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范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tiala”为你整理了这篇开展一季度村级“攻坚争先”述职评议活动简报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为进一步营造村村互学互比、攻坚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将“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落到基层,4月8日上午,灵洞乡开展一季度村级“攻坚争先”述职评议活动,全体乡班子成员,全体乡机关干部、派驻机构负责人,各村主职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参加会议。
活动以“现场+会场”方式进行。参会人员先后赴洞源村全域土地复垦项目(原水泥五厂点位)、耕头畈村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现场,听取察看点位村主要负责人现场介绍。
洞源村全域土地复垦项目是全省首批150个全域土地整治项目之一,整治完成后可实现新增耕地290亩。其中五厂地块位于洞源村入村口,可复垦资源丰富。去年在乡、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协调处置了原厂区数千万元的债务清偿,促成该地块焕发新生,新增用地指标100余亩。
耕头畈乡村振兴项目共投资800万元,深挖历史文脉和自然禀赋,发挥地理位置优越、江鲜丰富、历史痕迹丰富且完整的优势,以“兰江蟹”为主题,着力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通过城乡共融、内外交流实现乡村资源价值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会场晒拼阶段,14个村主职干部围绕项目服务保障、村级重点工作、农村环境治理、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基层党建工作及其他上级交办工作完成情况等内容,进行同台汇报,展示工作成效,介绍工作举措,接受现场测评,并当场汇总测评成绩,对考评优秀村进行授旗表彰。
乡党委书记严肖军充分肯定了各村一季度工作成绩。他指出,开展村级“攻坚争先”活动,是推动全乡重点项目、环境整治、基层党建等各项工作做深做实的重要载体,是贯彻我市“三个年”活动的生动实践,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坚持在攻坚争先中锻炼能力、做出成效。
在肯定工作的同时,严书记对各村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加快工作进度。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要求,高度重视、压实责任,确保年初制定的24项重点工作计划顺利按期推进。
二是提高工作标准。要瞄准先进,增强立标对表、争先进位的思想自觉,提高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工作质量,着力改变“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等现象。
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范文2
为了切实严格队伍管理,强化民警大局意识,解决当前队伍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全运会安保工作和中心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市局统一部署,支队决定组织开展队伍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对此,我强调以下三点要求: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深刻认识纪律作风整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展整顿纪律作风教育活动是实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宗旨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公安刑侦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全运会安保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在支队内形成爱岗奉献、只争朝夕、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从群众路线入手,深刻认识加强刑侦队伍建设和开展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下大决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这次教育整顿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纪律作风整顿扎实地开展提供强力保障。针对此次整顿,支队周密安排,狠抓落实,要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整改落实到位。
(一)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一定要把这次整顿工作作为一件大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支队成立了纪律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整顿工作。各大队(室)要由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坚持统筹兼顾,防止顾此失彼,把整顿活动与中心工作、本单位业务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二)强化引导,营造氛围。各大队(室)要加大对整顿工作的宣讲力度,使民警深刻认识到整顿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形成上下重视、齐心协力抓整顿的强大合力。同时,要深度开展谈心活动,了解民警工作、学习及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另外,支队将利用LED屏开辟曝光栏,对整顿活动中漫不经心、敷衍了事、虎头蛇尾、走过场的单位和个人公开曝光,切实把整顿活动引向深入。
(三)加强督查,推动落实。纪律作风整顿必须“严”字当头。支队将加强督查,开展明查暗检,对整顿中表现突出、进步很大、业绩显著、民警公认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力表彰。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我行我素、肆意妄为的,要严肃处理,特别是对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值班时间不在位等现象,要从严处理。同时,对各大队(室)责任人不重视、整顿不到位的,也要严肃追责。
(四)注重长效,健全制度。纪律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集中整顿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对整顿中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和薄弱环节,要抓好建章立制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效能考评制、失职问责制等制度,对纪律作风涣散者一律不得评先选优,全方面构建起纪律作风方面的长效机制。
三、动真碰硬,正视不足,强化纪律作风整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认为,支队纪律作风整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化认识,提高素质,强化管理,严明纪律,改进作风,服务中心。”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实现六个方面的明显变化:思想上明显进步、作风上明显转变、纪律上明显加强、能力上明显提高、工作上明显突破、形象上明显改观。会后,各大队(室)一定要按照此次会议的统一部署要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强化整治、标本兼治,确保支队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得到解决。这里,我重点就这次整顿“整什么”、“怎么整”再作几点要求。
