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的科学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的科学教育范文1
陶行知在流亡日本时,对他触动最深的是日本发达的科学,想要国强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陶行知大力推行“科学下嫁”运动,目的是营造人人爱科学、人人学科学、人人懂科学的氛围。他进行了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今天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的内涵
陶行知总结多年的研究,概括出了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它包括: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从这些方面来引导我们进行科学教育活动。
陶行知认为,儿童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科学的国家和民族“造就科学的孩子”。“科学的小孩子”不仅要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懂得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有一定探究科学的能力和创造力。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科学知识方法,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是指科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儿童创设符合他们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条件。单纯的让幼儿学习科学是枯燥乏味并且难以理解。因此陶行知鼓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幼儿要从生活中体会,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取材科学内容,便于他们理解和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科学教育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幼儿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是“让幼儿手脑并用、运用多种感官,玩科学的把戏、做科学小实验”,即必须去“做”去行动。陶行知强调学习科学必须要亲身实践,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观察发现科学现象并理解科学原理。可见,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十分重视玩科学把戏和做科学实验,发掘幼儿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科学教育的教师。他从两方面提出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科学的头脑以解答幼儿的疑问;另一方面,教师要具有“三心”――童心、爱心和耐心。用童心来看待世界,用爱心来感染幼儿,用耐心来教导幼儿。以上两者结合起来,会有助于儿童的发展,并增进师生关系。
今天,我们在研究其内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深化了它,使之与现代要求相联系,开始了新的幼儿科学教育改革。未来,它将对我们有更大的启示意义,因为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二、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注重创设符合幼儿生活的科学教育环境。儿童对万事万物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方式,因此,要根据幼儿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创设一个适合的、有趣的、丰富的科学教育环境。幼儿对大部分科学概念难以理解,要选择简单易懂的内容,并且贴近生活贯穿于幼儿生活的每个环境每个角落,使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找到了开展科学活动的线索和依据。
幼儿年龄小,任何科学内容都要有实物的支持。因此应该为幼儿提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和充满奥秘的大自然,启发他们的好奇心。比如小班的科学活动《摸一摸》,教师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哪些东西滑滑的、软软的、硬硬的。教师就可以准备幼儿见过的石头、毛巾、镜子等具有鲜明特点的实物让幼儿用小手摸一摸,儿童自己便有了答案。还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要积极鼓励他们去观察探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每个教师都变成小孩子,加入小孩子队里玩把戏,在玩儿中接受科学教育。
(二)将幼儿带入自然界,使课程活动回归到自然和生活。陶行知强调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儿童到大自然、大社会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探索生活。
陶行知这一理念明确地告诉我们,幼儿的科学教育不能只在教室里进行的,而是要幼儿走进鸟语花香的大自然,让他们接触花草树木,观察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从颜色、声音等探索其中的奥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幼儿知道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比如幼儿园里都有植物种植区,让幼儿亲自从翻土、播种、浇水,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甚至收获果实,使幼儿亲子感受、体会、了解科学。
让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在幼儿园小课堂和社会的大课堂中有效地完成科学教育任务。
(三)让儿童去观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好奇心强,在意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从材料、方法上要生活化,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指出学科学应从“教幼儿学会观察”开始,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自己看,能观察周围环境的科学现象。幼儿对事物充满好奇,总想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是他们的天性。因此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大自然中,观察感知周围的世界,每个幼儿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这样更加丰富了他们的感知经验,为科学教育做好先前经验。比如教师带幼儿户外时可以让幼儿自己捡树叶观察颜色,形状,大小,教师抓住时机给他们讲解春夏秋冬树叶的变化,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开阔了幼儿的视野,而且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
总之,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的课改有相当的启示作用,不断引导科学教育向着多元方向发展,他的强大生命力在未来还会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素菊.陶行知“六大解放”对幼儿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 理论导航学前课程2007(8).
[2]王志明.幼儿科学教育[M].上海:上海二联书店,1998.
