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关系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1
1917年生态学的研究者Grinnel首次定义生态位的概念,它反映的是个体或种群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社会关系。目前生态位理论被广泛运用到了城市规划、企业管理、工业农业、建筑设计等诸多领域,为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生态位理论也引起了图书馆界学者们的兴趣,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将生态位理论应用到图书馆的管理中,他认为图书馆是一个有机体并处在不断的发展中,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研究图书馆生态学的著名学者黄建年认为“,图书馆生态学是将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应用到图书馆的公共关系管理中,是研究图书馆发展规律和生态现象的一门科学”。生态位理论对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管理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如何实施有效的措施,对推进生态位理论下的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的调配和管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充分发挥生态位理论的特点,应用其优势,从两方面入手达到发展的目的。第一,强化图书馆公共关系生态位,巩固已有信息资源空间。从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管理宏观的发展角度上来看,图书馆公共资源会随着资源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出现资源流动的现象,管理者应巩固已有空间,发挥积极影响。从微观的发展角度上来看,这种不明显的流动被称作生态位的迁移现象,要将其转化为面向读者的有用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可利用现有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方便,对已有的服务空间进行巩固,结合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趋势,结合特色资源的建设,建立公共关系区域内的新的资源优势,对各类纸质和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避免重复资源的出现,节省空间。公共关系资源服务要具有针对性,开展自己的特色,在生态位的竞争中获取优势。第二,扩大图书馆公共关系生态位,寻找潜在的信息资源发展空间。随着技术的发展,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同时也是图书馆发展的机会,除了通过对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外,还可以扩大图书馆公共关系的生态位,寻找发展空间,建立虚拟的生态位增加竞争优势,虚拟生态位是在图书馆资源之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对外部资源进行补充,优化生态位因子,达到扩展资源空间的目的。生态位中存在降衰和富集的发展规律,利用这一规律扩展发展空间
二、生态位理论对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管理的意义
图书馆的公共关系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是图书管理员和用户通过信息的沟通、反馈和交流而形成的一种关系。传统的图书馆公共关系的管理是一种单向传递的模式,生态位理论下的管理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更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1882年美国著名律师多尔曼•伊顿在演讲中首次阐明了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管理的核心“,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在日常运转中所发生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的社会信息沟通关系。它的研究角度是组织的社会关系。包括组织内部的人群关系、组织外部的人际关系、群体间关系、组织间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关系。它不局限于眼前的关系协调,更关注整个关系环境的长远发展和变化趋势及其对组织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渗透在管理的任何时间和发展阶段,是图书馆组织之间竞争的因素。生态位理论对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管理既是整合也是优化,其原理应用使图书馆资源管理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从整体水平来看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一种促进,同时也开创了图书馆公共关系管理的新模式。第一,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生态位理论系统的建立是以科学的方法,对内部资源和部门进行合理的分工和资源共享建设,实现了部门的协作发展,图书馆部门的细化就是对发展性的资源体系的调整,例如,很多图书馆增加了读者服务部门和特色资源建设部门的配备就是适应图书馆生态系统发展的需要。生态位理论的应用更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营造了人———资源———环境和谐共处的局面,通过生态化实现了对公共关系资源环境的优化效果,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实现了图书馆公共关系生态位的功能,使图书馆形成了独特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状况,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第二,有利于图书馆公共关系管理的创新。传统的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管理是一种单向管理的模式,呈链条状发展,注重以藏为主的资源建设结构,生态位理论下的管理模式是立体的为读者服务的,强调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资源的再生以及用户的反应,加强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注重与用户环境建立了联系,在资源建设上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循环系统,生态位的资源管理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将人与环境做到了有机的统一,实现了对图书馆公共关系管理的创新模式。
三、生态位理论的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管理的构建
1.生态位理论下的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管理的部门设置。生态理论管理下的部分设置是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的,以公共关系资源管理的功能为划分的依据选择不同的部门,一般情况下是以其中一条管理内容为主线,其余为辅助标准。现代社会资源的多样化在使用时增加了难度,有的侧重于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服务,有的是负责资源开发及宣传的,图书馆公共关系的各个部门应该是独立存在的,但是也有较强的联系性,生态位理论原理要求部门的设置既要完整地呈现其功能又避免重复导致的功效低下,为的是使资源得到专门的利用,部门设置要具有灵活性与稳定性,当用户的信息和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发生改变时,公共关系资源管理可根据需求进行变革,对整个图书馆资源管理的生态位信息可以进行压缩、移动或扩展,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管理的模式由单一型逐步转变为复合型
