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外教育活动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外教育活动案例范文1
[论文摘要]高校课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着意识不强、重视不够、闲置浪费、配置不当、盲目开发等问题。为充分发挥课外教育资源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应当进一步明确大学生课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树立科学的课外教育资源观;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主导性和创造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主体性和互动性的地位;加强和改进相关职能部门规范性和导向性的建设;抓好教育载体的培植和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逐步推进,社会的人才观、高校的教育观、教师的教学观以及学生的学习观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课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肯定。因此,文章尝试从如何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好大学生课外教育资源的视角,谈谈高校课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借以抛砖引玉。
一、课外教育资源的内涵及其分类
(一)课外教育资源的内涵
目前国内对课外教育资源尚无明确的定义。但在教育经济学领域对教育资源内涵的探讨则较多并颇具借鉴意义。较具代表性的有:“教育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指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与个体发展需求所必需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所有相关资源”“投入教育过程的一般也是人力、物力和财力,它们的总和,即教育资源。”据此,笔者认为课外教育资源是指在第一课堂以外的,在第二、三课堂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课外教育资源一般具有数量的有限性、质量的可塑性、类别的多样性、结构的兼容性、功能的多元性、使用的共享性等特征,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阵地。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课外教育资源,可以使课外教育资源的种类更丰富,功能更强大,效果更明显,这对于把握大学生课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二)课外教育资源的分类
在不少高校学生、教师看来,课外教育就是课外校园文化活动,课外教育资源就是举办的各种各样活动及其主体。实际上,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活动资源以外,还有很多。笔者认为,大学生课外教育资源,大致有如下几类:
1.活动资源。即各级各类组织、团体和个人组织开展的可用于大学生教育教学、有利于高校教育目标实现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1)按活动举办空间的不同,可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2)按活动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学术科技活动(如学术科技竞赛、科研实践、研讨交流、报告讲座、科普与科技作品展示活动等)、文化体育活动(如文学沙龙、主题论坛、演讲与辩论赛、书画摄影作品竞赛、文艺晚会、影视鉴赏会、球赛、运动会等)、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四进社区”、挂职锻炼、主题调查、专题体验、勤工助学、创业见习等)、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义工、支教扶贫、敬老扶弱、结对帮扶、专业援助等)。(3)按主办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党团活动(如入党入团宣誓、党团组织生活、干部培训、主题团日、党校团校活动等)、学生会活动(如竞选考核、学代会、师生座谈会、权益保护活动等)、社团活动(如社团大会、社团节以及社团组织开展的各类文化体育、学术科技、公益服务活动等)、部处室活动(如评奖评优、总结表彰、典型宣传、专项会展、培训竞赛等)、院系活动(如院系庆典、学风建设、班际共建、联谊交流、专业竞赛等)、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学科竞赛、互助促学、纪律检查活动等)、宿舍活动(如文明共建、互查互纠、卧谈会、读书读报活动等)。
2.组织与人力资源。即可用于大学生教育教学、能为高校教育目标实现做贡献的组织、机构、部门等团体和个体资源。组织资源,分校内组织资源与校外组织资源。校内组织资源包括党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社团组织、院系或班级组织、党政部门、科研机构、后勤与教辅部门以及其他学生非正式组织、自组织、虚拟组织等;校外组织资源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街道社区村委理事机构、民间组织(国际国内)等。人力资源,包括校内的专职教师、管理干部、思政专干、学生骨干、师生典型,校外的校友、名人名家名师、社会典型、时代模范、历史人物、家长亲属以及校内外的朋辈资源等。
3.财力与物力资源。即可用于大学生课外教育教学、有利于高校教育目标实现的财力和物力的总和。财力资源根据来源渠道不同可分为校内与校外两类,校内的包括学校行政拨款、专项资助、院系部门支付、自筹经费等;校外的包括政府拨款与立项支持项目、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赞助、社会团体与民间组织项目资助、横向合作项目经费等。物力资源包括校内的图书馆、实验室与其他科研场所、文体活动场馆、专业与人文展馆、校园景观以及校外的各种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自然与人文景观,校内外的技术设备等。
4.信息资源。即可用于大学生课外教育教学、有利于高校教育目标实现的各种信息。按信息来源不同可分为:图书信息、报纸信息、期刊信息、电子库信息、光盘信息、广播信息、电视信息、互联网信息、手机信息、橱窗板报信息、电子屏幕等户外传媒载体信息等。
值得说明的是,除以上主要的四类课外教育资源外,实际上,由于划分方法的不同课外教育资源还有许多不同的划分。如按存在形态不同可分为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按资源属性不同可分为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按存在形式不同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按作用方式不同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按时间先后不同可分为历史资源、现代资源和未来资源等。
二、目前课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课外教育资源认识不足,开发利用的意识不强
高校相关主体对课外教育资源认识不足或存在误差,资源开发意识不强。不少人片面认为课外教育就是搞活动,活动就是资源的全部;多数人认为课外教育是团委、学生会和学工干部的事情;有部分人认为课外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才是最重要的,课外活动可有可无,甚至认为课外活动会影响课堂教学,而没有认识到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没有了解到课外教育资源的相对优势及其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巨大潜在功能,导致发现不了课外教育资源,也很少主动去开发资源的新功能,使得不少资源处于原始、低效状态,更不会去积极培植新资源。
(二)对课外教育资源重视不够,人、财、物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专门的部门负责规划、统筹、管理课外教育工作;不重视对课外教育组织管理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及学生骨干队伍组织开展课外教育的能力培训;专业教师、管理干部较少参与课外教育活动,而思政专职干部作为课外教育的骨干力量参与课外教育指导、管理的时间和精力也很有限;经费投入主要依靠学校拨款和自筹,数量十分有限;课外教育活动场地缺乏,技术设备落后、严重老化;对师生参与课外教育活动的有效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课外教育活动的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明显不足。
(三)开发与利用课外教育资源工作处在较低水平
校内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校外资源的开发、整合尚处在低水平状态。主要表现在:校内名师和专业骨干教师在课外教育中很少发挥作用;学生组织、社团在其中的作用还没充分发挥;不少质量不错的活动,学生的参与面十分有限;图书馆、实验室、专业和人文展馆等许多有益载体利用率低;网络、广播等信息载体的潜能也没有充分发挥;对校外的校友资源、企业资源、社会机构的其他教育资源的吸纳、整合还处在低水平状态。
