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育儿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教育育儿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育儿知识

幼儿教育育儿知识范文1

【关键词】幼儿成长;家庭教育;指导方式

家庭教育指导是幼儿园开放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宗旨,教育目的意义及课程活动,了解幼儿园“教什么?”和“怎么教”,更好配合老师的工作。第二: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幼儿发展观。帮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有关知识,让家长重新考虑如何配合幼儿的发展运用适合的方式来教育幼儿避免拔苗助长。第三: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分享的益的育儿经验,帮助家长了解、重视民主、支持与关怀的教养态度,尊重孩子,允许孩子在错误中学习成长,协助家长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家庭教育。

我们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方式分为个别指导与集体集体指导两种方式。个别方式是指幼儿园教师与家长间一对一地联系与进行工作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密切家园联系,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集体方式是指对家长群体进行工作的方式,如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专题讲座、家教经验交流、各种家教研讨活动、设置家园联系栏(家教园地)、组织面向家长的开放日以及印发有关家教学习资料等等。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必须将集体方式与个别方式有机的结合交替进行,这样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以下是我们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几种方式:

1 新生家长见面会

在幼儿入园前邀请家长来园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安排家长签到,并注意没有来园的家长,与他们保持沟通务必保证新生家长的100%到会率。如果家长有制度,也要将会议记录整理成文让家长看到。这样做一方面希望家长和幼儿园在教育理念上取得共识,家长在今后能配合幼儿园的各项措施。另一方面也为了加强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的信任。

2 定期举办家教讲座

幼儿园邀请在幼儿教育、保育方面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来园给家长讲授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生理、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等),传授教育幼儿的经验(健康与保健、心理问题与治疗、行为偏差的原因与治疗等)和家园配合的意义作用和途径。

3 电访、家访、家长手册及园刊、宣传橱窗

及时的家访、电访、每周一次的《家园联系手册》都是教师与家长进行个别沟通的好形式,在《手册》中家长可以通过幼儿自评、教师寄语了解孩子在认知、行为习惯、性格、合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填写“父母的话”、“幼儿在家情况”,希望家长重视幼儿行为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鼓励家长与教师共同探讨教育幼儿,使家园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园刊、宣传橱窗可以刊登幼儿园活动动态、家庭教育的文章、幼教专家的教育论文、卫生保健知识、教师的育儿心得,家长的育儿经验、幼儿膳食食谱等信息。

4 设立亲子教育热线

由园长、家教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师接听家长电话,倾听家长的心声解答家长的提问,与家长交流教育幼儿的经验,帮助家长解决遇到的困难,舒解家长的困惑和焦虑的心理。教育热线使个别工作繁忙的家长多了交流的渠道;也使部分比较害羞的家长避免尴尬。

5 家长开放日

家长可以来园观看、参与幼儿的在园活动,参加幼儿园各项大型活动,如:亲子趣味运动会等,以此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了解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表现,以便客观的看待孩子,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6 开发家长资源,拓宽家园互动的渠道

我园开设了热线电话、家园信箱和电子邮箱,便于家长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教学工作提出要求。

幼儿教育育儿知识范文2

【关 键 词】指南;发展;价值;解读;启示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教育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它的目的具有两重性,即生理上帮助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社会上使其为适应环境做好充分准备。由此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是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的保障。为突显学前教育的重要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了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同时为贯彻落实《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公平,国家研究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的出台,是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指南》严格遵循科学保教的理念,对公众的错误观念进行有效合理的转变,提高了广大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了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使家园形成合力。①

《指南》有着独特的特质,虽然它细化描述了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指向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可是它并不是简单的“说明书”,《指南》同时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教育理念。正确理解教育理念是幼儿教师和家长学习和运用《指南》的前提,是有效填补教师专业空白、开启家长固化思维的工具。学习《指南》对教师和家长而言均是一次全新的历程,他们与“心智初开”的孩童一起,共同经历一场蜕变和成长。

