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花艺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花艺文化

花艺文化范文1

行至三天门附近,我忽然清晰地闻到了槐花的香味,妻子同时也闻到了。我是知道的,在三天门南边不远处就是一片广阔的农田,田边生长着许多槐树,槐花香就是从那里漫溢来的。顿时,我就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加之月光朗照,天地一片澄明,全然没有了荒凉的气息。于是,沉淀在心底的记忆被花香泡软勾起,我和妻子不约而同地说起彼此小时候在老家摘槐花、吃槐花的童年往事,唇齿间仿佛飘满了槐花的香味。

妻子好奇地问:“白天咱们来来往往,怎么就没有闻到花香呢?”

我说了自己的感悟:“那是因为白天太过嘈杂,人的各种欲望也正处于喧嚣状态,加之我们的心里被生活中的各种麻烦事情塞满了,头脑忙于算计,手脚忙于奔波和工作,嗅觉忙于饭食,听觉被噪音扰乱,所以,我们就无暇注意到槐花的盛开,也闻不到它们散发的香味了。正如一池泥水,无法映照出月光的澄澈。”

花艺文化范文2

关键词:语义 文化差异 语义的非对应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从认知角度看,它是人类形成思维和表达思想的工具,是“构成思想的器官”;从社会学角度看,它又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社会现象。在本文中原则上使用的是最狭义的概念,即把它视为一种人类社会用以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复杂的符号系统。

文化的定义也各不相同。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曾作出过一个经典的表述――“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本文采用的是对文化广义的理解,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物。

语言与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语言作为一套符号系统不可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孤立存在。首先,它是整个文化的基础,是文化的民族表现形式,语言是文化得以保存的力量。其次,语言就像一面镜子,直接反映一种文化的现实。它同时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着该民族的人生观、世界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最后,语言的变化往往可以追溯到文化上的原因。一个民族特定的文化对该民族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

我们在下意识中受其限制而趋向于习惯的、特定的行为模式,形成了在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审美、时间观、价值观上的一致倾向。这种经过长期沉淀所形成的一致倾向通过世代相传的获得性遗传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意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意识的差异则表现在语言系统的语义层面上。语义往往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民间文学、历史事件、社会制度、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等。”

2、语义的文化意义。从结构上看,语义是语言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层次。其特殊之处在于:其一,“语义是思维的体现者,是客观事物经人们认知后在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它是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心理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是交际中言者或作者思想的体现。其二,语义是开放系统,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常常发生变化。它不断地受到社会状况、、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亲属关系等众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三,语义与主客观世界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社会中各个方面。

根据奥格登(C.K.Ogden)和理查兹(I.A.Richards)的“语义三角”(Semantic Triangle)理论,人类所感知的世界并不是客观世界而是在现实世界基础上经过认知加工之后的主观世界。由此可见,语言的意义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人。而人的认知在语言中的反映就是语义。语义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是不容忽视的。而词语作为语义最基本的载体,是一个相当活跃的组成单位,它敏感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变化。因此,文化差异在词语层次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涉及的面最为广泛。人们在选用不同的词语作为符号来表述客观世界及抽象世界时,无论这些符号的选取是任意的还是有其理据的,对于选取过程而言,都无法脱离各自的文化大背景。

3、文化差异与语义的非对应。语义的非对应源自文化间的差异。一个民族的语言中的词语常常受该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信仰、价值观念、生态环境等影响,打上了自己本身的独特的印记。这种烙印使得不同的语言很少有绝对对应的词语,即表现出语义的非对应。这种非对应性其实就是不同文化的特性在语言层而上的投射。当然,不同民族的语言之间并非不存在词语的对应关系,但对应不等同予对等,即使是表达相同的客观物体的词语往往也会因文化的差异而负载不同的文化意义。

