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茶道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茶艺茶道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茶艺茶道课程

茶艺茶道课程范文1

营销不论从4P角度(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还是从4C角度(需求、成本、便利、沟通)去讲,终极目标就是流通各个环节的本质成交。没有成交的过程就是没有完成的营销事件。所以,成交就是营销结果评判的最后那个句号。围绕着成交为终极目标的各种营销活动犹如春天的花朵般蓬勃而绚丽多姿的展现在营销世界里。这里面有骨灰级的设计、时尚的包装、扎心的诉求、仆役般的服务、虐心的情感嫁接......。不管如何,没有一个品牌能成交所有的消费者,也就是说,成交没有100%的绝对,只有无限提升的可能。那么,作为营销人的你,那些没有成交的案子后面的故事是否明了于心呢?或许,忙碌的我们无暇顾及,但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每次明了绝对是营销人生的一次提高!

A君受命于一家产品爆仓的食品原料企业,此公司与国内著名的Y公司有长期的供货合同,那年由于原料行情的不稳定,加之需求淡季的到来,Y公司没有按照合同完成购货数量导致此公司产品爆仓。A君把目标瞄准了南方的W公司,通过基础业务联系后邮寄了样品,资料。好的是W公司对此公司的质量非常认可,于是约定见面洽谈细节。此公司老板张总听说后,很重视,于是和A君一起到了W公司采购部。在介绍寒暄后,张总介绍公司和产品的时候,反复强调说:“我公司产品是长期供应著名的Y公司!”W公司采购第一次听说时轻蔑的说到:Y公司还给我们供货,后来由于质量一般我们终止合作了。张总辩解道:那怎么可能?Y是大公司啊?W公司的采购直接说:那你把货卖给他们就可以了,还找我们干什么?就到这里吧,再见!后来A君了解才知,Y和W曾经因为贸易而有过纠纷。产品还在继续爆仓......两周后,A君不约而直接去W公司采购部,采购见面就说:“有Y公司,你还来干什么?”A君说:“对不起!我们还真没有你们了解Y公司。Y公司现在不顾合同约定,什么价格都不需要我们的产品,真是没有信用!我们库房都爆满了,真的需要你们的帮助啊!”W公司采购释然一笑的叫来了助理交代道:按照我们的招标价格16500元/吨,先给他们做上两车,每车40吨。而张总是打算15500元/吨售卖给W公司的。其实,这个成交就因为多了一个无谓的辩解,差了一个道歉而导致两次会谈才成交。

B君受命于一个接近崩盘的区域,客户与公司结怨很深,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市场遗留问题很多,销售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B君于是一个个拜访客户,首先是真诚的道歉:“对不起!我们之前没有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只要我们还继续合作,多大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我会和你们共同面对和解决......”由此,有态度,有担待,B君不到6个月,使一个接近崩盘的市场回归正常。

以上两个例子不是说所有的成交都和道歉有关,而是通过案例让我们明了什么阻碍了成交,而围绕阻碍成交的问题来真诚而本质解决,还真没有成交不了的案子。

茶艺茶道课程范文2

【关键词】茶文化专业 茶道教室泡茶桌 必要性 设置与管理

一、高职院校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设置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功能不断丰富演变,茶业市场日益繁荣,茶文化产业成为茶产业经济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人们对于茶的认识已经由解渴的饮料逐渐变为精神饮品,对饮茶的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茶叶生产、消费日益增长,茶饮消费市场繁荣。为此,茶文化专业设置的重要性已经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也形成了相对科学系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茶道教室的建设方面还在探索中,泡茶桌是学生训练泡茶的平台,是品茗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专业的泡茶平台,可以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扎实的泡茶基本功,为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茶艺基础。

二、高职院校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之设置

(一)台湾陆羽茶艺中心茶车之应用

国内第一所茶专业院校-天福茶学院,该学院茶文化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指出:茶文化专业以培养行销茶与茶文化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泡茶、识茶、卖茶的能力。以《陆羽泡茶法》、《民俗茶艺》、《品茗环境与茶会举办》、《香道》、《插花》、《韩国茶道》、《日本茶道》等课程,结合校企合作的平台,最大限度地锤炼学生泡茶的稳定度,培养学生举办茶会的能力和赏识茶叶的水平,甚至是在门市、卖场、茶道教室等场合销售茶叶与茶文化的技能。其中《陆羽泡茶法》、《民俗茶艺》、《品茗环境与茶会举办》等专业核心课程在中国茶道教室进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专业完善的泡茶平台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技能的训练。生活中的泡茶桌没有形成独立的泡茶空间,大部分与书桌、餐桌、会议桌等功能一致。茶道礼仪是一项高雅的礼仪,对泡茶者的仪态极为讲究。而生活中桌椅高度的设计往往忽视泡茶师泡茶的舒服度,或高或低,会直接影响泡茶师泡茶技艺的发挥。另外,也没有设计存放茶叶或者茶具的储存柜,泡茶师在泡茶时经常要到处寻找收集泡茶用具。无论功能性还是艺术性都不尽人意。

