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文化与企业宣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文化与企业宣传范文1
1、追求卓越质量,创造世界名牌。
2、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大力开展“青年文明号”活动!
3、我与公司荣辱与共,公司与我共同发展。
4、从源头抓好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5、理直气壮抓发展,旗帜鲜明反腐败。
6、克服困难,精心施工,优质、安全、准点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7、坚持以质取胜,提高竞争实力。
8、求生存,敬业爱岗与公司共命运;谋发展,开拓进取创企业新局面!
9、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0、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
11、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2、向质量要市场,向管理要效益。
13、消灭习惯性违章作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14、超越自我,敬业创新。
15、爱企业就是爱自己。
16、居安思危,自强不息。
17、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18、讲文明从我做起,树新风从现在开始。
19、给我一次机遇,还你一个奇迹。
20、爱护自己,就像爱护自己的家园一样;请爱护这优美的环境,因为我们在这里生存。
21、干甲中华工程,创新世纪名牌!
22、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23、安全保证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24、重回旧战场,再度创辉煌!(平圩工程)
25、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促发展。
26、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努力培养“四有”职工队伍。
27、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公司竞争力。
28、我们依靠企业生存,企业依靠我们发展。
29、质量赢得顾客,信誉创造效益。
30、遵章是安全的保证,违章是事故的祸根!
31、请爱护生命,草的生命和您一样重要;让我们轻松地呼吸吧,我的美丽也将是您的美丽。
32、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33、围绕工程建设,开展劳动竞赛,再展铁军风采!
34、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35、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
36、从管理中创卓越,在施工中树形象!
37、精品意识在我心中,精品工程在我手中。
38、人人爱岗敬业,公司兴旺发达。
39、诚信为本,创新为魂。
40、严守标准,履行合同,工程优质,信誉至上。
41、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讲求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42、快快乐乐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43、强化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活动,为工程建设创造出良好的施工环境!
44、奋发努力,扎实工作,创精品工程,建一流电厂!
45、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46、周密策划,科学管理,忠于设计,精心施工。
47、外树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内强素质,激发职工创新力。
48、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49、不断超越,追求完美。
50、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51、自身的形象是无言的诉说,衣冠整洁是您的自尊,社会文明需要您去装点。
52、讲职业道德,爱本职工作,树企业形象!
53、构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安全健康环境。
54、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
55、坚持团结稳定,齐心协力干事业。
56、遵章守纪,杜绝隐患,落实责任,保障安全。
57、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58、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59、安全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效益的源泉。
60、创建精品工程,回报XX人民!
61、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62、热烈欢迎各级领导莅临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63、高起点、严要求、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争一流!
64、质量第一,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艰苦创业!
65、人人守规章,个个保平安!
66、建中国最好电厂,创世界一流品牌!(阜阳工程)
67、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
68、产品是企业的形象,质量是企业的信誉。
69、诚实做人,精心做事。
70、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71、安全是遵章者的光荣花,事故是违纪者的耻辱碑!
72、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电建事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7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74、全力干好电厂工程,努力振兴安徽经济!(省内其他工程)
75、美好家园靠我们共同建造。
76、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77、推动安全文明建设宣传安全文化知识。
78、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警钟时刻长鸣。
79、带出一流的队伍,创出一流的业绩,展现一流的风貌!
80、抓质量、保平安、促进度、创效益!
81、创建精品工程,再展铁军雄风!
82、增强法制观念,确保安全生产。
83、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84、认真学习“三个代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85、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86、关爱生命,保护环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
87、创建精品工程,加速与国际接轨!
88、树企业形象,创优质工程!
89、鲜花在轻轻地诉说:我的盛开需要您的关怀,当你伸手采摘我时,美丽已不存在。
90、严格工艺纪律,确保工程优质!
91、你投入了心血、汗水、智慧,工程回报你安全、优质、效益!
