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宝宝早教启蒙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宝宝早教启蒙教育范文1
早期教育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一些国家出现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提前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还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对早期教育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早期教育 学前教育 早教机构
一、什么是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目前大家对早教有一个错误的认知,早期教育以为学龄前教育就是早期教育也就是0~6岁,然而目前我们各大院校的早期教育系所规定的是0~3岁才是属于早教范畴,大家比较认可的归纳为对0~3岁的孩子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或者小童教育,4~6岁孩子教育为大童教育。
目前除了一些直辖市和发达地区有官方的早期教育机构外,其他都为商业早教机构,根据迪杰特2011年度上半年的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有早期教育机构12450家,其中外资投资占比17.8%。
目前全国早教市场最活跃的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根据数据,这四个城市2011年上半年度早教中心同比新增33.6%,达到5112家。新增英语类早教中心达到48.6%,启蒙类新增23.5%,思维类新增21.8%,其他运动类、益智类、音乐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侧重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对于早期教育儿童年龄的分界,学界有以下两种看法:早期教育广义指从人出生到6岁入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对0~6岁儿童进行的以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而一般幼儿在3岁进入幼儿园,所以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又称为幼儿教育。狭义主要指0~3岁幼儿阶段的早期学习。
早教的意义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什么是幼儿早期教育
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三、对儿童进行早教的必要性
早教专家表示,婴幼儿时期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早教必要性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根据敏感期和大脑发育理论,人类对各种信息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现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独特和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机会之窗,就是宝宝获得智慧的最佳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美国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对猫头鹰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使它们的大脑产生持久的生理变化,这样它们在幼年学习到的技能也能保存到成年时期。科学家们引申说,对孩子进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永久印记。
四、早教的基本原则
(一)兴趣原则
我们不可能期望二三岁的宝宝用意志和努力来学习,但只要引起孩子兴趣,他们也可以长时间地专注于一项活动。只要父母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就能创造很多教孩子学习识字和阅读的情境。
我儿子从小就喜欢看天气预报。一到天气预报时就全神贯注跟着电视里的播音员念词。我突然想到何不趁这个机会让他也认识一下各个城市的名称呢,于是在预报员说“北京”时,我就指着荧屏上“北京”两个字念一遍,于是他知道了他每天读的城市与荧屏上出现的汉字的关系。
我儿子还是个车迷,带他逛街,看到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就手舞足蹈,嘴里念叨着:“三轮车、摩托车、小汽车、大卡车、拖拉机……”从认识数字时起,他的一大爱好就是读车前车后的牌照,这种兴趣帮助他早早就能流利地读阿拉伯数字。
我们也很重视他的这一爱好,我先生买的一本“小小车迷”成了儿子长久喜爱的读物。他不但认识上面的各种车辆,而且连车名都认识,即使手写在纸上他也能流利地读出来,像“重型运输车”“搅拌车”“工程维修车”“英国摩根概念车”“日本丰田考斯特中型客车”等等。走在街上,儿子常常连喷在车体上的字也会念一遍。
但是,对于故事书,那就得看他那天是否有兴趣了。我给儿子买了些诸如《渔夫和他的妻子》《宝宝睡前故事》之类的书,他几乎从来不看,但我先生给他买的一些图画简单,字又不多的书如《小熊胖嘟嘟》《狼来了》等,他都非常喜欢看。有时居然能自己趴在沙发看上40分钟。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求助:“爸爸念念”或“妈妈念念”。
(二)生活化原则
不要听到“阅读”就想到书,其实,生活中,现成的“教材”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而且孩子对他们非常感兴趣。让孩子阅读各种生活用品上的文字不但能培养他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他拓展生活空间。例如有位妈妈会问:“你吃的是什么啊?”和儿子一起读一读包装盒上的字,等他会读了她才让他吃,通过这种锻炼,儿子很早就会读“旺旺雪饼”“南瓜饼”“阿尔卑斯棒棒糖”“大白兔奶糖”“福满多方便面”了。
在时间充裕的时候,这位母亲会带儿子到超市去,让他坐在手推车上,从货架上随手取下商品让他读一读。现在,孩子在超市已经很“老练”,他指着商标大声念:“洗发露”“花露水”“钙片”……
家里买了洗衣机后,包装箱放在客厅里让孩子玩了很多天。先是读上面的字,然后把大盒子当房子玩。
(三)教育性原则
二三岁的宝宝正是观察、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但他们对行为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教他们识字阅读也要注意教育性原则。
笔者带儿子在街上散步时,每次看到垃圾箱或垃圾车儿子都很感兴趣:“这是什么?”其实他每次都是明知故问。我则每次都和他在垃圾箱边站一会,指着上面的字让他读一遍,然后问他:“垃圾箱是干什么用的?”儿子吃了饼干、雪糕或喝了饮料后,我都会提醒他把包装盒拿着一直走到垃圾箱附近才扔进去。扔之前,我会让他把盒上的商品名称再念一遍,然后说:“咱们把空的‘汇源果汁’的壳子扔进去吧。”
如果儿子偶尔随手将不用的东西扔在路上,我会捡起来拿着,走到垃圾箱旁时再交给儿子投进去。现在,他基本上养成了不乱扔废物的好习惯。
儿子喝牛奶等保质期短的饮料时,我会问他:“过期了吗?”然后找出写有保质期的一行字,让他读一遍,之后我会告诉他已经生产几天了。现在,每次带儿子到超市买食品的时候,儿子都会问我“过期了吗?”这样的好处是,现在我买的东西都不会过期!通过这种锻炼,我相信“保质期”的概念已经在儿子幼小的脑子里扎了根。
草坪、花园边的告示牌,是既方便又有教育意义的阅读材料。每次带他路过草坪前的告示牌前,我们都停下了脚步,现在他已经认识和明白“保护”这两个字及其意思了,然后我教他读下一行“仅是多走一步”。等他学会以后,我就给他解释是什么意思。在我撰写本文的时候,儿子在我身旁玩积木。我用钢笔把这几个字写出来让他读。结果他马上很流利地读出来了。
(四)孩子的格调要从小培养,从小事开始培养
大脑知识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大脑的发育,包括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家庭环境,日常经历和身体锻炼。过去,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大脑的发育是由遗传决定的,拥有什么样的基因就发育成什么样的大脑,发育的过程遵循一个既定的程序。但现在越来越多人相信,早期经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大脑和特定回路的形成。
外界环境通过感官来刺激我们的大脑――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婴儿第一次闻到妈妈皮肤传来的味道(嗅觉),父亲浑厚的声音(听觉),房间里色彩明亮的一件玩具的颜色(视觉),或者温暖大手的轻柔抚摸(触觉),这些感受都会传入大脑,共同塑造大脑回路的形成。
若把孩子的大脑想象为一栋房子。在生命的前三年中已经拥有成年时80%的脑体积的大脑,就已经完成了它80%的造房子工程――庞大的地基,添砖加瓦,屋顶房梁。下一步就是内部装修。买电线,装开关,连接各个房间电路,确保房子的正常运行。只不过大脑的回路要复杂的多得多。我们仿若置身于神经细胞形成的巨大星系之中,但这些细胞之间的连接还并没有建立。此时的大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个回路的连接正确建立,让它们最大效率的运行,并不断完善它们。
人类的大脑拥有超过千亿的神经细胞。这个数字可能很难想象,它是整个银河系恒星数目的10倍,或者地球上所有人口的20倍。神经细胞会分出很多枝杈(树突),和其他的神经细胞形成连接,传递化学信号。这些化学信号决定了这个细胞是否活跃或沉寂。因为正常的大脑发育在3岁以前最快,出生时脑重量为370克,此后第一年内脑重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为出生时的2倍,占成人脑重的50%,而儿童脑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