上个世纪80年代,茶文化复兴初期,台北陆羽茶艺中心推出专门的泡茶桌―茶车。是相对理想的泡茶平台,天福茶学院茶文化专业也将此作为泡茶训练的平台。茶车是专门用于泡茶的桌子,因有轮子而称为茶车。茶车的主要构造有:

操作台:桌面的中间段是一浅槽式操作台,供放主茶器,操作台中央偏左上角的地方挖有排水排渣孔,泡茶者可在桌面上直接去渣,清理茶具,动作如同泡茶时一样从容优雅。

桌面:桌面的左右两段是单纯的桌面,左段供放煮水器,右段供放辅茶器。左右两段的桌面可以向中间折叠,覆盖于中段的桌面(两侧的总长度等于中段的长度)。

储存柜:桌面底下是桌身,桌身是储存柜,可以存放备用的茶叶、茶具、保温瓶、冷却壶等器具。中段橱柜与中段桌面连结在一体,但两侧橱柜与桌面分离,用以左右折叠,与中段橱柜并在一起,收拾后就成了一个小柜。

(二)专业泡茶桌之设置

陆羽茶艺中心茶车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与一体,是相对理想的泡茶平台。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在此基础之上,欲进一步完善。

保证供水能力:“水为茶之母”,水质和水温是影响茶汤质量的重要因素。泡茶桌设置连接地面水管的供水设备,净水器等,保证泡茶用水的质量以及供应量。另外还要有加热设备,保证泡茶时候能够根据茶叶的需要灵活调控水温。

足够的存储空间:泡茶桌按照茶类、茶具、茶食的设置不同的储存柜以及回收处。在训练茶艺以及举办茶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在地选择茶器、茶食、茶叶等,可以独立操作,完成茶艺训练以及茶事活动。

泡茶桌还需具备艺术性。艺术是语言的重要补充方法,每件艺术品都应该有它独特的诉求,这种诉求就是艺术的生命力,茶艺更需要它的诉求。茶艺是泡茶师备具,择水,冲泡一壶好茶的品饮艺术,它附在日常之上,在本色和自在中融进趣味和美感,自然而然地表现茶之三昧,表现生活的欢愉和自在。因此,泡茶桌作为品茗环境重要的一部分,需具备一定的艺术和审美价值。泡茶桌可采用雕花镂空的装饰,提高其艺术审美效果。泡茶桌的材质以及色彩根据茶道教室的整体风格而设定,一般的高职院校可以质朴的木材作为泡茶桌的材料。

三、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与茶道教室之管理

以泡茶桌为主体茶道教室需制定严谨的管理方法:

设立茶道教室负责人:负责茶道教室的使用安全、卫生清洁、器具清点、日常维护、器具增补、规划建设等工作。

茶艺茶道课程范文3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从古至今,从海内到海外,几乎无处不无茶人,无时不有茶人。一个人,只有当他对茶产生敬意时,才能成为新的茶人和爱茶人!

在茶馆里,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务员以茶迎客;在居住处,以茶待客有主任和宾客;在茶会上,有主持者、茶艺师把茶道之美、茶艺之情展示给应邀嘉宾;家具茶事则自烹自饮,自得其乐。照理说,茶人不必言资格、论贵贱,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国的中华民族,也就给茶道赋予了浓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德礼仪的标准。

茶圣陆羽的标准很简单,要求茶人是“精行俭德之人”。唐末刘贞亮要求茶人循礼法、行仁义、谦恭和平、净心高雅,即以茶行“道”。此处的道又以儒为主。

宋人强调茶人必须是佳客,这里的佳客应当具有如茶一般清醇优雅的气质和坦诚告洁的情操。明代对茶人虽无明确标准,但大体要求则有。陆树声著《茶寮记》中提到:“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而其人与茶品相得。”要求茶人、文人之间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饮茶时要吟诗、挥翰。日本茶道宗匠千里休也提出茶人资格说。