2.生态位理论下的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管理的资源配置。公共关系本体资源的配置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充分满足读者需求的愿望,本体资源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管理工作用的实用资源和开展业务用的服务资源,第二类是专门供用户使用的有效资源。图书馆生态位理论下的资源配置要求做到在管理中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满足用户对基本资源的需求,资源的配置要和部门的职能相匹配并在结构上要具有合理性,要对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经验能力进行确认,根据图书馆生态位确定部门的匹配人员,还要考虑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等问题,在结构上进行合理配置,设立初、中、高级别的管理人员,使人员之间达到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服务的目的。资源的配置要和人力资源以及部门职能相统一,各部门应该了解自身的职能,对办公软件的技巧掌握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要达到标准,人与物质资源的匹配要保证管理人员正常的休息和工作环境。
3.生态位理论下的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管理的时空布局。图书馆公共关系资源管理各部门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往往需要彼此合作,各部门服务机构在时间生态位上要相互统一,避免信息不顺畅的情况出现,对外服务的提供信息时间要与用户资源的时间相吻合,主要会出现两种情况,信息相包含和相重合的现象,重合状态时符合生态位理论要求的,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方便,出现包含现象时,会造成拖延或延长服务的情况。公共资源管理和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图书馆公共关系生态位的管理空间和资源的使用空间是一致的,应该选在环境优雅,用户较多的地带,对待公共资源管理的功能分布要合理,考虑到图书馆公共关系生态位的合理性和管理人员工作的方便程度,部门的空间大小也要满足资源配置的空间需要:第一,部门之间的空间定位要符合生态位理论原理的规定大小,足够容纳本体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其他一些辅的资源;第二,对外服务要满足用户对空间的需求,保证用户可以在彼此互不打扰的状态下进行阅读学习等。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2
在本课题研究开始之初,笔者对我国一号店微博营销的发展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发现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成就已经值得我们瞩目,创立之初的月入不过万到今天的日入破万,其发展已经成为了引领我国商业进步的又一新生力量。笔者在观察中发现,一号店微博的营销方式已经拉拢了一大批长期顾客,并仍然有更多的潜在顾客,这说明其发展势头必定不会到此为止。微博营销以其价格低、购买方便等有点迅速占有了市场。实际上在发展初期,由于网络刚刚起步,人们对非面对面的商业交易存在一定的疑虑,不习惯机器之间的交易。但是随着网络商业的发展,人们也逐渐接受了微博交易的方式,并越来越愿意进行网上购物,这与其公共关系策略的良好实行是分不开的。针对这一点,笔者对当前我国一号店微博营销公共关系策略的现状做了一个研究,发现其已经日趋成熟,当前他们所具备的特点已经站在了商业的前端,使得一号店微博营销能迅速取得成功并持续引领这一销售方式的发展。笔者对其当前发展的特点做了一个总结,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号店微博页面的装修一号店微博营销的思路
主要是通过微博平台进行商品展示,然后通过微博进行商品推广从而获得市场的。但是其在发展的初期,思路较为简单,主要注重了微博的展示和信息的传播,而忽视了微博本身的吸引力。诚然,微博的使用人数越来越多,现在,我国的微博注册用户早已过亿,但是网民的焦点却较为一致,基本不会关注一些毫无创意和影响力的微博用户,而我国走简约路线的一号店微博营销方式也就不能发挥其原有的效果。因此,我们一号店的微博营销在其页面装修上做了文章,其微博页面采用了较为明朗夺目的色彩,更迎合消费者推出了不同风格的页面,另外,考虑到消费人群多为青年,其装修也有了更多年轻的基调。随着网页装修的不断优化,其吸引力也逐渐提高,粉丝数不断增长,这使得其顾客基数变得更大,真正的微博营销正是从这里迈出了发展的第一大步。
2.微博话题的发起和带入微博本来就是一个交流的平台
是一个展示和阅读的平台,而一号店微博营销在前期公共关系的处理上主要针对期展示功能进行了开发,忽视了其交流的功能。交流是微博立足的根本,缺少了交流平台的功能,人们对微博的兴趣就失去了大半。笔者在本市某大学做过调查,针对的是有网络购物经验的100名青年大学生,他们普遍表示经常选择网络购物,但是频繁的网络推销信息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缺乏交流的一些商家他们更会选择忽视或者屏蔽。因此在微博店铺发展的过程当中,其自身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注重了交流的环节和可交流性的话题环节,他们当前采取的营销方式一般是话题性的,将某个商品放入到一个背景当中或者话题性的故事当中供人们讨论,这些故事一般会令人感动或者富有哲理,有一定的讨论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商品得到了很好的宣传,而微博营销也有了更为持久的生命力,关注度更是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在当前看来,其微博公关的这种策略是十分明智和值得更好推广的,这是微博营销发展中所必须要关注的重点,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3.网络商品优惠营销价格优势
是一号店微博营销所具有的最大优势,但是在发展初期这一优势体现的是不明显的,更多的商家在微博中只有一小部分的优惠,因此人宁愿在实体店进行购买。但是实际上,微博营销的商家拥有更多的客户群体,拥有更快的宣传速度和方式,更为主要的是,他们可以避免掉房租带来的成本,因此网络商家具有很大的价格空间。在一次次的网络价格调试中他们发现,每一次降价都可以使消费者群体上升许多,所以到现在,他们完全利用了网络营销的这种价格优势,薄利多销的销售方式也是他们获得成功的一大原因。
4.微博分区的清晰化
网络营销和网络商业的发展由来已久,在欧美先进国家,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国外的网络店铺发展十分迅速,其类似微博营销的营销方式也更加成熟。但是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落后于欧美先进国家,人们的意识和观念改变也较慢,尤其是微博营销本身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因此这些微博店铺的发展尚不完善。但是当前其发展形势是较为喜人的,效仿欧美先进的网络店铺,我国的微博店铺早早就有了分区的意识,服装、鞋帽、零食、日用品等分成大区,大区内部还有产地、规格等不同类别的精细划分,而当前,其店铺的分区更加清晰化,一件商品可能根据不同的属性划分到不同的区域,因此人们寻找商品变得更加容易,也更加愿意到网络商店中来进行选购。
5.意见征集模块的涉及网络店铺的优化问题
一直以来是一个困扰着商家的问题,因为当前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变化,而人们消费的热点也不断变化,甚至消费者对价格的承受力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微博店的革新往往无从下手。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的微博店铺已经开设了意见征集模块,在这一模块,消费者可以直接提出建议和批评,对于此,商家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另外,这种策略也使得店铺更加亲近消费者,让消费者有一种主人的感觉,从而提升人们的消费欲望,提升店铺的消费者数量。
6.社会性问题的关注作为一个交流平台
社会性问题一直是微博上的大热问题,也是微博一直不变的焦点,同时,这些问题也是微博能成为当前人们热衷的网络工具之一。因此关注社会性问题是网路店铺所必须要注意的。当前,我们的微博店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积极参与到了社会问题的讨论当中,甚至有一些店铺开启了社会援助计划,消费者每消费一次,其就会拿出利润的一部分进行社会援助。在社会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的今天,这无疑是销售方式的一大变革。在这一营销方式之下,我国更多的消费者将对微博店铺有一个更好的印象,而这也促进了我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微博店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二、一号店微博营销未来公共关系发展策略的研究
