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茶道的知识和讲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茶道的知识和讲究范文1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第二,品茶的环境之真。人们品茶,还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时间,“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天趣则是指自然天成的环境。《徐文长秘集》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表明了品茶需要野、幽、清、净的自然环境。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适宜时候:“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话。明窗净几,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此外,历代文人雅士选择茶境时,离不开松、竹、梅、兰与琴、棋、书、画等,这些即是人与自然沟通时,对“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交相涵摄时,对美的感悟。
第三,茶人的性情之真。人们对茶的品饮,除了外在的环境之外,重要的还必须有内在的心境。自然环境与人的心境和谐一致,人就能真正地放松自己,进入忘我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关于茶道的知识和讲究范文2
茶艺师是现代兴起的一个职业,专指那些对茶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精通于茶艺的表演,同时对于其服务、管理技能者方面的素质也很高的一种专职人员。对于一个茶艺师来说,一张茶几、一套茶具就是她们用于表演的全部的道具,而那小小的茶席就是她们要展示自己的舞台,舞台虽小,可内涵很大,一个专业的茶艺师,本身的举手投足就可以表现茶的韵味,而其自身气质与茶给人带来的感觉也是非常相似,浑然天成。茶艺是茶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茶文化精髓的体现,而茶艺师对于茶文化的理性理解要高于一般人很多
二、茶艺师对于贵州茶文化的理性认识
贵州是一个盛产名茶的地方,以绿茶见长。“茶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叶专著《茶经》里说到“茶在"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这文章中的地点对照到现在的地图其实就是在贵州界内。“茶圣”陆羽是一个嗜茶如命的人,一生中爱茶、研究茶、精于茶道,而其所著《茶经》就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写茶的著作,这本书和这个人给茶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于一个茶艺师来说,茶文化的体现往往就是从茶艺上体现的,不同的名族和地域都有其独特的茶文化。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省,在贵州省内的少数民族种数多达28个,在全国范围来说算是一个很大的了。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而贵州一些有名的地方名茶和古代进贡的“贡茶”都是出自于少数民族之手,如历史上很出名的“镇远天印茶”其实就是产自于贵州的黔东天印山区。少数民族虽然跟着社会在发展,但是再传统工艺上还是保留着最原始的手法,因此经过多年的变迁,少数民族的茶文化不但被传承下来了,而且还更加的丰富了。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其传承具有历史性,可以通过了解各个地区茶文化的发展进而了解这个地区的发展;也具有民族性和地区性,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着自己所特产的茶,而又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进而形成的丰富的茶文化。茶文化包含了茶道和茶艺两种,茶道是一种精神,即使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茶文化发展,茶道也没有其明确的定义,因为这是每个茶独特的气质;茶艺即为泡茶的艺术,很多地方泡茶的方法都不同,而现在外行人对茶艺的理解仅仅为备具、赏茶、洁具、置茶、温润泡、冲泡、奉茶、品饮这八个茶艺表演步骤,而作为一个真正的茶艺师,其对茶艺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茶艺表演的上面,而是里面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贵州产绿茶,绿茶的其实跟别的茶不一样,其为凉性茶,因此冲泡的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为80~85摄氏度,在冲泡时茶叶也不宜放太多,这样才能将绿茶的本质发挥到极致。绿茶在茶艺表演中是按照常规的步骤对于茶叶进行冲泡的,其实在贵州的地方习俗中,还有很多关于绿茶的吃法,这也就是茶艺师对于贵州茶文化的理性认识之一。绿茶的吃法很多,在贵州有名的有“罐罐茶”,这是在贵州一个非常独特的吃茶方法,如果你要到石阡仡佬家庭作客,他们一定会用这个茶来招待你的。罐罐茶的用具其实是非常有讲究的,选用的是本地的土茶罐,水也是山泉水。当地人最喜欢的就是闲时烤上一壶茶,边烤火边聊天,时不时喝上几口茶、吃几口馍馍,生活怡然自得,气氛其乐融融的。“擂茶”在吃茶中其实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一般存在与客家人中。擂茶是需要人用擂棍在擂钵中捣制的,在捣制绿茶的同时,还会在里面加入到芝麻、花生仁、草药等,这样等到成为了碎泥,茶便算好了,然后过滤、煮茶,这个茶的茶香是非常的浓郁、绵长的。在黔东的侗族最喜欢的还是“煮油茶”,除了他们之外,贵州很多民族都喜欢吃“油茶”,在当地还有一个顺口溜,意思就是吃一碗“油茶”一天都有劲,没有吃的,就一点精神都没有。作为一个茶艺师,不仅仅是做好茶艺表演,同时要了解各个地区的茶文化,茶文化其实也就是对于这个地方、民族的认识。
关于茶道的知识和讲究范文3
关键词:美学文化;茶文化;形式;内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110-02