(四)课外教育资源的潜在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资源开发存在盲目性,课外教育资源的巨大潜在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主要表现在:一些学校或部门开展课外活动过于频繁,使少量学生因过于热衷参加活动而影响了课堂学习;部分学校文体活动的比例过大而学术科技活动偏少,没能让课外活动较好地延伸课堂教学;一些活动举办单位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和规模,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活动的质量和实效上;目前课外教育资源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功能发挥相对较好,而在促进专业教育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潜在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综上,高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的课外教育资源观是缺失或滞后的,专业教师参与课外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待提高,学生参与课外教育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亟须引导,课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构设置与制度安排尚需健全和完善,课外教育资源的科学、全面、可持续开发已经成为必须重视和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大学生课外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课外教育资源观是前提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因此,要做好课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高校教育工作者树立科学的课外教育资源观是前提。具体地说,就是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课外教育资源的内涵、特征、种类、功能以及其开发与利用对教育目标实现的意义和价值,要从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高度来看待课外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要从课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联系中把握课外教育资源的相对优势和独特价值,并主动树立全面的资源观、发展的资源观、开放的资源观和资源的整合观、资源的效益观,积极进行观念更新、模式创新、举措更新,使课外教育资源的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掘和发挥。
(二)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主导性和创造性的作用是基础
主导性决定着方向,创造性决定着质量。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课外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定位、内容、形式、运作模式、实施细节等的总体设计和把握上,而其创造性则主要体现在对目标定位的吸引性、内容的贴近性、形式的新颖性、运作的有序性、实施的有效性的追求与实现过程中。在本课题组对精品活动资源的个案调查中发现,所有得到师生普遍认可的精品活动,无一不与指导老师的策划与运作的投入程度、创新水平等密切相关,而对反面案例的评估也发现,缺乏老师指导是活动成效低甚至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举措,要从打好基础的战略高度,深入地激发包括教师、管理干部和其他教辅与服务岗位工作人员在内的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其中的主导性和创造性。
(三)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主体性和互动性的地位是关键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尊重和实现,决定着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觉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因此决定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尤其是课外教育活动,它具有时间的随意性、空间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组织的动态性、参与的广泛性等特点,因此它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要求则比一般的课堂教学中的要高。同时,相对于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的优势表现在互动性强、选择性多、个性化程度高等方面,如果互动性没能得到实现,则课外教育的价值和吸引力就不复存在。因此,高校应从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三方面下工夫,从满足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选择、关注社会的需要出发,不断增强课外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参与性,积极促进大学生在其中的主体性、互动性的实现。
(四)加强和改进相关职能部门规范性和导向性建设是重点
课外教育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纳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范畴和体系中。尤其是在目前课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尚面临如上问题的现实背景下,高校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实现对课外教育活动管理的规范性、发展的导向性,应成为当前做好该项工作的重点。高校应尽快探索建立有利于课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管理体制、评估体系、竞争机制、奖励机制、整合机制,通过抓规范提效率,树导向出效益。
(五)抓好教育载体的培植和创新是突破口
从以上论述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的大学生课外教育工作,不是没有资源,是现成的资源没被利用,是资源的潜在功能没有得到开发,是资源的现实功能没用好,究其原因,是整个课外教育没有经过精心培植和着力创新。课外教育资源具有数量的有限性、质量的可塑性、类别的多样性、结构的兼容性、功能的多元性、使用的共享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课外教育的教育载体是需要培植且是可以培植的,而创新的主旨就是要解决课外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实效性问题。高校要从战略突破的高度出发,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狠抓一批龙头载体建设,如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等,以点带面,全面做好课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切实增强大学生课外教育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校外教育活动案例范文2
【摘 要】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空间的突破,将教学视野向生活拓展,向学生的成长环境拓展,并且兼顾学生的身心特点, 更好地发挥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初中政治教学应当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结合学生校园学习环境,发挥校外教育基地作用,以及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等等,充分发挥政治教学的促进功能。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教学突破;分析研究
一直以来,部分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空间拓展上思维创新不足,视野不够开阔,往往局限于课堂这一空间,结果导致教学工作枯燥乏味,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无法有效拓展教学宽广度和提高深刻性。在政治教学中,尤其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广大教师更要重视教学研究,在教学空间突破上下功夫, 不断提高政治教学生动味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如何突破课堂制约进行简要分析。
一、初中政治教学应当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
新编苏教版初中政治教材编辑意图非常明显,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和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到与教学相关的素材,既密切联系了生活,又提高了教学形象性,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例如在《让人三尺又何妨》教学中,笔者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精挑细选,选择了本地区发生的一起青少年打架斗殴致人重伤的负面案例,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了介绍。两名初中生在宿舍因为一杯开水的矛盾而大打出手,一位学生失手将另一位学生打成重伤,两个家庭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笔者引导学生对这一惨痛案例进行了探讨,从事情的起因,从学生内心的想法,从这一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学生经过分析明白了造成这一惨痛后果的根源在于两位学生心中都有着逞强好斗的不正确心理,没有在生活中处处包容谦让,正是这一出悲剧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宽容谦让对人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对整个社会文明的积极意义,在循循善诱的引导下,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受到了生动的教育。
