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范文1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行为问题 体育 矫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10-03
1、引言
青少年负性心理行为问题是当今社会特别是教育接面临的重要课题,具有“团伙”性质的青少年不良行为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是校园安全的重大隐患。这些学生因不良行为不被学校认可,不被同学接纳,容易提前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原因,负性心理行为问题矫正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利用体育学和心理学的方法和原理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旨在寻求体育集体项目对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方法,探索体育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有效机制,拓展体育教育在学生心理素养发展方面的功能。
2、研究方法
2.1 教学实验法
将实验对象纳入课题组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中,分阶段对其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根据实验阶段的不同将学生作为体育爱好者、体育骨干和教学助理,灵活编排到各个课程和训练中,开展相应的心理行为教育训练。
2.2 访问调查法
对与实验对象有关的教师和同学进行访问,考察实验对象的心理行为表现和实验对象的问题发展背景,寻求实验对象的问题所在,征询行为矫正工作的方向。在实验后期通过访问调查考察实验对象的心理行为表现,验证实验效果。
2.3 观察法
通过观察考察实验对象的心理行为表现,评定实验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时修正或调整实验进度。
3、研究对象
课题组以近三年来的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某职业学校5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55人,女生1人,女生同l男生确定为恋爱关系。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心理行为问题的心理学界定
心理行为问题又叫作心理行为障碍,是个体在应激条件下情绪上出现的不适状态,并表现为行为上不符合大众的价值评价标准,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在情绪上表现为过度的焦虑、抑郁、强迫和强烈过激的情绪反应,在行为上出现偏执观念、退缩行为、逃避行为、过激行为和行为。课题在立项的时候就将目标对象定为有强烈情绪状态表现的行为问题,比如过激行为、冲动行为和前行为。
4.2 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2.1 生理学因素
青春期的少年处在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与半成人感交替等错综复杂的矛盾中。青少年身体机能的快速提高,心理发育的滞后造成一系列的矛盾,给青少年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青少年对事物的判断,造成心理困惑,引绪困扰。
4.2.2 心理学原因
青春期的学生处在心理断乳期,他们反抗外界的心理控制,主动而又果断地负性回应强势人群的心理影响,容易产生情绪对立和过激行为。由于年龄、经验和能力的限制青少年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过于简单化和情绪化,使问题更加复杂,使矛盾更加突出,情绪更加对立。如果长期处在这种负面状态,就会造成人格发展问题,形成人格障碍。
4.2.3 社会学原因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发展时期,新生事物带来一系列的链式反应。特别是新观念的出现给家庭带来冲击让一些成人疲于应付,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强烈,问题家庭、问题教养方式、问题思想教育都给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极强的负性效应,同时网络游戏的出现,超前娱乐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等因素的存在,使青少年的行为方式走向排异、对抗、暴力和逃避。这些成为青少年产生心理行为障碍的社会学基础。
4.2.4 人格特征因素
很多心理行为问题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环境、教养方式、负性事件等影响了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
4.3 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表现
4.3.1 冲动行为
遇到应激事件,不能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处理问题,处理时不认真思考,不冷静,不能有理有节有度地处理问题,任凭一腔热情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在学习与交往中表现为爱激动、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和矛盾,在冲突时往往不计行为后果。
4.3.2 过激行为
不能理智处理问题,情绪上很激动,容易做出一些偏激行为,往往以暴力形式处理问题解决争端,比如小团体打架、聚众群殴。在与教师交往中不服从教师教育,背离学校或者班级文化氛围。
4.3.3 行为
行为是违犯社会规范,挑战社会权威,挑战法律和国家机器的行为。在学生中由于人格尚未最终形成,因此在文章中用前行为来表示那些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挑战学校管理部门权威,经常打架肇事的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
4.4 矫正心理行为问题的教学实验过程
4.4.1 实验对象的选择
课题组在教学实验中主动选择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为目标对象,这些学生具有与任课教师在心理上远离的特点。某些任课教师在对待这些问题学生的时候,往往采取心理的疏远,让他们离开教室反省,或者任凭他们离开教室和实习基地玩耍。其中有些学生走向操场,在体育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与体育教师亲近,在体育项目特有魅力的感召下课堂上的体育骨干亲近,他们有时会以团体的形式模仿性地参与体育运动,这些学生都成为课题组开展研究的对象,他们的模仿成为课题组开展工作的契机。
4.4.2 体育兴趣培养阶段――培养兴趣、认同团体(3―4周)