[3]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幼儿的科学教育范文2
作为专注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课程研发及配套教学具设计、生产,开展课程理念推广及教学教研服务指导的北京师恩阳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教育品牌,师恩教育成立于2007 年,凭其多年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不懈研究、执着与坚持,依托北师大教学资源和人才优势,师恩教育成为国内第一家也是至今仍然坚持独立自主原创研发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玩教具材料的知名品牌。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师恩教育坚持秉承“播种教育、不忘师恩”的理念,用锲而不舍和专注、专业的匠人精神做好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事业。
为此,以原始联合创始人唐安兴、刘彦斌和张友静为首的师恩教育团队坚持结合本土实际需求,坚持注重教学实践的研发理念,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创研发核心,坚持以孩子主导为本,坚持以传输核心教学思想为中心的五大理念去进行儿童科学启蒙教育。
“‘DIY:dou it youself,做你自己想做的’,这是‘趣味科学DIY’课程教学具材料研发、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我们经常会被园长、老师、家长问到你们材料为啥这样设计呢?为啥不把导线直接接好或者导线预留接口或卡口呢?我们通常回答科学启蒙教育本质是‘动手’、‘动脑’、‘引导’、‘探究’,如果是那样不如买个拼插玩具或积木玩具,也根本不用在园里学习,我们所有教学具材料研发、设计必须遵循‘动手’、‘探究’的原则,能动手一定让孩子动手,尽可能创造让孩子多动手的机会,我们不能帮也不要帮,否则就失去了科学启蒙教育的意义。”
于是,师恩教育课程实验在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前提下,甄别、选取坚持来源于生活、相对安全、简单有趣的三个原则。来源于生活主要是师恩教育教学具材料包都来源于孩子周边的事物,这样就能满足孩子们“做中学、做中玩”心理;简便不是指玩教具材料材质的简单如纸片,或操作的便捷如拼插等,而是把复杂的实验变成深入浅出的教学模式,这样就能让孩子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大大增强了孩子对科学的认识能力;相对安全是基于没有绝对安全基础上,告诉孩子什么是危险的,才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体现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安全教育的理念。
师恩教育三大原则的提出是基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特点制定的,十年的幼嚎蒲启蒙教育经历,让以唐安兴、刘彦斌和张友静为首的师恩教育团队积累了很多经验,他们认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就是着眼于生活和周围的事物,启蒙幼儿的初步认知和探究的能力。
例如师恩教育玩教具材料中的圆形基座设计,这个设计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中,充分体现了玩教具材料设计者极大的智慧,研发、设计电池盒必然涉及导电系统的正负极,从工业设计角度来分析单纯塑料模具工艺不算复杂,甚至很简单,但如果镶好用于导电的正负极金属片工艺立即变得复杂且成本大大提升。设计者在解决这个设计时可谓是呕心沥血,这个灵感的获得是个偶然也是必然,设计者在一次穿衣时纽扣(学名:子母扣)脱落掉下,捡起那刻惊奇发现纽扣掰开正好类似电池盒导电的正负极,只需在设计塑料模具时预留合适的插孔就可以,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孩子重新认识了生活中逐步淡出服装领域的纽扣,而且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拼插能力,符合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本质精神。
“课程教学具设计必须分清与玩具或积木的本质区别,保证绝大部分孩子能够独立动手操作完成,同时兼顾制造一定的麻烦,真正实现动手、动脑的教育宗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以唐安兴、刘彦斌和张友静为首的师恩教育团队还致力于教学指导手册的编写,进而根据教学指导手册对课程所需的玩教具材料采买样品或进行工业设计、绘图,根据工业绘图开模、试模、修模、定型,进入工业化生产,最后通过教学实践与推广不断更新、优化、升级实验玩教具材料,让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之路越走越长。
于是,不管是从课程体系科学、系统的设计到教学具的研发再到教学教研服务,师恩教育当仁不让地走在行业的前列。师恩教育“趣味科学DIY”课程教学具是率先获得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检测认证,并首次根据师恩教育教学具设计理念制定了行业标准,即Q/HDSEJ 001-2011《儿童趣味科学教学具》。这既是贯彻国家鼓励原创的发展战略,也是国家层面对师恩教育的肯定与认可。至于其教学教研服务,由于师范院校没有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师资培养体系,师恩教育推广课程的同时还要承担师资的培养,除了常规的教学培训,也协助地方社团组织或指导教学机构举办针对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科学嘉年华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2015―2016年师恩教育连续两年承接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科普进社区活动两百多场次,由于课程朴实易懂,教学具的趣味性得到了家长、孩子及相关专家领导高度认可与赞扬。
在与唐安兴、刘彦斌和张友静的交谈中,他们一直强调创新。“创新贯穿着师恩教育整个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师恩教育综合实力及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创新他们异常看重。于是,从成立之初起,师恩教育就坚持创新不放松,把创新做到极致。他们认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儿童是未来社会创新的中坚力量,师恩教育致力于儿童创新能力教育,是为了造就一个时代的发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培养正确科学探索习惯、培养兴趣,为未来一代的儿童注入创新的基因。
“师恩教育产品和服务包括三类: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创新的核心就是创造需求!我们要提供第三类的产品和服务,即创造需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实施几年来,整个社会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有了初步的意识和观念的变化,但还没有到达重视的地步。幼儿园教育依然没有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学、教材、教具没有统一标准和规定。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虽有统一的指导纲要,但缺乏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严重缺乏师资而又没有统一的师资培养体系,亟待建立并实施,逐步完善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人才、师资培养、储备体系,幼儿园极其缺乏用于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教学具或实验材料。正因为如此,师恩教育改变了国内科学启蒙教育的市场空白创新研发了一套符合国情的科学启蒙教育课程,同时承担了最基础师资培养体系工作。从此创新就成为了师恩教育的特质。
