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教学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课程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课程教学案例

幼儿园课程教学案例范文1

案例教学法又称作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是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取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交流、总结等活动,最后做出判断和评价,从而指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方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紧密联系的课程。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技能性、表现性、创造性、审美性等特点,是需要把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学前教育专业学科以及大学语文、儿童文学等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有机融合的一门课程,其追求的教学目标突出表现在“学以致用”方面,即学生通过学习《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能够基本解决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实际问题,初步具备从事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综合能力。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特点与案例教学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客观真实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突出实践性、学生主体性、过程动态性、结果多元化等特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实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目标、达到“学以致用”,应用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结合教学实践及课题研究,对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可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生动直观、化繁为简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理解和掌握较为复杂的教学原理和教学策略。

2.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中,由于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学生大脑兴奋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调节,有利于学员精神始终维持最佳状态。

3.能够基于学生经验帮助建构新知

案例的选取往往与学生的实践经验密切联系,如学生的绘画、歌唱、舞蹈基础以及在幼儿园见习、实习的经历,都能够在案例呈现中引起共鸣,使其回顾、观察、思辨,从而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能力。

4.能够集思广益

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5.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掌握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分析、帮助归纳提炼、进行总结评析。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采编、收集、整理案例及相关材料,不断学习、研讨、提升,不但可以扬长避短,而且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效可以反观自我,进一步收集材料、充实案例。

二、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缺憾

1.案例的来源较难及时满足教学需要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无论是幼儿园音乐、美术还是艺术综合活动,往往是教学设计(文本材料)与教学实施(声像资料)相结合,研究、编制、拍摄、制作一个好的案例,至少需要1至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同时,收集、筛选、编制一个有效的案例需要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案例有可能难以及时满足教学需要。这也是案例教学法推广和普及受阻的一个主要原因。

2.案例的分析需要较多的专业储备,对教师要求较高

就算有了一个好的案例,如,学习“幼儿园歌唱活动”时选取一个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案例,其教学价值如何充分挖掘,才能帮助学生明确教学设计如何基于幼儿身心特点、歌唱特点及幼儿教育特点,并让学生观摩、借鉴歌唱教学策略,这需要执教的教师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水平及实践指导能力,这是一项挑战较大的工作。

3.案例教学所需要的时间较多

由于要进行较为充分的阅读、观摩、思考、分析、交流及总结等活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整个课程教学时间有效,较难保证案例教学的实施。

三、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改进思考

1.遵循原则选取优质案例是根本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好的案例应该既能融会相关知识,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案例的选取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论性、实用性较强,而学前教育的对象——幼儿的情况又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案例的选取应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每个案例要以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原理为依据,案例要重点突出、融合基本理念及基本能力,案例要利于思考、可借鉴性强。二是必须从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中,根据《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每个专题教学来对案例进行精心整理,编写出具有实用性的案例,而不能凭空臆造,脱离实际。这样理论与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每个案例源于实际、高于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目的。

(2)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涉及学科知识、技能以及幼儿园教育教学综合能力是多样的,但这一多样性又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能力环节有机组合而成的。因此案例的选取应当考虑案例要突出什么能力指导、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能够引起积极思维等。要从搜集到的大量的原始资料中,分门别类地整理出具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作为《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案例的构成内容。一个类型的典型案例能够充分运用已学的学前基本理论,启发学生明确《学前儿童艺术(下转157页)(接上155页)教育》的教学对象、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样,通过案例教学,就能从典型案例中,学习和掌握幼儿园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活动的基本策略,从而掌握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

(3)案例应能够承上启下。即注重案例与所涉及知识和能力的前后衔接性。从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技能和能力较多,所以组织案例时应特别注意尽量少涉及未学的内容,对多融汇已学要点,应注意设计相关问题,突出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联性。

2.建立健全教学案例资源是保障

建立教学案例库。教师要十分重视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的工作,应更多地深入幼儿园教学一线、多参加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收集和筛选案例。这对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执教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必要。