(一)坚持胸怀大局,反对麻木混沌,突出解决“思想不敏锐”的问题。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是公安民警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支队队伍的思想作风看,少数人大局观念不强,不守纪律,不讲原则,说出格话,干出格事,甚至听信和传播流言,造谣生事,煽风点火,拨弄是非,损害集体利益和形象。这次整顿,就是要深入开展宗旨教育、形势教育和法纪教育,增强队伍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引导全体民警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真正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坚决不说,不利于大局的事坚决不做,一切从大局出发,一切以大局为重。
(二)坚持奋发有为,反对无所用心,突出解决“精神不振奋”的问题。“天地生人,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是话剧《立秋》中的一句经典台词,道出了当年晋商百年辉煌的真谛。目前,支队有一些人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工作不落实,作风不扎实,精力不集中,精神萎靡不振,缺乏干事的朝气和创新的锐气,不能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一些人自我感觉良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按部就班,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混“安逸日”;有一些人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通知开会不参加,有事既不请假,也不及时说明情况,把个人凌架于单位之上;有一些人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溜岗缺位、办事拖拉、作风疲沓、效率低下,甚至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有一些人酒后上岗,说醉话、说瞎话,甚至关起门来睡大觉;有一些人作风漂浮,说得好、落实少,干得差,遇到问题不是自己主动思考,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而是图懒省事,上推下卸,把问题交给领导或推给同事,缺乏足够的工作热情和激情,没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更有一些干部对自己分管、负责的工作情况不明,底数不清,始终浮在面上,沉不下去,作风飘浮,对待部署不愿意深入管理,怕给自己惹麻烦,老好人思想严重。要通过这次整顿,使大家保持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保持知难而进、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此间,支队要开展一次“转作风、见行动”活动,看谁作风转变得好、看谁工作进步得快,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群众观点,反对作风漂浮,突出解决“行为不亲民”的问题。对群众有没有感情最能反映一个刑侦民警的精神境界,最能检验一个刑侦民警的作风。我们少数民警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办案中对群众“冷、硬、横、推、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次整顿,要深入开展群众观、权力观和政绩观教育,进一步大兴“求真务实、崇尚实干”之风,要做到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雷厉风行,言必行,行必果,营造人人思工作、个个负责任、样样争一流的良好局面。要围绕重点整治干部和民警“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暗作为”的问题,全面推行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结合“人民在我心中”实践群众路线活动,虚心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使刑事侦查工作符合民意、顺应民心,主动与媒体沟通,广泛宣传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坚强决心和重大成果,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以取信于民。
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范文3
的位置,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就业总量的增加;在研究确定重大经济发展项目时,优先考虑就业岗位的增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使我市就业再就业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为了完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作用,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200年初,我市在总结推广铁西区兴工九委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社区就业工程,开展社区就业工作达标活动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此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极大关注,市委主要领导批示:铁西区兴工九委社区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实现本社区基本无下岗失业人员的经验值得深入总结,广泛宣传推广,以唤起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把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兴工九委是我市就业工作的典型,实践证明,社区就业潜力大只要认真推动,必见成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得到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响应,极大推动了全市社区就业工程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制定活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
为推动社区就业工程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开展,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制发了《沈阳市社区就业工程实施方案》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工作方案》,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活动内容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评估标准。通过实施社区就业工程,力争在三年内使24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其中:200年社区就业工作目标为7万人,200年社区就业工作目标为9万人,200年社区就业工作目标为8万人。并在社区就业工作达标的基础上,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是,年度内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达98%以上;对有就业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下岗失业人员,只要不挑不拣3日内安排就业上岗;零就业家庭成员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再就业;100%开展引导性培训,转变其择业观念。
为确保社区就业工程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有效实施,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社区就业工程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作为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考核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市政府主管领导与各区、县(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状,市委也将其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四三二一"干部考核体系。各区、县(市)党委政府也将社区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将社区就业工作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街道,落实到社区。市和区、县(市)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在组织上、资金上,确保社区就业工程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平台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提高队伍素质
