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辅导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心理辅导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心理辅导的建议

对心理辅导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 艺术院校 心理健康 团体辅导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中国音乐学院调查为例)

中国音乐学院新生心理测评工具: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

王斐、潘益中两位博士07年对2007级全体学生的量表普查,08年对2008级全体学生的量表普查,09年对2009级全体学生的量表普查及后期的跟踪调查得出了如下结论:

1.中国音乐学院07级、08级、09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全国大学生群体要好,在SCL-90所有因子上都要好于后者。

2.艺术院校大学生强迫、焦虑、恐怖、偏执方面问题较为集中和严重。

3.中国音乐学院大学生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07年比例为5.02%,08年占6.14%,09年占11.34%。人数较少,但呈逐年上升趋势。

4.专业类别比较的结果显示,理论类学生在焦虑和恐怖因子上的得分高于表演类,有自杀意念的学生比例也稍稍高于表演类。表演类学生的躯体化、强迫、精神病性得分均显著高于理论类的学生。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专业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理论类强调分析和反思,情绪纾解渠道狭窄,而表演类则较少这类问题,并且由于有更多调节情绪的渠道(练习、表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但过多的练习又增加了躯体化等症状的可能性。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1.父母期望高,个体竞争激烈。过高的期望值和激烈的竞争容易引发焦虑情绪。

艺术院校大学生张扬个性,喜好表现,渴望成才,有强烈的成名、成星愿望。在相对狭窄但又新人辈出的艺术世界里,“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使学生丝毫不敢放松对专业的学习。

2.缺乏集体体验。希望别人理解自己,自己却不能理解和宽容他人。

艺术教育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以个体为本体的,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教学形式以小班授课或一对一为主,学生课后的自学方式一般也是个人单独进行练琴、练声、练画或练功等,比较缺乏在集体中学习和交往的体验,容易养成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因此,艺术院系的学生往往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心;又要求更多的个人独立空间。对学校管理部门的规章、家长或教师的管理和引导产生严重的反感甚至抵触情绪。这些因素影响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使他们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挫折体验。

3.经济压力大。对社会事务、活动的关注和参与较少。与同龄人相比,眼界开阔的同时心胸却不一定开阔。

艺术类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学习方面花费不菲。父母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和时间供孩子读书,有的家长靠借债供子女学习专业。家庭对其教育的高额投入使得他们更关注经济利益的获得,以报答父母和收回成本。因此,他们的业余时间多为家教、演出所占用。

4.家庭环境优越,遭遇挫折少。心态不够平和、宽容。

艺术院校许多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中长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心理敏感,自我评价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在专业以外的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学习动力不足,意志薄弱。有的学生在与同学,师长的交往中,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没有满足自己的需要,就接受不了,

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在艺术的长久熏陶下,性情活泼开朗,内心世界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张扬。从小就因为特长而成为班级的焦点,父母的骄傲。登台演出,异地求学等经历使他们见多识广,眼界开阔。长期以感性的思维方式进行专业学习,所以他们的认知方式较为直观和感性,对理论有普遍的畏惧心理。

经过我们多年的工作实践,针对这一特殊的群体,大学常规的咨询手段难以满足他们特殊的成长需要。心理咨询是一种常态的、范围有限、参与人数少的方式,难以担负起推动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成长的重任。直观的认知方式和对严肃问题探讨的畏惧,对专业以外学习活动缺乏热忱,也使心理课堂、讲座和心理电影等方式难以引起共鸣。

虽然他们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相对较少,但逐年上升的趋势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研究学生的特点,及时捕捉学生心理发展的动态,开展有针对性、有主题、有感染力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互动中促进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感知,并从中得到学习、支持、回馈,从而成长。

1.心理剧。心理剧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借助于某种心理冲突情境下的自发表演,将主角的人格结构、人际关系、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于舞台,在治疗者的间接干预和同台参演者的协助下,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心理剧在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作用表现如下:

满足安全感。团体咨询的一个优势就是让团体成员都能感受到共处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中。大家有共同的困扰和共同的需要,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营造一个相互接纳,相互关心,共同成长的环境。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团体成员敞开心扉,深入交流和思考。

养成积极反思。由于人际关系问题的最终根源在于不合理的人际认知,因此进行积极的反思、将错误的人际认知修正非常重要。心理剧能让每一个学生置身于这个情境中体验困扰,并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形成正确合理的人际认知。

促进成长。团体成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类似的困惑和共同的成长课题。通过团体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和倾诉,了解到别人也有着和自己一样的经历,从而减轻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并在相互交流中树立起解决成长困惑的信心,激发自身成长的力量。同时,也能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如在体验中深入感触到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价值观,懂得尊重别人的需要。

琴房等候插队心理剧,失恋心理剧,睡眠时段不同引发矛盾心理剧,宿舍争吵心理剧等,这些都是艺术院校学生最为常见的困惑。表演者将集体成员的焦点问题表演出来,参与者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导致认知的冲突,引起反思,从而达到改变错误的人际认知的目的。

在分享与讨论阶段,观众表达他们此时的心理体验,并将这种心理体验带到未来人际关系的真实世界。从而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尊重别人的选择,有效改善容易出现矛盾的情绪和心态。

