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育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教育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教育案例

初中物理教育案例范文1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50

新课改倡导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变,目的是消除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升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摩擦力》教学,进行案例分析,对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研究与反思。

一、教学实例分析

1.课程分析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让学生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二是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三是掌握摩擦力增大、减小的方法。从教材来看,教材采用了抽象的论述方法,没有明确提到静摩擦或动摩擦,而是统称摩擦。同时,对滚动摩擦也没有明确论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进行了扼要的介绍。此外,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形成的原因,这需要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对相关内容进行适当引申,通过让学生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对这项知识进行呈现。

2.教学重难点分析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其中,重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f=μN;而难点在于,受思维定式影响,学生会误认为压力N的大小总是跟滑动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必须要通过课程资源的利用,直观演示,只有当物体水平放置时,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时,压力N的大小才与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

3.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篇,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几张在生活中采集的图片:①雨天,小明骑自行车出行,不小心滑倒了;②晴天,小明轻快地骑着自行车去上学;③小明骑自行车很吃力地经过一片沙地。其次提出问题:对比三张图片,为什么“小明骑自行车”这一行为会出现三种结果?影响因素是什么?

第二个环节,提取摩擦力的概念。

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各自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杯、一小把大米和小木棍,随即进入实验环节。

实验:①指导学生将大米倒入纸杯,将小木棍插入并将大米压紧,提起小木棍,这时小木棍从纸杯中拔出;②让学生在纸杯中倒入少量的水,与大米混合,再次将小木棍插入、压紧,稍等片刻后提起小木棍,此时纸杯被一同提起。

提出问题:①为什么做第一个实验时,小木棍与纸杯脱离,而第二次实验中纸杯一并被提起?②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③同学们能否通过这个实验总结出摩擦力的概念?

第三个环节,教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再次以多媒体播放图片,图片的内容包括:①推动一本书和一张桌子;②在冰面行走和马路上行走;③汽车速度与刹车距离;④汽车轮胎和自行车轮胎的对比。展示图片后提出问题:对比、分析图片,想一想,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随即进行演示实验:将木块置于讲桌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如何测试摩擦力的大小?

第四个环节,分组讨论,了解生活中摩擦力的存在和应用。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让各小组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讨论交流,说一说生活中存在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课堂最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两段视频:①电影《鬼子来了》中潘长江所饰鬼子,踩在倒了豆子的地面上滑倒摔跤的情景;②搬油桶,“移”重于泰山,“滚”轻于鸿毛,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的印象。

初中物理教育案例范文2

关键词:教学改革 物流管理 案例分析 应用

我校物流专业开设的《物流管理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采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而教学效果较差,很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人自2005年以来在物流专业《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并灵活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使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强化互动交流,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现对此做一些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精心选编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

实施案例教学,前提是要预先选编合适的案例。选编案例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案例新鲜,来源于社会实际,真实生动,而且案例设立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创新性,有足够的空间给学生去思考分析和发挥;二是尽量选择来源于本地区、本省企业实际或国内知名企业的管理实践,使学生有亲切感,以增强感染力;三是案例要精练,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紧扣教学内容和所涉及的理论、观点、原理。要实现上述要求,教师必须平时多积累,注意从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或从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的事实中收集案例。例如在教学《配送与配送中心》这一课题时,笔者就选择了东莞国药集团公司实施现代配送战略发展连锁药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案例。因为我校学生都知道“东莞国药”这一品牌,对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的东莞国药连锁店的印象较深刻。东莞国药配送中心配送药品的货车经常行走于各镇区医疗机构和药店,口碑较好,十分成功。

2、及时展示及布置预习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定某一案例后,要将案例展示给学生预习,并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做准备。展示案例可以用打印的文件资料,也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放映展示。要注意将案例的标题设计得鲜明、醒目,内容突出,可采用设疑、类比、比喻等手法,以强调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例如针对上述案例,我设计了这样的标题:“东莞国药为何能成为全省医药连锁领先企业?”另外案例的主体应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可借助图片或视频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便于学生理清思路、加深理解。思考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便于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