建立完善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推动社区就业工程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关键。过去,我市没有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大都由街道民政部门代管,社区干部凭着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感情来做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机构不健全,基础工作不完善,给社区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推动社区就业工作的开展,我市将解决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作为首要工作,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各区、县(市)要建立街道社会保障和就业科,社区要建立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站。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场地到位、制度到位、工作到位。全市121个街道都成立了社会保障和就业科,1033个社区全部建立了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站。为加强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市政府决定开发2000个就业服务人员公益性岗位,充实到社区,从事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又为做好社区就业工作充实了力量。
在加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的同时,我市将完善街道社区基础工作建设作为实施社区就业工程和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重要前提。一是统一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标准。下发了《社区就业工程考核评估标准》和《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评估标准》。二是统一建立基础工作统计台帐。市财政投入资金14余万元,印制下发了《沈阳市下岗失业人员登记台帐》、《沈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台帐》、《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台帐》、《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台帐》、《新增劳动力资源登记管理台帐》、《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登记台帐》六种基础工作统计台帐,规范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统计报表,做到了下岗失业情况清、就业状况清、培训愿望清、工作责任清,对全市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包保责任制,做到动态管理。三是统一就业服务工作流程。制定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工作职责、服务指南,编制了"一站式"就业服务工作流程,使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的服务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四是统一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我市112个街道和1033个社区有3000余名专门从事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的工作人员,提高队伍业务素质是稳定社会,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关键。两年来,我市按照国家和省政府有关政策,积极开展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去年,国家劳动保障部将我市作为全国劳动保障协理员培训鉴定的试点城市之一,我市按照国家有关培训教材,认真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聘请有关学者和专家担任授课教师,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市1443名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培训,经国家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统一考试和鉴定,我市有1241名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合格率达86%。
三、开发就业岗位,实施重点帮扶,强化就业服务
实施社区就业工程,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组织作用,开发就业岗位,做好有针对性的重点帮扶和就业服务工作。
一是挖掘社区岗位资源。以社区家政服务组织为载体,开发便民利民服务网点,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托老、托幼、小饭桌、修理点、缝纫点等实现再就业,我市兴工九委社区以社区主任"黄大妈"的尊称注册商标,成为我市社区家政服务的品牌,建立了"黄大妈社区家政信息中心",发展各类服务网点90多个,累计使2991名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内实现就业再就业。
二是建立驻社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与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加强驻社区企事业单位的联谊,积极开发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后勤服务的就业岗位,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皇姑区长江街道长宁社区成立了一支有79人兼职信息员队伍,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与41家用人单位建立社区就业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和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0年,全市社区累计收集各类用工信息2.32万条,安置"4050"大龄困难人员就业1.45万人。
