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糊AHP法

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3-0033-08

一、引言

自2009年11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正式批复以来,中国最后一个正在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成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内首个被明确定位为“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国家战略发展区,“高效、生态”是国家对该区域发展模式的核心定位。这是其区别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最大特点。

《规划》提出,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1]。所谓生态系统健康,是指一个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即在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和对胁迫的恢复能力,是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一种,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不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其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因此,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评价尤为重要。

(二)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今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湿地管理应在以下若干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强化治理措施。

(1)加大治沙治碱力度,逐步改善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针对土地沙化,要从源头开始进行治理。就目前来看,遏制沙化土地扩张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在入海口地区上挖沙、降河、造地,把黄河下游降为地下河,把黄河河区沙质化土壤变成良田,在有水源之后,经过开发种植生态系统自然会得到保护。其二,引水冲沙,可以通过引莱州湾海水注入到黄河利津以下河段,造成水面和河床跌差,进而能够减少泥沙淤积,冲深河槽。另外,由于咸水、淡水的混合可能产生异重流,导致泥沙远离河口区。其三,当来水量足够时,要进行配套的生态工程建设,在沿海、沿河、沿路等地段设立防护林带,在滨海地区营造海浪防护林带,在沿河设风景防护林带,加强植被建设,搞好环境绿化,重点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2)加强清淤工程和黄河流路的治理,防范风暴潮的侵蚀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进入河口地区的来沙量,切实搞好清淤工程。要设法推动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从根本上减少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量,同时在下游引洪放淤,疏通河道。通过有效的“疏”、“导”措施,加大输往三角洲滨海范围以外的沙量。其次,要尽可能扩大河口三角洲堆沙范围或空间,有计划地实施改道工程。要尽量扩大尾闾流路在三角洲入海的范围,并利用海洋蚀退的动力向外输沙,以减缓岸线的延伸。第三,加高加固三角洲沿岸堤防,并充分考虑风暴潮对黄河口延伸造成的影响,逐步建立包括保护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系统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风暴潮防护体系,还可考虑将防潮大堤与沿海公路相结合,不仅可以少占土地,还可以节省投资,而且也能提高防潮大堤的防护抗灾强度。

(3)合理引进淡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缩小水资源供需矛盾。一要统筹规划,统一调度和强化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流动的多功能、多用途的实体资源,一条河流既不可能分割开发、治理,也不可能为单一目标开发、治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只考虑当地局部利益和一时的利益,而应该从全局出发包括全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出发,统筹考虑黄河流域各行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和景观旅游等多方面对水资源、水环境的需求,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作用。为此,统筹规划和统一调度水资源,在黄河流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二要加快兴建、加固骨干水库,切实搞好蓄水工程。针对黄河水干流水量60%集中在汛期的特点,在沿黄地带要因地制宜,多建水库,把汛期的水尽量蓄积起来,在黄河下游有计划地修建平原水库,相机引黄河汛期或冬季来水,做到以丰补缺,丰蓄枯用。通过积蓄黄河水,达到蓄淡压碱、有效遏制海水侵蚀之目的,维持湿地生态的良性发展。三要合理使用水源,限量开采地下水。针对沿黄地区地下水位高的特点,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用水方法,尽量把现有的各引黄渠道尽量衬砌起来,减少渗漏。四要针对水土保持进行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必须认真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增加蓄水能力,提高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更有效地拦蓄降水,有利于缓解人畜饮水困难,提高土壤水分存贮,增强抗御旱灾能力。同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还能大大增加植被和作物的面积和生物产量,改水分无效蒸发为有效蒸腾,提高降水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蒋卫国,潘英姿,侯鹏,等.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J]. 地理研究, 2009 (6): 1665-1672.

[2]彭益书,杨瑞东. 草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地球与环境, 2014 (1): 68-81.

[3]PARKER K,HEAD L,CHISHOLM L A, et al. A Conceptual Model of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in the Shellharbour Local Government Area,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8, 86(1): 47-59.

[4]VASSALLO P,FABIANO M,VEZZULLI L,et al. Assessing the Health of Coastal Marine Ecosystems: A Holistic Approach Based on Sediment Micro and Meio-Benthic Measures[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6, 6(3): 525-542.