第一年未时,脑重接近成人脑重的60%,到第二年未时,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三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变慢。宝宝在出生后2-3年内,良好的刺激对脑力的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在3岁以下,特别是在0-1岁,小儿的智能发展日新月异。
宝宝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果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挥出来,就会受到窒息,永远发挥不出来了。所以宝宝学习的黄金时期是3岁以前,最好从新生儿期开始教育。
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教育的效果,爱乐祺已通过种种实验研究结果得到了证实。对于人来说,无论学习蒙氏半日制国际班、音乐、还是创作坊、外语,都是早期好。因为在人的这一行为可塑期,学习进步快,人的智力发展,年龄愈大愈慢。
所以要发挥人的大脑的最大潜能,应特别注重0-3岁的早期教育。
四、关于早教的误解
早期教育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0-7岁的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者不仅应考虑客观的教育要求,而且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
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为主;周岁至3岁儿童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一)误解之一
教育对象的误解。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父母与养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很容易将早教导向更大的误区。
(二)误解之二
教育目的的误解。我们在调研中发现,70.5%的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与数学。结果,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厌倦上学。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呈低龄化,厌学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学的调查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个百分点。厌学者大都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还不是它的目标。
(三)误解之三
教育内容的误解。目的的错误必然导致学习内容的偏失。有些家长让孩子很早就学写识,读英语,学画画,学钢琴。但你看看周围那些过年学习十八般武艺的孩子,长大了有几个学有所成了?反而不少孩子一看到钢琴就想离开。过于紧张的幼儿早期教育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阻碍孩子其他技能的发展。虽然还不能确切知道各种知识信息是怎样进入儿童大脑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儿童心情不愉快时,记忆的大门是不可能打开的。父母花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提示卡片来教孩子,假如孩子感到焦急不安,那么这一小时里他就什么也没有学到。
(四)误解之四
教育方式的误解。中国人长期习惯了灌输式教育,80后父母们自己是被灌过来的,也无形中接受了这些模式,虽然他们反对灌输,但又做不到不灌输。对话,互动,这才是早教的本质。但我们接触的博士父母也习惯于对孩子进行灌输。并不说不能灌,而是不能都灌。
五、错误早期教育
对早期教育的无知,让中国的孩子们深受其害,他们没有了幸福的童年。 更让人担心的是,错误的早期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们在人格、情感、心志、精神层面缺乏感受力,对美、对爱、对善,缺乏热爱。这才是教育的最大失误。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在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掰手指手,要求心里记,觉得掰着手指头数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影响孩子的智力开发。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
正确做法:家长应该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让宝宝自己爬起来,这样才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采取正确科学的早教方法,家长就能让孩子更快更好的成长,避免走一些弯路。
3.早教等同于学习。
目前,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教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其本身已有的潜能。开发体能、想像力、社交能力的娱乐课;帮助记忆、提高语言能力的音乐课;提高想像力和体能的艺术课比单纯的学习和机械记忆更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
六、早教注意事项
很多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在早教中心报了很多课程。
爸爸妈妈们以为学习越多的课程,越能让宝宝全面发展。其实只是把自己和宝宝弄得疲惫不堪。如果宝宝喜欢课程内容,上课的时候就会特别积极和老师互动,进步也不小。如果早教课程报得太多,从表面上看是各有侧重,但对宝宝智能的提高并没有加倍收效,还会造成宝宝的大脑疲劳,不如悉心选择一两门宝宝喜欢的更有效。
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爸爸妈妈们应该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的宝宝一直在接受早期教育而没有任何进步的话,不要去怀疑孩子是否天分不够,可能是作为家长的自己,没有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能做到以上一点,并选择一家专业可靠的早教机构,那宝宝一定回馈一些惊喜给你。
孩子在家里和父母交流对孩子来说是不必可少的。尤其是通过谈话,做游戏,做运动等方式来实现和父母的良好沟通,让亲子关系更融洽,这样对于孩子以后注意力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都非常重要。早教机构提供了孩子们和家长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也能学到一些促进亲子互动的知识,是否去参加学习还需要是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权衡。
如果准备上早教班,要注意早教班的课程的内容、上课的形式还有教学环境等。一个好的教育机构不是只培养孩子的技能,而是更重视孩子的能力培养。宝宝创造力的培养也很重要,重点要选择不会限制孩子想象力的早教机构。根据果果街专家的分析,宝宝的成长离不开运动,所以早教机构的活动场地的空间和卫生环境,设施的安全程度,都是要达到一定标准的。错的宝宝在某早教机构上课,他们有音乐、艺术和欢动3个课程,上课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在宝宝玩的过程中又会加入纪律性原则,让宝宝自然而然的形成纪律感;我觉得对宝宝的学习兴趣跟潜能的培养特别有帮助。
早教不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额外强加给孩子训练,家长要做到“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每天至少花一小时与孩子语言交流,与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良好互动等。
专家指出,婴儿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家长要关注并培养其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活动能力等。
进行早教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的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过早的早期教育开发只能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无端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增添压力。因此建议家长谨慎选择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模式。
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或教员应以安全为第一。不可为了达到某个课程目的而不考虑安全隐患。
宝宝早教启蒙教育范文2
个案篇
3岁孩子上了3个早教中心
初识“金宝贝”
2008年9月,在银行系统工作的郑成健和老伴李娟先后退休。10月底,外孙女林晓楠呱呱坠地。老两口整天围着孩子转。为了开发外孙女的智力和潜能,郑成健不仅整天抱着她念儿歌、读故事、听幼儿英语,还到处考察哈尔滨的早教市场。见父母如此发挥“余热”,女儿郑一兰和丈夫林海自然是求之不得。
200g年4月,外孙女才5个多月,郑成健便兴致勃勃地对女儿说:“我看好了离咱家不远的‘金宝贝早教中心’,是国际大品牌呢!”
