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的区别范文1

    那么,什么是教学叙事呢?有些老师很迷茫,总是把它和教学论文、教学实录、教学案例等混淆不清。简单地说,教学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教学的故事,再加一些在叙述具体事件时自己的看法和反思,即评析。由于它叙述的是教师自己身边真实的教学事件,且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能够直接形象地反映出某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非常适合广大的教师撰写。

    一、教学叙事的特点

    与教学论文的区别:教学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附以论证;教学叙事是以叙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说明和议论,也就是说,教学叙事是讲故事,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与教学实录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是全过程的全部内容;而教学叙事则是视不同的主题有所选择,可以是过程的某一方面、某一情境或某一片断。

    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过程进行表述,是预期,没有结果;教学叙事则是对已发生过的教学事件的反映,是写在教之后,有结果。与教学案例(研究)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但教学叙事叙述的只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个案;而教学案例是教学的整合,可以是在教学叙事的基础上,以某个核心主题为对象,选取若干个有典型意义的、多种角度的教学故事来进行研究、反思和讨论,是宗案。

    二、教学叙事的内容

    教学叙事就是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评析。即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和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并加上自己的反思。依据不同的目的和主题,从范围上,可以大到介绍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教学的整体情况、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情况等,但更多的是偏重于描述一堂课、一个实验、一个课题或一次探究、一次活动,甚至是一个学生、一个题目等;从时间安排上,可以是整个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情境、一个片断,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等;从侧重点上,可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可以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甚至是课堂纪律、学生管理等。所以,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叙事更适合一般教师,因为它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灵活、传播交流容易。

    三、怎样写教学叙事

    1、确立主题 教学叙事首先应该有一个主题,告诉读者这个教学叙事所要反映的是什么问题。主题要因人因事而定,撰写者应该选择最有收获、最具启发性的角度切入,从而确立主题。

    2、介绍背景 教学叙事需要向读者讲述事件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但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关键是要说明事件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条件或原因。

    3、筛选材料 撰写者应该根据主题,从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中,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和选择,叙述特定的内容。不仅要说明思路,描述相关的过程,还要交代结果——包括学生的反应、教师的感受等等,这样将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整个事件的了解。

    4、附以评析 事件本身只是表面现象,心理与思想则是内在依据。对于作者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要有适当的评价和分析。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还可以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知其所以然。

    四、教学叙事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叙事的作用是记录与反思,发掘或揭示内藏于具体事件和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它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能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使教师人人都可以参与教育研究。

    1、任何一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经历中,都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但又不甘心停留于记流水帐,那么,撰写教学叙事就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因为教学叙事不仅记录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学经历,有其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2、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教学叙事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通过实践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分析,明确那些成功教法的指导思想,提炼更加有效的教学行为,对于改进和指导今后的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职学前卫生学

《学前卫生学》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课程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卫生学理论知识、具备今后在幼儿园开展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技能。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能较好地连接理论与实践、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已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许多专业中推广使用[1]。但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较少,相关的教学研究也不多。笔者尝试着将案例教学引入到高职学前卫生学的课程教学中,探索、总结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在学前教育其他专业课程中推广案例教学打下基础。

1高职学前卫生学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择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第一步,在高职学前卫生学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选择案例要注意以下原则:

1.1案例要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联系

学前卫生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学科内容涉及较广且有的内容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进行案例教学时,主要选取那些必要、实用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该内容在生活、工作中有着广泛而具体的应用。如果将日常生活和今后工作实际中与学前卫生学有关的信息进行整理,作为案例引进课堂,学生会感到所学知识能帮助自己解决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学习“幼儿园传染病管理”,以我市近几年幼儿园所发生的手足口病为案例展开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今后工作实际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学会恰当的传染病处置措施十分必要。

1.2案例要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

高职教育突出的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在学前卫生学教学中选择案例,应尽量选择幼儿园的典型或模拟案例,使未来走向教学岗位的学生面对真实而典型的课堂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和考量。它能将学生置身于今后的职场环境,使学生象一个真正的幼儿教师那样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案例教学的实践,获得相类似事件的处理经验和策略[2]。如学习“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这一章节时,请同学们结合幼儿园见习活动,分组考查所见习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对防控措施予以评价和提出自己的建议。见习活动结束后,全班进行交流讨论:对于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措施你有何建议?如果你作为幼儿教师,所在班级发生了传染病,你应该如何应对?在平时工作中如何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流行?

1.3案例要关注学生职业情感教育

幼教工作十分繁杂、细琐、艰苦,如果没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就不能坚定专业思想,树立自己献身于幼儿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教师对工作的态度、与人沟通能力、团队精神、服务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情感教育可以在教学中借助案例教学,结合职业特点以案例为中心,把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去感受、去判断、去分析,能大大提高职业情感教育的效果[3]。如在进行幼儿园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内容的教学时,笔者由媒体上曝光的幼儿在校车内滞留死亡的案例和某些幼儿园教师虐待体罚幼儿的案例谈到面对危险,用自己身躯挡住歹徒匕首来保护学生的“英雄女园长”,引发学生展开专题讨论“如果你是当事幼儿的亲人,你会有何感受?”“如果你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如何做?”“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园教师,今后在工作中应如何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感同身受,引发其对职业道德做深层次的思考。

2高职学前卫生学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类型

2.1讨论型案例

此类型案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讨论为主,当碰到同学对问题的看法不全面时,老师只给予恰当的引导。如在学习完学前儿童膳食搭配后,将全班同学以寝室为小组,配制幼儿园一周食谱。各小组在课堂上将所配制食谱以PPT形式在全班展示,各组在展示本组的食谱计划时,阐述本组制定此方案的依据和想法,其余各组成员可以在听完阐述后,针对此方案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阐述方案这一组的成员,对于其他组员所提的意见有不同看法时,可以与其自由讨论。

2.2教育叙事型案例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其今后的工作对象是身心尚在发育的孩子,因此幼儿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理念和职业道德非常重要。教育叙事型案例是对师范类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一种很好形式,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4]。”它将案例中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心得甚至是教育失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体验、获得反思,日后能将其在案例中获得的经验在工作中迁移运用。

2.3实践生成型案例

此类型案例是通过学生分组深入到不同的幼儿园见习、实习,在实践过程中去发现、分析幼儿园中出现的有关学前卫生学知识的现象,由学生整理成案例资料,在见习、实习结束时返回课堂进行全班交流。案例的主题可以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前布置的,也可以是学生特别有感受、体会的。这种案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学会提出问题、处理问题。这种案例教学可以安排在见习、实习后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比如攻击是幼儿常见的行为问题,请同学们在幼儿园实践活动期间收集此类型的案例,见习或实习结束后分组在全班进行交流讨论:如何对待幼儿的攻击?幼儿攻击如何矫正?

3在高职学前卫生学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意义

3.1实施案例教学,与高职学前卫生学的课程目标相吻合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多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卫生学知识去解决今后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案例教学通过真实或模拟的教学情境来加深学生对学前卫生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

3.2实施案例教学与高职教育注重职业素质培养相一致

高职教育以注重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区别于高等教育。未来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组织、传递、整合和评价等方面,这也决定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训练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当占据突出的地位。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师生对案例的共同探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活泼主动、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有助于培养其语言表达、合作沟通的职业素养,有助于培养其决策能力。

3.3实施案例教学与新形势下的幼教人才培养要求相符合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保教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反思能力、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由此可见,未来幼儿教师师资培养中应以“能力为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显然已不能完全适应未来幼教人才的培养需要。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讲解、辩论和表达,其研究、决策、反思、学习和交往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以上是在高职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相关探索和感受,在开展案例教学的同时,笔者也感到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诸如高职学前卫生学案例库的建设、案例教学与有限课时的冲突如何解决、案例教学的效果如何进一步提高等,这些还有待今后进一步实践和完善,希望和广大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就此探讨、交流。

参考文献:

[1]唐丽华.对高职高专推广案例教学的思考[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61~62.