2.情绪调适小组。情绪调适小组以认知行为疗法模式设计团体辅导过程。

(1)热身活动。小组建立积极的、温暖的、真诚的团体活动氛围,让同学们尽情地表达主观的情绪感受和个人生命故事,把小组带入深刻的情绪体验中,从中显现出心理辅导的契机。

(2)让接受辅导者了解自己的情绪问题是缘于自己的认知建构方式,在演出前想的是:“我不行。”有的同学在和室友有冲突时,脑海里出现的是:“我不被人喜欢。”有的同学在比赛失误后,想“一切都完了。”这些非理性的信念,导致了同学们的紧张、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小组成员共同分析找出反驳原有核心信念,支持建立新的核心信念的证据,帮助接受辅导者试着建立新的信念。

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在真实经历叙述和情绪表达的情景中,共同学习评价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放弃对生活的消极人生观,代之以理性的、积极的人生观,引入认知重构的思想和信念。

(3)在思维上和行动上都和不合理的信念对着干,将自己从“我不可爱”“我无能”“我会被抛弃”的思维怪圈中解放出来,代之以正面的、积极的自我对话。

角色扮演。扮演寝室里骄横的室友,模仿如何应对室友严厉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时而停下来体验哪些想法带来焦虑和不安,然后再进行角色互换练习。能够学会宽容和谅解。原认为发生冲突后,自己主动与对方交往会被瞧不起的同学,后来能主动与同学沟通,化解双方原有的隔阂。

瓦解羞愧练习,在小组里公开了自己原来认为可耻的事,同时让自己感到并不羞愧。

舞台焦虑排遣,这是困扰艺术院校表演学科学生的严重问题。有过表演失误、突发事故、舞台上不恰当行为等经历的学生尤为焦虑。通过安全分享,使他们认识到:“这些并不值得羞愧,是难免的失误。这也早已被朋友所遗忘,我有很多成功的经历,我依然很棒”。从而使他们从舞台焦虑中解脱出来。

情绪调适还可以有许多其他主题,如宿舍关系、师生关系、家庭不幸,等等。通过调适,小组成员在小组里能够将痛苦的、失望的感受用话语表达出来,得以疏导自己的情绪,缓解了障碍。有的同学找到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也是可爱的,应得到父母、同学的关爱,在学校、班上逐渐有了安全感。学会积极地、全面地去看待环境、看待人生。有了主动与别人沟通和交流的愿望,懂得了主动关心别人。

3.心理素质拓展。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拓展训练活动开展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如对一年级学生进行“适应能力训练”“独立能力训练”等;对二年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训练”“自律能力训练”等;对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情绪管理训练”“领导能力训练”等;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自信心训练”“择业技能训练”等。

心理拓展训练中,一些项目让人产生恐惧感和无力感。通过克服恐惧心理完成项目后,内在潜能得到激发,逐步形成稳定、持久的自信心。学会鼓励自己来应对困难,解决困难。促成心理状态向积极的方面改变。

心理拓展训练中,通过别人的帮助做成一些原本不可能或不安全的事情,产生对自己的成就感和对他人的信赖感。这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交往活动,让人的心理随着人际关系的适应而改变,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积极改善心理健康的作用。

艺术院校大学生热情开朗,单纯活泼,更加喜欢拓展训练这种形式。他们全身心投入拓展活动,能够在人际交往、挫折应对、自我约束、自信心等方面获得改善。

由于专业学习的特点,艺术院校学生较少能通过同学间的深入沟通来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思维方式特点也使一些心理辅导方式难以引起他们的关注,团体心理辅导迎合了他们活泼开朗,喜欢互动活动的兴趣,也弥补了成长过程中同学之间缺乏沟通,同龄人间的互动成长较少的欠缺。辅导中,团队合作、互动拓展、体验学习等因素,能够引导他们自我调节,自我成长,提高人际沟通、情感交流的能力,学会关心别人、接纳别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所以,在艺术院校,团体辅导相比其他方式能引起学生共鸣,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斐,许燕,祁占平.某艺术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06).

[2]王斐.中国音乐学院2007级新生心理普查报告(学院内部报告).

[3]潘益中,王斐.中国音乐学院2008级新生心理普查报告(学院内部报告).

[4]潘益中,毕帼英.中国音乐学院2009级新生心理普查报告(学院内部报告).

[5]延凤宇,张韶华,王玮.河北省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河北学刊,2009,(06).

[6]张继玉.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对心理辅导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标准;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9-0013-03

我国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有二十多年。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阶段进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在平台建设阶段,人们关注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谁来做、从哪些途径去做、工作开展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等问题。在内涵发展阶段,人们应该更关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是否专业、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课及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如何、学生的心理困惑是否得到有效疏导、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否得到真正提升等问题。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化,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日益变得必要和迫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及其服务水平的带有导向性和评价性的相关指标的规定。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是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依据。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事实证明,没有这样一套标准,对心理健康教育质量难以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因此也就难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部于2012年12月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了“在学校普遍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要求。本文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当前我国一些学校的成功经验,尝试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的主要指标作一论述,希望能对未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标准的建立工作提供参考,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有所启发。