得知一堂早教训练课才45分钟却收费100多元,小夫妻俩倒吸一口凉气。林海明显不情愿:“您不是―直在对她进行早期教育吗?”郑成健说:“你带孩子去试听―次就知道,人家那儿才是‘正规军’教育。”
“孩子还这么小,教育什么呀?”小夫妻俩嘟囔。但为了不让老人扫兴,他们还是带着孩子去试听了。
五六十平方米的一问教室,地板上铺了地毯,地毯上还有软塑胶,每人面前还铺着干净的浴巾,一尘不染的卫生间也有适合幼儿身高的洗手台,观感果然不错。一家三口脱鞋、换了袜套进屋,小两口发现十多个幼儿全是6~8个月大,有保姆陪着的,有父母陪的,也有祖父祖母陪的。
大家席地而坐。前面有两个年轻漂亮的老师用英语喊口令:“拍手!”孩子自然听不懂,甚至根本没听,老师让大人握着孩子的两只小手,和着音乐的节奏拍手、鼓掌……可能怕坚持不了45分钟,孩子都被要求穿上纸尿裤。但课还没上一半,楠楠哭了,郑一兰夫妻俩赶紧把女儿抱了出去。旁边有活动室,玩乐设施很齐全,感觉新奇的楠楠不哭了,在爸爸帮助下,很快玩得不亦乐乎……
等楠楠再回到课堂,45分钟的课已近尾声。欢快的音乐声里,老师正喊着单词摸着耳朵。家长们抓着孩子的手学着,不愿摸的宝宝泪雨纷飞,没“抗议”的也边摸边东张西望看热闹。林海忍不住想笑:“还都是人芽芽儿呢,连苗都算不上,就硬给拔高。”郑一兰应和:“可不是!就算真能开发潜力,咱在家里就能陪孩子做,干吗非花高价到这儿玩々”
女儿女婿竟是这样的感受,这让郑成健很生气:“早期教育,相当于点石成金。”李娟也赶紧帮腔:“半岁孩子正该开始进行早教,再犹豫就错过时机了!在那儿能学外语、能锻炼思维和想象能力、能……”
郑一兰直纳闷:父母怎么跟早教中心的销售顾问一个腔调――个班两个老师,却配了三四个销售顾问,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拉着家长说得天花乱坠。郑成健已经问好了,12000元,连买带赠,能上96节课,正好一年。“楠楠一定要去金宝贝!这钱你们不肯拿,我出!”他说得斩钉截铁。
再遇“美言姆”
小两口没让郑成健出这笔钱。尽管被宰得肉痛,倒顺着父母的心愿也算是尽孝,所谓的早教也就是领着孩子玩,权当给二老一小找个玩乐的地方吧!
2009年5月,楠楠开始在金宝贝早教中心上课了。
早教中心有一个教育理念: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时间和爱。为鼓励父母“陪读”,父母都可以进课堂,若是隔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只能进去―个。不管是郑成健还是李娟,―个人很难搞定不守课堂纪律的楠楠,每次都是手忙脚乱或半途而废。“听课”效果不好,也很心疼浪费掉的学费,老两口就希望小两口能陪着去。
夫妻俩好奇,想看看大一点儿的孩子怎么上课,有一次获准带孩子去了2岁班的“环球旅行”课,也不过就是放一放非洲、欧洲的风光片,再给孩子发一些彩泥,让他们凭印象塑造刚刚看到的动物和植物。这里的孩子同样吵闹,捣鼓着装玩具的大抽屉,根本不肯“上课”……
小两口每次陪读后都说早教没啥效果,名不副实,郑成健和李娟却觉得钱花得不冤。转眼半年多过去,楠楠1岁多,会说话了,老两口带着孩子在外面玩,天天都有惊喜发现。“今天楼上的张伯伯跟楠楠挥手招呼说‘哈喽’,楠楠也笑着摆手回应‘哈喽’。你爸特意找同龄的孩子对比,他们都认生,根本没回应,有的还吓哭了。他们都是一直在家没上过早教的。”李娟说得兴高采烈。
郑一兰不以为然:“这能说明什么呀?不过是性格差异罢了。楠楠就是外向,即便不上早教,她也会有这样的反应。”“胡说!”郑成健不高兴了,“楠楠现在会说好多常用的英语单词,还会念儿歌。不上早教,她会吗?”
一年过去,楠楠1岁半了,郑成健和老伴又相中了一个叫“美吉姆”的早教中心。“这里的教室更大,有100多平方米呢,有音乐课、艺术课、欢动课,都是寓教于乐的。我和你妈带楠楠去体验来着,她都玩疯了。”郑成健对女儿女婿说。
“玩具、教学设备都是美国进口的,什么秋千系统、太空飞行、攀岩墙,可带劲儿了!休息区还给大人提供免费茶水、咖啡、小饼干什么的。”李娟说。
被逼无奈,小两口又去体验了一次――45分钟过去,150多元没了,孩子玩得倒高兴。“只要能给我外孙女买来快乐,就值!”老两口坚持。没办法,林海只得再掏腰包,13000元,买了一年的课程。
转战“美国学堂”
半年过后,楠楠两岁了,小两口抽空陪女儿去上了一堂“形状、想象、感知”的欢动课。课堂上老师拿着一张报纸,先后折成正方形、三角形,又先后卷成棒和球,问孩子是什么形状,然后把报纸撕成条状,问孩子有没有听到报纸在唱歌,最后再把报纸条抛向空中,问孩子像什么,孩子们“下雨”、“下雪”地乱答一气,一堂课就过去了。
林海越来越觉得这学费花得不值。通过仔细观察,他觉得女儿和同事、同学家没经过早教的同龄孩子比,语言表达力、行动协调性等并不出众,甚至连走路、说话都比人家孩子晚。
郑成健和老伴却怎么看怎么觉得外孙女鹤立鸡群,主张再去学费更贵、以英语教育为特色的“美国学堂”。林海一听,终于爆发了:“孩子这么小,学什么外语啊?大脑学‘混乱’了,连母语都学不好。”郑成健反驳女婿:“1至4岁是语言敏感期,孩子越小就越容易自然而然地学会第二种语言,你们难道连这个都不懂?”
无论怎么讲大道理,林海就是不同意,郑成健对女儿女婿的“无知”痛心疾首:“你们觉得不值得,这钱我来出!”随后,他就给孩子交了两万多元学费,那是老两口省吃俭用才攒下的钱。
初冬的一天,因郑一兰没时间,林海驾车载着岳父送孩子去上课。家
长不让进课堂,他们只能在休息区等,不时透过窗户观察楠楠。因没有3岁班,楠楠只好跟了大班的孩子上课,在一群大孩子中间显得格外羼弱。老师领着孩子做游戏、说英语,气氛倒是活跃,林海看见两个淘气包跟在老师后面,不时踢一下老师的屁股,踢中了,就咯咯笑成一团。“这哪是上课啊?”正气恼着,他却看见女儿被两个大孩子夹在身体中间挤来挤去,吓得哇哇大哭。他再也忍不住了,冲进去抱起女儿就走。
回去的路上,林海铁青着脸,郑成健也被刚才的一幕弄得心有余悸,正盘算接下来还读不读这个“美国学堂”,林海突然气冲冲地嚷道:“花那么多钱送孩子来挨欺负,傻逼!”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郑成健蒙了:“你骂谁呢?”
林海三番五次反对女儿读早教班,最终只能屈从。此时被混乱的课堂景象刺激得失去了理智的他,继续出言不逊:“傻逼,你就是个大傻逼!”