[2]贾志平.案例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衡水学院学报,2012(6):120~122.

[3]张春芳.高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47~48.

[4]商利民.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案例及其研究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04,16(6):56~60.

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的区别范文3

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 内容结构 优化

“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是《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教师司[2003] 4号)为初等教育专业(数学与科学方向)设置的一门课程,设课目的是为了培养能胜任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其性质相当于“学科教学论”课程。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内容结构呈现的基本形式,然而该课程目前还没有与其相匹配的教材。受在职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课程内容体系的启发,笔者试图通过优化“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内容结构,构建能与教育理论、学科理论、教学技能、学科技能、教育实践、课堂教学研究等诸多层面交叉、对接、沟通与融合的课程内容体系,使师范生能尽快适应小学科学教学要求,以缓解小学科学专业教师队伍匮乏的状况。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

课程的性质决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学科教学论的课程性质及课程目标理解上多有歧义,因而定位不准,一直备受学者的质疑。借鉴目前学者们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既不同于以教学理论研究为主要任务的一般教学论,又不是以实践为目标的教学法,对其学科性质的表述,应该既体现对学科教学实践的理论概括,又体现理论指导下积极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还应明确界定学科性质的归属。“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是研究学科教学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学科”。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的课程目标是:“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师范生‘入门’,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帮助高师生‘上路’、‘上手’,从教育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开点儿眼界’”。这样界定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才更切合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

二、课程优化的基本思想

课程优化的基本思想是系统论思想。系统论认为,“结构是指组成有机整体(即系统)的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相互结合的内在组织形式,它是由各要素、各成分的特殊本质共同决定的,是按照自身规律逐步形成的内在联系”。“优化是事物的一个发展过程,是指事物的优选、改造和进化。它涉及结构的优化和功能的优化。其中结构的优化是基础,功能的优化是外部表现。”。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是指课程结构在微观层次“合目的性的改造”,其实质是:“第一,结构的优化必须合目的性;第二,课程内容必须是有序性的增强和序变能力的增强”。课程结构优化的标志“是以低的投入(简洁明快的课程体系)获得优化的整体功能(既定课程目标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实现)”。“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就是从小学科学教师教育的全程对课程内容进行优选,在不影响课程内容逻辑结构(即有序性)的前提下,不过于追求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采用“单元、课题”的编排方式,使课程内容形成栏目多样、功能不同、内容上相对独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开放性的“小模块”,使其在内容的重组与实际教学中,能显现较强的序变能力。这样的结构,既有较强的“弹性”和较为宽广的“胸怀”,能及时吸纳当代有关的最新成果,又容易形成具有一定支持意义的学科群,使其内部以及学科群之间能更好地交叉、衔接、沟通与融合,以利于教师教学中挖掘课程潜能,彰显课程自身的功能。

三、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

第一,为了能从理论和理念上引导师范生“入门”,课程在第一单元首先简要介绍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建构主义理论对科学教育的影响、国内外科学教育的发展等内容,从理念、关键词语源等方面,让师范生了解小学科学课程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第二单元再行对《课标》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化小学科学课程的精神实质及基本理念。

第二,教材主干第三单元选择“观察与科学探究”,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中通过观察与科学探究活动案例的分析,并适时地“嵌入”具体活动,使学生逐步习得观察与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本质教学行为”,以从根本上提高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专业素养和基本技能基础。

第三,教材主干第四、五、六单元内容主要从教学技能培养及训练上指导高师生“上路”、“上手”,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单项教学技能的训练。第四单元是“小学《科学》教材研读”,熟悉课程内容结构及前后逻辑关系,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并结合各部分内容的分析,使学生逐步理解“用教材教”思想。第五单元选择“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目的,一是以“教学设计”为操作层面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的技术与方法,指导学生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流程,然后就自己的设计,进行模拟教学或顶岗实训,学习写教学反思;二是适时“嵌入”小学科学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第六单元选择“小学科学教学与学习评价”,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堂好课的标准,形成反思中“追求卓越”的意识,并学会小学《科学》学习评价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第四,教材主干第七单元选择了“小学科学教学研究初步”,向学生介绍教学案例分析、教育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现代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使高师生“开点眼界”。

第五,该体系有两支“触角”,一支触及教育前沿及其发展动态,另一支触及科学教育教学实践。帮助学生了解理论前沿及教育实践进展的情况,以利于及时调整“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策略。前两只“腹足”,立足于有关教育理论和科学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解释有关小学科学现象。中间两只“腹足”立足于教师基本技能与科学探究技能,以促进学生小学科学教学技能的习得。后面两只“腹足”则立足于小学科学教育实践与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以促进学生教学技能及小学科学教学研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该课程体系在理论前沿、教学技能、教学实践进行多层面交叉、对接、沟通与融合后,获得了多方面广泛的滋养,为“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教材的日趋完善、成熟,提供了思想、方法、资源的保证。

四、“昆虫”式内容结构的特点

1.整体性与发展性相协调

从整体育人的高度把握课程内容,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基。首先,师范生要学会整体把握小学科学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小学科学课程是通过课程目标的三维统一、与三大关系的和谐发展来实现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教育。这是小学科学教育的精神实质,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的行动纲领。其次,从研究方法上,通过案例教学、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的介绍,让他们明白,小学科学教学研究就是要反映教学生活和教育实践诉求。该课程内容的优化,要尽可能地让师范生学会将小学生身边及周边环境的科学事件融合起来,以克服师范院校分科体系的不足,提高师范生驾驭小学科学课程的能力,为小学科学教师终身执教服务。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首先,“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的理论,不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学科理论的简单套用、移植和复制,而是“自下而上”地将一般教学理论与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补充、发展、丰富一般教学理论,其目的是要形成“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自身的理论及话语体系。

其次,“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应加强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同时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方法及其指导技能。科学探究是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首要组成部分,未来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具备科学探究的意识,具有能体现科学本质观的教学行为,方能感染、示范、指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这是“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论之所在,也是小学科学教师区别其他教师的之所在,是“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自身话语体系的直接来源。

3.灵活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在不违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精神、不影响课程内容自身逻辑结构(即有序性)及学生认知顺序的前提下,“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采用“单元、课题”的课程内容编排模式,使课程体系模块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课程内容的序变能力,以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需要,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与重组,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外,课程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具备了更为宽广的“胸怀”,既容易吸纳当代有关的最新成果,又容易形成具有一定支持意义的学科群,使学科内部以及学科群之间,能够较好地交叉、对接、沟通与融合,以开发课程潜能,彰显课程自身的功能。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在小学科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尚未成熟的今天,在十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要实现“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愿景,课堂教学中就是要选择对师范生将来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有直接帮助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短、平、快”特点的内容并加以组合,形成适应能力强、实效性能高的课程内容结构,以尽快满足小学科学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需要。当然,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问题,笔者也正在探究之中,课程内容体系尚未成熟,但是,教学实践中所取得了一定成效,其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参考文献:

[1]王克勤,盖立春,马建峰.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内容重构之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1):74-77.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3]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31.240-241.

