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美术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范文1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教学设计 适宜性

初中美术课程中教学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按照教材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审美实际,做到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审美,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审美的提升作为目标,切忌教学时过多信息、过大跨度、过高要求,超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基本能力。笔者结合所教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教学案例中探究教学设计的适宜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案例:《美丽的书》是一堂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手工课。通过以上两次单独的手工制作课,基本了解每个班的制作水平和制作高手。在《美丽的书》这节课上,书籍设计是一种立体的思考行为,从书籍封面、封底和书脊,再到内页,如果单独看都是平面的,但随着人们的翻阅、视觉的流动,这些平面则组合成一本立体的书籍,带给人美的感受。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书籍设计,融入到书的丰富多彩的美妙世界之中,形成“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设计思想,提高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根据学生个体及材料准备,可分层要求完成书籍的创意设计、制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意识,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书籍设计不仅是为书装扮一件漂亮的外衣,而且能在制作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制作的乐趣。

图(一)学生作品展示 图(二)学生作品展示

以上图片是学生利用两节课时间制作的属于自己的《美丽的书》。当学生呈现作品,我顿生一种想法,如果我是他们,希望在我交给老师的一瞬间,老师是什么样的表现呢?其实在我们这样一个江南小镇上的农村中学,初中学生是由本地的农村孩子和来这里务工的外地孩子组成的,相比于城市的孩子多了几分腼腆和憨厚,又多了一点淘气。在课堂上老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总是刻意收起笑容,我有时有这样一种想法,我要做一个微笑的美术老师。我也这样尝试了,我给每个学生做了作品档案袋,把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瞬间用相机记录下来。我有时和学生开玩笑说,等若干年后,你再来看美术老师,我能翻出你学生时代上美术课的照片,那时你会有什么感受呢?看着学生灿烂的笑容,我心里想孩子们现在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成长、不知道什么值得珍惜,可是老师知道在你们学习成长经历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美好的记忆。

图(三)《美丽的书》学生作品 图(四)《美丽的书》作品

通过以上案例,我对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适宜性有了一些想法,与同仁一起探究。

一、美术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适宜性应该联系学生实际而展开。

如地处江南小镇的农村中学,结合现在的教学条件,制定适合学生的课程是很重要的,如果老师要求过于浮夸,让学生有种遥不可及的感觉,那么这样的教学设计注定是失败的,是没有响应者的,也会给那些比较调皮的同学可趁之机,这将是从教的小学老师最头疼的上课纪律问题。记得这届初二学生不是我从初一开始带起的,在初二时才接手,接手时,我就制订了计划,第一个星期不急于上新课,我准备把这个星期定为互相熟悉周,让学生了解我的教学风格,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每个班的具体情况,尤其重要“军情”(班中的皮大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的设计适宜了你的学生吗?好比你做好了自认为很可口的饭菜,可是客人不喜欢吃,你就是白忙活。记得上课时总会碰到几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有时我会想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每个小家伙的动机是不同的,抛开学习成绩这件外衣不看,老师真正用心观察过学生吗?传统意义上认为学习不佳的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最丰富的,大部分人很希望甚至更强烈地期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肯定。在设计教学中千万不能忽略这些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学习能力,如果兼顾到这些同学并使他们从学习中得到肯定,你的课堂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美术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适宜性应该联系环境而展开。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先体会课程的可行性,有时我是这样想的,把学生想象成孩子,如果我的孩子在上初中美术课,教师要求带的美术用品是我能够准备的而且乐于准备的,那么我就会对这样的美术老师很敬佩,反之,准备了一大堆,又花了很多钱,心里肯定不舒服。我在读研时,听钱初熹老师的课,大受启发,在日本很多美术作品都是用家中不起眼的废旧用品制作完成的,有一种变废为宝的神奇魅力。而且能锻炼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

三、美术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适宜性应该充分考虑课程的成效性。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范文2

一、情境体验,确定学生的认知基础

探究式教学的^程,实际上是对学生原有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过程,有效的探究必然对应着对学生原有知识的把握,而其实质又是对学生认知基础的把握。那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才能确定学生的认知基础呢?笔者以为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体验,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颜色与意义的关系有所理解,同时让学生初步掌握利用不同色彩进行创作的能力,笔者设计了一节名为“光与影”的教学。应当说这是一节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因为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这一学习内容是超越教材的,具有大量的学生自主探究因素。在探究之初,笔者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过程:用幻灯片呈现一幅彩虹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其的认识。在这里,让学生“说”是一个重要的策略,因为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去判断学生对于色光的知识基础。事实也证明,以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他们能够回答出与色光有关的光的色散、折射、色光的混合等知识,还有学生知道原来的晶体管电视机的颜色就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通过类似的活动,教师就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在此方面的知识基础。