郑成健气极了,付出心血培育外孙女,没想到却被女婿如此责骂。他左手抱紧孩子,右手就挥了出去,“啪”的一记耳光抡在了林海脸上。林海下意识停车,一把揪住岳父的衣领。这时,郑成健怀里的楠楠吓得哇哇大哭,林海这才清醒一些,悻悻地松了手。
郑成健气得抱着哇哇大哭的楠楠,不管不顾猛地推开车门下了车。刺骨的寒风中,满腹辛酸的他不由得打了个寒噤,抱着外孙女,眼泪夺眶而出……
调查篇
美国6美元的课在中国卖天价 方灵子
低投入,高产出
1998年,中国出现了两个最早的本土早教品牌:红黄蓝和东方爱婴。2003年,号称全球第一早教品牌的美国金宝贝越洋而来,与中国小宝宝亲密接触;紧随其后,2D04年,澳洲早教品牌亲亲袋鼠也跳进中国爸妈的视野。中国早教市场逐渐进入琳琅满目的中外早教品牌争夺客户的“战国时代”。据中国最大的早教门户网站――神童网2011年度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有早期教育机构12450家,大多采用连锁经营方式。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早教机构的课程价格都很贵。国外品牌每节课单价在200元左右,国内品牌单价在100元左右,都采取划课制和课程包制――课程包越大单价越便宜,一般都是每个星期上两节课,买一年的课程几乎都要上万元。
为了靠近消费人群,市面上的早教机构大都依傍高级住宅小区,少数在商业中心里。所有早教机构都会以脑神经医学为理论依据来佐证早教的重要性。他们几乎都会告诉你:“人的大脑在3岁之前已发育完成了80%,在0~3岁阶段的学习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
然而,与高价学费相反,该行业的投入则相对较为有限。
首先,装修成本都很低。室内大多有鞋房、前台、休息区、教室等,陈设有玩具器械、鞋架之类,所有旱教棚构几乎如出一辙。只不过国外的教机构大都有近千平方米,比较强调环境的舒适度:国内的品牌往往只有三五百平方米,装修较为简单。
消费者接触到的早教服务,大都采取外国的教学理念。但无论什么品牌,课程主要是随着音乐律动做游戏等,都采用小班制亲子互动教学。通常一次课不超过10个宝宝。父母要和宝宝一起来上课,这被形容为“宝宝来玩,家长来学”。1岁以前的宝宝上课时往往需要家长不断去抱举翻动,有家长无奈地笑说:“孩子上早教,对父母倒是一种不错的减肥方式。”
公共课和特色课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早教机构课程各有特色,但英语基本都作为公共课。国外品牌几乎都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国内品牌虽然多采用母语教学,但往往会开设单独的英语课。
不过,为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许多早教机构纷纷推出特色课。“金宝贝”的综合实力较强,音乐课是特色;“美吉姆”的欢动课较受称道,它主要对孩子的运动能力进行训练,会指导孩子做一些倒立、翻跟斗之类的大动作;“亲亲袋鼠”声称有医学背景,课堂上会花比较多的时间给孩子做按摩。
而“东方爱婴”、“爱尔贝”等国内品牌全都宣扬蒙氏教育,这是由一个叫蒙台梭利的意大利女子创立的早期教育体系,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应用。“蒙氏”最注重的是感官教育,认为幼儿对不同的感官刺激有不同的敏感期,用一套教具对其进行感官训练。
蒙氏教育:是蒙人的“蒙”?
对于盛行的双语教学,也有专家提出质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专家、婴幼儿教育专家、“天线宝宝式”婴幼儿启蒙教育法创始人黄绎霖告诉记者,让孩子两岁前接触两种语言,这种做法是有悖于婴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发展特点的。
黄绎霖说:“婴儿发展言语能力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第一语言,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目前生活在中国,首先要掌握的是母语,这个‘掌握’就是能说3~5个字的句子,会运用词汇表达自己的需要、情绪和不满,只有当他们的言语能力达到这些水平时,再去学第二语言才是最好的。在两岁婴儿的大脑,第―语言信息还没储备完善,就迫不及待地让孩子去学习第二语言,有时会导致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发育迟缓,例如吐字不清楚――有时像中文,有时像英语,这不是拿孩子来折腾吗?”
黄绎霖还提醒家长,不要看到早教机构挂着“蒙氏”的招牌就相信它是蒙氏。黄绎霖说,很多人说中国的蒙氏教育其实是“蒙”氏――蒙人的“蒙”。黄绎霖了解过国内一些打着“蒙氏”招牌的早教机构,发现那里的老师对“蒙氏”是怎么回事都弄不清。实际上,“蒙氏”是一套很优秀的幼儿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孩子”、“一切为了孩子”,提出“0~6岁的婴幼儿是精神胚胎”,要注重他们的心灵发育,这些都是很可贵的思想。但是国内很多早教机构纯粹是拿“蒙氏”做一个噱头。比如,有的早教机构教孩子喝水前摸一圈杯口,说“圆的”。殊不知,这个动作最初是教智障儿童去认知事物的,对正常儿童何必多此一举呢?还有的早教机构会把适用于五六岁儿童的蒙氏教具用在两岁幼儿的教育中,这是非常荒谬的。
在美国,一节课是一个汉堡包的钱
对于收费昂贵的国际早教品牌,黄绎霖认为,这是国人的奢侈品情结在儿童早期教育上的一个反映。
在专门搜寻了在美国本土的“金宝贝”消费者之后,记者了解到,“金宝贝”在美国本土的确也是较为流行的早教机构,但是价格十分平民化。79美元一个月的课程每周可以去3次;100美元一个月的课程每周可以去4次,折合下来每节课约6美元。网友“北京月季”的外孙女就在美国上“金宝贝”。“北京月季”感叹道:“一节课只相当于一个汉堡包的钱。”
加拿大的华人妈妈Amy告诉记者,在加拿大,一般0~3岁孩子的母亲都会全职在家照看孩子。政府会提供全免费的早教。只有特别有钱的人才会选择贵族式连锁的蒙台梭利私校,收费一般一个月$2000上下(3岁以后会便宜不少,$000一个月),一个老师带8个孩子,一个班的孩子不
会太多,学习比较正规,会学数学、英文、法文、乐理,部分学校有小提琴、钢琴和芭蕾舞课。
始终缺位的监管
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只需向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而不需通过教育部门审批就可以成立早教机构。但因为针对0-3岁的早教还未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对于早教市场的乱象,教育部门也没有依据去监管。
记者在红盾信息网查询得知,大多数早教机构注册为咨询公司。而在师资方面,我国高校所开的学前教育专业一般只针对3~6岁幼儿的教育,尚未延伸到0~3岁阶段的教育,缺乏对这一块专业人才的培育。
唯一对应0~3岁教育领域的从业资格认证,是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育婴师资格证。而该证的获取必须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没有哪家早教机构的老师有育婴师资格,而且早教机构也没有要求应聘者具有该资格。虽然各早教机构会对自己的老师进行培训和考核,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还是难以令人信服。
记者曾以应聘者身份向“金宝贝”咨询对老师的要求,一位主管回复:最重要的硬性要求是英语好,一般要求英语专业八级,如果口语和听力过硬的话,英语证书等级要求可以稍降一点,还得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而对早教方面的专业背景、资质证书、从业经验等并无要求。
观点篇
当早教成为一种奢侈品 方灵子
当月入过万成为城市中产白领的基本起薪点时,花个1万多元为孩子买一年的课程,也许已经算不上是天价。然而,如果换个角度看,美国人的人均收入水平比中国人高得多,但同样的早教课程收费却仅仅是我们所付出的1/4,你恐怕就不能淡定了。
不过,当早教还是一个值得争议的学术问题的时候,国人已经消费得热火朝天了,甚至不惜引发家庭纠纷;而国人为了消费侵权而精神紧张的时候,天价早教的消费者们却异常宽宏大量,纷纷表示:“快乐就好!”这种种迹象表明,早教已经不是作为一种正常的商品被消费,而是被冠以许多的“附加值”,具有了一种奢侈品的特征。
有用论:婷婷一:我觉得,上早教培养了宝宝的交际沟通能力。从伙伴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要多,其实这样就够了。
宋女士(广州全职妈妈。宝宝1岁半):我家宝宝6个月就开始去上早教,1岁3个月时,我忽然发现她居然可以唱出老师很久之前教的歌,我都不大记得了。
无用论:
毕敏(武汉公务员,宝宝3岁):我们小区好几个妈妈都带宝宝去了早教机构,然后都说后悔了。我从来都不信什么早教机构,更不会带宝宝去参加。
陈日利(清远妇产科医生,儿子已读高中):儿子小时,还没什么早教机构,我自己带,现在成长得也不错。我觉得早教不是很必要。
存疑者:
宝宝早教启蒙教育范文3
早期教育是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一般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婴幼儿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甚至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本课题中的早期教育主要指的是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
二、支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依据
1、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要求
