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孩子算术最好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孩子算术最好方法范文1
感受艺术
我去的那个班的孩子都是4岁左右,老师是位五十多岁的西班牙人罗兰女士。在家长会开始之前,老师带家长们做了一圈简单的“巡礼”。教室气氛温馨,屋子中间是围成一圈的小桌椅,两侧是娱乐场所,各种玩具应有尽有,而且摆放得整整齐齐。墙上贴有各种美景照片、卡通画和孩子们的美术习作。
家长从老师那里知道了幼儿园新学期的教学计划:重点是让孩子接触和感知艺术,除了每天在课上继续让孩子们大量绘画外,老师还组织孩子们参观艺术博物馆或美术馆。
当一名家长焦急地问老师准备什么时候开始教算术时,老师微笑地回答:那是小学的教育内容,不是幼儿园教学的重点。对一个4岁的孩子来讲,最重要的是培养生活的情趣而不是单纯的学习技能,因为这能让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
寓教于乐
老师会把周一到周日的名称字母都做成纸片贴在墙上,每天上课的第一个游戏就是指定两个小朋友告诉全班同学今天是星期几,挑出相应的纸片,然后在一个大日历上用红纸片拼贴出当天是星期几。老师还会经常问孩子们“周三是明天、今天还是昨天?”“过完万圣节的第一天是星期几?”这样的问题。“在游戏中训练孩子们建立准确的时间概念”,这是老师的良苦用心所在。几乎每一个节日,老师们都会教孩子们亲手做一个精巧的小玩具送给亲人,这些作品虽然有些稚拙,但都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
做你自己是最好的
教孩子算术最好方法范文2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股PAT运动,即Parents as Teachers(让父母成为老师),主张“早期教育不单是教育孩子,也是教育父母”。以此为源起,“生活式早教”渐渐流行。教育界权威人士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生活式早教”倡导把“课堂”搬回家,特别强调“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如今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家长推崇“生活式早教”,家长们体会到,早教的过程,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过程。
借助“生活元素”教孩子
(黄女士,34岁,某科研所研究员)
说起“生活式早教”,其实不少家长都在运用,只不过有的家长是有意识的,有的家长是无意识的,我则属于前者。四年前,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感触最深的就是美国的生活式教育,他们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课,比如教孩子烤面包、做煎饼、策划旅游线路、买东西讨价还价等,引导孩子学习各种知识,我觉得很受启发,回来后便将这种生活化教育运用到了教育女儿逗逗上。
教具不用刻意准备,孩子生活中随时接触到的物品都可以当教具,比如牙刷、毛巾、杯子、电话、手机、电视、电脑、沙发、桌子、衣服、鞋袜、鱼缸及锅碗瓢盆等,借助这些物品教孩子学认字,学英语,认识数字,练习观察,提高认知水平。比如,我家逗逗前不久参加区里的幼儿趣味英语比赛,获得了二等奖。不少家长都找我取经,问我是不是让孩子上了英语兴趣班,学的什么教材。其实我女儿并没上什么英语兴趣班,就是我平时借助生活中的道具随时教她的。比如,喝水的时候,我就教她杯子(cup)、水(water)等单词;刷牙、洗脸的时候,就教她牙刷(toothbrush)、毛巾(towel)等单词;吃水果的时候,就教她苹果(apple)、梨(pear)等单词。单词积累多了,再教她扩展为句子,再到简单的会话。女儿的英语都是这样在生活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学习的。
再比如教孩子认识数字,开始逗逗爸跟我念叨过好几次,说逗逗是一个对数字不敏感的孩子,哪怕你很形象地教她2像小鸭子、3像耳朵、7像拐杖也没有用。我就想,既然逗逗对这种传统的方法不感兴趣,能不能想个别的办法激发她对数字的好奇呢?我发现逗逗喜欢玩电脑,很喜欢胡乱按键盘,我便灵机一动,打开Word文档,把字体设得大大的,很清晰,然后让逗逗按数字键,她按出来哪个数字,我就教她认识哪个数字,逗逗的兴趣可浓了,一来敲击键盘很好玩,二来大概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掌握主动权,自己敲数字自己认,不一会儿逗逗就认识了好几个数字。那一周,我晚上用电脑的时候,逗逗就会凑过来玩一会儿,经过反复敲击数字键盘,她不仅对数字不再陌生,对简单的计算也有了兴趣。
