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木工学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木工学艺范文1
估价第二高的是编号66,尤金・普林兹设计的《棕榈木氧化铜双边办公桌》,19世纪30年代出品,估价为150,000-200,000美元。这张办公桌的一边是可调节的活动架,另一边有四个抽屉可用,桌上有EP字样的签名。尤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设计训练,他只在他父亲的工作室中学习如何制作家具,制作具有历史感的家具,但他所设计的家具却别具一格,受到人们的喜爱。估价第三高的是巴黎设计师莱恩・沃特兰63号拍品《塔罗糖树脂玻璃镜子》,估价为30,000-40,000美元,设计于20世纪50年代。沃特兰除了设计镜子外,她还喜欢设计手镯、化妆盒、药丸盒、吊坠等等。
除了以上几件高估价的作品值得特别关注之外,拍卖行还重点推荐了六件人气作品:
如编号1的拍品《银篮子》,1905年,科罗曼・莫塞尔(Koloman Moser 1868-1918)设计,估价20,000-30,000美元。玫瑰花形的外轮廓,非常的精美。莫塞尔是一位奥地利艺术家,他被誉为是影响20世纪平面设计的重要设计师,同时也被誉为是维也纳分离派最重要的艺术家。在莫塞尔的一生中,他设计了大量的艺术品,如邮票、杂志插图、彩色玻璃、瓷器、吹制玻璃、餐具、银器、珠宝和家具等等,设计范围广泛。他曾就读于维也纳学院和艺术高等学院,并于1899年任教于艺术高等学院。大约1901年左右,莫塞尔出版了一本关于挂毯、纤维、墙纸的设计素材书,此书影响广泛,受到许多设计师的追捧。他的作品于2005年被选作设计欧币的母题,即奥地利100欧斯坦赫夫教堂纪念币。
编号45是拍卖行重点推出的第二件拍品,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吉奥・庞蒂(Gio Ponti)设计的《“水手”抛光陶瓷花瓶》,设计于20世纪30年代,估价4,000-6,000美元,由理查德・吉诺瑞制作完成,花瓶上有理查德・吉诺瑞的签名。庞蒂1891年出生于米兰,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21年毕业于米兰工艺美术学校建筑专业。他广泛参与了建筑、室内、家具、灯具、包装、展示及玻璃等领域的设计。1928年起,庞蒂先后创办过《多姆斯》和《风格》两种设计刊物,大力宣传现代设计思想,曾发表过依据功能结构重新塑造产品形态,摒弃传统求得“真实形式”的见解。他还是意大利蒙扎设计双年展和米兰设计三年展积极的组织者,“金罗盘奖”的发起者、“设计工业协会”的共同创办者。庞蒂在战后最重要的建筑作品,是与著名工程师纳尔维共同设计的皮瑞利大厦,该作品被公认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杰作。
此次的拍卖会还特别推出了许多20世纪重要的家具设计品。编号62《四张可卸椅子》,是法国南锡著名家具设计师简・普鲁威(Jean Prouve)的作品,设计于1948-1954年,估价为12,000-15,000美元。椅子桌脚部分是上漆的钢材,桌面是由夹板构成的。普鲁威虽生于巴黎,却是南锡人,父亲是著名的“南锡艺术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普鲁威从1916年到1919年在著名金属工艺师艾弥尔・罗伯特(Emile Robert)的作坊学艺。后来又去巴黎学习金属工艺的制作。所以普鲁威的家具设计大都与金属有关。普鲁威的设计不仅注重形式,还注重金属的特性、木质的特性、其连接和生产的方式等可行性的探索。普鲁威经过对折叠技术的反复研究设计出的桌子轻便实用。早在20世纪20年代,普鲁威就将预制家具这种新型设计理念运用到巴黎电气公司的家具设计上。普鲁威的设计极其新颖大胆,并时常结合机械装置设计出各种可调节的椅子来,为此他曾多次获得奖项。
虽然20世纪欧洲的家具设计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具有东方特点的日本家具设计也得到了许多收藏家的青睐,如编号79《胡桃木曲面沙发》,由日裔美国著名设计师乔治・中岛所设计,设计于1964年,估价22,000-28,000美元,是拍卖会重点推荐的第四件拍品。中岛是20世纪家具设计的革新者,被誉为“美国工艺美术运动之父”。1983年,他接受了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颁发的瑞宝奖章。乔治・中岛1905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1929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建筑专业,学士学位。193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卖掉了轿车买了一张环游世界的船票去巴黎、南非和日本旅游。在日本时,他为美国建筑师安东尼・雷蒙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游玩了整个日本,吸收了日本建筑设计的精华,使他往后的设计极具日本传统风格特点。1940年回到美国,并在美国学习日本传统木工制作和连结技术,他最具特色的便是用蝴蝶节把家具的各个部件连接起来。