(1)婴幼儿身心发展速度较快。在身体发育方面,特别是大脑的发育,新生儿脑重约350克,一岁时约950克,到三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变慢。宝宝在出生后2-3年内,良好的刺激对脑力的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幼儿在认知发展速度方面毫不逊色于身体方面的发展。0-3岁婴幼儿认知的发展和他们动作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婴幼儿动作的发展就是其认知发展的表现。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从极度柔弱的状态,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能够活动自如,从一个完全被动的状态进入到主动的状态,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动作。
(2)人脑发育的重要性。人类大脑天生就具备了千亿的神经细胞数量,但随着婴幼儿的发育,这些神经细胞出现用进废退现象,基于对大脑的不同刺激,一些细胞选择性消失或留存。例如,很多没有视觉的人,为了生存而更多使用触觉,因而在触觉方面表现优秀。
(3)婴幼儿较强的模仿能力。婴儿出生没多久就表现出模仿学习,例如,新生儿在一定距离内,面对多次重复伸出舌头的成人脸时,也会做出伸舌头的动作。随着婴儿的成长,与周围人物和环境更多的接触中,显示出婴幼儿的模仿学习行为。
(4)语言的获得是先天机制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语言发展即有先天机制的作用,又有后天的环境的影响,这是被许多语言学家早已多次证明的。和其他声音比较,刚出生的婴儿就表现出对人类语言的兴趣,
(5)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儿童认知活动开展的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给予幼儿安全、信任感,在这种情感背景下,能够鼓励婴幼儿认知活动发展。0-3岁这个阶段是建立良好亲子依恋关系重要阶段。
2、环境因素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
(1)对婴儿生长的环境进行早期干预能促进智力发展。在美国的一项长期研究发现,对贫困家庭的婴儿进行早期环境干预能明显地促进其智力发展,从而证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在贫困家庭挑选了心理和身体技巧相似的100多名婴儿进行了长期研究。这些婴儿分为两组,一半组成实验组,接受高质量的婴儿日托护理中心的照顾,提供教育、健康、社会等训练项目。从几周大到5岁。另一组位对照组,不参加训练项目,正常参与各自的生活。通过追踪研究分三次进行测验,分别在这些孩子18个月大时, 12岁和15岁时,智力测验实验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 在21岁时,对学生思维、受教育性、就业程度、养育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测验,实验组在阅读和数学测验中依然得分较高,上大学就读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两倍。
(2)母亲的敏感性影响婴儿的智力发展。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母亲能强烈的影响婴儿日后的社会发展和语言技巧。如果母亲天性乐观,对孩子的需要敏感,则婴儿的智力发展更好。
(3)谈话方式影响婴儿智力。伦敦语言和听力中心的莎莉?渥德博士认为在婴儿9―13个月大的时候父母与婴儿的谈话方式对他们日后的智力发展至关重要。她是根据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她把140名婴儿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干预组婴儿的父母以谈话指导,对照组的父母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与婴儿交流。7年后的智力测验表明,实验组有9名儿童的智商超过130,另一组没有一个儿童超过130。实验组的语言技巧及总体智力都比对照组的明显为高。
除了以上实验依据外,教育的作用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也被人们所熟知,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教育决定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促使婴幼儿向前发展。而皮亚杰提出的关于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也会影响婴儿发展,在此处不再详细论述。
三、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认识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无论是学业还是工作。很多家长为了使孩子成为一个强者,一个社会佼佼者,很早就开始计划孩子的人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了,很多家长在学前期给孩子报各种特长培训班,更甚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开始各种所谓的早教。教育宜早,这是社会上一个普遍的观点了,但是,现实中人们对早期教育存在着很多误区。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很多家长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认识误区。
1、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的对象存在不完全认识
真正意义的早期教育不仅仅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好的起步点,送孩子参加形形的早教班,觉得只要进入了早教班,参加各种早教活动,对孩子的发展就是好的。而自己只是接送陪伴的角色,甚至连接送陪伴的任务都交由其他人完成。殊不知,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还在于对家长的指导,指导家长如何对婴幼儿进行科学教养。
2、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的目的存在狭隘认识
早期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促进幼儿的整体性发展。而多数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和数学,甚至是某种特长的训练和学习。早期教育是促进婴幼儿身体、心理、社会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开发婴幼儿特长还不是它的目标。
3、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的内容存在错误认识
对早期教育目的误解必然会导致教育内容的失误。有些家长或者不专业的早教机构,让孩子很早就开始学识字,读外语,学绘画、钢琴、舞蹈等内容,而严重忽略幼儿的情感教育,如亲子间依恋关系,师幼间的师生情感、小伙伴间的同伴情感等等。
4、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的方式存在误解
灌输式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人们长期习惯于这样的教育方式,如在孩子不理解的基础上,教孩子死记硬背诗句等。而真正理解和尊重幼儿的教育方式应该有对话的,有互动的,带有情感的,这才是早教的本质,绝对不能全盘灌输。
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点
1、懂得关心教育
关心是一个人对他人、事件或物品的关注和关爱。在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应当给予孩子更多人性化的关怀。做到用心呵护孩子,悉心照料孩子、关注和重视孩子。首先要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更好地认识孩子,发现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及时的帮助;其次关心和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正确合理地认识这些差异,帮助每一个幼儿得到进步;最后关心情感需要,早期教育不是单纯的教育,不能一味的强调教育者的主动性,而应当给予幼儿更多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呵护。
2、教会幼儿感知生活
0-3岁婴幼儿的成长是对周围生活的认识过程,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幼儿的学习,更多是与生活直接相联系的,是直接体验、感知和经历生活事件的过程。因此,学习生活是早期教育的重点,在生活中,幼儿学会感知,学会发现,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同时,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也要求幼儿首先需要学习适应真实的生活。
3、教育形式侧重于个别教育
由于0-3岁婴幼儿的特点,如身体发育不完全,认知发展水平有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等,决定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不适合参与集体形式的教育,而需要进行个别教育形式。另外,早期教育对象除了孩子,还有成人,每一个孩子所在的家庭都有其特殊性,在早期教育中,给予不同家庭进行早期教育指导时,也需要个别对待。
宝宝早教启蒙教育范文4
2 本试卷共100分(另有附加题20分),获得90分以上的妈咪,毫无疑问,你是当之无愧的SUPER妈咪!