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意蕴研究

(一)快乐的玩,有效的学

《指南》需要遵循的原则中将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放在首位,是经过多方论证和考量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地形成自我决策的能力并实现自我价值,游戏会使儿童体验成就感、充实感、满足感、挫折感和自我冲突感。游戏不仅有其独特的价值,同时也有着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规定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准则。②这些文件充分显示了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地位。

幼儿受其年龄特点的限制,学习方式以无意注意与无意记忆为主,要将儿童的发展特征与发展目标有机进行组合的方式就是游戏,所以游戏是儿童身心发展必须的条件,《指南》详细规定了儿童在各领域发展的阶段目标,游戏是达到这些目标的唯一途径。教师和家长将《指南》简单理解为给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置的相应标准,这种观念是把幼儿期当作成人的准备期的错误偏见,重结果而轻游戏。《指南》试图改变成人旧有“儿童游戏观”,并根据社会需求和儿童自身发展做出尝试和努力,以游戏为引领,兼顾目标和发展,平衡“沉浸当下”与“准备未来”之间的冲突,把游戏“回归”给儿童,让儿童在玩中学,游戏中成长。

(二)放缓脚步,慢慢成长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无论是杜威还是蒙台梭利,都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让儿童在健康状态下自然成长。而现今社会充斥着“童年无价值”的错误观念,打破儿童成长秩序,擅自加快儿童成长的脚步,驱赶孩子快快成长。《指南》为杜绝这一现象,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不仅是对幼儿园教育的规范,同时也是给家长敲响了警钟。卢梭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依据儿童自身成长规律的教育不是虚度时间,而是尽可能地让儿童在充裕的时间自由的发展,成长虽缓却发展彻底。希腊文中“学校”的意思就是闲暇,儿童需要“虚度”光阴,满足其天性,放缓脚步慢慢成长。

《指南》对教育的要求更细致、更具体、更规范,比如5-6岁儿童数学学习不只是10以内加减运算,还包括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等。《指南》对儿童数学学习的内涵是让儿童初步理解数学,有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现在很多家长盲目让儿童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小学的内容,远超出儿童能够接受并理解的水平。苏格拉底曾说“强迫将知识灌进灵魂,好像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眼睛里似的”,幼儿园应该是全人教育,3-6岁最重要的并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儿童形成受益终生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生活习惯等。教师和家长应该做的不是逼迫孩子尽早成长,而是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慢成长”不是落后,让儿童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完成质的飞跃。

(三)扬其所长,补其所短

《指南》中强调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许多人认为是“老生常谈”,在走中小学的老路,其实是没有理解《指南》的内涵。《指南》并不是在喊口号,而是对当下教育现实的纠正。现今“特长训练”和“智力检测”等词汇常常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许多家长急于找出孩子的优势并进行强化训练,这其实是用成人眼光看幼儿的一种偏见,是对儿童发展的片面理解。③

加德纳多元智能指出,儿童存在八种智能,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智能不等同于智商,儿童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潜能库”,每一个儿童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所以,不断发展、变化和全面的教育才是科学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成就完整的儿童,《指南》从五大领域引领儿童成长的方向,每个领域不分伯仲、各有要点,却又能有机的进行融合,使儿童在身心积极健康的基础上,同时发展他的语言表现力、逻辑思维、社交能力以及审美认知。

每一个儿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智能所长各不相同,所以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发挥其擅长的部分,规避其薄弱的环节。《指南》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观,充分发挥学前儿童无限的潜力和许多可能性。幼儿教育的取向是实现其已具有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创造更丰富的可能性,引导幼儿教师和家长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改“扬长避短”为“扬长补短”,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并最终实现面向全体、全面的和谐发展。