4、语义非对应的划分。以英语与汉语为主要对比对象,语义的非对应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4.1 在英语或汉语中缺乏指称对象而造成语义空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礼教的国家,强调氏族内部的等级划分,讲究伦理纲常、亲疏远近,因此有关家族成员称谓的词语十分丰富,汉语中“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姨兄”、“姨弟”、“姨姐”、“姨妹”这十二词语充分表明了十二种不同的身份。而在英语中却只有cousin一个词来表达类似概念。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cousin意为child of one’suncle or aunt。如果要将汉语中的表妹直译过去,就只是:a dauzhter of father’s sister or of mother’s brother or sister,who is younger than oneself,相同的表哥则是a son offather’s sister or ofmother’s brother or sister,who is older than oneself。这样的翻译固然是精确的,但无疑丢失了词语中的文化语义,所以也是无法令人接受的。

4.2 在英语和汉语中存在同一指称对象,但语义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英语中的dragon与汉语中的“龙”在文化语义上截然相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中华民族自称是龙的传人,龙是吉祥的象征,龙是力量的象征,龙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汉语中关于龙的词语自然也特别多,例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袍、龙颜、龙椅、龙床等等,龙也可以比喻才华优异的人,所以中国的家长们都希望能“望子成龙”。相反的,在西方文化中,龙却是一种令人恐惧的怪物,它的身躯庞大,浑身披着鳄鱼式的鳞甲,有着猛兽般的坚牙利爪,长着一对巨大的翅膀,口中还能喷火。它凶恶而丑陋,被视为邪恶力量的象征,常常被用来比喻凶暴、严厉和凶狠的人。如His wife is a dragon,这句话在西方文化背景之下意为“他的妻子是个悍妇”。奈达对“龙”与“dragon”的语义非对应作出了一个精辟的描述一“附在同一物上的相冲突的价值。”

5、结束语。在当前的人文学科的研究中,语言学研究日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众多的学科研究发生了或正在发生语言转向,语言的本质和意义成为了研究的核心。在研究中,我们应该意识到,语言不能简单地被视为一套用于人际交流的符号系统,它不是被动、消极地传递信息,它更是对世界万物主观、有意识地呈现,“人是按照他语言的形式来接受世界的,这决定了他思维、感情、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

语言是通过形式与意义的方式来表达思想,而各个民族对结合的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特色。我们在使用语言的同时,也必然接受它所蕴涵的文化意义。这就使得我们在对语言的研究中必须注重将语言与文化加以综合,对语言应该在语言得以存在与表现的具体文化背景中去研究,从文化根源上去探索语言的意义,使得语言的研究更具科学性和解释力。

参考文献:

1.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5

2.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79

3.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

花艺文化范文3

[关键词]归化;异化;语言;文化;矛盾

翻译是人类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文学科。不同语言承载不同民族的文化。通过两种语言的转换,一座沟通的桥梁被搭建起来,两种文化得以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冲突。翻译也是一种文化语境下的行为,它受到文化的干预。具体地说,翻译的主体——翻译者的文化趋向对于翻译行为有直接的影响。翻译者应有何种文化倾向,一直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焦点。归化和异化是两种相异的主张。归化论认为翻译应该遵循“何处去”的原则,采取认同目的语文化的策略。异化论强调“何处来”,认为翻译就是传播陌生的东西,因此在翻译的作品中应有原语文化的风味。

一、归化与异化:一对矛盾

在翻译理论中,归化异化是一种理论体系下的两种倾向,是一对矛盾。伴随翻译的文化转向,归化异化理论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对于这一矛盾何者为主要方面,何者为次要方面的争论愈演愈烈。

在翻译的文化论之中,归化与异化存在于整个文化系统之中。有归化就有异化,无归化就无异化可言。对一个翻译理论工作者来说,他在提出其中一种翻译倾向的时候,心中必然明白还有另一倾向的存在。孙致礼在《坚持辩证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中提出的12种翻译矛盾之中就有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1]。

对于归化与异化,是不是用足够的论据证明其中一方更合理,更科学或更实用,就可以平息这长久的争端呢?不然。无数的理论论据和实践论据都可以说明归化与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里都具有实用性和合理性。用一种中立的、客观的学术眼光来审视,我们会意识到归化与异化是离不开它们的使用环境(即层次)的,离开具体语境谈论归化与异化,它们之间就不是在相同的水平线上做对比。因而是没有意义的对比。