3、认真组织案例讨论是实施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

经过案例展示、讲述后,就可以进入案例讨论这一环节,这是教学的核心一环。案例讨论分组进行为宜,通常将一个班分成几个小组,每组5~6人,小组成员的综合素质要有互补性,使成绩好的、大胆发言的学生能带动一般的学生。要选出1名组长负责本组的分工和统筹。布置案例讨论时,教师应向学生讲明,讨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在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索能力,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大胆发言,集思广益,互相补充。发言不一定很全面,只要大胆发言、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就行。

4、抓好案例总结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

案例讨论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案例总结,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不是对案例讨论的简单回顾,而是一个提炼巩固、加深理解的过程。案例总结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集体“反刍”,肯定成绩,找出不足,阐明理由,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案例讨论总结不要求有一个标准答案或最优解决方案,学生的答案只要能围绕所学主题自圆其说就行。案例总结应指出讨论的思路是否对头、分析的方法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同时还要给学生留有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余地。

二、实施效果及体会

笔者在2005年以来物流专业的《物流管理基础》教学中进行了案例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明显增强,学习自觉性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明显提高,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近几年,该课程期末考试总评合格率平均达到98%,优良率达到86%以上,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总而言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先进行理论灌输,而是从具体案例入手,让学生做出成果,然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其着力点在于如何用更有效的方法获得知识,增强主动学习动机,促进群体思考,摆脱标准答案的局限,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物流活动的差距,以提升学生进行科学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教育案例范文3

关键词:案例-任务式网络教学;Moodle平台;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我们已经步入了网络教育的时代,以Web2.0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跨越时空的全新的教学方式,而且促进了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也为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的教育机构掀起了一股研究网络课程的热潮,开发了大量的在线学习课程、精品课程等网络课程。比较有特色的有:Web CT、Virtual-U、Wish、LUVIT等。但上述产品主要是针对国外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来设计的,而且价钱往往比较昂贵,不符合国内教育现况的实际。此外,现在也涌现了不少开源的学习管理平台,比如:Moodle、sakai、Bodington、Atutor等。这些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背景和实践经验。

在国内,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网络管理平台对于辅助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的重要性。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网梯网络教学平台、安博网络教学平台、GT2000/EDU远程多媒体教育系统等。国内开发出的产品各具特色,有些较为完善,但功能繁复,系统庞大;有些产品功能较弱,缺少符合统一标准的在线课程开发系统,缺少管理和评价功能等;另外,还有一部分产品只支持同步教学方法。以上原因导致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和新的教学模式等找不到合适的平台作支撑。

在网络教学模式方面,混合式教学采用在线学习与实体教室学习相混合的方式,在企业培训和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开展得比较好。自主式教学模式在课程开发上重心在于高质量的内容,自主学习表现为学员主要通过人机交互进行学习,教师角色可有可无,由学员自己决定学习进度;而引领式教学模式的课程开发重心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带领,课程设计以促进学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为出发点,教师的角色是导师,学员的整体学习进度受到教师的控制,但具体的学习时间由学员自己决定。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尽量把现有的Web2.0技术整合在一起,利用其不同特点和功能设计一个综合的网络教学平台,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在此平台基础上提出了案例-任务式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2案例-任务式教学模式

案例-任务式教学模式的做法是:与中国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师利用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法进行演示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案例,并引导他们尝试如何独立完成案例。它的基本教学特点是:以案例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教学活动的重点从结果转向过程。

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进行能力教学。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采取多种选择来设计学习任务,学生必须独立上机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巡回辅导,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创新的能力。

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或者一个应用软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大型综合性实验题目,在规定的时限内,学生可以单独也可以分组合作完成。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优秀的作品可以收入学生作品集锦库,作为下届学生的学习案例,甚至还可以去参加全国比赛。

根据我校的专业特点和计算基础教学的目标,案例-任务式教学模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划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编写等,如图1所示。

3计算机基础教学综合平台框架设计

开源软件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开源软件具有免费、性能优良、易于本地化和个性化定制等优点,非常符合教育领域的软件需求。在国外,许多研究者和机构已对开源学习平台进行开发和研究,诞生了像Moodle这样优秀的平台。

基于开源项目Moodle,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集教学、辅导和考试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在框架里构建了案例-任务教学模式。使用者只要打开网页,登录网站就可以完成教学和考试等功能。具体的框架如图2所示。