一、领导与管理

服务标准:学校应有校级领导主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负责人具体组织与实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安排;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现状与经验:一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与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从侧面体现出校长的现代化学校治理水平。目前,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的由学校校长负责,有的由书记负责,大部分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关于责任部门,有的由学校德育处或德育室具体负责,比较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成立了独立于德育处的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作为责任部门。关于具体的执行责任人,有的由德育主任兼任,比较重视此项工作的学校由具有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负责。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许多学校制定了学年、学期的工作计划,但计划的目标设定还不够明确,内容不够系统,措施不够具体有力。关于课时,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好的学校,安排了专门的课时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如天津实验中学在初一和高一年级隔周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在其他年级则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由年级负责实施,安排讲座、咨询会、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

建议: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与管理上,今后应注意扩大工作网络,加强与校外专业机构和社区的联系。应在年度或学期计划中,具体规定各项活动的内容与工作分工等。

二、师资队伍建设

服务标准: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教师至少应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参加国家级培训或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轮训,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应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或活动,帮助教师学会心理调适,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现状与经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目前,整体上看,我国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包括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教师队伍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应通过引进专业人员、落实职称评聘、提高待遇、加强培训等措施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提升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实践证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障。天津实验中学多年来重视心育师资队伍建设,现有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本科以上专职心理教师3名,其中1名为天津市特级心理教师。学校建立了校级、年级和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校级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为阵地,面向全校开展咨询和开设专门课程;以所在年级为阵地,由年级组长负责开展具有年级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并纳入年级组工作计划;每位班主任都是持证上岗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全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下一级辅导站自觉接受上一级辅导工作站的指导,从而保证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辐射到每个班级、每位学生。学校还成立了学生心理辅导社团,每个班级至少有一位学生参加。学校全体教师均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心理辅导教师持证上岗培训并取得证书。

建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今后应在专业化和全员化两个层面上下功夫。要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尽快落实心理辅导专兼职教师的相关待遇,使他们工作起来无后顾之忧。

三、专门途径开展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服务标准:利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设以活动为主的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课程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时间分配和教材纲要;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布置合理、科学,定期面向学生和家长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辅导活动有记录,书写科学规范。

现状与经验:按照教育部要求,学校利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发挥心理辅导室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目前,我国有些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专门课程,但内容和形式存在随机性和任意性,缺乏系统的教材大纲和活动设计。不少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但在心理辅导室资源建设方面,如心理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咨询记录图表、学生档案、学生心理素质测评工具及咨询和工作环境布置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有的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只有一个简易的房间。据天津市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1.2%的学校开设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活动课程,74.1%的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室做到固定时间经常开放的学校占32.5%,无固定时间、有问题时预约开放的占56.6%,基本不开放、形同虚设的占10.8%。由此反映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及心理辅导室建设的精细化程度亟待加强。

建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专业性较强,任务比较繁重,应组织相关专家与基层学校协同攻关,开展相关试验,积累经验,然后再大范围推广。

四、基本途径开展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服务标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学科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有机结合,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与经验:许多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不重视利用课堂及各项教育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两条基本途径,甚至部分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仍有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

建议:提高全体教师的心育意识和能力是利用好基本途径的前提,今后应加大全员培训,包括班主任和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年级组为单位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过程渗透,以学科组为单位挖掘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搞好学科内容渗透,以学校和班级为单位搞好各类活动渗透。

五、支持性途径开展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服务标准:利用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利用个别咨询、家访等途径对有需求的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家长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利用校外资源,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现状与经验:家庭和社会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力量,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开展,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

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注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提高家长的亲子沟通技能;要注意开发和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加强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的联系与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不能只在教育内部开展,这是我们在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共识。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发展均比较成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当积极借鉴。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取有所突破,开拓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

服务标准:学校及教师应有科研意识,有一定的经费投入,承担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有一批课题报告、论文、著作及调研成果等发表或获奖。

现状与经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处在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许多工作的深化和推进需要科研的引领。如心理辅导课程的建设、心理辅导室的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度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均需要组织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开展研究,尤其需要科研人员与基层学校开展相关合作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拿出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典型经验加以推广。基层学校,尤其是学校专兼职心理辅导员,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可以逐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边干边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2013年以来,随着校本研究的深入,基层学校普遍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意识和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来看,水平参次不齐,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尚不明显。

建议:应在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一线教师三个层面开展科研,形成教育科研工作的全覆盖,以此加强教育科研的力度;要注意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协同合作,保障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七、制度建设

服务标准:应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教师培训、课程开发、辅导室建设等方面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现状与经验: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方面,大部分学校还比较薄弱,开展得好的学校建立了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培训制度等,并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各类参与人员的职责。我国台湾地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心理辅导的课程标准,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各级辅导人员包括校长、辅导主任、辅导组长、资料组长、教务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在辅导工作中的职责作了明确的界定。