众所周知,教学教研的常规包括课程说明会、理念讲解会、教学培训会等,可作为学前教育领域的最大热点的科学启蒙教育行业,如何做到行业引领,师恩教育团队明白必须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对于科学启蒙教育课程,除了扩大教学机构的品牌影响力外,还得向全社会展示科学启蒙教育课程重要性。于是,师恩教育创造性策划了科学嘉年华互动体验展示活动,让所有人能够参与,可以参与,在其中体验科学教育趣味性、而不是深奥的原理、枯燥的公式,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目前,科学嘉年华互动体验展示活动已经成为了师恩教育的特色活动,每年都在北京城市科技嘉年A上展示并更新,同时深入校园和社区,如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科育社区、东北里社区等等。
幼儿的科学教育范文3
关键词: 幼儿园 科学教育 有效性
科学活动中重探究的特性将幼儿科学教育分离了出来,怎样确定幼儿园科学活动集体教学的有效性及怎样提高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有效性,成为许多教育学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文章对科学活动逐步进行系统分析,着重于幼儿园科学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的研究,希望借此探寻科学活动有效实施的新方式和方法。提高幼儿科学活动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思考。
一、始终围绕活动目标设计及组织有效的练习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旦教师确定了教学内容,就要选择相应的操作资料,设计相应的教学程序,在运用教学指导方法时,务必依据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学习关键点进行,同时需要反复考虑这几个问题:主题的目的是什么;让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必要,让幼儿了解某些现象并且获得相应的知识是否有必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其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在以上课例中,如果教师在幼儿操作前让幼儿充分思考,然后让幼儿有目的地进行操作,会更有效。
二、强化幼儿科学活动的策略及方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科学活动的导入设置得兴趣盎然。
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被称为兴趣,人们得到知识、技能的根本力量来源于兴趣。幼儿的兴趣需要教师精心培养。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及幼儿发展的需要,将交互式白板融入科学教育活动中,可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对各种现象及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育活动过程之前,评判教育活动的好坏,第一点要看导入环节,导入是否有趣决定了能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且使之沉浸在活动的快乐里。交互式白板设计活动的灵活运用,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结合交互式白板导入环节的情境创设是多样的,如在情景导入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感。情景导入是根据活动需要在开始部分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情景、游戏情景等,引导幼儿在观看、倾听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想象,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激起幼儿的兴趣。
(二)教师科学集体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进行弹性规划。
教学不同环节的设定一定不能过于紧密,否则会完成不了,而且目标的设定不能太具体。首先,教师在活动设定过程中,容易对自身能力把握不准。科学层面比其他层面更注重能力的锻炼,淡化对知识技能的追求,教师要善于分解情感和能力两个维度,设置层次性目标,使每位幼儿都能在其中得到挑战。其次,教师需要帮助幼儿做好经验准备和心理准备,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教学计划。再次,教师处理意外事件比较生硬,要弹性筹划教学设计,遇事切忌惊慌失措,干扰到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呈现有准备的材料来提高幼儿探究活动的深度和效度。
探索活动一般由相关问题引起,此类问题通常与环境及操作材料紧密相连。因此在幼儿自由探索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有关资料,材料的设定及意义既因为其能够影响幼儿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同时因为实验操作过程对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幼儿需要在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而操作材料是直接和幼儿进行对话的对象。所以,选择的材料应该是幼儿熟悉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幼儿的探究进程,应避免因材料的生疏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有的幼儿教师在教育学生什么是摩擦起电的现象时,这样引导孩子观察: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玩的东西,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幼:尺子、碎纸屑。师:现在呢,老师想请一名小朋友上来做一个实验,实验要求是用尺子把碎纸屑吸起来。幼儿动手操作,一般情况下不会吸起纸屑。师:刚才大家都开动了小脑筋,可是纸屑都没有吸起来哟!你们知道么,老师可是一个有名的魔术师,现在就让我这个大师来给你们变个魔术吧!你们想不想看呢?教师动手实验,让幼儿认真观察。教师小结: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后,可以吸起来碎纸屑,这种现象就叫摩擦起电。然后引导孩子根据材料做科学小实验,幼儿动手做实验,统计实验结果。
《纲要》中提出,要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幼儿之间的差异,并尊重幼儿个体的需要,在为他们创建宽松的心理环境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幼儿操作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材料,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探究操作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的科学能力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有效发展。
(四)教师为幼儿提供持续有效的支持。
科学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体现出它的探究性特点,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如有足够多的活动材料;组织形式新颖灵活,整体教学活动中不仅穿行分组活动,还注重幼儿个人的操作活动,开展独立探究式学习、小组分享合作式学习。此外,科学活动的领域特质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教师需要在课外休闲时间多多充实自己的科学知识;自身的语言方式要尽量做到富有启发性、适时性,丰富自己的回应方式,加强指导性评价。