3.提高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水平是关键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执教教师不仅应具有正确的学前教育理念和良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还必须在音乐、美术、文学、教育技术等各方面具备基本能力,并熟悉案例教学的基本策略,才能胜任教学。

4.配合教育技术呈现教学案例是助力

现代化教学媒体的配合,使教学案例的呈现能够视、听、操作、互动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案例的使用成效。

幼儿园课程教学案例范文2

一、渗透课程德育理念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要实现与德育的融合,主要是因为德育与很多课程存在共性。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德育意识,从而逐渐达到德育的重要目的,这也是实施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高师幼师专业学生管理过程中融入德育管理理念,必须先将德育管理方法与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开展高师幼儿专业教学管理,教师必须对学生德育形成足够的重视,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德育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以高师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教师要发掘思想政治课本质特征,将其与德育本质联系起来,通过学生参与思想政治课学习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幼师虐童”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导入,要求学生探讨教学案例,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再整理归纳学生的观点,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教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德育培养方案,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例如,在“幼师虐童”这个事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该幼师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匮乏,为幼教事业抹黑。发人深思的事件让学生在探究中,潜移默化地对德育形成了更加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高师德育教学管理中,教师可以课程教学作为切入点,将德育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不断加深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就可以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目的。

二、增强学生德育意识

纵观高师幼师专业学生德育整体情况,发现部分学生对德育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形成正确的德育意识。也有些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活动的时候,习惯将德育束之高阁,使得德育虽作为一种理念被学生熟知,但学生并不了解德育到底是什么,德育的内容是什么,德育的意义是什么。所以,在现阶段高师幼师专业学生德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将增强德育意识作为首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幼师虐童”事件作为教学案例纳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探析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对德育形成足够的重视。某学生的观点如下:幼儿园暴力事件,不仅暴露出当前幼儿园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也反映出幼儿园管理的不完善。教师的“暴力”给幼儿带来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更不利于幼儿今后的成长。守护儿童成长,杜绝暴力事件,加强师德建设是基础。幼儿园要做好师德的教育培养工作,大力开展向道德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坚决惩罚、开除暴力对待学生的教师,树立良好的师风、教风。教师也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既要以高超的教学能力赢得学生的认可,又要以高尚品德获得学生的爱戴,做到自醒、自强、自重、自律等。该学生的观点涉及到教师“师德”“师风”“教风”“道德素质”等内容,从学生的答案可以看出,该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已经“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教师应重点剖析学生的观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问题本质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对德育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真正让学生了解到德育是什么和德育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念,真正达到高师幼师专业德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目标。除此之外,要增强高师幼师专业学生的德育认识,教师还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自主展开课堂教学活动。由学生解析德育各部分内容,再由教师弥补学生的观点漏洞,就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从而逐步付诸实践。由此可见,在高师幼师专业学生德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增强学生德育认识,不断提高幼师专业德育素质和道德水平,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增强学生对德育的认识,让学生透彻理解德育的含义及其本质。