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设计思维 用户需求 创意工具 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51-02

一 背景简介

近年来,随着设计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演化和扩展,设计活动的对象已经从传统的“以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扩展到“产品、服务和系统”,其设计方法和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近几年出版的关于产品设计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产品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等设计方法的应用,它们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用户”。在工业设计业界,用户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成为设计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提供丰富的用户体验也成为设计的主要目标。

反观传统的产品设计教学,主要还是以“产品”为核心而展开的形态研究,而“人”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因素而存在,因而也就少有从用户需求出发的创新思维的训练。在产品设计课程中,学生凭个人经验和直觉进行方案设计,整体上是一种无序的、偶然的创意过程。且大多关注于产品本身,虽也有新颖的想法,却极少能够和用户需求联系起来,变成了为创意而创意。

基于对产品设计的社会环境和教学现状的考虑,作者在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也尝试植入设计思维的训练。根据设计思维理论对现有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进行再设计,以期改变学生在以往的产品设计课程中无序的、偶然的创意产生过程,形成一种基于用户研究的系统的激发创新方法。

二 何为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设计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不断拉近现实与期望之间距离的能力。设计师的工作不是在现有的选项里选择最好的,而是需要通过整合人们的需求、技术的可行性与社会需求、商业化需求来创造全新的选项。这不能仅依赖明星设计师的天赋,而应该是一种可习得的、可广泛应用的创新方法,而设计思维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系统的创新式的思维方式。

设计思维包含了对问题框架的定义和解决方案的探索,它的工作方式可以概括为先应用发散式思维创造选项,再用汇聚思维进行选择的过程。其中最具特点的就是用发散式思维创造选项,这需要多种创意工具的帮助来激发创新。著名的创意公司IDEO是设计思维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从IDE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Tim Brown)的《IDEO,设计改变一切》一书中,我们可以窥探到设计思维的这些特点:

(1)将思维从“问题”转向“项目”,在项目的开始时就对设计目标有清晰的表述。认为“一个定义明确的项目,会清晰地指明方向及限制条件,对于维持高水平的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

(2)设计思维在团队中进行。IDEO针对项目建立跨领域的团队,不断寻找兼具专业技能和跨领域合作意向的人来维持团队的创造力。

(3)为项目安排布置工作空间。在工作空间里,研究资料、照片、故事板、概念草图、模型都可以摆放出来,而且随时可用。同时看到这些项目材料,有助于设计师辨别出各种模式,促进创造性整合的产生。

(4)设计思维不是试图为技术寻找市场,而是始于人的需求,理解消费者,从中获得灵感,以此作为起点,寻找突破性创新。帮助人们明确表达那些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潜在需求,正是设计思考者面临的挑战。这就需要设计思维中的洞察力、观察和换位思考。

(5)设计思维利用一些创意工具让设计过程变得更明晰,包括头脑风暴法、视觉思维、快速模型制作角色扮演和讲故事等。

设计思维不是设计师所特有的,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应用也已经逐渐超出产品设计的范围,逐渐进入商业、企业管理等领域。目前包括国内的一些优秀的设计企业也都在有意识地运用设计思维,将产品设计从原来关注产品的结构和造型逐渐扩展到从策略层面去改善产品的用户体验。所有这些,都值得更深入的研究,以便从行业的发展中看到改革设计教育的方向和契机。

三 基于设计思维的产品设计教学

设计思维是基于设计师解决不明确问题的思考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它是从由设计师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方式中归纳出来的一套思维方式,将其重新植入产品设计课程中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与传统的产品设计教学相比,根据设计思维的原则进行再设计的产品设计课程,将具备以下的几个特点:

(1)基于项目的设计教学。项目设计将是课程教学的主线。教师围绕项目设计的内容和进度讲授理论内容,根据学生的实践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相应指导。如果说这是一种模拟产品设计实战训练的话,教师就是项目的管理者。为便于教学管理,根据教学目标拟定相应的课题,限定创作主题或范围,且应尽量避免指定具体产品的设计。有时还会根据课程进度,确定时间节点及应提交的文档或阶段性报告。而学生则是设计师,参加到不同的项目小组里,根据主题讨论具体的题目,进行设计研究和方案设计。

(2)应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研究,理解用户需求,将成为设计流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用设计思维对用户进行观察、洞察和换位思考的定性研究。这种以观察、体验为主要方式的定性研究,有别于定量的数据统计。

定量的统计数据能够精确测量我们已有的东西,告知用户已知的东西,这对于渐进式的产品改良是不无裨益的。然而就产品概念的创新而言,一个更好的人手点是走进这个世界,去观察人们的实际行为,关注人们没有做的,倾听人们没有说出来的。他们的行为能为我们提供线索,帮助我们探查出那些未被满足的潜在需求。

换位思考是在观察与体验中进行的,它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世界、通过别人的经历来理解世界、通过别人的情绪来感知世界的一种努力,能够帮助设计师不再仅根据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来设计。从而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

设计思维的任务,就是将观察结果转化为洞察,再将洞察转化为能改善人们生活的产品和服务。

(3)应用可视化的创意工具。创意过程的可视化是设计思维区别于其他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之一。创意工具由思维导图、情境故事板、情绪板、创意草图、快速原型及计算机表现图等一系列可视化的工具构成,用以在设计的不同阶段来刺激、启发设计灵感,进行方案设计。它是设计师的创意工具箱,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工具,可以针对不同项目选用合适的工具来拓展思路、启发创意和快速表达设计方案。

四 教学案例解析

为改变以往学生在作业或毕业设计中表现出来的缺乏系统设计方法和思维的问题,在最近的几次高年级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尝试植入设计思维的训练。本科高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专业知识、产品造型设计技能和方案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思维的训练是比较合适的时机。课程时间为六周,共48学时。每周的上课时间集中在两天,便于采用工作坊式的教学。以下是其中―次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

(1)项目主题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户外”,要求根据一种户外活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户外活动区别于居家、办公室等室内活动,既限定了范围,同时又有较大的自由度。学生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寻找合适的设计方向,可以是户外运动、户外工作、休闲活动或户外救援等。

(2)确定方向

在明确了设计主题和要求后,学生开始以4人为一组,进行讨论,以确定设计方向。在第二天上课时进行简单的汇报,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并与教师交流讨论之后,确定两个可行的发展方向。在选择设计方向时,希望学生能选择自己熟悉的或亲身经历体验过的活动。在讨论过程中能够交流关于某个活动的故事,然后再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3)用户观察与体验

如果说确定方向是明确了所要研究的“事”的话,那么进一步需要明确的是“事”的主角,即用户细分。结合对用户的观察,收集相关活动的资料,特别是活动情境和用户信息的图片资料,通过拼贴的方式,小组讨论确定目标用户的特征信息。这些用户特征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活动情境、生活形态等。(如图1)

(4)概念发想

在收集整理资料和用户调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关于产品的设想,可以随时用草图记录下来。(如图1)在经过大量的草图概念的发散之后,再进行整理、归纳,选择其中的几个方案进行发展,绘制方案草图。方案草图除了概念的发展之外,主要还是要借助故事板对用户使用情境的演绎,明确用户需求,对产品概念进行发展。草图将更多的注重产品的使用方式,同时也使结构与造型清晰化。也可以用泡沫、纸板等材料,快速制作原型,进行比较和选择。(如图2)

(5)方案细化与展示

设计方案的计算机表达是产品设计的基本技能,再用草图推敲方案结构、造型细节之后,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效果图制作,进一步推敲材质、色彩、尺度等细节,同时结合用户使用情境,综合展示设计方案。(如图3)课程结束后,所有小组将设计过程整理成PPT文档,进行汇报展示,以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同时也是对学习过程的总结反思。

五 总结

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的区别范文5

1 国内关于PCK的研究

1.1 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比较

李琼、倪玉菁和萧宁波(2005)经采用问卷测查法,考察了32名小学数学专家与非专家教师的学科知识,得出两类教师在数学知识与数学学科本质的理解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与非专家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对数学知识具有深刻的理解,包括深层的概念理解与结构化的知识组织;专家型教师倾向于用“问题解决”的观点看待数学学科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即将数学问题的解决看作为猜想、论证与解释的活动;而非专家型教师则更倾向于“掌握知识”的观点,即认为做数学题目就是按照既定的步骤,一步步得出答案的过程[1]更进一步在2006年,研究了小学数学专家型与非专家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果表明:除了教学设计思想这一维度外,两类教师在理解学生思维、诊断学生错误想法与所采用教学策略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专家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错误概念的本质,所采用的策略倾向于从学生错误概念的本质入手,通过图形、实物等有意义的表征方法,以及启发性问题,关注学生对概念深层理解的过程;非专家教师仅从学生错误的结果出发,未联系到学生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因而会直接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则[2]

