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干部教育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级干部教育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级干部教育培训

村级干部教育培训范文1

一是抓规范,严格做好交接手续。换届选举完成后,做好选举后的归档整理工作。组织新上任的村委会干部举行授印仪式,由驻村联系领导、联村干部做好现场指导和监督工作,交接时,逐一审核交接清单。对不能正常移交的,对当事人进行正面教育,动员他们主动交出公共权力,同时,妥善解决个别村“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

二是抓基础,加强村级规章制度、配套组织建设。周密部署村级基本制度建设,由联系领导和联村干部协助各村召开一揽子会议,建立健全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印章使用的审批、登记和备案制度等,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建立健全了新一届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连,以及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村级配套组织。在此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减少村级财务支出的原则,鼓励和要求村“两委”干部依法兼任村级配套组织负责人,尽量减少村干部职数。

三是抓培训,提高村两委干部能力。有计划安排教育培训工作,适时组织新一届村委会干部特别是新当选的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围绕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干部,有针对性的加强素质能力、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对如何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等进行讲解,并要求各村制定发展思路,抓好党员队伍和村民代表队伍建设,完善“”、党员教育培训、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制度建设,提高村干部的认知能力。并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培训会等形势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进一步增强村“两委”干部的民主法制观念,掌握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想办事、能办事、办成事。

四是抓重点,做好当前的各项重要工作。换届后,要求各联村干部到各所驻村指导并同村两委一起抓住当前的重点,分清急缓轻重,认真开展工作。目前,围绕村级组织换届取得的一些经验,积极探索协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的有效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结合村经济合作社的换届选举工作,落实好个别村女干部配备工作,确保女干部配备率达到100%。

五是抓团结,认真做好退出班子人员的思想工作。各联村干部和村两委通过召开座谈会或入户走访等形式,关心、帮助退出村级班子的人员理顺情绪,疏导心理压力。对因年龄、职数限制等原因退出班子的人员,引导他们到村协会任职或让他们担任村民组长、村民代表、村民理财小组成员等职务。同时,加强对退离职村干部队伍建设,引导他们按照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村级干部教育培训范文2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顺利有序推进全乡人才科技工作

乡政府于2014年初即成立了乡人才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乡人才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逐级培养原则、包村包干原则,对青年干部、各类人才、农村实用技能人员进行了专门培养、教育培训,加强了各种技能培训,加强了各种知识学习,增强了青年群众、年轻干部增收致富能力和水平。

二、有序推进机制制度建设,人才激励机制建设取得一定的实效

针对乡乡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制定出了适合全乡实际的干部、人才激励机制。

对于乡机关干部,建立了干部激励长效机制,对于工作全勤人员、认真负责得到群众认可人员、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人员、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人员、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引导工作人员、做好招商引资人员、做好各项民生工程人员、做好维稳处突工作人员、做好严格值班值守人员、做好示范带头人员等各类人才实施内部奖励政策,并在推干部、年终目标考核、年度考核等关键时刻,优先考虑推荐,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

对于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加强了乡党委政府对他们的管理,同时实行了包村包干制度,由各包村工作组对该村所辖村级治安员、村医、村级保洁员等岗位人员进行严格的考勤和管理,同时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全乡发展稳定、推进工作上的积极作用。

对于村组干部,加强了教育培训,加强了沟通和交流,加强了宣传和引导,加强了考勤和激励,加强了爱国主义、感恩意识教育,加强了奉献精神教育、服务意识教育,开展民主测评,广泛征求了群众对村组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本着公平公正公开、为民服务解忧的原则开展各项群众工作,让村组干部的所作所为让老百姓满意、放心。

三、定期开展全乡人才、科技、农村实用技能学习教育培训,引导青年人才开拓创新

对于青年群众、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入党积极分子、优秀青年,在2014年开展了定期或不定期的教育培训,聘请了上级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实用技能,增强增收致富的本领。

村级干部教育培训范文3

一是“教育培训部”。二是“信息情报部”。三是“乡村俱乐部”。

福建上杭县把远教网络建设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整体工程结合起来,做到规划、建设、使用“三同步”,不断建立健全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制度,使村级活动场所成为农村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部”、“信息情报部”和“乡村俱乐部”。