一号店微博营销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而在其发展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商业未来发展的趋势。网络的发展十分迅速,微博的影响力也必将逐渐扩大,所以我们一号店微博营销的公策略也必须不断完善,只有不断的发展,其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在本课题研究的后期,笔者也针对我国微博店铺发展的现状做了一定的分析,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作出了一定的总结,综合这两个方面,我找到了一些一号店微博公关的发展策略,下面笔者就将这些展开叙述,希望能为我国一号店微博营销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为我国网络商业的进步发展助力,这些策略主要是基于微博店铺自身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微博大V效应的应用随着微博的发展,很多名人以及组织开设了自己的认证微博,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网络大V,而网络大V一经认证,其粉丝数量将直线增长。网络店铺的宣传不向电视广告一样可以随便播出,一方面网络广告容易被网民直接忽略,另一方面,靠薄利多销来经营的网络店铺没有必要和能力再做电视宣传。但是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营销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利用当前出现的大V效应,雇佣大V来为自己做广告,让他们将自己的产品写进自己的微博当中,然后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2.店铺文化的打造微博当前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文化见解。而一号店微博营销却缺乏自身的文化,人们难以对其形成认同。因此,我们要打造一个自己的文化氛围,例如团队合作文化,我们要在微博中放出团队合作的一些视频,也可以在话题中放入团队合作的故事等等,让人们从店铺的宣传中感受店铺文化,一般来说,消费者更喜欢有文化底蕴的产品,这正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表现。
3.意见征集模块的优化
上文中笔者已经提到,当今我们的一号店微博已经涉及到了意见征集,但是这种意见征集是存在缺陷的,因为微博可以算一种快餐文化,而微博营销也只是一种快捷交易,很少有顾客愿意为自己提出意见。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优化这一模块。首先,我们可以为意见征集编写一些感谢语或者小故事等,抑或在装饰上突出这一模块,吸引顾客注意。其次,我们的意见可以有奖征集,促进顾客提意见的积极性,让更多的顾客参与到意见的提出中来,使微博店铺的改革更有依托。
三、结语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3
1.1公共关系变得更必要
互联网的出现,由于它具备的巨大的优势,短时间内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通。尤其是在中国,近些年网民数量急速攀升,计算机、互联网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企事业单位中的普及率也大大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逐渐向网络转移。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资源管理等发生的变化,公众需求的改变,使得图书馆需要更多地借助网络来开展公共关系显得更紧迫,更有必要。
1.2公共关系变得更主动
图书馆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本身的思想及所采用的策略方法决定了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普遍应用,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迅速性等特点,从而使图书馆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变得更加主动自由。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主动性就大大地加强了,图收馆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网络论坛、电子公告等工具信息,突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性,图书馆可以“为所欲为”按照自己的想法,计划与公众交流信息、影响公众。1.3公共关系变得更高效网络具有传统的传播媒介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使得图书馆公共关系活动更加高效。从传播范围来看,近些年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网络等的普通使得图书馆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极大地提高传播半径,扩大影响面。从传播时间上来看,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全时地信息,打破了诸如广播、电视等时长、时段的限制。而且,信息的及时更新或重要信息长时间的关注,可以使信息更具连续性、突出性。从传播方式来看,这里体现的不仅仅是从传播媒介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图书馆与目标公众的互性的增强。总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传播方式、内容更丰富、更具体、图书馆公共关系的效有显著提高。
2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公共关系的策略
既然网络信息技术的给图书馆公共关系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图书馆的传统的服务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图书馆有必要充分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提供全新的服务,提高自己公共关系的效能。具体策略如下:
2.1利用图书馆网站建立良好形象
塑造良好形象是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目的,而图书馆的网站是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公共关系活动建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工具。它的设计思路、设计风格、体现了图书馆的精神和文化,同时也向公众传达了图书馆服务的理念和价值。读者对于图书馆网站的评价很大程度影响着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意愿以及对其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图书馆网站不仅是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重要媒介,而且也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是图书馆借以向当前和潜在读者乃至全世界推销自己的工具。
2.2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全面沟通
网络信息技术山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的方式,网络论坛、电子邮件、新闻公告与读者评论、FAQ、手机网络甚至在线不聊天室等多样的网络工具方便了图书馆与公众的沟通。网络交流具有互动性、及时性、广泛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点,用户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来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并可以向图书馆提出要求、提供建议,图书馆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即时地得到读者的反馈信息,从而有效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自身所需要改进的方面。图书馆可以根据视频的点击观看量实时地了解读者的兴趣需求,以便在今后的资源提供上做到有的放矢。像这样的服务方式,通过资源共享不仅提供了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和价值的充分发挥,而且广受公众的欢迎,赢得了赞许。
2.3通过网络方式提供全新服务