而日本著名设计师仓俣史郎的作品,编号95《“月亮有多高”钢合金网椅》,1986年设计,估价为7,000-9,000美元,是拍卖会推荐的第五件拍品,在拍行重点推荐的6件拍品中,日本设计师的作品就占了两件,可见日本家具设计的影响力。此椅采用膨胀的金属网面材料,造型简洁,无任何装饰,椅子泛着淡淡的银白色的光,让人联想起发光的月亮――最初仓俣史郎的想法就是要设计一款不受重力感觉的椅子,而这款椅子最终完成了他这一设想,椅子膨胀通透的设计刚好可以给人以飘忽的悬浮感觉。仓俣史郎善于使用压克力、玻璃、钢丝等革新性的材料,并且抓住这些材质的特点,经过别具匠心的设计使产品失去重力,产生轻盈的视觉。他将西方文化与日本美学结合起来,使作品简洁大方,却又创新性地保留了日本的传统风格。他著名的设计《月亮扶手椅》,就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设计风格:将抽象、极简主义、包豪斯现代主义的要素融入到东方文化艺术的特征中。
传统木工学艺范文2
托起村民致富梦的女强人
说话做事干脆利落,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泼辣的性格中透着一丝锐气。作为白手起家带富家乡的创业精英,龙窑村会员小组副组长、村妇女主任杨璐兰有着别样的人生故事。
和许多普通女性一样,45岁的杨璐兰在平凡的生活中扮演着妻子、母亲的角色,演奏着柴米油盐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缠的事。命运女神并不对她垂顾。因大女儿智障,杨璐兰生了二胎,做木工的爱人从四楼坠伤,家里日子过得结结巴巴,捉襟见肘。然而倔强的杨璐兰硬是坚信穷不生根,富不天生。谁说女子不如男?2009年春天,村里有40亩鱼塘发包,杨璐兰当机筹资10万元,一次性买断塘面30年经营权。从此,在做好村组工作的同时,杨璐兰没日没夜地扑在水产养殖上。
她到兴化大营养殖区拜师学艺取真经,请来养殖高手现场指导当师傅,边干边学苦攻科学养殖关。一番摸爬滚打下来,杨璐兰竟然成了得心应手的水产养殖行家。2009年小试锋芒,杨璐兰掘了第一桶金,当年赚回了投资成本还有盈余。村民看到杨璐兰搞水产养殖生财有道,心里都热了。杨璐兰走家串户,热情地为大家提供市场行情和科学养殖的经验。2010年,她带动23户村民,发展养殖水面1570亩。杨璐兰趁热打铁,自家投入110万元,又扩大养殖水面120亩,三年内实现了由淡水鱼纯养到鱼蟹混养再到鱼虾蟹混养的“三级跳”。2012年,杨璐兰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一举获利80万元,普通农家女惹得城里人把眼珠子都凸出来了。
作为村会员小组副组长,杨璐兰的梦想很具体,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在龙窑村,杨璐兰热心帮带村民致富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她是乡亲们有口皆碑的“好大姐”。全村现有水产养殖户51个,养殖水面达2670亩。养殖户们提起杨璐兰,没有不把她当成家里人的。不管谁家养殖上需要帮一把,杨璐兰二话不说,总是不折不扣去尽力。村民邵荣发曾因经营不善负债数十万元。在他举步维艰、一筹莫展的时候,杨璐兰主动登门做工作,帮助他筹措资金,2010年发展养猪100多头,开发10亩鱼塘养虾。邵荣发养殖过程中遇到难处,杨璐兰总是不请自到,比自家的事还要上心。说来真是奇迹,短短三年,邵荣发还清巨债一身轻。他逢人便说:“不是杨璐兰,我一辈子也跳不出债圈,过不上舒心的好日子。”
女大学生当起现代“养猪王”
文文静静,说话轻声慢语,似乎仍未褪去文质彬彬的大学生气质,这是笔者对陈晔的第一印象。第一眼看去,她与笔者想象中的华泰生猪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的形象相去甚远。然而,她就是一位十里八乡家喻户晓的女大学生创业新星,是一个年饲养生猪3万多头,带动全村208户农户走上规模养殖之路的现代“养猪王”。
2011年初,毕业于淮海工学院环境艺术系的陈晔,在人生的坐标图上,为自己画上了关键的一点。她放弃生活待遇优厚的白领岗位,放弃富二代的优裕生活,萌生了自主创业的念头。陈晔说,并不是一时心热冲动,农村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农村创业照样大有可为。经过反复调查和深思熟虑,陈晔在父亲的帮助和市镇领导支持下,与省农科院和大丰市农委、市畜牧兽医站的专家们“攀亲结缘”,在龙窑村创建了华泰万头生猪养殖场。