92、学先进、找差距、抓管理、上水平。
93、公司是我家,发展靠大家。
94、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95、成本连着你和我。
96、找准自己的位置、尽到自己的责任、树立自己的形象。
企业文化与企业宣传范文2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会而不议、 议而不决 、决而不行 、这样的会议是属最浪费的行动。
保持环境清洁、 做位可爱的人
我们极度鄙视一切乱丢乱吐等不文明行为。
多一点沟通、少点抱怨、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争执
以厂为校 、以厂为家 、互相学习 、互相关怀
和传统的昨天告别,向规范的未来迈进
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有失败。
行动是成功的开始,等待是失败的源头
争取一个客户不容易,失去一个客户很简单。
自我提升,良性竞争;相互欣赏,相互支持。 择己所长,更择世所需
生存理论:将优势极致发挥
如果一艘船不知道驶向哪里,吹什么风都没有用
你追求的是职业生活吗
企业文化与企业宣传范文3
关键词外宣 “感染”功能 信息信息处理 文化劝诱 翻译原则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入世给民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民族企业若要做大做强,除了注重技术和管理等因素外,还应重视企业对外宣传的作用。但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和东西方审美的差异,我国大部分民族企业外宣资料的英译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译文将汉语中大量的意象和华丽词藻一一对外翻译,不仅使译文艰涩难懂,超越译文读者接受能力,译语文本中大量的自吹自擂,言过其实之辞,也难免令崇尚文以简约为美的西方读者厌恶,妨碍翻译目的的实现。
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根据企业宣传的独特性,着重探讨了外宣文本的“感染”功能,并从冗余信息处理和文化劝诱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对外宣传文本感染功能的翻译原则和策略。本文认为,对外宣传汉译英应考虑“感染”文本类型的特点,充分考虑东西方文化差异,着眼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预期效果,采取多种方法刺激潜在客户的购买欲望,以达到对产品的宣传和促销目的。企业外宣资料一般指凭借多种媒介,为企业和商家树立良好的商业形象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种活动,特作以下分析。
1 功能翻译理论中的语言功能、文本类型及翻译策略
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及审美差异的障碍,企业宣传资料的英译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西方文化对中华企业的接受。 企业外宣翻译旨在在目的语读者身上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商业形象, 诱发潜在客户购买欲,因此属于刺激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的“感染文本”。在翻译企业外宣文本时,要跨越目的语与源语之间存在的语言文化差异,运用变通的翻译方法,拉近与目的语读者的心理距离,使他们最大限度地产生对产品的认同感,达到积极良好的宣传效果,诱导更多的潜在客户。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根据企业宣传的独特性,着重探讨外宣文本的“感染”功能,并从信息处理和文化处理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对外宣传文本感染功能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2 通过冗余信息处理实现“感染”功能
在企业外宣资料翻译时,译者首先应根据发起人所设定的翻译目的,对原语文本中的冗余信息进行适量增减,要进行译前改编。关注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也是为了外宣资料翻译目的实现。可以这样说,实现翻译目的是外宣资料英译中冗余信息处理的终极标准,
3 通过文化劝诱实现“感染”功能
文化劝诱 ,即通过译文,读者被产品深深吸引,有了购物的欲望。为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重视使用多种语言修辞手段,充分发挥语言的效度,达到引导行动的目的。它是企业外宣翻译的最高层次和终极宣传效果,使客户由心动变为行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 根据企业宣传的独特性,着重探讨外宣文本的“感染”功能,并从信息处理和文化处理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对外宣传文本感染功能的翻译原则和策略。企业外宣的作用是“传递信息、展示特点、树立形象、激发需求、扩大销售”。 属于“感染”文本类型,实现译文读者的预期宣传效果是翻译作品应重点参照的准则。翻译中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达到宣传效果,才能为企业争取到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外宣资料翻译目标。
参考文献
[1] Bhler Kar.l Theory of Language: the Representation Function of Language [M]. Donald Fraser, Trans. Goodman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0: 35.