2.3.1读者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建立。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允许读者建立专属于自己的个人数字图书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时事热点、问题疑惑等自主地收集图书、期刑及学术论文等。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设置,建立读者档案,向读者推荐相关的读物和最新的知识更新。类似于商业领域推销商品一样,不仅是读者自己去寻找所需的内容,图书馆也可以将自己的资源“推给读者”。
2.3.2建立图书馆网络社区。
网络社区除了我们熟悉的网络论坛(BBS)之外,还包括贴吧、在线聊天、个人空间等形式的网上交流空间。图书馆关键是要为读者提供一个环境,鼓励用户进行信息和思想的交流。网络社区的参与者不仅包括图书馆读者,还包括图书馆服务人员、图书馆行政人员、图书商等等。根据讨论的主题和兴趣的异同将网络社区设置不同的板块,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可以进行交流沟通,具有问题疑惑的读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提问寻求解决。
2.3.3提供图书馆网络咨询。
如今咨询行业发展迅速,而图书馆作为一个图书资源和知识的聚集地,理应成为行业咨询业务的重要场所。不同于商业咨询行业涉及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推广、形象塑造等内容,图书馆开展的咨询业务主要面向的是一些专业知识的参考咨询。当然,图书馆要做到真正的专业咨询,不仅要完善自己的数字资源,有些时候还需健全自身的专家系统,这样才能提高咨询的效率和质量。
2.3.4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FTP资源的建立如今已成为各个图书馆资源服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户可以通过FTP查并下载图书馆提供的丰富的数字资源,如学术论文、各种软件、公用文档、电影和音乐等。图书馆还可以开辟PtoP的资源共享方式,用户不仅下载享受图书馆因有的资源,也可以参与到图书馆的服务当中。经过注册认证的用户可以上传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还可以极大地调动读者的参与性、积极性、接近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服务方式真正实现读者与读者、读者与图书馆之间互动的交流和资源共建共享。需要注意的是,图书馆要做好其中监管的角色,完善共享的机制,避免一些诸如版权方面的纠纷问题。
3结束语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4
1.项目的界定及特征、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1.1项目的界定“项目”的提法由来以早,建筑业及军事领域最早运用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方法。项目的定义有多种,但都围绕着项目的基本概念而归纳的。ISO10006中规定项目为“具有独特的过程,有开始和结束时间,由一系列相互协调和受控的活动组成。过程的实施是为了达到规定的目标,包括满足时间、费用和资源的约束性条件。”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在MBOOK给出的定义为:“项目是为了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作的一次性努力。”德国国家标准DIN69901定义项目为“项目是指总体上符合下列条件的具有唯一性的任务。(具有预定目标,具体的时间、财务人力和其它限制条件,具有专门的组织)。”
1.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特点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复杂性程度高,建筑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都比较大,时间长,所以相对于其它的项目而言,其复杂性程度高。(2)项目进行中不确定性程度大建筑工程项目复杂性高,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政府法规变化、周边社会关系等较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之项目自身建设进度也在不断进行,其不确定性程度高,管理过程应牢牢把握渐进明细的特点。(3)建筑工程项目目标较易明确,多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相对稳定建筑工程项目较之其它技术开发项目,目标较稳定,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已实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所以项目目标一般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多数采用目标式的责任承包管理。(4)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建筑工程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多年,但与国外先进的管理尚有一定差距。
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理论
2.1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1988年我国开始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进行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应用试点。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实施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企业(简称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业主的要求和委托没,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协议要求,代表业主行使对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组织实施建造过程进行全系统或若干阶段的管理控制和服务。工程项目的管理企业是不直接与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或勘察、设计、供货、施工企业签订合同,但可以按合同协定,代表协助业主与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或勘察、设计、供货、施工等企业签订合同。并受业主委托监督合同的履行和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
2.2我国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工作的全新项目管理模式,以及逐渐过渡到项目管理规范化的出台到全新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人才执业资格的配套发展深化,使得项目管理工作在中国从单一到综合、从综合到系统,从系统到全过程,形成自成一体的管理科学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实践、提高和完善,发展到现在无论从理论体系的研究深度还是实践应用的广度看,都已形成固有的中国式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决定性地位,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国际惯例接轨在行业中的体现,是中国建筑业改革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浓缩和升华。(1)“代建制”管理模式代建制,即政府投资项目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各使用单位。它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在政府投资项目上的一种具体运用和管理制。代建期间,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代行项目建设的投资实施主体职责。(2)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运作模式工程总承包实际上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施中的一种运作模式。