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1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原因分析;应对方法

当前人们对儿童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争夺更多的生源,开设了各种兴趣班、过早地进行文化课教育等,使幼儿教育朝着越来越明显的小学化方面发展。这种幼儿教育方式严重违背了儿童的成长规律,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下面,笔者对这种现象进行原因分析,以期找出应对策略。

一、原因分析

(一)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更加重视有实际教育内容(如开设有兴趣班、文化课)的学校,这在无形中引导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2.很多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小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甚至有的家长十分推崇应试教育,对孩子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并且有着严重的攀比现象,让孩子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不断加大。这种对教育衔接的错误认识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加重。

(二)幼儿教师队伍层次不齐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阶段,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要求非常高。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而且还要针对幼儿特点研究合适的教育手段;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教育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教学能力、绘画教学能力、手工制作教学能力等。现实情况是,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兴趣和耐心,也无法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不仅违背了儿童的成长发展规律,而且还违背了教育纵向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首先,明显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孩子个性化的发展。在被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影响下,统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儿童的学习兴趣被逐步抹杀,甚至会产生厌学现象。其次,小学化倾向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持续力。孩子过早接触小学教育,很容易就丧失探究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的热情。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还会对幼师专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过于硬化的教育模式会制约幼师的专业性发展。

二、应对策略

(一)强化行政管理和监督

为了有效地遏制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现象,国家必须强化相关行政管理和监督,控制和严查不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度开展幼儿教育的学校。首先,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幼儿园办校审批手续,对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明确各条办校细则,严厉打击开设过多的兴趣班、文化课的现象。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前实际和社会发展形势,研究和制定幼儿教育指导细则,对幼儿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和教育目的等进行规范,为幼儿教育办学和发展提供科学、明确的指导。

(二)在社会范围内构建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在社会范围内构建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最主要的就是要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引导家长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首先,要积极转变家长的应试教育观念,从幼儿教育入手提倡素质教育,要从幼儿的成长规律来指导家长、教师和学校甚至是全社会,转变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从而转变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其次,要利用多种形式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如可以通过宣传、指导等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尊重幼儿教育规律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家长切实认识到揠苗助长的严重危害,从而更新错误的教育观念;也可以为家长创造更多参与幼儿教育的机会,让家长对幼儿教育有更加清晰、正确的认识。

(三)构建专业性强的幼儿教师队伍

专业性强的幼儿教师队伍是促进幼儿教育正确、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幼儿教师作为儿童教育的主体,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对儿童的启蒙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学校在引进幼儿教师的时候,要注重对应聘者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要注重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和考核。另外,幼儿教师也要注重加强自身学习,要在平时的生活和教育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强化幼师专业性技能学习,注重多样化能力的培养,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三、结语

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家园合作 幼儿教育 作用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135-01

幼儿教育作为人一生中全部教育的起点,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目前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越来越发觉到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影响的重要性,这也是幼儿生长过程中两个最大的影响因素。所以通过家园合作,可以更好地确保幼儿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因此需要充分地重视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将两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将起到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家园合作的内涵

幼儿时期其所处的环境除了家庭就是幼儿园,这在幼儿发展过程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主体,因此为了更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则需要家长和幼儿园能够更好地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进行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家长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幼儿园也要在幼儿教育中去争取获得更多家庭的支持,这样就可以在幼儿教育中能够更好地弥补幼儿园或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从而相互配合,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2 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2.1 家园合作能够保证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可以使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在家庭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也可以将幼儿在家庭中学到的技能和经验在幼儿园中展现出来,这对于幼儿全面的发展及身心的健康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家园合作,可以使幼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家庭中都能够获得良好教育,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对于幼儿以后的健康成长具有关键的意义。通过家园合作可以将幼儿园教育更好地拓展到家庭中,同时家庭教育也能在幼儿园教育中进行有效反映,这样两者协调地发展,相互补充和融合,这对于幼儿的终身都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2.2 家园合作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