3.1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

首先根据教学设计构建好“案例-任务式”的在线学习环境,在学习平台上公布课程学习小黑板(公告板),内容有:课程安排、学习计划、学纲等。本文选用的是按案例和周次来组织呈现教学资源,然后对课前初学(学生预习)的资源、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要求、课后拓展的相关训练等资源进行精心设计和挑选(可以是文字、图片、音视频、链接、博客等)后放于学习平台上的相应主题阶段中,并将课程分阶段设计好放于学习平台上,从而可使学生明确每周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3.2在线学习

通过对新生进行两次考试,我们可以对学生划分层次,采用两级分层教学。

第一级:计算机基础入门课程的“免修、免听”资格考试,符合免修条件的同学在获得相应学分的同时,免修该课程;符合免听条件的学生不用随堂听课,但必须参加该课程的相关考试,若期中考试不合格,则取消免听资格。

第二级:对没有通过上面考试的同学,开课时进行“选课”考试,考得都是简单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通过考试,则免修初级课程,选择高级班的课程;如果学生没有通过考试,则必须选择初级班的课程。

在线选课时,以前学生只能选某门课程,粒度太大,不适应当前教学的要求。我们把一门课程拆分为若干个案例,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想学的案例,这样粒度就减小了。同时在选课时,设定必选案例和任选案例,同时限定不同案例的必选和任选比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定制不同的学习方案,以保证每个同学都可以制定自己的课程结构。同时,学生也可以学习没有选择的案例。最后考试时,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己调整学习方案的机会,这样更符合学习规律。

课程以周教学的方式安排,在相应的授课时间内由专职老师上相应的案例课,一周内同样内容多节课重复,循环上课。通过提前预约课程,在优先权的限定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哪节上课,选满为止,上课前结束选课。每次上课有专门定制的磁卡,打卡上课,打卡下课,以保证出勤率。为了保证安全性,采取在线对学生的任务进行屏幕录制,同时摄像头以定时和随机两种工作模式进行摄像,以便获取学生上课和考试的实时照片,避免冒名顶替。

教师带领和引导学生进行在线讨论和在线答疑。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辅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在线教学评估,可对每位同学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任务的结果进行评价,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3.3课前预习

此阶段,教师要在课前的固定时间段里,在网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参与课前的相关活动。由于计算机的普及,教师可采用分布式的方法,如学生可以在自己家里、机房或寝室里进行预习。全部课程的学习流程应按照学习计划进行,由于学习者的程度不同,所有开放的课程学生都可以回顾和复习,每个主题或每周的课程要有固定的时间作为教师网上答疑的时间,答疑完成后课程就结束了。对已经结束的课程学生可以自由浏览,教师可以不再进行辅导。此环节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等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3.4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经过课前的在线预习,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此环节中,教师主要是在装有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教室中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讨及多维互动。通过小组讨论、汇报,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此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3.5课后任务

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可以是电子文稿的,也可以是在线作答的;学生在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在线进行指导,协助学生完成。另外,学生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在线通信协作完成。为了监督学生的学习,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复、修改。作业的提交方法有在线文本作业和作业附件等。

3.6发展性教学评价

在此阶段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要注重学习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任务等),教师要做到及时反馈。

在线考试评测方面,我们把一门课程拆分为若干个案例,学生可选择想学的案例,只有将选定的课程的每个案例都学完,得到合格的评测,才能参加考试。考试前,安排一次完整的、系统的案例教学,以便学生补上没有学习的课程。将题库按案例区分开,以便考试的时候,可以做到“选什么,学什么,考什么”。

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考核,我们采取了形成性考核方式,即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测,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阶段性的考核。最后还要对最终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改进。

4结束语

我们在大一的学生中选定60人进行了Word简历案例的教学实验,学生对教师在Moodle平台上采用“案例-任务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到了80.7%,有少部分学生不满意。但从总体来说,学生还是比较乐意教师采用这种有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总体上持比较满意的态度。

通过实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1) 学生刚刚接触教学平台,使用不熟练,不能正确操作。

(2)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由于教师采用分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在这之前,很多学生可能没有类似的经验,所以一开始有点被动,讨论交流的气氛不是很热烈。

(3) 由于教师刚接触Moodle平台,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因此部分模块还没有很好利用起来,影响了其强大的教学功能的发挥。

(4) 教师在线指导的经验不足,在线指导答疑时间安排上不太灵活,没有兼顾到所有学生的提问。

总之,本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引导和带领,紧紧围绕着经典的教学过程“课前、课中、课后”来实施,整个过程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通过学生满意度的调查来看,学生总体上比较满意这种教学模式。另外,Moodle平台是免费、开源的,其提供的功能基本上满足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需要,从而为学校节省了购买平台的费用,而且教师不用编写平台代码,可用更多的精力去设计课程。

参考文献:

[1] BlackBoard: /.