对心理辅导的建议范文3

1.课程设置需求因素分析。

从创业课程性质来看,有75.9%的受访对象认为应将创业课程设置为公选课,仅有24.1%的受访对象认为应将创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其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是可以选择的个人行为,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是否学习这门课程。在选修课程的具体设置方面,有48.6%的同学选择采用课程系统讲授的模式进行学习,38.3%的同学选择通过讲座的模式进行学习,13.1%的同学选择通过社团活动来进行学习,这表明大部分同学希望接受创业知识的系统培训。从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需求来看,89.6%的同学都认为应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创业的意识和理念。这是因为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机构成,“是专业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性、前瞻性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把创业教育有效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使学生创业意识、素质和能力的获取根植于专业教育之中,奠定大学生创业的深层根基。从课程设置时间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希望在大二(占比38.2%)和大三(占比35.6%)开设创业课程,原因在于大学生都认为大学二、三年级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时期,需要获得一些有帮助的指导。

2.知识内容需求因素分析。

在限选3个选项的前提下,结果从高到低排依次为:创业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养成、创业资源获取、创业风险分析、商业模式分析、创业模拟演练、企业家精神。数据表明,学生对创业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资源获取等方面的需求较为突出。

3.实践内容需求因素分析。

从实践内容来看,有30.1%的同学选择到创业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学习,有20.2%的同学选择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进行实践实习,有19.2%的同学选择听取创业成功企业家创业成功经历讲解的形式进行实践实习,有15.5%的同学选择参加创业计划竞赛来进行创业实践,还有15.0%的同学选择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学术交流、主题教育活动来进行创业实践。

4.心理辅导需求因素分析。

在创业心理辅导需求方面,78.6%的同学选择需要进行辅导,仅有21.4%的同学认为不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这表明大部分学生都意识到创业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和意外,需要通过心理辅导来调整他们的心态,不断提高他们的按压能力,增加其创业的勇气。关于心理辅导方式的选择,有58.1%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通过电话热线、电子邮箱等方式建立心理辅导平台,41.9%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成立专门心理辅导机构,以实体的形式向同学提供心理辅导。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同学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角度,不想让学校的师生们知道自己进行心理辅导,所以选择非面对面式的心理辅导。

二、地方高校农村生源大学生创业教育供给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供给现状分析。

目前的地方高校虽然有和创业教育相关的选修课,但是专门的系统地讲授创业的概念、创业者素质培养、创业团队、创业资源、创业风险、商业模式等的选修课很少,其原因主要创业指导师数量有限,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指导师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师资力量的有限致使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供给无法实现与学生需求的有效对接。

2.知识内容供给现状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大部分高校都有关于创业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养成、创业资源获取等方面的教学与实践内容,但采取的方式多是请创业研究者或是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为学生做一些讲座或是专题报告,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课程设置,学生对此方面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容易不全面,不系统。如,一些学生只看到创业成功的一面,却忽视了创业有可能带来的种种风险,没有注意学习风险的规避方法。

3.实践内容供给现状。

从实践内容供给情况来看,大部分地方高校提供的创业实践教育内容是请创业成功企业家讲解其创业成功经历讲解和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或是其他学术科技活动,带领学生到专门的创业教育实习基地进行实践的较少。

4.心理辅导供给现状。

在创业心理辅导供给方面,大部分高校都有心理辅导师,可以就创业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但这些心理辅导师基本上都是兼职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时间和精力有效。

三、构建供需均衡的地方高校农村生源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在对地方高校农村生源大学生创业教育供需现状分别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构建均衡的地方高校农村生源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1.设置专门的、系统的创业基础课程。

要开设专门的创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知识重点放在创业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养成、创业资源获取、创业风险分析、商业模式分析、创业模拟演练、企业家精神等方面,使学生全面掌握创业相关知识。

2.建立强有力的创业导师团队。

一方面要积极组织本校教师外出参加创业指导师培训,提高本校创业指导师力量;另一方面,通过与外界的资源共享,网罗业界、高校等创业人才和专家,以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创始人、高管为中心,建立校外兼职的创业指导业师团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全面的指导,帮助大学生克服经验不足、市场认知欠缺、社会关系薄弱等缺点。

3.提供心理辅导、投融资、信息、法律等服务。

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工作室,聘任专门心理辅导师,通过面对面咨询解答与网络、信件等多种方式为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同时,向学生介绍各种类型的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和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等。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及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引入创业投资公司,建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的投融资服务平台,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与风投等的洽谈会。

4.将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育有效结合。

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必须以厚实的综合人文素质为基础,创业者应当具有各种必备的能力和素质,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与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无关的事情。因此,地方高校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当是一种根植于专业教育中的教育体制,应该将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教师培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创新创业的理论与意识。

四、总结

对心理辅导的建议范文4

有位刚工作一年的心理教师向其他心理教师求助:“开学了,学校开班主任研讨会,领导给我一个任务——让我给教师们做一次讲座,顺便进行自我宣传,以便开展工作。领导的意思是主要讲讲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或者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可是,我工作才一个学期,在那么多有经验的教师面前讲,不亚于‘关公门前耍大刀’。怎么讲,讲什么呢?”

其他的心理教师马上给予这个教师鼓励和心理支持:“很好啊,是次自我提高的好机会。”“我在学校里想给教师们讲讲,都没有机会呢。”“这是领导让你亮相啊。”……

这么一说,有任务的心理教师更惶恐了:“是啊,就是因为这样想,所以才要抓住机会啊。工作后头一次在各位教师面前亮相,不能太难看了……要不然以后更没办法开展工作了。大家给点好建议呀?”