当前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问题都非常重视,都怕孩子在起跑线上落后于别人,所以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也都被现代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进行应用。这就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要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和家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通过家园合,幼儿教育可以及时了解到家庭教育中的教育方式和相关教育信息,这样幼儿教师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自已的教育方法、教学活动等进行及时调整,在提升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有利于幼儿能够得以全面的发展。

2.3 家园合作可以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自身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之没有受到专业的训练,这就导致其教育理念或是教育方法上都会存在一些欠缺,在教育中对幼儿过份的严厉或是溺爱,这都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但通过家园合作后,家长与幼儿园在教育方法上及时地沟通,可能使家长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教育方式上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这对于孩子全面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3 家园合作的途径分析

3.1 重视家园双方儿童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这种认识已被人们普遍认可。在教育观念的转变上,有人认为应更侧重于儿童家长,大多数人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其实,教育观念的及时转变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幼儿园教师虽然掌握一些儿童教育观念,但仍然存在不全面的现象,有很多只是进行了理论学习,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要进一步深化理论方面的学习,及时更新观念,用新眼光看待儿童;第二,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家长,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大多数人认为孩子在学校就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这种认识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所以,幼儿园要请幼儿教育专家、教师,利用家长学校等教育形式提高农村幼儿家长的理论认识水平,尽快转变教育观念。

3.2 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

家园双方针对幼儿教育不但存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出发点方面的不同,而且双方不能有效沟通也成为双方联系的一个障碍,不能实现平等合作。要建设家园平等的合作方式,幼儿园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建设多种渠道的信息交流平台。

在幼儿园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有下面这些方式: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班级亲子会、联谊会、亲子活动、幼儿园报等;也可应用网络化交流信息平台,比如网上意见箱、幼儿园网站、QQ等交流工具等。再有,应该重视家长资源的丰富性,在幼儿园实行“家长助教”,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家长助教是有效利用家长资源的一种新型方式。各班教师可以对本班幼儿家长的兴趣爱好、工作特点等进行全面统计,根据实际情况,在合适时间邀请一些家长到幼儿园来当老师,这种方式可以使家长的教育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可以加强家园双方的联系。最后,家园双方可以共同商定,运用效果较好的合作方式,借鉴国外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幼儿园开放式办园的方法,提高家园合作的水平和层次。

3.3 建立完善的家园合作制度

为了使家园合作更加规范与合理,使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家园合作中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办法。除了坚决执行上级制定的规章制度,幼儿园也可以依据家园合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有利于加强家园合作的规章制度,如:《家园联系制度》《家园合作章程》《家园合作须知》等,利用这些规章制度,建立高效运行的家园合作机制,使家长与教师都明确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责任,使家园合作关系健康发展。

4 结语

通过家园合作,这就使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实现了有效的配合,实现了幼儿教师和家长的互动,这不仅有效地提高家庭对幼儿教育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同时也使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地融合于一体,这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了全方位幼儿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芳.家园合作 共促幼儿发展[J].甘肃教育,2011(16):44.

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3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自学前教育产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且现今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目前不少幼儿园在日常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日常管理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小学化”倾向,幼儿园也俨然成为小学。

1、教学形式“小学化”。幼儿教育的教学形式首要选择的应当是“游戏”,幼儿的学习过程也应当是伴随在“游戏”过程当中的,是“游戏”的“附属品”或者说是“副产品”。“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幼儿最大的心理需求。幼儿在游戏中编织了假想的世界,却在身心方面实现了真实成长。”游戏应当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需求,特别是儿童的心理需求。游戏的开展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我们可以让儿童学会合作、学会分享,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够通过知识的灌输能够实现的。其实我国相关的幼儿教育法规中也规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也应当是以游戏为主的。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参与进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然而现阶段我们不少的幼儿园的教学采取一种与小学教育一样的形式――课堂教学。