[2] Virtual-U: /.

[3] WISH平台: projects.cac.psu.edu/WISH/.

[4] LUVIT: .

[5] Moodle平台: /.

[6] 齐伟. Moodle平台之外, 我们还有哪些选择[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6):123-125.

[7] 网梯网络教学平台: .

[8] 安博教育: .cn.

[9] GT2000/EDU远程多媒体教育系统: .

[10] 许雪英. 基于Moodle开源系统的混合式学习应用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1] 张伟,沈瑞珠. 自主式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

[12] 秦宇. 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J]. 教育信息化,2005(6):37-39.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Model of Case-task based on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ZHOU Ying-qiang, YI Su, TIAN Bao-yong

(Liaoning University Computing Center, Shenyang 110036, China)

初中物理教育案例范文4

关键词:初中物理;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一、巧用探究学习法,激发学习热情

素质教育需要学习主体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将实际课堂教育的主动权交付给学生,学生开始去探究和归纳,由此实现物理知识的积累、物理规律的认知、物理知识的应用,这样的主动学习格局会使得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而这些将驱动实际的学习朝着更加深刻的方向发展和进步[2]。由此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探究环境,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开端,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有着相对清晰的认知。例如,在沪科版物理“电路设计”相关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为了确保实际教育教学交互性的提升,可在实际课堂中融入探究学习法,要求学生以分小组的方式来开展活动,由此激发学生对于电路设计知识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观察自己家中家居灯的特点,思考实际的灯具是如何工作的,灯具的电路设计应该如何去保证其功能性,在此基础上收集和整理相关电路材料,采取对应的措施实现电路电板的优化设计,绘画出对应的电路设计方案,并且依靠小组成员完成实际电路施工工作。在这样的物理教学案例中,首先是生活经验的激发,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平时生活中灯与电路的运行机制,继而援引自己学习到的电路知识去想象实际电路设计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由各个组员协同参与,运用对应的电路材料实现对应电路施工,模拟实际灯的电路设计环境,由此确保实际电路设计制作的知识点得到完全的巩固。在上述的案例中,实践活动有着很强的探究性,学生在这样的知识探究环境中,实现了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完成了物理知识思维的培养任务,自然而然地进入物理学习的深刻状态。可以说这也是实现初中物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实现路径,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懂得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渗透探究性的问题或活动,这样可以增强知识与思维之间的交互,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

二、开设趣味小实验,增强知识认知

在实际初中教育教学环节,如果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由此营造更加有趣味的情境,这将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就可以为实际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创设良好的基础[3]。基于这样的考量,笔者认为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还可以开设趣味小实验,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由此使得实际的物理教学朝着提升学生素养的方向发展。比如,在学习沪科版八年级“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如下的趣味小实验,以增强学生对于天平运行原理的认知。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两个废旧牙膏壳,在课堂上分别称两个废旧牙膏壳的质量,做好对应的记录,接着要求学生使用剪刀将自己手中的废旧牙膏壳剪掉,剪成小碎片,分别放在事先准备好的两张纸张上,接着,要求学生分别将左边和右边的碎片放到天平上称。在称之前可以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想一想剪掉后的牙膏壳再次放在天平上,此时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吗?请使用实验验证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猜想。接着学生们分别按照对应的要求来操作,并且记录对应的结果,实现两次结果的比较,看看是否存在差异,并且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这样的趣味小实验中,问题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而对应的天平称物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实际使用技巧,这样也就实现了学生实践操作素质的提升。很明显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初中物理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同时,实际趣味小实验的设定,必须要保证实际内容与课程之间的吻合,并且懂得挖掘实际知识点的乐趣所在,鼓励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并且在小实验中去验证,这样的探究过程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而这些将驱动着实际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工作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三、立足信息化技术,塑造学习格局