上海市青浦实验研究所(2007)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比较了小学数学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PCK研究选取了青浦区两名小学三年级的教师,运用文本分析、录像带分析、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法,通过新手与专家教师在①教学设计中目标、内容(任务)、对象、策略四要素;②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三要素;③课后反思内容、特征;④对PCK的认知比较;⑤对PCK生成和发展的体认这五个方面的比较,得出结论:(l)小学数学教师PCK的特征:综合性、情境性、个体性、实践性、默会性、开放性;(2)新手与专家教师PCK存在明显差别:主要表现在学科内容向学生有效获得的二次转化中,第一次“转化”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表现为对课程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基础、风格、个性的把握,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第二次“转化”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中,表现为知识的呈现,课堂的决策、监控、补救,媒体的使用,教学的指导、评价,生成问题的应对,师生关系;(3)教师PCK生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经历历练,进行反思,教师对教学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3]

钱旭升,童莉(2009)以Shulman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转化理论为基础,选取某市农村中学一名新手教师和一名专家教师通过概念图和课堂教学录像编码的方法,研究其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转化水平Shulman将学科知识向PCK转化的过程分为理解、表征、适应三个环节,论文中将知识转化的过程作进一步的细化:将表征又进一步细分为教学任务的运用、表征的方式、表征的目的以及对教科书中规定的任务水平的调整等四个方面;将适应分为对学生和对数学知识两方面的适应性,即对学生状况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某数学知识困难的预见,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的关注主要体现在表征的形式与该数学知识关系的紧密程度上,得出结论:(l)专家教师在数学知识理解上更加深刻;(2) ①表征的目的:新手教师倾向于验证,专家教师倾向于防误;②教学任务运用,专家教师注重探究和解释,新手教师平均着力于探究、解释和记忆;③表征方式:专家教师有更多的情景表征、具体操作表征和语言表征(有图形、语言、符号、具体操作表征);④对教科书任务调整分保持、提高、降低三个维度,新手教师趋向于使用教科书上的任务,表现为对教科书中任务的易化,使得许多高认知水平的任务降低为记忆型等低认知水平的任务;专家教师不一定用教科书的任务教,但更有效[4]

杨秀钢(2009)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比较了高中数学新教师与经验教师的PCK研究选取了所在学校的两名高一数学教师,通过理论文献研究、数学教学目的观数学观的调查、教案分析、课堂观察和课堂叙事、教师访谈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得出结论:(1)新教师和经验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显著差异,这和上海市青浦实验研究所2007年对小学数学新手和专家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的发现一致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还有教学例题与习题的选择上,新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突出新课程理念,但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刻,认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一样的,学生理解的知识缺乏,教学的例题与习题基本上都来自教材,不敢稍加变动;(2)教学反思方面,新教师多是对教学内容知识作出反思,对整堂课缺乏总体的反思,而经验教师善于对教学的过程的整体进行反思,比较深刻;(3)新教师认为对自己来说提高PCK的最主要方式是多听老教师的课,多和同事交流,因为这样做对他的日常教学帮助是最大的而经验教师认为主要途径是靠自己去钻研,去经历,去主动反思,态度是最重要的,最喜欢听优质课,可以开阔视野,收获多一些[5]

1.2 PCK的发展

范良火(2003)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听课和教师面谈,在对美国芝加哥大都市区三所优秀高中的所有77名数学教师的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教师 “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以及“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是他们发展自身教学知识的最重要的来源,“在职培训”和“有组织的专业活动”也是比较重要的来源,但是相比之下,“作为学生时的经验”、“职前培训”和“阅读专业书刊”则是最不重要的来源[6]这对教师PCK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刘清华(2004)在其博士论文《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中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发展他们的PCK,并根据其重要性,分为:最重要的来源(教学经验和反思、同事的日常交流)、重要的来源(作为学生时的经验、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在职培训、阅读专业书刊)和一般的来源(职前知识)[7]

PCK的获得途径为:第一,作为学生时的经验、职前培训、在职继续教育、有组织的专业活动(如专题讲座等)、参加优质课或观摩课的听课或比赛、教科书及其参考书、与同事的日常交流、阅读专业书刊、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其他方面(如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指导等). 这11个方面都是教师PCK的来源,只是贡献程度不同;第二,对教师PCK的获得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有自身的教学反思和经验积累、与同事的日常交流、有组织的专业活动、参加优质课观摩课的听课和比赛、教科书及其他参考书、自己阅读专业书刊这六个方面;第三,教师获得PCK的主要方式包括经验总结、反思提升、教师间的日常交流、参加优质课或观摩课的听课或比赛等[8]

在已有的文献中,还没有比较系统地直接针对教师PCK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只是散见于极个别的小论文中,如刘清华提出影响教师知识建构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和个体发展状况、教师实践、学习或教学过程各阶段学习者的特征[9]

孙芳明(2004)在其硕士论文《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对策研究》中提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内在因素三个方面,其中内在因素包括教师的内在需要(认知需要、道德需要和情感需要)、性格特征和职业倦怠等几个方面[10]

衷克定、张溉(2000)在《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指出,教师的教龄、学历、所在学校类别对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有着显著的影响[11]

熊宜勤、莫文(2006)在《教师教学策略知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研究结论,教师的教龄、学历、学校类型对其教学策略知识有着显著的影响[12]

吴捷(2004)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部分,外部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因素、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特定事件、职后培训;内在因素有: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对案例的研究[13]

王俭等在《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一文从学校的层面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大策略:更新观念策略、外部刺激策略、内部激励策略与“载体”策略其中内部激励策略包括:坚信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力量来源于教师内在的自我更新激励、让教师学会角色反思、让教师学会自我评价;“载体”策略包括:说“故事”与说课、行动研究、开发个案(案例写作)等方式[14]

余文森教授指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15]

景敏通过对辽宁某中学数学教师采取“行动研究方法”研究在职教师PCK的发展行动研究的重点在数学教学任务设计上,历时一年半,发现有关教学任务设计的研究实践对中学数学教师PCK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包括:(l)对数学学科知识的理解;(2)数学任务的设计; (3)对学生前有知识和认知水平的认识;(4)对现代技术信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认识[16]

黄毅英、许世红从教学法角度较明确给出了数学教学PCK的结构特征,并提出一般的数学教学知识内容MPCK结构图和优秀教师的MPCK结构图:

图中CK(content knowledge)表示有关数学学习知识,包括学习的对象、学生学习背景、学习环境、教育宗旨图1表明,MPCK是3个基本集合MK、PK、CK的公共部分一般而言,职前教师、职初教师、在职优秀教师的MPCK基本结构框架是一样的,但是,3个基本集合与集合的交集的大小有区别通常情况下,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MK、PK、CK往往会增大,而且它们的交集部分会越来越大,形成的MPCK就会越来越丰富图2显示出在职优秀教师的MPCK集合往往比职前教师的MPCK集合大得多这两个结构图较好的解释了数学教师PCK的变化发展及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的区别在职优秀教师的MPCK结构显示,即使他们的MK、PK、CK不一定很完备,但是形成的交集往往比较大,通常体现出以下的特征:(1)数学教学法知识(简称MPK)灵活;(2)数学内容知识(简称MCK)丰富;(3)教学内容知识(简称PCK)多样研究者还指出了教学知识结构解读、引入数学史、学与教过程中的常见疑点是3个常见的PCK培训切入点,并研发了三个案例,分别从MK、PK、CK三个角度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案例对职前、职初教师非常具有启发性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MPCK,为教师培训提供切实可行的范例[17]