纪录片的定义:是以生命的真实性作为创作主体,以真实的故事为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和展示,展现客观性和真实性,使人们对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的思考。在现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显而易见的。大众传媒是文化的主体,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电影等,作为文化的主体,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和电视是大众传播的主要渠道。电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是一个“中国形象”的又一个代表作品。纪录片《茶》可以看作是继《瓷》《丝绸,重新开始的地方》等又一个典型代表作。
一、茶文化的纪录片传播的形式美
纪录片《茶》在美学上的成功,不论是从客观上来说还是从主观上来说,此纪录片美学上的传播成功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
1.传播的语言美
全片的语言是诗化的。例如:一片树叶飘到了水里,改变了水的味道,于是就有了茶……,纪录片中到处都有这样诗一样的句子,那么美妙、灵性、深刻的解说词,《茶》中的解说词具有晚明小品和欧式长句复调的特点,很多句子已经成为经典。例如:茶的世界,人来人往,有的人找到了人生的归宿,有的人实现了灵魂的救赎,有的人发现了生命的诗意,有的人重建了与祖先的联系,而更多的人把茶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另外,此纪录片中有很多地方直接运用人物自身的语言,比如在第一集《土地与手掌的温度》的结尾处,布朗族老王子最后犹如启示录般的语言。虽然普通话很不标准,但是真实、坚毅,余音袅袅。
2.传播的节奏美
导演对作品节奏的把握,往往决定了这个作品的成败。艺术作品内在的律动是节奏,说不清楚讲不明白,非常微妙,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茶》的节奏感把握的十分到位。往往是一中一西,一快一慢,一张一弛,一阴一阳。比如第六集“一碗茶汤见人情”,讲到广西山沟沟里的打工妹采完茉莉花,回到老家收包谷喂猪,平实动人;下一个镜头就立即切换到了美国,去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寻找茶人马修了。这种节奏的变换,让我们看到了茶文化巨大的跨度和张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在一碗茶汤中又如此融通。
3.传播的结构美
观看《茶》这部纪录片,最好能够静下心来解读,如果只是茶余饭后猛一看,就会如同在一个极其精密、复杂的整体面前一时会措手不及。《茶》的每一集都有精密的结构层次,比如第二集“路的尽头”,第一个层面要在地理版图上讲清楚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的饮茶风貌,包括边销茶和茶马古道历史;第二个层面要讲清楚中国的“非茶之茶”,虫茶、花茶、奶茶;第三个层面,在于对茶人的描述,表现他们的命运、情感乃至信仰;最后,在这一集的整个文化理念上要有一重阐释,那就是茶文化有着无限的包容性。此纪录片共有六集,这六集之间同样有一个大结构。第一集讲中国的六大茶类,第二集辐射到了整个中国的边疆,第三集传播到了东南亚,以日本茶道为重点,第四集传播到了印度、俄罗斯与非洲,第五集转播到西方世界,以英国下午茶为重点,而最后一集则全部讲茶人。从茶开始,走遍世界,由人结束。虽然有很多爱茶人士渴望看到续集,但是就这部作品目前的结构来看,除非完全另辟蹊径来做,否则是根本无法再续的。
二、茶文化传播的独悟茶道与人生的内容美
品茶养性,领悟人生,体味生活。其实喝茶讲究会品茶,品茶使人性格变得不冲动,更加理智。品茶使人心情变得舒畅,因为喝茶时看到清新的茶叶,犹如身在大自然中,与大自然中的树木河流和谐一体。从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感悟到茶道与人生的传播的内容美,此美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传播的自然美
透过此片我们把从中国到世界的各个茶产区的自然风貌看了个过瘾,世界茶文化自然景观之美尽收眼底,可以说是茶文化的“国家地理”。?茶文化的千姿百态是本片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世界茶文化的各种风貌被充分的展示出来了,云南烤茶的质朴美,潮汕工夫茶的古典美,英国下午茶的优雅美,成都老茶馆的闲适美,龙行茶的武术美,茶马古道历史的苍茫美,泰国拉茶、广东凉茶的时尚美,藏族酥油茶的信仰美,日本茶道的枯寂美等,作品之丰富实在无法一一罗列。另外,在民间茶文化的基础上,快节奏的生活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茶文化是完美的,这才是最大的误解茶。
只要说到茶,我们联想到的都是高雅的人士端着精致的茶具,细细回味茶的画面,让很多观众误以为,茶文化似乎是与茶有关的茶余饭后人士谈论的话题。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纪录片《茶》可以带领观众,走入到最为真实的茶文化世界,让老百姓对茶文化有全新的理解。除了走入最古老的茶馆、茶园外,《茶》还走访了世界上最平民化的、最普通的茶人,他们既不是精英,也不是文人,仅仅因为喜欢茶而成了片中的主人公。
2.传播的情感美
我们看到大量真实、丰富的茶文化人文风貌的同时,常常被茶与人所感动。感动,被认为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而且这种感动很本质、很深层,并非煽情。很多人都会在不同的点上流泪,这也是茶特有的感性之美。第二集中那位日本老太太已经年逾八十,我们看到她一直收养一群智障儿童,设立学校教他们学习茶道,以此感恩社会。同一集中,我们也看到同样是制作蒸青绿茶的中国恩施聋哑小伙子,无比专注的制茶镜头。再比如,第六集中一生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日本丹下流茶道家丹下明月,她的父亲曾是一名侵华战犯,她对着镜头非常平静的叙述说:“二战结束后,我的父亲被处决了”。其中蕴藏着多少家国历史、个人命运。从中我们获得了一种很高的感动,这种情感同样是茶带给我们的,它远远超越了国家、民族的范畴,是深刻的根植于人性深处的东西,诚如雨果所言,一切主义之上有一个人道主义。这是茶的情感大美,体现了普世价值。
三、纪录片《茶》文化传播的成功带来的启示