二、归化与异化探究

1.存在文化与语言两个层次上的矛盾

在翻译研究之中,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翻译起源于具体的语言操作。离开两种语言谈翻译是空洞和荒谬的。语言的转换技巧是翻译之本,任何的理论争鸣都必须给目的语和源语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语言的操作探讨而不能从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去思考,这一研究方式又注定成果不大。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两种语言之外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都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2]。翻译存在着文化与文本双层的矛盾。在文化层面,归化异化的争论在于要不要引入异语文化,要不要如实传递异语的文化形象,要不要输入异语的思维方式。在文本层面,焦点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来翻译,是不是硬译,是不是取文化形象而舍语言结构,是不是阻断源语文化成分等等。论证归化与异化何去何从,必须首先承认这两个层次。混淆两个层面的矛盾,翻译研究就是无的放矢。

2.坚持异化:文学翻译的文化传递功能

笔者认为,归化与异化的理论可以从微观语言和宏观文化两个层面得到恰当的定位。文化是倾向性的定位,采取归化或异化直接影响到所有翻译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读者的感受。玛丽·斯内尔·霍恩比(MarySnell–Hornby)建议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们抛弃他们的“唯科学主义”态度,把文化(culture)而不是文本(text)作为翻译的单位(atranslationunit),把文化研究纳入到翻译研究中来[3]。文化异化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别国的表达法,给读者一种新颖的冲击,让读者置身于奇异的文化氛围之中。简言之,异化就是让读者体验陌生,以便可以接触异国文化。归化则是通过译者的修改,抹去文本表达的源语表达方式,通过对翻译的支配,将异国的文化改头换面或祛除。文学文本是各种文化的凝结,文学是关于人的东西。本国的读者阅读本土的文学作品,可以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异文化的民族,阅读文本也是体验新文化的捷径。当今的世界已经变成地球村,伴随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前进,各国各民族的交往不断增加。世界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种语境下,翻译应该为整个社会的进步服务,促进各民族了解和尊重别族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共存和共同繁荣。正因为如此,文学翻译在文化这个宏观层次必须坚持异化。例如中国古诗之中蕴涵的古典文化精华,在西方文化之中没有对应,就必须异化,才能保持译文的原汁原味。

3.归化与异化杂合:语言操作上的翻译策略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此处指一元存在,即不可调和。作者注)而且是互为补充的。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应用翻译的目的论理论,对翻译中涉及的各种因素作综合分析,既可以采用异化的原则和方法,也可以采用归化的原则和方法……重要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4]。语言翻译应该服务于文化翻译。异化的文化翻译必须贯彻于具体的语言符号的转换之中。这是翻译的基础,是它的微观层次,它需要翻译者更多的技巧和艺术把握的分寸感。即便是为了异化而保留源语的表达方式,翻译者也不能够机械照搬照套。既要尽量保留源语文化的成分,又要让异国的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在这个层面,不能严格区分异化与归化。作为语言操作方式的这两种方法,在任何的翻译之中必须得到集合,混杂和并列。一定程度上说,在语言本身讨论异化归化是没有意义的。根据李运兴的语篇翻译引论,文学语篇是一个交际的单位,功能是负责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因此从语篇的角度来说,应该异化。语篇是分层次的。决策级(strategicdecisionmakingranks)包括篇章,次篇章和句群。在此,异化是目的和归宿。操作级(operationalranks)包括大量的信息单元——句,小句,词组和词。通过对英汉翻译操作层次的对比,我们发现有不完全的对应关系。对于其中的文化成分和文化形象的翻译,作者总结出四种模式:

(1)文化直入(thego-aheadmodel)

(2)文化阻断(theblockmodel)

(3)文化诠释(theannotationmodel)

(4)文化融合(theintegrationmodel)

(5)文化归化(theadaptationmodel)[5]

实际上,这五类处理方法反映了归化与异化在微观层面的不可严格分化的关系。从许渊冲的唐诗翻译,到杨宪益夫妇的《红楼梦》英译,到杨武能的汉译《魔山》,归化异化的杂合使其读者众多,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这些译作名垂千古。

三、小结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发现“归化与异化,说到底也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但是“异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第一位的;而归化作为解决问题的折中手段,也就成为矛盾的次要方面,是第二位的”。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文化传真”的最终目的[6]。将归化异化在文化和语言的两个层次定位,可以更精确阐释这一理论,也使这一传统译论散发出时代的理性光彩。

[参考文献]

[1]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讨[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52.