二、初中政治教学应当结合学生校园学习环境
初中生大多住校,封闭的校园环境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远离父母又正处青春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教师一定要发挥好思想引领的作用,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健康成长。因此,政治教学在内容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校园生活环境和心理特点。例如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升入了中学,他们的学习基础能力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有些学生学习上不如人,会产生自卑心理,这不仅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同样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有意识的引导,在《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学中,笔者抛开教材组织教学,首先要求每一位学生讲述自己的特长,作为教学的导入环节。这一环节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经过学生简单的介绍后,大家发现原来我们的身边有着这么多的奇人能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进行引导: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长处,每一个人都是一块闪光的金子,只是闪光地点不同而已。接下来结合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发展,教育学生明白,文化成绩的落后,并不等于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落后,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以他们的优势长处增强学习与生活的信心。这对于激发学生奋起直追,以良好的心态融入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的疏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初中政治教学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政治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广阔的社会天地大有作为,也具有丰富的学习素材。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理念运用于生活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之中。例如,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教学后,笔者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由学生分散或组成小组进行社会调查,向自己的邻居、亲戚、朋友了解他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例,另一方面搜集本地区消费者维权成功的一些案例,从中进行经验总结。最后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类型、主要现象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成功维权的案例,提出正确维权的方法路径,还形成调研报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转达。这样的活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理解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初中政治教学应当发挥校外教育基地作用
政治教学既要着眼于课堂,还要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基地的作用。笔者所任教的学校与多个校外组织建立了密切合作,共同发挥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引导作用。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这些校外基地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做守法公民》教学后,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了警示教育基地拘留所,听管教干警讲述遵纪守法的知识,听在押人员现身说法。这样的警示教育活动,完全颠覆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说教的方式,以活生生的案例,以现场的氛围对学生心理产生强烈震撼,让学生在思想深处受到触动,灵魂内心受到教育。许多学生在教育之后纷纷表示,自己一定要改正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纠正自身存在的错误思想,尤其是崇尚暴力、崇尚金钱等不良思潮,在学生中得到了有效遏制。除此之外,文明创建教育基地、法律援助教育基地等不同类型的校外教育基地,也可以对学生的教育发挥作用。广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兼顾这些方面,有效提高政治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广大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研究,在抓住课堂主阵地开展教学的同时,要努力整合资源突破课堂教学限制,使其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万古.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J].网络财富. 2010(18)
[2]李淑敏.浅谈初中政治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魅力中国.2009(11)
[3]董雪艳.浅析初中政治教学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0(11)
校外教育活动案例范文3
《意见》是在北京市中小学中推进家庭、学校和社区全面协作的一份重要文件。这份文件有着系统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符合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北京社会文化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推进家长、教师协会制度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强调校内和校外协作关系的制度安排。从现代学校制度的视角来看,学校不再是封闭的系统而应是一个开放的组织,重视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互动过程,是其开放性的显著标志。现代学校制度与传统学校制度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为了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目标,所有与学生发展相关的因素都要充分考虑到制度建设中来,其中首要的因素便是家长及其所构成的社区。
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主要来自三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其代表者分别是家长、教师、社区,三方面教育力量的存在是自古以来的基本事实。从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以来,教育理论和学校教育实践便都把三者形成教育合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校工作来对待。但在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早期,学校教育理论更致力于学校教育系统的完善,有些极端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甚至认为,社会需要一个更加封闭的学校教育系统来完成未成年人的社会角色的塑造。随着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学校教育实践无情地驳斥了这种理论。