三、完善德育管理制度

高师幼师专业学生德育教学管理,要实现德育管理的重要目标,必须深层次发掘德育的本质内涵,结合高师幼师专业学生特征,制定完善、科学的德育管理规范。在实际德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应的管理规范开展工作,自然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真正达到德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目的。例如,在某高师幼师专业学生管理中,教师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如每人每学期的基本分为100分,实行加减分制度;每学期颁布一次德育考核结果,对一周内扣分超过10分者,及时告知家长及其班主任;而每学期考核低于60分,则无法享受助学金,甚至无法办理毕业证……具体的管理条例,为幼师专业学生德育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在借鉴该高师学校德育管理成功经验,对德育管理经验进行广泛普及时,还要注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通过调查高师幼师专业学生德育整体情况发现,高师幼师专业的学生德育水平偏低。这与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定有非常大的关系,他们中有些人认为自己是被“淘汰”的,对自己“自暴自弃”,导致他们无法对自身德育素质形成严格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制定德育管理规范的时候,教师要将所有学生放置在平等地位上,以同样的规则规范要求学生。如一学期内迟到超过5次无法享受助学金和奖学金,在校期间打架则视为严重违纪等。教师只有将这样的规定贯彻落实,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就目前我国高师幼师专业学生德育综合情况而言,首先,幼师专业教师对德育认识不到位,导致德育难以贯彻落实;其次,缺乏明确的德育管理规范。要改善高师幼师专业学生德育管理现状,必须集中解决教师观念和德育管理规范的问题。对于部分教师缺乏德育观念的问题,就要求这些教师要重新审视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对德育形成足够的重视。教师还要根据自己承担的课程,发掘教学课程与德育融合的切入点,使德育理念与课程教学联系起来,从而真正实现德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目标。对于缺乏明确的德育管理规范,就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整体特征,制定完善且具有可行性的管理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先行。因此,要推行高师幼师专业学生德育管理改革,就必须建立健全德育管理规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幼儿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教育在教育生涯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改善幼儿教育现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将德育与幼儿教育联系起来,是改善当前幼儿教育现状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幼儿专业学生教学管理中,必须实现德育理念的有效融合,通过高效的德育管理,提高幼儿教师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为规范我国幼儿教育秩序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宁婧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利兴,王定国.试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原则[J].思想战线,2011(02).

[2]段丽萍.学生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J].职业时空,2007(03).

[3]刘志平.浅析影响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原因[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

[4]王克洲.发挥政治课优势加强学生德育工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03).

幼儿园课程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幼儿心理学;教学;思考;人才

幼儿心理学是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提高幼儿心理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提升其运用所学的幼儿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幼儿心理学教学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幼儿心理学教学现状

(1)教学主体(学生)现状。目前的中职生生源素质普遍较低,相当部分学生是因为中考失意,对学习没信心才来读中职,还有相当部分春季班学生是因为在初中实在读不下去,本身就有厌学情绪才读中职。他们选择中职就是因为读中职没有升学压力,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还能学技术。许多学生本身在观念上就存在重实践轻理论,重动手轻动脑的现象,而且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2)教材内容现状。我校自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以来,一直都开展幼儿心理学的课程教学。在教材选用方面,虽用过几个版本,但教材结构和内容都大同小异。主要特点是:①教材结构基本按照幼儿的知、情、意及幼儿的社会性和幼儿的个性来编排。②教材内容涉及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偏多,理论性很强,学生难于掌握,容易觉得枯燥无味。③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一些较新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并未列入其中;教材内容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幼儿心理学的相关案例,学生难于理解,学完后很难把幼儿心理学理论有效地运用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

(3)教学方法现状。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主要还是注重教师对幼儿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学方法较单一,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其主体作用。一部分老师自己都觉得该课程无味,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抛开教材瞎扯,对于教材内容,只让学生画所谓的重点和考点。学生考试前狂背重点和考点,考完就忘,那样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有些学校不把幼儿心理学列为考试科目,那样学生就更不会重视,更不要说去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去有效指导未来的实际工作了。

二、幼儿心理学教学对策

(1)选择符合该课程要求的教师作为幼儿心理学教师。何谓符合该课程要求的教师呢?本人认为幼儿心理学教师一定要是掌握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专业心理学老师,不仅如此,幼儿心理学教师还必须是参加过学前教育专业专门培训的,并掌握幼儿教育学、有较丰富的幼儿园实践经验的学前教育专业专职教师。