我家有个不错的创意,叫“蔬菜大课堂”,我觉得也是我“生活式早教”的一大成果。这个创意,缘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天我观摩到有个绘画班开设的“蔬菜实践课”,我觉得在家里也有条件开这个课,因为我家房子比较大,一般周末时我哥哥和我老公的姐姐都会带孩子过来小聚,我们会做一大桌子菜,何不借这个机会多采购点蔬菜,给孩子们开个“蔬菜大课堂”呢?而且,三个孩子年龄差不多,也能玩到一起。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方案,跟嫂子、姐姐商量,她俩拍手叫好,一致赞同。第一堂课就很精彩。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猜谜语认蔬菜”,第一个谜语是:“一个胖娃娃,住在水里面,腰身细细的,心眼多多的。”猜这个谜语孩子们颇费了一点周折,从白萝卜到空心菜到蝌蚪,愣是天马行空一大圈还是不着边际,最后在关于荷叶的提醒下,逗逗反应过来了:“是莲藕!” 可为啥叫“心眼多多”呢,我将莲藕切开,让孩子们看莲藕的一个个小孔,孩子们恍然大悟的同时,对藕丝又产生了浓厚兴趣。第二个谜语是:“头戴绿帽子,身穿紫袍子,小小芝麻子,装满一肚子。”这一次孩子们猜得非常顺利,估计茄子的紫袍子已经深深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里。可是孩子们不明白为啥会有小小芝麻子,我只好现场展示茄子的“肚子”。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非常精彩的小细节,那就是在我的提醒下,小家伙们大声喊出“茄子”的口号,笑作一团!第二个环节是切菜。你不得不承认孩子比大人富有想象力。大人切菜也就讲究个刀功,可孩子展示的是创意。逗逗说,她切出来的西红柿里面有个蝴蝶,眯眯(我侄女)举起她切的胡萝卜说是太阳,而洛洛(我外甥)展示他切的一块土豆:“这是喜羊羊的脚!”切完菜,“课程”进入第三个环节:蘸色盖章。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想象,把颜料涂抹在切过的形状各异的蔬菜上,然后拓印在白纸上。逗逗将黑色颜料涂在包菜横切面上,拓在纸上,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洛洛用莲藕涂抹的画面很有男人气概,他解释说是“车轮大战”,在蓝色的大道两边,有两军作战。蓝色车轮大军战胜了咖啡色车轮大军。无论是切蔬菜,还是蘸色盖章,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我真切感受到了借用生活元素教育孩子的妙处。
帮我缓解“早教饥渴”
(杨女士,31岁,某纸品公司文员)
“生活式早教”的理念,帮助我缓解了“早教饥渴症”,让我受益匪浅。从儿子杉杉一岁开始,因为担心他“输在起跑线上”,我就对如何教育他十分焦虑,上网查了各种早教信息,遇到有孩子的同事或亲友我也经常跟人家打听,让孩子上了什么兴趣班,都学了什么,孩子进步快不快。媒体上的一些报道也会刺激我的神经。比如我们当地电视台报道了一个神童,7个月会10以内的加减法,8个月会乘法口诀,1岁半能背近100首唐诗,我更担心儿子将来被淘汰,坐立不安,几乎有点神经质。
一天晚上,我跟丈夫说了我的担心,忧心忡忡地问他:“咱家杉杉可怎么办啊?”丈夫莫名其妙,回了我一句:“什么怎么办,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神童啊!”但我就是觉得人家的孩子好像个个都是神童,就我们家杉杉咋看咋普通。为此,我加大了对孩子早教的力度,花大量时间来教孩子认字、背诗、算算术。同时,我还向神童妈妈学习,把孩子的房间布置得极有学习氛围,墙上贴着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三字经》等,小黑板上写着儿歌、童谣、唐诗等,电子相册闪现的是世界名画,此外,家里的不少物品上都贴有中英文对照标签。我丈夫说我:“你这么做也太过头了吧!”我说:“不这样又能怎么办,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考个公务员,几千人争一个名额,不让孩子早点起步能行吗?”
可让我难过的是,虽然我出力不小,效果却并不明显,儿子各方面还是表现平平,情急之下我又给儿子报了少儿英语、珠心算、绘画、围棋等6个兴趣班。晚上和双休日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带着孩子到处上课。奔波了不到一个月,问题就来了,孩子居然产生了厌学情绪,一上课就神游,心不在焉,就连一对一的教学也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而且,每到快要出门去上课时他就嚷嚷:“我不去上课,我讨厌上课!”有个周末为了不去上课,他还以不吃饭相要挟,并大发雷霆,把书包里的课本全倒在了地上。见此情形,老公劝我:“这样下去,孩子不到上学年龄就会厌学,我们还是向专家请教一下吧!”