[2] 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ro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 Reiss Christian. Text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
[4] 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6):25~28.
[5] 黄友义.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翻译,2005(6):31~33.
[6] 廖七一.论翻译中的冗余信息[J].外国语,1996(6):47~51.
[7] 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M].北京:三联书店,2004:24.
[8] 吴自选.电视新闻汉英翻译“信”的幅度[J].中国翻译,2004(6):29~32.
企业文化与企业宣传范文4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形象 联系 区别
当今社会,企业已经从产品技术等硬件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过度到依靠更深层的力量——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指导企业行动的战略性思想和形成企业强大凝聚力的无形资产,是决定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而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的外显形态,它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企业形象需要以良好的企业文化为背景,同时,企业形象的完善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简述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愿景、价值观念等内在精神。研究企业文化的内涵还要理清企业文化结构,透过现象认识其内在本质,企业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由里及外依次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功能上说,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塑造形象作用、创造作用、导向作用,等等。
企业形象(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是企业有形形象和无形形象的结合,它从不同侧面来塑造一个具体、生动、综合的形象,即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行为特征、企业理念和品质等所给予的评价。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系统完整的工程,它需要企业相关利益者全民参与,其主要包括企业理念MI(Mind Identity)、企业行为BI(Behaviour Identity)和企业视觉VI(Visual Identity )识别系统三大部分,他们分别代表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联系
(一)层次结构上的一一对应
企业文化结构从里到外依次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处于核心地位;制度文化是刻在人脑中的意识与观念形态的反映;物质文化是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设施构成的器物文化。企业形象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企业理念形象、企业行为形象和企业视觉形象。其中,理念形象是最深层、最核心的部分,它决定了行为形象和视觉形象;行为形象是理念形象的延伸与载体,又是视觉形象的基础;视觉形象是最外在的部分,它是理念形象的外化。两者从结构上看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精神文化对应企业理念;制度文化对应企业行为;物质文化对应企业视觉。
(二)概念和范畴上的相辅相成
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是两个相互包含的概念和范畴,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精神资源,有着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两者从概念上都强调了人本的核心作用以及企业的价值使命等;从功能上看,两者都有着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等;从视觉展现上看,企业品牌、企业宣传口号、企业logo标志、企业建筑物外观以及员工服饰等企业形象都是企业文化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体现。
其次,企业形象的导入离不开企业文化,在塑造企业形象的具体过程中,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离开了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的导入只能停留在视觉化的表面阶段,不能使塑造的企业形象成为企业的价值理念的沉淀之物,也无助于企业整体素质能力的提高。而且,CIS工程中的3个“I”都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得以完善,并内化为员工的思想。所以,企业形象的塑造是以企业文化为大背景的,是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和外延,企业文化的内容决定了企业形象塑造的主要方向。
同时,企业形象对企业文化具有反作用。企业形象作为一种文化形象,其设计系统是以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理念为核心,重新审视企业文化系统后再通过具体运作纠正的企业文化体系,使其企业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更加清晰,弥补了企业文化系统的某些缺陷,从而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形成互动。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两者之间区别
(一)形成过程不同
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现象,每一种企业形态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企业文化。从狭义的企业文化来讲,企业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发展,是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在对企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后,对企业价值观的一致认同感。而企业形象在企业建立时就已经将企业的标志,企业商标造型以及企业名称等通过自身和各种媒体推向了社会,并给消费者留下了一定的印象。
(二)内涵的不同
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经营思想以及行为规范的综合,是人类认识的对象本身。而企业形象是一种主观意识,是在媒介上反映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全部信息,简而言之,是企业文化在人类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由于认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公众的头脑中所形成的企业形象并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面反映。例如,对于受众方来说,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由人类认识能力的强弱而产生差距;对于企业方来说,企业进行企业形象塑造时会根据自身需要将信息加工后传播出去或是某些内容不会通过传播媒介传播出去,这也使得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子内涵上有差别。
