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降本增效节能减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降本增效节能减排范文1
1.国际形势。国际节能减排形势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作出了“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40%-45%的承诺。
2.国内形势。2010年3月26日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1.能耗总量。重庆公司2009年至2012年能耗统计如表1:
2.工作思路。集团节能减排的工作思路:在创新和服务双领先的规模发展思想指导下,进一步通过加强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来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做好重点能耗单元的节能降耗和绿色运营工作,控制能耗过快增长,支撑企业降本增效。加强中国电信信息化产品绿色内涵的宣传力度,推进工业与信息化的深入融合,提升中国电信绿色运营商的形象。结合重庆具体情况,重庆公司节能减排思想是:以集团工作方针为基础,因地制宜,把节能减排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降本增效,支撑企业战略转型,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助推社会节能。
三、基础管理、机制创新与宣传
1.组织管理。根据重庆公司2010年3月颁发的《关于调整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的通知》(中电信渝【2010】55号)文件,重庆公司重新调整了节能减排管理机构,成立了市公司主要领导担当组长,网发、网运、生产管理部门均参加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并设立了节能减排办公室,各生产部门和分公司设立了节能减排工作组。管理机构的建立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统计监测。重庆电信已完成的能耗监测平台是搭建在原C网动环监控平台上的,通过对原有C网动环平台的扩建,增加了能耗监测模块。通过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对重庆电信的能耗统计和分析,提供了较大的帮助,新增的能耗监测系统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及时掌握重庆电信能耗信息,通过各种比较分析,找出节能改造工作的重心,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能耗监测数据的持续监控,逐步对能耗使用情况进行优化。
3.考核奖惩。2011年4月重庆分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开展中国电信节能减排劳动竞赛活动的通知》(中国电信(2011)226号)文件要求,市公司和市电信工会下发《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劳动竞赛活动的通知》(中电信渝(2011)98号)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节能减排劳动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电信员工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创造性,促进节能减排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大力推进全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认真落实完成本年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
降本增效节能减排范文2
一、钢铁企业多元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无论是国际大环境还是我国钢铁行业内部都呈现出多元成本文化建设不断为钢铁主业降本增效的良好趋势。以非钢产业为典型例子的多元成本文化建设提高了钢铁企业的生命力,带动了钢铁主业的发展,为钢铁企业迎接市场挑战增添了新的动力。在国际方面,以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为例,目前其已经成功升级为全球性的专业材料、技术集团,通过在专业材料和技术领域的提升,除了钢铁主业外,还拥有产品服务、升降机技术、工厂技术、零部件技术、船舶系统等其他非钢产业。通过蒂森克虏伯2011—2012年的营业收入数据统计可知,钢铁主业营收仅占其26%,而产品服务业和其他产业营业收入却占到了整体的31.2%和43%,均已远超主业的经营收入。在国内方面,以武钢为例,其多元产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1992年,实施了“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改革;1998—2002年,结合辅业改制,对非钢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和专业化整合;2011—2012年,按照“同产业归并、同产品归类”的原则,完成了产业化整合,初步形成了矿产资源、国际贸易、高新技术、钢材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金融产业、钢铁物流、冶金工程及装备制造和现代城市服务等相关产业集群,成为武钢新的利润增长点。2012年,非钢多元系统职工5万人,营业收入达到623亿元,其中外销收入262亿元、利润30亿元。