我觉得老公说得有道理,就向一位家庭教育指导师咨询。指导师的话让我吃惊,他说我患了当今不少家长的通病――“早教饥渴症”。他跟我解释说,因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实行“压榨式早教”,力图让孩子认很多字,背很多诗,做很多题,学很多特长,可结果却适得其反,孩子看似先人一步,却很容易厌学,上学后学习成绩反而会落后于那些起步晚的孩子。指导师建议我,不妨尝试“生活式早教”,把教育融入生活中,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发掘孩子的潜能。按照指导师的指点,我先将孩子从兴趣班中解放出来,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渗透性、随机性教育。比如我发现儿子对蝴蝶、蜜蜂、蚯蚓、蚂蚁等小生物很感兴趣,就借机训练他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我们家有个大露台,种了好多花草,常有蝴蝶飞舞。我便招呼儿子来看,引导他观察蝴蝶对称的花纹,注意蝴蝶的不同品种,然后启发他自编算术应用题:“先飞来了几只蝴蝶,又飞来了几只蝴蝶,一共有多少只蝴蝶?”接下来到书房上网查有关蝴蝶的知识,念给他听。这种方式有趣轻松,孩子很喜欢,而且能举一反三地学到东西。再比如,儿子有很多玩具,老公觉得可以通过这些玩具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便经常在儿子玩玩具时提问他:“为什么沙漏玩具里同样是沙子,有的流动快、有的流动慢?”“是什么原因让跳跳球跳得这么高?”“为什么同颜色的磁棍不能吸到一起?”然后引导儿子查找资料,学习科学知识。尝试这种“生活式早教”后,孩子明显比以前兴趣广泛了,也比以前自信了,我的紧张焦虑情绪自然也得到了缓解。
教育方法生活化
(林教授,男,42岁,学前教育专家)
生活式早教,我认为不仅内容上要生活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形式上及方法上也要生活化。首先,应选择有趣的游戏式活动,来提升孩子的多种能力。比如有人说“拍皮球好过弹钢琴”,这话乍一听有些偏激,让家长很难接受,高雅的弹钢琴怎么会不如拍皮球呢?但细琢磨这话还有一定道理。实际上,从促进孩子身心发育这一点来看,拍皮球一点不亚于弹钢琴,甚至还可能好过弹钢琴。现在不少孩子学弹钢琴,大多是被大人“逼”的,孩子自己并不乐意,而且最初的练习会让孩子感觉十分枯燥,如果家长再引导不得当,弹钢琴对孩子来说就成了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因此,就出现了有的孩子希望小偷把他们家的钢琴偷走,甚至有些极端的孩子会自己破坏钢琴。你想想,这种被逼无奈地学弹钢琴,孩子怎么可能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拍皮球就不同了,孩子多半是喜欢拍皮球的,而且拍皮球会有多种情感体验,拍多了他会开心,拍少了他会沮丧;拍出花样来,他会有成就感;拍失误了,他会懊恼……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会增强他内在的感受力,让他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还有,你不要小看了拍皮球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动,它还可以拓展出非常多的游戏,很巧妙地融进去许多知识,让孩子在快快乐乐的玩耍中收获多多。比如,拍皮球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数与量,以及前后、上下、左右、远近、高低及时间长短等概念;左右手协调拍球可以促进孩子左右脑均衡发展,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及动作敏捷性;拍皮球可以提升孩子感知空间的能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技巧等。再说了,即便单单从开发音乐智能这方面来说,拍皮球也照样对孩子有帮助。我们说,一个人对声音是否敏感,部分地决定他了他对音乐是否敏感,而拍皮球可以培养孩子对声音的敏感。皮球落地时会发出声音,皮球落在不同的平面上,比如落在水泥地上、落在木地板上等,发出的声音会不同;皮球落地的高度以及速度发生改变,发出的声音也会跟着改变。引导孩子捕捉或发现拍皮球时的不同声音,可使孩子的听觉更加敏锐,对节奏感有所体验。一个拍皮球就能衍生出这么多教育孩子的切入点,可见玩耍和游戏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地开掘和利用。再比如,钻纸箱游戏可以提升孩子对空间相对位置的判断力;捡豆子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分发东西的小助手游戏,能给孩子提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机会。
教孩子算术最好方法范文3
【关键词】幼儿教育;全面教育;和谐教育;寓教于玩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已十五年。在我的从教经历中,每每听到很多幼儿家长以自己的孩子入学前认写多少汉字、会数多少自然数为荣,甚至将此作为入园后孩子受教育程度,幼儿园办园水平高低的一个评估尺度。殊不知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的,是有悖于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的。
《幼儿园工作规定》明确提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施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规定强调了幼儿教育的全面性、和谐性,突出了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且以体育为首的问题,突出了幼儿教育须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
既然幼儿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那么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就应当有别于学龄儿童的教育。《幼儿园工作规程》是这样要求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展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动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这段文字是对幼儿教育的全面性、和谐性的具体表述,它既科学、准确,又明了具体,既对体、智、德、美分别要求,又凸现体、智、德、美的不同梯度,既强调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又突出四者发展的互相渗透。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幼儿教育工作的原则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合理的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这一点不仅要让我们全体幼教工作者明白,自觉践行于工作中,更要使我们的幼儿家长明白,以摒弃他们对幼儿教育的两点片面认识,一是认为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幼儿园,盼望自己的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下,学好汉语拼音、多识字、写好字、做好算术、读好书,甚至写好文章等等;二是认为幼儿老师带领幼儿“游戏”就是误人子弟、不务正业,应当让我们幼儿家长清楚;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幼儿的心理发展,幼儿记忆及思维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想像力及意志力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通俗点说就是离不开“玩”,正所谓玩中寓学、玩中寓教。