(四)多把尺子,因材施教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身心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既具有共同的特征,又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不同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可能不同;不同儿童身心发展的质量可能不同。同时,儿童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也各不相同,在各种学习与发展领域的表现存在着明显差异,可以说,儿童年龄越小,个体差异可能就越明显。衡量儿童是否发展需要一定的标准,但不一定是同一把标尺,应根据每个儿童的发展特点与个体差异,使用多种判断标准进行恰当评价与衡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其含义是说每个儿童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以感知的人,我们在引导儿童时,必须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也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优势的智能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受教育的群体无差别而言。《指南》充分考虑到了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尊重儿童的不同,科学求实地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其内容是儿童阶段性发展水平的一个参考指标,并不是硬性标准。家长和幼儿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成人应理解儿童在统一的时间阶段无法达到相同的水平,所以应允许儿童按照自身发展的速度和方式达到《指南》所呈现的“阶梯”,因材施教,不以模板要求儿童,不用一把标尺衡量所有儿童。④

(五)主动学习,终身发展

《指南》最基本的目标是为儿童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所以定稿较征求意见稿增加了“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重要的一点。学习品质是指学生在对待学习的思想、认识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品性本质。幼儿学习品质包含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行等层次。⑤学习品质对人一生的学习与发展是极为宝贵的,它们是儿童终身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而学习品质恰恰在幼儿期便开始萌发并逐渐形成雏形。

皮亚杰说得好:“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幼儿学习品质之一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想让儿童主动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兴趣的产生刺激中枢神经,分泌的内啡肽引发脑神经高度兴奋,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在《指南》五大领域的描述中,能够看到强调保护儿童的学习兴趣的教育建议,这正呼应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指南》不是引导幼儿教师与家长如何培养儿童达到相应的知识技能目标,而是要求他们在充分了解儿童、掌握宏观教育目标以及教育活动可能出现多维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尊重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及时抓住师幼互动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为儿童创造机会和条件促进其学习与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儿童去主动探究和学习,让幼儿积极地、自由地、愉快地去探索问题,并最终形成学习品质。①主动学习与终身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幼儿期培养的主动学习的品质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主动学习成就终身发展的可能。在《指南》的引领下,儿童自身不仅得到成长,而且获得了学习能力和渴望学习的品质,在其不断的自主探索中促进当下发展并形成终身发展的能力。

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前行之路

(一)调整教育视角与姿态,诠释全新教育者角色

“教育者”,简而言之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如果将“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那么这里的“教育者”主要就是指教师。⑥唐代学者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的教育者被指定“教”的使命。《指南》打破传统意义上教师的作用,赋予幼儿教师全新的内涵。幼儿教师是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自主学习过程的观察者支持者。《指南》中的教育建议为幼儿教师指明了方向,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因材施教,根据儿童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辅助儿童达到他的可能水平,搭建教育支架,挑战有效教学。

根据“教育”的广义定义,家长也具有教育者的身份。《指南》的出台对家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教育建议”部分不仅针对幼教工作者,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教育契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父母是儿童的重要学习榜样,有了教育建议的引领,家长的角色功能由“养育”向“教养”转变。家长如果能正确领会《指南》的价值蕴含,树立科学的育儿观,用心观察孩子,多与孩子做有效、积极的游戏与沟通,时刻掌握自己的孩子身心发展的水平,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有利于儿童终身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多元评价系统

要了解儿童是否得到发展、怎样发展或为什么没有发展,教育评价至关重要。鉴于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评价方式也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儿童的情感、兴趣、习惯与学习方式的不同,呈现多元化的评价形态。幼儿教师与家长应调整心态,制定适合儿童发展的培养目标和期望值,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尊重其差异,掌握幼儿发展的需求,满足其需求。

在评价儿童时不适宜采用单一、统一的方法,应以《指南》中各领域目标为参考,教育建议为佐引,对每个儿童进行动态评估,帮助儿童制定并实施个体化教育方案或团队训练方案,从一刀切的测评模式转变为个人的成长档案袋,从单一的美术作品袋到涉及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的多元评价采样系统。