三、结语
科学教育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能够启发幼儿大胆探究,同时使幼儿的发展需求得以满足,对实现幼儿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园教学中,要积极渗透对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的培养,使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时效性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李槐青.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7):60-62.
幼儿的科学教育范文4
【关键词】科学教育 教学方法 科学发现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136-02
幼儿从出生就开始探索他们所处的世界,他们运用各种感官来获取有关客观世界的各种信息,然而科学却是较晚进入幼儿园课程领域的。1924年,陈鹤琴先生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一文中指出:“孩子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并提到“我们的主张幼稚园之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从此“自然”就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儿童教育体系中。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说:“科学应为大家所了解,而且要从孩子开始。”终身教育的研究表明,生命的最初几年对以后教育过程的成功非常重要,它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虽然不可能直接培养出儿童科学家,但是科学教育越普及、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越浓厚,潜力开发就越有效,最终保证幼儿认知、情感、态度、有关技能的协调发展。
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教育目标三个方面明确提出科学教育的五个目标:①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②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③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④能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数量的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⑤爱护动植物、关注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下面笔者将从两方面谈一谈对学龄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解: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分解
幼儿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世界里,他们通过感官了解和认识自我与周围世界;通过科技媒介了解他们不可直接接触的事物,这就使得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不断扩大,在幼儿课程中,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有:①自然资源与自然现象。认识一些动植物,特别是与幼儿生活相近的,也可以是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动植物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知道动植物是有生命的,也像人类一样需要水、空气和食物维持生命;初步了解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链条关系;感知和了解与幼儿生活相近的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冰川河流、四季交替、冷热等,使幼儿认识到这些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②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科技产品认识、接触并探索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科技产品如:了解现代家用电器的用途与使用方法;认识各种农业和工业机械,理解它们在工农业中的应用;认识交通、通讯工具在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了解自然资源与自然现象使幼儿有感知身边现象的愿望,喜欢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大胆提问;通过认识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科技产品使幼儿乐意介绍幼儿园、家庭、社会生活中的玩具和生活用品,积极感知各种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教学设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有:
1.自由发现——观察
幼儿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自由发现是幼儿完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的观察和探索,有助于维持幼儿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好奇心,在自由发现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要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实物、实景以保证幼儿观察得到最真实的效果,例如: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可以带幼儿到校园、公园等比较开阔的动植物较多的场地,幼儿通过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用鼻子去嗅,甚至是用嘴巴去尝以此来获得真实的印象。
2.动手操作——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可由教师先演示实验,幼儿观察实验过程、现象、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例如幼儿在学习认识指纹形状的操作实验中,教师先讲解方法,并示范用放大镜观察指纹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讲解另外几种方法——用胶带粘、用橡皮泥、印泥等进行观察,幼儿自己操作,让幼儿在有趣味性的活动中生动活泼的进行科学探索。
3.种植与饲养