童莉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中,选取重庆市2所省重点中学、2所市重点中学、2所市区普通中学和2所农村普通中学作为学校样本,对样本学校的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得到了影响初中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向数学PCK转化的主要因素表现为三个方面:基础系统、动力系统和效率系统在基础系统中,教师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广度、深度和贯通度是教师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中的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教师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贯通度影响的程度尤其明显;在动力系统中,教师所持的数学观、数学教学观、自我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其中,问题解决取向的数学观更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数学知识向数学PCK的转化;在效率系统中,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对教师数学知识向数学PCK的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里的教学经验包括数学知识学习的经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经验、教学案例的经验等根据研究的结果,对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提出建议:(1)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注重数学课程与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匹配和融合;(2)在课程结构方面,应增加实践性课程所占的比例;(3)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应提倡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4)在教学内容方面,既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对在职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以行动学习为主要的教研方式;(2)用概念图的方式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3)注重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4)促进教学效能感的发展[18]

董涛在其博士学位论文《课堂教学中的PCK》中揭示了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PCK的六种成分:作为学科教学的统领性观念的学科内容的知识、教学目的的知识、对于特定课题的学生理解的知识、内容组织的知识、效果反馈的知识和教学策略的知识这六种成分对教学的影响的机制是不同的学科内容的知识与教学目的的知识统称为学科教学的统领性观念,这种统领性观念决定了特定课题的教学价值,回答了为什么教的问题学生理解的知识关注的是教给谁,他们将怎么学的问题内容组织的知识划分了学科内容的层次,确定了特定课题的教学定位,回答了教什么的问题教学策略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是按照学生怎么学的及相关课题是如何关联的来确定的效果反馈的知识回答了教得怎样的问题,及时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消除学生的误解[19]

2PCK研究对师资培训的启示

教师可以通过经验总结、反思提升自己的PCK,教师间的日常交流对教师的教学帮助是最大的,参加优质课或观摩课的听课或比赛可以开阔视野,收获多一些职前培训应重视加强教师体认其学科领域内的实质知识与章法知识,学科内的重要概念与对学科所拥有的信念,使教师们能对学科概念有深入的理解与体会,构建有意义的与完整的学科领域知识对于职前教师而言,发展其PCK的主要方式是师资培训职前与初任教师本身的教学库贫乏,再加上由于许多职前教师只经验过教导式的教学方法,因此他们的教学方法基本上亦属于教导式(Stofflett,1994)如果教师能在培训中体验利用概念改变(或建构式)之教学法教学,相信教师日后会运用相似的方式于其课室教学中因此协助职前或初任教师统整与发展其PCK之方式,应以建构主义为基础配合反省的演练,由各学科与教学领域中任课之教授提供机会(例如:发问、讨论、作业、实际演练等),并由任课教授自身示范,教学实例之讨论,课室教学之观察,有经验教师的参予与分享等,使职前教师能不断思考学科与教学领域之统整并直接的建构PCK于其教学库中另外,教师学习教学之方式宜以实例的方式呈现,以便于教师能全方位的建构与储存PCK于其教学库中,过去仅利用讲述的方式传达命题知识(Shulman,1986)如原理、定则,较不易被教师作有意义的储存并熟练的运用在教学情境中造成师范生常认为与教育相关的科目的理论非常多但与实务不能相连诚如前面所述,如授课教授能以具体实例来讲述相关学理,并让教师能由实务的演示与讨论中自行建构与体会一般之教学知识,相信对于教师转移教学知识到特定的学科教学领域中有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琼, 倪玉菁, 萧宁波. 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 专家与非专家教师的对比分析[J]. 教育学报, 2005, (6): 57―64.

[2]李琼, 倪玉菁, 萧宁波. 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表现特点及其关系的研究[J]. 教育学报, 2006, (8): 58―64.

[3]上海市青浦实验研究所. 小学数学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10): 47―50.

[4]钱旭升, 童莉. 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转化的个案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4(3): 155―157.

[5]杨秀钢. 高中数学新教师与经验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46―55.

[6]范良火. 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08―214.

[7]刘清华. 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56―70.

[8]廖冬发, 周鸿, 陈素苹. 关于中小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来源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探索, 2009,(12): 90―92.

[9]刘清华. 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73―87.

[10]孙芳明.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相关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3―26.

[11]衷克定, 张溉. 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科学, 2000,(4): 488―490.

[12]熊宜勤, 莫文. 教师教学策略知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导刊,2006, (5): 15―17.

[13]吴捷. 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探索, 2004,(10): 117―119.

[14]王俭, 余秋月, 洪俊彬. 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5): 41―45.

[15]余文森.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J]. 黑龙江教育,2003,(10): 18―19.

[16]景敏. 在职教师教学内容知识发展研究[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7]黄毅英, 许世红. 数学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特征与研发举例[J]. 数学教育学报, 2009, 18(1): 5―9.

[18]童莉. 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115―175.

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的区别范文6

课标修订的“变”与“不变”(二)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7-0069-10对话策划:《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

对话主持:王真东(《教育科学论坛》常务副主编,研究员)

对话参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科教研员

一、悟——课标之变与价值取向

王真东(主持人):随着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出台,有关课标的学习培训活动正在以各种方式展开。前一段时间,大家基于学科教研员的培训与指导职责,对修订课标做了深入解读和比较性分析,从其“变”与“不变”中了解到课标所传递出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理念、目标导向和内容优化等信息,从而进一步领悟和把握课标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指导广大教师深入解读课标,在微观性的课程实施操作层面进一步厘清方向,改进策略,优化实践。下面,请各位就修订后的课标学习与解读展开对话。

李兴贵(九义室主任兼数学教研员):今天到场的有不同学科的教研员。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对话交流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对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变化分析和交流,感知修订后的课标“变”与“不变”的某些共性特征;通过超越学科的课程价值确认,教育精神理解,教改走向把握,拓展我们课标认知的视角与思维空间,从而更加理性,更加智慧地培训和指导实践者,促进其对课标的深度解读。

傅春敏(英语教研员):结合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解读和执行的经验,我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解读了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发现其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强调了二者间的有机结合。关于课程总目标的表述,沿袭了实验版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即包含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其核心均指向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同的是,修订课标围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做了两个很重要的补充。第一,增加了“初步形成”四个字,以期体现课程目标和内容设定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增加这四个字,更加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水平的要求。在五个分目标和分级标准的具体内容中,也做出相应的具体调整。第二,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总目标的描述不止于“发展语言运用能力”,还强调了“发展思维能力”,以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些细微的变化,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突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彰显了课程的核心价值。

覃文胜(英语教研员):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坚持了原有的基本理念,其框架结构与目标体系没变。其变化在于力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在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中体现了这一价值导向,使我们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养。

结合学科本体价值,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英语课程的性质描述更加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发展,为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增强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对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的确认,回答了人们对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的置疑。长期以来,有很多人困惑:自己以后又不经常出国,又不会从事与英语相关的专业,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外语?其实,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人文性,就是从公民素养提升的层面上回答了“为什么学外语”这个问题。从世界潮流看,各国开设外语课程,是为了尊重多元文化,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吸纳外来优秀文化,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因此,英语课程标准对双性统一的强调,进一步帮助人们认识到学外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工具,还在于通过学习了解异域文化,拓展国际视野;通过开放、融合的文化传播,增强文化的国际理解与交流;在对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尊重中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王真东(主持人):对,这其实就像是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的:“在下个世纪,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主要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着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差异线将会成为未来的战线”。解决这个冲突,除了其他方面的努力,还需要以教育的手段,使国民通过外语这门课程的学习与掌握,在多元的文化感知和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增强各国之间的了解,在异域优秀文化的学习、交流与融合中帮助人们建立起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意识。从这样的角度看英语课标对“双性”整合的重视,无疑能帮助人们消减对英语课程设置的困惑,促进对英语课程价值的确认与追求。

张建平(语文教研员):现谈谈我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认识。我细读了课标,发现其文字修订有二百多处,其中有的是内容完善,有的是新增,还有的是对实践过程中的误区进行提醒或告诫。从整体上观照,新课标的修订可用八个字来概括:理论突破,高屋建瓴。比如,修订后的课标是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直接且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什么样的课程,即: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修订后课标的核心的变化,也是课程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这种理论上的突破对推进和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为什么这样认为?2001年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课程改革理念获得广泛认同。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模糊而导致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价值取向的泛化或异化,表现在不能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目标,不能正确选择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实施错位和缺位,甚至有的“种了人家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地”。在一些语文课堂,或是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或是偏离目标的随意拓展,或是又唱又跳、又哭又笑的“矫情表演”,或是撇开文本的“视听盛宴”和沉浸于“读图时代”。总之,忘记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由此看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清晰定位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而修订课标的这一变化,将有助于语文课程实践走出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教师作用弱化,教学方式非语文化的误区。