三是建立再就业援助制度。再就业援助工作是街道社区就业工作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重点。200年,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开展了一次下岗失业人员大调查,各街道社区都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数据库,全面摸清和掌握了有就业要求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就业和失业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援助行动和提供就业服务奠定了工作基础。针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街道社区普遍建立了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台帐,采取党员结对子和干部包到人的办法,积极提供就业援助。铁西区通过大调查掌握了全区共有1832名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区委区政府采取措施,实施"1832"再就业援助工程,力争在短时间内在全区让有就业要求并有就业能力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全部上岗就业,并向全区承诺:只要不挑不拣3日安排就业。同时,为扎实推进再就业援助行动,全市在200年国庆节前,组织各社区在本社区内开展再就业政策宣传暨招聘洽谈大会,营造氛围,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街道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全面完成了省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就业工作目标,全市实现实名制就业26.7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对象1.71万人,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1.42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亿元。两年内,通过实施社区就业工程和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有19.57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完成三年社区就业工程总体目标的81.54%;实现就业工作达标社区累计为679个,占全市社区总数的65.73%;充分就业社区107个,占达标社区的15.76%。
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范文4
11月21日,雷沃志愿者辗转至甘肃省礼县。雷沃公益甘肃站助学金第四次发放暨“点亮心愿”留守儿童心愿征集活动在礼县王坪村举行,甘肃省农机局、甘肃省慈善总会、礼县农机局及雷沃重工领导出席了本次公益活动,为甘肃省230名留守儿童发放了助学金。雷沃公益经典活动“点亮心愿”留守儿童心愿征集活动同时开展,征集了每一位接受捐赠的留守儿童心愿,雷沃重工员工将于2016年元旦前全部认领并完成他们的心愿。
前不久,中国首部以6100万留守儿童心灵关爱为主题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关注。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导致很多留守儿童情感缺失、性格缺失、行为缺失和价值观缺失,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针对于这一现象,“雷沃公益・关爱留守儿童计划”于2015年推出以“亲情关爱”的系列公益活动。其中,“梦想课堂”公益活动是由雷沃青年志愿者担任讲师为儿童授课,通过现场讲解、现场互动、播放视频等多种形式从农业发展、城市建设、健康成长等几个方面为儿童普及知识,拓宽儿童视野,关注儿童成长,为留守儿童描绘“梦想”,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树立正确的梦想观、学习观和价值观。
“孩子们,希望今天的这个课堂能成为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你们能跟我分享一下你们的梦想吗?” 雷沃志愿者讲师胡召银的一个问题打开了孩子们关于梦想的“话匣子”。“我想成为一名老师、我想当一名医生、我想做一名警察……”
听完孩子们一个个朴实而又美好的梦想,看到孩子们对于成长与梦想的认真劲儿,今年23岁的雷沃公益志愿者胡召银有些动容。第一次走上讲台做梦想讲师的她,也跟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梦想――与雷沃公益一起继续为这些留守的孩子实现梦想做更多有益的工作,与孩子们一起播种梦想,帮助留守孩子们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梦想课堂”后,雷沃志愿者们还组织了现场“梦想签名”活动,孩子们在早已准备好的“梦想课堂”条幅上写下了自己的梦想和姓名。这次雷沃志愿者带去的是一份爱心和温暖,带回来了的是孩子们纯真的梦想。同时也呼吁社会更多的人去关心这些留守的孩子们,让他们的梦想展翅飞翔,让他们的梦想都能成为现实。
志愿者在助学金发放的过程中,发现每个儿童内心几乎都有一个小小的心愿,由于父母的远离及爷爷奶奶“隔辈带”的弊端很难满足儿童的心愿。雷沃公益于2015年积极拓展、丰富雷沃公益活动内容,策划开展了“点亮心愿”留守儿童心愿征集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内心的小心愿。本次活动现场征集留守儿童心愿230个,并于2016年元旦前由雷沃重工员工进行认领并帮其实现,心愿礼物直接邮寄至儿童手中。
“雷沃公益・关爱留守儿童计划”于2011年10月份在郑州国际农机展上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走进河南、安徽、甘肃、宁夏、黑龙江、云南、四川、山东、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多地,开展公益活动35场,爱心旅程达7.7万余公里,直接受益儿童达7500余人次。
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范文5
关键词:社区管理;社区微公益;意愿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048-04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般而言,社区都是由地域、人口、生态、结构和社会心理五个方面的要素构成[1]。任何社区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小社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和社会的缩影,社会上的一切活动和各种现象必然会在社区里发生和出现,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社区管理应运而生。
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它是一种零门槛、零负担、追求创意的公益方式,具有自愿性、无偿性、慈善性等特征,强调全民参与,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随着微公益慈善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支队伍,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微公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支持力量。然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现象、社区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等,降低了人们参与微公益的意愿。
人都是群居动物,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受影响,不是某个社区单独存在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问题的具体体现。加强社区管理,设立微公益岗位、建立微公益专门机构、营造互帮互助风气等,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意愿,不仅是推动社区建设的需要,还可以发现和解决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重点探析社区管理对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意愿的影响,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推动社区微公益发展。
二、文献综述
社区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管理社区。它是随着全国性社区建设的逐步兴起而被提上议事日程的概念,近年来才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我国关于社区管理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研究的创新较西方晚,但是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为社区管理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从实践上来看,我国关于社区管理的研究是随着全国化的社区建设浪潮而兴起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掀起了社区建设的浪潮,民政部首先选择在北京、上海、天津等26个城市设立了“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2]。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总结和经验概括,各级实验区在实践中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上海模式与深圳盐田模式、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模式、华中地区的江汉模式等。