近年来,安钢集团也在积极加大多元成本文化建设,以一系列的政策改革和组织会议,为非钢产业降本增效、实现产业模块的崛起鼓足动力。安钢集团积极整合产业链,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转调求存,逆势再起”和“三个务必”的战略思想,通过“1+8”、加强大宗原燃料采购、环保和节能减排等战略措施,已在实现多元产业运作的道路中取得了很多成绩。2014年,安钢按照新的产业布局要求,主要在做强铸管和铸造基地、自有铁矿石基地和一流的冷轧产品基地,做强服务钢铁主体的冶金炉料、资源综合利用、新兴物流产业板块,做强生活服务和农林、钢材延伸加工配送、工程技术产业板块,做强国际贸易、自动化、新产业板块,打造郑州实业、医院事业和房地产板块“三张名片”等方面加强企业非钢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二、国内钢铁企业的多元产业发展共性分析
1.产业链上展下延,发展资源产业、产品服务业目前,国内的很多钢铁企业在开展多元产业建设过程中普遍采取的是产业链拓展模式,加强资源产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这对于降本建设有一定的益处。拓展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主业和非钢产业的效益。而资源产业和服务产业属于低成本投入的产业,不仅能以低成本换取高收益,还能够为钢铁主业拓展市场,是“降本增益”的高明之举。此外,以拓展产业链的方式建设多元成本文化战略有利于以资源换资本、改善过往落后的经营模式,进一步迎合市场的发展需求,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了优化。例如:目前宝钢已拥有40多家全国加工配送中心负责帮助其实现降本增效,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吨;武钢江北公司在生产金属制品方面具有100万吨的能力,同时对钢结构制造服务领域进行了拓展,最近又收购了蒂森克虏伯的全球激光拼焊业务。
2.发挥平台优势,发展金融服务业平台的优势在于可以整合多方资源,实现钢铁企业经营上的专业化、规模化以及产业化。营销战略以及发挥金融服务平台的作用有利于加速物流、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实现产业的“降本增效”。目前,我国很多钢铁企业都在积极组建和成立集团财务公司,通过投资参与证券、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产业。例如:宝钢集团成立了华宝投资公司,武钢成为汉口银行第二大股,等等。
3.综合利用资源,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钢铁企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巨大的奖金成本,资源的浪费会阻碍钢铁产业的发展,而节约资源、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则可以降低钢铁主业的成本投入。循环使用钢铁冶炼过程中的余能余热发电可以获得成本资源的高效回报,还能带动非钢产业链的发展。同时,节能环保服务业也是非钢产业链的一个优良分支。例如,近年来马钢、首钢、武钢、重钢组建的节能环保技术服务公司就是很好地证明。2012年,马钢创建了马钢欣创环保公司,当年就获得收益3.5亿元,净利润高达1000万元。
4.主流程辅助配套,发展生产业钢铁企业中非钢产业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活力素”,积极带领钢铁企业走上繁荣发展之路,钢铁企业应该追求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在提升价值链的同时,积极拓展钢铁主业的边界产业。生产业主要有物流产业、信息化产业、工程技术产业以及贸易产业等,其具有低投入的特点,结合钢铁行业的主流程业务,方便钢铁企业完成降本增效的任务。目前,很多钢铁企业已经做得很好,例如:沙钢的玖隆物流园区,宝钢宝信公司的软件技术上市公司,宝钢、武钢的国际贸易公司,等等。
三、安钢多元成本文化建设的成效
2014年,安钢集团铁前板块通过抓经济料使用、加强工艺技术研究、优化高炉操作、优化配煤配矿结构降成本,钢后板块通过抓增产增效、灵活创效、优化产品结构增效益,非钢板块抓内外部市场开拓和新产业培育。“三大板块”全年共降本增效5.65亿元。冷轧、舞阳铁矿、医院综合大楼“三大工程”按照目标节点有序推进,安钢大厦、淇县农业区、永通铸造工业园“三大合作”取得了新进展。安钢集团公司打破传统经营理念,对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调整,加快由“生产型”向“市场型”转变,构建了以低成本战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快速反应、灵活高效的生产经营新模式。2014年,安钢使用经济矿512.9万吨、经济煤141.6万吨;本部生铁成本每吨同比降低422元。2014年10月,取得吨铁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0.32元、行业排名第25名的好成绩。2014年,安钢集团共研发推广高强度箱体钢板、汽车大梁用卷板、耐候钢等新产品63个,品种钢、品种材比例分别达72.16%、80.06%,薄、小、宽、厚极限规格产品产量达195万吨,在产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产销基本平衡。安钢集团还克服了资金紧张压力,坚持发展不停步,拓展合作新渠道,“三大工程”建设和“三大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亿元。
四、结束语
降本增效节能减排范文3
关键词:生产企业;节点管理;降本增效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节点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集结了很多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精髓,并融合战略管理的精华。其主要是对企业关键成功要素进行管理,通过对各个层级、各业务单元关键成功要素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达到全体员工都能够对关键成功要素的把握,进而形成一套基于企业持续业绩增长的做事思想和方法,以此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严格节点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增强企业效益的目的。