(三)利益相关者主体侧重点不同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客观存在,从企业文化功能的导向功能、融合功能、激励功能、创新功能和规范功能看,其利益相关者主体主要侧重于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例如企业经理人,企业股东,企业员工;相对来说,仅有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影响到企业外部利益者,例如消费者、当地居民、供应商、竞争者,等等。企业形象主要是指企业相关利益者对企业标志、广告内容、商标造型以及经营服务特色等综合的评价,而这里的相关利益者则主要侧重于外部利益相关者,例如消费者、客户、合作伙伴、社会公众、当地居民,等等。
四、结语
总之,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是两个相互包含的概念和范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别。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形象也随着文化的发展被企业广泛关注。因此,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企业文化建设和CIS的导入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邹文兵.论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的关系[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
企业文化与企业宣传范文5
狮子山铜矿企业在市场竞争力要确定自身的定位,才能够进一步展示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才能够建设符合自身企业形象的企业文化。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能够为狮子山铜矿企业在未来发展中提供可以持续的动力,在宏观竞争条件下能够与企业文化相辅佐,保证狮子山铜矿自身的竞争力与企业优势。所谓企业文化,就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反映狮子山铜矿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理念,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也是狮子山铜矿企业价值的体现,这种文化是通过狮子山铜矿全体员工的工作思想与行为来展示的。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狮子山铜矿来说是引导企业价值观形成的动力,也是全体员工得以思想凝聚的途径,通过有效的企业文化机制建设,来激发员工的工作信心,有效的制约员工岗位职责与工作行为。
二、狮子山铜矿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要基于人本视角,狮子山铜矿企业在一线工作的员工人数是非常多的,管理层的工作项目与职责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人力占有比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掌握好这一影响因素,才能够有效激发铜矿全体员工的工作动力。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仅仅要实现与内部结构的完善,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市场环境与社会经济中吸取耕作的营养与精华,保证企业文化制度的丰盈程度。同时狮子山铜矿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与行业中宏观的文明成果相结合,在建设自身企业文化的同时要多加沟通与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并有效丰富自身企业的特点。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为了让狮子山铜矿企业更好的与市场竞争机制相适应,所以在建设狮子山铜矿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满足推陈出新、创新变革等文化组建特征,要保证狮子山铜矿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在市场中占有优势。
(二)企业文化建设细则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有多处细微注意事项,狮子山铜矿企业资源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狮子山铜矿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工作热情能够有效被激发,也为员工提供健康、开放、轻松的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强化狮子山铜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提高狮子山铜矿企业整体资源配置做贡献,最终达成提升狮子山铜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目标。为了更有效激发狮子山铜矿管理层的工作热情,在企业文化建设工程中必不能少的机制就是模范宣传版面,这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企业宣传与员工价值最有效的体现,于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来说也是良性的激发与推动作用。若能够在企业中成为全体员工敬仰的工作模范或管理先进人物,那将是每一个在狮子山铜矿工作的员工的骄傲,这是一种源于字面,但发于内心的感染力,能够在员工之间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也能够从根本上决定员工对自身工作岗位的工作态度。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企业形象的完美化,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循环性依托于企业的整体性,这一整体中包含良好的企业形象。社会大众需要企业为自己塑造良好的想象,同时也要注重企业内部管理模块的建设,在经济推动下不仅仅要满足市场竞争力,也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突出自身的经营特点与优势,凭借这一点来提升公众的认可程度,以此有效提升狮子山铜矿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建设机制
企业的良性经营需要确切的经济管理理念,企业的文化建设需要方向性的模块组建引导。狮子山铜矿企业需要构建企业文化组织模块,使狮子山铜矿企业文化的制定方向性得到明确指挥,该组织机构也能够起到文化建设强度决定性的职责,能够有效统筹狮子山铜矿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更好的协调狮子山铜矿企业文化与企业各部门之间运作的沟通。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能够得到明确的经济性指引,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狮子山铜矿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企业文化管理机制,以此才能够有效的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也能够更好的督促管理层领导自身的职位警觉性,在全体员工都得到企业文化机制管理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的延续狮子山铜矿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了在内部与外部丰富企业自身的经营价值,想要在企业管理中落实企业文化,需要组建相应的人力资源队伍,并针对这一队伍做出规章制度的约束,同时不可忽视企业文化中员工绩效考评模块的建设。以此才能够为员工的工作确定明确的目标,以此才能够与狮子山铜矿经营理念相一致,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同时约束与管理在职每一个人员的工作行为,才能够为狮子山铜矿的发展提供相对的需求。