从理论来看,我国目前关于社区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政治学关注社区自治化模式下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框架建构,试图从中找到一条政府与社区体制上共生、功能上互补、效用上双赢的路子,把新建社区作为制度创新的平台,探索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式;社会学关注社区服务的问题,社区服务研究从起步到系统化发展、紧密结合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福利体制深化发展之必需,满足服务主题和内容日趋多元化的要求;市政学关注社区管理自治化发展如何与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发展保持“共振”;管理学关注社区自治化体制下政府管理与社区管理的衔接链条及管理绩效,建构社区自治体制,政府在管理上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和错位,社区自治机构既要满足区内居民形式多样和内容日趋丰富的要求,大胆管理,热情服务,拒绝“乱摊派”,又不至于同政府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3]。此外,李江新(2011)从公共管理的学科视角出发,分析了社区管理的三大参与主体的困境,并从多元共治理论出发探析了其化解之道[4]。陈金锄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阐述了社会转型期我国社区管理中的体制性矛盾,主要是政府与社区之间的矛盾,试图构建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社区管理新体制[5]。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针对社区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目前针对社区管理的研究偏重经验总结,而具有广泛学科结晶深度的研究成果较少;第二,在已有对社区管理的研究中,理论研究偏多,而通过实地调查和通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较少;第三,研究视角较狭窄,目前关于社区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而从公益(尤其是微公益)视角对社区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空白。
三、实证建立
(一)数据来源
研究所用数据来自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关于社区微公益活动开展状况的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个人基本信息、社区微公益开展情况、居民参与情况、影响因素等多方面信息。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5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92%。
(二)研究设计
1.因变量――参与意愿
文章中的参与意愿主要是指居民是否愿意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当居民愿意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时赋值为“1”,不愿意时赋值为“0”。
2.主要自变量――社区管理
本研究中的主要自变量是社区管理,主要包括组织次数(即社区上年组织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次数)、微公益专门机构、微公益岗位、互帮互助风气和社区总体经济水平。
3.其他自变量
其一是居民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对数、受教育水平和社区类型;其二是居民社会环境特征,选取“扶危济困”、“互帮互助”等社会优秀文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事件和加大对社区微公益的社会资金投入力度(以下简称社会资金投入加大)来反映。
4.模型选取
本文将使用Stata软件作为数据分析软件,由于因变量――居民的参与意愿是二元变量,所以文章采用Logit模型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的因素及其作用方向,重点研究社区管理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的影响。
(三)变量基本描述
如下表所示,在56.69%为男性、43.31%为女性的调查样本中,愿意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占87.19%,可见目前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但是仍有12.81%的居民不愿意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这一问题亟待关注。居民所在社区上年组织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次数为1~3次的占31.56%,一次也没有的占47.01%;分别有36.80%和44.63%的居民所在社区有专门组织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机构和为居民提供过社区微公益岗位;将近九成的社区有互帮互助风气,可见绝大部分社区能为居民开展微公益活动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有85.35%的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易受“扶危济困”、“雷锋精神”等这些优秀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
四、经验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社区管理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意愿的影响,以居民参与意愿为因变量,另以社区管理特征、个人特征和社会环境特征为自变量,采用Logit模型做出回归分析。具体回归分析结果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社区管理特征中,组织次数、微公益专门机构和社区总体经济水平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并无显著影响。微公益岗位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如果社区为居民提供微公益岗位,则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将会降低。互帮互助风气正向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即社区的互帮互助风气越好,则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就越强烈,而且这一影响非常显著。
开发设立不同的微公益岗位,一方面可以使人们根据自身优点、个人爱好、责任心强弱等参与到不同的社区微公益岗位中去,分担社区环境保护、托老托幼、法制宣传等项工作,服务居民群众,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和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可以营造一种互帮互助、奉献他人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调动社区居民参加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微公益活动参与意愿由被动转为主动。然而,表2显示社区提供微公益岗位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具有阻碍作用,这一回归结果与一般经验相悖,有待进一步检验。