一、节点管理应用的背景
在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价格竞争,价格竞争的基础又是“成本”的竞争。企业要进一步横向及向纵深发展,顺利完成预定的各项目标,成本费用控制是重点工作,以节点管理为手段的降本增效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高效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费用不足的根本出路,一方面不断加深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市场下功夫;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完善运行机制,深挖内部潜力,降本增效。降本增效是挖掘企业潜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之一。通过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抓好成本核算与分析等基础性工作,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成本管理与控制,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降低材料消耗节点管理的主要做法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节点管理就是在生产经营中的“供、产、销”三个环节,坚持“抓两头、促中间”。“抓两头”就是一头抓好原辅材料采购管理,想办法把原料、辅助材料采购价格买的低一点;另一头抓好自销产品销售管理,想办法把产品销售价格卖得高一点;“促中间”就是抓好生产销售一体化优化工作,想办法把物耗能耗降低一点。
(一)多管齐下 挖掘潜力
企业的发展,最终作为执行者的都是人,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降本增效实施方案,并逐级分解责任目标,将降本增效压力传递到每个职工头上,只有这样才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在节点化管理之初,要不断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在企业上下逐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一是树立和增强资产经营意识,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三是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努力降低成本,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精细化管理,全成本控制
企业在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层层进行分解,通过“精打细算、精研细做,精益求精、精诚细心”四步棋。
精打细算,就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严抓成本管理。企业要始终坚持优化成本、资金和财务管理,推行全面预算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控制,对工艺、设备、技改、工资、折旧、接待等等所发生的费用都进行预算,统筹安排。与此同时,强化“严、细、实”管理,大力倡导节能减排。
精研细作,就是实施精准采购,努力降低采购成本。企业要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由公司领导班子及采购、生产、销售业务人员联席开会,分析研究市场走势,以实现最低价或次低价采购原材料为工作要求,及时调整采购策略,确定最佳采购时点和采购数量,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
精益求精,就是深化技术革新,推进精益生产。人类历史经历的三次技术革命,每一次都是科技创新的结果。因此要站稳脚跟,必须放眼广阔的市场,适时引入先进的工艺技术、设计理念,才能跟得上国内家居的流行趋势。
精诚细心,就是以诚实守信的销售策略,确保产销率。企业要坚持“诚信、精品、双赢”的经营理念,从市场需求出发,集中效益相对好的品种的生产量,力求效益最大化。同时,通过优质服务进一步的扩大销售网络,细化上门服务卡和售后服务卡的内容,并在产品交付使用后,定期进行服务跟踪,与用户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信任。
三、节点管理对降本增效的效果
引入节点管理是对原有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挑战。实施节点管理,企业通过组织管理层和员工进行节点个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学习和讨论,适时进行调整和改进,能够极大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仅以大庆油田物资公司实业分公司木材厂为例谈谈节点管理对降本增效的效果。
1.增加了销售收入。2012年,木材厂实现全年销售总额3060元,与2011、2010、2009年相比同比分别增加600、800、900万元,分别增长24%、36%、42%。
2.降低了公司运行成本。2012年木材厂办公费用4万元,与2011年相比同比减少1万元,降低26%;木材厂差旅费用4万元,与2011年相比同比减少2万元,降低30%。2012年木材厂产品单位生产成本与2011年单位成本比较分析生产成本占产成品比率降低10%。
3.提高了生产效率。2012年,木材厂共生产门窗3000套、家具20056件,与2011年相比增加增长27%。单位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小时。
