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经典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经典文化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1

【关键词】 经典教育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66-01

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创造条件,让青少年学生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接触那些更有阅读价值的经典文化,经典有些过时的内容,并不妨碍我们完整地阅读和理解。经典教育中需要我们加强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经典文化的态度:我们尊重经典,重视经典,但绝不迷信经典,神化经典。

经典具有不朽价值,阅读经典不可或缺。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中华民族积淀了灿若星河的国学经典。这些经典承载着民族之魂,牵系着文化之根,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遗忘,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最值得珍视的巨大宝藏。中国历来是一个在文化上崇尚理性、重视教化的国度,以儒家为正统的官方指导学说,一贯倡导开启民智、兴办教育,配合着“选贤与能”的科举制度,使教育发达、人才兴盛。在这种文教发达的背景下,产生的历史文献是世界各国中最多的。而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献中,则较少涌现出经过历史选择和检验的文化经典。这些经典是古人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先民的生活常道与实践经验,传达着前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经典在过去的若干世纪中,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学习传诵,成为汲取智慧与灵感的源泉,其文化价值得到历史的检验与肯定。

青少年儿童在当代课堂上直接面向和熟悉这些经典,是理解和把握传统便捷与有效的方式。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很多人都有体会,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而言,讲好一首唐诗胜过讲一通唐诗概论,阅读先秦诸子胜过讲述一通先秦思想概论。同时,经典不是陈旧,不是老朽,它是古老而至今还在鲜活着滋养我们生命,温润我们灵魂的元素。经典诵读的意义,或许不只在有益于语文、口才,其意义或许更多的在于通过目识口诵,烂熟于心,浸润其中,扎下思想的根,让灵魂融合于高远的智慧之中,从而远离了浮躁和平庸。

经典教育意义广泛,切忌功利化取向。倡导和鼓励青少年阅读经典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经典教育具有广泛的意义,预期的收获是多面而非单一的。对此古人早有论述。孔子指出学《诗经》有审美、认识、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学习《易经》有文学、修身、制器、卜筮多方面的作用,学习者可以各取所需。

经典,世界视野的、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的大经典,我们何能取其沧海之一粟?文化,中西兼容、天文地理、哲学宗教的大文化,我们何能沐其九天之一缕?如此,倾己所有,竭我们所能,为了我们的人生发展奠基,我们心之所往、力之可及的又有几何?可是,大经典、大文化,又如此强有力地感召着我们,我们仰望着、追随着、践行着。

在经典教育实践中,当经典的局限性和经典教育的当代性与现实性相遇时,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是否必须删除这一话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充分的发酵。讨论双方大致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大部分讨论者赞成传统文化经典中有些部分所宣扬的价值观并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不过,问题的焦点逐渐集中在对这些“糟粕”的认定标准,以及是否有必要删改。例如,有些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不能将经典中不合时宜的内容直接带进课堂。这些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忧虑和担心也并非全无道理:让一些年龄尚小的儿童学习经典,他们尚无足够的辨别能力,经典中一些过时的内容,会对他们带来负面影响。争论到了最后,隐约地殊途同归:“怎么教”才是传统文化教材存废的关键,和教材无关,和我们的教育方法有关。如果不采取一些手段加以解决,经典教育会遇到很大阻力,甚至会难以推行、半途而废。删改经典总是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经典教育实践提出的问题总是要解决的。

在“经典浸润、文化育人”的使命感召引领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在“经典浸润、文化育人”的使命感召引领下——我们能够做得了多少,我们就做多少!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领域,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只教给学生正确的东西,而让他们远离错误的东西;热衷于教给他们正确无误的知识,而不是教给他们保护自我和认识社会、进入社会的能力。我们很容易把这样的思维定式运用到对待经典教育方面,只希望青少年儿童接触经典中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不要接触那些消极的过时的内容。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2

摘 要:公共图书馆作为传统文化宣传和推广阵地,面对这场版本删节之争,图书馆在引导孩子们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时该做何选择?为此笔者在文中详细介绍了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时应选择的版本及指导儿童诵读经典的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3-0074-02

收稿日期:2012-02-08

作者简介:李颖(1973-),邯郸市图书馆馆员。1 儿童应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原著

