极快,若不能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救治,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或残疾。有研究报道,重症脑损伤患者在受伤后1 h,其病死率会显著升高,且将近50%患者的死亡病例均与受伤后1 h内未得到有效救治有关[5]。据有关资料显示,重症脑损伤患者受伤后10~15 min是救治的黄金时期,在该阶段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休克和心脏骤停等现象,如果能够给予其有效的治疗,不仅对患者生命挽救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预后[6]。因此,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重症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而有效的院前急救,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是提升患者救治效果的关键[7]。
伤后1 h是患者救治的关键阶段,由于送诊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很容易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做好院前急救显得极为关键。医护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应及时赶往现场对患者实施救治,在赶往现场的途中,可通过电话了解患者伤情,并叮嘱现场人员应注意的事项和可进行的抢救[8]。在到达现场后,及时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伤情,及时对其伤情做出判断,并及时予以有效救治[9]。在将患者送往医院前,对其伤情进行最大程度诊断和救治,及时对患者的颅脑损伤进行治疗,予以止血降压等处理,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减少患者脑部缺氧所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10]。对于院前急救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已有较多研究,有资料显示,对于重症脑损伤患者来说,入院前的急救护理极为关键,越早对患者实施急救,越有助于及早帮助患者摆脱致命危险,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患者救治效果,对患者的预后改善作用显著[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院前急救的研究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为(15.29±3.46)min,短于对照组的(26.38±5.4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27,P<0.05)。说明通过予以患者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为患者的急诊抢救争取更多时间。从两组预后情况来看,研究组经救治后恢复良好18例(42.86%),中残22例(52.38%),重残2例(4.76%),无植物状态;对照组经救治后恢复良好10例(25.00%),中残21例(52.50%),重残7例(17.50%),处于植物状态2例(5.00%)。研究组救治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院前急救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救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与相关研究报道类似[12],充分证实了院前急救在重症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在临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重症脑损伤患者中实施院前急救,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海全.重症脑损伤院前急救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医药前沿,2020, 10(5):28-29.
[2]虞大为,刘婷,任美玲,等.食管引流型喉罩在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上海医学, 2020, 43(5):284-288.
[3]余锦玲,李玉玲.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 12(17):187-189.
[4]赵娜.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护理效果.饮食保健, 2020, 7(28):215-216.
[5]周佩.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中华养生保健, 2020, 38(5):145-147.
[6]张鑫玥,何帅,肖箫.院前急救护理流程管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 27(17):119-120.
[7]李祖华.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探讨.当代医药论丛, 2020, 18(18):31-32.
[8]员亚陆.针对创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价值观察.中国保健营养, 2020, 30(9):137.
[9]李艳君,郭凯,姜秀霞.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 8(8):455-456, 462.
[10]周倩倩,李蕊,张敏.急性颅脑损伤院前与院内急救护理进展.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 27(8):20-23.
呼吸保健与急救范文6
[关键词] 车祸伤;院前;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0(c)-110-02
本文中笔者就大批车祸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进行研究探讨,报道如下:
1院前急救护理现场急救的宗旨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急救和转送。这就要求急诊护士要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配合医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积极抢救伤员,为院内的救治打好基础。
1.1出诊要迅速
认真接听和详细记录“120”指挥中心的电话,迅速判断需要急救的地点、人数、事件。通知出诊医师、护士和司机,根据伤情带齐急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5 min内出诊。
1.2协调通知
同时报告医务科、总值班(夜间)院领导,视伤情迅速组织好第二、三批人员待命,随时前往救护[1]。
2环境与伤情评估
2.1 环境评估
护理人员抵达现场后,立即察看现场,让伤员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在评估伤情的同时,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再对其进行现场救治。
2.2 伤情分类
评估根据伤员的意识、反射、生命体症迅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用四种颜色标记伤员:死亡组(黑色),代表不可挽救的伤员;紧急组(红色),需要紧急处理的患者;延期组(黄色),可以延迟处理的患者;轻伤组(绿色),能够走动的患者。分类判断必须在1~2 min内完成。快速、准确的分类是有效救治伤员的重要保证。运用一听,二看,三摸,四问,五测的快速检诊程序,对每个伤员进行伤情评估: ①呼唤、轻拍伤者了解伤员的意识是否清楚。②耳听伤者有无呼吸,了解有无通气不良, 有无反常呼吸运动。 ③眼看口唇有无苍白或发绀、颈静脉有无怒涨、胸部运动是否对称。 ④手摸桡动脉及颈动脉,测量脉搏是否快速细弱,对意识不清、脉搏细速者加测血压以判断休克的程度。⑤通过询问和观察了解受伤部位的伤情。
通过以上检诊将患者分为以下4类:死亡;意识丧失、颈动脉波动消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重度:即对检查完全无反应,意识丧失、休克等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患者[2]。中度:伤情比重度轻,即对检查有反应但不灵敏,有轻度意识障碍的伤员。轻度:即清醒,对检查能配合并反应灵敏的患者;生命体征正常,症状轻,对症处理即可。
3现场处理
3.1处理原则
遵循“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的原则。
检伤时对失去意识、心跳、呼吸停止者行CPR;对脑外伤有颅压增高者静滴20%甘露醇,意识不清但有呼吸、心跳者,应将其置于侧卧位,以防止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而窒息。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有呼吸道梗阻者要及时解除,需要气管插管者要及时插管。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及时为休克患者补充血容量。
3.2包扎止血
明显外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填塞止血或止血带止血。使用止血带时,必须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以便每小时放松1 min,防止肢体坏死。
3.3骨折患者处理
骨折患者极易在搬运途中发生二次损伤,转运前应用夹板妥善固定伤肢,夹板用完可就地取材,用树枝固定患肢、受伤的下肢与健侧肢,上肢可绑在胸前。
3.4胸部包扎
胸部外伤有血气胸时可用无菌敷料如“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变开放性为闭合性,以待回院进一步处理。张力性气胸急救时先用粗针头穿刺胸腔减压,再做闭式引流。出现反常呼吸时,用敷料加压包扎纠正。
4 安全转运
4.1注意点
当患者脱离危险或经妥善处理后,要立即进行转运,转运途中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定期监测伤员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②运送途中要保证对危重患者进行不间断的治疗和抢救。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③护士要保证输液通畅,防止由于颠簸针头从血管脱落,以及输液管、引流管移位、扭曲、受压和阻塞。④向急诊科和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报告伤员数、伤情和回院的估计时间,使院内急救人员根据伤情做好充分的准备。⑤运送途中要做好各项记录,保证用药及时准确。
4.2 重视心理护理
车祸伤患者由于损伤意外突然发生,缺乏思想准备,因此常表现出惊慌失措、恐惧万分。在救治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急的疾病”,还要重视“急的心情”,护士要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手段,因势利导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使患者充满希望,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4]。
总之,科学规范的院前急救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医务人员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迅速果断,群体协作,紧张有序,忙而不乱,使严重车祸伤患者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保证预后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蓓.交通伤院前急救的护理研究[J].全科护理,2009,7(6):471-472.
[2]高素珍,彭政,张凤霞,等.成批车祸伤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5):32-33.
[3]李学琼.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J].西南军医,2007,9(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