[2]孙会军.普遍与差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

[3]Bassnet,Lefevere.TranslationandCulture[M].Shanghai:ShanghaiForeignEducationPress,1990:79-86.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282.

花艺文化范文4

关键词:文化;翻译;异化;归化

1文化和翻译

1.1文化和翻译的关系

如今,翻译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在这里提到的文化是指广义上的文化,不是指如城市、组织,学校等实体,而是指如思想、习俗、家庭构成,语言等非实物的东西。简单说来,文化就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个存在的方式,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

正是由于翻译涉及到两种文化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自然而然文化和语言二者的关系就出现了。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语言,文化就无法存在和发展;而语言只有在反映某种文化时才具备自身的意义。因为翻译首先要处理的就是文字,而文字只有在与文化相联系的时候才被赋予真正的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处理文字问题的时候要深层次的理解文化内涵。

由于人类社会要通过翻译来进行文化交流,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尤其是在面对翻译当中的一些特殊问题的时候,通过在翻译理论的研究当中广泛全面、系统、具体的对比区别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识别共通之处,辨别特殊性。翻译不是简单的将语言的传统意义进行转换,而是最大限度的将原著中所有的文化韵味输送出去,传达各种文化信号,重现不同国家中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

1.2翻译的目的

大致说来,翻译的目的就是消除或减少原著和译本之间的差别。的确,在翻译中会遇到一些巧合,就是相同的语言规则适用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但相对而言,语言形成完全相同的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2异化与归化

2.1定义和要求

LaurenceVenuti将涉及文化差异的不同的翻译处理方式划为两类:异化和归化。异化是以源语言的文化为中心(SLculture-oriented),而归化则以目标语言的文化为中心(TLculture-oriented)。

这两种译法的双方都有各自的倡导者和观点。既然我们都知道语言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当我们进行翻译时,文化因素应该跟语言本身受到同等重视。而如何才能使双方和谐统一是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

2.2论点

在何时何地采用异化还是归化是个问题。在英语和汉语中就有很多的文化差异。在各自的语言中存在大量发源于它们各自的民族的独特文化的表达方式,如典故、宗教用语、文化用词、习语和新词汇等,它们都与源语言国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考虑到这一点,以下列举出一些关于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方式的例子和解决方法。

3例子和方法

3.1典故

对于一些反映先进文化和被经常用到的的典故,我们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方式以此了解和熟悉其独特文化。

很多与人物事件有关的典故都来自于英国文学这座宝库,特别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莎士比亚戏剧当中的很多角色都代表着跟他们有着相同特点或性格特征的人。所以如果说一个人是“罗密欧”就意味着这个人年轻英俊,热情激昂,神采奕奕,并且很有女人缘。如果称一个人为“猪八戒”的话就表示他跟《西游记》中那头粗鲁、爱寻欢作乐、行为怪异但又有些可爱的猪有些相似之处。还有很多来自于莎士比亚戏剧和后英美文学的角色和名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词,如“夏洛克”、“葛朗台”等等。

Whokeepscompanywiththewolf,willlearntohowl.——近狼者会嗷

Toweepcrocodile''''stear——流鳄鱼眼泪

3.2宗教用语

宗教也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途径。它是一个民族的信仰问题,绝不可滥用和误用。因此要遵从他们的信仰,异化这种方式在宗教用语的翻译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讲英语的国家中,基督教占主要地位,因此不难发现很多对人物、事件的引用是源于基督教的圣书——《圣经》:

Amessiah————-救世主弥塞尔

在中国,佛教和道教也是长期流传的文化的来源:

临时抱佛脚——toembraceBuddha''''sfeetinone''''shourofneed————-seekhelpattheleastmoment.

对归化处理不当会造成冲突和目标语言的读者对文化的错误理解,例如:

“TherewassomerealfalsitywhentheycametotreattheGoddessofMercyasafashionplateofthecourttoday.”