4.优化了企业管理流程。木材厂通过节点管理,将业务环节进行细化,分解成工作节点,各个工作节点之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科学连接,有机联系,同时各个工作节点制定出相应目标,并落实到各个岗位。由于各个工作节点之间的关系明确、责任明确,规避了原有工作中出现的“等、靠”现象,增强了工作的紧凑性,这样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更加直接、有力、有效。2012年度,通过节点管理实施,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周期(采购―生产―销售―回款)缩短了近四分之一。
5.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实施节点管理以来,通过运用节点管理,木材厂对工作进行了详细细分,将各个工作节点的职责落实到了具体岗位和具体负责人,由于各个工作节点之间的流程得到明确和简化,使得各个节点之间能够互相监督、互相督促,极大地调动了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责任心。2012年企业的发展彰显出节点管理的实施,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强。
6.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的可持续、稳健发展离不开创新。节点管理的严格实施,促进了木材厂技术革新及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的不断改进和改善,提高了生产效率(单位产品生产时间缩短3个小时),降低了材料消耗和中间环节损失,实现开发新产品23个,技术革新6项,同比增强企业效益6%。
降本增效节能减排范文4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120-02
煤炭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长久以来,煤炭产量快速增长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煤炭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供需失衡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矛盾。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行情下,煤炭生产成本与价格严重倒挂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如何进一步破解难题,是煤炭企业脱危解困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低迷中煤炭生产成本与价格严重倒挂的主要因素
众说周知,影响煤炭生产成本及价格严重倒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国内外经济发展不景气,整个经济发展疲软,宏观经济下行,煤炭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另外,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力度加大,国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能源结构调整将影响煤炭消耗增速放缓;清洁能源加速发展和页岩油气等变革,可能对煤炭产业带来深刻影响。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火电、钢铁、水泥等传统用煤行业煤炭需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下游需求的疲软导致煤炭价格持续下滑。生产成本与价格严重倒挂。再者,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国有企业机构大而全、用人多的现象普遍存在。本世纪初期,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国有煤炭企业把企业办校和公检法等具有政府职能的机构移交地方政府,但企业医院、幼儿园、社区服务等仍由企业承担,这是煤炭企业地面人多的主要原因,煤矿企业机构设置搞上下对口,上面有一个部门,下面基本有一个科室相对应,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现象严重,真正从事煤矿生产一线的职工大约占职工总人数20%左右,造成煤矿一线紧张、二线臃肿、地面人多的现象。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虽然经过多次机构改革,大规模的整合压编、减人提效等,但每次压缩人员都是总部向二级机关压、二级机关向区队压,没过几年,就又反弹恢复原状。
受先天性赋存条件的影响,煤炭生产成本构成复杂且变化大,完全不同于其他产业,行业自身特点决定成本居高不下的因素有:一是煤层赋存不稳定,瓦斯、水、顶板灾害严重等生产条件制约产量的提升。二是国家、社会、企业对煤矿安全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各项安全投入不断增加,约束降本增效的空间。三是行业生产特点制约成本管理的效用,固定费用和生产辅助费用比重大。四是企业负担沉重加大成本控制压力。企业富余人员和遗留问题多,安置费用负担重;兼并重组矿井和资源获取投入大,短期内没有效益,还本付息负担重;小煤矿数量多,没有规模效益,管理成本大;非煤产业市场竞争力弱,仍然依靠主业扶持,增加了企业负担。
二、改善低迷中煤炭生产成本与价格严重倒挂的措施
(一)降本增效求生存
煤企在无力改变市场的前提下,只有改变自己。要么调整战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要么深挖内部潜力,降本增效,提高成本竞争优势,以适应煤价大幅下滑。作为大型老国有企业,船大掉头难,战略调整绝非短期内可以实现。降本增效就只能作为当前最快捷、最直接应对危机的手段。降本增效要从“开源”和“节流”同时入手,“开源”就是提产量、提煤质,技术创新是关键;“节流”就是降成本、降费用,管理创新是关键。要强化降本增效意识、技术创新突破产量瓶颈、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强化节能降耗、成本指标分析要形成制度化、考核激励提高管理效率,通过降本增效,帮助企业破危解困。