1.1 阅读原著有利于孩子们诵读

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经典,尤其童蒙读物,句子短小精干,富有韵律,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符合儿童活泼欢快的天性,便于孩子们的记诵。如《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儿童启蒙读物,句子充满音韵美,孩子们无论是诵读还是吟唱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删节后的经典版本,文章的整体节奏、音韵会遭到破坏,不如诵读原著那么顺畅富有情趣,对儿童的诵读兴趣和效果容易带来不利影响。

1.2 删减经典容易误导读者

一本好书,其中的字、句、段、节、章被作者巧妙结合成有机整体,每一个细微的改动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书的整体结构甚至作者思想的表达。尤其像《论语》、《道德经》等传统经典读物,文字精练至极,对其中一些句子甚至一个字的删减,都容易使人产生歧义,错会作者的意图。在这场经典版本删节的争议中,一些网民指出不少经典被断章取义,造成对全社会的误导。一名大连网友说:以德报怨,本意并不是让你去做“受气包”,原句是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才幡然醒悟。类似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经典删节造成的影响对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对于孩子呢?为使孩子以后能够正确了解作者真实意图和思想,减少断章取义之现象,我们还是应手下留情,还经典于真实面目,让孩子从小诵读原著。

1.3 诵读原著能够学习并了解历史

传统文化经典是对过去人们的思想、生活、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真实记录。如:“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终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这短短几句话,再现了古人诚敬、孝养父母的态度和对君主忠心耿耿却又谨小慎微的样子。虽然“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主专制与我们现行的自由民主制度相悖,但这是当时历史的真实记述,我们从中不仅能够了解到古人孝养父母、侍奉君主的态度和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对比还可以体会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我们从课本上了解到的历史知识,是专家学者通过对古代典籍的查阅、整理、考证后重新编译而成的,同样的内容放到教科书中可以名正言顺的让学生们学习并称之为历史,而孩子们直接从原著中看到却被一些教育者当做洪水猛兽一删为快,这到底是经典出了问题还是教育者出了问题?假如我们现在把所有体现“孟母三迁”的句子从书中删去,恐怕后人再也无法知晓孟母教子的故事了。所以笔者提倡孩子诵读经典要读原著,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对孩子有积极意义的内容让孩子学习,对于当今社会不适用的内容让孩子当做历史来了解当做知识来学又未尝不可,没必要大动干戈把经典肢解得面目全非。

2 掌握儿童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原理和方法

2.1 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以诵读为主

首先,从生理角度讲,人的理解力随着年龄增长在逐渐增强,而14岁以后人的记忆力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渐呈减弱趋势。0~13岁是人一生记忆力最强的时期,称作记忆“黄金期”,而这一时期的理解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婴幼儿时期。根据这一特点,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一般提倡诵读,不要求必须理解经典内容。南宋思想家朱熹在《朱子读书六法之‘熟读精思’》中说:“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因此,孩子们通过一遍遍的反复听读、诵读,自然达到背诵经典的效果。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理解力增强,阅历日渐丰富,再去品味经典之内涵便会很容易了。因此在人类记忆力最强的儿童时期多诵读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不但能增强孩子们的文化底蕴,又能使传统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2.2 老师在指导孩子诵读经典时要掌握好三个原则

首先是快乐诵读原则。即引领孩子诵读经典时,要使孩子带着轻松、自然、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诵读经典的效用。其次是整读原则。即文章能整段读不要分句读,能整章读不要分段读,且读时要按书内容的次序,切忌跳章跳节。据试验,文章整读要比分读收效更好。再次是诵读时间原则。即经典诵读活动需要每天坚持,时间要相对固定,逐渐使孩子养成每日诵读的习惯。对于学龄孩子,由于学业较为繁重,为保证孩子能够每日读经且又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学习功课,读经时间应采用离散式读经的原则,即把每天总的读经时间根据情况分成两、三次,一次学习时间约十分钟,每天学习时间约为半小时。