(2)幼儿心理学教师应该熟悉幼儿心理学的教学大纲。幼儿心理学教师应该熟悉幼儿心理学教学大纲,在课程开始前要让学生明确该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明确该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幼儿心理学教师还有必要结合幼儿心理学教学大纲、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处理,制定符合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实际情况的授课计划和授课内容。尤其在授课内容方面可以准备较多的幼儿园教学案例供学生讨论,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幼儿心理学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此,我们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方面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应该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人。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彻底杜绝纯理论讲授的现象,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可以提供一些幼儿案例让学生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幼儿的心理并尝试理解幼儿的言行,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来自家庭或幼儿园的一些视频,帮助学生对幼儿心理学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另外,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上台试讲的机会,先让学生预习,再抽取教材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让某位学生上台试讲,对于认真准备、积极配合的同学及时给予肯定,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多向优秀教师学习。幼儿心理学教师要主动向一些在幼儿心理学教学方面比较优秀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教学上的一些亮点(如他们是如何处理教材的,他们是如何进行课程设计的以及他们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等等)和可以借鉴的一些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幼儿心理学教师的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并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加以运用,从而提高我们的幼儿心理学教学质量。

幼儿园课程教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幼师生 课件制作 实践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76-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及相关知识和技能已成为未来幼儿教师的一项必备基本技能;那么我们培养的准幼儿老师也必须在还未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也要具备相应的基本技能,但我们如何在学校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将对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师生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进行探讨。

1 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理论深度不够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技术制作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也必需要有相应理论的指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是一些基本的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等相关的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对这些相关的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度还很不够,所以在制作课件时会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这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课件制作的水平。

1.2学生实践经验不足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常用而有效的辅助教学的形式,其作用也必须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有很好的体现。在校的幼师生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因此结合幼儿园实际教学的能力就较差。这也会影响到制作的课件的实用性。

1.3学生的素材处理能力欠缺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的素材处理能力是很重要的。由于课程的课时较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又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在各种素材的处理上。所以很多时候是老师将已经准备好了的素材给学生直接练习和使用。这样会形成一种假象:学生好像是顺利地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但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真的需要单独设计制作课件时,他们就会出现不知道如何处理素材的状况。

2 解决的策略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以建构主义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合理进行课程的设计,开展实践化的教学。

2.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指导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是很丰富的,但最关键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寻、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重新建构。所以此处所讲的建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一是学生对课件制作本身的主动建构;二是学生在建构课件的同时还要设身处地的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境的建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相应教学情境的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学习。

2.2合理进行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素材处理的能力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各种素材的处理是很重要的,不管选择哪一种多媒体课件创作工具,比如最常用的PPT、Authorware,还是Flash、FrontPage等,这是决定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合理设置素材处理部分的教学时间。我认为较为合理的做法是,以幼儿园的实际工作需要为导向开展教学,依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技术、幼儿园课件制作等课程。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主要讲解有关内容,以增强学生有效素材处理的能力。

2.2.1素材的获取能力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素材,这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多媒体素材库。为此,幼师生应该首先学会从网络、纸质材料、声像等现有素材的获取方法;其次要掌握使用现有的数码设备获得素材的方法;最后是注意培养学生日常的观察与思考意识。

2.2.2素材的处理能力

上面获取的很多素材很多时候还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进行有机的取舍才能应用于教学之中,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各种媒体素材的处理能力。如字体的增加、利用GoldWave、AdobeAudition等常用软件进行音频的处理、利用PS等软件进行图形素材的生理、利用WindowsMoveMark、绘声绘影等进行视频的处理、利用Flash进行简单的动画制作等能力。

2.3开展实践化教学

实践教学法是指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及不同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目标环境、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师差异等因素,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选取恰当的教学手段、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确认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基本达标后,完全模拟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在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进行教学工作。首先要对一个班的学生按照6个人左右分成学习小组,以后的学习都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

(1)选择课题: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及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1-3个,进行小组讨论和老师指导,每个人先确定一个课题。

(2)备课:按照选定的课题进行备课,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进行修改并定稿。

(3)写课件脚本:按照教学设计进行课件脚本设计,越详细越好,通过小组和老师的检查后定稿。

(4)收集各种所需素材并进行相应的素材处理:自主按照脚本收集各种素材并进行后期的处理,通过小组和老师检查后初步定稿,以后随时要根据情况增添。

(5)进行课件制作:在老师的指导下由个人独立制作,然后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后由老师检查,合格后初步定稿。

(6)结合活动指导课分组进行试教: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小组进行试教,然后由小组和老师共同进行讨论并提出意见。

(7)对课件进行修改:按照试教的结果,然后按照自己、小组和老师的意见进行最后的完善,如有需要可多次试教。通过小组和老师的评审后方可定稿。

3 结语

通过以上方法多次的探讨和实践后,学生对课件制作的认识、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及制作出的课件的实用性都有明显的提

升。实践证明以上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1997,(4):25-27.