(二)加强资金管理
?Y金是企业的血液。如何保证企业资金链的安全,灵活捕捉信贷市场信息,扩大融资规模,增加现金流量,强化资金监管,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更加考量着煤企管理者的责任与智慧。国有企业在资金供给上主要存在经营资金缺口大、外部融资规模大、资金筹集难度大三方面问题,确保资金链安全,国有企业要坚持收支两头抓,开源节流并重。一是确保融资渠道畅通。不断加大中长期融资比重,同时力保企业融资资信等级不降。二是继续加大资金集中管理力度。基层单位的资金必须集中回笼到企业总部,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清理和规范外部银行账户,除必要的基本户、税款户和专门账户外,不得另行开立账户。外部银行账户的资金必须及时划转内部结算中心,不允许资金体外循环。三是控制投资节奏。依据年度投资计划,分清轻重缓急,有保有压,坚决杜绝无计划、超计划项目。四是加大账款回收力度。企业拿出切实可行的清收方案,确保资金流转顺畅。五是严格控制内部放贷。对成本控制不力、亏损严重、还贷无望的单位,暂停内部放贷。六是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凡是没有列入预算的,原则上不安排资金计划。
(三)走技术革新之路
从煤炭行业来看,科技创新为我国采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从煤炭企业来讲,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最大财富。是实现企业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手段。国有企业领导重视技术革新工作,积极推行小改小革,加大技术攻关。把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用先进的技术降成本,为企业解危脱困提供技术保障。
(四)积极调整发展战略
在转型的道路上,煤企依托煤炭资源,做大做强产业链,走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道路,培育经济增长点。延伸煤炭产业链,不论是附加值方面,还是能源安全、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新型煤化工都是今后煤企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煤电一体化也是延伸煤炭产业链的重要途径,通过煤电联营,实现了风险对冲,利益共沾。煤企在做好主业的同时,很多企业纷纷进军物流业、房地产、工程建筑业、餐饮、医疗服务等领域,以入股参股、资源合作等方式加快联营步伐,降低风险求效益。以期弥补主业发展短板,达到扭亏为盈目的。
三、思考和建?h
(一)煤炭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随着能源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多元化、大型化、集约化、跨国发展成为世界主要煤炭企业发展趋势。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重点矿区煤层气井下规模化抽采,推进以煤炭液化、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基多联产、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等,特别在当今国家要求企业节能减排、环保、清洁能源的条件下,作为高耗能、高污染煤炭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需要煤企加快转型;粗放型生产工艺流程局限生产效益提升,煤炭企业要将煤炭产业做深做精,提高产业附加值,提高与电力、石化、新能源、物流等领域竞合能力,这是煤炭企业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条件。
(二)煤炭行业发展要调整好战略规划
煤炭生产成本与价格严重倒挂,除受宏观经济影响之外,还与煤企自身调节机制有关。从表象上看,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是由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从深层次分析,市场需求是一定的,随着供应量的增加,煤企就要降价求销量,产品价格降低,相应的成本就要增加,成本变大就要增加产量来摊薄,这样供应量又要增加,产品价格有下滑,形成恶性循环。当成本没有压缩空间,售价持续下跌,跌破成本线的时候,企业就处于亏损状态,煤企自身调节机制不足就显现出来。所以,建议国家针对煤炭行业要宏观调控和市场自调相结合,根据市场实际需求,限定全国煤炭产量,然后根据各个省份的实情进行指标分配,在宏观调控中生产,有多少需求量,就供应多少产品,使产量和需求相平衡。
(三)煤炭企业要走精细化管理路线
降本增效节能减排范文5
关键词:企业;节能减排;实践
1.引言
近年来,能源紧张、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虽然说企业所追求的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但是若无规制约束,污染的负外部性给企业带来的超过社会成本的收益将激励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利润。可以说,实施节能减排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对资源紧缺和环境承载压力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企业自身赢得新的竞争力的需要,节能降耗就是维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企业作为法人主体,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它就需要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各项经营就要兼顾到国家的法规和政策和相应的企业行为规范。从长期来看,企业会深刻认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对自身发展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切实感受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好处,进而主动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