三、结论
企业文化与企业宣传范文6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乳品企业;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5-0040-06
我国乳制品业在食品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担负着促进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分享更多市场利润的重要任务,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将现代奶业作为重点领域发展。近年来,国内乳品行业保持快速发展,行业的资本性投入继续增加,市场竞争持续加剧,行业平均利润率逐渐趋薄。同时,我国在加入WTO后,奶业在关税上失去了保护,国外乳制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乳品行业国际化市场竞争。许多中小乳品企业有的被兼并,有的开始为大企业贴牌生产[1]。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有828家,亏损企业为181家,亏损总额达9.03亿元[2]。因此,我国乳品企业唯有构建适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Collins和Porras在《基业长青――企业永续经营的准则》中强调:“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真正成为行业内领先企业,就要借助于企业文化力。”Hofstede认为企业间存在文化差异,员工的行为模式受企业文化的影响[3]。可见,企业文化是代表了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营业绩。企业文化间的差异导致了不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差别,利用企业文化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相关文献述评
1981年,美国学者Deal和Kennedy出版了《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被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4]。我国学者王德胜将企业文化特征概括为独特性、价值性和成长性[5]。企业文化的独特性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受其所在的社会、地理和经济等外部环境以及自身内部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本组织特色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多数员工的“共识”,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一种无形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是企业文化价值性所在。企业文化的成长性是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过程,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随之不断完善、调整和升华,从而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和组织目标。
与企业文化相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出时间要稍晚。1990年,美国企业管理学家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正式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企业不仅要注意外部市场的变化,更要注意企业内部因素,要善于培植具有独特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6]。Meyer和Utterback在技术观点的基础上扩展了企业核心能力的范畴,他们指出企业核心能力包括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7]。我国学者认为企业核心能力蕴藏于企业所涉及的各个层次(包括经营环境、企业、学科、技术、产品、核心子系统等),是由能力元和能力构架组成的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发展的知识系统[8]。楼迎军总结认为人们对于核心竞争力特征的认识基本一致,即创造顾客价值(对最终产品中的顾客利益有突出贡献)、独特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延展性(有力支持企业业务向新领域延伸)[9]。结合乳品企业的发展特点,俞燕提出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奶源、技术、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环境等资源要素经过有效整合而形成的、能够创造更大顾客价值的、支撑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与能力的有机组合[10]。
在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方面, Collins和Porras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国内学者万守杰也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11]。王德胜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及契合度两方面评判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得出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和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企业的文化系统中[5]。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内外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针对一般企业,对特定行业的研究很少,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联系起来研究时,也只是简单的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分析为主,少量的定量分析如基于人工智能BP神经网络的专家模型[12]、主成分分析和ISM-Fuzzy AHP模型分析法[9],主要用于核心竞争力指标的构建与评价,样本大多来源于调查问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肖泽磊和李帮义等基于企业家访谈录采用文本信息挖掘方法,提炼出风险企业内生核心竞争力因子,并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帮助相关企业合理定位[13],但是由于企业家在短暂的采访时间内并不能完整概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而且思维受采访者提问的牵制,所以样本数据缺乏完整性。还有俞燕构建了基于AHP的新疆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伊利为标杆企业,选用新疆三品企业为代表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10],该研究虽然针对乳品企业,但具有区域局限性,而且没有说明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可见,针对乳品企业这个特殊群体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实证研究尚属空白,特别是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研究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样本选择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2010年中国奶业统计资料上公布的全国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乳品企业作为样本,认真分析了这些企业在官方网站上描述的企业文化,并参照全球乳业20强企业中排前两位的雀巢和达能的企业文化特征,提炼出24个关键词(具体见表1)。由于企业文化不是某个领导的个人臆断,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企业成长发展的积累,所以从企业文化中提取的关键词能全面反映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通过使用信息挖掘手段挖掘隐藏在企业文化背后的使企业走向成功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其他食品企业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