[2]马海瑛.幼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实践和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8):175-175.

幼儿园课程教学案例范文5

 

但当前游戏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困境:理论与实践目标顾此失彼;教材不理想,教学内容缺乏整合;教学方法单一或零散;教学评价忽视“学与用”的关系等。

 

基于此,教育者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理论与实践目标并重;精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建构教学方法有机整体;建立多元评价制度,凸显实践性。

 

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幼儿教师培养、准入、考核的基本标准。该文件明确指出,“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是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七大专业能力之一,说明了学前儿童游戏在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

 

学前儿童游戏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理论,理解游戏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基本形式,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实践训练,掌握游戏设计、创编、组织与指导方法,为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奠定基础。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游戏组织和指导能力与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之间还存在距离,反映出学前儿童游戏教学中存在着的一些困境,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儿童游戏教学中的困境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路。

 

一、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的困境

 

(一)理论与实践目标顾此失彼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具有职业技能性质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宜。但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目标、轻实践目标的现象,造成游戏理论知识的堆积,却与实践相脱离。部分教师认识到实践能力对学生未来职业的价值,重视实践操作,却过分突出了“游戏的能力”,而忽视了理论学习对于学生理解游戏的价值与特征的重要作用和对“游戏设计创编与组织”的指导意义,渐趋于纯粹的游戏嬉戏。

 

(二)教材不理想,教学内容缺乏整合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本身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合理选择教学的内容决定着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针对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目前学界出版了较多版本。有相当部分教材内容十分全面,却庞杂繁琐,难以抓住重点;部分教材体系完整,却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理解;还有部分教材包含丰富的案例知识,却鲜于理论的阐述和提升,这给教师的选择带来了困难。同时,迫于科研压力或其他原因,教师可能随意选取其中一本进行教学,并不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或有效整合,这将影响学生掌握游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单一或零散

 

随着高校的扩招,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班额增大,据了解,很多高校已达到每个班50人左右,加之,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本身包含丰富的内容,教师在面对大量教学内容和较大班额时,容易选择照本宣科,为了完成工作量而采取单一的“满堂灌”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游戏的兴趣,也违背了游戏课程实践性的特点。随着课程的改革,部分教师也采用了案例法、讨论法等,但十分零散,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形成教学方法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各教学方法或相互孤立、互不联系,或突出一种方法,贬低另一种方法。从辩证矛盾来说,每一种方法都有优点和不足之处,某种方法可以顺利解决某一教育教学任务,但用于解决另一任务就不那么成功,而对解决第三种教学任务甚至可能有所妨碍。如集体授课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向众多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却难以获得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获得职业角色的体验,而这些缺陷正是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的长处。所以,采取任何一种单一的或几种零散的教学方法都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评价忽视“学与用”的关系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当前的主要评价方式是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是说,教师在评价中主要关注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而忽视了“学与用”的关系。我们知道,“学好”与“会用”之间是存在差距的,从认知与能力的关系来讲,学生理解了幼儿游戏的概念、设计创编、组织指导等知识,只说明其具有游戏的潜在能力,而是否具有游戏的现实能力却不得而知。因此,当下的评价方式是片面的,这既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更不能满足当前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的出路

 

(一)明确目标,理论与实践并重

 

课程目标是以学校和院系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划为总体依据,结合课程自身的性质与特点确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以“应用”为主导,主要教授各行各业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将来的职业和学术准备,旨在培养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因此,以应用为导向,学前儿童游戏教学目标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知识目标,掌握游戏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等理论知识;第二,能力目标,通过实践训练,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游戏环境、创编游戏、设计游戏教学活动、组织和指导游戏;第三,情感目标,树立科学的游戏观,领会游戏精神,把握“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真谛。