家庭、学校和社会每一方面都对学生的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百余年的学校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不论是否意识到家庭和社区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们都在同时实施着教育,并在学生身上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今天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乃至普通家长都一致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的教育,比三者各自独立实施的教育影响更大、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换言之,为了孩子健康发展,学校和家庭需要在教育方面取得一致性――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密切合作,学校的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制约。社会舆论对学校的影响越来越大,家长看法对学校的影响同样越来越大。从教育理论发展来看,学校的外部评价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从学校制度建设来看,家长(市民)对学校满意度的评价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对学校发展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从社会舆论走向来看,学校的一举一动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反映。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种现象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当我们的办学理念还不适应开放形态的时候,会把这种社会对学校的干预视为“负面”力量,但当我们的办学理念转向现代学校制度所提倡的开放形态的时候,便会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和参与视为一种正能量。通过一定的开放型组织方式,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共同目标,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正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所在。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方式不同,参与的深度也不同。通常我们把以向家长传达学生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家长会参与方式称之为“单向联系”。这种方式下,家长是完全被动的,教师向家长传达的信息是经过精心选择加工的。由于信息的不完整,家长即使想要更多地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也不可能提出适切、恰当的建议。家长的任何建议几乎都可被教师忽略不计。
在重视家长意见和建议的学校中,教师会将更多的信息传达给家长,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情况,征求合作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可称之为“双向联系”。在这种方式下,家长可以发挥一定的主动性,家长的部分合理化建议会得到重视和采纳,并且家长在校外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活动。但家长的关注重心依然是自家孩子教育的问题。
在努力尝试实现家校合作的学校中,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形式更加多样,次数更加频繁,学校向家长传达的学校教育信息更加完整,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更加完善和有效。家长委员会在这类学校不是虚设,而是在学校制度架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学校管理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这种方式可称之为“支援性参与”。家长以组织的方式参与学校的计划和活动,家长的关注重心从“自家孩子”扩展至“全班孩子”甚至“全校孩子”。
《意见》所推进的家长、教师协会旨在把家长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集体,通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师参与家庭活动,形成一致的、有机协作的教育力量,并通过家长、教师协会的稳定组织,将社区的教育力量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中来,这种方式可称之为“管理性参与”。这个组织是学校组织的必要构成部分。在这个组织中,家长的教育地位获得充分肯定,他们不仅参与学校计划的制订,还要参与学校教育的实施、管理和评价。
家长、教师协会的实质是有效组织三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教师协会,顾名思义是由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一个教育协作性组织,目的在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创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家长、教师协会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学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家长、教师协会不同于传统家长会的地方就在于它更加强调以“协作”为目的,以经常性的情况交流为手段,以制度保障家长参与学校事务为核心内容。
家长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事务的社会基础,也是家长、教师协会替代早期家长会的基础。家长教育程度的提高,使他们在有权利对学校教育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有知识和能力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在某些专门领域内的知识使他们成为参与课程发展的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他们的技能和才干可以丰富学校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许多家长在问题解决策略和反映市民心声的政策阐述方面也具有很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家长也是描绘学校发展蓝图的有效帮助者。
将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三方的教育力量组织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在理论上并没有任何异议,但在实践中,我们所能见到的合力案例则少之又少,相反却常常见到“反力”。所谓“5+2=0”的公式,就是对这种司空见惯的“反力”现象的典型描述。在今天交通和信息空前发达的社会,学校力量之“5”越来越不抵家庭和社会力量之“2”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校只是对其施加影响和教育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理论上认为全部影响和教育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三部分组成。三者对孩子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最理想状态。这种教育合力的典型表现是三方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协调一致,互助互补。倘若三方教育不协调、不一致,则必然会造成重复教育或作用抵消,用公式表示就是:总教育Z=学校教育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今天的问题在于,由于学校教育过分强调自己的教育效能,因此包揽了过多的教育责任,甚至认为A约等于Z了。但是孩子生长所需要的不只是知识性内容,还需要情感体验。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多是在家庭和社会获得的。教育活动的载体一是时间,二是空间,当A过分膨胀后,时间被过多占据,空间被过多挤压,这就意味着A挤压了B和C的时间和空间,进而挤压了二者的教育力量和作用。但事实上,后者的教育力量并未真的被挤掉,其教育作用也不可能真的被减弱,于是就形成了上述的“反力”现象,使得以家长为核心的社会对学校教育产生不满,“课业负担过重”“体育运动不足”“校外补习成风”等一系列现象的背后,这种“反力”的作祟不能不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信息化社会,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来提升教育品质的基础是学校的开放。家长、教师协会背后的理念、制度和机制性的支撑也需要学校的开放。但是,这个意义上的开放不是学校简单地打开校门不再封闭,而是信息意义上的“公开”。从学校的角度说,如何区分以下几种情况,将必要的信息以制度化、组织化的形式向家长和社区公开,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学校应该知道而不知道,但社区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是学校教育的信息“盲点”,需要通过畅通的渠道加以了解,如学生在社区的某些行为。
2.学校知道而家庭和社区不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属于保密范围的,需要采取适当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措施加以保密,如学生的某些需要保密的成绩排名等属于未成年人隐私范畴的信息。