表1给出了24个关键词的内涵,根据关键词的内涵,按照官方网站描述的企业文化中涉及到的关键词及其内涵出现的频率来分别给其打分。由于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描述很简洁,各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都不高,所以本文采用两分制,一次未出现得0分,出现1次得1分,出现2次或2次以上得2分。虽然全国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乳品企业有53家,这些企业在全国800多家乳品企业中是比较成功的,但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并对企业文化有详细描述的企业只有43家,所以本文共收集到43家乳品企业的企业文化以供分析(见表2)。
(二)分析方法
为了分析不同企业对核心竞争力因子的不同态度,选择聚类分析方法[14]。聚类分析是将物理或抽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同一个类中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类间的对象有很大的相异性。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每一类乳品企业成功的真正因素,并以此为标杆,激励其他相似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因为事先不确定将样本分成多少类,并且是按照关键词对企业进行分类,所以采用系统聚类中的Q型聚类。在设置聚类分析的具体方法时,考虑到样本数据为离散、整数、无量纲数据,样本之间的方差大小能很好地反映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所以本文在聚类方法上选择Ward法,度量标准为平方Euclidean距离。
(三)结果分析
借助SPSS16.0软件对收集到的43个样本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聚类树如图1所示。根据绘制的聚类树分析每一类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发现,企业明显分为两大类:一类同时强调人才和产品质量,以伊利和三元为代表,国外以雀巢为代表。在第一类有11家企业,全部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涉及到此内容,而且得分都是2分,并且企业文化内涵丰富,对核心竞争力的各个影响因素都有所侧重。而第二类企业则重点强调产品质量,以蒙牛和光明为代表,国外以达能为代表,这类企业的企业文化比较单一,忽略了核心竞争力的很多影响因素。其中第二类还可以分成两个小类,这三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因子具体构成见表3。以上述企业为标杆,可以探寻乳品企业产品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以伊利和蒙牛为例,见表4。
在经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消费者对乳品安全信心丧失,乳品市场一度萎缩,2009年乳品消费需求得到恢复性增长。而最近两年乳品生产又开始断断续续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乳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乳品行业信誉的恢复,国内一些乳品企业受到致命打击。消费者尤其担忧婴幼儿奶粉质量问题,部分经济收入较高的消费群体趋向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进口奶源奶粉或通过网购等方式购买国外原装奶粉[2]。质量安全成为影响乳品消费的关键因素,而消费决定生产,乳品企业尤其需要强调产品的质量。例如,蒙牛从奶源、工艺和检测等多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建设,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员工是企业产品的制造者,核心技术的发明者,经营管理的执行者,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影响都是通过对员工的影响来实现[11]。乳品企业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参与人才争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企业人才。例如在人才培养方面,伊利拥有伊利商学院和伊利-利乐专业学院,采用集团、事业部、分子公司三级培训体系。
三、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拓展
对多数企业而言,创新是维持及获得竞争优势的媒介[15]。当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刚性时,必须对各种能力进行创新,以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性。企业文化创新不但是核心竞争力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各种关键能力创新的先导[16]。随着顾客需求多样化,行业技术日新月异,同时低碳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加之我国乳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研发的基础能力不强,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强调人才和质量,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得到拓展,将科技、学习和环保纳入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因子,使之嵌入企业文化,依靠文化力影响企业的各项行为。
(1)科技是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乳品企业忽略了奶源建设和新产品研发,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差异化程度低,致使战略重点移向销售市场。从乳品市场看,各个品牌的乳品在产品层次上竞相模仿复制,产品趋同,为了争抢市场份额,各大企业展开激烈竞争,以价格战、促销战等方式来扩大销量,而这种竞争方式并非长久之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乳制品不仅注重口感、口味,而且关心其营养成分及功能性、安全性,对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优质、安全、风味、便捷等特点的产品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对类型、规格、包装、口味等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走产品差异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寻求突破,充分考虑加工原料(专用品种和基地建设、贮藏保鲜)、加工过程(加工工艺、加工技术和设备)和加工产品(包装、流通)等环节的动态发展变化。