译法一:中国人渐渐把慈悲女神描绘成穿着时髦的宫廷贵妇形象,这可严重走样了。

译法二:中国人渐渐把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描绘成穿着时髦的宫廷贵妇形象,这可严重走样了。

佛教是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宗教,但是译法一很难让人能理解“慈悲女神”就是他们所熟知的“观音菩萨”,因为佛教中的人物已经被换成了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中的人物。

3.3文化用词

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一些独特的词语或短语。也就是说,这个词具有文化特征并且能把这种文化特征带到某个社会文化的群体当中去。当它被用于跨文化交流时,就称之为独特文化词或文化用词。

因为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无法完全等同,我们最好采用异化的翻译方式来履行翻译的使命。

举例如下:关于物质文化,西方国家有我们以前从未听说的sandwich和hotdog,译者将它们介绍给我们中国人就称之为“三明治”和“热狗”。而中国的饺子和豆腐被引进国外就称之为jiaozi和tofu.还如,中国有“旗袍”cheong-sam;英国有swallowtail“燕尾服”;美国有jacket“夹克”。

关于社会文化,外国人都知道“中国功夫”Chinesekongfu.在英语中,有他们的church“教堂”andmissionary“传教士”;而在汉语中有“道教”Taoism和“阴阳”yinyang。

3.4习语

习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在英汉翻译当中有两类习语。一类是在一个相似的文化背景下渐渐形成的,通常情况下将它们归化双方都不会引起文化误解,如:

Selfdo,selfhave——自作自受

雨后春笋——springuplikemushroomsafteravernal

而有些习语用异化的方式更为恰当,如:

Armedtotheteeth——武装到牙齿

3.5新词汇

新词是指随着一个社会中最近或当时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人物,发明的产品等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的说法。

在英语当中有的新词汇在中文中没有对等物,我们就要再充分理解原生词这个首要条件下根据中文的规则想办法创造出与他们相对应的词语。这种情况就要采取归化的翻译方法:

back-to-back——双往返机票

thumbtribe——手机一族

还有一些新生词汇由于解释起来过于复杂,不容易采用归化的翻译方式就最好异化这些词:

bungiejumping——蹦极跳

Namitechnique——纳米技术

参考文献

[1]Eugene,Nid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J].外国语,1993,(3).

[2]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J].外国语,1998,(2).

[3]李庆生,郭著章.英汉互译使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花艺文化范文5

据我的体会,这里所以称中国文化为"艺术的文化",绝不仅仅是指我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的那些丰富多采的艺术样式和作品,而主要是指贯穿于我国文化传统中的那种艺术精神。

对于中国文化之富于伦理精神,已为世人所广泛了解,且论之者在在皆是;而相比之下,世人对于中国文化之富于艺术精神的了解,则显得很不够,且论之者亦不多。其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艺术的境界,而传统艺术的重要功能则是在陶冶性情、潜移默化之中以助理想人格的完成。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程度如何也就被视作一个文化素质高下的体现。

冯友兰先生曾说:"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的工具。"(《中国哲学简史》第二章)徐复观先生则说:"由孔子所显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这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中国艺术精神》"自序")。他们的论述都揭示了儒家文化中重视艺术教育和把艺术与道德高度统一起来的特征。先秦时代的艺术教育主要是"诗教"和"乐教"。对于诗,孔子认为,读诗可以感发起心志,提高观察力,培养合群性,学得表达感情的方法。而诗中所讲的道理,近则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则可以用来服事君上。此外,读诗还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所以他教训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季氏》),又说,一个人如果不研读《诗经》中的《周南》、《召南》,那就会像面对着墙壁而站着,(什么也看不见,一步也进不了)。对于乐,孔子尤为重视,总是把它与礼相提并论。甚至认为乐在某种意义上更可以体现善与美(道德与艺术)的统一。如,他赞叹韶乐说:"韶尽美矣,又尽善矣。"(《八佾》)以至于当他在齐国听到韶乐后,竟"三月不知肉味",而且无限地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所以,对于诗、礼、乐三者的关系,孔子是这样来论述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这里,他把乐放在礼之后,是把乐看作人格完成的最高境界。