于是,教师们七嘴八舌地建议开了——

第一种建议:用叙事的方式讲讲自身实践过的事,尽量不谈及理论。

第二种建议:把自己做教师之前,做教师之后,前后的想法和感受说一说。然后把话题抛给教师们,让教师们谈谈理想、人生等。

第三种建议:给教师们放一放视频“教师是什么”——郑辛遥老师的“智慧人生”,配上轻音乐,打动教师。

第四种建议:讲一讲一些和教师有关的专业理论,最好结合一点案例,让教师们有所启发。

建议之后,这位有任务在身的心理教师还是感觉到有困难:讲自己的实践是好,可是刚工作一个学期,好像没有值得一讲的实践故事啊!谈理想、人生,自己的资历是否太浅了呀?看看视频,是否显得太不专业了?讲讲理论,是否太枯燥了?

一、第一次亮相,心理教师怎么会感觉这么难

一般来说,学校内的这种讲座属于同伴互质,并不见得需要多高深的理论或者多全面的介绍,应该也不那么难。可是,心理教师怎么会感觉这么难?从上文的案例中,我们分析接到任务的心理教师的想法,可以发现,之所以他会感觉这么困难,可能的原因如下:

1.心理教师对首因印象的重视程度使他们对这次讲座的期待更高,觉得更难。首因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对他人印象的形成影响很大。这是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非常熟悉的理论。对刚入校的心理教师来说,作为新教师,他们希望给同事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在学校里立稳脚跟。他们可能比其他未必真正了解这一理论的新教师更理解:一旦第一印象的建立出现偏差,今后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因此,他们更为在意第一次“亮相”,更希望自己能够在学校同事面前建立一个专业、良好的形象,让学校教师们认可自己。

2.新手教师的教学专长水平的实际限制,使讲座的内容选择和方式深受局限。根据Berliner的观点,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各有特点:(1)新手阶段,课本知识丰富,缺乏经验,具有刻板性;(2)熟练新手阶段,课本知识与教学经验逐渐整合;(3)胜任型教师阶段,目的明确,能处理复杂的问题和情境;(4)业务精干型教师,已经接近自动化、快捷性、流畅性和灵活性;(5)专家型教师,自觉性和自动化水平高。很明显,刚工作一年的心理教师属于新手教师,在心理学基础知识方面储备丰富,但很难实现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融会贯通,在讲座技巧方面也较为欠缺,因此,选择什么内容进行讲座、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展讲座,都受到了能力和技巧的局限。

二、哪些因素会影响第一次亮相的效果

由于不知道案例中的心理教师选取了哪种做法,所以不敢贸然对上述建议给予评判。但在笔者多年与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合作的经验中,有两个做法类似但是效果不同的故事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让笔者对影响心理教师“第一次亮相”成败的因素有了一定的思考:

有位心理教师应学校领导的要求,在学校教师沙龙活动的时候组织个小活动,让大家“轻松轻松”。于是,她准备了一个游戏活动“人际圈”。活动开始时,她让所有在场的教师围成两圈、手拉手,并宣布了游戏规则。这时,有教师嘀咕着:这么幼稚啊!自此,整个活动一直在一种奇怪的、不温不火的氛围中进行到最后。这位教师只得草草收场,感到非常尴尬。

无独有偶,大概八年之后,有位心理教师也是应学校领导的要求组织活动。这位教师在教师大会上,组织了“鳄鱼过河”的游戏,所有的教师分成几组,完成“过河”的任务。活动之后,心理教师让教师进行了简短的交流:游戏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什么感受?后来,教师们反馈很喜欢这次活动,希望下次还有这样的活动。

有趣的是,两位心理教师的第一次“亮相”都选择了游戏活动这一形式,对象都是教师,但是效果却大相径庭。对比分析两个案例,会发现有这样一些因素影响了效果:

1.游戏内容的特点。“人际圈”是一个以人际交往方式为主题的活动,活动本身的运动量不大、互动程度不高——只需要动动手指头,但是对每个参与者的体验要求比较高——察觉不同的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鳄鱼过河”是一个以团体合作为主题的活动,活动本身的参与度、互动程度、对抗性都较高——需要组成小组,相互商议、协作,并在小组间进行比赛。相比来说,在人际安全氛围一般、参与者与带领者之间的关系不够熟悉和紧密的情况下,小组互动性高和参与度高的活动更能让教师们投入参与并产生良好的效果。

2.形式的可接受程度。两位教师都采用了游戏活动的形式向教师们展现团体心理辅导的魅力,但是,两位教师操作的时间相隔了八年,这八年里,教师接受的培训形式日渐丰富,从过去的听听讲座、读读书、参观、论坛逐渐发展到体验式教育、参与式培训,教师们能够接受一些参与度高的活动方式,所以,八年之前,有些活动方式会让教师们感觉“幼稚”,八年之后,这些活动方式可能就被教师们接受了。