1.格调决定品质
从形式到内容,综合这一切美感的,是作品的格调高。天下唯有格调高。不错,无论绘画、音乐、建筑、雕塑乃至影视,一切艺术皆然。技术层面的东西都可以解决,那是“祖师爷赏饭吃”,只有格调是无法言传的,那是“老天爷赏饭吃”。
笔者曾经读过刘再复先生的《红楼梦悟》,他提出读红楼有三个层次:论、辩、悟。笔者觉得这个方法论很有启发,我们欣赏、解读《茶》这个纪录片多么相似。可以“论”,用一套专业的文艺理论来分析理解作品,结构、语言、镜头、画面……。也可以“辩”,有扎实的茶文化的考据、探究,正本清源亦或咬文嚼字。但笔者认为最要紧的恰恰是“悟”,可以供我们悟的作品原本是寥寥无几的。“悟”是用生命对生命的一种审美方式,不用“悟”的方法在审美上是很难达到这部作品的,因为作品的完成也是基于所有的创作者对茶与生命的“悟”。作品拍好了一个茶的主题,而人们得到的启示却是关于宇宙整体的思考。
《茶》的播出会普及茶知识、带动茶文化热、促进茶的产业和经济。但在审美上,《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终极坐标,不只是在茶知识、茶文化、茶产业上,它奉献给人类的,是一个性灵之作,是属于生命、属于灵魂的宇宙整体,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它的坐标就是茶本身。
2.人生哲理与“茶文化”的完美升华
纪录片《茶》是继《舌尖上的中国》《京剧》《丝路》之后又一部具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传递中国时代活力的代表作,此片的亮点就是通过讲述普通茶人的故事,以表达对普通人的命运的关怀,对全世界的人文诠释与对时代的思考。
茶,经过了水与火,生与死的历练,与我们相遇,茶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太姥山白云寺的长净师父说到,茶代表着万法回归内心,生活回归平淡方为真谛。泡一杯茶,起先浮在水面上,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就沉淀了。在纪录片《茶》中,饱含哲理的解说词有很多。例如第一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树,更因为这里的人们将茶视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生命;第二集,路的尽头,茶,是一段旅程。从茶的产区,到无茶之地,路因茶而生。从对茶的期盼,到创造属于自己的茶,人们在永不停息的脚步中,寻找传统,寻找希望。在路的尽头,有安放我们心灵的家园。广袤的大地,中国人因茶而交融在一起。茶将中国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众多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而融合是茶的天性。茶与奶,茶与油,茶与药,茶与花,茶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是这片土地上生命与生命的融合。这么饱含哲理的解说让观众对茶、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
在QQ空间里,会有好友转发或收藏各种各样优美的图片,这说明,每个人内心都有对美的追求,再比如当下国内,有许多爱美的人都会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去做整容手术,不论社会还是个人生活,抛开物质方面,我们生活在很糟糕的世界里,包括对爱情的感受,都是冷淡漠然的。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也许,我们没有办法达到完美,但是完美却可以在某一瞬间出现。例如日出和日落,一段美好的爱情,人与茶,将茶或一杯茶,获得完美的体验。也许,茶的深意,就在于平和中的完美吧。
在此纪录片中,大量真实可见的的草根茶人被大胆运用,没有了呆板的专家说教式的阐述,拉近了茶与观众的心灵距离,甚至片中偶尔出现的名人竟然给了人们格格不入的感觉。只要我们不是以学术的视野来看,这部纪录片是很好的,毕竟,是探索苛刻的学校,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茶文化爱好者。茶的主旨还是给每个爱好者带来和谐与快乐。
参考文献:
[1] 牛宏宝.美学概论(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朱景和.纪录片创作(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胡继华.中国文化精神的审美维度(第一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关于茶道的知识和讲究范文4
现如今喝茶已是中国人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是一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常事,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以充分说明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最早发现的茶树
饮茶思源,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的原产地,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那里生长着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温暖、湿润,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至今在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仍然生长着许多参天的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高的达2700多年,已发现的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已有800多年树龄,它们是中国茶乡的活化石。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乃是一脉相承,古老的传说同出一辙。《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是说聪明、勤劳的“神农氏”,看到人们经常遭到疾病的折磨,心中十分的愁苦不安,心想如果能找到一些药草,让人们吃了能够解除病痛该有多好啊!