获得80分以上的妈咪,加油!多学习、多感受、多陪伴,你将很快进入SUPER妈咪的骄傲行列!
获得70分以上的妈咪,嗳,亲爱的,赶紧好好自省一下——难道你想让亲爱的小宝长大后与幸福产生龃龉?
70分以下的妈咪……如果你不想养出可怜人自有可恨处,或者境遇相反的孩子,无论你正在忙啥,姑且都停一停吧,赶紧麻利地全身心投入学习,争取早日入围好妈咪行列……
P.S.另有附加题20分,如果你连这都知道——赶紧上Hers微博报名,当我们的育儿专业作者!
3 也许不是每个问题都有严丝合缝的标准答案,但只要你认真思考与探讨,就会收益良多!
一、填空题,10分,每题1分,共10题
1.母乳喂养,如果妈妈身体健康,最佳断奶时间是孩子_____岁时。
王老师:1岁以后。母乳喂养其实越晚结束越好,但是半年以后孩子就可以食用辅食了,不必完全母乳喂养。
杨老师:1~2岁比较合适。这是从孩子营养的角度、心理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角度,以及妈妈生活独立空间的角度等考虑。孩子吃母乳时间太短不利于形成对他人的信任和健康,太长了影响孩子进食正常以及自我的初步形成。
王老师:3~6岁。这个要具体看幼儿园的质量。像中国现在的幼儿园,普遍质量并不太高,大多只是帮忙照看孩子,并不能给予孩子恰当的启蒙教育。像这种情况,孩子当然是留在父母身边越久越好,父母可以发挥自身的启蒙力量,假如是质量很高的培育机构,早一点也不错。
杨老师:在多子女家庭,几岁送幼儿园关系不大;对独生子女来说,尤其是由老人或保姆带孩子的家庭,最佳入园年龄在2~3岁。
王老师:3~6岁。这个要具体看幼儿园的质量。像中国现在的幼儿园,普遍质量并不太高,大多只是帮忙照看孩子,并不能给予孩子恰当的启蒙教育。像这种情况,孩子当然是留在父母身边越久越好,父母可以发挥自身的启蒙力量,假如是质量很高的培育机构,早一点也不错。
杨老师:在多子女家庭,几岁送幼儿园关系不大;对独生子女来说,尤其是由老人或保姆带孩子的家庭,最佳入园年龄在2~3岁。
王老师:3岁就可以了。中国孩子的钱商,较之于国外孩子,比较落后。金钱观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让孩子早一点有金钱意识比较好。
杨老师:大约五六岁。注意观察孩子对金钱的兴趣和探索,当孩子开始有关于财产的萌芽意识时,父母应该给予恰如其分的引导,不要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因为过犹不及。
7.绘本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也是很好的亲子沟通方式,最好每个月陪伴孩子阅读至少_______本绘本。
王老师:这个要看孩子具体的年纪以及接受度。假如孩子已经对现有的绘本故事很熟悉了,就可以考虑换一本新的来读。
杨老师:大约20本,多一些更好,不过也别占用太多孩子玩耍的时间。
3.每天妈妈应当给予孩子至少___个拥抱。
王老师:母亲的怀抱是孩子的第二子宫,请尽可能地给予孩子更多的拥抱。但也不要宠溺无边,养成孩子过分依赖的性格。
杨老师:大概10~20个吧!以孩子的需要和感受为准,但也会有个体差异。
4.送孩子学钢琴的最佳年龄是_______岁。
王老师:5岁。如果想要孩子朝着专业钢琴家的方向培养,从3~5岁学起比较合适,但前提条件是孩子喜欢钢琴。如果是单纯地只想培养孩子的音乐爱好,也不一定非要学钢琴,因为钢琴太难,可以考虑像吉他、葫芦丝等相对简单一些的。因为仅就培养音乐爱好来说,早一点、迟一点无所谓。
杨老师:如果孩子热爱音乐,身边有钢琴环境,孩子也愿意学琴,四五岁开始接触比较好。开始练琴的时间短一点,以培养兴趣和练耳朵为主。但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学钢琴,弹琴只能算是众多的技能或爱好之一。一辈子不学钢琴也不影响孩子的幸福指数。
5.妈妈应每天全身心陪足孩子至少______个小时,才能满足孩子的身心需求。
王老师:越多越好。孩子越小,需要陪伴的时间就越多。当然长大了同样需要,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加,对陪伴的质量需求比时间需求更重要。
杨老师:大约2个小时的高质量陪伴为宜。越小的孩子,需要占有妈妈的时间越多。有条件的话,尽量每天5个小时以上和孩子在一起。
8.从身心健康考虑,孩子应当少看电视,每周看电视时间最多______个小时。
王老师:4个小时。孩子看电视最好有大人陪同,因为孩子对于电视的选择其实是被动的。每天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最佳的方法是,预先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看的节目内容定时给孩子看。
杨老师:每周最多7个小时,而且每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9.孩子从_____岁开始,应当尝试分担家务。
王老师:越小越好。要让孩子认为家务是必须做的、轻松的,是人的基本生存能力。
杨老师:两三岁起,孩子会开始用模仿的方式参与家务。家长干家务,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此时孩子干了多少家务、质量如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感觉他和你在一起。
10.学龄前儿童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应不少于______个小时。
王老师:越多越好。现在中国城市中的孩子,跟大自然接触太少,长大就容易养成很“宅”的性格。
杨老师:天气好的时候,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两个小时;天气不好也不能勉强。
二、判断对错,20分,每题2分,共10题
1.孩子哭的时候最好别理他,哭之后看没用就不哭了。
对 错
王老师:假如你判断孩子的确是要挟、任性的哭闹,这样做无可厚非。假如不是,就错了。
杨老师:要分情况,多数情况下“错”。孩子哭的背后用意是什么?当他需要你的关注和支持时,你要和他在一起,否则孩子会被家长的冷漠伤害,不信任他人。
2.如果发现孩子撒谎,一定要严加惩治,否则长大后会变本加厉。对 错
王老师:撒谎分两种,纯撒谎和欺骗。撒谎很多时候都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为什么撒谎?是害怕父母不高兴,害怕被打。而欺骗就是很坏的品质了,欺骗往往是为了得到自己的私利,是故意的。无论是怎样性质的,大人都应该找到根本原因,一点点矫正。
杨老师:错。孩子撒谎,多数是出于简单的动机,一般也不是习惯性的。习惯性撒谎的孩子,他的生存环境往往极其恶劣,这样的孩子需要的也不是被教训,而是理解、陪伴和关爱。
3.如果生了第二个孩子,宁可对第二个孩子忽视一些,也要对第一个孩子加倍关心,因为第一个孩子已经懂事了,而第二个孩子还什么都不懂。 对 错
王老师:错。每个孩子都需要大人的关注和关心。