中国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韵,即茶人应具有外观形象美和气质美。我国茶人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借助佛教修行的“五调法”来修炼自己。

调身:茶人在茶事活动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直立,肌肉放松,目光祥和,举止从容。调息:呼吸要轻细而匀实,做到不粗、不喘、不乱。调心:目定意闲、除区杂念,排除干扰,做到心“不散”(不想与茶无关之事)、“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无精打采)。

调食:饮食适度,吃有吃相。用食勿计较。

调睡:不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过“五调”就可以进入“心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见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修炼与完善。:

茶艺茶道课程范文4

论文关键词;茶文化 茶道 中职学生素质教育

笔者有幸在中国茶博看到韩国著名画家闵庚灿绘制的国画《松竹梅》,画面松柏苍翠、墨梅横斜,下方是一片茂密的茶园。中国自古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可这里画家却将茶与松、梅并提,可见在画家看来茶的品格与松、梅一样高尚。笔者作为一线中职教育者,不禁深思,若能让中职学生这群特殊的孩子也拥有茶一样的高尚品质,定能使学生受益一生。

1茶文化体系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在神农时期就被发现,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此“嘉木”也在经历着多样的变化。茶最初被人们作为药物使用,后来又逐渐被推为食材,之后茶又成为一种健康的饮品。

按照文化学的研究,文化可分为技术和价值两个体系。因此,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以茶文化组成体系应该包括茶学,茶道,茶情,这三个层面。

这里的茶学是建立在狭义的层面上。在《茶叶》刊物中,很多茶界的权威和茶人都认为“茶学”是一门关于茶叶的源与流的学科。笔者觉得茶道是通过泡茶艺术(茶艺)这种方式,给心灵创造安静的氛围,用自己的心去领悟不可言说的个中滋味和人生哲理。

茶情是指以茶为载体的茶书,茶诗、画等及品茶所带来的感受。

2茶文化引入中职学校所带来的功效

茶文化对他们的益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拓宽学生的就业路

一方面,在2007年l2月国家商务部公布的《茶馆业企业经营规范》中指出,茶艺师与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不低千1:3、1:5、1:7。另一方面,懂茶悟道茶艺师的需求越来越多。但目前大专院校中,把茶文化作为专业很是罕见,使得高素质的茶艺师实在难找。所以即知茶艺又懂悟道的茶艺师必将成为近来较为紧缺的“宠儿”。因此在各不同专业的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使他们在接受系统的本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学到茶文化,既能掌握本专业,又能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取得茶艺师资格。

2.2茶文化对学生的影晌

(1)茶文化有助于中职学生增长文化知识,从而树立信心,让精神不再空虚。茶的故乡是中国,茶的起源、发展、传播经历了几千年。所以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但能让他们学习到茶起源、发展、传播的过程,而且能弥补他们的最为缺少的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起点是一样的,这就等于给了很多放纵自我的孩子再一次站起来的机会,让每一个自信心不足的或丧失自信心的孩子在茶文化里再树立信心,并把这份自信心带到生活中,也能让那些早已把本专业知识学的得心应手的孩子找到精神的寄托,让他们课余不再精神空虚。

(2)茶文化有助于促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的修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价值观和人生观模糊,因此思想道德上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沉睡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让他们变得“冷酷”。

其次,心理都还不够成熟,有较强的虚荣心和过度的自尊心,表现欲望较强。

再者,中职学生对“个性”往往曲解。很多学生认为“个性”是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抵制就是个性。

最后,自我为中心,在行为上缺乏理智和规范,往往为求利益,不计手段;在内心里不懂感恩,只知道一味的索取。

茶文化可以帮助他们。一方面,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近年来,很多茶人、学者都将茶道的思想内涵总结为“和、静、怡、真。也许每个人对这四个字有不同的理解,笔者看来“和”是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融入了儒、佛、道三家的精髓。儒家的中庸之道蕴含在“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茶艺过程中;行俭之德藏在“朴实古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心态上;明伦之礼体现在“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待客之道上,谦和之礼就在“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吃”茶过程中(《茶道茶经》)。这些可以修正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另一方面,文化是需要传承的,相信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把茶文化的接力棒传递到下一代手中,而且还能唤醒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更重要的是当他们遇到在喧嚣的都市中遇到事情时,能学会点一段淡雅的檀香,让心慢慢的平和,让封存在心底的“和”慢慢苏醒。用沸水洗去杯子的浊尘,仿佛也洗去了积累在心上的浊尘,用平和洁净的心等待“太和”之水。平和宁静的氛围和空灵情洁的心情慢慢出现。“凤凰三点头之后,杯中茶叶慢慢舒展,清馨的茶香慢慢弥散在身边,饮者浮躁的心似乎也慢慢放下,精神随着茶香慢慢飘荡,心开始寻找真正的自我。此时轻轻的抿一口佳茗,让色、香、味缠绕着舌尖,不禁让人觉得全身心的舒畅和怡悦,仿佛就在此刻找到自己,看清了自己的方向,也认清了自己的路。正如闵龄所说,这是一种洗净了骨髓的精神升华。而这就是茶道之“怡所带来的“怡神悦志”之感,“明心见性之畅。最终将引导饮者到达“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之“真”。