于是神农氏决心去遍尝百草,摸索药物知识,为大家解除病痛疾苦。他常年奔波在山野间,采集各种草木,细心观察它们的形状,仔细品尝性味,草木纷繁,有甜、酸、苦、辣、咸等各种滋味。吃过之后,效果更是各不相同,有的可以令身体止痛,有的却使人呕吐、腹泻、昏迷不醒,有的甚至会引起死亡。
有一天,神农氏尝到一种草叶,突然觉得口干舌麻,头晕目眩,这时他意识到可能中毒了,于是就放下草药背篓,在一棵大树下斜躺着休息。当一阵风吹过时,他似乎闻到有一种清鲜香气,但不知这清香从何而来?他虚弱地微微睁开眼睛一看,树上有几片叶子冉冉落下,这叶子绿油油的,心中好奇,随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到味虽苦涩,但有清香回甘之味,索性捡来食之,食后更觉气味清香,舌底生津,精神振奋,且头晕目眩减轻,口干舌麻渐消,好生奇怪。于是再拾几片叶子细看,其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树木不同,因而又采了些芽叶、花果而归。
以后,神农将这种树定名为“茶树”。这就是最早发现的茶树。此后,茶树逐渐被发掘、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当作菜食和饮料。
在中国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历经变异,如荼、诧、茗、、等。据后人考证,这些茶的名称,都是“茶”的异名同义字,唐以前一直被人们混用。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时,在流传着茶的众多称呼的情况下,统一改写成“茶”字,这不能不说是陆羽的一个重大贡献。此后“茶”开始成为通用的名称,“茶”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一直沿用至今。
古老的茶马古道
古往今来,茶不仅仅是一种药草,也不仅仅是色味香卓越的一种饮料,它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由中华大地走向了全世界。让我们看看茶的历史:
据《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一带的原产地,随着江河交通流入四川――古巴蜀国地区,并很快发展起来。这是中国饮用茶叶最早的产茶地区,那里有著名的茶马古道,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中就有记载说,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古巴蜀国已有茶树种植,并将茶叶作为地方的物产,年年进贡给当时的天子周武王。
秦国吞并巴蜀后,茶开始走出蜀道,进入更广阔的天地。可以说,是战争促进了茶的传播。秦统一中国后,茶很快进入中原,作为贡品进入宫廷及上层社会。
早期的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于做药,或是祭品。这可能与它最早被使用时,是作为一种能医治百病的神药有关。
汉代,巴蜀地区饮茶已十分普遍,茶在流通中开始成为商品。这有书为证,西汉时,王褒作《僮约》,这是当时一份买卖家奴的契约或对奴仆的种种约束规定。在《僮约》中还有关于茶的描述:“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买茶和种茶的记载。
湖北江陵西汉墓中曾出土过一箱作为陪葬的茶叶,在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有一箱茶叶被发现。80年代末,在茶乡湖州的一座东汉晚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只完整的青瓷瓮。引人注目的是青瓷瓮的肩部刻有一“茶”字,被认定是汉人用于贮存茶叶的器物。湖州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是古时名茶“阳羡茶”的产地。
“茶圣” 陆羽著《茶经》
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是中国食疗学说的奠基人,孙氏《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公元652年,时值大唐盛世,饮茶之风已渐盛行,本书载述“茗叶:味苦、咸、酸、冷,无毒。可久食,令人有力,悦志,微动气。”其后成书的《千金翼方》中,也有“茗,春采”,“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主下气,消宿食做饮”等记载,明确将茶列为食疗品种之一。名医陈藏器于公元741年著成的《本草拾遗》中,还指出茶“苦寒,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与现代研究证明饮茶可以减肥相符。
唐代说茶,不能不提一直被人们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的陆羽。陆羽是湖北天门市人,出生于公元733年,卒于公元804年,享年71岁,可说是一位长寿的老人,这与他一生嗜茶有关。他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陆羽所著的《茶经》对有关茶树的产地、形态、生长环境以及采茶、制茶、饮茶的工具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共为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陆羽每必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在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所以《茶经》一经问世,即风行天下,为时人学习和珍藏。
宋代盛行的“斗茶”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宋代贡茶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皇帝和上层人士的投入,已取代了唐代由茶人与僧人主导茶文化发展的局面。此外,茶坊、茶肆的出现,使茶开始走向民间。
“斗茶”即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茶艺的最高表现形式。宋代人们斗茶所用的主要是建安北苑所产的茶饼。这种茶饼在碾磨以前,须用干净纸包起来捶碎,然后立即碾磨。碾后的茶末要放在茶罗上过筛,筛得越细越好,这样茶末入水后便能漂起来,汤花也能凝结。衡量斗茶的效果,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二是看盏的内沿与茶汤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汤花面上要求色泽鲜白,形状像白米粟粒一样细碎均匀。汤花保持得时间较长,能紧贴盏沿而不散退的为赢家;汤花散退早,先出现水痕的斗茶者,便是输家。为了便于观看碗中鲜白的汤花,当时最盛行的茶具便是黑釉建盏。
由于技巧性强,趣味性浓,斗茶主要被文人士大夫用来消遣,与陆羽茶道澄心静虑,天人合一的境界相比已相去颇远,到明代基本绝迹。
今天的饮茶形式源于明代
元代医学家著的《饮膳正要》于公元1330年初问世,这是现存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营养学着作,其中首见保健茶和酥油茶的记载,并有茶品13种及清茶、建茶等6种茶的煎用方法或与酥油加用的制法等,对人们了解元代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到明、清以至现代,人们对茶叶消费以及药茶等的应用和研究更加广泛。明代,洪武帝为减轻百姓的负担由茶饼改用散茶,因此,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饮茶形式。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著名的《本草纲目》中,载述了以往医家在以茶治病方面的发明及他自己的见解和评论,并载述了17种方书中有关用茶叶治病的附方20个,分别用于气虚头痛、热毒下痢、大便下血、霍乱烦闷、痰喘咳嗽等16种病症。
一方水土孕育一片茶林
中国地域宽广,一方水土孕育着一片壮观的茶林,凡是有茶的地方大多是峰峦俊秀,云雾缭绕,山泉淙淙。由于茶叶的原料和制法不同,就产生了花样繁多,品类各异的茶。时至今日,一般习惯上则依据加工制造方法的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它们伴随着悠远的神话传说,带着对祖先的无限景仰而深入人心,所以说中国茶极富于文化的沉积和韵味。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产于杭州西湖附近之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和灵隐一带。《品茶品艺》中载:清代茶人陆次云曾盛赞龙井茶“作豆花香……采于谷雨前者尤佳。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真是品茶品到了极致。
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游西湖时,来到龙井村附近狮峰山下的胡公庙歇脚,和尚端上了当地的新茶。乾隆本精于茶道,一见那茶,也不由叫绝。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叶犹如雀舌,茶汤翠绿明亮,透出阵阵幽香。品尝之下,只觉齿颊生香,有说不出的受用。乾隆便问和尚此茶产于何处,叫什么名字。和尚回答,这是小庙自产的龙井茶。乾隆走出庙门,但见胡公庙前碧绿如染,十八棵茶树青翠欲滴,一时兴起,当场便封这十八棵茶树为“御茶”。自此,龙井茶名声远播。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早在唐末宋初便被列为贡品。洞庭碧螺春属细嫩炒青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茶,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东西两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它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沁人心脾。
我们敬爱的对西山碧螺春情有独钟。1972年总理在上海曾请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品饮西山碧螺春,其与众不同的沏泡方法及卓尔不群的高雅品味,令基辛格及所有在场人士赞不绝口!