建筑业当前推行工程总承包其目的主要是克服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实现从勘察设计到采购施工一体化工作的有机结合,并通过社会人才资源整合,进行整体统筹安排,优化设计方案、合理深度交叉,有效地对质量、成本、进度和安全进行综合控制,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缩短工期,降低投资,保证质量,确保项目投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达到投资者所期望的最佳目标。这也正是项目管理工作所要求的真实内涵。工程总承包的定义,从广义来说,就是下面设有分包的单位。具体讲就是总包企业接受业主或发包方的委托,按合同约定完成某一项工程,并对该项工程的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等要求和目标实现负全面责任。总包可以将合同中的部分工作分包给分包单位,但对分包所负责的工作承担连带责任。建设部《关于积极培育和发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我们应当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深化,站在行业规范化管理和前瞻性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理解并认真贯彻落实。(3)工程咨询企业从事建设项目管理服务的运作模式由于我国建设行业的工程咨询管理企业发展缓慢,为了缩短与跨国公司在项目管理上的差距,加快与国际接轨,建设部在2003,年出台《尽快培育和发展一批项目管理企业指导意见》后,又于2004年出台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规定了项目管理企业的资质、业务范围以及具体要求。一方面从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服务与承包的角度规范了企业行为,提出了项目管理必须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
3.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上的现状
3.1工程项目管理程序中缺乏执行控制所谓在建设程序中的各阶段(包括建设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筑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中,建筑管理执行者通常处于一种非主动性位置,没有体现出作为一个建设的核心部门核心建设执行者的组织性及主导力量。
3.2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选择配置欠缺一般在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建造实施过程,项目管理队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关键的建设要素,决定着整个建设项目的建造实施。并且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平台上,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劳动资源模式比较传统,流动性以及各种不定因素造成配置混和。缺乏项目部门的团体学习提升,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实施。
3.3工程项目经理的胜任力不足项目经理在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重要的管理人才,处于中坚地位。他主导整个项目的发展,是项目各种需求的集中交汇点和执行点。但在现阶段的项目经理大多数所执行的管理机制不顺畅,竞争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下,模式落后;缺乏国际承包经验、高素质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以及有技术、懂法律、会经营、通外语的复合型管理人缺乏。
4.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创新管理体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变的环境中,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与挑战,有了不同以往的各种发展趋势。同样建设施工项目管理也应该在管理体系上更加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更加能够面对新世纪工程建设新的来临。必须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总结项目施工管理取得的新进展、提出符合建设施工管理的创新体系。超级秘书网
4.1积极建立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管理法人责任制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也是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地控制工程管理执行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在宏观调控下,先有法人,后进行建设,法人对建设项目筹划、筹资、以及实施管理过程中建设直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负责制,按国家规定法人享有充分的自,并对法人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制度和奖惩的制度。
4.2严格控制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投资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按照设计思想具体组织施工建造的实施阶段,是要把设计付诸实现的执行过程。施工阶段工程投资控制是把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承包合同价或投资估算内,并力求在规定的工期内生产出质量好、造价低的建筑产品。按照管理要求进行施工、选择承建分包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与使用建设资金,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处理好工程索赔。
5.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工程项目的成败。作为建设工程的有效管理资源,将成为建设项目的发展途径。通过完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对工程项目的工期、投资等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创造出较好的社会、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龚益鸣.质量写作论文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5
内容摘要
本文从范德海德政策建议谈起,对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关系做了粗线条的探讨。认为:制度制约政策,制度对政策是真包含关系;同时,政策的特性决定它并非被动适应制度,而是对制度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另外,本文还认为:政策主体对制度有很大影响,在一项制度刚刚被选择及创立阶段,这种影响大部分是正面的;在一项制度已经完全成熟和略显僵化时,政策主体许多时候对制度起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对制度的冲击力相当大。
引言
1902年,在泰国政府供职的一位叫J.霍曼?范德海德的荷兰著名灌溉工程师提出一项政策建议:在泰国湄南河畔的猜那兴建一座大型水坝,并随之提出方案。湄南河谷中央平原当时是泰国出口支柱大米的主要产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有必要适应这块土地地势坦荡但需加强灌溉的特点,修建一座大坝和广泛的运河网。范德海德的政策建议及设计方案正是适应这一需求而提出。但从1902年底到本世纪末1909年间,虽然他屡次向政府官员阐述建议并辅以一项周密的计划论证建议,该计划内含政府财政成本和效益(增加了土地税、水费)的估计数,并用社会成本及效益分析框架作分析,认为:该工程能给泰国带来大量的净社会利益。但是,直到二战后,这项政策建议才真正成为泰国的灌溉政策之一。
为什么给社会带来净利益的公共政策不能被采用?为什么最终在二战后这项政策建议最终上升为政策?事实上,可以提出这种疑问的公共政策建议相当多,范德海德的政策建议只不过是众多命运乖蹇政策中的一个例子。在这里,政策不仅仅是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更大范围的制度的问题。本文将以范德海德的政策建议为例,分三大部分来探讨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问题。第一部分将探讨制度对公共政策的制约关系;第二部分是公共政策对制度的影响;第三部分则探讨政策主体对制度的作用。