二、探究教学,利用学生的认知基础

在情境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开展探究式教学了。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色彩鲜明的作品,如《哀悼基督》、《藤蔓》等,这些名画的呈现,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色彩所展示出来的不同含义,这与上面所进行过的情境体验相比而言是一种进步,因为上面的体验还只是一种生活及学习中积累的知识的重现,而这里对名画的观察,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探究的境界,探究的对象即是:颜色是如何展示意义的。如《哀悼基督》中,天使所用的颜色,人物形象背后的圆光的颜色,人物的衣着颜色,整个画面的背景颜色等,这些颜色分别表示什么样的含义?这是探究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探究教学的过程表明,学生在探究中既会充分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比如有学生说整个画面的背景色呈现出青色、灰色,是渲染一种气氛;同时学生又能够发现自身的知识基础不足的地方,比如说他们对圆光颜色所表示的意义,对人物衣着中的红色等存有疑问。但可喜的是学生往往能够意识到这恰恰是因为自身知识积淀不够引起的――这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一种体现。于是探究可以向更深的层面进行。在此环节中,笔者以为美术教学此时需要进行拓展,即不再局限于美术知识本身,而要从美术与文化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实施探究。于是笔者向学生简单介绍了《哀悼基督》的背景知识,并介绍了西方文化中绘画的基本理念,这样学生就了解了画面所用颜色的理由,从而也就能感受到颜色对意义的表现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探究过程是学生认知层面的,因为从知识积累角度来看,这里有些知识是由教师提供的,但教师的提供基础却是基于学生的认知需要,这是灌输教学的界限所在。事实证明,只要是基于学生认知基础的探究,就能够让探究变得更为有效。

三、反思探究,积累学生的认知经验

笔者有机会了解到其他学科的一些探究式教学,比较之后发现,初中美术教学以探究的方式来进行,还是有着不少的挑战的。一方面,美术属于艺术学科,其与相对程式化的其他学科的探究而言,无法借鉴那些程序性的步骤。但美术学习的过程又是有着探究性的,毕竟在面对未知时,学生自然会产生一种探究的心理,如何利用这种心理,就成为美术教师的教学智慧所在。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 初中美术;信息技术;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109-02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为先的时代,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提出要在中小学课程中普及信息技术,以此促进中小学的课改工作。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增加美术课程的实践性和生动性。

1 初中美术课程的现状

按照新课程标准,初中美术课程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水平和审美能力。总的来说,美术课对于一个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整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目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和学生,都对美术课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美术课在中小学课程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初中美术教学更应该致力于帮助学生发展艺术兴趣,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认清初中美术教学现状之后,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围绕这一目标,充分发挥并发展这一目标,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工具。

目前,在我国初中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被逐步引用到初中美术课堂,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使美术课堂发挥出“艺术和人文”的双重作用,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和美术精神的培养。

2 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的课程整合,这一理念其实是对原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理念的提升和发展。在此之前,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其主要用来辅助教学,并没有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结构的有机元素来看待,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教学的效果也并不是十分理想。美术教学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图片、动画等等辅助工具,信息技术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

现阶段提出的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的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手段作为与初中美术教学课程实施整合的一个侧面来看待的[1]。信息技术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最为有效的工具,它不仅仅是知识呈现的工具、教学过程中情景展示工具,同时也是师生通讯交流的工具,还可以是学生学习效果评测的工具,等等。作为一种教学的工具,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从课程目标出发,真正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使整个美术教学的过程充满情趣。

3 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

本文将根据具体的教学案例“瓷器风韵”来阐述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能够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学习美术的场景。通过PPT的展示以及影像视频等内容,学生能够获得对于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能够获得一种欣赏美、了解美的意境,这种意境的创设是多媒体教学带给美术教学的一个直观好处。比如在“瓷器风韵”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瓷器的历史背景知识,让学生对瓷器的背景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明白瓷器的种类、作用,瓷器的艺术特色,瓷器的发展历史,瓷器的现状等,通过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表达和感知,来让学生了解瓷器的艺术特色,明白瓷器艺术所隐藏的美丽。