茉莉花茶
花茶是以绿茶中的烘青茶、红茶等作原料,用茶叶和香花进行拼和窖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制成的,主要有“茉莉花茶”、“玳玳花茶”、“柚子花茶”和“玫瑰红茶”等,其中茉莉花居首位。
用茉莉花薰制的花茶,芳香耐久,清甜可口。茉莉花本身也入药。据《本草纲目》载,茉莉花“辛热无毒……长发润燥香肌,亦入茗汤”。因产地不同,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与品质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产地有福建福州、福鼎,浙江金华、江苏苏州,安徽歙县、黄山,广西横县,重庆等地。
茉莉花茶讲究的是春芽伏花,就是指春季采摘的春茶,茶质芽叶肥厚、吸香力强。伏花是说伏天气温高,花蕾水分适中,内蓄芳香充足。有这些天然的条件,再经传统工艺窨制,才能出上等的茉莉花茶。
花茶是我国北方非常适销的一种再加工茶类,可以说是老北京人的最爱。夏日的午后,他们沏上一壶香气四溢的茉莉花茶,坐在自家院落的大槐树下纳凉,有时自斟自饮,有时邀约邻居好友,谈天说地,手中的香茶是一壶接着一壶,好不惬意。
紧压茶
紧压茶大都以黑茶为原料,并经蒸压工序做成一定形状后而制成的,色泽乌润,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陈香。有“六堡茶”、“黑砖”、“茯砖”和 “沱茶”等,属完全发酵茶。前几年被炒得火热的普洱就属此类茶。
这类茶的好处是能够降血脂、助消化、抑菌和减肥,还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氨基酸等,所以深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喜爱。他们日常的饮食以牛羊肉为主,吃的蔬菜相对少一些,喝了用这些砖茶制做的酥油茶、奶茶后,微量元素、维生便一点也不缺了,所以,砖茶被誉为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宁可三日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
此外还有“安溪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坦洋工夫等,这些乌龙茶和红茶属发酵和半发酵茶,脾胃虚寒的人非常适宜饮用。
养性养心乃茶道最高境界
相伴数千年的茶文化,在世事纷乱中始终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平静、一种和谐,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进而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这也成就了中国的茶道。
茶叶的冲泡,一般只要备具、备茶、备水,经沸水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冲泡得好,也非易事。
不同的茶品需掌握不同的水温、茶量、时间等。在这些方面,古代茶人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置茶量,一般的红茶、绿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左右,即每杯3克左右的茶叶,加入沸水150克。如饮用普洱茶,每杯则需5―10克茶叶。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茶量几乎为所用壶的容积的一半或更多。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茶性掌握冲泡的水温。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不能用摄氏100度刚煮沸的水冲泡,一般摄氏80度左右的水较为适宜。这样泡出的茶汤才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花茶和红茶宜用刚沸之水;乌龙、普洱茶等用茶量较多,茶叶粗老,则须用摄氏100度的沸水冲泡,否则茶性不易发出。有时为保持和提高水温,尚需采用烫壶、淋壶等措施。
茶道养生最大的境界,是养性养心,这与医道殊途同归。
茶的药效早在数千年以前已被华夏祖先所认识,并获后世验证承认,它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茶多糖等,不仅能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消食除腻、减肥健美,而且在医疗上也有它的作用,如抗衰老、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压、降血糖、防龋齿、减轻吸烟对人体的毒害、抗辐射等。
关于茶道的知识和讲究范文5
叶怡兰只有80斤。站在安缦颐和酒店的院子里,她的影子被阳光拉得又细又长,让人很难相信这就是那个为了寻觅地道生火腿远赴西班牙、为了品尝醇厚奶酪和巧克力跑遍意大利和马达加斯加、因口腹之欲至少“吃”过世界三四十个国家的“美食生活玩家”。这是她第一次在秋天来到北京,逢人便说“北京的秋天美得让人意外!”,细弱的手腕举着大号单反随时准备按下快门。她马上40岁了,仍对任何细节充满好奇,她说这或许就是她得以享受繁忙生活的秘笈。
叶怡兰算得上是资深的媒体人。她先后在台湾地区主编过Aspire、salute、Priority Life多本杂志,很早便与建筑设计、美食、美酒、旅行、艺术等结下情缘。久了。索性放下主职,当起了专注于美食和旅游的自由作家,成了公众眼里更资深的女玩家。你也许能细数出她的《在味蕾的国度,飞行》、《果然好吃》、《玩味》、《寻味・红茶》、《享乐旅馆》等,但你是否知道在这些包装得极有生活情趣的文字背后,是一个忙到不可开交、每日“朝九晚二”的工作狂人?