2.3 以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孩子诵读经典

为提升孩子的诵读兴趣和保持良好的诵读状态,辅导老师在引导孩子诵读经典时要不拘形式,广开思路,大胆尝试。如:孩子在诵读经典时可分组诵读、领读、可和着音乐边诵读边变化队形、姿势等等。天津和平区二十中附小的学生每天早上一进学校,就在音乐中朗诵《三字经》,使孩子在读经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兴致。还可通过举办经典诵读比赛、讲座等活动来提高孩子们对经典的认识,增强他们经典诵读的积极性。我馆曾与丛台区十三所小学校联手开办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比赛,来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诵读经典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又如广州少儿图书馆举办的“儿童经典诵读与素质教育”讲座使许多家长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纷纷督促并能够和孩子一起投入到诵读传统经典中去。总之,儿童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形式、方法、手段多种多样,只要辅导老师用心去琢磨、去摸索,孩子们会以欢快的心情愉悦的心态投入到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之中。

2.4 适当讲解,活学活用

有些教育者认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带有轻视女性、轻视劳动、宣扬“三纲”等严重的封建思想,孩子们看了怕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湖北黄冈市高中语文教师周洁说,“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关键不在于所读的文本本身,而是正确的引导”。笔者很赞同周老师的说法,由于时间跨度比较大,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一些内容对于现代社会来讲,看起来似乎“不合乎适宜”。而小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他们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认识和看法,对经典中的一些字句会直接产生自己稚嫩的理解和判断,为避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辅导老师应对及时就容易引起异议的内容加以适当讲解和引导,比如:《弟子规》中“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告诉我们在古代,为表达孩子对父母思念之情和对父母养育之恩永记不忘的情怀,孩子在父母去世后,要到父母坟前守孝三年,且三年之内素衣素食。而我们现代的孩子要学习古人对父母的敬仰之情,并非要照搬古人的做法。又如“过犹待,百步余”。现在不少人认为:“这种不合时宜的繁文缛节,是对儿童天真活泼精神的扼杀”。按字面讲,这两句话是说长辈经过时,晚辈要等长辈走过约一百步后,晚辈才能离开。老师在指导孩子诵读时,应及时告诉孩子这是古代的礼节,表示晚辈对长辈的尊重,我们现代人也要尊重长辈,但见了长辈只要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就行了,并不需照搬古人礼节,等长辈走过百步之遥后才能离开。老师通过及时的引导和适当的讲解,能够使孩子们对经典的内容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活学活用,从而使孩子在规范行为方面能取其长避其短。

3 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后人的不断继承和发扬,儿童学习和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从小培养儿童阅读好书的习惯是图书馆的职责,引导孩子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是图书馆馆员应尽的义务,虽然在引领孩子们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争议和困难,只要我们以正确的诵读理念作指导,运用善巧的导读方法,持久的把这项工作开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华夏文明会得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热议:删减《三字经》等经典是否因噎废食(图)[EN/OL].(2011-01-04 )[2011- 06-04].hb.省略/a/20110104/001711_2.htm.

[2] 复旦教授钱文忠否认曾说学三字经吃亏 反对删减[EN/OL].(2011-01-06)[2011-06-08].省略/net/view.

[3] 孙文阁,梁莉.《弟子规》[M].内蒙古: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3

一、传统文化经典不存在“重回”的问题

现行的中小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也不少,但是重视程度不够,开掘利用的效果不好。 以高中段语文必修五册为例。人教版选文共98篇,古诗文44篇 ,占总数近45﹪,平均每册8.8篇;鲁教版平均每册6篇;苏教版每册平均7篇,此外,在选修课上还有单独开设《论语》《唐诗宋词》《史记》等。

遗憾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客观上,基础教育已经变成升学的选拔教育,使中小学教育的工具性、功利色彩浓厚,人文内涵淡化,实质上近似于一种缺乏人文精神的纯粹的重复性的职业训练。语文课某种程度上更像古代汉语课,这些经典的古诗文以词句串讲、翻译等形式被分析得支离破碎,而对于人文思想内涵老师不求甚解,学生不甚了了。