3.教师的预期与需求。教师们来参加活动,都或多或少地怀有各种目地,比如想从活动中得到些什么,想通过活动更多地了解授课者。而关于心理,也多多少少地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和认识,这些对心理、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乃至授课者、授课内容的预期和需求,都会影响他们对活动的判断和接受程度。第一位心理教师的“亮相”是在教师沙龙时,参与的教师是一种松散的、放松的状态,教师们突然被要求按照一些要求做出各种“幼稚”的动作,自然容易抗拒;第二位心理教师的“亮相”是在全体教工大会时,参与的教师大多处于一种固定的、僵硬的状态,突然有一种参与度高、富有对抗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让他们参与,他们就会感觉到新鲜、有趣,也就更加容易接受了。

综上所述,要想让第一次“亮相”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除了态度要谦逊、准备要认真之外,还要注意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有助于调动教师们积极参与,注意活动形式是否能被教师们所接受,活动操作的方式是否与教师的预期、需求匹配。

三、心理教师怎样亮相更合适

心理教师的第一次亮相,有些时候领导会有具体要求,属于“命题作文”,有些时候则可以“自由选题”,只要能够“让教师们认可”“以后好开展工作”即可,那么,心理教师可以怎么做?有些教师可能会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已有资源,选题、设计内容,但在笔者看来,心理教师的第一次亮相,除了展示自己的长处,展现心理工作的魅力之外,还要注意另一个目标——“以后好开展工作”,心理教师如何定位“第一次亮相”将极大地影响这个目标的达成。

1.第一次“亮相”的定位

第一次“亮相”除了是心理教师作为教师的亮相之外,其实还是心理教师所负责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亮相。因为在学校里,教师们对什么是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的认识虽然不那么完整,但多少有些认识,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陌生的。因此,心理教师的亮相,通常会让教师产生这样两个层次的认识:“心理教师会做什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教师)就是做这个的。”前者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让教师们认可”,后者就是通常说的“以后好开展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心理教师在“亮相”的时候,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通过这次活动,我希望教师们如何理解学校心理教师的角色,如何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举个例子,笔者曾经遇到一个这样的案例:心理教师为了准备第一次亮相,翻阅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理论书籍和一些个案集,介绍了很多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和干预个案。介绍的时候,全场鸦雀无声,心理教师自我感觉也很好。后来,有好几位教师找到心理教师说:“老师,你什么时候有空?我们班级学生不愿意学习(或纪律很差、有学生很逆反),你什么时候到我们班里来做个辅导呀?要不我把学生送到你这里来?”刚开始的时候,心理教师觉得很开心,后来她发现,教师们似乎把所有和“心理”搭边的工作都要交给她了。她突然感觉到一丝害怕:我应付得过来吗?如果什么地方没做好,同事们会怎么看?

这个心理教师的担忧不无道理,如果教师们都认为学生的心理疏导应该是心理教师的工作,姑且不论心理教师的时间、精力和能力是否足够完成这些任务,单从教师的做法来看,就已经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解得过于狭隘了。而这种狭隘的理解,多少和心理教师的“第一次亮相”有关系——集中介绍了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过于强调专业心理干预方法,的确会让教师们感觉到“心理辅导与咨询有用”“心理教师很专业”,但也会理解成“学校心理工作=问题学生咨询=心理教师的工作”。教师们的这种理解,和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以及心理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有一定偏差的。

美国施密特博士认为,21世纪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是综合性工作体系。传统的心理工作是以心理教师为中心的,以提供信息为本质的,以治疗为重点的工作,而综合性心理辅导工作应该是服务于多种人群的,包括预防性、发展性和治疗性的目标,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只是属于中小学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也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因此,施密特建议所有的心理教师“建立你工作体系的第一步,是寻求其他人或组织的加入,并记得与你的同事们合作。”要让学校里的大部分教师相信“你所提供的服务,以及这一工作体系中他们负责的部分,对于达成教育所有学生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吴增强教授也认为: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是完成学校心理辅导各种任务的主角,需要面向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咨询、顾问和指导等服务。对教师的工作职责包括:“为教师提供心理顾问服务”“给教师做心理辅导业务培训,指导教师开展班级心理辅导、学科教学辅导等”。在谈到和教师的合作时,吴增强认为:心理辅导教师要“强调并尊重一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学校中的地位:他们是学校教职员中的主体,唯有他们的协助与合作,才能达成帮助学生的目的”。

因此,对心理教师来说,在第一次“亮相”之初,就要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有全面的思考,并且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在“亮相”之时,在展现心理教师的专业能力、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魅力之外,还能帮助教师们建立一个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教师角色定位的正确认识。

2.基于上述定位的一次“亮相”

基于上述角色定位,笔者接下来要分享一个“亮相”案例。

某位心理教师来到一所高中学校,两个月后,学校迎来了一次心理健康周活动,于是,她在这次心理健康周上为教师们开展了一次讲座。

她先汇报了一下自己近期的工作:最近在学校接待了几个学生个案,高三学生的主要困扰是压力较大,没有办法安心上课,也没办法考出好成绩。

接下来,她讲述了心理学如何看待这些问题,讲述了焦虑对人的健康、学习和人际交往的影响;这时,心理教师适时地讲了自己看到有些教师承受压力的表现,并表示敬佩;然后,她继续讲述自己处理这些个案的过程:向班主任了解情况、向学科教师讨教学科学习方法、自己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调整和放松训练。