溯源每一种好口味
台湾有一个专门介绍饮食、旅游和生活趣致的网站,因所涉美食、美饮、美景、厨艺等文图全部原创且更新迅即,注册会员已达13万。这个叫“Yilan美食生活玩家网”的站主便是叶怡兰。不要以为这是在跟玩乐写作的风,网站今年已经10岁。
但是,10年前,叶怡兰会为了米其林星星的颗数而激动不已;10年后,她吃到一碗家乡的原汁卤肉饭都会有抒情的冲动。10年前,她会因为名厨主理的鹅肝酱或犊牛肉怦然心动;10年后,她会为了配料里的盐是日晒的天日盐还是海藻与海水混合提炼的藻盐而探究不已。在新书《极致之味》里,她用朴实的心得和渊博的饮食知识,记录了18种普通的人间美味。
“享乐对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贬义词。它不是一般人既定的认知――那种表象、浮面的感官刺激或娱乐,反而是一件满严肃甚至辛苦的事情,它是感官享受之后一种非常深度的体验和学习,当能够通晓、分辨、了解每一个美好事物背后的无限广博的世界和无穷的门道讲究后,我才是乐的。”叶怡兰拿葡萄酒和红茶为例,味醇又昂贵的酒香、茶香令人生醉,可要“醉”后才能“醒”。享乐欲和好奇心都让她往上回溯一一产地、产区、庄园、品种、年份、季节、达人、工法……每一环节略有不同,在样貌、色泽、香气、滋味、口感、层次、余韵上便有差异。
在叶怡兰看来,上世纪90年代,人们对享乐甚至是品味的界定,从名车、名宅、华服、珠宝扩容到对饮食的关注。那时与人对话,若10分钟内对方让你知道他开法拉利、房子又刚刚换了海景别墅,那种粗劣的暴发户倾向便让人有些不齿。但他若能说喜欢波尔多伊甘酒庄的葡萄酒和东京银座久兵卫的握寿司,则是有品味的表现。而10年后的今天,只是把各款拗口名词强记下来、咕嘟咕嘟在舌尖上绕着溜着以睥睨他人的刻意也变得让叶怡兰这样的生活达人难以接受。“如果你热爱奶酪,你自然会在尝下舌尖那股浓郁后,着迷于它的产地、乳种、发霉、窖藏与熟成的方式。你会因为一块奶酪而成为享乐专家。”
也许正是这种本能的享乐溯源和求知欲,别人吃一餐饭擦擦嘴走了,她则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那一杯气泡酒、那一块火腿、那一杯煎茶、那一碗虾面、那一份布丁为何这么好吃,甚至要从原材料、茶道和食品贸易往来史研究起。“早上九点到夜间两点,我时常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大量地阅读和学习,但繁忙和享受同在,所以有人说我像游水的鸭子。”
懂生活不等于懂LV和Prada
10年前,叶怡兰跟她家的设计师协议:简约,摒弃任何异域风格化;拥有大量的储藏收纳空间。但10年过去,她家的客人几乎要侧着身入厨房、踮着脚进书房。原因在于,除了书籍,她一度疯狂迷恋各种跟食物有关的物件:数不清的茶杯、酒杯、碗碟、刀叉、托盘、调味品、调味罐、烘烤炉等等都网罗于世界各地。
她自曝从小就对物有不寻常的坚持,小时候吃饭就一定要一只带小块缺口但质感柔滑的碗才会香。长大后,这种情结演变成一定要用京都的清水泡香港的陈年大红袍、用哥本哈根古董铺的滤茶勺去茶渣屑、用下北泽八角MOKA的咖啡壶煮咖啡。她的恋物癖直到近四十岁时才有所改变。“随着年龄增大,反而一下子都释怀了。有自己的坚持但不会太强求。发现你所想要的和拥有的比你需要的多太多,我觉得这是更懂生活了。”
如今,叶怡兰把那些长期占据家居空间的千百器物聚拢起来,专门在台北为它们开设了一间“PEKOE杂货铺”。这家铺子又成了她每次出国旅行“美食战利品”的分享站,以飨台北一群嘴巴刁巧或有“器具控”的饕客。“确实大多数时间,我的旅行目的地都是随着味蕾为主的感官吸引在制定。到了当地,我很少会先去排队走进那些风景名胜,反而会先去当地的地道餐厅’酒店、面包房,甚至茶园、菜市场去过一下瘾。遇到难觅的美味,便尽量买回来,自己享用和店中销售两得。”
叶怡兰的网站有10年来关于她的所有报道,从图片看,除了发型和背景,衣着和打扮几乎不变。有人传,她几乎不买衣服,对LV、Prada的价格从来没有搞清过。采访当天,她身穿一件褐色驼色交织的紧身毛衫,听摄影师说要拍照了,低头涂了一下唇膏,看向旁边的先生:“老公,有红吗?”她甚至都不带镜子。
假如突然拥有一笔物质财富,最想用来做什么?“旅游!”叶怡兰张口便答,“去更多想去还没去过的地方。比如斯里兰卡,太想去看Geoffry Bawa的国宝级建筑、酒店,体验红茶之乡。剩下的钱想回家乡台南买一间大屋,边写作边亲近土地自然。”
果真没有衣服啊?她笑说:“也许射手座太怕束缚,我觉得所有高跟鞋和华服都让我不自由。这也是另一种挑剔吧。我最大的奢侈品也许就是开什米,舒适、低调,足以应付秋冬季节的旅途和正式场合。”她坦言多次旅行到巴黎、米兰等时尚之都,从没买过一件衣服、一款包甚至一瓶香水,却会花不菲的价格去住精品酒店,买当地极品的醋、盐、蜂蜜和橄榄油。“因为它们真的会打动我。”
爱拍照的叶怡兰最后跑去审视摄影师镜头里的自己,一下想到什么似的:“其实我也不至于多年不买衣服,只是数量少,而且都是相似的大地色。就像日本浮世绘里从不会出现纯正明艳的颜色,总是一种浊色。这种浊,显得温润低调。是我与生俱来喜欢的。”
生活家问卷
姓名:叶怡兰
年龄:30岁
座右铭: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拥有了少,而是体验了多少、看见了多少。
1 对“生活家”的简要定义?叶,能够随时在生活找到乐趣、享乐于生活的人。
2 心目中的“生活家”是谁?为什么?叶,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他是奠定日本茶道哲学及茶道美学的一位大师,他把生活中很多小细节和美融入到茶道当中,并制定出一套方法,让后人得以学习、思考,施法。
3,用三个词概括你的生活理念是?叶;四个可以吗?浓不如淡,高不如低、多不如少、快不如慢。
4 生活的城市和心目中最适合生活的城市?