素质教育格局中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需要创设对应理想的学习情境,而这样的情境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手段来进行,由此使得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对应的物理知识,掌握对应的物理技能,引导初中物理教学格局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4]。也就是说,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或工具,可以使得素质教育有着更加良好的外在环境,这对于塑造良好学习格局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以沪科版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学习为例,相关专业概念的理解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总有部分学生难以有效理解实际内涵,继而影响实际专业知识的应用。也就是说,本次课程的难点在于密度概念的理解。在这样的课程改造过程中,笔者采取了如下的方式来优化调整。其一,要求各个小组分别确定1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2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3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4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5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使用电脑和投影工具,展示各个小组最终得出的结果;其二,使用Excel软件展现各个小组得出的结果,要求学生对于实际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思考水的体积和水的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此时学生会发现两者之间呈现出正比例的关系,也就是说体积增加,质量也增加了,两者之间的比值是一定的,由此得出对应密度的概念。依靠这样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很快地找到实际数据中的规律,实际的密度概念也就因此得到了总结和归纳,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会跟随着计算机工具去进行思考,为什么实际得到的结果是这样的,为什么两者之间的比重是一样的?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观察,还有其他方面的效能:更加快捷营造良好的分析格局,引导学生进入物理知识的理解中去。

初中物理教育案例范文5

【摘 要】本文着重探讨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设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库,充实初中物理课堂,利用资源库的内容进行物理实验辅助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资源库;多媒体;物理教学;实验课堂

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认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比较好,所以在教学中引用现代教育技术。本文将对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教育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与观察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且应用性比较强,但由于很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如分子运动及结构、声波等无法直接观察,就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一些静态物理现象变为动态展示,模拟一些三维结构动画,使许多抽象和难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远程教育课程和互联网的进一步开发,使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为中学物理教师提供了优质的、丰富的教学资源。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它强调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协商、会话、交流,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包括,教师作用、学习伙伴作用、助手与工具作用。教育技术手段与初中物理教学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物理课程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为物理教学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教学素材,其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其内容的建设应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资源库内容建设的指导思想,由此建设的资源库才更具有使用价值。教师通过计算机调用教学资源库中的教学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是教学资源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面。基于校本实际和当前教学的需要,将教学资源素材按内容分为以下五大主要模块进行建设:

2.1视频库:将视频库分为教学视频素材、演示实验视频、课例视频、三个子模块,是整个资源库最具特色的一个模块,也是教师教学应用中最受欢迎的一块。

2.1.1教学视频素材:内容主要涉及与初中物理教学有关的物理现象实例,实验探究及STS应用,其素材一般不超过10M,格式统一为mpg格式。为方便校内教师使用,将该类素材按知识单元、知识点归类编辑目录,打印成文本。

2.1.2课堂演示实验视频:实验演示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但许多演示实验由于实验器材或实验条件的限制在课堂内难以成功演示,如光学、电学中的一些实验,往往由于光线或本地区空气湿度问题实验现象难以观察或难以成功,若用课件演示又缺乏真实性,利用实验视频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2.1.3课例视频:通过购买、网络下载等多种途径收集了大量的优秀教师物理课堂教学课例视频,其中有省优质课评比教学视频,全国优质课、课例视频。该系列视频主要提供给组内教师学习、观摩、研讨,以整体提高组内教师物理课堂教学水平。

2.2案例库:按教材章节编制目录,收录本校教师优秀教学案例及杂志、报刊、网络上的优秀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为组内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2.3课件库:收录本校教师自己制作的优秀课件,或网上的、或交流过程中他校教师的优秀课件,取一切可用资源为我所用。

2.4试题库:试题库内容包括历年中考试卷(Word版)和本校教师命制的各类试题试卷,以及其它优秀试题试卷,并分类入库。试题库支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调用某一章节的试题试卷。

2.5动画模拟展示库: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以及在实验室无法操作和无法完全操作的实验进行动画模拟。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机结合

1.通过计算机课件模拟物理情景导入新课

“电流”概念比较抽象,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让本看不见的电流变成动态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电流的感观认识,从而为建立电流概念打下基础。