语文课程性质的清晰定位,能帮助教师理解并把握好三个要点:第一,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第二,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这种综合性,首先表现在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体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又包含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层面的综合。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则突出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第三,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是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只能在语言的实践过程中进行。

还值得一提的是,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坚持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注重课程的价值取向,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充分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还注重继承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这方面除了提出一些基本要求,还强调通过三个方面加以落实:一是读书。课标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二是写字。在这方面,面临三个突出的问题: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语文课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措施: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三是背诵。课标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包括中国古代和外国优秀诗文。新课标仅推荐古诗文135篇(段),其他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这有利于学生反刍式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使他们终身受益。

许双全(语文教研员):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其课程理念和培养目标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主要是对部分内容以及“前言”、“实施建议”和“附录”部分进行了一些修改。归纳起来,修订后的课标突出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和在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课程实施中的渗透;突出了语文课程性质和核心目标——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综合性、实践性;突出了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适切性和教学实施的操作性;突出了降低难度,保证基本,减负增效的精神。

在这里,我重点谈谈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修订。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没有从“课程”的视角直截了当地从根本上阐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核心目标。它们无论是基于“语文教学”的角度,或者是基于“课程性质”的角度,都概略地从“语文”的功能作用和内容从属关系这两个方面基本平均地阐述其内涵属性——“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或“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未直接揭示其内涵本质,清晰地回答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更未直截了当地从本质上揭示“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当然更无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之说。从而,致使广大语文教师在思想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孰轻孰重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争论不休。实践中也难以协调好两者的关系,难以避免教学实践的摇摆徘徊。而这次的课标修订,不仅在“前言”部分的“序言”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在“课程性质”的表述中,旗帜鲜明地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的多处修订或新增内容中,强调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能力。总之,不仅清楚地界定了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还强调了课程的内容须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并突出了“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语文课标关于课程性质的修订,将有助于解决广大语文教师实践的困惑,使教学内容呈现和达标过程均围绕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进行。

何立新(语文教研员):语文课程性质的进一步明确对于课程实施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仅从两个方面谈一谈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突出学科属性,回归语文本真方面所做出的调整和引导。

其一,尊重文本客观确定性,反对曲解和盲目拓展。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主张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些本无可厚非,但由于教师的理解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与学在对待文本客观确定性问题上出现较大偏差,浅表化解读、脱离文本的大而无当的引申拓展、肆意曲解文意的“盲目反文本”成为文本解读中的惯常现象。对此,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做出了明确回应:“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样的表述强调了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意图、教科书编者的编写理念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内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重要作用。这种调整对当前阅读教学中无视文本客观确定性,浅表化解读、无当引申拓展、肆意曲解文意的“盲目反文本”倾向有着强有力的矫正作用。

其二,强化教师地位,强调指导作用。针对课改十年间,语文教学中教师“无设计、不活动、无立场”的倾向和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作用的缺位。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教学建议中反复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导和点拨”,“加强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冯忠跃(地理教研员):在这里,我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谈谈自己所理解的2011年版地理课标和实验稿地理课标的异同。

首先谈不变之处:两个课标的框架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然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大部分组成;其次,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没有变,仍然由“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大块组成;再次是“内容标准”以表格和条目为主的呈现方式没有变。

其变化之处:第一,课程理念由过去的六条变为了三条。原实验稿地理课标的“前言”部分涉及的理念有: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5.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而修订后的地理课标删减了原实验稿中的第3、5、6条。

第二,对部分“内容标准”进行了调整。降低了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删去或调整了一些较难操作的活动建议;对一些要求不够明确或不够全面的内容标准进行了修订或补充,并在文字表述方面进行精炼和润饰。

第三,适当补充增加了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必须的新内容。

第四,对乡土地理部分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进行了梳理和重新调整。

第五,删除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内容。

最后谈谈,修订后的地理课标与实验稿地理课标相比有三大亮点:亮点一,课程理念更鲜明、简洁,凸显地理的核心价值;亮点二,依据我国的国情,尊重差异性和非均衡性,重新微调“标高”;亮点三,内容标准更加清晰,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令人耳目一新。

黄勇(历史教研员):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有两个方面的变化最明显。第一,强化了历史课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课程指导思想上突出了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的新要求,并明确地提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性质的明确界定,进一步确立了三维课程目标的核心。在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栏目和课程内容中强化与增加了相应的价值引导的内容。这些变化,是对历史课程课准(实验稿)所提出的课程总目标的发展与创新。使课程实践者明确了培养公民的人文素养是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根”,是历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理念。

第二,在课程内容体系上,变“学习主题”呈现方式为“点线结合”呈现方式。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内容体系上打破了传统的以编年为序的章节体呈现方式,采取了“学习主题”呈现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诸多的不适应。首先,专题性知识归类方式使“主题”主旨宏大,理性偏强,超越了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中国近代史部分,关于“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在学习了的内容后,紧接要求学生“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而不讲的兴起,这样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

其次,以主题建构的课程体系,削弱了历史学科时序性和线索性这一基本特征。如关于中国古代史部分,在“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个学习主题下,讲了“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事实”,紧接着的学习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首先讲“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而东汉的内容却未涉及,学生难以理解三国是如何产生的。

这次课标修订,在吸收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成果的基础上,改变“学习主题”呈现方式,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为“线”,以精心选择的能够说明主线的具体、生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点”,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从细节进入历史,感知历史,初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规律,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更加符合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

另外,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针对实验版课标对教学的规定弹性有余刚性不足,教师把握不住的问题增强了刚性要求,这就使得历史教学更具操作性,使教师明确了何处应该坚守,何处可以发挥。此次修订课标,还针对以往历史教学过程中在教育方法、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不足,对零散的教学评价内容和方式进行了体系性的整合,而且特别强调教材是历史课程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和重要依据。

李淑英(思品教研员):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以下特点。

课程性质——德育为先,与时俱进。课标贯彻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德育为先”的要求,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思想品德课程“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即这门课程的设课目的是为了解决初中生的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说明了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是一门德育课程,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和完成德育任务的专门课程。

在课程思想性方面新增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述;在人文性方面,将旧标准中的“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改动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把“人格健康”具体化为“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表述上更清晰,更有时代特征。

课程基本理念——逻辑严密,切合实际。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按课程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依次对原有基本理念的顺序作了调整,对个别的表述也进行了修改。

课程设计思路——回归生活,贴近教学。课标明确提出课程设计基础是“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这说明2011年版课标继续推动德育课程生活化,视“回归生活”为课程的本源,也为课程的目的。

修订后的思品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摒弃了实验稿较抽象的表述,通过新增内容,使之更加明确具体,更贴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

课程目标——符合生情、顺应潮流。修订后的思品课标总目标降低了要求,缩小了范围。将实验稿中的“好公民”改动为“合格公民”,改变了过去在教育和价值引导上主要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对学生的需要和实际缺乏关注和发现的不足。

分类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修改了部分目标的行为动词,增加了一些贴近生活的要求,使之更加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和目标达成。

在“知识”目标中,新增了一个知识点:“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这又是一个紧密联系实际,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

总之,修订后的思品课标与实验稿课标相比,更加突出了时代特征和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强调了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过程性。同时少了一些限定,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学生的差异发展留足了空间。

冯心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修订只是一种微调。在总体上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坚持回归生活的理念,更加注重德育课程、课堂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培养标准更加适合学生发展,更加强调德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具体体现了四个坚持: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坚持以能力为重,引导学生智慧生活;坚持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快乐生活;坚持育人为本,引导学生和谐生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小学德育课程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以说教取代体验,以灌输取代感悟,学校德育的实践性不强,实效性不高。即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