叶:家乡台南,那里保有了台湾很传统的生活步调、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当地人对古朴细致的生活有一种坚持和专注,氛围怡然自乐。
5 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东西是?叶,敏锐的感官知觉,可以让你随时体会各种生活中的细节而且享受,
6 头一次体验到“生活”这两个字是什么时候?
叶:幼时第一次跟父母出国旅行,去美国的舅舅家。第一次见到和台湾完全不同的美式的
房子:开放式的厨房、干湿分离的浴室空间的变化,便能提供一个舒适的作息方式和家人亲密的氛围。
7:你觉得你的生活高于普通人的生活吗?叶;不觉得,我过的还是普通人生活。若高于,可能是对于生活细节的专注以及认真面对,我最向往人和土地及自然的亲密联系,现代生活太进步、太富裕、太繁忙,失去了生活本来的能力和智慧。
8 生活最不可缺的才华是什么?
叶:懂得自己要什么,拥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9 你最想立即拥有的自己不具备的生活才华是?
叶:此刻正在修炼缓慢生活的能力,
关于茶道的知识和讲究范文6
兰・茶艺坊把一切属于大自然的物体尽可能搬到离城市最近的地方,用虚拟、延伸、室内室外统一交融,呈现出一派空中原生态茶馆的意境。谁能想到这样具有浓厚艺术感的茶楼主管兼半个老板――高雯曾经是包装厂的女工,而且现在30多岁的她还身兼大学生的身份。究竟是怎样的经历让其有特殊的身份呢?《经济*记者近日来到兰茶艺坊。高雯用湖南女孩特有的率真为我们讲述她的故事,谈吐间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她的娴熟甜美以及对茶文化的热爱。
湘西女孩进京打工
一个大学梦,始终令高雯魂牵梦萦般追寻。15年前,由于家境不好,父母靠卖山药维持家中的开支,这个15岁女孩放弃了中考,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弟弟。她辗转北京各地打工挣钱供弟弟念大学,自己却一直与大学无缘。
高雯来自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1994年春,当同学们埋头复习冲刺,迎战当年7月高考时,她却有了“杂念”,每天面对着课本资料,不断叹息。
父亲瘦弱,干活儿太多会气喘吁吁;母亲身体也不好,还要照顾年迈的外婆;弟弟刚上初中,刻苦聪明,前途一片大好;贫困的家庭除能基本解决温饱外,毫无积蓄。
高雯作出一个重大决定一放弃中考,让弟弟继续读书。但她知道父母不会同意她回家务农的,“毕竟我当年是全村唯一考进重点高中的孩子。”
高雯继续待在学校,却不再复习功课,中考成绩一下来,她离录取线还差几十分,她自然而然回家当起了农民。早上天刚亮,她跟着父亲外出干活,把家里的4亩田地打理得妥妥当当。晚上回家,她还要抽时间辅导弟弟。
三年过去,家里经济情况略有改善,弟弟已上高中,成绩很好。高雯决定外出打工,首先来到北京进入一家包装厂打杂,用剪刀把多余的材料剪掉。每天长时间地握剪刀,手都磨起血泡结了痴,工作生活非常艰苦。
打工遇贵人
即使打工再辛苦,但只要高雯空闲下来,就在工厂的某个角落捧着书本,对知识的渴望让她不安心一直打工。“没有文凭,只能做力气活儿,那时,重新读书的念头一直未灭。”可以从她脸上看到她曾经深深的渴望。
打工得来的工资,她仅留下生活必需的费用,其余全部寄回家供给家用和供弟弟上学,业余生活就是去废旧书店买一本便宜的书,读书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奢侈。她是个意志坚忍的人,虽然很多次她想放弃一切,高雯说“那时觉得人生太苦了!”但是每当她想到家中的老人和弟弟,她放不下,她肩负着很多责任,她必须努力。“风雨过后,就是彩虹,我拼命为自己打气,漫漫人生,困难算得了什么?我相信我可以慢慢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在没有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之前,怎么可以停下前行的脚步?我更应该做的是收拾行囊,再坚持,精彩等着我。”她的信念一直鼓励着她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刻苦学习,由于没多余的钱买书,她让弟弟把家中的课本全部邮寄给她,她用行动印证着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的信念。
人常说,贵人相助。高雯在工厂,遇到了助她开拓思想的贵人。“多亏了我的老板,才有了我今天的一切。是她让我的思想有了突破,有了质的飞跃,也让我认识到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到底是怎样一个情况呢?高雯抿了口茶,娓娓道来:“我的人生特别戏剧化,这似乎是在电视剧里才会发生的事情,我却真真实实地经历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记得那天是阴天,午休时间,我坐在工厂的阶梯上看高中数学,旁边散乱着摆着一堆草稿纸,其他同事在旁边打牌吵闹着。突然大家安静了,我抬头看了一眼,一副慈祥面孔出现在我面前,她温和地冲我笑,我当时愣了……”原来这是工厂的老板张琳,那天来查看赶工的进度,这个坐在角落安静看书的女孩吸引了她。张琳后来告诉高雯,以她多年的阅历,这个女孩不简单。她笑着告诉记者:“当时我特别紧张,语无伦次,就这样含含糊糊地把我的家境、想要摆脱现状的想法和她说了,她告诉我她觉得我很有思想,有发展前途,还说以后想看书了就找她,她爱和爱学习的年轻人打交道,我当时想这就是我的贵人吧……”
高雯说:“张总说她欣赏勤奋好学的青年,喜欢和年轻人聊天。我想就是我的上进心得到她的赏识吧!”从那以后,高雯一空闲就借书看书,和张琳讨论。她说她不能在工厂里干一辈子,一直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对她没有任何好处,她需要把她的脑力发挥到工作中去,她得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发挥她的长处。她开始帮着张琳从事销售,为了不辜负张琳的期待,她非常拼命,几乎每月都提前完成任务,工作也慢慢得心应手。