儿童的发展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评价系统应一改静态简单的模式,发展为横向五大领域全面评价、纵向各阶段跟踪记录的多元化综合评价系统。

(三)需形成政府、幼儿园、小学、家庭四位一体合力,探索幼小无缝衔接新出路

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是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而“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之一在于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纰漏。《指南》就家园共育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提高教师与家长科学施教的能力与意识,而且让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增强了“家园共育”的合力。⑦然而《指南》在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上还没有明确结论,比如《指南》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这一方面存在衔接漏洞,小学需认识1600个汉字的前提在《指南》中并没有提到,该类目标可能无法达成,如果这种类似问题不解决,那么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园小学化。

完善《指南》内容,与小学课程接轨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关键之一,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幼小衔接的关注,出台与《指南》配套的幼小衔接指南。政府不仅需要对学制的衔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同时更要为学前教育法规的建立提供支持和保障。要实现幼小无缝衔接,同时需要幼儿园、小学、家庭的努力,一方面增进家园共育和幼小双向合作,另一方面也要开辟小学与家长对话的平台,三方互相沟通交流,彼此理解支持,保证幼、小、家三方合作的顺利开展。以政府为主导,将影响幼小衔接的其他三大因素有机的进行整合,只有凝结政府、幼儿园、小学、家庭的智慧,形成四位一体合力,才能开创幼小衔接新局面。

《指南》是一本成长手册,它不仅浸润了儿童这棵“小苗”,同时也驱散了教育者心头的“迷雾”,不仅是儿童的成长手册,也是我们如何进行教育的成长手册。在它的带领下,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

注释:

①焦新.尊重儿童发展规律,提高学前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2-10-16(002).

②王小英.探寻儿童游戏意义的新视野[J].学前教育研究,2006(10).

③关桂峰.幼儿教育莫入误区[N].中国消费者报,2012-

10-24(C03).

④邓晖.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N].光明日报,2012-10-16(006).

⑤何霞.谈学习品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J].中国农村教育,2008(06).

幼儿教育育儿知识范文3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幼儿教师职责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累积性。虽然,在幼儿阶段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较其他年龄为少,但冰冻三尺非一 日之寒,一个人心理上的失调或异常并不是无缘无故突然产生的,其根源大多在儿童的早期阶段。幼儿的心理 健康问题与其他年龄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转性。因为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还较轻微,若及早发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维护和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一个人心理的终生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在我国幼儿中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1)小儿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 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 感、过度幻想等;(4 )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 (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6)学习上 的问题。 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属发育障碍和行为障碍,真正属于心理疾病(如神经症 、精神发育不全、精神病和人格障碍等)范围的只占极少数。大多数的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在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中,随着儿童的发育成长,往往会逐渐消失。这一点与中学生、大学生 ,尤其是成人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是有本质区别的。

综观已有的研究文献便可发现:我国目前所开展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及实践多为医学模式。尽管在理 论上也强调预防和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将重点放在幼儿心理障碍及行为问题的治疗与矫正上,主要对象是有心理障碍及行为问题的幼儿,参与者也多为儿童医务工作者。但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应仅限于此。因为,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还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鉴于前文所述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笔者认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预防和发展,对象应该为全体幼儿。关于这一点应与中小学,尤其是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区别。

预防是指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有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的幼儿。这一工作主要应由儿童心理卫生专业人员承 担,未经过专门训练的幼儿教师只能起到协助配合的作用。为此,要为幼儿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幼儿的心理 行为、发育史以及家庭环境等进行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儿童,及时请专家诊治。发展是指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 ,防患于未然。这是幼儿教师大有可为的领域。