2.利用多媒体将演示实验现象进行放大

教学中,利用实物展示台和液晶投影仪将实验器材放大后投到大屏幕上,所有学生都能看得清楚,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做电磁感应实验时,单股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很小,学生很难看到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把电流计投到大屏幕上后,电流计指针的偏转看得一清二楚。再如在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度的实验中,把盛有不同温度水的烧杯放在实物投影的演示台上,在两杯水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的扩散过程就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大屏幕上,每一位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

3.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进行动画模拟

实物多媒体演示课件包括能在实验室做的物理实验,不易建立模型的大型设备,如核电站、航天站等,微观世界中的物理现象、物理变化过程时间较长的以及某些应用技术等,这些都必须选择实物多媒体课件演示。如在讲解人造卫星从远地点到近地点之间运动过程中的机械变化时,让学生观看人造卫星随地球转动的动画,让学生亲眼看到卫星在远地点和近地点之间运动时每一个位置上的速度情况,其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不讲自明。

总之,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课堂,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对物理概念现象的理解更深刻,对有效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推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完善和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过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阎金锋,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秦长春,王淑荣.多媒体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

初中物理教育案例范文6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进行式教学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3-045-02

前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提出:“学习兴趣是最好的动机,一切学习活动都应围绕自然事物规律而展开。”由此可见,面对复杂的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进行式教学对提高教育的实践价值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一、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受教育改革的影响,初中物理教育教材、教育内容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实验教育、多媒体教育、互动教育模式等先进教育方法被引入课堂教学。因此,现阶段物理进行式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选编上,还是在教学模式选择上,其突出的教学宗旨在于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锻炼学生探究精神。

二、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案例分析

2.1重在学生的参与及体验

初中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主动寻找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声的物体,如铃铛、纸盒、铅笔等。上课时,学生通过这些物品的发生特征感受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特点,探索其传播的奥秘。“发声实验”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随着课件中蝉鸣、人说话时的喉结震动景象的呈现,学生会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

上述案例充分说明,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通过巧妙的课堂设置和实验探究感知物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探究活动与实验活动一样,学生在认知教育内容时,会根据自身的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预判,这时候老师应充当导引的人,让学生在有效、真实的实验和探究中感知物理学习的乐趣和奥秘。因此,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不仅要突出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性能,还应从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上入手,提高课堂师生交流的互动性。

2.2循序渐进的探究性启发

好奇心是影响初中学生学习心态的主要因素,所以物理现象是进行式教学应突出的核心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教学优势,将教学内容进入生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在初三物理《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学内容中,老师先不要重点阐述导体电阻的相关理论,而是先让学生观察电阻定理实验演示器上的电阻丝的运行状态,以及电流、电压的变化。并提出针对性问题,如:“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对导体通过电流、电压的影响如何?导体电阻到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学生会针对这一探究性内容产生若干联想,这时候学生应采取控制变量法的方式分别对不同材质、长度、横截面的导体进行电阻阻值测验。

通过老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会重新认识导体电阻的变化原因,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探究能力,改变引导方式,如果学生的探究能力强,则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实验项目,只在一旁做指导即可,如果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限,则老师应带领学生对教学课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2.3融合先进的探究思想

在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一课中,教材讲到冬天玻璃窗上会出现形态各异的冰花,这些冰花是在玻璃窗的里面还是外面,引用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老师可以创建一个特殊的探讨话题,让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针对这一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在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说出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先进探索思想会融入其探究体系当中,帮助其完成多项探究任务。

将探究思想融合到现实教学中去,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其学习方式,优化其思维模式。因为,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或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各种方式的主动学习,获得新知识的过程都属于探究过程,都能表现出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价值。从未知探究中,老师利用探究思想帮助学生在学习困难中找到突破口,在思维上确立正确的思考方法,这种创新性教育模式对进行式教学具有高度指导意义。因此探究式教学不一定非得要有实验活动,但是探究的思想,却可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加以实现。讨论式学习、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规避传统讲授教学模式的弊端,丰富教学课题内容的设计结构,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与此同时,将探究式教学课题引入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中去,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多项开放式教学任务,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有效、快速地解决教育与学习问题。

结论

通过上文对初中物理进行式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兴趣,将兴趣放在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首要地位,并根据教学课题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设置一些内涵丰富、思想先进的探究性课题。让学生在问题中找答案,在教师引导下发现学习物理知识的真谛。

[ 参 考 文 献 ]

[1]陆建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学[J].技术物理教学.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