(3)茶文化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较弱,以致他们对美的理解往往特别怪异、浮浅。在一些学生看来,美仅仅是服饰上的怪异,和发型上色彩。而茶文化的展示者“茶情”,可以让他们正确的认识美,品味美,最终创造美。

3在中职学校引入茶文化教育的方法

(1)把茶文化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开设,给学生创造一个环境。

(2)开设茶文化社团。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和交流的平台。社团可以开展茶艺培训、表演,茶叶采摘、加工等活动。

(3)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扩大茶文化在中职学生中的影响。

(4)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开展与茶文化相关的活动。

茶艺茶道课程范文5

【关键词】中职;种植专业;课堂教学

我国是世界农业人口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国家通过改革开放、通过城市工业化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能够提高经济收入的大量岗位,改善了不少农村家庭的生活条件。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投入,减少了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尤其是贫困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直接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要真正解决山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农业产业化是核心。可是,由于缺乏现代化技术的融入,广大山区农民对农业产业化缺乏认知,传统的、粗放式的种植加工方式仍然起着主导作用,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产能低下、品质差、经济效益无法提升的不良循环,很难实现脱贫致富。在这样的背景下,职校作为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机械化、工业化、现代化充斥着年轻人的思想,特别是走出大山,见识了外面多彩世界的新一代。要继续让他们走进职校课堂,重新学习农业种植技术,这对渴望脱离黄土地的孩子而言绝对是一种“叛逆”。虽然教师苦口婆心,尽管的确从事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发展多么重要。但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不是用精神食粮就可以支撑的。为此,要让进入职校的学生自主学习种植专业知识,选择的内容、教学方法就尤其重要。教学改革如何改?这必须依托于地方产业特点,合理的设置专业和课程,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让他们能够以浓厚的兴趣融入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仅以茶叶种植教学部分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挖掘潜能,增强课堂吸引力,实现高效教学。

一、教学融入传说、史例,注重引入

在本专业的教学中,既要达到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认知,又要避免传统的说教而导致学生的厌学。教学中可以结合课程的讲解,适当融入一定的历史传说,逐步引入,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比如说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起源于神龙氏。学生不知道神农氏是谁,当然就对老师所讲授的东西没有兴趣。这时,可以将“神农尝茶”的传说融入进来,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一下子就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在听老师解说和探讨中参与到课程中来。当介绍为什么古人直至现代人都如此喜欢饮茶,仅平铺直叙的讲述茶的功效,教学效果必然黯淡。此时可以给学生介绍茶在古代的经济地位,如公元前1122-1116年,我国巴蜀就有以茶叶为”贡品”的记载;茶叶在唐代它做过“飞钱”货币,在唐、宋、明代当过中原与边疆“以茶易马”的交易品,还扮演过边疆官吏的“饷银”等角色,从而引入茶叶的功效,茶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融入文化,拓展丰富内涵

在教学中融入文化,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能增强对我国茶文化研究历史的认知,同时还能让他们体会到学科的重要性。中国是茶的祖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那么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识茶、饮茶的呢?在这样的起疑开头,让学生去讨论研究茶的文化发展。然后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先认识茶,最先是药用。远古时代,人们最早把茶作为一种治病的药物,野生茶树上采下的嫩叶,生嚼后加水煎煮成汤汁饮用。这种煎煮而成的茶汤,苦涩如药,因此,那时又称为“苦茶”。以后,通过人们的不断实践,发现茶不仅可以防治疾病,而且还可以生津止渴,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饮料,于是开始种茶、制茶和饮茶。