作为一个语文一线教师,我的理解是,如何开掘、利用好我们课本现有的传统文化材料,如何能让学校、老师、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都有所提高,这应该是我们首先最应该重视、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及其他。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好,再多的传统文化经典进课堂,也只会变成形式上的多发几本书、徒增学生负担而已。你就是把那些先哲们重新推到课堂上亲自去教,效果也不值得期待。如果上面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那么,顺理成章,课堂内外传统文化经典只是多少的问题,不存在“重回”的问题了。

二、更多的传统文化经典进课堂的操作性值得认真思考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卷帙浩如烟海,经典汗牛充栋。那么,哪些经典进课堂,进多少,什么标准,经典中历史性的与时代相矛盾的内容和思想怎么看待。这些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又一个大问题。儒、墨、道、法等家先哲们的主张,或是传统技艺上琴、棋、书、画等,各有所长,很难说那家、那种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同理,我也不认为那一部经典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传统文化经典”的思想在课堂上“百花齐放”才能引领学生形成全面、健康的语文素养。当然,应充分考虑基础教育、学生时间和知识面需求等方面的特点,尽量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精选篇目学习,而不是抱着一派、一家、一本学到底。

其次,“让传统文化经典‘重回’中小学课堂”的理由很多,诸如“用先民的智慧给莘莘学子打下精神的底子”,传承传统文化,德育教育等不胜枚举,也都很有说服力。正如陈思和老师所说的,语文是关涉到“人之为人”的理念的灌输和启发,是关注人性之爱和心灵健康的对其他学科有“支撑”意义的母亲式的教育。当前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要让我们的孩子勇敢地走上社会,他们也很需要接受掌握竞争技能的父亲式的教育,而这在当前教育的大背景下,你不得不承认是占主导地位的。 所以,摩罗老师提出的“至少应该有一半课时用来学习中国古代传统经典”的建议,如果你了解当下语文学科在学校、学生心中的地位的话,你会失望;如果你了解当下语文写作教学和学生白话文习作水平的有多差的话,你会近于绝望。过去的已经过去,正如现在常有什么食品安全问题,但我们也无法回到那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纯天然的时代了。“传统文化经典”的文言的表达方式再好,现在或将来也不会是我们社会的主要表达方式了。我们更需要做的是领悟和传承传统经典的思想内涵,切实提高白话文的阅读表达能力,这毕竟是现在社会也是面向未来的人与人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

最后,宏扬传统文化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没有问题。但喊口号是一回事,实践又是一回事。因为现代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如果传统文化不能成为社会风尚,不能成为全民共识,仅靠中小学课堂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回到家里、社会,看到的却是“尔诈我虞,营私舞弊”,其成效就不值得期待。正如有学者提出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强化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其实是将传统文化遗失的责任,转嫁给了无辜的孩童。恰恰相反,当前最需要学习传统文化,需要强化其意识的,应是决策者和执行者,应是整个社会”。否则,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可能将是镜花水月,看上去很美!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经典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现在,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读经热潮,很多中小学校都在积极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但在高中教学阶段,迫于升学压力,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都不够重视。因此,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一、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意味着语文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而应拓宽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1.有助于文化知识积累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传统经典中涵盖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服饰、文学、舞蹈、文物等均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下文将介绍两种在中华传统经典中比较常见的文化知识。第一种就是中国的山水文化。在中国很多诗歌中都可以见到富有中国特色的山水文化。在中国山水文化中,山川美景所蕴含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景物本身,更多的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例如,李白的很多诗歌作品中都以山水言情。在《将进酒》中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在《游泰山》中“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初天地间”,这些诗歌中出现的山水景物都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情感;第二种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通过传统的节日文化可以看到古人社会生活的情景,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人情风俗。学生通过诵读这些中华传统经典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积累文化知识。

2.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书面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变得“会说话”“会写作”,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其实,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是书面表达能力,都要经历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所谓的输入过程就是要先将语言素材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之中,而输出过程就是学生应用这些语言素材的过程。中华传统经典中包含很多内容,具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学生经常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会不断填充大脑中的语言素材库,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即语感。虽然,有些传统的经典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较久远,但依然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凝聚精气神