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玩中寓学、玩中寓教”呢?下面从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两个层面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幼儿教师要通过游戏让孩子在无意中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由于幼儿的注意时间短暂,因此,要通过游戏让孩子在无意中学习,这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之一。
好动、好奇、好玩是幼儿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形式多样有趣的小游戏,让幼儿在玩中“练”,乐中“学”,会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浓。例如:我在教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几个几何图形,先让幼儿看清每个图形的特点,根据图形特点告诉幼儿图形的名称。再让幼儿分别藏进去,然后再让幼儿去指定图形里抓人,并说出哪个小朋友在什么图形里。这样幼儿既爱玩,又很快掌握了这些几何图形。这些操作性游戏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潜移默化地学到一些死记硬背学不会的知识。
幼儿经常动手动脑,独立地从事一些活动,既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有促进幼儿身体、智力、能力以及性格、情绪等方面的发展。老师、家长要放手、创造条件、支持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另外,美工课上,我为幼儿提供很多半成品及废旧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按自己想像任意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幼儿可以用在大人眼里看来根本没有用处的废材料做出不同的物品,使幼儿的想像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与此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每当活动结束后,要求幼儿把各种作品及材料放在指定地方,保持房间的整洁。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游戏需要,又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二、幼儿家长是幼儿全面发展 、和谐发展的导师
幼儿的注意力通常不稳定,他们对某一事物的兴趣与他们的好奇心、新鲜感受分不开。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善于发现和引导,经常带孩子出去参观,外出散步或者带孩子摆弄和拆卸各种玩具等,让孩子在探究“秘密”的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另外,在孩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家长对他们期望不能超越他们已有水平和他们通过学习最可能发展到的水平,并要及时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
教孩子算术最好方法范文4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家长们肯定都还记得那一场有趣的官司:1968年,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结果是,家长打赢了官司,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自由发挥就是发散思维,就是想象力。
然而,一种怪现象正在孩子们当中蔓延开来,使我们原本聪明无比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没有想象力。那就是“懒脑”现象。
“懒脑”现象: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应用心理学教授迈克尔・施尔领导的研究小组的最近研究结果表明,现在的孩子与30年前的同年龄孩子(1976年)相比,3~4岁孩子的智力水平已大幅度提高;而14岁孩子的智力水平非但没有像人们想象的大幅度升高,相反要落后1~3年。原因是:学校密集的考试;经常看电视(只能鼓励孩子们的被动性);很多时间玩电脑,使他们不愿做对开发智力大有裨益的动手能力的手工活。
让宝宝从小拒绝“懒脑”,摆脱“懒脑”,放飞想象力的翅膀,你可以这样做:
1 大量观察。人的想象总是以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为基础的。头脑里的形象是通过广泛接触事物而形成的,丰富、开阔而深刻。反之,孤陋寡闻,头脑中形象单调且稀少,想象自然狭窄、肤浅。因此,父母要尽可能地多让孩子感知客观事物,并引导孩子全面、仔细而且深刻地观察,以便孩子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真实的事物形象。
2 让孩子多听故事。多听故事,就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使孩子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经常听广播中的评书连播、电影录音剪辑、相声等节目,还要抽空多给孩子讲故事。同时,还要启发孩子自己多讲故事。开始可以复述故事,渐渐自编故事,这对发展孩子。
3 大量阅读。如果孩子能够自己看书,这对她想象能力的发展就有利了。因为靠听别人讲故事,总归有局限,如果自己通过视觉来阅读,就可以经常主动地进行再造想象。所以,只要孩子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就要及早指导孩子阅读,而且还要多给孩子买些书,为孩子大量阅读提供条件。
4 绘画和写话。从小教孩子画画,有助于发展她的观察力,也有利于想象能力的培养。因为无论画什么,总是先想象而后才画出来的,即使三四岁的孩子,有时画个东西什么也不像,但这培养了她的想象能力。至于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让孩子把想说的写下来,也是培养孩子想象能力的好办法。因为要通过文字写清楚一件事,没有反复认真的想象是不可能的。
5 多实践。常言说:“实践出真知”。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经常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支持孩子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游戏,让孩子适当看看电视和电影或者是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这都有助于孩子积累经验,发挥想象能力。