2、教学内容“小学化”。作为幼儿其思维主要是以表象材料或者说是形象思维为主,运算思维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正因为如此,数学等教学内容是不应当出现在幼儿教育当中的。儿童的运算思维只有到小学阶段才能够是相对形成,因此幼儿教育应当主要是一些启蒙性的教育。

3、日常管理“小学化”。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生活活动以及游戏活动等等内容。科学安排儿童的日常生活是保证儿童得到健康成长才基本条件。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心理、身体等多方面发展的水平合理安排幼儿的日常活动,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科学管理。正常来说,幼儿园应当严格控制儿童学习时间的比例,保证儿童有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以及生活活动时间。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合理空间

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受到了来自多方的质疑,但是其仍然没有被消除,这其中也就说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各方面因素给予其存在的空间。

1、家长的望子成龙。幼儿园儿童早期经历中影响最大的教育环境,是幼儿走出家庭教育最早接触的教育。现今幼儿园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减轻家长负担的重要存在,由于家长工作压力幼儿园成为照顾孩子的主要力量之一。幼儿园是为家长服务的,因而家长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了幼儿园的行为。近年来,幼儿园得到的快速的发展,家长对于幼儿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不得不承认不少家长对于幼儿教育存在认识的误区,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错误地认为幼儿教育的内容越丰富对于孩子的成长越有利。家长的期望直接影响了幼儿园的行为,某些事情家长甚至将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当作是选择幼儿园的标准,这也就直接导致幼儿园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源不得不选择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这也就极大促进了幼儿教育“小学化”。

2、应试教育的影响。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面向所有儿童的教育,具有普及性以及非选拔性。正常说来,具有普及性以及非选拔性的幼儿教育就不应当过早“小学化”,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各个学校对于学生的考核都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的,社会对于学校的评价标准也是唯一的――升学率。而这种唯“升学率”论目前呈现一种低龄化现象,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之下,考试制度、升学制度都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因而幼儿园也就成为了小学的预备班,幼儿教育也就成为了小学教育的准备。

3、幼儿园间的竞争。1989年,《幼儿园管理条例》颁布,幼儿园的办园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力量参与办园现象突出,一些地方的社会办园数量甚至达到了70%。”《幼儿园管理条例》鼓励公民个人办幼儿园,这是对于解决现阶段儿童入园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可供选择的范围更为广泛。但是也正因为办园主体的扩大化造成幼儿园的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一些非法幼儿园屡禁不止。更有一部分个体幼儿园首要关注的不是幼儿教育,而是自己的利益,考虑如何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部分个体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波薄弱,为了吸引更多生源只有依靠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家长。而家长在错误观念的引导之下蜂拥而至。其他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幼儿园生源得不到合理的保障,为了扭转在竞争中不利的局面也不得不以家长的意志是从,不断将一些小学的教学内容纳入到幼儿教育中,进一步讲幼儿教育推向小学教育。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的路径选择

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家长以及幼儿园多方的合作才能够完成。

1、推进改革,树立正确价值导向。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首先要不断推进中小学的教育改革,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幼儿教育“小学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小学教育导向的影响,断推进中小学的教育改革,能够有效遏制这种现象的恶化。一方面要取消小学入学选拔考试,保证每一个学生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小学。

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幼儿教育;情感渗透;幼儿情感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74-01

教育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而幼儿教育以其特殊性一直被整个社会所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也在进行着不断变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可见幼儿教育中的情感渗透占主要地位,应该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在幼儿教育中进行情感渗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能促进学生在更加积极乐观的情绪下健康成长。但是,当前幼儿教育中的一些做法却与情感渗透的初衷相违,在教学方式和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超前教育问题严重,长期下去势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必须引起学校和社会的足够重视。

一、幼儿教育中的情感渗透存在的问题

1. 家长不能充分认识到情感渗透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幼儿教育也得到了很大变革。但是,很多人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或认识不足。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农村的家长,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知识能力方面,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则关注很少,这是典型的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家长对孩子情感方面的忽视主要来自于社会的压力和望子成龙的希望,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影响将来的学习和就业。而这种片面的家庭教育观,正在剥夺着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影响着将来的学习与生活。