精气神是古代哲学提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人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中华传统经典中不仅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包含着正确的价值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儒家经典《大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修身”,也就是说人要先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才能维护好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让天下太平,这样的思想观点放到今天也是正确的。高中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阅读这样的传统经典,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修身”的重要性,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此外,在中华传统经典中还蕴藏着很多其他的思想观点。例如,屈原的《离骚》中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的是古代士大夫尽忠为国的思想,这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思想是一致的。让学生阅读这样的经典名篇,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否则国家的发展将毫无意义。现在,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并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诵读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但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高中学校必须重视这一活动,丰富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诵读平台。

参考文献: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5

[关键词] 传统文化;古寺;能乐;庭园

小津安二郎(1903―1963)是日本比较著名的电影导演,他导演的电影作品以1945年为界线,可以分为战前和战后两大部分。战前的作品,一部分是着重表现窄街陋巷里平民百姓的温暖人情;另一部分是表现在社会结构的变化下被扭曲了的人。战后小津的作品有了更深的思考,正如日本的影评所说,小津的电影开始聚焦于传统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在现代社会里的走向,探讨在新的人与人的关系下人们的冷淡、寂寞和无奈。2003年,小津诞辰100年,逝世40周年,日本文艺界对小津的电影作品做了一次系列回顾,高度评价了他的艺术成就。

小津安二郎战后拍摄的作品,其中最早的代表作是《东京物语》(1953),作品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画面就是“平凡的日常”[1]。作者通过这些“平凡的日常”展开了作者的重要主题――日本战后社会文化中的“家”的位置以及“家族”的传统与变化。在电影《东京物语》之前,小津曾导演了电影《春》(1949),《宗方姊妹》(1950),《麦秋》(1951),此后还导演了《茶泡饭的味道》(1952),逐步奠定了以描写“平凡的日常”来叙事的作风。因此,有的日本评论家称小津的电影是“小市民映画”,是“家庭连续剧”[2]。

电影《春》讲述的是只有父女二人的家庭变化的故事。大学教授周吉的妻子已故,女儿为了照顾父亲的日常生活一直没有考虑结婚。父亲希望年近28岁的女儿能早日出嫁,劝说女儿去相亲;而女儿则担心一旦自己出嫁离开父亲,不会洗衣做饭的父亲没有人照顾会难以生活。于是父亲只好谎称自己也许准备续弦,女儿终于答应了去相亲。女儿结婚前,父女俩一起去京都旅行,女儿说希望能够永远和父亲在一起,父亲劝说女儿应该走向新的生活。女儿的结婚,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生活开始,同时也是女儿原来所在的家庭的一次分解。电影里的父亲看着穿上了新娘衣装的女儿,眼神里有幸福,也有一丝幸福以外的失落。婚礼结束后,父亲周吉一个人回到家里,笨拙的手慢慢地削起了苹果,电影最后的这个镜头,象征着父亲开始了晚年孤独的生活。

电影《晚春》虽然是一部描写父女二人的家庭物语,但是在画面上,却有许多着重表现日本传统建筑、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艺术的镜头。例如`仓的圆觉寺和寺内的茶会、`仓的长谷大佛、染井能乐舞台和舞台上表演的能乐曲目《杜若》、京都的古寺清水寺、京都著名的枯山水庭园龙安寺等。这些实排的镜头向观众展现了日本古代以来的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象征。电影中的人物映衬着古寺名刹,这和小津的其他电影作品中以民居小巷为人物主要背景的特点大不相同。有的影评说这部电影中的传统文化镜头是小津在日本战后的混乱时期,对逐渐被忘却的“日本美”的凝视[3]。

电影的一开始是北`仓车站的画面,然后是怀抱圆觉寺与寺院为一体的山,然后是圆觉寺伽蓝(这里应该是实景拍摄,北`仓车站恰好在圆觉寺山门之前,笔者曾在此下车参观过圆觉寺)。之后镜头转向了室内――正在准备举办茶会的茶室,几位身着和服的女士端坐在这里等候茶会的开始。这时,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性静静地到来,她就是电影女主人公纪子,纪子先双手放在榻榻米上伏身向各位女士一一施礼,平身端坐,向同样来习茶的姑妈秋子悄声打招呼;然后,几位女士一同正襟端坐静观茶道师傅的点茶。茶室、挂画、茶器与赏茶人构成了一幅娴雅从容的画面,这中间,镜头两次转向茶室之外的古朴建筑。