但是,为什么现在世界上最出名的是日本茶道而非中国茶道呢?究竟茶文化是中国的历史还是日本的创新呢?提出这些困惑学生的种种疑问,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和解惑。原来,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较早地传入日本。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日本的茶道起源于日本本土,但吸收了中国的茶文化,且具有日本民族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学生这下明白了,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是茶的起源地,但因日本人对茶道的深刻研究,中国现代茶道又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日本茶道的影响。通过对茶文化的答疑解惑,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

三、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教学真正能做到学生积极参与,并乐于其中,这才是高效课堂的体现。我们在传授中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小插曲,教学内容未必要与课本或教案相符,关键要学生有所收获。如我们介绍茶道――“是以修行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这样直白的介绍,学生未必真能一下理解。我们可以在课前进行教具的充分准备,将全套茶艺工具备足,让部分学生模拟茶艺师傅,展示茶艺;让部分学生模拟客人,端坐饮茶,思考古人悟道之理,真正体会茶道的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完全脱离了书本和课桌的束缚,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师所描绘的意境里,当一节课结束之时,大部分学生都还意犹未尽,依然沉浸在课堂的表演“角色”之中;而教师传授的课程,也在学生的欢乐中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产教结合,直观具体

职校的农业产业化技术类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在学校所学习到的技术切实应用到生产中去,实现经济效益,这也是真正能够吸引农业类专业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重点。在教学中,可以将教学课堂搬到基地、搬到农场,让学生亲自参与,在动手实践和亲自参与生产中领悟知识,获取经验。比如,制茶,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制茶工艺流程,让他们收获生产出产品的快乐。同时,再通过参观当地茶叶生产企业,将现代制茶工艺与学生体验的传统制茶工艺相比较,直观而贴切的让学生亲身体会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强大震撼力,进行思想上和观念上的再一次更新。

茶艺茶道课程范文6

关键词:酒店管理;茶艺课程;教学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酒店中高端客人在康乐消费和餐饮偏好上越来越追求时尚绿色,古朴归真。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静、怡、真”的茶道精神正好迎合了现代人对“本真”的追求。因而在酒店行业中对懂茶艺的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茶艺也已成为许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茶产地及其周边的高职院校开设茶艺课程较为普及且历时已久,不少学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体系。然而作为不产茶的地区,包括笔者所在的城市,茶艺课程只是近几年在少数学校开设,教学硬件和软件方面也有待提高和完善。

一、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程的必要性

1.酒店行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的需要。随着酒店行业的发展,茶艺服务在酒店中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茶室、茶吧、茶座等服务设施在酒店中随处可见。为进一步推进茶文化在酒店业的发展,丰富酒店的服务内涵,需要既懂茶又懂酒店行业服务技能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适应市场的需求开设茶艺课程,学习茶文化、茶艺服务等相关技能,以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适应酒店行业发展的需要。2.提升酒店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需要。中华茶艺是酒店行业接待世界各地客人时提供的精品服务。了解茶文化、掌握茶事礼仪、茶艺服务有利于提高学生酒店服务技能、提升审美情趣,对于学生性格和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意义,从而帮助提高酒店行业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3.完善酒店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的需要。酒店管理作为现代服务业翘楚,企业招聘人才的热门,是高职院校设置的重要学科。酒店管理专业在延续传统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等核心课程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高职院校开设茶艺课程,有利于促进整个酒店管理专业学科体系更加完善。茶艺因其自身的性质和魅力,受到学生的欢迎,该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二、现阶段茶艺教学存在的问题

1.茶艺实训室硬件设施不完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完备的教学设施是茶艺实训顺利达成的有效保障。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茶艺课程,却没有专门的茶艺实训室,学生只能坐在普通的教室听课,缺少实践操作机会;有的实训室建设水平滞后,只有简单的茶具摆设,设施数量、种类不能满足上课需要,茶艺室装修简陋,缺乏茶文化氛围,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茶艺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制约茶艺教学的长期发展。所以为了推进茶艺学科的发展,提高茶艺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并加强茶艺实训室建设。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因茶艺属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新兴学习方向,大多高职院校缺乏专业出身的茶艺教师,尤其是北方非产茶地区的院校,担任茶艺教学的一般都是酒店管理专业其他学科教师,他们或通过自学掌握一定的茶艺知识,或经过短期的培训就被安排上茶艺课,缺乏接触茶的实践机会,对茶文化、茶道精神的理解也相对浅陋。师资力量匮乏是制约茶艺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茶艺师资培训,提升茶艺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刻不容缓。3.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过程有待完善和提高。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教学实践取得成效的前提。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向就出现问题,教学实践也就偏离了轨道,进而影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影响茶艺学科的发展。一些院校针对这样一个新兴的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经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思路不清晰,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轨,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需要学习兄弟院校茶艺教学之长处,潜心研究探讨适合本校的教学思路及教学实践,从而形成完善的茶艺教学体系。