3.学校、家庭和社区都该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属于开放办学的公开领域,应当通过各种制度形式实施开放,如学生某些值得公开表扬或批评的信息,而家长、教师协会是此类信息开放的一种重要的组织保障。
4.学校和社区都不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属于未知领域,需要双方合作收集、整理、分析和共享,如学生在社会上的某些碎片化但却能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问题的信息。这方面也正是家长、教师协会所能发挥独特作用的重要领域。
《意见》提出了协会的5项职责和功能: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沟通家校关系。这5项功能的确均符合家长、教师协会目前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为其职责,也符合目前家庭、学校和社区协作关系发展状态。其中“参与学校管理”和“参与学校教育”是家长、教师协会与传统家长委员会的重要区别点,也是北京推进中小学家长、教师协会工作的重点。
家长、教师协会给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当前社会舆论对学校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学校甚至被舆论逼进了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决策系统的封闭性和社会越来越旺盛的参与教育意愿之间的矛盾。我们在学校教育决策系统的开放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比如在制订教育发展规划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对中小学办学质量进行监控并定期向社会公开、定期征集社会对教育工作满意度,等等。这些旨在努力开放教育信息的举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舆论的压力,但封闭与参与的对立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学校的招生、考试、学业负担、教学质量、课程设置等问题依然是社会舆论每年都猜测、怀疑、不满、议论的热点。学校工作常年受到这类社会舆论的干扰,学校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受制于这类非专业性的压力。
家长、教师协会作为一种组织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家长、教师协会通过学校的渠道可以深度和主动参与教育决策过程,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家长、教师协会的参与渠道,顺畅地传达到决策过程中。理想状态的家长、教师协会是有效释放社会矛盾能量的重要组织。推进家长、教师协会建设,是目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机遇,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策略选择。
在学校特色发展问题上,由于对特色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其载体获得的,所以许多特色载体的选择具有“中性”特征,即谈不上某个被选对象是“最恰当”的,也谈不上某个被选对象是“最不恰当”的。采取更加民主的方式,特别是采取让家庭和社区更多参与选择的形式,有利于学校确立特色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学校的最终选择获得家长和社区居民的深度认可和主动支持。从这方面来说,建设家长、教师协会,无疑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
从全市400余所已经开展家长、教师协会实验的学校经验来看,家长、教师协会的建立也给学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首先是校长的决策权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其次是教师的教学、考试、作业等日常工作受到了某些干预,第三便是班主任的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程序性影响。接受这些挑战,改变习惯做法,将迎来新的面貌。
实验经验证明,校长与家长良好的合作,能使校长的领导获得更加广泛的支持,教师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容易。当校长的决策与家长产生分歧时,表面看似乎削弱了校长的决策权利,但从促进家校交流的角度看,校长依然是最高决策者,其权利丝毫没有被削弱。由于有了家长的主动支持,学校决策有了更加坚实的落实基础。
有些教师可能认为家长对教学并不内行却还要参与意见,但实验表明家长并不试图在教学专业领域发表意见,他们更多的还是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教师丰富课程和课外教育活动。能够经常在教学方面征求家长意见的教师在家长满意度调查中通常都能获得更高的分值,这对教师的教学信心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班主任在班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协助下,能够更好地设计班级教育活动。许多经验表明,由于有了家长的支持和帮助,班级活动变得更丰富多彩了,班集体更团结、更具活力了。
稳步推进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体系建设
市教委的《意见》针对当前全市家长、教师协会建设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对家长、教师协会工作的推进做出了顶层设计:一方面,规范家长、教师协会的组建程序,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分级建立家长、教师协会组织;另一方面,市级层面加强问题研究和理论指导,区县加强领导工作,各校则为各级家长、教师协会组织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制度保障。
根据北京市门头沟区和各区县自发参与实验的中小学校的经验,家长、教师协会在学校分为三个层级:班级、年级和学校。三个层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建立不分先后,但职责和功能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校层面的家长、教师协会是三级组织的核心,是沟通家庭、学校和社区三方教育力量的枢纽,是参与学校管理、讨论学校发展目标和措施的主体。班级家长、教师协会是三级组织中的活动承载者,它按照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活动总体计划,结合本班特点和学生教育需要,协助班主任开展有特色的班级教育活动,商讨家庭教育与班级教育的结合等事项。年级层面的家长、教师协会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大的学校,根据年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协助年级组开展同年级的校内外教育活动,并组织各班家长、教师协会开展统一的校内外教育活动。
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成员由各班或年级协会推荐,选举一名条件合适的家长担任协会主席,校长担任副主席。学校家长、教师协会依据章程规定的职责和任务,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工作,组织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相关教育活动,支持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协助学校做好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支持班级和年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各项教育活动。
具体来说,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重要职责首先是沟通,组织家庭与学校间定期的有意义的交流活动;其次是确定家长的教育职责,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指导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第三是帮助学生学习,通过有组织的方式,使家长在帮助学生学习方面起到更加有效的作用;第四是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邀请和安排家长利用自己的专长,支持和帮助学校开展某些教育活动;第五是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对影响到孩子和家庭的有关教育决策,组织家长以全面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讨论和做出决策;第六是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将社区资源充分运用于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学习方面。
在学校普遍建立起家长、教师协会的基础上,区县以各校家长、教师协会主席为当然成员建立“家长、教师协会联席会”制度。区县家长、教师协会联席会议依据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章程,拟订本区县家长、教师协会章程,参与本区县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协调相关社会教育机构,配合中小学校做好未成年人的社会教育工作,指导学校家长、教师协会联席会议的工作,帮助学校家长、教师协会完善其章程。
校外教育活动案例范文4
关键词: 师范教育模块 优势 局限 应用建议