`仓圆觉寺开山于日本弘安五(1282)年,由当时`仓幕府的第九代执政者北条时宗从中国请来无学祖元禅师创建,是日本佛教史以及文化史上的重要寺院。`仓时代的佛寺建筑和佛教美术都开创了新的风格。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仓的长谷大佛,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线条明快的木刻像。而圆觉寺寺藏的唐画宋瓷等国宝也一直是文人墨客的话题。电影《晚春》的一开始就把镜头对准了`仓古寺,可见导演小津要表现的是什么了。轻松悠长的音乐下,银幕上展现出一组美丽的镜头――古寂的寺院伽蓝,娴美的和服女性,静心凝神的点茶,几乎不能让人相信镜头里竟是日本1949年的景象。

1949年,是日本战败后的第四年,在东京等大城市,还随处可见炮火的废墟;市街不整,食品匮乏。当时在民间有一句流行语叫做“剥竹笋的生活”,指一家的主妇为了全家的生计一件一件地卖掉自己的和服用来换粮食的困窘。电影《晚春》里出现的圆觉寺茶会的场面,在当时应该是中产阶级有闲妇女的修身课程,但绝不是后来小津电影里经常表现的普通人的“平凡的日常”。《晚春》最初一连串的镜头向观众突出地展示了人们因十几年来的战争而久违了的传统,祥和的画面。

电影《晚春》的主人公,是家住在北`仓的大学教授。这也许是为了特意要拍摄北`仓圆觉寺的镜头而设计的条件。事实上,圆觉寺不仅仅是日本`仓时代的社会、宗教与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日本近代以来许多文人寻求精神文化家园的所在。文人们或前去访问,以求一见寺藏之宝,或入寺坐禅,以求精神上安定或升华。例如思想家铃木大拙、作家夏目漱石等都与`仓圆觉寺结缘不浅。小说家芥川龙之介也在笔下写过圆觉寺和当时的圆觉寺高僧释宗演的逸事。战后的川端康成就居住在圆觉寺附近,川端在小说《舞姬》中也描写了一位家住北`仓的教授和女儿的故事。小津安二郎晚年住在`仓的净智寺附近①,据说电影《彼岸花》(1958)就是以`仓的英胜寺境内盛开的彼岸花来命名的,并且电影中也有英胜寺内的实拍镜头。可见小津对`仓古寺的偏爱。而在电影《晚春》里最先出现在镜头上的圆觉寺还是小津安二郎的长眠之地。[3]

影片中和纪子的茶会场面相对应的是父女二人观看能乐舞台演出的场面,影片中的舞台上演出的是观世流的能乐曲目《杜若》。虽然仅仅是电影里的一个场面的演出,能乐演员的名单按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都一一印在了电影的演员表字幕上,可见能乐演员在当时的艺术知名度。电影的镜头由舞台到观众席再到舞台,画面来回移动,电影的声音却一直是《杜若》的演出伴唱和配乐,奉献给电影观众的能乐听觉欣赏一直持续了7分钟。

日本语中的“杜若”读音为“KAKITSUBATA”,是一种水生花草,每年初夏开花。能乐舞台上的曲目《杜若》,名字缘于日本古典文学《伊势物语》第九段《三河的八桥》故事。《伊势物语》的这段故事讲的是一位擅长和歌的某男(一说指历史上的实在人物在原业平)从京都出发,向东旅行,途中路过名叫三河的地方(现日本爱知县东部),一行人决定在支流多歧的水沼地“八桥”小憩。此时水沼中杜若花正在盛开,随行的众人请男主人公以杜若的花名为缘作一首和歌。于是主人公就以杜若花的花名KA KI TSU BA TA五个音节为每一句的开头音,吟咏了一首绝妙的和歌,让众人感叹不已。