2.目前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成果
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是江阴市重点用能企业之一,年消耗能源折合标准煤25万吨。近年来,公司紧紧围绕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很抓企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充分发挥集团工会的积极作用,鼓励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在企业内部营造了浓厚的节能减排氛围,全面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2010年集团公司单位产值能耗(当量值)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34.3%,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十一五”期间企业累计节约能源折合标准煤(当量值)26000吨,为企业减少能源成本支出约7800万元。
企业各项能耗指标如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量能耗和单位产量耗水量均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
2009年6月集团公司被无锡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无锡市2006-2008年度节能减排先进企业”,2011年6月被评为“无锡市“十一五”节能工作先进集体”,公司于2008年通过了江苏省节水型企业的创建。
3.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的具体实际措施
3.1加快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生产档次
公司注重内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比例,如微特绳的批量生产、太阳能光伏用钢丝的研发成功,为企业能源消耗的下降奠定了基础。
3.2优化能源品种结构,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近年来,公司通过节能工艺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内部的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污染能源煤炭、柴油的消费比例由2005年的13.43%下降到2010年的1.15%,从而转向以高效、清洁的电力和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2010年电力和天然气的消耗比例占到总能耗的92.7%。
3.3工会引导,提高员工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
集团工会在关心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的节能减排工作,经常性地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引导员工主动投身到企业节能降耗工作中来。
经常性地在职工群众中开展“合理化建议”和征集“金点子”活动,活动内容涉及节能降耗、工艺革新、降本增效等,鼓励员工立足岗位,从身边发现挖掘节能降耗的潜力。对活动中产生的好的建议及时给予嘉奖,从而激发了员工参与节能降耗工作的热情。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操作技能大比武,把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等内容列入比赛考核内容,在提升员工操作技能水平的同时鼓励员工在自身岗位上进行节能小改小革。
3.4注重节能改造投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近年来,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对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在优化工艺和装备水平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用能成本。公司实施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得到了上级节能主管部门的认可,并多次得到了省、市节能专项资金的扶持,其中钢丝热处理加热炉的节能改造项目被列入了省级节能示范项目。实施的主要节能项目有:(1)钢丝热处理加热炉的节能改造。由原来的电加热、燃油加热改为天然气加热,通过能源品种结构的优化,在大大提高炉子本身热效率的基础上,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能源。企业原有钢丝热处理加热炉大部分使用电力加热,每吨钢丝电力消耗达300kwh左右,改用天然气加热后,天然气单耗在45m3左右,能源消费成本下降28%。(2)直进式拉丝机的大量应用。公司原有大中拉设备为滑轮式拉丝机,由于该设备生产工艺的局限,半成品钢丝一般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直进式拉丝机的应用,解决了电力浪费和劳动力成本高的矛盾。一般规格的半成品钢丝使用直进式拉丝机,经一道工序即可完成。根据测算,直进式拉丝机的应用,单位产品拉丝电耗节电率在20%左右,其中还不包括省去一道中间热处理电耗300kwh/t的节能量。(3)变频节能装置的推广。根据电机设备负载的变化,配备相应的变频调速节能装置,在优化生产工艺的同时,达到节电的目的。目前公司大部分设备如大中拉拉丝机、捻股成绳机等设备均配备了变频器,降低了设备频繁启动时电机功率的大幅变动。