一是“教育培训部”。充分利用远程网络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在村级活动场所开设政治理论课堂和实用技术课堂,开展政治理论培训。建立党员定期学习制度,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离退休干部等学习党的政治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基层党建知识。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上杭红古田网”开设的适用技术专栏,采取举办培训班、举行报告会、组织专题研讨、现场咨询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展农村党员群众实用技术培训。去年以来,全县运用远程教育设备开设技术讲座780余场次,3200多人次。

二是“信息情报部”。充分发挥远程网络信息传递快、共享面广的优势,为农村党员群众提供广泛快捷的信息服务。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村党员群众关注市场信息,浏览、县内外农产品、相关物资以及劳动力等供求信息,为增加农民收入拓宽了渠道。目前,全县已有20多个农村产业协会通过远程网络销售农产品,1500多人通过远程网络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村党员群众关注农村卫生、科普知识等信息,使农民更快更好地学习掌握防灾抗灾救灾知识和疫病疫情防治措施,提高他们抵御生产生活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减少农民损失。

三是“乡村俱乐部”。充分发挥远程网络的资源优势,利用接收站点的硬件设备条件,经常性地播放优秀电视剧和电影,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寓教于乐。去年以来,全县312个村利用活动场所和远程网络设备,播放《亮剑》、《》、《乡村公路》等反映爱国主义教育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优秀电视电影1300多场次,吸引2万多名党员群众观看,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使得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党员群众茶余饭后都喜欢去的“乡村俱乐部”。

村级干部教育培训范文4

为提升____干部综合管理水平与工作执行力,提振____干部精气神,为____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提供坚强的智力保障。____县以坚持服务群众,按需施教;坚持分类分级,全员培训;坚持整合资源,学以致用,切实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坚持服务群众,按需施教。为了摸清学员的需求,不搞无准备的培训,在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前,组织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同时发放《培训计划表》征求各单位意见建议,摸清广大学员最想学什么、最需要补什么,针对他们的实际需求和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照单下菜。使参训干部掌握征地拆迁、计划生育政策、惠民政策、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精准扶贫工作等方面的知识,切实提高科学工作方法,迅速找准工作切入点,掌握工作主动,从而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坚持分类分级,全员培训。按照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科级干部培训、普通干部培训、村级干部培训等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合理确定培训方式。推进分类培训,着重加强参训干部理论素养、服务意识、科学决策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实际,2015年度计划重点培训科级干部(后备干部)2100人次、一般干部(专业人才干部)和群众12800人次、企业经营管理型人才400人次、村级干部(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800人次。同时,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退伍转业军人党员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

坚持整合资源,学以致用。充分利用好全县300多个道德讲堂和发挥“德师”队伍的作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讲述道德模范、行业标兵、身边好人、“积德榜”上榜人物的感人事迹,解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同时,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培训模式,依托广州市天河区对口帮扶资源优势,加大实地培训的力度。一是组织科级干部和部分优秀村干部走进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通过以理论学习和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的综合素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广州市天河区委、贵州省委和黔南州委等上级单位挂职学习锻炼,重在通过上挂学习拓宽干部视野,更新工作观念。二是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按照____“一枢纽三基地”的发展定位,以更新思想观念和拓展学习内容、优化知识结构为主要目标,举办工业化、城镇化,物流园区规划等各类专题讲座,让他们熟悉当前的各项工作,使全县干部能够掌握新知识、适应新常,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着力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村级干部教育培训范文5

我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质量运用,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措施,规范管理,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150多万元用于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建成接收站点488个,其中镇(办)接收站点19个,行政村接收站点469个。其中,仙洪试验区已建成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57个(含2个乡镇站点),在全市率先实现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

一、主要做法及经验

1、多部门联动。市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认真抓好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政策法规、形势教育等方面的教学资源服务和远程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市财政局及时将终端站点建设配套资金列入市财政年度预算,并按时拨付到位;市委党校、市农业局等职能单位积极承担起党的基础理论、农村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教学资源的开发任务,组织专业辅导员队伍,为教学和实践活动提供及时的咨询指导和培训服务;市电信公司积极抓好网络建设、技术支持和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确保了网络畅通和信息安全;团市委、市妇联积极动员和招募青年志愿者、优秀妇女,充实远程教育的师资力量。