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最喜爱的东西莫过于动植物了,在对动植物的观察中有目的的让幼儿自己种植一种自己喜爱的蔬菜、花卉,例如春天到了可以让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种植一种常见的蔬菜,可以是白菜、萝卜、蒜苗等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这样既达到了科学教育的目标又增进了亲子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后期植物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代替包办,应要幼儿自己动手,鼓励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4.分 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分类的方法是指幼儿把具有某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事物聚集在一起,以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幼儿对物体分类首先要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发现物品的共同点是分类的基础,这有助于幼儿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使认识活动类化、简化,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活动采用不同的分类类型。
5.游 戏
科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游戏精神一直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常见的科学游戏有:配对游戏、接龙游戏、拼图游戏、看图识物、看图辨物游戏等,教师在科学游戏的选择上一方面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还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以保证游戏的开展;另一方面要给幼儿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当然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如:参观访问、讨论、提出假设、推论等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总之,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引路人,要不断鼓励幼儿探索的勇气,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幼儿的科学教育范文5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1)06―0050―03
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研究起步晚。进入世纪90年代后,我国幼儿园一直沿用的“常识课”被“科学教育”所代替。在考察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的现状时不难发现,在科学教育理论与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认为科学教育就是知识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一直把知识的掌握放在教育目标的首位,教育目标所追求的价值主要指向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教育目标的表述上基本上以知识为主要线索,目标具体到各个年龄阶段时,就分成为小、中、大班儿童应掌握的庞大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并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也难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受这种观念的长期影响,至今仍有很多幼儿园在实施科学教育时出现明显的“小学化”倾向,使幼儿早早便受到应试教育的浸染。这种严重违背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已经背离了科学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只会严重阻碍儿童的身心发展。
其次,认为科学教育就是要尽量缩短童年期的教育。
在幼儿教育发展史上,儿童曾一度被当做“小大人”,但这种忽视儿童童年生活、成长规律的教育理念很早就被批判,并逐渐被人们所摒弃。就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现状看,儿童的童年期被人为地缩短,儿童被当做“小大人”的问题又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一些幼儿园和幼儿家长对“神童”培养十分迷恋,片面地强调幼儿智力的发展,强调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设计许多纯智力性的科学游戏,旨在超前发展幼儿的应变能力与智力。儿童在这种成人从自身视角出发打造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索活动,肯定难以真正体会自由探究的乐趣。
第三。认为科学教育就是成人主导的教育。
在科学教育活动实践中,教育者普遍对科学教育本身缺乏科学的认识,她们往往认为幼儿科学教育就是让幼儿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动手制作,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则处于“权威”的地位,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提供、场地的布置、活动形式的运用、活动时间的长短等完全由老师决定。这种完全由成人主导的科学教育模式既不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更难以使科学教育真正成为儿童自主体验和探究的活动。
科学教育是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之一,旨在对幼儿科学素养进行早期培养,然而,从以上存在的问题中不难发现,仍然存在许多偏差。常言道: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方法,最终影响教育效果的达成。在今后的幼儿科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教师需要首先树立现代的幼儿科学教育观念。
一、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的个性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幼儿教育应以儿童生命活力的不断增强,生命内涵的不断充实为最终目标,从而实现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同时《纲要》中的“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在每个领域的指导要点中突出体现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这一重要教育原则。幼儿科学教育是当前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科学教育目标定位与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不论是集体科学教育活动,或是个别的科学教育,或是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科学教育,都要注重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而不能只注重幼儿异口同声地说出结果;要接受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更多地提供幼儿可选择性的活动机会、活动材料,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不追求所有幼儿一刀切的发展,真正实现使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幼儿科学教育的生活化