目前,很多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师范院校设置师范教育模块,提高师范生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师范教育模块既有优势又有局限。优势应得到发挥,局限应得到弥补。
一、师范教育模块的优势
(一)有利于使师范生明确教育专业发展方向
当前很多学校的师范教育模块将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三笔字和普通话等传统师范教育类课程有意地联系起来,整合在一起,以独立体系呈现,凸显教育专业方向,使师范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师范教育专业是双专业,包括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容易做到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教育专业方向上快速发展,越来越能有效地将个人知识转化为人际知识;容易发现和解决教育专业发展的现实问题,走进教师职业领地,积累实践智慧。
(二)有利于使师范生加快教育专业发展的速度
师范教育模块是一个独立的、开放的、灵活的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能容纳更多的教育专业课程,允许更多的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开设课程。比如,校外教育专家的系列讲座课程、校内学科专业教师的学科专业教学论课程和教育学院(系)内的教育学类专业的专业课程等均可成为师范教育模块课程。更多的课程资源意味着师范教育模块凝聚着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智慧有利于使师范生加快专业发展的速度。
师范教育模块凝聚各门模块课程的教师,增强其归属感。这些教师更容易组成有战斗力的团队,合作解决师范生的教育专业发展问题。团队中的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更容易引导团队教师,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模块课程教学质量,从而有利于使师范生加快专业发展速度。比如,团队教师根据师范教育的目标、内容、环境、学习文化、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引进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摄录像技术、信息软件技术等技术手段,建立师范教育网络虚拟学校,设置由各师范教育模块课程教师负责的不同的在线学习社区,为师范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教学资源、教学互动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支持,以加强师范教育模块课程课堂教学的内外衔接,帮助师范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外学习时间,活化课堂知识,形成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积累教师岗位经验,加快教育专业发展速度。
(三)有利于使师范生提高教育专业发展的质量
师范教育模块是封闭的师范教育向开放的教师教育转变的现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并逐渐成为开放教师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有利于利用一切高等教育资源”。“教师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其实转型的最本质特征,不是培养的机构的转变或者培养模式的变化,而是质量的提高。通过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从而提高教师素质”。[1]随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深入实施和教师招聘考试制度等逐步落实,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会不断地得到完善,通过标准机制和竞争机制等,调动学生学习师范教育模块课程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提高教育专业发展的质量。
二、师范教育模块的局限
(一)不利于为师范生提供良好的教育专业发展环境
教育专业发展环境主要指便于师范生通过无意识记或潜移默化的熏陶,发展师范素质的学校教学活动场所、教学设施、规章制度、校风班风和校内人际关系等。师范教育模块不利于为师范生提供良好的教育专业发展环境,主要是不利于维护与改进教学活动场所与设施(如不利于建设校外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维护和改进校内微格教室,等等),改善校内师范教育方面的人际关系(如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等课外师范教育活动所要求的密切的师生关系)。
师范教育模块目前在很多采取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混合4年制教育培养模式的师范院校内部,已经从由学校负责转向由教育学院(系)负责,来体现师范生的专业化培养。这项师范教育模块校内管理制度改革措施,导致师范生和教育专业教师分离、教育专业活动经费缺失或错位,不利于为师范生提供良好的教育专业发展环境。
师范生和教育专业教师的分离主要指教育学院(系)管理教育专业教师,学科专业所在学院(系)管理师范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不可分离。师范生和教育专业教师的分离,使师范生在教育专业发展方面,缺少及时的方向引导和有力的方法支持等。比如,目前,师范生在教育实习的时候,通常要在学科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到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教育专业教师无缘于教育实习指导工作,不能为师范生教育实习提供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方面的指导,也不能收集教育实习过程中的学生教育专业发展信息和实践基地学校信息,进行研究。结果,师范院校难以通过教育专业教师,为实践基地学校提供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行为改进、设备升级、问题解决、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建议,不利于维护和改进师范生进行教育专业发展的教学活动场所。
教育专业活动经费缺失或错位主要指,按学生人数拨付到学生所在的学科专业所属的学院(系)的学校教育活动经费,无法用于某些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比如,用于训练师范生,培养教学技能的微格教室及管理教师,归属于教育学院(系)。微格教室长期得不到教育活动经费的支持,导致摄录像设施经常出现故障或明显滞后于时展。结果,在微格教学训练时,师范生受到严重干扰,或者不能看到自己的讲课录像,或者不能听到自己的讲课录音,或者不能用自己的优盘或MP3等电子存储设备拷贝自己讲课的影音资料,以备课外研究,等等。
(二)不利于为师范生提供有效地促进教育专业发展的教学材料
有效地促进教育专业发展的教学材料,用于师范生在教育专业发展方面进行接受、实践、反思和探索,主要是承载着教学内容的课程标准(大纲)、教科书、讲义等,以及用于帮助学生掌握或熟练教学内容的直观演示(教具)、教学参考书、导学案(用于衔接教师讲解与学生自学)、配答案的习题集、案例资料等。师范教育模块不利于为师范生提供能有效促进教育专业发展的教学材料,即在师范教育模块被实践的过程中,教育专业教师不容易在短期内开发出或准备好教学材料,既可以帮助师范生有效地掌握教师职业知识技能,尽快胜任教师工作岗位,又可以帮助师范生应对教师公开招聘考试,顺利地获取教师工作岗位。
三、师范教育模块应用建议
(一)建立健全师范教育模块管理体制
师范教育模块管理体制是学校为了通过师范教育模块落实发展师范教育特色而建立的管理关系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师范教育模块领导体制,规定决策和组织实施的主体;二是师范教育模块组织机构体制,规定设置师范教育模块的计划、实施和评价等职能机构,各机构的职责和权利。
建立健全师范教育模块管理体制,要在发展师范教育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指引下,明确主管师范教育的校级领导,设置便于有效开展师范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对于采取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混合4年制教育培养模式的学校,管理师范教育模块的职能部门应为能够协调学科专业所在学院(系)和教育专业所在学院(系)的学校教务处。教务处设置师范教育科,完成计划、实施和评价等职能,保证教师、经费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维护和改善教育专业发展环境。对于采取先开展学科专业教育,后开展教育专业教育的“4+1”或“4+2”等培养模式的学校,管理师范教育模块的职能部门,应为教育专业所在学院(系)。教育专业所在学院(系),此时,已经独立地拥有教育专业教师和师范生,自由地驾驭师范教育模块,开展师范教育活动,建设师范教育环境,并通过计划、实施和评价等不断提升师范教育活动水平。
(二)坚持改善培养方案中的师范教育模块要求
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培养方案中的师范教育模块要求是师范教育模块制度的重要成分。坚持改善培养方案中的师范教育模块要求,一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对师资要求的新变化,更新师范教育模块课程的内容,增加师范教育模块课程的数量,提高师范教育模块课程的学时数与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的总学时数的比例,达到15%―18%。[2]二要适应师范生求职需要和探究兴趣,将师范教育模块课程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承载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理论知识内容(或笔试内容)。选修课主要承载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实践操作内容(或面试内容)。师范生通过必修课养成教师基本理论素养,通过选修课形成个性化的经验结构与策略体系。三要适应综合化发展的师范院校保持和加强师范教育特色的诉求,取消非师范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选修师范教育模块要求,保证师范教育模块受到尊重,建设良好的师范教育舆论环境。坚持改善培养方案中的师范教育模块课程要求,将会逐渐更加充分地发挥师范教育模块的优势,使师范生在教育专业发展方面,明确方向,加快速度,提高质量。