以《伊势物语》这段故事中的花名“杜若”为题,能乐舞台的《杜若》表现的是《伊势物语》若干年之后一位旅行僧人的见闻:有一位旅行的僧人,一路来到了《伊势物语》主人公曾经以杜若花为题吟咏过和歌的三河,此时恰好也是杜若花盛开的时节,旅行的僧人在赏花的八桥桥畔,偶然遇到了一位乡女,乡女向旅行僧讲述了从前的在原业平(日本古代著名歌人,一说为《伊势物语》的主人公,作有和歌《杜若》)与这里的杜若花结下的缘分。后来乡女在旅行僧的追问下承认自己就是杜若花的花精。然后花精起舞,舞了一段《伊势物语》的故事。

电影《晚春》中能乐舞台演出的拍摄场景是当时著名的“染井能乐舞台”。该舞台最初建于1875年,建于东京的根岸,供露天演出用。后于1919年移建于染井(现东京都丰岛区),并把舞台设在了室内,类似于剧场。在电影《晚春》拍摄的1949年,染井能乐舞台由于躲过战火的焚烧而完整保持了原貌,所以经常有各个流派的能乐演出。(该剧场和舞台已于1965年拆除,解体后的舞台部分捐给了横滨能乐堂。)电影里的舞台上扮演杜若花精的能乐演员是观世流梅派的传家人第二代梅若万太郎。

在电影《晚春》里,父亲和女儿坐在榻榻米席位的前排,父亲手里拿着剧本,偶尔看上一眼,似乎是要确认台上的唱词。电影里看到的舞台,是杜若花精正在起舞的场面。前半场乡女打扮的演员已经更换了衣装,扮成了王朝时期京都贵族的模样。花精头上着冠,戴着假面慢慢起舞,述说古代和歌的济世功能和艺术至上的神圣。那位旅行僧人坐在舞台伴唱行列的一侧,似乎是在倾听花精的述说。这时,观看能乐舞台演出的女儿纪子,发现父亲曾向远处观众席上的一位女士点了一下头表示致意,而那位女士就是姑妈要介绍给父亲续弦的中年丧偶女性。父亲向那位女性点头致意后又专心观赏舞台上的演出,可女儿却再也无心观赏,沉入了自己的心思。在这个场景里,电影中的人物没有一句台词,只有舞台上节奏顿挫的伴鼓声和低沉抑扬的配唱声。7分钟,台上传统艺术的精妙和台下人物内心的微动都表现得非常自然、细致。

能乐是日本的传统艺术,也是日本的无形文化遗产.能乐舞台的演出,主演者要戴上专用的假面,舞台侧面配有乐队和伴唱。有许多曲目的题材来自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电影导演小津似乎是很喜欢能乐舞台上带的假面。在电影《晚春》里扮演父亲角色的演员笠智众先生晚年接受采访时曾回忆说,他在主演小津导演的电影《父在》(1942)时,小津要求他“请按能面来表演,在我的作品里不需要表情,要无表情”[4]。实际上,能乐舞台的假面有多种,每一种假面都表现了某种剧中角色的任务内心与性格。小津说的“无表情”应该是指不要演员的人为的表情吧。在电影《晚春》里的能乐舞台上的那一段花精的假面舞,可以说是演出来了假面无表情下的丰富表情。

电影的后半部是决定出嫁的女儿陪父亲去京都旅行的场景,镜头里出现了著名的古都文化景观――京都东山的清水寺,寺内悬建在崖上的木结构佛堂(俗称“清水寺舞台”)、龙安寺砂石造型的枯山水的庭园。这两处可以说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建筑。清水寺是日本古代的名寺,好多古典文学作品里都出现过清水寺的名字。该寺的佛殿最初建于公元798年,后发展为寺院建筑群;龙安寺最初是贵族的别墅,于1450年改为禅寺,1488年建起了方丈及诸堂。位于方丈南侧的庭园就是著名的枯山水砂石庭园。据考证,该庭园造于15世纪中期,庭园中白砂石铺地,配五组块石群,以表现海洋、岛屿和山峦。电影中的父亲坐在方丈的檐下凝视着眼前的枯山水庭园,老人的身姿如黑色剪影。越过这沧桑的背影,庭园里被抽象化了的无限山水也许才是小津要表现的永恒。

注释:

① 小津在`}共住了11年,49岁~60岁。其墓碑上只刻一个“o”字。

[参考文献]

[1] [日]四方田犬彦.日本电影100年[M].王众一,译.北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 Donald Richie.家的问题•小津安二郎――映像中的日本[J].国文学,1977(刊号).