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是一种在成人指导下的主动学习,在周围环境中学习,只有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完成的。《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应奏响“生活化的乐章”,沟通生活与科学活动的联系,使幼儿体会科学就在身边,感受科学的趣味与价值,让幼儿对科学产生亲切感。这有益于幼儿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科学。我们对幼儿的科学教育也应该寻求一种更为自然、更为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倡导以幼儿生活为内容的教育,强调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要对教育有更全面的理解:不能认为只有在集体的、教师讲授的教育活动中,幼儿才在学习和发展;教师的职责也决不仅仅在教育活动,而要为幼儿创设和组织丰富的生活环境,利用生活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实现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方法和能力、科学认知和经验的发展。
三、幼儿科学教育的开放性
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支持与影响人活动的外部条件。科学教育环境是指幼儿科学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是由多因素组成的,包括幼儿园、家庭和社区资源,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整体作用。提倡幼儿科学教育的开放性,具体表现为在科学教育活动时间、空间、材料、内容、形式、方法、师幼关系、活动评价等方面的开放性。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幼儿的特点等随机开展,可以贯穿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每个环节,可以是在幼儿园,也可以在家庭或社区环境中进行;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也要注重开放性,可以是成品、半成品也可以是自然材料;科学活动内容更要广泛,来源于幼儿周围环境与生活的万事万物,根据幼儿特点选择最基础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并体现启蒙性教育的特点;科学教育活动在方法上要灵活,或对物体现象进行观察,或进行主动地探究,或根据观察、发现及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多样化的表达和记录;科学活动在形式上具有开放性,可以是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在师幼关系方面可以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也可以是合作者、参与者或指导者;在评价方面更要将幼儿在幼儿园、家庭或社区中的多方面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的主体、形式、方法、标准等方面力求开放性。
四、幼儿科学教育价值的终身性
终身教育思想渗透在《纲要》的全文中,是《纲要》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终身教育也就是终身学习,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深刻而富有远见的观点。从根本上影响了全世界的教育价值取向,也延伸拓展到幼儿园科学教育。
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人发展的条件,现代社会再也不是一个“一技在手受用一生”的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使教育成为现代化社会人的发展需要和条件,面对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的社会,教育将伴随人的一生。幼儿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幼儿教育是整个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教育不仅是为人小学做准备,而且是人的发展的需要,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是对生命全程(Iife span)关照。人的生命是一个历程,幼儿时期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对整个生命过程的关照。只有这样,幼儿园的教育才能无愧地被称为“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才能真正成为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幼儿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
刘占兰老师曾将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概括为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会用这些有益于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大价值。为此,幼儿科学教育应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探究热情和创造精神,引导幼儿逐步形成关爱和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逐步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养成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分享与交流的态度等目标放在首位,追求以促进幼儿科学素质早期培养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这些将有益于幼儿一生的发展。
五、幼儿科学教育的整合化
整合教育观是建立在幼儿全面和谐发展观基础上的,也是以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本的具体要求。所谓幼儿园课程整合,就是把课程中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整起来,使教学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幼儿园课程形态。因此,整合是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幼儿教育的整体观是我们对于幼儿教育整体性、系统性的基本看法。《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
幼儿科学教育的整合,最终应该也必然会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旌过程之中。具体表现为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形式及领域的整合。
1.科学教育目标的整合化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过程并非短期行为,在目标定位与价值取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为培养有探究性、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使幼儿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愿意并知道如何去获取知识、认识事物;其价值追求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
2.教育内容的整合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索和学习、亲身经历探索过程、感受和体验科学精神、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有关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它是幼儿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协调统一。应将自然环境和生活的关系、身边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等整合到幼儿科学教育中。