在论及幼儿心理健康的文章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主张,即要求幼儿教师都成为心理卫生工作者,如果仅仅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未尝不可,但如果真的要求幼儿教师立即成为名副其实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却是不切实 际的。笔者认为,幼儿教师要发挥其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最重要也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为幼儿 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幼儿教师应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笔者接触过 许多幼儿教师,经常听他们谈起工作劳累,心情烦躁。确实,幼儿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吃喝 拉撒睡事事操心,弹唱跳画说样样要教,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尤其我国社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轨的时期,社会的急剧变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道德价值观念的矛盾与模糊,行为模式的多元化等等,无 疑也会给幼儿教师的精神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使他们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应。国外早有研究指出,教 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的自我心理保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果教师性情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偏执偏激,态度倨 傲,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有些幼儿拒上幼儿园常常是因为惧 怕或不喜欢班上的教师。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为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对于幼儿教师而言 ,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因为这关系下一代的健 康成长。

第二、注意教师言行对幼儿人格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说,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成为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点往往许多幼儿教师没有意识到,他们总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在幼儿园里采取斥责、惩罚、讥讽、冷漠的方法处理幼 儿问题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其实,幼儿对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是十分敏感的,遭斥责、惩罚、讥讽的经历对幼儿 的心理健康是绝对有害的。有的幼儿就是由于遭到教师的训斥、讥讽、惩罚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幼儿的社会性退缩有的也是由于教师的不当言行造成的。

第三、注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会增加本来就负担繁重的 幼儿教师的负担,而且让幼儿教师在无任何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担任此项工作其结果也会适得其反。因此,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使之成为幼儿园生活的一部分。幼儿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即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心理气氛。这要求教师:(1 )无条件地爱孩子 ,无论美亦或丑,无论聪明亦或愚钝。只有爱孩子,才能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保持温暖、亲切、关爱的态度,给 幼儿以安全感和亲近感,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2)充分地接纳和尊重幼儿。 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 ,要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的语言,对幼儿的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以及身体接触(如抚摸、拥抱、拍 头等),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感和被接纳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

幼儿教育育儿知识范文4

关于幼儿园教师的励志语录有哪些呢?共同阅读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师励志语录,供大家参阅!

幼儿园教师励志语录精选1.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2.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

3.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4.我用最大努力给孩子提供一个使他们得到满足的环境,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快乐,让他们做每一件事都热情洋溢。

5.我会用真爱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田,唱响孩子们甜美的歌谣,在我的工作中我会细心耐心诚心对待每一位孩子和家长。

6.为了孩子,一定要给他们新作品,使他们敢于面对纵横交错的新世界,不断发芽滋长。

7.对于儿童的教学,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

8.幼儿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们自豪,因为我们选择了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

我们把爱心奉献给孩子,孩子把微笑传递给我们。

9.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10.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用爱心去呵护孩子的童心,让每一个“祖国的花朵”灿烂地开放。

11.幼教事业是一座大花园,教师的奉献就是其中最美丽的花。

12.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在这片热土上耕耘,只要投入过付出过拥有过,我相信,孩子们会在我生命的五线谱上谱出动人的旋律。

13.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14.书本学习是体验别人的经验;

生活实践才是获得自己经验的好途径。

幼儿园教师励志语录经典1.关爱每一个孩子,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2.爱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因为在爱的天平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3.我愿用我的百分百的爱换您百分百的满意,我愿用一颗充满责任的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孩子们享受阳光,享受快乐。

4.热心对待工作,真心呵护幼儿,诚心服务家长。

5.做人以真,待人以善,示人以美,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做孩子们的好朋友。

6.我将用我的爱心去浇灌幼嫩的幼苗,愿这些幼苗在老师的关心下快乐的成长。

7.我会用我的爱心和耐心去关注每个孩子,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8.孩子的名字叫“今天”,教育的名字也叫“今天”。

今天赏识孩子,孩子今天就成功! 作为老师,最幸福的,是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快乐。

9.将幼教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去经营,孩子就是我事业的基础,用心去对待每个幼儿,让每个孩子喜欢我爱是我不解追求的目标。

10.用爱心搭建与孩子理解沟通的桥梁,用耐心和细心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用真心诚心换取家长的放心。