最后,她感谢这些教师的参与和帮助,并强调说:这些教师的方法符合心理学原则,而对类似问题的干预和治疗也有赖于这些原则的综合运用。自己只是尝试着将学习的方法加以运用,影响力只是一小部分,还有许多是需要教师们共同合作的。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心理教师并没有讲很多内容,似乎只是讲了一个小小的个案,但在讲述个案的时候,这位心理教师做到了这样几点: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既生动,又专业。心理教师从自己的工作个案说起,“讲学生的故事”是最吸引教师们关注的方法,同时,心理教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个案,展示了专业功底,“有两把刷子”的感觉能让教师们产生认同感。

将团体与个人结合,既客观,又温情。这是最让笔者觉得这位心理教师有智慧、定位清晰、有助于教师们理解学校心理工作的地方。心理教师在介绍个案辅导过程的时候,是从一个综合干预的角度来介绍,而不是一个“单干户”的角度来介绍的,这种综合干预的介绍方式有助于教师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综合工作体系,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工作体系中的一部分;再者,心理教师对学校教师的感谢也让教师们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愿意帮助心理教师,也愿意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学校心理教师由于个人能力、精力和所学限制,也不是对心理工作的所有领域都擅长的,心理教师说明自己的“可为、不可为之处”也让教师们能够感觉到心理教师的真诚与客观,更能够接受、帮助这位年轻的心理教师。达到这样的效果,就为“以后好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对心理辅导的建议范文5

必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3—0033—01

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发育和行为控制能力等缺陷,影响了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从事智障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发现、了解智障儿童中出现的心理、行为异常并给予及时、相应的干预,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笔者在从事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实践中,尝试对有心理问题的智障儿童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总结、概括出了对智障儿童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的策略,并提出了为智障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从事智障教育的工作者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一、智障儿童个别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智障儿童心理与正常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规律存在一致性,但由于他们智能上的不足,在认知、情绪、意志行为与人格特征方面都与正常儿童有一定的差别。伴随着生理的缺陷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为、情绪和人格问题等方面。由于智障儿童生理缺陷的不同,所造成心理问题在共性的基础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果只对他们进行团体性的心理辅导,只会解决共性的问题,而个体的实质性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甚至会变本加厉,影响其一生的发展。针对智障儿童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个别化辅导,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从而更有效地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霾。所以,智障儿童比正常儿童更迫切地需要个别心理辅导,它对于帮助智障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智障儿童个别心理辅导的策略

经过一年多以来的心理辅导实践,根据辅读学校学生的特殊性,我校逐步形成了有别于普通学校的心理辅导策略,即“低起点、高支持、个别化”的策略。

1.智障儿童个别心理辅导目标设定的“低起点”。该策略在操作上要求是:在智障儿童心理辅导目标上的要求是将“小步走好”的目标与“适度提高”的目标有机结合。

“小步走好”是指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需要分解目标,目标的坡度不应太大,每个阶段目标的要求不应定位太高,实现过程不能图快,而要扎实。“适度提高”是指根据智障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适度、及时地将心理辅导目标指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目标不能停留在一个层次上。矫治性心理辅导是智障儿童心理辅导突出的任务,而往往容易忽视对他们发展性心理辅导的需要与可能。智障儿童心理辅导目标的设定不能只停留在矫治性心理辅导目标的层次上,而应重视他们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目标。

2.智障儿童心理辅导实施过程的“多元支持”。该策略在操作上的要求是:积极营造一个多元因子融合的、宽松、民主平等的环境,来支持智障儿童健康发展。智障儿童心理发展的“多元支持”要求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相互融合,形成合力。“多元支持”中智障儿童的同伴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

3.智障儿童心理辅导方法的“个别化”。

首先,建立学生心理辅导档案。具体做法是:要充分把握每个智障儿童的具体情况,要对每个智障儿童的身体状况、接受教育情况、家庭背景等进行调查分析,哪些儿童有什么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哪些儿童有特殊困难需要照顾,也应该了解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将以上材料进行整理并形成学生心理辅导档案。

其次,制订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计划。在操作上应注意:第一,在确定辅导目标时,对同一年级的学生既要有共同目标,又要照顾个别差异。第二,在选择辅导方法时,切忌局限于普遍适用的方法,要选择或创造能被不同对象所接受的辅导措施。第三,在实施个别辅导时,要根据儿童所处的身心健康状况条件,捕捉辅导时机,随时调整辅导的进程和辅导次数。

对心理辅导的建议范文6

在心理咨询中,助人者和来访者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帮助关系,是有效咨询的前提,是咨询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面对的是处于特殊心理阶段的中学生,良好的帮助关系更显重要。只有与其建立起良好的辅导关系,才能帮助他们打开心扉,解决烦恼,走出阴霾。本文根据笔者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以来的一些体会,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心理咨询,不同于其他工作,它直接与人的心灵接触,无论使用哪种学派的理论和方法,都不应是冷冰冰的,而应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基础之上。良好的咨询关系,是促进求助者积极改变现状、发挥潜力的动力,本身就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面向的是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心理上大多会呈现闭锁性,即出现隐秘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和心事,但却喜欢藏在心里而不轻易与父母、师长倾诉。因此,要打开学生的心扉,做好心理辅导工作,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这非常重要。结合本人五年来从事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一些经验,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辅导者要以平等、友善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来访的学生