2. 幼儿教育中的超前教育现象严重

幼儿园教育阶段在整个学生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接触更多的知识,赢在起跑线上。而有的幼儿园为了招揽生源,迎合家长的口味,打出了双语教学等口号,甚至有的幼儿班开始教授小学课程,要求幼儿园学生大量学习英语知识,由此出现了目前非常严重的超前教育现象。

3. 幼儿教育中对学生过于严厉

幼儿教育的教育对象都是3岁~5岁的小孩子,他们的智力发育和自控能力并不像初中生等其他阶段的学生那样强,做一些小动作,习惯追逐打闹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作为教师应认识到这一点,要细心引导,而不能过于严厉地苛责。但是,目前很多幼儿园采取非常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幼儿园学生像小学生一样,专心听讲、少动、不说话,甚至课间都不得嬉戏打闹。这种违背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不仅不快乐,还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加强幼儿教育中情感渗透的建议

1. 开展多种形式的开放教育,了解情感渗透的意义

在幼儿教育中进行情感渗透,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家庭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情感渗透首要的就是要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重视孩子的情感教育。首先,幼儿园要主动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情感教育讲座等,家长可以通过专家的讲座,了解更多的情感教育意义。其次,幼儿园应该开设定期的家长参观日,让家长亲自到幼儿园感受情感教育的氛围和它带给学生的快乐,亲身感受情感教育的意义。最后,幼儿园要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有利的机会和平台,让家长有机会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加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情感渗透的重要性。总之,家长在情感渗透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突破传统教育体制的重要部分。

2. 根据幼儿身心健康要求,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情感目标

针对目前超前教育给幼儿的身心健康状况造成的负面影响,人们应该意识到对幼儿进行小学课程教学的不合理性,也要意识到,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健康特点,制定合理、科学、健康的课程的紧迫性。首先,每个学校都应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课程,抵制过度超前课程的出现。其次,幼儿教育课程中应该将情感渗透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内,充分体现出情感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情感教育的和谐氛围。最后,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深度贯彻情感教育方针,对教学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做好教学反思。学校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平台,只有学校重视情感渗透,才能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3.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思想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有其自身的性格特点。教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思想、观念进行正确引导,避免将对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幼儿身上,从而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并为他们创设自主表达的机会,让其充分发挥天性,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三、结束语

在幼儿教育中进行情感渗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人们应该认识到幼儿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面联合起来,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5

1.1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过度重视

目前城镇家庭普遍是1~2个孩子.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希望孩子早成才、快成才,这种迫切心理促使他们将这种希冀转嫁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身上。

1.2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

由于当前很多城镇地方政府不再投入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公办幼儿园数量越来越少,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难以发挥.民办幼儿园便失去了制约。部分民办幼儿园和许多自负盈亏幼儿园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发展的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办园的宗旨,而是一味“向钱看”。为了多收幼儿、多赚钱,这些幼儿园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不颐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1.3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指导、监督力度不足

面对日益蔓延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城镇教育部门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予以默许。总之不见教育部门对这种错误倾向予以制止和纠正。更有甚者.一些城镇教育部门在幼儿园的年度考核评价中,以幼儿的学习成绩为评优指标.助长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2城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2.1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新奇感.都想动,都想玩。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在游戏玩耍中得到知识,认识外部世界,在游戏玩耍中进入人生。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引起心理的上变化,如表情呆板,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等。幼儿小学化的教育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目。

2.2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

幼儿园对知识的强制学习和强化灌输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厌学情绪由此而生另外.由于幼儿园缺乏专科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一定正确和准确.如不准确.幼儿便会先入为主.到小学很难纠正.反而误人子弟。

3应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3.1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政府部门应通过报纸.电视节目,电台等宣传媒体加强对幼儿教育的宣传.让家长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懂得幼儿教育并不在于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在玩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具备坚韧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只有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纠正,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2教育部门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