(三)设立师范教育模块课程研究项目
师范教育模块课程研究项目为应用性项目,重点解决师范教育模块课程教学材料缺乏的问题。设立师范教育模块课程研究项目,一要提供恰当服务,开展项目培训,指导教育专业教师申请立项,开展研究,终结项目。二要加强管理,注重检查督导,依据项目申请计划,定期审查研究阶段结果。三要落实行动研究,将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教育教学活动检验学术研究的理论假设。学术研究的成果提高教育教学活动效率,调整或丰富其形式。四要慎重选择项目主持人。项目主持人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能使项目组成员顺畅地沟通,保持交流,合作共赢;有丰富的教师教育工作经验,擅长教育教学;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主持过不同级别的课题,发表过高级别的教育教学论文,尤其是课程教学方面的课题和论文。五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准备教学材料,依据师范生发展状态和就业要求,结合师范教育模块课程数量和内容变化,增减或改进教学材料。
参考文献:
校外教育活动案例范文5
关键词:馆校合作 科学教育 互动交流
中图分类号:D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185-02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对于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 它作用于心灵。”
科学技术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石,但科学技术知识的获得却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社会现象有本质区别,其特殊性在于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是借助人类文化传递的形式进行对人的科学教育的有效实施。
1 科技馆与学校科学教育结合的意义
科学教育的表现形式分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由校内课堂和校外活动两部分组成。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科技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的优势日益彰显,是学生校外学习科学的重要社会教育场所,其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的科学资源,包括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自由开放的探究学习方式。科技博物馆与学校在互补性基础上建立起的科学教育伙伴关系,为最理想的互动方式,满足了当代社会之需求。
2 浙江省科技馆馆校合作的现状与进展
浙江省科技馆作为全国第二批馆校结合的试点单位,在服务学校、服务学生的过程中,逐步深化馆校合作的内容,适时开展了免费开放日、浙江省首届中小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科普动车进校园等各项活动。
2.1 实施免费开放日
为了更好地体现科技馆的公益性,促进科技馆教育与学校科技教育的有效衔接,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享受优质的校外科技教育资源,并为最终实现科技馆免费开放积累经验,我馆从2010年11月起在每周三、四下午,免费接待提前预约的集体组织的中小学生(含职高、技校、中专等在校学生)团体,至今已坚持两年多,并免费接待200多批学生团队。
2.2 科技馆展厅成为学校科学课堂
加强与学校科学课的有机衔接,合理利用科技馆科普展品等科学资源的传播导向作用,联合省、市、区各级教育系统组织竞赛活动,将学生老师们吸引到科技馆参观,使科技馆展厅成为学校科学课堂。2011年与省教育厅相关部门联合主办了浙江省首届中小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从全省3000余所学校近9000名教师中层层选拔,22位选手参加了在我馆举办的决赛。与杭州上城区教育局合作的小学科学课竞赛,把学校科学课的课堂搬到了我馆的常设展厅。
2.3 流动科技馆进校园
我馆通过将展品、服务带进各中小校园,指导学校科技节,开发科普资源包,以供学校选择。例如“资源包开发”项目,配合中小学科学教程的相关内容,对我馆常设展厅中的宇宙、地球、海洋、化学、能源等六大主题展品的资源整合,寻求两者互通点的同时开发创新,最终形成相应的课题资源包以供广大科教工作者使用。2012年上半年开展的“科普动车进校园”:我馆把科普大篷车开进了全省11个县市的12所民工子弟学校,通过展示数十件动手展品及环境保护科普知识的图文版面,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2.4 香港大学生来馆参与馆校合作
作为浙江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才交流合作项目,我省自2011年开始在暑期接收香港大学生来浙江进行实践和交流,我馆在2012年暑期共接收14名香港大学学生进行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个月。期间,笔者参与组建的科普辅导员队伍带领他们与杭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两所大学学生的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各自科技文化优势,“倡导科学精神,激励科学探索”,圆满完成了小分队进社区与科学小实验的开发与演示秀两项合作项目。
3 馆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馆的馆校合作,暨取得了以上的经验与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与问题。
3.1 科技馆科学资源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脱节严重,科技馆这一学习阵地并未真正发挥作用。大多数学校更多的是利用春游、秋游的形式参观科技馆,且这种参观性的游览也常常只是停留在“到此一游”的程度,没有被赋予更丰富的学习内涵,更多的是把学科知识的积累放在第一位,缺乏一种在科技馆环境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教育的学习兴趣、追求学习体验及深入探究的学习愿望。
3.2 教师和科普辅导员的互动性不强
学校教师与科技馆科普辅导员都是馆校结合教学活动的灵魂人物,只有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才能使科技馆中的学习活动与学校中的教学活动进行紧密的串联和延伸,才能充分利用科技馆的科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而有探究性的学习。
笔者在接待学校参观团队时明显感到,教师只是以陪同者的身份参与,从看客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与指正,并非以参与者这一平等角度来互动讨论学习内容;科普辅导员只能通过进场前和领队教师短短一两分钟的沟通,对该团队情况大致有个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校外科学教育的学习效果。
科技馆如何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如何实践科技馆与学校教育间的有效衔接,如何设计高效的科学教育活动以配合师生的需求,这是我们应慎重思考的问题。
4 对策与建议
浙江省科技馆经过多年馆校结合的实施与试点,经过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实践,提出以下的对策与建议。
4.1 注重开发运用辅助教学工具
科技馆科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到位。科博馆的体验式学习,利用情景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多角度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过程,是其魅力关键所在。如何利用科技馆类校外资源设计科学课程,科技馆要尽量提供学习机会,教师要积极主动关注科技馆资源,彼此间的互动性要多多增加。美国的明尼苏达科博馆(Science Museum of Minnesota)在到馆参观中采用的提前通知服务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每学年开学时都准备一份学校目录,简述所有的展项服务项目及相关注意事项,邮寄至学校供教师参考,以便教学计划更科学规范。
学习单的设计运用。学习单是由引导参观和自我学习的一种教学工具,帮助弄清知识的结构,建立正确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在笔者参与的杭州上城区科学课竞赛全过程中,与结对的科学教师提前两个月实地交流,就我馆常设展区中与课程教案密切相关的各展项信息资源进行反复研究整合,科学计算分组体验的项目和时间,最终精选三个展项,以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最有效方法。
流动展品出借服务。我馆的2011年暑期意大利“阿基米德时期的数学与科学”临展上,18组充满互动性、趣味性的实木手工展品,通过动手型展览形象直观地向广大观众展示了复杂的科学和数学原理,多名教师观众意欲引进,但此展览已预定全国巡展路线,故不能成功,但由此可见优质展品所组成的流动展览受广大师生欢迎的程度。