[3] 高桥治.小津安二郎的三部作[J].妇人画报,2000(01).

[4] 中野翠.爱好小津/17/笠智众的故事[J].CHIKUMA,2006(10).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6

对小学生进行中华国学经典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古韵悠长,口才文采从诵读开始,素质气质自经典升华。实施经典诵读工程,让学生反复品味唐诗宋词经典文化的韵味,悉心聆听古代先哲的教诲,让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重新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诵读中华经典文化,天天咏唱千古名句,让学生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将诵读千古名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通过这一教育活动形式,同是让学生养成“重读书、重积累”的学习习惯。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并提出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

如何把传统文化渗透于学校教育工作,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具有传统中华文化底蕴又充满时代感的健康一代,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我校于2010年开始尝试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提出“与圣贤对话,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教育理念。以诵读国学经典为主要形式,以课堂教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民族精神和情感的全面渗透为主要目的,号召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我校坚持以德治校的方向,把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现代教育整合,培养民族精神,提高道德素养,创造经典人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校把国学经典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立了学校国学经典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任组长,组员由教科处、德育处、教师代表组成。为国学经典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统一安排,统一布置。同时学校加大宣传力度,从正面引导全社会和广大的家长支持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形成全校师生共学经典、共诵经典的氛围,具体工作由教科处和德育处施行常规管理,制定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分别由各班语文科任教师负责指导诵读。

2 编写校本课程,以校本课程的实施,提高经典文化实施与育人的实际功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在不加重小学生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乐学,学校从实际出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取舍,确定相对易懂、寓意深刻、朗朗上口的内容为教学重点,做到“三不”即鸿篇巨制不读、晦涩难懂不读、含义偏颇不读,和“三有”即有声、有色、有形。在容量、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安排。一年级《百家姓》,二年级《千字文》,三年级《三字经》,四年级《弟子规》,五年级《论语》节选,六年级《古诗词》。各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诵读内容。为学管理,学校安排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取得了较好效果。

学校把国学经典教育与语文课教学相结合,每周安排两节课作为国学经典教育课,由各班语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文句的精神实质进行适当的点拔,让学生诵读原文,使国学思想播撒在孩子的心田。课堂教学让学生触摸到了国学的精彩,提高了学生识字能力、记忆能力、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熟读、诵读、简单讲解,学生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为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利用中午(1:00-1:20)时段播放国学经典名曲。

3 坚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本着“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的诵读理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校园内布置文化墙,在楼梯间、教室黑板报张贴经典诵读图片、名人警句等,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观看,力求多方位营造国学经典学习氛围,让学校无处不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师生耳闻眼见,处处感知传统文化精神。

4 学习经典,汲取精华,将传统经典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学校将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和各学科有效地进行整合。语文课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渗透国学经典教学内容;美术课教学对学生进行作品赏析;音乐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古典音乐赏析;体育课教学把传统活动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把国学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和良好习惯的熏陶融合。孩子们吟唱、诵读《三字经》,使他们从小熟悉自己民族的语言,从而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提升爱国情感。孩子们诵读《弟子规》,牢记祖先口口相传的基本的伦理道德,牢记尊敬长者、孝顺父母、懂得感恩是中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传统。学生在诵读经典、熟记名句、提高中文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懂得了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学校通过班队会讲古代经典故事、让学生们与圣贤对话,明确做人的道理;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中融入经典故事、古代名言;在“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争当文明好少年”、“感恩教育报告会”等活动中渗透特色文化,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播撒在学生心灵深处,渗透于学生日常行为之中。

5 以活动为契机,多种方式寓“学”于乐

为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中小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要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方式。比如“经典诵读书法、绘画展”“ 经典诵读手抄报比赛”,把优秀作品制成展板在全校展览,对优秀作者奖励经典诵读古诗词书籍。再比如文艺汇演,各班排练经典古诗词朗诵、古典音乐集体舞、古诗词大合唱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便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6 建立考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