课题组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与这些学生交流,建立相互接纳的和谐师生关系,引导他们参与体育活动。这些学生在开始阶段主要以培训兴趣为主,将学校的这些学生集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自由组合的团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老师和同学以及同学之间地位与分工明确,相互认同度提高,为以后的合作与实验奠定了基础。
4.4.3 体育规则灵活变通阶段――追求快乐、认同自我(6-8周)
这些团体中成员的运动水平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为了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和主动性,可以将体育规则变通,降低运动项目的竞技性,提高运动的趣味性,让快乐和笑声形成一种习惯,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追求运动成就感,提高自我价值感。
4.4.4 体育规则下的集体运动――规则与纪律观念的培养(约8周)
在实验过程中,当这个团体成员具备了一定的运动知识和技术,对团队有了一定的认同度,实验进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用团体的影响力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规则与纪律观念,为学生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创造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各种运动规则要求到位,在教学中采用轮流执裁的方法,让学生体验规则与纪律在团队和集体活动中的重要性,感悟在活动中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认识问题,做到相互理解。
4.4.5 体育精神的培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体育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实验中占重要地位,要贯穿整个实验过程。体育精神的内涵博大,针对实验的目的与要求课题组突出了自我意识、励志教育、团队精神等方面作为教育的重点。自我意识从自我价值认同开展教育,在运动中找到自我,在团队中追求自我,树立自信、自尊意识。励志教育从体育的“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追求理想生活的动力,让学生有理想、有目的有追求。团队精神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沟通艺术、协作精神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特别是在团队性的体育活动中更注意加强教育。
4.4.6 情感教育与情绪管理贯穿始终
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突出表现在情绪的控制能力和情感的缺失,情感冷漠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的一个情感特征,课题组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制定了系统的团体咨询方案,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学校、老师和同学,学会感恩环境与社会,立志回报社会和家庭。同时,课题组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情绪管理教育,让学生学会疏导情绪,发泄情绪,学会让情绪为自己服务,而不是为自己的社会适应制造障碍。
4.4.7 理性的回归――走向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实验的最后归结到让学生回到班级中去,跟同学在一起走向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在实验的最后阶段鼓励学生回到班级,回到正常的学习中,要求他们按照自己习得的思维方式,管理情绪约束行为,与人友好相处,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4.5 数据分析与跟踪调查
课题组通过调查访问实验对象的老师和同学,以及采用自我报告的形式对学生实验前后的行为表现和情绪状态进行了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表2。
4.5.1 实验前后一周行为统计与分析
通过表1可以考察到学生的行为表现较实验前有了显著改善,说明其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控能力加强,个体也由人人远离的对象走向正常的学习生活,为以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5.2 实验前后的自我情绪统分析
通过表2可以看出实验对象的情绪状态有较大改善,情绪中的失落感降低很多,说明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自我认同与团队认同度有了很大提高。冲动意向有较大改进说明学生的情感认知进步明显,情绪的控制能力提高。数据表明,通过教学训练,学生的情商得到了提高。
4.5.3 跟踪调查
课题组对已经参加实习或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访问,通过其本人、老师和同学的介绍,学生情绪和行为表现良好,实验效果得到了巩固。
5、结论
5.1 体育是纠正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教育阵地
体育运动的集体项目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体育运动氛围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以游戏、运动、竞赛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环境,充满着合作与竞争、协同与对抗,有严格的规则和纪律,包涵着理性与粗犷,是学生心理素质养成的最佳环境。体育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浓缩:“贵在参与”、“团队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等响亮的口号和思想,是参与、合作、竞争等现代人文思想最直接的表达。所以说学校体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行为教育的理想手段,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中居至关重要的地位。
5.2 合理利用体育原理和心理学技术矫正青少年的行为障碍
在实际教学中,体育原理的合理运用和心理学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拓展,对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纠正行为偏差,为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步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范文2