一、制度制约公共政策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到今天的市场经济制度,制度都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却的。而政策与制度一样,也是与人类社会发展伴始终的。制度、政策都是起源于人类自身利益的需要,但具体的产生方式、作用并不同。
首先,个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追求目标是理性的,他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是理性人。但理性人不等于正确的人,再加上诸如信息不对称、成本损耗等等客观因素,个人利益最大化往往不能实现。适当的制度安排可以弥补个人理性的不足,弥补一些客观因素的负面作用,使个人利益最大化得到尽可能的实现。但制度出现,并不意味着马上就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还需在其框架内细化、归类,制定各种政策来辅助实施。这样,政策就产生并发挥作用了。
其次,个人虽是理性人,但理性并不能弥补他自然性上的缺撼:个人的生命过程及生活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他无法预计生老病死,也无法预计天灾人祸。单个人在自然面前是脆弱的,需要合作来减低这种不确定性。而合作使人成为社会人。适当的制度安排可以使社会人的合作更趋合理,更有利于个人在幼年与老年获得生存保障,更有利于人避免一些天灾人祸,并使自己有能力应付一些不可抗力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从而使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向前发展。但至于怎样合作,怎样使幼年与老年获得生存保障,怎样应付灾难,则是政策所面临的问题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制度呢?制度如何制约、真包含政策呢?
制度,通俗而言,就是社会中单个人应遵循的一整套行为规则。更确切的说法,本文采用美国的经济学家道格拉思?诺思的定义:制度提供框架,人类得以在里面相互影响。制度确立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准确地说,构成一种经济秩序……制度是一整套规则、应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个人的行为。在诺思的定义中,制度是一个经济学名词,但同时,制度又是规则、要求和行为规范。因此,制度不外乎是各种具体存在的行为规则、规范的合体。政策作为规划、社会目标、议案、政府决策、计划、项目等多面体的表征词,自然而然不会脱离制度框架,而是从属于制度框架。
由于制度并非是单一形式的,具体的罗列会使制度显得纷繁芜杂。这种情况并非制度分析家们所愿,因此,制度分类是很有必要的。而政策与制度的真包含关系也主要体现于此。
诺思的分类方法,是把制度区分为宪法秩序、操作规则和规范准则三大类。同时,他又指出:这三类并非断然分开,分界线并不明确。
第一类是规范准则。这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制度,它们涉及到“文化背景”(拉坦语)与“意识形态”(诺思语)。它们是宪法秩序、操作规则的背景材料和渊源。这一类制度包括社会所处的阶段、文化传统、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心理因素等等。它们常常是非明文规定或非条例化规定的,但却使社会上的人们在潜在的国家强制力下潜移默化。通过这种潜移默化,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合法性得到确定。这类制度的特点是“根深蒂固”,变化缓慢,变动不易。
第二类制度是宪法秩序。诺思认为:宪法可以定义为对管理的条款与条件(集体选择)的规定,这里的管理包括规则的制定、规则的应用和规则的坚持与评判。这一类制度规定确立集体选择的条件和基本规则,这些基本规则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础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Davis与North)。人们一般称之为立宪规则。这些制度一经设定,非经特殊而谨慎的程序,如集体选择的条件等等;非经特殊的紧急情况,如战争、等等,它们不可以变动。当然,这种不可变动并非绝对,只是相对一个长远期而言的。就长远而言,没有一种制度是不可变动的。
第三类制度是操作规则。这类制度是在宪法秩序的框架中创立的,是宪法秩序的具体安排。它包括法律、法规、社团、合同以及政策等等。制度制约公共政策也主要体现于此。政策作为依宪法秩序而制定的具体安排,它的产生、制定、执行无一不受到宪法秩序的约束。弗农。拉坦认为:1、宪法秩序可能有助于自由地调查与社会实验,或者可能起到根本性的压制作用。2、宪法秩序直接影响进入政治体系的成本和建立新制度的立法基础的难易度。3、宪法秩序影响到公共权力运用的方式因而影响到由公共政策引入经济的扭曲的类型。如果这些扭曲很大,则市场便会显示出引入的制度变化将发生方向性错误。4、一种稳定而有活力的宪法秩序会给政治经济引入一种文明秩序的意识――一种关于解决冲突的基本价值和程序上的一致性,这种意识会大大减低创新的成本或风险。正是由于拉坦的这四个宪法秩序的观点,政策作为一种操作规则,必然受制于宪法秩序安排。
由以上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制度对政策是制约关系,是真包含关系。在“根深蒂固”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下,宪法秩序这一类制度首先得得以安排。由于这些“确立生产、交换、分配的基础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的指导性、宏观性及缺乏可操作性,政策就来执行操作任务。各种政策把宪法秩序具体化,并在实际执行中不断完善,逐渐上升为法律、规章;体现到人与人的合作关系,则表现为带有经济意味或政治意味的组织、合同、社团等等。而各种政策在制定、执行时又不可逾越“基本规则”的限制,它们在制度框架中“生根发芽”,用具体规则充实整个制度。政策是制度的附生物,随制度的产生而产生,也随制度的消亡而消亡。同时,由于制度的指导性及难变动性,有些政策建议虽是可行的、有收益的,但由于制度间的相互牵制,建议不能上升为政策。
我们回到前文的范德海德政策建议上去,查看一下当时的属制度范畴的背景材料:19世纪末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泰国作为帝国主义的原料产地与商品倾销市场,也是一体化中的一员。国际大米价格的上涨,使泰国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从而引起地价实际上涨;泰国政府采用农业研究和灌溉投资的对策来干预地价上涨;同期,泰国一直面临帝国主义侵略的威胁,军政机关投资和相关基础设施(如铁路)投资也需增加;另外,当时泰国王室及政府高层官员拥有的绝大部分土地在另一Rangsit区,一旦灌溉政策实施,农民会大批从Rangsit区迁往湄南河谷中央平原,政府高层官员的既得利益就会失去。
从这份背景材料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泰国当时的制度中的两对矛盾:其一为国家安全制度与国家经济发展制度间的矛盾;其二为保护社会中上层人物与保护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清楚地凸显出当时泰国制度框架中的牵制关系。安全要高于部分经济利益,已受益者不会放弃既得利益,二者一结合,契合点就是给社会带来净利益的好政策在制度框架中的牵制作用下被无限期延长。
二、政策影响制度
政策从属于制度,在制度框架中生成与运用。但政策的特性决定了它并非被动的适应制度,它也不仅仅只有利于制度框架的完善,它还会积极或消极地在制度框架内发生量变,最终促使制度变迁、达到制度创新。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政策能动的反作用于制度。
至于政策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凡由一定的主体作出,同时对一定的客体产生了一定影响的要求、希望、规定、强制等等都可以被视为主体的某种政策”。政策源于人类自身的切身需要,但它产生于人类在解决比较现实的问题的时候,它是在制度形成后或逐渐形成期中的具体操作。较之制度,它更具有行为特征。而政策的确切定义比较难用精确的语言说明。就众多公共政策学家的观点来看,主要有四种极具代表性的说法:
其一,以哈罗德?拉斯维尔为代表,认为政策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这种观点强调了政策行为的设计和目标功能。但缺乏具体做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其二,以戴维?伊斯顿为代表,认为政策可视为一种权威性的社会价值分配方案,对某一具体政策而言,这种价值分配将在与政策相关的目标群体范围内进行。这种观点强调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但忽视了政策的创造功能。
其三,以托马斯?戴伊为代表,认为政策是政府意志的体现,是政府选择作为与不作为的行为。这种说法强调政策是一种政治行为,强调其实践性。但忽略了作为不一定是政策,或许只是一种“做法”。