2、建好队伍。根据远程教育工作的需要,依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突出抓好了远程教育“三支队伍”的建设。一是以市党员电教中心干部、镇(办、园)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和选聘生为主,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农村小学教师担任站点建设管理员,建立了一支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队伍。在仙洪试验区,充分利用选聘生吃住在村部、接收能力强的优势,做到有选聘生的村一律由选聘生担任管理员,没有选聘生的村由村干部中的年轻同志担任。二是以市党员电教中心、市委党校、农业局、教育局、农村中小学等相关力量为主,建立了一支远程教育教学辅导队伍。三是以电信、教育部门技术骨干为主,建立了一支技术服务队伍,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化和系统化。目前为止,市、镇两级先后举办各类远程教育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达500多人(次),使全市各终端接收站点工作人员基本达到了会管理、会使用、会维护的目标。

3、效益最大化。按照“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最大化效益。一是农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很多村干部反映,想不到远程教育信息量这样大,这样方便快捷,针对性这样强,不出门就能上党课、学技术。如张沟镇镇机关远程教育站点开通后,镇党委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到站点上课,听专家讲授党课,传授农业实用技术,既使机关干部学到了新的知识,提高了素质,又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发展意识,使他们指导农村工作的针对性更强了;既省去了很多外出学习考察、请技术专家来现场讲课的费用,而且不懂又可以反复学习,效果很好。二是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明显增强。通过远程教育抓农民培训,使全市很多农民群众成为了有知识的文化人、讲道德的文明人、懂技术的内行人、会经营的明白人,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也在悄然提升,有效发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如毛嘴镇秦杨村村民丁华平利用所学知识创办养猪场,现存栏50头,生猪长势良好,今年计划养猪100头以上,出栏50头,纯盈利2.5万元以上。郭河镇印湾村村民王鑫海,通过学习科学养鸡技术,引进优质蛋鸡进行科学饲养,不仅死亡率低、长势好、效益高,而且购买了卡车,跑起了市场,生意兴隆。沙湖镇新口村党支部利用远程教育学到的知识,引导农民大面积发展无公害莲子种植,由于产量高、效益好,该村与市万荷堂莲业公司签定长期供货合同,使全村农民收入翻了一番。三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科技意识,让他们更加关心全村经济发展和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问题,带领农民走致富道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建议

1、整合资源

整合**组工网、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等资源,成立电教中心;充实站点管理员队伍,选用“村官”大学生作为村级站点管理员;大力度培训党员电教工作干部,提高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完善制度

建议完善终端站点教学管理考核办法,强化教育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在村级站点实行“每周学习”制度。

村级干部教育培训范文6

关键词: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2)02-0069-03

近几年来,百色农业学校不断创新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模式,以中等学历教育为根本,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培训宗旨,以阳光工程培训、温暖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项目为载体,扎实开展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培养造就一批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撑和科技保障,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学校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工作的措施

百色农业学校在长期的农业职业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教学资源,聚集一切力量,开展“送培训下基层”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2005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县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共组织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培训18295人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撑。

1.1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抓手,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

五年来,利用学校专业和师资优势,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人手,先后组织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李兆基基金温暖工程培训”、百色市下山进城入谷培训、百万农民大培训、返乡农民工等培训工作,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6期,培训人数达10795人次,发放技术资料约8万份。

1.2以自主创业为目标,着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

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农民培训教育以来,先后开展农机、汽车驾驶员、农产品加工、电子操作工、机防手、计算机操作、电焊工、园林绿化工、乡村旅游服务员、村级动物防治员、酒店服务员、电焊、农村建筑工匠、缝纫工、家政服务、摩托车维修、电子电器装备等引导性培训共计50场次,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500多人次,在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中,采取了引导性培训与技能性培训相结合,采取技能培训与外出就业相结合,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繁荣县域经济起积极的作用。

1.3以技能培训为亮点,促进农业增效,引领农民增收致富

广泛开展“送培训下基层”活动,根据不同区域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组织专家及农技人员,深入到各乡镇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三免”“三避”技术、水稻旱育栽培技术、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种桑养蚕技术、烤烟优质适产栽培与烤烟调制技术、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西红柿栽培管理技术、果蔬嫁接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日光温室生产技术等。据不完全统计,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近50期,受训人数达5000多人,使广大农民真正掌握了现代农业先进技术,提升了农民的致富本领,提升了农民的致富能力,增强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的“双带”能力。