关键词:抽动症患儿;抚养者;性格;情绪
抽动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它行为症状和情绪障碍[1]。个性特征:抽动症患者往往性格内向,情绪多不稳定,掩饰力差[2]。
抽动症发病机制及病因很多,近年来的研究报道提示,其发病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3]。其中社会心理精神因素,可能与应激事件有关,如受到强烈的精神创伤或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惊吓、忧伤、看惊险恐怖电视和刺激性强的动画片致精神过度紧张,学习负担过重等精神因素,都有可能与抽动症发病有关。因此对我院2011年~2013年诊断明确的85例抽动症患儿及抚养者进行性格、情绪的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2013年在福州儿童医院小儿神经专科门诊诊断的抽动症患儿,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4],因分析性格、情绪只选择7岁以上的患儿(7岁以下无量表测评性格、情绪),剔除了7岁以下的,符合条件的病历85例,年龄7~15岁,其中7岁7例,8岁19例,9岁16例,10岁13例,11岁16例,12岁7例,13岁4例,14岁1例,15岁2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15例;抚养者101例,带患儿来就诊的主要抚养者如父母亲、爷爷奶奶等。
1.2方法 所有病例均由我院小儿神经专科主任医师诊断为抽动症,由儿保医师采集病史及填写自制的抽动症调查量表,内容包括:患儿年龄,性别,抚养者联系电话、文化程度,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经过,治疗结果。患儿85例采用上海惠城软件公司提供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系统测验2.0版》,成人101例采用《心理测验综合系统5.0版》,进行性格、情绪评定,同时由儿保医师给儿童及抚养者做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电话随访1次/6个月,追踪6个月~2年6个月,给予支持性治疗,并观察疗效。
2 结果
2.1病例特征 只选择7岁以上的抽动症患儿,男女性别比例为4.67:1 ,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男性患病率较女性高,男女之比为3:1-5:1相符,患病率主要分布在7~12岁,共计78例,占91.76%。
2.2性格特征 85例抽动症患儿及抚养者101例性格分析,见表1。
根据数据统计,患儿性格分析:85例中47例是内向性格(包括抑郁质、粘液质),占55.29%,胆汁质1例,占,1.18%,多血质4例,占4.71%,抑郁质24例,占28.24%,粘液质23例,占27.06%,中间质33例,占,38.82%。
抚养者性格分析:101例中内向性格23例(包括抑郁质、粘液质),占22.77%,胆汁质11例,占10.89%,多血质23例,占22.77%,抑郁质7例,占6.93%,粘液质16例,占15.84%,中间质44例,占43.56%。
2.3情绪特征 抽动症患儿85例及抚养者101例情绪分析,患儿伴抑郁症状48例,占56.47%,焦虑症状28例,占32.94%;抚养者伴抑郁症状36例,占35.64%,焦虑症状27例,占26.73%。患儿及抚养者其中一方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共64例,占34.41%。
2.4患儿及抚养者情绪障碍与愈后 随访结果:痊愈的30例,治愈率39.47%。未治愈的46例,未治愈率60.39%,失访9例。痊愈的患儿有抑郁14例,焦虑10例;抚养者抑郁9例,焦虑6例。未治愈的患儿有抑郁30例,焦虑14例;抚养者抑郁23例,焦虑14例。
2.5抚养者情绪障碍与其文化程度 抚养者101例文化程度分析:文盲2例,小学29例,初中37例,高中(包括中专)16例,大专10例,大学7例。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84例,一方有情绪障碍的38例,占45.24%;大专及大学学历的17例,其中一方有情绪障碍的3例,占17.65%。
3 讨论
抽动症患儿内向性格47例,占55.29%,提示内向性格抽动症患儿发病过半。在治疗过程中,要进行心理辅导:①树立信心,建立平等相处的心态;②学会倾诉和分享;③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④多学习有助于与他人相处;⑤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并教会家长如何对待内向的孩子,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们,应该主动亲近孩子,与孩子谈心,帮助孩子解开心中的暗结,也可以找心理医生治疗,鼓励孩子大胆说话,有疑问多请教,家长和周围人的爱心,可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极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改善。
抽动症患儿及抚养者其中一方有情绪症状如抑郁、焦虑症状的64例,占总人数186例(患儿85例+抚养者101例)的34.41%。未治愈有46例,患儿伴抑郁30例,焦虑14例;抚养者抑郁23例,焦虑14例。提示至少有1/3以上的患儿,患病与疗效都跟情绪障碍有关,说明患儿及抚养者有抑郁、焦虑精神创伤,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等可诱发或加重抽动。
抚养者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84例,抚养者文化水平普片较低,一方有情绪障碍的38例,占45.24%;直接影响患儿的发病及愈后,提示治疗者要提高抚养者对疾病的认识。
抽动症是身心疾患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疾病,除了药物治疗还要进行心理行为治疗[5]、支持性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开始时启以支持指导为主,对患儿家庭、学校等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对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轻症患儿只须进行心理行为治疗即可。心理治疗主要是进行心理调节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信心,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鼓励患儿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控制发作的前提。行为治疗:反向训练、正性强化、集结方法、驱除消极因子等并积极缓解家长的情绪如抑郁、焦虑,帮助家长认识疾病、应对疾病、控制疾病并治愈疾病。
参考文献:
[1]黄邵良.小儿内科学[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5.
[2]王航雁.抽动障碍儿童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6,21(21): 2951-2 953.