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监管教育部门应调整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要求幼儿园端正办园宗旨,并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对那些没有幼儿户外活动场地,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小学化的幼儿园实施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办园资格,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改变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 家长观念现状 原因对策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已有了相当的规模,九年义务教育也已全面普及,并逐步满足了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衔接义务教育环节的幼儿教育发展就更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农村的幼儿教育发展。为真正了解农村的幼儿教育发展状况,笔者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基层幼儿园等措施,了解到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的幼儿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基础设施到教师配置还存在需要提高的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家长素质,对幼儿教育的观念认识已经成了影响幼儿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广大农村,家长普遍存在一些误区思想:一是存在教育功利性思想。他们普遍认为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敲门砖,孩子学习好了,以后就会有好发展,就能做一些体面的工作,如果不上学就会一辈子在农村,没有出息。二是忽视幼儿教育思想。他们认为幼儿教育有没有无所谓,只要以后上了小学、中学后学习好就行了,幼儿阶段不用上幼儿园,在家玩就可以了。三是揠苗助长思想。他们认为幼儿园教育就是小学教育。判断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是否成功、优秀,以幼儿在幼儿园学了多少字、背了多少古诗为标准,这些错误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幼儿未来的发展、价值观的形成。

一、造成家长在幼儿教育观念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的思想影响根深蒂固,现代教育观念模糊不清

一方面,一直以来,“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就在广大农村家长的心中根深蒂固,并影响着自身教育观念。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了,考上了好的大学就能有好的发展,一辈子衣食无忧。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孩子的爱好、发展都是在家长预先制定的框架内建立的,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空间,其未来发展可想而知。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陈旧的教育观念受到冲击,城市的教育观念慢慢影响着农村教育观念,新的家庭价值观、教育观已在逐步确立和变化。其中,城市揠苗助长式的早期教育更深深刺激着在外打工的家长神经,他们追逐着城市教育步伐而又在新的观念不知所措,以致于造成了农村幼儿教育的畸形发展。

(二)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错误观念引起的

教育的本质在于挖掘孩子的灵性,通过科学的教育引导,使幼儿发挥自己的优势,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然而,大部分农村家长都混淆了幼儿教育的本质含义。他们认为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一样,应让幼儿认字、学习古诗等,甚至有的家长让他们学习不属于幼儿年龄阶段所能掌握的知识。此外,还有部分农村家长不够重视幼儿的发展,当城市的家长安排孩子进行各种“智力开发”活动的时候,农村家长却认为根本没必要,对后期的教育不够重视。这就很难培养幼儿的素质。

(三)留守儿童与独生子女问题引起家长观念的落伍

近年来,不少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于是把孩子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管,形成了隔代教育现象,产生了不少问题。而祖辈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远胜于父辈家长,祖辈家长对孩子的了解、观察远不如父辈家长,祖辈家长的教育观念更跟不上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的提升步伐,以致于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尤其是随着计划生育的发展,如今农村也出现了众多独生子女家庭。在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更是一个重大而艰巨的新任务。他们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母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主要表现在过分保护、过多干涉、过度期望、过多干涉三方面。在“过分保护”的成长环境中,他们变得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遇上问题不知所措;在家长的过度期望中,他们压力骤增,甚至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感;在家长的过多干涉下,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影响了健康成长。这种畸形的教育方法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发展。

二、针对幼儿教育家长教育观念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一)家长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正确的教育观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每个家长都应具有全面而长远的素质教育意识,特别要注意幼儿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为此,家长要有主动学习的精神,提高自身素质,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来教育孩子,而不能以没时间为借口忽视幼儿教育,要知道孩子是家庭的重要精神支柱,不能只关心他们的吃穿住行还要关心其心灵发展。

(二)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正确引导他们

沟通是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家长必须重视和孩子的沟通,只有和孩子多交流、多接触,才能真正懂得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了解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及时纠正他们的缺点。因此,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培养一个阳光、向上的儿童。

(三)加强家园合作,拓宽家园互动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