茶楼开启精彩人生
一晃11年过去了,这11年里,在和张琳的接触过程中,高雯了解到她特别喜欢品茶,也通过她了解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她跟记者介绍:“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便开始有关于茶的记载。茶一开始是作为汤药饮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文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以清、雅为主的茶文化。”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开始钟情于茶文化,迫切地想了解任何关于茶的知识。有一天,刚从工厂来到张琳家,汗流浃背,口渴难耐,她正在品茶,随手端了一杯酽茶递给高雯,她咕噜咕噜一饮而尽。空杯刚放下,便觉得全身神清气爽,精力倍增。虽然涩味滞舌,但香气浓郁,齿颊久久生香。原来喝茶是这般的享受!
张琳告诉她,饮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茶文化包含着茶的种植、制作加工、茶的冲泡、饮茶、品茶等内涵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文化。茶道是中国茶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环,从茶叶选取到泡茶技巧再到品茶方法均有一套十分讲究的程序。只有按照程序冲泡、饮、品,方能品出一泡好茶的清香与韵味。
她顿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无所知,此后,工作之余她开始钻研关于茶的一切,她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泡一杯茶,可以看透整个人生。”2008年,她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想开一家茶楼,并把这想法和张琳诉说。张琳非常高兴,这其实是她一直的想法,鼓励年轻人能够像她这样深爱茶文化、深爱茶艺,中国的茶文化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她说:“可以说张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她让我重生,让我的思想有了飞跃。”
2009年,高雯在张总的引荐下结识了万总,万总精通茶文化,她曾为了寻求好的茶源跑遍了全国各地,她一直在寻求机会开一家京城独一无二的茶楼。两人一拍即合,立马行动起来。高雯回想到这,微笑了:“一直觉得上天特别眷顾我,在我最艰苦的时候遇见了张总,在我无助的时候遇见了万总。万总出生于书香门第,从
国外留学回来,一直钟情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说张总让我的思想有了飞跃,万总则让我的思想有了二次飞跃。”她们开始潜心研究茶楼经营管理,她们意识到茶楼首先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比如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名字,因为这是茶楼的招牌,也是品牌,而品牌缺了文化内涵是不行的。高雯说:“关于名称,当时万总提议用‘兰’,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品德高洁,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因此兰成了兰茶艺坊的精髓。”另外,茶楼的选址非常重要,因为茶楼的经营和酒吧不同,它必须有氛围,高雯向记者介绍:“关于选址,闹市肯定是不行的,因为那太吵了,不是品茶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品茶的消费群体很特殊,必须要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和文化品位,我们选址在梅兰芳大剧院这个艺术精品的荟萃之地和文化人士的集结场所,恰恰与我们的茶楼定位一致。”除此之外,茶楼的装修风格也很重要,对此,高雯头头是道:“茶楼必须有很强的传统风格,内部装修也必须有这样的味道,比如不可以用现代的瓷砖等材料,而应该采用一些能体现中国文化的材料装修,中国化的环境才能勾起人消费和休闲的欲望。茶楼最注重的是茶的品质和茶文化环境!”
高雯及其朋友给茶楼以高端定位:老式的桌椅陈设,悠闲的饮茶气氛。虽然相比很多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茶楼,兰・茶艺坊不能与其媲美,但其敞开式的装修风格却是北京第一家。她们明白去茶馆喝茶的客人对喝茶的环境特别讲究,茶楼从开张到现在一直保持淳朴的原生态风情,有别于其他以经营餐饮为主的茶楼,这里得到不少风雅人士的青睐,也因此为茶楼增加了文化气息。
由于自己是农民出身,高雯深知农民工的苦衷,因此在高雯的提议下,茶楼招纳的茶楼员工都是渴望学习的农村人和正在读书的大学生。由于有些人的文化水平不足,上岗之前,她免费给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并丰富他们的茶艺知识。她说:“人生就该有不同的追求,我的追求就是不断学习、突破,我们的员工也应该不断学习,活着不仅仅是满足衣食住行,得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张总的品质让我学习到这点,我也要像她一样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完成自己的梦想。现在张总会经常来店内品茶聊天,她经常说看到现在的情形,一股股暖流会在她心中流淌,我在向她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