渲染情境,具体掌握 通过多媒体创设出学习的情境之后,再通过多媒体艺术表达的方式来增强整体的艺术感知,进而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形式,来对美术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点突破[2]。在学生了解过瓷器的有关常识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放大展示、慢放展示等,观察瓷器制作的全过程,进而了解瓷器制作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瓷器的具体制作。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教室所限,教师的演示可能只能供坐在前面的学生观察到,而教室后排的学生则很难观察到。通过多媒体的大屏,学生能够清晰看到瓷器制作的全过程,并且能够对其中需要特别小心和注意的地方进行放大、放慢展示,方便学生的整体掌握。如果受条件所限,现场课堂并不能亲自制作瓷器,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出瓷器制作的过程,让学生对瓷器的制作进行详细的了解。如果条件允许,则让学生在多媒体视频的指导下参与到整个瓷器的制作过程。

再现情境,整体训练 学生的成果是需要进行鼓励和展示的。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录像、摄像的方式记录下学生制作的过程,在学生制作完一个面具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拍成图片、制作成视频等方式展示学生的成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音乐,让学生带着面具进跳舞。通过这种动静结合、成果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PPT向学生提出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比如:你是否愿意在生活中带着面具生活?你觉得面具能够带给你什么?等等。通过相关的问题,从正常的美术教学向德育教学进行过渡,从而在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起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4 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结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能够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展示,能够生动形象地了解课堂知识,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美术的场景,以及美术带来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震撼力。这对于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和感情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并不是意味着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得越多越好,也不意味着在多媒体的教学中必须使用到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媒体技术的开发过程中,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技术,更多的应该是和美术教学的深层次融合,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是在多媒体的选择中,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和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实现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是要加强师生课堂和课外的交流,以弥补多媒体应用带来的师生交流的减少和情感激励的缺失。

5 结语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增加美术课程的实践性和生动性。但是在目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在美术课中的使用程度并不高。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给学生带来人文艺术和美术艺术的享受。在初中美术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应该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整体感知渲染情境、具体掌握再现情境、整体训练这三个重要步骤,向学生进行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应该注意信息技术使用的适度性和恰当性,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使用,以此使信息技术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李雪莲.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4(3).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范式  课程观  师生观  书法选修模块

 

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增设《书法  篆刻》内容的意义:

“书法·篆刻”是我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增设的一个选修系列,这在以前的《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中是没有先例的。书法、篆刻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它不仅对陶冶学生的情趣具有巨大的作用,给学生带来愉悦和满足,而且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使学生审美情趣得到提高,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爱好,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鉴赏的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形素养、理解美术文化。

 

二、广州市高中美术课开设“书法、篆刻”模块的情况:

“书法·篆刻”模块推出后,目前开设此模块的学校很少。据了解,广州市一百多所中学中,2004——2005学年下学期开设高中美术“书法·篆刻”模块教学的不过三四所学校。究其原因,简而言之两点:其一,教师不愿教或不能教;其二,学生不愿学(兴趣不大)。

笔者在开设此模块之前曾对我校2004届高一年级学生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现将部分内容和摘录结果展示如下: 问卷 选该项人数(人) 所占比例(%) 1、你学习书法的经历: a、一直坚持不断地学 4 1.97 b、只在小学阶段学习过 173 85.22 c、只在初中阶段学过 26 12.81 d、从未学习过 0 0 2、你学习书法的原因 a、自己从小有兴趣 2 0.98 b、开始是父母或老师要求学,后来自己渐渐产生兴趣 3 1.48 c、看到别人学,自己也跟着学,无所谓兴趣可言 34 16.75 d、自己毫无兴趣,是父母或老师强迫学习的 164 80.79 3、你是在哪里学习书法的? a、在家跟父母或祖辈学的 3 1.48 b、到青少宫参加书法班或请家教 7 3.45 c、在学校参加课外书法班 192 94.58 d、在家自学 1 0.49   从问卷中发现,本校该届高一学生真正热爱书法而且一直坚持练习书法的同学寥寥无几。而且大部分学习过书法的学生都是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对书法不感兴趣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曾经的书法热在我国退潮是不争的事实。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这十年是中学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学习书法的热潮席卷全国,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影响了广大青少年。但90年代以来,由于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使用对书法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们新生代的书写能力在不断地被削弱。以至今天我们很多老师都在感叹在一所学校里找不出几个能写一手好字的同学来。

 