3.5全面贯彻落实节能法律法规要求,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强化节能减排基础管理
为全力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集团公司在机构调整时,设立了专门的部门来负责集团公司的节能减排工作。公司从完善集团内部基础管理、加强企业能源消耗统计分析、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等方面着手,经常性地进行节能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企业员工的节能意识,同时制定完善了集团公司《节能减排管理办法》,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将节能降耗指标层层分解到各单位、部门,这些措施的进行,为企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体会与总结
总之,能源的大量消耗,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了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顽症。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户,实施节能减排责无旁贷。而目前,我国能源资源市场价格过低,没有体现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场价值以及环境成本。过低的能源价格以及较弱的排污收费的力度,致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滑向资源消耗高、环境代价大的低端产品和落后产业,不利于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建议,应继续、科学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理顺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体系,加大惩罚违法企业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并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将节能降耗与能源企业及能源消费者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调动各方面节能降耗的积极性。可以借鉴日本等先进节能减排国家的经验,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以及清洁发展机制,实施能效标准管理,扶持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等等。企业从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长远打算,自觉地节能降耗,实现集约经营,从而建立起节能降耗的长效机制。
降本增效节能减排范文6
位于松江区的上海浦远蔬菜园艺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绿叶菜生产与销售为主的市级蔬菜标准园,蔬菜基地内共建有日光式蔬菜大棚383 座,流转种植蔬菜面积45.8 公顷,日供应各类新鲜蔬菜达20 吨左右,是松江大学城及公安系统的主要蔬菜供应商,其中仅松江各高校就有70 万师生的日蔬菜保供量。
为了提高蔬菜生产及供应能力,上海浦远蔬菜园艺专业合作社在市农委及区农委的关心支持下,立足科学种植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通过节能减排,打造生态蔬菜基地,提升蔬菜基地的整体运行水平。据悉,在“浦远”蔬菜基地,几乎找不到有被丢弃的蔬菜废弃物,所有因蔬菜种植所可能产生的秸秆、菜皮、杂草等统统都能变废为宝,被集中回收至基地的有机肥料堆制场进行资源再生处置,通过沤制、高温发酵与消毒等将其变成有机农家肥,以打造农业循环经济。仅去年一年,该蔬菜基地即通过蔬菜废弃物利用自制有机农家肥756 吨,折算经济价值30 万元,使基地化肥使用量同比减少了22%,既提高了土地肥力与蔬菜品质,改善了土壤的基质,又降低了蔬菜的种植成本,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使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增产增效。
与此同时,该基地还通过应用活性水灌溉,增强蔬菜种植地的生物活性,使蔬菜产量与质量同步提升,农民收入增加。据统计,受益于高效节能的生物种植技术,“浦远”蔬菜基地的菜农人均年收入目前可达4.5~5.5 万元左右。“比如,以一个大棚青菜种植为例,每茬青菜能产1700 kg,全年若以6 茬计算,即为10200 kg,按0.6 元/kg计算,每个棚就是6120 元,倘若每个菜农能种植8 个棚的话,这样每人年均收入就是48960 元。”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为此向记者晒出了这一笔细账。
除此而外,“浦远”蔬菜基地如今还通过利用微喷灌技术来节约劳动成本,以缓解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利用防雾滴薄膜、遮阳网、杀虫灯、性诱剂、黄板、防虫网覆盖等手段构筑绿色防控体系,从而大大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此外,根据不同种植品种,进行分区域定岗定员,即推行一人一岗、区域不混的专业化种植,使菜园管理变得更趋规范与专业。
来源:《东方城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