其四,以詹姆斯?安德森为代表,认为政策是政府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是一个过程概念,表现在政府为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可操作的活动。这种观点强调政策的实证性和动态性。但忽视了政策执行过程的重要性。
事实上,政策不仅仅是计划和目标,也不等同于价值分配,更不等同于政治行为,同样也非只是操作性和动态过程。政策应当是它们的集合,以上四种观点只不过是政策不同层次的形态表征而已。政策是制度框架中的“砖石”,它是“广义的规划”。这种广义的规划是灵活多变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政策由于其“潜移默化”的特征,使它又成为相对恒定而持久的政府决策。这是政策的本质属性。与政策的起源密切相联,政策是人与人合作中的一种“契约”,是有关集体成员的一种默契,是要求所有成员在给定的环境中能预测其他成员的行为准则。但这种政策又不等同于法律、法规。虽然法律、法规也近似于一种“契约”,也可以在给定环境下预测他人行为,但政策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契约将会受到多大程度的惩罚。但同时也如第一部分提到的,许多政策会逐渐上升为法律、法规。惩罚程度会被明确规定。在大多数情况下,政策与法律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分,甚至可以说法规、法律是政策的法律形态。
很明显,从上面可以看出,政策具有目标特征、行为特征、灵活多变特征、实证特征以及法律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特征,决定了政策是能动的反作用于制度框架的。
(一)、政策具有很强的目标特征。它是为了解决人类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在制度框架下细化的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其内容形式,然后加以执行、评估等等。在执行过程,要多方考察,看它是否偏离原来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种很强的目标特征,原有制度得以强化,制度框架得以完善。也同样是由于很强的目标特征,政策在执行、反馈中也会波及到原先目标,会使政策执行主体意识到目标的欠缺或偏颇。经过一系列程序,使目标有所纠正,进而巩固和完善制度的分目标。
(二)、政策的行为特征是指政策本身是在实践中完善、成型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任何一项政策制定出来都不是面面俱到、事事料到的。因此政策的最终成形是人们在实践中加以操作并完成的。但这种行为特征不仅仅是一种被动执行行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执行的。因此政策虽有目标,但为了更趋于理性化,往往在政策执行中变动目标,甚至影响其他目标,为制度增加新鲜“血液”,促进制度创新。
(三)、政策的灵活多变特征,是相对于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较长期稳定性而言的。由于政策是为制度服务的,制度变迁必然会引起它的变动。但同时由于其灵活多变,也就是执行反馈的灵活性,使它更容易促使正处于量变最高点的制度走向质变,使制度创新得以实现。
(四)、政策的实证特征是指政策作为一个完整的从发现政策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评价各个方案――选择最优方案――执行所选方案的活动过程。由于这个过程的逻辑性很强,大多数政策相对于制度要求是比较合理和可行的,可以称之为“好的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正确发现问题就可以有正确的解决方案。政策主体往往由于自身的因素,如素质、信仰以及心理等等,另外加上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认识等等的不同,政策极有可能是无效率的,是“坏的政策”。只要这个“坏的政策”实行时间足够长,就可能严重影响制度安排,不是破坏,便是突变,进而影响到制度变迁。(五)、政策的法律特征是指政策逐步完善,逐步合理,可以上升到法的阶段,成为法律或法规。政策的法律特征在人类的政治发展过程是相当普遍的。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权力无论在法理上还是现实中都是为少数人垄断的。这少数人提出的政策甚至不需要任何程序就可上升为国家法律,随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打破了这种“金口玉言”式的立法状态,政策更多的以法律、法规形式出现。这一方面促进了制度框架的巩固,但同时也使得制度框架变得僵化起来。人们的意愿往往不能实现,而改变起来又不容易,各种制度安排间必然会产生不均衡,从而引起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用诺曼.尼科尔森的话来说,就是:“制度变化正是依存于政治和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政治经济’事件”。
我们再回头去看范德海德政策建议。在这项灌溉政策中,目标是相当明确的:为给湄南河谷中央平原提供灌溉服务,给泰国带来大量的净社会利益;行为特征则体现在这项政策是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提出的,即怎样对付大米出口激增后土地价格的上涨问题;而其动态或实践性则体现于这项政策从开始到论证结束后,范德海德设计方案的出台。因此,这项灌溉政策建议虽然在1902年到1909年间屡遭否决,但其生命力却很旺盛。各个制度安排间的相互牵制,虽然有暂时的妥协――灌溉建议不被接受。但是,在出现新的制度安排,即二战后世界和平趋势加强,亚洲地区民族国家逐渐独立,开始谋求自身的发展,同时,世界银行也给予相应的支持,这项孕育在旧制度内的政策建议终于被采纳执行,范德海德设计的水利工程也终于得以完成。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固然不能说灌溉政策极大地影响了制度,但作为一个“好政策”,它确实是在影响着关键性的经济制度的运行的。它开始没有被采纳实施,但在无形中,并没有人否认它的真正价值。
三、政策主体对制度的影响
制度是一个社会中单个人应遵循的一整套行为规范,而政策则是在制度框架下行为规范的细化与执行。政策体现并执行着制度。而政策是由人制定并执行的的。一般而言,政府的高层官员以及官方机构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主体。我们把他们称之为政策主体。不可避免地,政策主体要对制度框架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通常情况下,政策主体对制度起正面影响,他们在维护、巩固和完善既有制度。然而,一旦负面影响出现,由于政策主体的特殊地位,将会对制度产生极大冲击力。本文中主要探讨政策主体对制度的负面影响。
(一)、依据西奥多?洛伊的类型学,政策可以分为分配政策、再分配政策、调控政策、和基础性政策。诺曼?尼科尔森分析,这种类型划分的标准有两个:
(1)、强制的程度。
(2)、对个人影响的直接程度(相对于个人选择的环境)
也就是说,个人在运用公共权力对政策进行选择时,他会考虑到这种政策的强制性有多大,更重要的是对他自己直接或间接的收益或限制为多大。这两个标准,决定了政策主体在制定与执行政策时并非是十分顺从、一心一意的服务于大的制度框架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曲解目标,变动执行。其后果就是需要有另外的制度安排来协调这种不和谐。
制度变异应运而生。而这种变异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
(二)、制度对政策具有真包含关系,使得政策主体与制度的关系相当微妙:政策主体更类似于制度框架中众多的“建筑工人”,而制度则类似于“建筑工程师”。本来一座大厦的设计、指挥是由建筑工程师来进行的,但由于“制度”在此等于一个盲人工程师,他心中有数,也会有别的工段长给他介绍情况,但还由于看不到真实的大厦进展情况而有些束手无策。而建筑工人则一方面按工程师的设计进行,以免大厦全倾伤及自己,另一方面又会考虑到各自的利益,或偷工,或减料,这种集体选择方式产生了异化。再加上集体选择本身的局限性,如从众、冒险心态等等,从而造成“政策主体”中集体选择相当困难,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妥协的后果就是制度内部的不均衡,制度逐渐发生变迁。
(三)、政策对制度的能动的反作用,使得政策主体在保护原有制度和反对原有制度上具有很大的主动权。一个政策问题产生后,由于其触及到制度框架或制度框架中其他具体制度安排时,政策主体认为有必要介入时,政策问题就会被立案及至制定对策并付诸实施。一般而言,介入的必要性取决于国家本身的费用利益计算,其中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取向。但由于制度本身具体条件的约束,首倡政策的主动权一般都掌握在政策主体手中,而非一般的看到此项政策优势的普通人手中,所以在一项有利于制度框架稳定和逐步创新的政策建议提出来后,由于政策主体的倾向性不同,这项政策建议并不一定能上升为政策并执行。可以说,政策主体的作为与不作为对制度变迁也有很大影响。