[3]邹小兵.发育行为儿科学[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0.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技工院校 对策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中技学生是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后的分流生,大部分是中考落榜生。这些学生经历了初中毕业分流和中考失败的打击,在做事和与人交往中容易情绪化,自控能力差,甚至出现自卑、偏激、焦虑、逆反等一系列复杂的不健康心理,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各种困惑。如不正确对待和处理,就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以致影响到校园的和谐。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同行共勉。
一、技工院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可或缺
技工院校更多的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具有一定技术专长和熟练操作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这意味着中技学生虽然在年龄上与普通中学的高中生一致,有该阶段学生共同的年龄特征,但他们没有升学压力,会更快地走上工作岗位,更早地与社会“亲密”接触。为了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在校期间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自强自立的精神以及善于创新、善于合作、乐观向上的个性。
二、中技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自卑与自负心理并存,认识问题片面
到技校读书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上存在很多困难,无法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自卑、自暴自弃心理。他们将以往失败的情绪带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缺乏勇气,固步自封,自我束缚的绳索成为了他们与师生正常交往的障碍。与此同时,他们又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的一面。这些学生看问题容易片面,很少全面、发展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甚至常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从众行为,缺乏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对有这类心理的中技学生不仅要进行美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还要进行学习和生活辅导等。
2.不良行为时有发生,心理承受能力差
(1)偷窃问题。在学校,笔者经常能听到学生抱怨丢了东西,这种事确实让班主任头疼。家贼难防,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将来走进社会,也必然为社会增加隐患。
(2)说谎问题。不能诚实待人,欺骗师长甚至同学也是当前技校生的一大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学生甚至说谎说多了,竟记不得自己说的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假话当真,连自己也骗了。
(3)自尊心强、怕苦怕累、承受能力差。有些学生在企业实习时,表现出无法适应实习环境和实习要求的问题。有个别同学因违纪被老师批评后不服气,竟然不顾后果冲出教室等等。这些不健康的心态,会阻碍中技生的健康成长。
3.社会交往能力差,缺乏必要的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社会信息急剧膨胀,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影响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中技有部分同学只限于与同乡、好朋友交往,容易形成“同乡会”“小群体”等。对走上工作岗位的中技学生的调查表明,他们普遍认为社会复杂多变,人际关系微妙、情感淡漠、难以沟通。这充分说明大部分中技学生步入社会最难处理的不是技术业务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的极大不适应,表现为不善于与人合作、沟通。这主要在于学校教育长期忽视职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正确引导与训练,使学生常游离在集体之外,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如果在校期间,没有加强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他们走上社会必然会难以适应。
4.性意识觉醒早,渴望接触异性
中技学生由于生理发育的成熟,第一、第二性征的发育,体内性激素的增加,对异性产生了好奇与向往。这本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由于黄色低级思潮的侵袭,使那些性萌发、性觉醒的青少年容易产生迷惑,形成错误的观念,以至走入性的误区。屡屡发生的早恋、外租房过夜、少女怀孕等现象以及许多学生对此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都是外在诱惑与内在性观念混乱所造成的恶果。因此,对学生加强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疏导迫在眉睫。
三、技工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应对学生以上种种心理健康问题,便是教师施教成功的第一步。笔者建议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家校协同和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等不同的层面,全方位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益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例如,一位平时表现还不错、身心都很健康的学生,由于一时冲动偷拿了同学的钱,事后良心的自责使他找到老师并承认了错误。但由于教师处理不当,他从此被戴上了小偷的帽子,父母的责骂、教师的不屑和同学的疏远,使他心理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此后郁郁寡欢、自暴自弃。不但学习成绩下降,而且怕和人打交道,甚至出现幻听、幻视等问题,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他又在偷东西,最终发展到再也无法上学,陷入心理危机。而有同样经历的另一位学生,在承认错误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的谅解,老师不但没有将事态扩大,而且还把信任和改正的机会给他,把管理班费的任务交给了他。在老师的鼓励和积极支持下,这位学生终于摆脱了心灵上的阴影,能堂堂正正地处理关于钱的问题,其他方面的发展没受到消极影响,因老师的信任所带来的自尊、自信得到提高。
可见,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2.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目前,不少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事实上,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搞几次活动就能完成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每天的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笔者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老师每学期都设计操作性强的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方案,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
3.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乐观情绪,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自尊是每一个学生生活成功的关键,真正心理健康的学生每天在校园里可以心情愉悦、挺胸阔步。患得患失,常常是妨碍上进的消极心态。正所谓:“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乐观情绪就是一种“良性循环”,为此,笔者学校每学期都制定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情绪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如“欣赏我自己”“乐观心态小智囊——让快乐奔跑”“感恩、宽容、乐观”等主题班会。让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互动环节,切实体会到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并能充满自信心地面对困难,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成为朝气蓬勃的中技学生。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舆论与传媒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年级家长会等活动宣传,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人才观,创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实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