6 丰富语言。尽管孩子的头脑里有丰富的形象,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也难以形成丰富的想象。所以,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对提高想象力十分关键。
7 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同时鼓励他们不按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
这些行为扼杀想象力:
1 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了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2 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3 制止孩子与众不同。这也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
4 过早开发智力。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结果孩子记下来、背下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链接世界:
身在美国,两个孩子都在美国读书的妈妈陈晚告诉你,美国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
1 美国小学里艺术类功课的设置,要比中国丰富得多。算术语文固然重要,但艺术熏陶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我家二宝的绘画课上,有一次美国老师就是这样告诉学生的:来,你们都画一个外星人吧。这堂绘画课的结果是,美国老师收到了几十个外星人的图片。无所谓标准答案,更谈不上模仿得是否逼真,只要是用心设计外星人的孩子们,最后都得了高分。
除了绘画课,美国小学的音乐教学也非常值得称道。美国小学生到了三年级,人人都要选修一门乐器。随后,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这门乐器会跟着孩子们一起升学。
音乐和想象力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作曲家是根据什么创造出美妙的音乐的?一定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失聪后的贝多芬,他晚期的创作被认为是“超越了以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及的最高领域翱翔”。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没有贝多芬的晚期成就。
2 美国中小学几乎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外出远足(field trip)。
美国学校外出远足教学的距离有远有近,内容极其丰富多彩。比如我家二宝去年上音乐课时,全年级同学跑到纽约的百老汇观看音乐剧去了。最近二宝的学校又去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艺术馆看画展。我觉得无论是课堂还是外出教学,美国学校对培养孩子们的艺术修养方面非常用心。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学校借鉴。
美国中小学每年至少会举办一次科学节(science fair)。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科学节的比赛。这种比赛选题非常随意,没有标准命题,孩子们对什么拿手,对什么感兴趣,就拿什么课题去报名来试试身手。记得我去年参观一个科学节时,看到一位美国孩子的研究课题非常有趣,他研究的是可口可乐瓶子的变迁史。还有孩子研究当地出产的岩石。
3 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他才会做得最好。
教孩子算术最好方法范文5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的家教指导书,内容贴近实际,书中介绍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理念,对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都有所涉及,非常适合我们这个年龄初为人父母的八零后阅读。
通读全书,有几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就是如何与孩子相处。在传统思维中,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听我们的话,按照我们的想法和指令去生活学习,往往我们在这种管理性的思维模式中,过分限制了孩子的天性,最终导致孩子对父母的逆反心理。所以,我觉得作者传达的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引导他做好每一件事,而不是安排好他的每一件事,或者替他做好每一件事。给他更多的鼓励,去强化他的优点,并推而广之,而不是反复强调他的缺点或者错误。想要孩子做好某件事,就要想方设法保护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而不是通过反复地指令和强迫去让孩子做,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这件事,甚至最终把这件事放到了敌对的位置上。比如想要孩子好好学习,就要保护他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通过大量的作业来滋生他对学习的反感,不是通过对分数的过分追求来加强他对考试的焦虑。
第二,作者的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小学主要解决的是学习兴趣问题,初中主要解决的是学习方法问题,到了高中,才是真正比拼学习能力的时候。所以说,在小学初中阶段,学校已经把考试成绩的重要性渲染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家长这个时候就不要对成绩再有过分的关注和追求。因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并不会与孩子将来的成功与否有决定性的关系。这一点我从实际经历中就深有体会,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在走入社会后,他们的成就并不一定就比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差。不过我虽然想到了这一点,但是我觉得作者总结的更精准,更透彻。所以孩子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保护他对学习的兴趣,不要让他对学习感到厌烦甚至恐惧。
在此,我也郑重地推荐所有为人父母的朋友都来读一读,正如本书前言中所说的,我们每个人的孩子都是一块玉,如果我们只会拿着锄头去雕琢,最终只能把这块美玉变成一文不名的石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500字(二)