 

(二)精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因此,优化教学内容就必须选准和用活教材,也就是精选教材内容,准确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不断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可将学前儿童游戏教学内容确定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部分,主要阐述学前儿童游戏的概念、本质、产生发展、分类与作用等基本理论,为各类游戏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部分是各类游戏介绍,包括了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数学游戏、音乐游戏、美术游戏、亲子游戏,这部分是本门课程的重点。第三部分是实践教学,主要涉及游戏的环境创设、观察记录、组织指导、设计创编等问题,这是本课程的难点部分,同时,其中的组织指导也是本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三)建构教学方法有机整体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广泛吸纳多种教学方法,建构教学方法的有机整体。这里的有机整体是指各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扬长避短、相互补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1.讲授法与自学指导法相结合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取决于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多少,在当前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班额大的情况下,传统的讲授法是不可或缺的。如,针对第一部分——游戏基本理论,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和板书进行讲授,让大量的学生在短时间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针对容易理解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充分运用自学指导法,如,第一部分中游戏的产生和发展,可让学生充分阅读,归纳总结,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钻研精神。

 

2.案例法与研讨法相结合

 

由于本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密切,因此案例教学法也是本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如,针对本课程的第二部分一介绍各类游戏,则可以通过课内观摩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公开课视频或录像的方式,尤其是优秀园长和优秀幼儿教师游戏教学经典案例。教师提出与视频相关的问题,引发多方解释,形成多方对话,并参与讨论,各小组整理各类游戏的特点、作用和指导要点,教师将零散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同时,还可将这些典型的案例分类整理,形成游戏教学案例资料库,作为学生课内外阅读和研讨的辅助材料。通过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也能丰富学生游戏教学经验,使其更快地进入游戏教学情境。

 

3.模拟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由教学目的决定,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目的的重要方面就是使学生掌握“游戏的技能”、“游戏指导的技能”、“游戏创编和教学的技能”对教学技能的培养,模拟教学与微格教学不失为有效的途径。如,针对本课程的第三部分一实践教学,可让学生根据要求设计游戏教学活动方案,小组讨论修改后模拟试讲,吸取各方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方案和提高游戏教学能力。另外,微格教学也是充分体验职业角色的有效手段,学生可分小组定期录制微格游戏教学视频,并通过不断自我检视、分析,改善指导策略。

 

模拟课堂总是比较完美的,但作为学前教育教师还要能灵活扮演多种角色,具备恰当分析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情境中的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就要求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教学教研的平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首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带学生到幼儿园见习,主要了解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活动观察记录与评价。其次进行游戏活动的设计并进行模拟教学,集体运用理论对活动设计与组织进行讨论与评价,不断修正和完善。最后,再回到幼儿园进行游戏活动的实践。这种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游戏实践能力。

 

4.充分利用微信、QQ等现代技术手段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发掘科技成果带给教学的福利。如利用微信建立“学前儿童游戏”公众平台,学生关注公众微信号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可以通过平台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随时自己的游戏活动设计方案,游戏活动观察记录等,师生可进行点评。另外,也有高校开始尝试开发专门性的类似于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的课程软件,学生通过下载软件的手机客户端进行登陆,根据登录的时间和相关文章和问题的数量来赚取经验值,并将这一数据纳入到课程评价中。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四)建立多元评价制度,凸显实践性

 

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学习的方向。因此,改革评价手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学前儿童游戏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师要注重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出勤率、参与研讨的情况、课堂模拟教学水平、幼儿园实践教学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应用水平,并计入总成绩。期末考试中,除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加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注重游戏指导和游戏教学活动的设计。此外,还可以建立学生学业自评体系,即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持续的记录、评价、反思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这一评价方式具有评价的针对性、差异性和即时性,能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水平,学生通过反思评价可以获得成就感,不断激励自己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明确改进方向。