道家,尤其是《庄子》书中所向往的人生境界中蕴含着的艺术精神,对于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不过,道家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在老庄时代并未达到自觉的程度,而是经由魏晋玄学和其时的艺术理论家的阐发才得以发扬光大,并达到自觉的。徐复观先生在比较分析儒、道两家思想中的艺术精神时说:"儒道两家,虽都是为人生而艺术,但孔子是一开始便有意识地以音乐艺术为人生修养之资,并作为人格完成的境界。因此,他不仅就音乐的自身而言音乐,并且也就音乐的自身以提出音乐的要求,体认到音乐的最高意境。因而关于先秦儒家艺术精神的把握,便比较明显而容易。庄子则不仅不像近代美学的建立者,一开始即以美为目的,以艺术为对象,去加以思考、体认。并且也不像儒家一样,把握住某一特定的艺术对象抱定某一目的去加以追求。老子乃至庄子,在他们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艺术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他们追求的对象。……他们只是扫荡现实人生,以求达到理想人生的状态。他们只是把道当作创造宇宙的基本动力,人是道所创造,所以道便成为人的根源地本质;……从此一理论的间架和内容说,可以说'道'之与艺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若不顺着他们的思辩地形而上的路数去看,而只从他们由修养的工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去看,则他们所用的工夫,乃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修养工夫;他们由工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也可以这样说,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加以把握时,这道便是思辨地形而上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于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但因为他们本无心于艺术,所以当我说他们之所谓道的本质,实系最真实的艺术精神时,……乃就艺术精神最高的意境上说。人人皆有艺术精神,但艺术精神的自觉,既有各种层次之不同,也可以只成为人生中的享受,而不必一定要落实为艺术品的创造。……所以老、庄的道,只是他们现实地、完整地人生,并不一定要落实而成为艺术品的创造。"(《中国艺术精神》第二章第二节)徐先生的分析深刻透彻,我是非常赞同的。

魏晋玄学融会儒道,进一步沟通了宇宙根本和人生境界。王弼言圣人体无而有情,嵇康标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唱身居庙堂而心寄山林。特别是玄学提倡的"得意忘象"(王弼),"寄言以出意","求道于言意之表"(郭象)等思想方法,开启了中国艺术以"立意"、"传神"、"求韵味"为上的根本精神。在玄学思维方法的影响下,中国的艺术内涵丰富,具有深邃的哲理性;中国的哲理则语言简约,富于生动的艺术性。深邃的哲理性和生动的艺术性混然一体,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性和基本精神。中国佛教中禅宗思想之富于哲理性与艺术性,早为世人所共知,当无需多说。对于理学,人们多以为其间只有一通正颜厉色、枯燥无味的道德教训。其实,只要我们稍稍选读一些周(敦颐)、张(载)、程(颢、颐)、邵(雍)、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著名理学家的著作,以及有关的传记,即可处处感受到他们借诗文以载道(周敦颐《通书二·文辞》:"文所以载道"),谈文艺以明道,(陆九韶(象山)言:"文所以明道",见《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的力量,而在他们的处世行事中、人生境界的追求中也极富于艺术的精神。所以,理学在融哲理与艺术于一体方面,在发展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传统方面,绝不亚于先秦之儒学、魏晋之玄学和唐宋之禅学。

艺术精神的养成是离不开艺术实践活动(发表和欣赏)的,但艺术精神高于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精神不仅发表着各种艺术实践活动,而且经过理论的提升和认识的自觉,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在这一层次上,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理解和价值的判断;对社会、个人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理想社会、完善人格的追求;乃至于对处世(人际关系等)行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法的把握与运用等等。