那社区互帮互助风气与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意愿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呢?作者认为主要原因具有以下三点。其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会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或自我实现的需求。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人们在温饱需求得到满足后,对精神生活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增加,而公民时代人们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的提高成为其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内在动因。其二,社区互帮互助风气是人们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重要外因,如果社区内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无私奉献、互帮互助这样一种良好的风气,那么社区内的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意愿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再加上一些人本身就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因此很快地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中。其三,居民在参加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社区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从而进一步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
同时,在个人特征方面。(1)性别与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呈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即女性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较男性强烈。性别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女性所具有的母性、仁爱、细腻等特点使得她们更倾向于且更适合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2)受教育水平与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呈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即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则其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就越强烈。一般而言,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们,其个人综合素质就越好,内在文化的积淀使他们常常保持一种自信,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做贡献,这往往成为影响他们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重要因素,而那些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们常认为他们没有能力去做什么事,这种认识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他们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3)在社会环境特征方面,社会资金投入加大与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呈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即社会资金投入力度越大,则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就越强烈。社会资金的支持对社区微公益活动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充足的社会资金是社区开展环境保护、托老助幼服务、文化宣传等微公益活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社区微公益活动有效、科学、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因此,这可能是为什么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越大,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就越强烈的原因。
五、研究结论与若干思考
(一)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在社区管理特征中,微公益岗位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互帮互助风气显著正向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
第二,性别与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呈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受教育水平与社会资金投入加大对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呈显著正向影响关系。
(二)若干思考
1.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社区互帮互助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意愿,因此,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是提高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意愿的一项重要任务。助人为乐、互帮互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微公益这一新型慈善模式迅速发展的今天,社区不仅要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宣扬助人为乐、互帮互助、扶危济困等良好风尚,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传播微公益理念与文化,弘扬微公益精神,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良好社区氛围,调动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热情,增强居民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意愿。
2.强化居民的参与意识
社区居民是社区微公益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社区在营造互帮互助这一良好风气的同时,还应强化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一良好氛围,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意识。
3.建立完善的参与机制
虽然微公益活动强调的是居民自愿参与,但从长远来看,提高和保持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必须推动社区微公益活动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因此,各社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社区微公益专门机构和设立微公益岗位,并建立一套包括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在内的参与机制,规范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进而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4.保证充足的资金支持
充足的资金是社区开展环境保护、托老助幼服务、文化宣传等微公益活动的基础,是社区微公益活动有效、科学、持续发展的外部保证。一方面,社区在吸收个人捐赠资金或物的同时,还要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另一方面,还要使这些资金“透明”和“透气”,“透明”是将年度收支平衡表、资金流动方向等公之于众,“透气”是指引入中介机构义务监督制度,促进社区监督机制的形成,增加社区居民的信任度和捐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何肇发,等.社区建设[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5-9.
[2]郭蕊.论我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方俊.社区管理研究综述[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5(1):76-80.