杨老师:错。一般情况下,有了第二个孩子后,两个孩子都会感到压力,感到焦虑。家长一定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当然大孩子和小孩子的需要是不太一样的。
4.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全无好处,因为老人的育儿理念早就OUT了。 对 错
王老师:不对。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基本每个家庭的父母都需要去上班,孩子大多都需要交给老人来带。老人带孩子并非一无是处,比如老人更有耐心、有时间、有阅历;当然他们体力弱,精力不足,不能带孩子去户外多运动等。但父母懂得取长补短就好了。
杨老师:这种说法显得太绝对。一般情况下,老人带的孩子不如妈妈带出来的孩子独立、勇敢、擅长表达,在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谈吐方面也差一些。但是也有例外。
5.只要每周坚持抽出一整天时间陪孩子,就可以弥补把孩子日夜交给保姆带的缺憾。 对 错
王老师:孩子需要的陪伴,不仅仅只有每周一天。而且关键是要看保姆带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状态是否够好。
杨老师:错。孩子需要有节律的生活,如果平日缺少母爱,周末得到大剂量的母爱,反而容易让孩子更加不安,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对母爱有期望。
6.孩子不爱吃饭,如果不是生病的话,不管他,让他饿几顿就好了。 对 错
王老师:可以。现在孩子的营养蛮充足的。偶尔不按时吃饭没什么。
杨老师:一般来说是对的。重要的是,几位家人要在孩子吃饭的对策上达成一致,要让孩子没有别的指望,只能按顿吃饭,遵守吃饭的规则。
7.把孩子送进全托幼儿园,每周接回两次,可以从小锻炼他的独立性。 对 错
王老师:不对。孩子越小越应该待在家里。
杨老师:错。把6岁之内的孩子送进寄宿制幼儿园不利于孩子内心安全感的建立。若没有通过和谐的家庭关系建立起安全感,更谈不上面对社会的勇气和独立性。
8.上早教亲子课是非常有必要的,早一点开发智力的小朋友会更聪明。 对 错
王老师:这样的说法有些片面。孩子是否聪明,关键是看父母怎么教。假如是很有水平的亲子课,也应该去上。
杨老师:错。亲子课对独生子女是有益的补充,但不是必须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适当参加亲子课。一个好妈妈胜过任何早教课。
10.让孩子学好英语,最好教孩子说话时就开始双语(英语汉语)一起教。 对 错
王老师:假如父母本身的双语水平很高,可以亲自教,就没有问题。假如还要借助外来的机构,那就不必了。
杨老师:错。如果孩子降生在中文为母语的家庭,没有必要学说话时就开始双语一起教。先掌握好母语后再接触英语,更有利于孩子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可多选
1._____岁的孩子,就适合带着一起出门旅行了。
A 2岁;B 3岁; C 0.5岁;D 0岁;E 其他_____
王老师:A,如果孩子是0岁的话,他几乎感知不到周围的风景之类的。
杨老师:D。只要有妈妈在身边,不到1岁的孩子也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
2.孩子在街上因为某事号啕大哭,父母应当:
A 置之不理,以免孩子学会以此威胁; B 狠下心揍一顿,下次他就不敢了;C 自己先保持冷静,紧紧拥抱,好言抚慰,直到孩子平静下来; D 指给他看:“你看,别的小朋友都没有哭闹,比你小的小朋友也很乖,你要向他们学习哦!”E其他_____
王老师:C或D。 一般来说,家长都要好好安慰孩子,如果他年纪稍大,分散其注意力也是不错的选择
杨老师:E。孩子哭的原因多种多样,一定要因人而异。家长保持冷静是对的,应当迅速将孩子带离人多的现场,找个安静的地方慢慢处理。
3.为了让孩子能进入重点小学,以后再进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家长应当:
A 让孩子上教学严格的双语幼儿园; B 提前精心选择购置学区房;C周末参加各种“小灶”学习班;D 随缘,孩子是块好料,到哪里都会发光的,不用着急;E其他_____
王老师:B。家长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杨老师:B。绝大多数家长会选择让孩子进入社会的主流,精心培养,以达成愿望。如果你选择这样的道路,又希望孩子尽量上学少走点路,未来少一点竞争,那么买学区房也是值得的。当然也有不少家长不会被主流的压力所挟持,希望自己和孩子都自由,那么你们也就不必这么辛苦。
4.现在儿童安全很让妈妈头疼,为此应当:
A 不断告诫孩子外面的世界有多危险,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B 通过相关的优秀绘本故事,让孩子懂得如何跟陌生环境、陌生人打交道;C 12岁以下的孩子,当然要有成年监护人寸步不离;D 教育孩子跟陌生世界保持安全距离,同时也不要过分紧张,要保有对陌生世界和陌生人的好奇和热情。E______
王老师:B,D。寸步不离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也不能防范过度,让孩子丧失认识新事物的兴趣。
杨老师:B、C、D都有一些道理。越是年龄小的孩子,家长越需要贴身的保护,而告诫孩子外面危险的话要委婉(比如以故事的形式、隐喻地告诉),以孩子的理解能力为准。
5.入小学前,孩子应当掌握:
A 100以内的加减法;B 26个英文字母、近百单词和基本句型;C 汉语拼音和300汉字;D 绘画、音乐、舞蹈等美育方面的良好基础。E_______
王老师:A ,D。如果可以的话,各方面都有基础比较好。
杨老师:D。幼儿以艺术类和动手类的教育为主,这有利于孩子心智的全面发展。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的知识都不是问题。
6.孩子入睡时间偏晚,睡眠时间偏少,妈妈应当:
A 白天陪伴时间足够,满足孩子情感需求;B 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并改变自己的晚睡习惯,亲自陪伴孩子入睡;C 睡前最好建立一些固定程序,比如洗澡,讲故事;D 让孩子睡到自然醒;E 其他_______
王老师:C,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物钟。
杨老师:B、C。儿童的作息时间和成人不一样,成人要做出一些调整,并且睡前要创造安静的氛围。
8.谁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非常时期应当如何面对孩子:
A 孩子丝毫不顾及大人情绪,仍然很淘气,忍了又忍,还是发了脾气,过后难免很内疚,赶紧向孩子道歉;B 回家干脆尽量少说话,少跟孩子接触,以免情绪不好影响孩子;C 跟孩子直接说:“妈妈今天心情不好,你先跟爸爸(或奶奶或姥姥)玩一会儿吧。” D 不如一个人在外多呆一会儿,调整好心情再回家;E 其他_____