最近阅读了一本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教师,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工作,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这本书是作者联系自身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女儿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她以一位家长的身份和研究者的角色,把抽象的教育原理用日常行为讲出来。她对一些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之深和操作之精辟,我认为这本书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教育学素养,内容写得不仅通俗,而且非常专业,看了这本书后,该书似乎开始影响我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下面我就谈谈看了本书后的一些感想:
有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以自认为是对的方法去教育和关心孩子,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只是强行把自认为对的道理说给孩子听,孩子不听,就一遍一遍的重复教育,时间一久,孩子也会觉得厌倦。在"如何提高爱的质量中"所阐述的是家长在教育幼儿时要用"活"的方法,而不是灌输给幼儿死板的硬道理,可以告诉幼儿为什么要这么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说,否则他永远都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另外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孩子一时间有可能达不到你所要求的,那就要降低一些要求,让孩子慢慢的去学会并达到要求。
第二章为:把学习变成轻松的事。
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能变得轻松愉快。幼儿园的教育亦是如此,幼儿对于枯燥乏味的知识及教育形式的单一贫乏难以接受,他们喜欢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新奇的事物和鼓励的语言,不喜欢被拘束的感受。过早的对幼儿园孩子施加学习的压力,会让他们对学习感到厌倦,变得不喜欢学习。现在的家长对幼儿要求过高,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寄予较高的期望,要求他们会做算术、认识并会写多少多少字。
其实,不用过早的要求孩子学会这个、学会那个,只要家长的教育得法,幼儿会自然而然地学会你所期待的东西。就如卢梭所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子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这说明和谐、合理的方法往往是最美的,也是最有效的,坏的方法会把原本简单的的复杂、低效。
我们在儿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好方法,不要想当然地用坏方法去教孩子。这章同时也说明了幼儿的最佳学习状态是在游戏中显现出来的,应该把孩子的乐趣放在首位,学习放在第二位,想办法保护幼儿的兴趣,树立他对学习的自信。和生活结合的学习效果更好,源于生活的教育无处不在。就像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斯认为,"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关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使所有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第三章为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文中阐述了幼儿说谎的事例。说谎对于幼儿或成年人来说都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习惯,儿童说谎的原因有两个:一时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就像家长在生活中为了对孩子达到某一种教育目的,用一些谎话来哄骗他,或是家长出于成人社会里的某种掩饰需求,经常会说些虚饰的话,虽说并无道德上的不妥,只是一种社会交往技巧,但如果被年龄尚小的孩子注意到,也会给孩子留下说假话的印象,教会他们说假话。墨子就染丝这件事比喻教育上的影响,"染于苍则老,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甚也。"所以如果孩子出现说谎的毛病,家长一定要首先自我反省,对于我们教师也一样。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人师表、恪守自律,这一点对于幼儿教师更为重要,因为幼儿期的教育非常重要,教师的言行举止会被幼儿所模仿,如果教师缺乏道德修养,言行举止不规范,也会影响幼儿的行为发展。幼儿说谎的另一个原因就会是"压力",所以家长在教育幼儿目的的同时放宽要求,不要对幼儿过于苛刻,不容许幼儿犯错,不尊重孩子,那样会让他们情绪紧张和不平衡,为了逃避处罚而说假话。
第五章为: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如果家长能领悟到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些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办法自然就有了。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或是其他客观方面的原因,必须要和孩子经常分离,把孩子放在爷爷或奶奶处,让他们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或平时工作太忙,很少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不常关心他,增强他的失落感。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上一代祖辈,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损害不会立即呈现,但孩子不会白白作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多烦恼和不和谐。
教孩子算术最好方法范文6
2008年9月,袁鸿林将女儿送到学校,来检验他的”私塾教育“成果,再次引起媒体的关注。4年前,袁鸿林为“呵护”女儿而开办私塾经媒体报道后,各种声音铺天盖地向他袭来。然而,执著于个人教育方式的袁鸿林并没有停下脚步,在人们的质疑声中,勇往直前。4年后,女儿能否适应学校教育?
从襁褓到幼儿园,都给女儿最大的自由
1999年7月31日早晨,袁鸿林静静守在产房外面,等待妻子分娩的消息。6点35分,女儿袁小逸呱呱坠地。岳母怕袁鸿林重男轻女,走出产房时吞吞吐吐告诉他:是个女孩。谁知,袁鸿林连连点头说“好”,中年得女的他,满脸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按照风俗,婴儿一出生,家长就要给孩子包上“蜡烛包”,就是用布单或被子将其紧紧包裹起来,据说这样可以扳直手脚、避免畸形,甚至可以避免孩子长大后拿别人的东西……袁小逸出生后没有包过一天“蜡烛包”,袁鸿林不相信那一套,更不愿意让那束手束脚的东西把女儿限制住,他希望女儿能自由发展。
袁小逸两岁零8个月的时候,父母将她送到幼儿园。但幼儿园的那扇门仿佛充满了魔咒,原本活泼开朗的袁小逸走进那扇门后竟然变得郁郁寡欢,常常会躲在教室的一角默默发呆。事后,袁小逸说,幼儿园让她感到慌乱:目睹其他孩子受罚、经历自己被其他孩子欺负……那些恐惧冲击着她稚嫩的神经。到后来,她开始频繁生病,感冒、发烧成了家常便饭。尽管打针让袁小逸有着巨大的恐惧,但她宁愿去打针,也不愿意再去幼儿园。
每次送袁小逸去幼儿园,袁鸿林都觉得是“一场战争”。女儿一路哭闹怎么都不愿意去,而袁鸿林除了心疼还有担忧,怕这样的逼迫会影响到女儿的心理健康。每一次,对于袁鸿林来说也是一场博弈:去,还是不去?