从修订课标的四个坚持,我们可以发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鲜明、坚决的态度重申与进一步地强调了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学生的实践体验中实施德育课程。这种强调,是基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公民道德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提醒广大教师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在生活德育的实践上下足功夫,增强效益。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强力作为。

何兴明(生物教研员):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生物课程标准。从2009年起生物课程标准修订组围绕“凸显核心概念”开展了一系列修订工作,于2012年1月正式出版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次修订汇集了国内外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使生物学课程标准在原有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框架的基础上实现一次重要的改进和提升,在凸显重要概念(核心概念)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步,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课程层面的基石,为生物学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提示。与生物课标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生物课标最大的变化是在内容标准的十个主题中增加(或修改)了50个“重要概念”。同时,《标准》在教学建议别增加了一段关于“重要概念”的教学建议,明确提出“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并对高效生物课堂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总的来说,修订后的生物课程标准充分重视重要概念的教学,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王愉鑫(生物教研员):透析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变与不变,发现它的基本框架和主体内容基本没有变。这表明经过课改十年的检验,生物课标改所倡导的理念、提出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设计的思路都是科学正确的,是需要继续坚持的。当然,对于修订课标所补充和调整的一些内容,我们应充分关注,深入理解其变化特点和意图。

第一,生物课程性质进一步凸显。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突显了学科性质。站在生物科学的角度,特别指出了生物学不仅是知识体系,还蕴含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进一步明确了生物学科教学的任务,澄清了生物学科的价值,从而给一线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要求生物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讲解与习得,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领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方法、领悟思路,并习得知识。其次是澄清了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亲历知识获得的过程,并帮助学生累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这表明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定位已经超越了学科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走向社会后的发展。

第二,课程内容突出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形成。关注“重要概念”,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知识网络,促进更加系统的学习生物学,形成生物科学素养;有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具体方和每一个章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

第三、课程实施强调了重要概念的学习。针对概念的内涵提出了概念教学的两种基本途径:使用专业术语传递生物学概念;通过描述概念内涵传递生物学概念。并以具体的案例帮助教师理解并运用这两种概念教学方法,从而增强了课标的实践指导性。

第四、评价建议体现了完整性。在评价内容方面,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在原来的实验稿生物课标中“评价内容”只提及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和“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的评价”,而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使评价内容更科学更完整。在评价方式上,实验稿生物课标只提及了“倡导采用档案夹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发展”,而此修订的课标则倡导评价多元化,并列举了一些适合生物学习评价的特色方式,如“实验操作”“设计制作”等。这不仅为生物教师提供了一个评价思考的方向,而且让学生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变与不变所传递的核心信息是,课程实施应坚守生物教学之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让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融合一体。这是课程实践者应努力为之的。

李兴贵:前面,大家相互交流了各学科课标修订的变与不变的内容和其间的道理。从中可以窥见课标修订的一些共性。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课程构建,指导课程实施;2.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形成;3.更加注重培养公民素养和创新精神;4.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思想,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的需要。5.继承与创新结合,在坚守中调整、完善课程,体现了课程建设的时代特色和国际化视野;6.更加凸显了各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内容与教学实施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了解到这些共性,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现代教育的方向,课程改革的动向,使我们在课标培训和课程实施的指导中优化策略,高效作为。

二、思——课标培训与服务指导二、思——课标培训与服务指导

王真东(主持人):修订后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跟进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着眼于公民品格与精神的塑造,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立足于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优化,体现了较强的实践引领性。对于这样一种高位引领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国家课程文件,要引导实践者领会它,执行它,需要强有力的培训介入。下面请大家谈谈,对广大教师的课标学习培训与指导,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尤其是实践者在课标解读上存在怎样的困惑和难度,我们如何帮助实践者消除这些困惑,克服这些难度?

张建平:当前,实践者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面临着两个突出的困惑。

第一,学科本体价值追求的困惑。语文课程要姓“语”,但是十年来,教师在语文课程实践中对学科本体价值坚守不力、摇摆不定,这与对学科性质理解的偏差有关。如果实践者把握不住语文课程的性质,不能坚守和追求学科本体价值,怎么能科学理性地实施课程,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虽然,修订后的语文课标对课程性质有了明确界定,但是教师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惯习使这个问题解决起来较难。所以,需要我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实践者克服对课程性质理解和课程价值追求的偏差。这是课标学习与执行应首当其冲解决的问题。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在课程实施中“兑现”的困惑。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程实践中不能较好地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教学中的人文性飘浮,思想价值引领脱离文体和贴标签式的拔高的现象较为普遍。现在,我们如何润细物无声似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面对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文本解读,如何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共性的价值引领与个性化的阅读理解的尊重相结合?如何避免口号式的道德说教,以语文方式渗透价值引导?这些,均需要加强研究,形成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广大教师牢固地树立以下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必须遵从语文教育的规律,在学科本体的框架下构建价值引导策略,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中有机渗透重要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情感,避免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脱离文本“贴标签式”生硬拔高;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教学也应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思想情感的熏陶渗透到语言表达之中。

总之,应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而是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这样才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

刘小军:回顾过去,老师们难以在课标、教材、教学实施中形成共性的价值契合与精神统一,多是“见子打子”用教材,“蜻蜓点水”读课标,“依样画符”搞教学。其原因在于过去忽略了对教师的职前、职后的课标培训,尤其是忽略实战性的学习培训,致使课标理念和精神难以对教材解读、教学活动产生有力的影响。现在,我们需要花大力气开展这方面的培训,使教师通过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标精神实质、目标内容,形成合理有效的实践策略。尤其是需要针对教师在课标学习和执行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加以指导。

其一,帮助教师走出形、神分离的课标解读怪圈。课标是一个观念性和实践导向性的文本,其隐性的精神实质与显性的课程内容、操作实践是一种“魂附体”的关系。为了避免教师对课标精神实质与课程内容与实践的分离性解读,需要采取整合的培训方式,将课标学习、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与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教师理解与把握课标的精神实质,在教材解读中寻求课标精神的契合点,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找到课标精神的落脚点,使课标的核心价值在课程实践中得到体现与落实。

其二,提醒教师避免对课标修订中“变”的误读。修订课标站在均衡全局、规范课程的高度,慎重选择,删掉了实验课标中的某些不适当、繁琐、拔高或容易造成歧义和偏离主旨的内容。对这些调整,教师很容易产生非此即彼的“两级思维”,简单地认为删掉的就是绝对错误的。语文教育有其传承之美,回到现实教学中考虑,修订课标所删掉的表述、要求或是建议未必没有合理的成分。例如,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具体建议”关于阅读教学的结尾处,删去了“还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对此应该提防老师因误解而轻视此问题。在当前的学生阅读中,为抵御各种不良读物的影响和网络游戏的诱惑,学生需要在“选择读物”、“科学借鉴”、“是非善恶真假美丑评估”等方面获得切实的指导和心理辅导。现在各地各校也在强调打造“书香校园”,大力倡导学生的“海量阅读”,学生每天花费很多时间阅读,用眼卫生却无人问津。持续走高、触目惊心的中小学生近视率足以说明这种潜在摧残的“恐怖”。所以,虽然课标删去这方面的建议,但教师仍需要“保卫童年,纯洁心灵,呵护明眸”。此类调整不止这些,我们需要提醒教师持理性的态度,不要一看到删除某些内容,就认为是对原有要求的全盘否定。