三、茶艺教学实践研究

1.确定“以职业生涯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和茶艺的特点,明确茶艺教学的总体思路,即引导学生树立“我们是高星级饭店和高素质的餐饮企业茶艺岗位员工”的职业生涯出发点,并逐步实现“高素质餐饮企业茶艺服务经营管理者”的职业追求。2.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2014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取消319项职业资格许可,2016年12月又取消114项,而茶艺师资格证书得到保留,由此可见该资格证书的珍贵性和可信性。加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是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五个对接之一,在完成茶艺的正常教学计划的同时,学生要参加茶艺师资格证的考核,鼓励学生一专多能。学生毕业时既获得作为敲门砖的毕业证又取得了作为上岗通行证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将审美教育融入茶艺课堂,加强职业情感,提高职业素养。传统茶文化孕育了丰富的美的元素,人美、茶美、水美、器美、境美、艺美,能够理解和展现这些美,对学茶之人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将审美教育融入茶艺教学,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对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除此,在茶艺教学中加入美育元素,引导学生在泡茶、品茶中感受真我,感悟人生,消除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实现以茶育人的目的。4.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将教学内容模块化。要使职业教育与社会无缝接轨,教学就要与工作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在茶艺课程上总结提炼出与茶艺相关的工作岗位和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确定学生的学习领域,并在教学中将每一个学习领域内容根据茶艺职业标准的要求模块化,即把教学内容分为茶艺理论模块、茶艺服务与管理技能模块、岗位操作实践模块,详见图1。茶艺理论模块主要是以学习茶叶知识为主,重点突出对学生“知”的培养,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事茶艺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认识,拓展专业思维和视野;茶艺服务与管理技能教学是以职业训练为主,重点突出学生“行”的培养,在本模块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情景模拟和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掌握从事茶艺服务的流程和实际操作方法,从基础的服务学起,逐渐增强岗位工作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从而为从事基础管理岗位奠定基础;岗位操作实践教学是以参与酒店服务及茶相关岗位工作为主,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在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辅助指导下为客人提供服务,从而使学生“零距离”接触行业,学以致用,在“学习-实践-反思”中不断提高。5.采用“教学做合一”的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节茶艺课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适合运用在泡茶服务、茶叶介绍与销售等环节,即将工作场景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服务过程;自主探究法是课前教师将学习任务发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在课堂上将自己或小组习得的知识相互交流,这种方法可运用在茶叶、茶具、茶俗等知识的介绍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师演示、案例分析、视频影像资料、PPT等组织课堂教学。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会学、善学、乐学的能力。6.实施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果,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考核的反馈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赛代考”是非常适合茶艺教学的一种考核评价方式,它打破了常规的考试形式,将考场变身赛场,以竞赛成绩作为该科目的考试成绩,同时评出单项奖给学生以奖励。“以赛代考”不但考核了平时的学习效果,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激发了学习热情,学生从要我练转变成我要练,从而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风。参与“职业技能鉴定”,将茶艺职业资格的获取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既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岗位能力,又使学生获得了从事茶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资质认证。另外,在考核评价上还要重视学生的企业实践活动,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评价。把学生工学结合的表现,企业的鉴定,指导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总结报告作为工学结合成绩的量定参考,最终按照一定的比重,将“工学结合”的考评成绩纳入期末终结性考核评价。7.重视第二课堂教学。茶艺教学要想获得学生的广泛认可和欢迎,在校园里形成爱茶、学茶的氛围,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走出课堂,多多组织实践活动。例如,开设茶艺社团,参观茶企业,在校内校外组织茶会,定期开放茶艺室,让学茶学生自主经营,为全校师生服务等。这样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组织茶文化活动的策划能力。

四、结语

茶艺教学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突显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茶艺教学的日益精进需要院校、师生的重视和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希望通过茶艺教学,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茶、爱上茶文化,让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在校园中得到更多的传播。

作者:王雪莲 单位:大连职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吴航.高职茶艺职教的特点及教学方法[J].文学教育,2016,8.

[2]卢常艳.《茶艺》课程教学初探[J].价值工程,2015.

[3]石增业.浅析酒店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质[J].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