3.科学教育方法和形式的整合
科学教育活动要体现幼儿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将科学探究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社会性参与等方式相结合,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引导幼儿将观察法、操作法、语言法等相结合,重视集体科学活动的同时,也关注游戏和生活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关注区角中的生活教育。如:在幼儿吃苹果时,让幼儿观察苹果的结构,感知它的味道;在密封的水果袋中摸出苹果,感知它的质地;在快乐屋里玩角色游戏的时候,引导幼儿买卖苹果,培养幼儿初步的社交技能;数苹果、摆苹果,培养幼儿按一定顺序排序的数学观念;画苹果,用橡皮泥搓苹果,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幼儿集队时,还要等待其他小朋友,通过有节奏、富于童趣的肢体动作引起幼儿学习表演的兴趣。
4.与其他各领域活动有机整合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其他领域活动中,科学则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出现。我们说“科学无处不在”,不仅说科学的问题和科学探索的过程无所不在,同时也是科学认识的对象即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无所不在。在语言活动中,往往有很多朗朗上口的儿歌或富有童趣的儿童故事或谜语等,这些儿歌、故事和谜语本身就蕴涵了许多的科学现象和道理。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首儿歌就把小白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概括得栩栩如生、恰到好处。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其他领域的特色,从中寻求科学教育的契机和资源。
总之,在幼儿科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因为他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因为他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要了解每个孩子,因为他是一个活动的个体;我们要协助每个孩子,因为他与成人不同。幼儿科学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多方面的工程。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要最大限度地贴近自然并服务于幼儿的现实生活;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情感、态度、能力、方法的培养相结合;幼儿的主动探索与教师的适时指导相结合;科学教育与语言、社会、艺术等其他领域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儿科学教育在社会与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文玲,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幼儿的科学教育范文6
一、结合自然环境,实施科学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抓住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空间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妙的学习环境。幼儿园中所种植的各种花草树木,以及一些蔬菜和瓜果,这些在一方面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另一方面还是孩子们认识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活动教材。教师要能够不断引导孩子们对周遭的环境进行观察和探究,与此同时,教师要能够结合自然环境,给孩子们做一个丰富的讲解,鼓励孩子们进行探究学习,允许孩子们发表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对孩子们的一些不同的想法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孩子们在平等和谐宽松的自然环境中大胆表露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产生主动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欲望。
科学的探索活动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在晨间活动、游戏环节或是户外的一些活动中随时可以展开。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它所涉及的内容包含多个方面,如我们常见的小动物、小花小草、生活物品等探索活动。因此,教师要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孩子们产生永久的探索动力。例如,现在春天已经来临,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气温、植物变化等开展一定的观察活动,孩子们在对周边环境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了小草开始发芽,树叶开始成长,万物都开始苏醒了,它来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里可以得到讯息呢?春天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白云的形状有哪些呢……这样的提问可以一步一步对孩子们的探索过程进行引导,从而不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
还如,在孩子们用餐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蔬菜是从哪里来的?蔬菜的颜色为什么是绿色的呢?我们吃的饭都有哪些营养价值呢?通过给孩子们设置一些问题,让孩子们能够不断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一定的探索,让孩子们对一些没有得出答案的问题,回家搜集资料,并尝试着做实验,在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将自己得出的相关结论和周围的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和探索,最终呈现最佳的答案。
二、组织操作实践,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
对于幼儿园的科学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教学布局情况,创设例如植物大本营、动物新天地、科学发现室以及科学探索走廊,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科学活动进行一定的探索和分析。在班级中开展一些科学的游戏区,动植物观察角,并提供一些可供实验操作的各种材料。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孩子们的科学探索提供便利,让孩子们能够充分享受到探索带来的乐趣。例如,在学习了有趣的镜子之后,教师和孩子们可以一起搜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通过不同的形状的勺子,了解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一些常识,然孩子们尽情探索到镜子的奥妙指出所在。在组织的自由的操作实践中,不断增强孩子们对于科学探索的趣味性,点燃孩子们对于幼儿园科学探索的兴趣,不断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
三、创设探究区角,让幼儿保持探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