一切都从零开始。小陈正是用自己的学识与能力、责任与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地圆着她的现代“养猪梦”。从千方百计筹资1000多万元,几经周折在龙窑村征地110亩,到终于打下施工第一桩。2011年7月,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养猪场破土而出。13幢高标准猪舍、化验室、兽医室、消毒室、仓储以及办公设施等一应俱全。创业难,女子创业更不易。在筹建猪场的160个日日夜夜里,在苦攻科学养殖技术关的艰辛跋涉日子里,陈晔几乎没有吃过一顿舒心饭,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人累瘦了,脸晒黑了,这个执着的女孩为了她的创业梦,简直是在拼命。
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养殖业的根本出路。在养殖专家精心指导下,陈晔打破传统养殖模式,建成了从良种培育、饲料营养、疫病防治到生态化养殖的产业链。她带领技术人员潜心攻关,在省内独创培育出杂交新品“巴本精品黑猪”,因肉品好、生长快,在市场上十分抢手。2011年下半年所进的150头种猪,当年产崽猪近2000头,选育二元母猪600头。
陈晔十分注重应用现代科技放大生态养殖优势,不断提升万头猪场的标准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当问及占地110亩的猪场竟没有一点腥臭味的秘诀时,陈晔说,这是实施“零排放”,猪、沼、鱼、粮(蔬、果)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的结果。为培育精品瘦肉型黑猪,陈晔想出了开辟牧草园的创意,让成群结队的小猪在草坪上奔跑戏耍,欢快生长。这种生态猪出栏时价格高出市场三成,仍然供不应求。“猪―沼―鱼―粮”生态养殖体系,促使“繁育优质品种―高效生态养殖―绿色食品”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链不断趋于完善,推进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2012年,合作社被江苏省农委评定为江苏省畜禽养殖六项创建示范试验场。
目前,华泰生猪专业合作社成员已由当初的56户增加到208户,饲养量达3万多头。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大棚蔬菜250亩,水稻种植400亩,带动水面养殖1000亩,饲养鸡鸭1万多羽、山羊1000多只。合作社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统一经营服务,把生猪养殖培育成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12年,合作社208户参股者年纯利5万~10万元。仅此一项,使“盐城养殖第一村”龙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创业两年不寻常,惊人一跃咋实现?陈晔深知这一切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离不开生她养她的这片老区热土。因此,如何带领周边群众致富成为她的强烈愿望。为带领合作社成员和全村养殖户搞好科学养殖,陈晔坚持每个季度都组织他们参加学习培训。她精心编印了《生猪饲料配比》《生猪疾病防控》《精品良种培育》以及《生态循环养殖》等资料,人手一册,分发给大家。为养殖户提供良种苗猪、垫资供应饲料,陈晔出手大方,每批次垫资都在数十万元。为村里养殖户无私提供技术服务,陈晔是有求必应,有请必到。2013年2月的一天傍晚,陈晔连续接到了三位养殖户打来的求助电话。她立即带领技术人员逐一上门帮助解难,一直忙到凌晨4点才返回。陈晔说:每当看见养殖户们纯真的笑脸,就感到这是对自己的最高褒奖。
鸡场圆她青
马尾短辫,笑容亲切,脸上写满了70后的神采飞扬,言谈中又添了几分成熟淡定。在很多人眼里,女大学生季明芳的选择并不明智――2005年放弃盐城市轻纺局机关工作岗位,回到西团家乡当起“鸡倌”。这在当时看来,完全是傻到家的举动。然而,今年35岁的季明芳却觉得实现人生抱负的抉择“很对”。既能自主创业,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又能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
2005年初,季明芳主动辞去了同龄人羡慕眼红的“金饭碗”,确定了回乡养鸡的创业方向。在镇村领导的支持下,和有着多年蛋鸡养殖经验的父母一拍即合。当年4月,季明芳建起饲养蛋鸡1.3万羽的规模养殖场。她苦学苦钻加苦干,很快把自己练就成名副其实的养鸡“百事通”,成为远近闻名的女大学生“鸡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