11.让我们一起为孩子撑起一片纯净的蓝天,为孩子开辟一块快乐的土地。

12.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

只有爱孩子的人,她才能教育孩子。

13.对待家长,教师要冬天般的冷静思考,要春天般的温馨沟通,要夏天般的热情工作,要秋天般的美好憧憬。

14.让每个孩子快乐的成长,让每个孩子接受到平等的关注和关爱,让每个孩子拥有自主大胆探索的空间是我工作的信条。

15.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幼儿园教师励志语录推荐1.发脾气谁不会?讽刺挖苦不属于专业技术。

2.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让孩子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精彩。

3.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生存,而不是代替学生生存。

4.教育的技巧在于教师如何释放对孩子的爱。

5.教育加赞赏等于教育的平方。

6.面对孩子,有爱才会有责任感,有责任感才会始终付出爱的行动。

7.让我走进童心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8.首先做研究者,其次才做管理者。

9.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的世界更可爱,我愿沉浸在孩子的内心世界弹拨和谐动人的乐章。

10.我们无法改天换地,但是没有人能阻止我们为改天换地贡献一份力量,只要我们不放弃理想。

11.我愿将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孩子们,让他们在人生起跑线上跑好第一步。

12.要做孩子的老师,先做孩子的朋友。

13.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

14.正是家长的溺爱,教会了孩子自私和不孝。

15.主要不靠“嘴”教育孩子。

靠的是情境,靠的是行动。

16.高标准,严要求,励精图治,奋创辉煌。

17.知错自责得理让人——宽容处变不惊居安思危——竞争。

18.爱己之心爱人,律人之心律己。

19.学海无涯苦作舟。

幼儿教育育儿知识范文5

【关键词】素质教育 幼教教师 必备素质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这是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比较一致的看法。那么幼儿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关系如何呢?笔者简要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

1.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内化程度,保证人的可持续发展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学说是素质教育的理论源泉之一,但素质教育是对人本主义思想的超越:它不只片面强调人的内在潜能,而是既重视先天潜能的开发,又强调后天素质的建塑;它抛弃了人本主义“本能说”,认为人的潜能的实现必须依赖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它不再片面强调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而是重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与此同时,又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2.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全面性,保证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实现。但人与人的发展潜力是有差别的、有限的,后天素质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之上,而个体素质结构中的各个要素均要获得高度、普遍的发展,既不现实也无必要,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是力争提高学生学习、生活与做人的各种基本素质,所以,素质教育不是选拔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

3.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公平性

素质教育必须保障所有受教育者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让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尽可能缩小城乡、校际、班级、个体之间的差异,强调教育面向全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可将素质教育理解为所有受教育者都必须达到发展的目标,因此,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不放弃任何受教育者(即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所以,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素质教育与教师的素质自然也就息息相关了。

高素质的幼儿源自高素质的教师培养。没有教师的高素质就没有教育的高素质,幼儿的良好素质也就是无源之水。很难想象,习惯于传统的重知识灌输、重技巧训练的教师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素质,只注重完成一日两节课的教师能够全面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以说,要想让幼儿园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首先必须提高幼儿园教师自身的素质。

二、幼教教师必备素质

1.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幼教教师不得不为自身的社会地位担忧,但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家长对独生子女未来的殷切期待,幼教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在这样的大社会环境下,幼教教师理应十分珍惜本职工作,维护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形象。

素质教育要求幼教教师教给孩子生活与处事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幼儿的素质,但原则和规范本身不是素质,只是养成素质的条件,幼儿各种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要比课堂教育的作用更大,教师对幼儿来说最具有权威性,她们的言行举止是幼儿模仿的范本,因此幼教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她们对待工作、同事、家长及幼儿所体现出来的良好的道德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是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源头活水,因此身为幼教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2.更新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内涵丰富。然而,任何好的教育理念都必须首先由教师吸收、掌握并且转化为教师自身的理念,这样才有可能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具体教育艺术,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预期目标。所以,广大幼教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之时,首先必须弄清楚素质教育内涵,然后再来考虑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我认为目前幼教教师应树立以下素质教育理念:

①走进孩子内心,了解每一个孩子,注重所有孩子都能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幼儿园的特色教育都必须以全面和谐发展为前提。

②信任所有孩子,充分发挥孩子学习上的主体性。鼓励所有孩子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而不是片面地、绝对地以孩子为中心,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关心所有孩子,让所有孩子的身心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教师应关注所有孩子,对孩子的评价要有针对性,而不能太笼统,不要为经济利益而盲目扩招,严格控制学额,加强对小型活动的组织与探讨。

④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提高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创造性思维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和科技发明中,而且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孩子自觉地用新颖的思维方式去考虑习以为常的现象,养成孩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3.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知识与技能是提高素质的基础,也是素质体现的载体,因此,幼教教师应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特别是要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化、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艺术修养(非单纯的艺术技能)的加强、写作与电化教育能力的提高等薄弱环节上多下功夫。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保持身心健康

幼教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否不仅关系到能否顺利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还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一个喜怒无常的教师能创造出和谐的班级环境、一个暮气沉沉的教师能带来勃勃生气,那是天方夜谭。教师对待健康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方式等等都会影响孩子,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幼儿。所以,幼教教师必须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

素质教育对幼教教师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在此,希望每一位有志于从事幼教的教师,深谙素质教育的内涵,孜孜不倦,与时俱进。那么,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将会开得无比璀璨。

【参考文献】

1.郄海霞:《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知识结构》,《湖南教育》,2003.

幼儿教育育儿知识范文6

1、利用幼儿园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幼儿园的设施、墙面设计、班级文化、幼儿园教育工作制度等方面进行大体的了解。通过幼儿园工作人员的介绍、学生自己的观察和与幼儿教师、幼儿的交流,学生就会对幼儿园活动的流程、教师的工作情况有了初步的、整体上的认识。当在课堂中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第一章幼儿园活动概述时,学生就会联系已有的经验,自主进行学习,再加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学生理解得就会既快又深,而且学习的热情也会很高。

2、利用角色转变,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必备的业务能力。学生在学校期间,她们的身份只是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的解惑者、引导者、授业者。两者的分工不同,自然在思想、责任、体验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因此,抽出时间让学生转换角色,去幼儿园真正地承担教师的职责,进行实际授课活动。通过给幼儿上课,检验本组的研究成果,学生会真实地体验到老师的艰辛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是作为学生无法体验到的。如,在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理解了理论知识之后,学生分组合作,共同研究出方案,再由每组的一名代表在学校课堂中进行试讲。根据试讲的情况和师生互评的情况,各组自行讨论进行完善。之后,申请学校统一安排学生集体去幼儿园进行教学活动。实习结束后组织学生总结归纳本组所设计成果的得与失,最后选择出最恰当的方案。通过角色的转换,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灵活运用能力,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将来从事的幼教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新型的人才时代。《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坚持科学的儿童观,坚持现代教育的发展观。要做到这些,首先得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其创新意识。如,在学习“第四章教师教育基本技能”时,选择幼儿园中同龄的平行班级或同一个班级,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并记录下课堂情况。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体验不同教学方法所带来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并立志为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而做好充分的准备。

3、利用开展活动全面发展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能够让孩子们得到和谐发展,首先需要幼儿教师得到全面的发展。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这门学科特点,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比赛来全面发展学生。如,根据“第二章第五节的幼儿园环境设计”内容,可以组织“幼儿园墙面设计”活动大赛;根据说课部分的知识要求,可以组织“幼教实践说课比赛”;根据第三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的教案设计要求,可以组织“幼教实践教学案例比赛”、“幼儿园课堂教学比赛”,等等。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内容,自由组建参赛团队。为了获得好的比赛结果,学生必然会想办法搜集大量的有关活动比赛的材料,教师可点拨学生,给予适当地指导。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