1.4以培训质量为主线。注重培训实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开展“送培训下基层”农村成人教育培训过程中,以培训质量为主线,按照专业的不同、工种不同,分别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例如,2006年以来,先后共培训1670人村级防治员、防疫员,培训村干部200人。通过农家课堂、现场课堂学习、现场培训、实际操作和自学等形式开展培训,采取理论培训、技能培训、声像教学、实际操作等环节有机统一,同时还注重教学监督及评价,技术跟踪服务,实现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提高,确保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1.5以当地政府合作为平台,深化基层党员培训,提升农村党员“双带”能力

始终坚持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开展“送培训下基层”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特别是与当地县委组织部的合作,广泛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五年来,先后与平果县、西林县、那坡县、凌云县等县委组织部合作,开展农村党员培训6000人次,通地培训,帮助农村党员转变理念,掌握农村实用技术,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从而提高农村学员带领致富,带头致富的能力。

2.实施“送培训下基层”模式的经验

2.1认识到位,目标明确

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工作是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中职学校教学向农村延伸,体现农业职业学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实施下基层送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快速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根本出路。“送培训下基层”工作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人员到位,管理及技术跟踪到位。

2.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领导高度重视,把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列为学校重中之重工作来抓。组建了“送培训下基层”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培训工作的校领导为副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宣传组、教学培训组、转移就业组、跟踪服务组。做到任务清楚、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保障了各项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2.3广泛宣传,科学引导

学校与当地党委、政府建立成人教育培训合作机制,并大力宣传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村两委换届后,如何提高村两委的“双带”能力,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日程。通过宣传,科学引导农民参加培训。

2.4精心组织,扎实培训

在实施培训工作过程中做到四个结合,即:“非农技能专业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专业设置与农业生产需求相结合,书本理论知识与面上推广技术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农民需求相结合”,保证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实施“送培训下基层”面临的主要问题

3.1培训对象素质相对较低

大部分农民都是初中毕业或小学毕业,在家务农参加学习培训时间少,在经济后发展地区,有近九成以上的农民没有接受任何职业就业培训,参加成人教育培训机会更少,使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如2011年学校在那坡县百南、百省、那万村开展的成人教育培训中,报名培训160人,其中初中毕业143人,占培训人数的89.4%。

3.2培训经费短缺

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培训补助经费较少,部分专业培训经费缺口大,向农民收取难度更大,又缺乏收费依据,地方财政无法配套,特别是工作经费更缺。

3.3培训效果与质量缩水

由于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培训点地域较广,宣传普及不能到每一个村社和农户,开展培训因交通、地域、经费等原因,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实际需求,培训效果与质量有一定的缩水,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用还显得不够。

3.4缺乏与培训相适应的实训场所,整合社会资源难度大

由于没有相对完整的实训基地,开展“送培训下基层”培训场所的条件、设备相对落后,如村级办公设备、条件有限。另外,由于机制、体制上原因,整合当地有关部门如农业、林业、畜牧业、扶贫、劳动等的资源难度大。

4.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工作注意的几个问题

4.1培训计划要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特色

开展成人教育培训,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工作,面对的学员主要是初中毕业的农村青年、中老年,这些学员主要在家务农,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因此,开展培训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如:凌云县朝里村干部培训,围绕烤烟、八角、油茶、茶叶等主导产业发展来制定培训计划;西林县村干部培训,培训计划则围绕沙糖桔、茶叶、竹子、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来定。

4.2培训内容要符合当地农民生产需要

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工作,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特色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也要围绕农民生产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即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如:那坡百南村乡村干部培训中,当地农民最急需的是种桑养蚕技术,因此在培训时应重点传授种桑养蚕技术。

4.3培训方法要适合农民自身的学习条件

由于当地农民素质相对较低,大部分农民都是初中以下的受教育程度,接受理论培训难度大,自学困难,掌握实践技能的水平不高。因此,在培训方法上要针对农民自身的特点,多开展实践操作训练与示范,让农民学会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并在生产地过程中进行跟踪指导。

4.4培训目的要实现农民增收

要注重培训实效开展“送培训下基层”工作。因为,农民是否实现增收、农业是否增效是衡量培训实效的一项指标,实施“下基层送培训”工作要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帮助农民转变理念,提高农民致富本领。

4.5培训效果要实现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

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工作要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实现农民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为纽带,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文化素质和致富水平与本领,实现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实现农村共同致富,以推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