王老师:D或者C。如果孩子到了能够理解你心情的阶段,可以跟他们直接说。假如还没有,最好调节好再回家。
杨老师:D。孩子毫无疑问会迅速吸收你的负面情绪,无论怎么小心解释都难免产生影响,所以最好先自己调整一下。如果实在没办法分开,必须自己带孩子,就跟孩子说说自己心情不好或身体不舒服,请孩子自己玩一会儿。
9.孩子挑食,在确定没有生病的情形下,妈妈应该:
A 给孩子讲道理,比如吃不多就长不高,多难看啊;B 成年人也不一定什么都喜欢吃,只要不挑食太厉害,不吃某一些东西不要紧;C 找机会让孩子多和其他不挑食偏食的孩子多在一起吃饭,受点正面影响;D 对孩子挑食不大惊小怪,不过分强调,同时自己以身作则,什么都吃;E 其他______
10.孩子不喜欢和小朋友玩耍,喜欢一个人呆着的话,最好:
A 经常带孩子出门参加社交活动,并热情示范社交技巧; B 跟孩子沟通,告诉他这样下去,会影响今后的生活;C 多给孩子讲关于社交方面的故事,多邀请小朋友来家里玩耍,引发孩子的社交兴趣; D不用管,上了学自然就好了;E 其他_______
王老师:D。孩子挑食,一般都是受大人影响才挑食。所以大人什么都吃,孩子也几乎不会有挑食的毛病。如若孩子真的不喜欢吃某种食物,比如胡萝卜,家长也可以考虑转换方式,比如把胡萝卜做成包子,或裹上鸡蛋做成蔬菜卷给孩子吃。
杨老师:B。首先要明确挑食的定义。只要是不对每一类食物都拒绝,就不是挑食。如果真是挑食,那可以选择C的做法。你也可以请孩子多参与做饭、参加厨艺课、一起种菜……培养孩子对食物的感情。
王老师:A,C。基本上,把孩子带出去,或邀请别的孩子来,这两种社交方式都是很好的。
杨老师:A。孩子是天生的模仿专家,你自己是怎么社交的,孩子自然能学会。另外,每个孩子的悟性和兴趣点都不一样,对社交本领的掌握,有的孩子开窍早,有的晚,不要着急。
四、简答题,30分,每题6分,共5题
1. 如果不小心让孩子看到你们在,怎样跟孩子解释比较好?
王老师:父母一定要谨慎,不要让孩子看到。假如孩子看到,应立即终止。另外也不需要刻意解释,让孩子觉得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没有什么值得好奇的就好了。
杨老师:先不要惊慌,孩子首先吸收的是你们神情里的信息。也不要撒谎,孩子会知道你们在撒谎,更加不安。可以告诉孩子,爸爸爱妈妈,妈妈也爱爸爸,这是我们表达爱的方式。
2. 如何判断孩子的绘画老师是一位好老师?
王老师:其实很简单。看这位老师能否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杨老师:绘画不仅是学习技巧,也是学习用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看看老师是否关注孩子画里面包含的情感信息,是否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欣赏(而不是廉价的赞美),也看看孩子是不是喜欢上绘画课。
3. 如果正在忙碌——比如赶一个大CASE,孩子过来要你陪,不陪就哭,有没有一种适当的方式,既不伤孩子的心,也能让自己继续工作?
王老师:工作最好在办公室独自完成。假如偶尔在家里,可以很理智地告诉孩子自己在工作,以获得孩子的理解。
杨老师:离开让你分心的环境,只要孩子知道你在家里,就忍不住要见你,所以离开家去别处工作。
王老师:工作最好在办公室独自完成。假如偶尔在家里,可以很理智地告诉孩子自己在工作,以获得孩子的理解。
杨老师:离开让你分心的环境,只要孩子知道你在家里,就忍不住要见你,所以离开家去别处工作。
王老师: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沟通的便利。电话、视频都可以。
杨老师:会很难的。现代通讯手段虽然发达,仍然代替不了肌肤接触传递的情感。所以不要选择出差很久的工作,或者想办法把孩子带在身边。
5. 如果确实和先生感情破裂,无法持续,怎样和孩子沟通比较好?
王老师:这个要看孩子的年龄。如果是2~3岁,可以不用让孩子知道。如果是7~8岁,可以开诚布公地跟孩子讲明原因。
杨老师: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不想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了,你想爸爸的时候,妈妈可以带你去见爸爸。
6.孩子和小朋友打架了,妈妈应当怎样应对?
王老师:让他自己解决。孩子间打打闹闹是很正常的,大人不需要参与。
杨老师:如果程度轻微,只要找到原因,安抚一下,两个孩子也许还想在一起玩。如果孩子不想一起玩了,或者场面很难堪,那么大人相互道歉后,带领孩子离开现场,安抚孩子,等情绪平复了再谈谈刚才发生的事,再想办法去处理。
五、论述题,20分
怎样才能帮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王老师:首先父母本身要有良好的习惯,这样孩子自然而然也就有了。其次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比如有的孩子做事不专心,边画画边玩,或者边玩玩具边吃饭,家长要循循善诱,也可以示范性地跟孩子一同专注地只做一件事,久而久之,好习惯也就养成了。
杨老师:大人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孩子也就悄悄地学会了。适当的时候,告诉孩子自己希望他如何做,一般孩子都会努力去达成要求,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赞美。另外,大人尤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要求孩子做到的,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做到了。
六、附加题,20分
试论现代育儿两大流派蒙台梭利与华德福的特点及对儿童的适应性。
王老师:这两个流派都有各自的强项。家长可以针对自己孩子的不同特性,挑选最适合孩子的。
目前来说,这两个流派确实是最好的育儿流派了,较之以前传统的流派,这两个流派都在尊重儿童本身的独立性、独特性的基础上,致力于培养儿童。
蒙台梭利更为理性,注重人的思考、判断等逻辑能力。华德福更为感性,富有艺术性,更能塑造人的创造性。
关键是家长要针对孩子的特性,为其挑选一个适合孩子的发展方向。但切记,不可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否则将逻辑混乱,不利于孩子成长。
杨老师:这两大流派各有千秋,在不同的方面滋养孩子,比传统教育更适合儿童的全面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注重培养儿童务实、遵守规则、适应社会;华德福强调对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是艺术方面)的保护和发展,更加自由,不受成人社会的约束。
蒙台梭利教育使用的教具有利于发展儿童的逻辑思维;华德福教育使用的教具更贴近生活和自然,远离工业化、电子化、商品化的社会,有利于儿童获得心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