4.2 建立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
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这一途径,借助多媒体各种表现形式,将科技馆的科学资源经过整合,包括现有展品展项的科学原理介绍、资源包教研活动方案和举办的各项社会科学教育活动视频、音频等内容。学生即能享用其丰富的资源,避免科技馆学习趋于形式化;而教师也可把自己研发的活动案例相关内容上传至此平台,实现大环境下的科教资源共享化配置。
4.3 完善科普志愿者队伍
我馆于2009年成立科普志愿者服务队,至今已有11所高校18个学院共9600人次志愿者参加服务。志愿者主要承担着展厅的秩序维护、展厅引导和公众服务,同时还参与了科技馆的公众调查、科技小课堂、夏令营等活动组织,为保障我馆顺利运行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我国科普工作的现状,提高他们的讲解技巧和引导观众的水平,增强他们投身科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参与科普活动的热情。另外,应吸引更多的科学家、专家参加科普志愿者队伍。
在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科技馆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桥梁作用,实现科学教育馆校间的有效结合,必将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俞学慧,方家增.馆校结合的科学教育实践与探索[J].科协论坛,2012(5):45-48.
[2] 伍新春,李长丽,青紫馨.促进校外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J].中国德育,2012(2):11-14.
[3] 中国科学院学部.加强科普场馆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4):434-435.
[4] 谢娟,尚修芹.关于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发的若干思考[J].科普研究,2009(3):39-43.
[5] 王华兴,杨向谊,张才龙.区域性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45-51.
[6] 常娟.呼唤教师在科技馆教育中新的角色定位[J].中国校外教育,2008(8):905,862.
[7] 钱雪元.美国的科技博物馆和科学教育[J].科普研究,2007(4):21-28.
校外教育活动案例范文6
关键词:聋哑教育;赏识教育;特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90-01
聋哑教育面对的教学群体比较特殊,除了对知识能力的培养以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培养,尤其是自信心方面。“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聋哑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加强人际交往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到正常生活中。在聋哑教育中引入“赏识教育”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赏识教育”相关内容介绍
“赏识教育”是一种以人文关怀为指导理念的教育方式,鼓励、欣赏和表扬是其主要的教育手段,目的是通过这些积极向上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进而对学生的自律精神、团结精神和积极奋进精神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友好、轻松和愉快的教育氛围中成长和学习,最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开展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精神意志。目前国内外很多知名教育家已经开始注重“赏识教育”的应用并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效果,如德国的卡尔・威特运用“赏识教育”成功培养了自己的儿子成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周弘运用“赏识教育”成功将自己的聋哑女儿培养为留美博士等。“赏识教育”的理念和意义已经在特殊教育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关注,并且正在积极的探索聋哑教育中“赏识教育”的运用措施。
二、聋哑教育中“赏识教育”的引入探究
1、运用“赏识教育”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聋哑学生由于身体缺陷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聋哑学生的健康成长。特殊教育教师要重视并且正视这个问题,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注重自卑心理的消除教育。“赏识教育”理念的引入,给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思路。针对特殊学生存在的自卑心理,教师应当抱着真心的态度去鼓励和表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要注重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要经常的用手语、眼神和身体动作向学生发出“你真棒!”、“很了不起!”等赞扬,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精神层面的建设,鼓励学生向正常人一样追求成功。
2、将“赏识教育”融入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在聋哑教育中引入“赏识教育”,最主要的是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的运用“赏识教育”理念。首先,由于很多聋哑学生的自卑心理、敏感心理的存在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自己,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育效果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分组合作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和多媒体情境教学等方式运用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来组织课堂教学发言,参与教学问答环节加一分,回答正确加两分,回答错误不扣分,然后评选出每周冠军、每月冠军、季度冠军和年度冠军,并给予相应的学习小组一定的奖励,奖励的东西最好体现教师的真心,如教师亲手写的鼓励贺卡等小物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次,教师要控制自己对学生的“赏识度”,由于聋哑学生比较敏感,教师过分的赏识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认为教师在做戏。因此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如其分的赏识,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适度的表扬,对成绩差的学生给予足够的耐心,不能急躁。
3、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聋哑教育的目的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这是聋哑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的必备能力。“赏识教育”的引入能够对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首先,要运用“赏识教育”对聋哑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行培养,这既是培养学生未来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要求,也是满足学生好胜心和自尊心的重要措施,教师可以通过比赛活动、榜样树优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另外在比赛活动中还要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让聋哑学生在以后的社会活动中能够迅速融入团体。其次,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问题思考方面引导和刺激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也要运用“赏识教育”对学生的成败价值观进行正确的教育,成功的时候切忌学生得意忘形,失败的时候也不能一蹶不振,要树立正确的成败观,摆正心态,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成败。
结语:聋哑教育具有特殊性,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培养,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赏识教育”的运用能够为聋哑教育提供正确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在学生的学习方面进行正确的教育,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凌云.赏识教育对特殊教育的影响[J].新课程(下),2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