三、人教社《书法》选修模块的编排特点: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求我们的新教材的编写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内容要丰富、要新颖,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能引起我们广大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人民教育出版社此次把“书法”作为独立的选修模块,其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结构编排特点如下: 第一部分:字体源流与赏析 第二部分:点画、结字训练 第三部分:整体临摹训练 第四部分:创作训练 第五部分:综合实践部分 第一至五课:汉字与书法文化、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源流 第七至十课:点画特点分析与练习、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一、二、三。 第十一至十三课:整体临摹训练一、二、三 第十四至十六课:创作训练一、二、三 第十七至十八课:综合知识考察实践 该模块教材内容是按照书法学习的常规步骤来编写的,即:

作品赏析 点画、结字 临摹 创作 

    该编排方式比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比较合理。但如果在教学中按以往常规书法教学模式(即现代课程范式),即以教师为中心、先由教师讲解示范、然后是学生练习的模式,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很好的书法功底,否则就无法完成示范等教学工作,这也是我们很多高中美术教师不愿开设此模块的原因之一。因为在广州市高中美术教师当中,书法专业毕业或专门学习过书法的教师不多;其次在这种课程实践模式中要求教师“准确”地把这些实现的书法知识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课程知识的刺激,只是课程的接受者而不是建构者或创造者,这样课程只反映了一种单一的方法、一种单一的知识选择和组织方法,它没有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知识成了客观的商品,由专家传递给教师,由教师传递给学生,教师与学生就成了由课程设计者操纵工具。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课程实践模式可能最终导致学习失去学习兴趣。

要改变这种状况,大力推广“书法”模块教学,我们有必要引进新的理念、新的课程实践模式,即后现代课程范式。

三、把后现代课程范式的课程观和师生观融入“书法”模块的教学当中。

(一)后现代课程范式的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预先设定的目标或计划,不仅是由一系列材料组成的静态文本,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工具,而且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头脑形成对事物或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建构与创造文化的过程。其中,开放、互动、探究是后现代课程观的关键。

(一)          后现代课程范式的师生观。

后现代课程范式的师生观强调教师与学生要通过不断沟通与对话来探究未知领域,认为课程即为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至关重要。后现代课程论者多尔曾说:“在教师与学生的反思性关系中,教师并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保持对这种权威的怀疑,并要求学生与教师一道去探究学生正在体验的内容。”这样,教师成为平等者中的“首席”,“作为平等者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得以重新构建,从外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中。”因此,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发挥其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与促进者的作用。

由此可见,教师的角色转变后,在“书法”教学模块中,不一定要求每位老师都是书法专业的科班生或权威专家。教师只作为合作者、参与者、开发者,为学生把火把点燃。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书法、教材等方面的要求降低。相反,教师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熟悉相关的书法理论、搜集充足的资料以便在课堂当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它不一定要求教师人人都会写,当然会写更好,但它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写。

(三)引入后现代课程范式这种新的课程实践模式,清晰了我们的教学思路。我们在教学当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或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即运用抛锚式教学设计(也称情境性教学设计)。

3、注重协作学习。

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要设计好教学环境,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各种信息条件。

下面以一个案例来说明如何运用后现代课程范式这种新的课程模式来组织教学。

    (四)案例——人教版“书法”选修模块第四课“行书的源流与赏析”。

教学思路设计:

由古至今谈论行书,没有不提到王羲之的,他的行书代表作《兰亭序》被喻为“天下第一行书”,更是必不可少的范例。

本课以《兰亭序》作为切入点,叙述行书的源流和讲解行书的特点。课前提供充分的与《兰亭序》相关的资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编排舞台剧表演。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通过小组的形式协作进行。以学生表演舞台剧的形式创设一个相对完整、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从自己的研究性学习和表演中归纳总结出行书的产生、特点、推广、辉煌等内容,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教师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和内容展示,引导学生深入赏析《兰亭序》及其它行书代表作,从中感受到书法的美,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陶冶和升华。 教学流程图:   课前准备 教师提供部分有关《兰亭序》的背景资料给学生,并对学生提出任务和要求:编剧当中要体现行书的产生及特点等知识点。 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查找有关资料 学生按照收集的资料以小组的形式编排一个和《兰亭序》有关的小舞台剧。 教师引入 学生汇报和表演 小组1:《兰亭序》的诞生 师生共同总结:行书的产生 小组2:萧翼赚兰亭 师生共同总结:行书的特点 小组3:唐太宗与兰亭 师生共同总结:《兰亭序》对后世的影响以及行书的发展与推广 师生共同评价,并投票选出最佳剧本和表演。 教师提出问题:《兰亭序》中有20个“之”字,请学生找出来并观察它们的写法有何不同?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进一步总结明确行书的用笔与章法特点等 教师出示一些历代行书名家的代表作,并设问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其风格特点。 教师总结拓展 课外实践活动:将《兰亭序》中相同的字剪出再帖到一起,然后欣赏与临摹。