在幼儿园的一年里,袁小逸生病的时间累积起来就有半年。这期间,袁鸿林有过很多次思考,也尝试对女儿进行引导,比如,给女儿报她喜欢的舞蹈班、教她画儿童画、赞许她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他希望通过这些来改变女儿“郁郁寡欢”的状况。然而情况并没有改变,老师的年终评语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和其他小朋友正常沟通、在群体中正常表达似乎还有问题。
在多次挣扎和思考之后,袁鸿林和妻子决定,将女儿接回家中。袁鸿林认为:强制孩子适应幼儿园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应该保护孩子的个性。领走女儿之前,袁鸿林没有过多跟老师沟通,在他看来,眼前发生的一切都和女儿敏感的个性有关,和学校沟通起不了太大作用。
得知自己不用再去幼儿园了,袁小逸异常兴奋。
袁小逸离开幼儿园一年后,虽然老师已经快记不得她的模样,但她们却记得:“这个孩子常常到上午10点多才来上学,我们都已经快上完课了……我们都觉得小逸在幼儿园待的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还没来得及和其他同学熟悉。”
在做出将女儿接回家这个重大决定之后,袁鸿林又作出另外一个重大决定:辞职,全心全意在家里教女儿。袁鸿林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又在南开大学读博士,懂得英、日、法、俄等多门外语,曾在中科院和中国国防大学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后下海做外贸生意。如今,为了女儿,袁鸿林打算做出一些牺牲,尽管他放弃的是一件举足轻重的事情,但相对于女儿的成长来说,他觉得这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小逸稍大一点儿的话,会随着认知和心理的成熟而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她在幼儿园的时候年龄还小,如果有些事情处理不当,将会随着潜意识形成一些心理问题。对于这类性格敏感的孩子,父亲的角色很重要,因为父亲能给孩子自信和力量。”这是袁鸿林毅然决然放弃工作的原因,他觉得,女儿那个时候需要他。
这一年,袁鸿林46岁。
点评:
“调整你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使它适应孩子天生的发展模式;当他逐渐成熟时,就不会背离他天生的生命模式。”这是《圣经》中给父母的忠告。袁鸿林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给幼年的女儿最大的自由,让女儿顺着天性成长,这样的教育思想是非常值得肯定与赞赏的。但是他忘了,人类是群居的高级动物,他和女儿都生活在“社会”这个“丛林”,而不是自然丛林中。他们的周围还有成千上万和他们一样的生命存在,他们需要学会和这些生命友好相处。
当孩子第一次从家里这个“山洞”走进幼儿园这个“丛林”时,面对这么多陌生的生命,不适应是自然的,当尝试无果时,袁鸿林“替”女儿选择了退回“山洞”。这个选择看似为了保护女儿不受伤害,实质是懦弱退缩的逃避行为。女儿在生命之初就尝到了逃离人群的“甜头”,这就强化了她对人群和有规则的社会组织的“恐惧”,形成了她将来面对挫折的行为模式―逃离。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3岁左右第一次离开家、告别父母到幼儿园时,都会有心理上的不适应,这是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会有的“分离焦虑”,只是由于个性的差异,轻重不同而已。小逸由于敏感,反应比较强烈。作为家长,应该想办法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使她完成由惧怕群体到“乐群”的转化。然而,袁鸿林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以为自己能完全承担起传授的责任。但孩子需要的生活与交往等诸多技能,他真的能够承担吗?
“私塾”教育不强迫女儿做任何事情,而是引导
辞职的决定作出之后,袁鸿林就未再犹豫。很快,他就从对女儿的教育中找到了乐趣,并且一头扎进了早期教育的研究中。
袁鸿林不想让女儿成为现行教育体制流水线上的一个“标准件”,他希望能充分开发早期教育的巨大潜能,他的“私塾”教学理念是:在游戏中学知识;多种语言一起教;懂得“心理”再教孩子;模仿古代侍读制度;传统文化多熏陶。他认为自己的个性化超前教育方案可大幅度缩短教育时间而达到培养女儿的目标。他的教学计划是:女儿9岁小学毕业,13岁高中毕业,16岁大学毕业,19岁硕士毕业,21岁博士毕业。
袁小逸开始按照“课程表”度过自己的每一天:英语两小时,日语、汉语、小提琴、绘画、各科知识(含算术、讲故事)各半小时,文化娱乐(含看电视、碟片)一个半小时,户外游戏及体育活动3个小时。
袁鸿林不强迫女儿去做任何事情,而是慢慢引导她的兴趣。最初让女儿接触书画的时候,他买来宣纸和笔墨,却并不要求女儿每天写多少字、画多少画,而是让她随着性子在纸上涂鸦。袁鸿林则在一旁写字、画画,还会拿出齐白石等名家的画作给女儿看。等袁小逸慢慢有了一些感觉和兴趣之后,袁鸿林才开始给她讲一些书画的技巧。
从在女儿面前铺开宣纸到女儿慢慢有了兴趣,这中间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后来,当袁小逸画画上瘾的时候,袁鸿林反倒开始适时阻止她动笔,为的是防止她在兴趣上出现“疲劳”。