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咨询师与来访者除了具有一般的咨询关系外,还存在一层特殊的关系,即师生关系。这种附加在咨询关系上的师生关系,往往使学生需要更大的勇气才能走进心理辅导室坦陈心事。因此,普通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在咨询初始阶段影响学生的诉说。所以,作为心理辅导老师,首先自身不能以长者、居上者身份自居,更不能把自己看成是“救世主”,而应以诚恳、平等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来访的学生。

具体来说,当学生来到心理辅导室时,可以先请学生坐下,和他寒暄一番,作一些日常的问候,或称赞他某一方面的特别之处,以礼貌、微笑相待,使他有亲切、温暖、轻松之感,慢慢融化其戒备之心。当感觉到他愿意真正地敞开心扉时,再慢慢引入谈话主题。当然,也不可太过热情或亲近,应该把握好尺度和分寸。

二、要对每一位来访学生的心事做到有效倾听

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基础,没有倾听就谈不上有效的辅导。这里所说的“倾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听”,它不仅仅是指要听到学生说的话,而且要尽可能了解学生话语背后隐藏的意义。有效倾听可以使来访者愿意畅所欲言,并且产生一种被理解、被接纳的感觉。

有的时候,学生来到学校心理辅导室,并不一定是有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仅仅是因为有话闷在心里需要找人倾诉。这时,辅导教师的专注倾听可以很好地帮助来访者宣泄自己的情绪,这种情感的疏泄本身就是辅导的一大功能。辅导教师通过专注倾听,可以有效传递对来访学生的全身心的尊重和关切,能使来访学生觉得他们是被当成一个“人”来了解,而并非只是个“案例”,从而认为辅导教师是值得信任、可亲近的,进而愿意开放自己,讨论自己的问题。

另外,有效地倾听能帮助咨询者更快更多地收集到来访者的个人信息。有些辅导教师以为“问”才能收集来访学生的资料。其实,我认为,倾听常常比“问”更有效。因为对某些学生而言,教师的问话会令他们感到压力与紧张。此时如果辅导教师采取温和倾听的态度,就可以安抚他们紧张、害怕的情绪。一旦来访学生感受到辅导教师在认真倾听并且可以信任时,他们就会很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与感觉,这对于辅导教师准确了解来访学生有很大帮助。

有效地倾听,还包括帮助来访者理清思路,鼓励他们积极地表达。作为学生的来访者,对老师本来就有一种畏惧心理,有一种怕不被理解的担心,所以他们在向老师叙述其症状和感受时,很多时候不敢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经常绕来绕去,甚至所陈述的根本涉及不到他想要咨询的内容。这时,辅导教师若能正确运用倾听的技巧,例如通过一些表示鼓励的动作,比如点头;又或者是通过一些传递倾听意愿的口语,比如“为什么”“如何”“能不能”等,引导学生把心里话说出来,就可以在辅导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教师的专注倾听,不仅可以让来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不会遭到拒绝或批评,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从容整理自己感受的机会。来访学生可以慢慢地理清思绪,斟酌、组合之后再加以表达,而不必担心辅导教师会感到不耐烦。这样也能使心理辅导老师更容易地把握到学生的需要并给他们提供及时、适当的建议或方法。

三、要与来访学生共情

其实很多来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他们本身是有是非标准的,有时候正是因为这些是非标准才使他们感到烦恼,感到压抑。例如有的学生知道在高中时期谈恋爱是不适当的,会影响学习,但就是压抑不住这种情感,因此陷入内心的矛盾冲突中不能自拔,前来求助于心理老师。如果我们在咨询时对来访者所陈述的内容进行不恰当的道德或价值评判,一方面会使来访者隐去其问题中的一些重要细节,影响陈述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还会使问题雪上加霜,使来访者背上更加沉重的心理包袱。因此,我们要做到与学生共情。

要做到共情,不但要正确地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意义,同时还要将这种了解传达给对方,从而促使当事人对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有更深的认识。

表达共情的首要条件就是咨询者要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用来访者的眼睛看世界,将自己放到来访者的处境中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经历他所面对的压力,并体会他所作决定和行为的原因,真正了解来访者的处境和感受,接纳来访者的看法和立场。只有与来访者“感同身受”,才能让来访者感受到你的建议和指导是善意的,才会接受你的帮助。在咨询过程中,辅导老师可以通过观察来访学生的语言、留意来访者语调的缓急高低及非言语行为(如面部表情、眼神、手部动作和坐姿等)来了解他们,以此协助完成咨询过程中的共情。

在了解的基础上,辅导老师还要准确表达出对来访学生内心体验的理解,让来访学生感受到辅导老师的共情。一般在听完来访者的宣泄、倾诉后,可常用这些共情性语言:“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苦闷心情”“我想,无论是谁面临你现在的处境,都会感到很不好受的”“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大的精神压力时,的确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你能够主动来找老师倾诉,这是你成熟的表现”,等等,以此来让学生知道你理解他,是真心要帮助他的。

除此以外,要引导学生对自身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因为共情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唤醒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正视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真实地领悟其情绪感受和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其自我分析、自我感悟、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因此,通过共情,咨询者应使来访者对自我有更新的认识,达到自我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