      后现代课程范式的课程观和师生观不仅对〈书法〉选修模块的教学有指导意义,其实对其它模块的教学同样有借鉴意义。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将是新课标教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范文5

(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317200)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创新意识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教师主观标准、唯一结果,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式。顺应课程改革步伐,在学生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创新也是民族及国家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想象力;教学;创新意识;创造;

课程改革是世界学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新课程的实施犹如劈波斩浪乘风的大船,与之同行的教师只有尽快调整行为,转变角色,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恰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重要途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渠道获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有则具教育意义的故事,讲的是西班牙画家米罗在学校学习时不太"循规蹈矩"。一次美术教师让他完成一幅静物默写的作业,调皮的米罗却画成了“多彩的黄昏”。于是,米罗被罚蒙上眼睛上美术课,其内容是用手触摸教学实物,再凭触感去作画……有意思的是,老师的“针对性”教学方法的结果却激起米罗极大的兴趣,有效地激发了他对形体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在后来的日子里,米罗逐渐悟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成为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他艺术的卓越之处,并不在于他的肖像画或绘画结构,而是他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察、分析过度的注射给学生,把学生变为机械的接受器。让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教师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及发现真理。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样写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因此,设计教学应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着重构思新颖,趣味性强,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去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及创作的冲动。在绘画教学中,教师风趣的言语和示范非常重要。风趣幽默的言语带动学生对绘画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方法、形式和手段应是多样、生动、丰富的。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手段,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求。

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展开活泼的双边教学,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教师应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吸收新思维、新理念,不单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课程学习。而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良好的发展,能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作业的布置要有灵活性,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活动。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不能仅限于单一地模仿或照抄自然的训练,模仿作为基础训练固然重要,如果不顾自己的内心感受,不积极认真的思考总结,一味的模仿,很容易导致学生陷于思维状态的僵死,使作业乏味、呆板、单一、没有生机,乃至阻碍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因此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拓展,产生大量的迥异见解,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要符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要从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心理、知识、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他们在年龄、修养、性格、阅历、生活环境、作画方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学生思维方式和作业面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针对这些特点及实际情况,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新奇的图画。使其顺应其成长规律,以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和技能的提高。

二、因人施教,因势利导,及时启发引导促进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给予自由发挥的环境和活动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将自己独特的内心想象大胆地表现出来,及时的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已与众不同的见解和建议。这就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慈爱肢体语言,温和切合实际的言谈,热情诚恳的细心指导,有利于学生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学生作品中的优点,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作品中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的解释和指正。学生在这种温馨、轻松、民主、平等、鼓励的环境下,非常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为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结实的基础。

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因人施教,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学生阶段是认知活动和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认识和接受新生事物,热情张扬,敢做敢当。创新意识潜在他们身上处于萌芽状态。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需要教师不断地挖掘,促其生长,大力扶植,使其开花结果。同一命题的作业,其表现出面貌和特点也不同。这其中有些特点可能就是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智慧的“闪光点”,也是出佳作的好开端。教师应及时发现这些特点,总结学生的个性因素,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其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积极引导学生想象创造思维和观察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变化现象。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敏锐观察和准确观察,培养提高创造想象力。想象创造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因素。美术课教学中的写生、回忆、社会观察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运用合理、科学、有趣味的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激情。培养他们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用艺术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作品,以鼓励的方式促进创新

著名教育学家尹少淳说:“理想中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应该是鼓励人人参与的美术学习活动,个个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目标方向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面对同一标准,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恰当地运用教学评价,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重视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评价的主体,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真正的互动起来。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多比较、联系、探索、与创新,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注意在自身在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不同个性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积极鼓励学生之间互评,相互学习,取长补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美术是以有形的物质材料塑造出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可视形象的视觉艺术。它具有直观性、可感性、对人们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在美术活动中,学生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也是基于直接的视觉形象。通过实践,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体会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创造,只有让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与条件,只有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使学生对绘画有足够的自信心。

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其核心是知识创新。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 “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日益更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融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今后美术教学及其他学科教学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叶卫.《中学教育实践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8

[3]相毅敏.《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