 

总之,学前儿童游戏课程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建构教学方法有机整体,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加强实践教学,进而建立起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幼儿园课程教学案例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特点;现状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还是比其他孩子更优秀,所以现在学前教育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学前教学的质量。在音乐方面的教育也是学前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幼儿音乐感悟是具有先天性的,因此一旦加以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就能比较容易被培养出来。这就说明了现代社会要求更加专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从一定程度上要求了中职院校要重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多新时期学前教育工作人员。但是现目前中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这就要求要不断完善和研究更多的教学方式,提高音乐教学的课堂质量。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

1、过于追求其学科性

现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音乐教学都是围绕具体教学学科为中心开展教学的。由于音乐教学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过于追求音乐教学的学科性,这就轻视了每个学科存在自身的联系。因此比较传统的音乐教学都是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乐器的弹奏技巧和声音的发声技巧,通常老师判断学生的音乐能力就是通过这两个技巧,从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来讲,这种方法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是学前教学专业并不是以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而是能够教书育人的老师,所以在课堂上过分追求这两种技巧并不实际,应该将重心放在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将技巧传达给学前儿童。由此可见,现在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学前音乐教学的老师还没有转变意识。

2、教学过程中不能有针对性教学

经过实践的学前音乐教学案例中发现,现在学前音乐教学中一些比较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儿歌伴奏和识谱能力的培养。但是培养学前教育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唯一的目的就是培养专业的幼儿音乐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教授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学生的欣赏技巧和即兴伴奏能力。或者对演唱和伴奏的要求过高,几乎忽视曲目教学的重要性。如果学生以后遇到类似的教学问题,没有一个能够全面处理的能力,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由于现在许多中职院校并没有重视根据现实需求和社会变化转变教学方式,一味地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所以就造成了教学内容与现实要求相背离。再加上不能够为中职学生提供可以实践操作的机会。并且教师还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实际情况比较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忽视要将实践和理论相统一。通过对幼儿园的调查,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园的大部分毕业于中职院校的老师自身素质不高,且教育责任感不强,因此,现目前中职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这就导致了中职院校的学生不能掌握教学技巧。

3、专业与就业不对口

现代很多中职院校毕业的大多数学生掌握学前音乐教学的能力不足,水平和能力都不达标,所以幼儿园更愿意聘请具有专业教学能力和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由于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的教学经验,所以一旦进入幼儿园是不会直接涉及到有关教学方面的工作,都是必须要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其中工作的内容就会与自身学习的专业之间有很大的出入。有些学生学习到音乐知识之后没有地方施展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教学能力也会降低。现在重视院校没有充分考虑到音乐教学和学生就业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办法施展才华。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特点

1、动手能力要求较高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因为中职学生要完全掌握知识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知识积累和动手能力操作,才能将所学的知识更加得心应手,熟练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有非常高的动手能力,不能一味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过关,必须监督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2、学习的内容较多

一般中职院校的学生要全部掌握音乐知识要花费一到两年的时间,除了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舞蹈、美术知识之外,还要学习语、数、外和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所以对于音乐知识学习的精力就相对要少一些,其中音乐的学习还包含了许多内容,例如钢琴、儿歌、声乐等等与音乐有关的知识,其中比较关键的内容就是钢琴的学习,钢琴教学的内容比较复杂,而且大多数学生没有坚实的钢琴学习基础,大多数学生都需要从最基本的知识学,可想而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

三、结束语

通过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特点与现状进行探讨,得出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主要归结于教学缺乏针对性,过分追求学科性,专业不对口等等问题,这就要求中职院校的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为幼儿园提供音乐水平能力较高的教师,从而增加中职学生的就业率。

作者:高露露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康修珍.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5,10(17):161-161.

[2]羊捷.强化理论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导报,2015,(8):90-91.

[3]古晓琳.以工作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新模式[J].科教导刊,2013,9(2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