其三,引导教师智性填补课标中的种种“不确定”。教育教学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作为国家课程文件,容量有限的课标文本不可能涵纳教育“应然”的全部,它的制定和修订不可能具体翔实、面面俱到,有许多刻意或无意的“留白”。所有这些“不确定”和“留白”,意味着存在无数的可能性和无尽的选择。一方面显示语文教育资源的广博厚重,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资源开发和自主创造留下了空间。为此,我们应该当引导教师摒弃照本宣科、照章行事的机械性思维,以独立、灵活的思维去解读和理解课标。例如,关于“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表述,具有操作上的不确定性。如何理解“积极倡导”?究竟是自上而下的理念宣传、意识引导,或者是一种规定动作与要求?面临这种不确定因素,我们是否应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实践定位和操作落实?比如,是否可从培养“问题意识”、“研讨习惯”入手,慢动作分解式地教给合作方法,训练合作能力?总之,在课标学习与培训中,同样应将课标解读放在教材解读和教学实施的具体情境中去,让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向确定性因素转化,以解决实践操作上的困惑。

何立新:作为教学教研人员,我们如何帮助广大教师深入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我认为还应该从课标的显性变化和隐性调整这两个方面引导教师把握课标修订的实质。具体地说,一方面通过内容与文字表述上明显的增与减,进一步理解到课标因修订而趋于完善。比如。修订后的课标对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设计体现了三点:第一,前后呼应,一以贯之,突出整体;第二,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具体可行;第三,对教学目标与内容做了实事求是的调整和因时而化的增减。引导教师感受这三点变化,可以促进他们整体地解读课标,理清来龙去脉,走出见木不见林的教学实践误区。

另一方面,引导教师了解修订后课标的隐性调整。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仅停留在数字的变化和语句的明显增删上,知著之余还得见微,应高度关注语文课程标准调整的现实背景,深入领会课标修订的针对性,感受语文教育本质规律的决定性作用,从细微处见深意,于不经意间悟真谛。这点很重要,是课标解读深入到精神实质层面不可或缺的过程。具体地说,引导教师通过细微变化,悟出变化的真谛。

第一,悟出对语文新课程某些实践误区的反正。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十年是曲折的十年,其间产生了课标解读与执行的偏差。比如,实践者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出的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但由于对这一导向的偏执化解读,致使十年新课程语文教学病态发展,正如孟祥英在《语文课程呼唤本体回归》一文中所指出:“语文教学脱离文本,架空语言,忽视能力,鄙弃训练,一味‘宏大叙事’,天马行空,来去无踪。……过于关注和强调了人文性,而对工具性重视不够……”在众多病症中,“非语文”、“泛语文”尤为突出,又如陶本一在《“语文”的阐释》一文中所说,它们“混淆了语文课与公民课、历史课、技术课的区别,使语文学科界域模糊,目标游离,内容庞杂”。总之,语文的学科特质在语文教育中被日益淡化,语文教育正一步一步被异化。而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通过对语文课程具体性质的明确表述——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为扭转这一倾向给出了明确的指向。其次,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就告诉我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而非直接目标。

第二,引导教师通过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与提法的调整,了解课标在课程价值与实践引导上的新动向,诸如:充分重视学生语文学习思维品质提升;充分重视对语文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观照;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充分重视尝试构建语文学习的具体内容;重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吸纳,等等。

通过从显性变化与隐性调整两方面分析,引导教师深入解读课标,匡谬扶正,回归本真,增强教师对课程核心价值的体悟,走出课程实施的偏差和误区,科学、合理、全面地达成课程培养目标。

冯忠跃:修订课标的学习培训活动,是广大教师专业发展和继续学习的一次重要机遇。我们应该引导教师通过学习,充分认识、领会和执行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在课标的学习培训与指导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引导教师高度重视课标,克服轻课标重教材的倾向: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大法。然而,许多一线教师不重视对课标的研究与学习,认为只要认真研读了教材,根据教材备课、上课就可以了。由于对课标学习解读的忽视,缺乏对课标精神和内容的全面把握,部分教师盲目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甚至增加课改前老教材中相关的教学内容,而且在教学方式上因循守旧,重知轻能,从而加大了教学难度和学生负担,与新课程改革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引导教师重认课标价值,重视课标的学习和领会,克服轻课标重教材的倾向,是课标培训的重要一环。

引导教师反思教学行为,落实课标基本要求:审视目前的学科教学,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就知识而讲知识的层面上,在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研究与实践还很薄弱。因此,我们需要引导教师对照课标精神和要求,反思教学行为,在备课、上课和训练中逐一落实课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改革教学评价,发挥课程标准在评价上的导向功能:审视过去的教学评价,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到第十一个年头,但是许多地方的检测考试没有完全按照学科课程标准来确定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致使一线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了教材,死记硬背教材中那些必考的知识,就能获得好成绩。走出这种误区,需要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课标,吃透课标精神,理解课标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上的导向作用,改进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和监控,引导广大教师依照课标的指向与要求,开展好学科教学。

陈兴中(《教育科学论坛》编辑):大家的热烈讨论,启发了我关于课标学习培训如何增效的点滴思考。从过去的情况看,教师对课标解读缺乏主动性,对其精神把握不到位,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忽略了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导航仪”,忽略了深入解读课标是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扎实奠基。通常是在行政指令下应付式地浅层解读或形式化解读,始终进入不了解读的真实状态。其二,习惯于接受性解读。比如,在聆听教研员或专家的高层次解读时,不加分析地全盘接收他们的观点或指导,结果消化不良,过后就忘。上述两种原因导致一部分教师的思维堕性、依赖性甚至选择性的思维“休克”,从而放弃原生态的自主解读,徘徊或者止步于课标精神的边缘。其实,这不能全怪教师。是过去的学习管理和培训指导方式“培养”了这种思维堕性和依赖性。教师工作本来就忙,也很辛苦,如果,学校在管理上没有营造一种教师自觉学习、乐于研究的氛围,没有为教师提供自我升级智能“硬盘”的条件和支持,仅仅是行政化地要求教师“例行公事”,这当然调动不起教师积极的心智投入;如果,作为课标学习的培训者和指导者,没有对教师足够的尊重,没有深入地了解教师在课标解读中存在的真问题,以及他们的实际需求,只是一厢情愿地输入自认为必要的“共识”,这当然不能使他们产生解读的心动和自主的行动。

删除两种“如果”,增强管理与指导的效能,方能使实践者的课标学习和解读进入门道,达到目的。当前,有的学校在课标学习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上优化制度、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应有的智力支持,并赏识鼓励和促进教师自主解读、深度解读,提升解读课标的效益,发展专业能力。一些教研培训机构好也开始在培训指导方面加强研究,探索尝试,拓宽思路,优化策略。比如“转换角色”:培训指导者以合作伙伴而非学术权威的角色与教师展开互动式学习解读。通过与教师平等对话、思维碰撞,智慧引导,为教师的课标解读释疑排疑;对教师表现出的个性化解读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对其有价值的思考和解读成果热情推广。又如“投其所需”:结合平时的观察、了解或专项调查,掌握教师对课标解读的难点所在,形成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分层次地切实指导。再如“另辟蹊径”:改变单一的讲座培训方式,带着主题和问题在实战性的课标解读中培训与指导教师;让骨干教师或一般教师培训会上“亮相”课标解读过程,教研员则依据培训目标通过点评、追问的方式加以点拨;还有的采取“答记者问”的方式开展培训。

课标培训无定法。只要我们的管理和培训指导者明确责任,务实服务,加强研究,就会得法、增法。

王真东(主持人):归纳起来,教师有效或高效解读课标需要有“双性”。其一要有主动性。这要通过科学、灵活的管理和学习培训方式的创新来实现。其二要有悟性。这种悟性来源于对课程价值的深入理解,对课程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把握,以及教学实践的丰富经验。有了这些,才能领悟到课程标准的“是什么”、“为什么”,进而懂得课程实践的“怎么办”。

回顾过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十一年,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感觉,在理解上处于迷茫或半迷茫状态。这与过去的管理、培训指导方式和效能有关,还与教育大环境有关。作为各级教学研究人员,对其他方面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实施干预,但却可以在自身的职业领地增强对教育内部的干预能力,在可作为之处不遗余力地为国家课程的价值坚守、目标优化、实践改进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