(2)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资源,学习是企业积累知识的途径。知识的获取、运用和创造能力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最基本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学习快速实现。学习本质上是传承与创新,是知识的输入与输出,既是经济行为,又是发展行为[17]。由于环境变动和企业间竞争加剧,企业学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学习是企业通过采取有效的行动而提高企业能力的过程[18]。已有的一些文献表明,组织的学习能力和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9][20]。乳品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学习型组织,通过营造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利用每个人自我超越的潜在心理,设计共同愿景,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不但鼓励个人学习,还要重视培养企业团队学习精神。员工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团队通过共同学习、共享知识、经验,有效提高整体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21]。
(3)保护环境是生产绿色产品的前提,也是响应低碳发展的理念。Hart认为,传统上管理理论重视管理资源和管理能力,忽视了自然环境约束,因而提出了更包容的“自然――资源――基础”理论,将企业竞争优势建立在企业处理相互关联的污染预防、产品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三种战略基础上[22]。乳品企业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往往冠之于“绿色”,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企业的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乳品企业宣传的绿色产品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首先必须做好环保工作,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加强奶源基地的环境保护。
四、结 语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关系到乳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借鉴在乳制品行业中销售额靠前的乳品企业的较为成功的经验,利用信息挖掘工具提炼出隐藏在企业文化内部的难以量化或描述的核心竞争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帮助乳品企业识别核心竞争力。结合当前乳品行业发展的新趋向,从科技、学习和环保三个方面拓展了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更加完善。当然,本文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根据企业销售额选择样本,而不是综合效益;核心竞争力因子内涵的准确界定问题,这些都有待作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杨秀丽,姚艳.浅谈提升黑龙江省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J].商业研究,2009(1):80-82.
[2] 刘玉满,李胜利.中国奶业经济研究报告(2010)[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 Hofstede G,Neuijen B,Ohayv D D,et al.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across twenty case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2): 286-316.
[4] Zhang D. Building corporate culture [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3.
[5] 王德胜,辛杰.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126-128.
[6] Prahalad C K,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 79-91.
[7] Meyer M H,Utterback J M. The product family and the dynamics of core capability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3(1): 29-47.
[8] ,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0,3(3):24-32.
[9] 楼迎军,荣先恒.基于ISM-Fuzzy AHP的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J].科研管理,2007,28(1):97-103.
[10] 俞燕,黄文胜.基于AHP 的新疆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10):18-22.
[11] 万守杰,毛明芳.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6(9):88-90.
[12] 郭岚,张祥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7,25(1):132-137.
[13] 肖泽磊,李帮义,项喜章,等.中国风险企业内生核心竞争力构建及其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11(4):20-24.
[14] 吴喜之.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15] Utterback J M,Afuah A N.The dynamic “diamond”: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spective[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1998,6(2-3): 183-200.
[16] 王德胜.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模型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9(21):187-188
[17] 赵建辉.学习: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本源――以企业组织为例[J].管理世界,2006(3):148-149.
[18] Kim D H. The link betwee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3,35(1):37-50.
[19] Ellinger A D,Ellinger A E,Yang B,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concept and firm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2,13(1):5-22.
[20] Yang B,Watkins K E,Marsick V J. The construct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dimensions,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 [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4,15(1):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