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范文6
地区义务工作发展中心成立二周年以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社区服务中心的领导下,本着“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为宗旨,围绕帮老、助残、辅助青少年、环保、居委援支、社会调研、热线和义务工作宣传等八个工作目标,在地区义工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开展了以帮助孤老,辅导青少年为重点的“帮老助少”和社会公益慈善各项活动。2005年义工参加各项活动有350多人,参与服务时间有5500多小时,2006年义工参加各项活动有700多人,参与服务时间有6500多小时。二年来,义工参加多项活动人数累计达1000多人,义工参与率达83%,义工参与服务时间累计达12000多小时,人均服务时间约12小时,受益的孤寡独居长者有73人,辅导青少年有563人,使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得到了一定的帮助,从而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现在,将2006年工作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努力开拓义工工作新局面
街党工委、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等各级领导对义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和给予大力支持,使义工工作能行之有效地开展起来。以义工中心为平台,把社会有爱心的各阶层人士组织行动起来,使有需要的社群得到帮助,充分发挥了义工队伍能为社区提供无偿服务的社会资源力量,这支队伍为社区服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深受社区群众欢迎。目前,义工中心已接受来自社会各阶层爱心人士报名登记达1188人,义工队伍经历二年的锻炼在不断成长壮大。义工无私奉献精神已得到了**日报、**晚报和**电视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并荣获**市“雷锋号”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二、探索发展,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义工队伍建设。随着义工队伍的成长和实践的需要。如何提高义工助人技巧,我们一方面继续加强对义工的培训,着重对义工的心理沟通技能、活动策划、口才训练等的知识掌握的辅导,全年举办了5次讲座、辅导学习班,参加学习的义工共263人。特别是负责个案的义工,邀请了著名的***工作室的***总经理来主讲;心理辅导和沟通技巧。通过学习有的放矢地训练义工如何开展个案工作。另一方面实现义工自我成长过程,通过义工参与策划活动,或担任活动核心领导、小组长等,锻炼组织才干,发挥口才等实现助人自助,提高升华。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
去年年内,我们以“情牵**”为主题开展了慈善系列活动,首先,对辖内124户特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进行了上门了解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并根据孤老和特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制定了活动计划,为了帮助他们缓解所面对的困难,义工决心以中心成立周年之日开始为期一年内,发动了慈善募捐助困义卖活动。义工们积极参与,积极出谋划策,出钱出力,资助扶贫,通过义卖和努力,筹集到善款12000多元,鸿运扇八把、学习笔记簿一批、云香楼月饼45盒,物资一批,以及共组成了30个关爱孤寡老人和辅导特困学生的爱心小组,使需要帮助的人士得到了一定的帮助和关心,义工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向社会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
1、关爱孤寡长者。我们开展了有“长者、义工迎新联欢会”“鹤首童颜”“**地区公益活动”“**地区月圆人寿迎中秋”和各关爱小组等敬老系列活动,通过组织敬老系列活动,使义工利用节假日或娱乐聚会,上门或到敬老院等方式去关心孤寡长者,为孤寡长者送去温暖和欢乐,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慰问和来自社会的关心和关怀。义工不但经常上门探望老人,有一些学生义工还用自己平时不舍得用的利是钱或零花钱为老人买食品礼物,有一些义工而且出钱带老人上医院看病照顾,不少老人被义工的关心所深深感动。
2、关心辅导青少年,我们开展了有“沟通从我做起”“友谊万岁”“开开心心同乐日”“团队精神”“暑期兴趣班”“育苗爱心”“缤纷夏日的系列的:少儿手工大比拼、Shou Sha .La .La”和帮助特困学生的辅导小组活动等等。同时,在“育苗爱心”活动中我们对33户特困家庭每户发放了150元的助学金,鼓励特困学生努力学习。我们特别注重结合青少年的特点,从心理辅导入手,以娱乐及交朋友的形式开展沟通,达到了不少青少年与义工结为朋友。在此过程,义工还很关心特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习或爱好特长的,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而且还有所倾重地鼓励他们,随着义工的付出、帮助,不少特困学生进步很快。例如:单亲家庭的**同学,已辍学在家一年多了,期间经常与社会上的青年混在一起至深夜归家,他妈妈非常担心和无奈,求助义工中心,我们义工与他交朋友,使他对自己的所为很后悔说:以前都没有人这样对他,表示一定要重返学校,现在,他就读一汽交通技校,并很认真学习,他妈妈看到他的改变,表示非常感谢义工。还有在36中初一(三)班的***同学,今年在班内学习成绩很优秀。另外,小学的***同学,虽然很调皮但很爱画画,父亲年纪很大了,根本无法辅导他学习,义工就经常带他去美术馆参观学习,现在他一见到义工都亲切地叫:哥哥、姐姐。
3、扶助残障人士。我们开展了有“手拉手情牵大塘”:能力;辅导、生活知识、游戏娱乐等助残活动。义工一方面以关心辅导工疗站学员这些残障人士的生活自理为主,鼓励自尊自强,另一方面对残疾人士的子女进行帮助学习。例如一级聋哑人***的儿子***,比较顽皮,但义工“爱心组”20个义工轮流上门辅导他,使他学习进步很快,老师和家长都反映他现在听话多了,学习也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