“私塾”教育开始几个月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袁鸿林发现,女儿在与比她年龄稍长的孩子一起学习时特别有兴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特别长,而且还显示出争强好胜的劲头。看到这些,袁鸿林深受启发,他贴出启事,招收了五六个比女儿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到自己家里学习英语,不仅不收学费,还免费给那些孩子提供饮料、零食。结果,不仅袁小逸的学习劲头高了,其他孩子的英语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之后,袁鸿林的“哈利英语角”名气越来越大,慕名来此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而袁鸿林也因此有了一些微薄的收入。
在袁鸿林的“快乐教学”之下,5岁的袁小逸已经能够流利地朗读《新日本语基础教程》和《新概念英语》,而且能够用英语和父亲熟练对话,家中的客厅墙壁上挂满了袁小逸的书画作品,她因此被很多人认为是“神童”。袁鸿林并不认为女儿是天才,他觉得女儿的优秀表现完全是后天培养所致。“只要没有智力障碍,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达到小逸的水平,甚至有的还会超过小逸。”这是袁鸿林在育儿中的体会。
点评:
袁鸿林不愧为中国当代教育体制的观察员、分析家、评论家,他关于“生产线”、“标准件”的批评一语中的。尊重孩子的选择、引导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从游戏中学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快乐教学、个性化辅导等等一系列教育策略,也许是大多数从事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的人都难以做到的,但却被善于学习、长于思考的袁鸿林运用到极致!因此我们看到,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孩子的多种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孩子的学业成绩更显得出类拔萃。从这个角度看,他对女儿的早期智力开发、后天教育启蒙是成功的。他的私塾教育对庞大的当代教育体制既是一个讽刺,也是一种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如果所有的学校、老师和家长,都能像袁鸿林这样,学校就不再是冰冷的“生产线”,学生也就不再是缺乏思想的“标准件”了。
袁鸿林积极尝试一条符合自己教育理想的英雄之举,的确让人敬佩。但敬佩之余,不禁令人想起单独与风车作战的唐・吉诃德。他的教育理想是崇高的、他的教育激情是令人感动的,但他是否想过,即使目前孩子智力超群、学业成绩优异,他施予孩子的教育结局照样难以预料。因此,他孤独的身影、一意孤行办私塾的壮举,在我们眼中平添了些许悲壮的意味。不知他是否想过,一旦结局不如他所愿,失败的仅仅是袁鸿林自己吗?也许是孩子的一生。
将女儿送入学校,作为一次教育方式的检验
袁小逸7岁那年,选择再一次摆在袁鸿林和妻子面前。
该不该送已到入学年龄的女儿去上学?对于校园,女儿是否还心存恐惧?带着试探的想法,袁鸿林的妻子拉着女儿去报名。当得知母亲要带自己去学校时,袁小逸在路上大哭了一场,怎么也不肯去。回来后,袁鸿林和妻子商量了好几天,并多次征求女儿意见,最后他们决定:继续走这条“私塾”之路。
2008年7月中旬,袁鸿林因事要外出几天,临走前,他把“私塾”讲课的任务交给女儿,想借此来锻炼一下女儿,而且他一再交待:必须严肃认真,不能有半点儿马虎。
那几天,袁小逸讲的课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袁鸿林受到很大启发:让孩子换换角色,还能把学习搞活,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于是,袁小逸成了“私塾”里的英语老师,而且和父亲同工同酬,上课每小时20元。
2008年9月,袁鸿林决定把女儿送到学校,想以此来检验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9岁的袁小逸于9月8日进入校园, 9月23日,袁小逸连发几天高烧,直到9月底也没有完全退烧。在校园里体验了两个月的初二生活之后,袁小逸不得不重返“私塾”。但对于这次生病的原因,袁鸿林并不认为是心理原因所致,而是如医生所说的“体力透支”。
袁小逸说,她无法适应学校大量的家庭作业以及密集的考试,因为作业太多,她常常急得睡不着觉;而且即使完成了作业,她也常常感觉心里空荡荡的。袁小逸起初的几次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普遍在五六十分,老师认为是她没有接受过考试培训、书写速度比较慢的缘故,无法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答卷。
通过这次检验,袁鸿林说:“可以借机看看私塾教育都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对于女儿的不适应,袁鸿林认为在“意料之中”,但同时他表示,自己对私塾教育更有信心了。
对于学校和私塾的取舍,袁小逸说她还没有想好,她喜欢学校里的人,却不喜欢学校繁重的作业和考试。
年纪小小的袁小逸有着很大的野心:出自传、出学术论文、把自传翻译成英文……这些野心就像她常说的那句“我猫姐姐天下无敌”那样自信(注:袁小逸自称“猫姐姐”)。
将来的路、将来的选择,不知道袁小逸自己是否清楚,也不知道袁鸿林心里是否清楚?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