艺术活动,无论是发表还是欣赏,都是一个人内心感情最直接的表露,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艺术发表中立意的正邪,欣赏趣味中格调的高低,也就会直接反映出或影响到一个人品格和境界的正邪与高低。因此,通过艺术修养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来,对于高尚人格、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和确立是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的。为什么这里只提出培养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呢?这是因为,一则发表立意是离不开欣赏趣味的,二则发表或要有某种天分或要有一定的专门训练,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之的,而欣赏则人人在领受和多少能够为之的。因此,把欣赏提高到自觉的程度,培养高尚的欣赏趣味,乃是最基本的和第一位的。追求艺术的完美与追求人生的完美,在其终极之相会合,这就是中国文化中艺术精神的体现。

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创造精神是艺术的灵魂。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发表中有创造,就是在艺术欣赏中同样也有创造。古人说:"诗无达诂"(董仲舒),"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古画画意不画形"(欧阳修)。这就是说,言象只是一种表意的工具,做诗作画者可以此言象来表达其心中之意,赏诗析画者也可以此言象来表达其心中之意,赏诗析画者也可以此言象来契会其心中之意。作者心中之意与赏者心中之意不一定相同,也不必相同。欣赏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感受去理解诗画中的意境,无需受发表者所寄之意的限制。这就是欣赏者的创造。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创造中又有着鲜明的个性。发扬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最根本点就是要发扬这种主动的创造精神。

花艺文化范文6

一体化关系角度是针对企业改革的深化方面而言的,没有企业一体化发展,那么,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上是否能够分享利益就另当别论了。企业的长期利益应该是结合个体的贡献,结合企业员工自身的发展,没有企业员工的长久利益,也就谈不上企业的根本利益了。更无法说企业的一体化是针对哪些方面了。企业文化包含的内容以情感力度占据人的内心,而脱离了物质体系,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在一体化方面要同时兼顾精神诉求与物质并轨,这样的长远利益将带给企业巨大的发展动力。

二、程序塑造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

1.调查研究

企业文化的形成与调查研究密不可分,由于企业在发展初期面临诸多困难,所以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是因企业的不断拓展阻力而形成的,在企业文化的调研阶段,要适当地开展适合企业竞争的调研,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文化调研也是需要跟上的。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在发展阶段,同样不能少了调研,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对企业的各个方面的调研有利于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占据有利。

2.定格设计

在总结的基础上,维护企业文化的稳定性,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宣传,也使得企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享受到社会给予的很好的评价。所以,在定格设计方面,以企业长远发展为目标的设计可以为企业节约更多的时间来谋求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使企业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赢得赞誉。体现企业定格设计的文化,是有企业的现代性、先进性、和个性共同组成的多位一体的企业文化包含体。

3.实践巩固

开展文化巩固工作是顺着企业文化的基准线进行的,不能在巩固过程中出现偏差,加强企业的核心领导力,在企业文化巩固方面具有强势作用,没有强大的领导力自然也谈不上巩固企业文化了。利用员工的智慧力来组织企业的基本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内容是不能缺少了更广大的员工的参与的,同时吸收不同企业之间的具有竞争力u的良好诉求,加强企业之间的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合作,谋求企业文化的发展,谋求企业文化不在原地踏步,具有升华的提高,则是企业文化建设针对于各项改革的需要。

三、实施

1.文化审计活动

企业文化的民主建设依赖于企业对员工的思想的了解,只有建设好员工的思想领域,才能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实体文化深入人心。而企业在宣传方面做得如何,取决于企业的教育活动是否跟得上,是否能够利用员工的思想活跃性开展更多的企业文化教育。而文化审计的内容无形中对于企业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除了员工的基本文化内涵,需要加强的就是企业文化领域方面的深入,在审计形式上,给予更多的员工以活动开展的权利,让员工在文化审计中能够自下而上地发挥力量,发挥员工的智慧去伪存真,来保证企业文化中那些不适合企业发展的方面的去除的有效性。

2.企业精神文化内涵

企业的各个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组织领导,在文化内涵的实施方面多做有益的工作,尽量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和对企业的认同感,提升自身的管理经营的理念,提升对意见的把握能力,这些是企业精神文化的指导,只有指导方面做好了,才能引领更广大的员工提升对企业内涵的认识,并在具体的工作中将其转化为现实,转为工作的动力,为企业的大发展和个人前途着想,这样的内涵精神需要沿着正确的框架结构进行有效组织,发挥领导力。

3.宣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