(四)、制度框架的庞大,制度安排的繁多,必然使各项具体制度间产生一些“真空”地带。这样,对那些属于精英类政策主体而言,就会看到如何使自己制定的政策更有利于自身的利益的机会。虽然在公共行政领域内政府机构应以追求社会效益、维护公平与正义为目的,但作为政策主体的是人。人不可能个个都是高尚的,在一个以维护上层人员利益为目标的制度框架中,政策主体极可能钻政策“真空”的空子,制定一些貌似合理而事实上不公平的政策,也会否决一些貌似与大目标有冲突而事实上很合理的政策,进行政策“寻租”。这种现象更常见于发展中国家。产生这种现象的更深层次的制度原因,正如美国政治学家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人指出的那样:
(1)、发展中国家的执政的政治集团和军事集团往往具有集立法、行政、司法、经济、军事、舆论等权力于一身的倾向,这一方面使得国家的政府部门迅速膨胀,助长不负责任和办事不求效率的作风;另一方面形成政权部门对于经济过程的过多干预,甚至出现政治和军事集团代替经济部门作出经济选择的情形。
(2)、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不得不较多考虑满足社会基本的生活生产需要而实行无偿或低价的物品与服务的分配,另一方面有往往无暇顾及各方面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政策主体更多强调职业道德自我约束而较少重视法规的管束。从而为这些人“寻租”提供机会。
(3)、发展中国家的公共部门往往过于单一化,不允许具有共同体特色的公共部门或公共组织的存在,即使出现了自发的共同体公共组织,也常常由于缺乏法律保护而遭夭折;共同体为自身提供公共物品的努力也可能遭到政策主体的反对而失败。
以上谈论的都是政策主体对制度的负面影响。当然,我们不会否认政策主体的正面影响是主流。只是政策主体事实上也是制度创立与选择的主体。一旦负面影响产生,就不仅仅是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波及制度本身。研究其负面影响远比说明正面影响有用的多。在制度创立初期,政策主体会通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维护和巩固制度,使制度框架更加完善。但如同任何新事物一样,一旦制度完全定型,人们就会熟视无睹,他们会寻求一种制度框架中的个人发展。所以政策主体目标异化,政策主体与制度主体(主要指制度的创造、选择者)已经分离,负面影响不可避免。促使制度变异。
泰国湄南河畔的灌溉建议事实上就是由非政策主体提出、但遭政策主体否决的一项政策建议。政策主体即泰国政府的高层官员们在Rangsit区拥有大量土地,在Rangsit区,政府曾做过大额灌溉投资,兴建Pasak水利工程,同时,该区还是泰国第一座水稻试验站所在地。不言而喻,泰国高层政府官员是原先灌溉政策的受益者,他们对原先的政府采取的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政策是满意的。他们对旨在维护他们上层人员利益的制度的政策是同意并执行的。但到范德海德水利工程建议提出后,这项工程虽然有利于全社会收益,但由于它触动了政策主体的利益,这种干预影响损及政府要员的利益时,这项政策建议就只能是建议,而不能上升为政策。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影响,使得泰国原先的制度已经变迁,政策主体也不在是Rangsit区的收益者,权衡考虑,这项政策建议才真正成为政策。
结论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6
建设工程档案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直接反映还有一层非常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工序的内容是要被下一道工序所掩盖的,也就是隐蔽工程。对这一部分,在工程竣工后我们是看不到的,也难以检测得到,我们只能根据掩盖前的照片、录像、图纸以及各种现场记录对这一部分工程内容进行评价,工程档案在此的作用就是无可替代了。
在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建设工程档案是建设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来看,建设工程档案的质量也是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工程档案质量好,反映工程管理规范,反映工程管理人员素质高,反映工程质量好。这一个观点可以从建设工程项目参评“鲁班奖”、“芙蓉奖”等奖项活动看出。凡是有意参评的项目,对建设工程档案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都非常重视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包括施工现场拍照、录像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视的,对档案的编制就更加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了。
4工程档案管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建设工程档案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来说,这一过程的目的和结果都是建立真实、完整、系统的建设工程档案。但对这一过程进行深入、清晰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工程档案管理实际上不是一个单独的、孤立的行为,实际上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更进一步,我们从工程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工程档案管理占有关键的一席之地。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从“人”的因素来看,建设工程资料员是建设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人员,要经过专门培训后持证上岗,而且要保证资料员的稳定。从“材料”的因素来看,所有建筑材料的检测报告、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等是建设工程质量保证材料的主体;从“机械”的因素来看,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现场调度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从“方法”的因素来看,对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的记录就是施工日志;从“环境”的因素来看,我们往往要对开工前、施工中和竣工后的环境进行拍照和录像,反映场地环境的变化;上述几个方面的资料都在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编制范围内,所以工程质量控制的五大因素都离不开工程档案管理。
早期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确对工程档案管理有所忽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培训(俗称“五大员”培训)一般是指:施工员、监理员、材料员、安全员、造价员,一直没有包括资料员。而建设工程资料员培训由各市城建档案馆自行组织,没有纳入建设职业培训范畴,也没有发国家认可的证书。近几年,随着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对建设工程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有的城市实现了建设工程资料员经常性培训,还将《资料员合格证》上网,便于查询和核对,并要求每个建设工程项目必须有持《资料员合格证》的专职人员从事工程资料编制工作,才能在工程竣工后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竣工档案;有的城市,如上海、重庆等已经将资料员纳入了“五大员”培训,长沙市2008年也正式将资料员培训纳入建设职业培训。建设工程档案管理作为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000年颁布的国务院第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首次从国家法规的层面把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纳入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对建设工程档案的内容、质量要求、报送移交和法律责任进行了强制性规定,是目前推动我国城建档案工作发展最重要的一部法规。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要求已经从微观提升到了宏观,从基层技术实践提升到了国家法规意志,这是对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中重要作用最有力的证明。
5工程档案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