[5]胡志新,胡维平,陈永根,等. 太湖不同湖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J].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4): 28-32.

[6]袁军,吕宪国. 湿地功能评价研究进展[J]. 湿地科学, 2004 (2): 153-160.

[7]袁军,吕宪国. 湿地功能评价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 林业科学, 2005 (4): 1-6.

[8]汪朝辉,王克林,许联芳.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 (4): 63-64.

[9]郝文渊,李文博,王忠斌,等. 拉萨河谷拉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5): 95-99.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沿黄河旅游风光带;SWOT分析;对策

一. 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一)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的优势

1. 资源优势

鄂尔多斯沿黄河地区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10年底,鄂尔多斯市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达31家,其中仅有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AAAA级景区7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3家,建成“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这当中多个A级景区就分布在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地域范围内。

2. 区位优势

在自然区位方面,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沟通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联系,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脊梁”,并对周边省区产生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经济区位方面,鄂尔多斯市地处经济发展中心—呼、包、鄂“金三角”地区,区域内赋存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是鄂尔多斯市正在建设的重要经济带,沿河布局的六大工业园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在交通区位方面,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包头、乌海、银川、榆林六座城市的民航机场环绕在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区域周围,共同形成了便捷的航空网络;包(头)—兰(州)铁路、包(头)—神(木)铁路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鄂尔多斯沿河铁路、呼(和浩特)—准(格尔旗)铁路使沿河地区的铁路交通更加便捷;在原有公路体系的基础上,2012年7月建成通车的准格尔旗大路至杭锦旗巴拉贡的沿黄一级公路,为开发建设沿黄河旅游风光带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的劣势

1.政府主导,三方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就该区域而言,旅游合作更多的只是一种政府层面上的链接和表面化的呼应,政府、企业、社会联动发展的机制仍未实质性地建立,旅游企业介入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各地的旅游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各自为政问题。

2.旅游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

沿黄旅游风光带中的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小、弱、散、差”的状况,规模化、集团化、综合化经营程度低,旅游规模经济不显著,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内部竞争过度,外部竞争乏力,从而导致了该区域总体竞争力不强。

(三)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的机遇

1. 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近年来我过旅游业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旅游正逐步成为居民闲暇时间的首选休闲活动。再加上良好的区位条件,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客源市场还可以延伸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中等地区,可以说,该区域市场需求旺盛,开发潜力巨大。

2. 政策的支持

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同时,《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鄂尔多斯市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规划》这两大战略举措的实施必然伴随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将有力的促进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建设和发展。

(四)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的威胁

1. 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

近年来,全市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形成巨大的压力,对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也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也必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尤其是旅游流量超过了旅游环境容量时,将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2. 周边地区替代性产品的竞争威胁

沿黄河旅游风光带主要突出的是当地的草原、黄河、沙漠和民族风情资源,可是以草原风光和蒙古族风情民俗为依托的旅游产品在全区范围内雷同现象严重,另外,鄂尔多斯市的黄河和沙漠旅游资源也与周边地区存在竞争之势。

二. 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SWOT分析表明:沿黄河旅游风光带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发展沿黄旅游风光带,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需及时抓住机遇,善于迎接挑战。

(一)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区域旅游模式

当代旅游开发,观念先行。“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在旅游的开发建设和经营上,利用资本的手段,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充分发挥该区域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旅游企业,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经营体系,向更大的区域范围扩展。

(二)树立统一形象,突出主题特色

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树立区域整体思想,就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从区域范围着眼,在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和目标市场选择后,应针对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特色优势,扬长避短,合理营销,最有效的开发利用市场。

(三)建立区域性机构,统一行政管理

沿黄旅游风光带的发展,除了在规划上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还需要在管理上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建议成立沿黄旅游风光带管理委员会,统一行使资源保护、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等权利,通过规划对区域内的产业形成合理的科学分区,推动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和效益升级。

(四)统一规划,注重区域生态效益

沿黄旅游风光带的建设和实施,可按风光带建设要求统一进行生态建设规划、制定统一的环境建设标准、科学选择和合理布局。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边建设边破坏情况的发生,使区域经济得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3

黄河九曲十八弯,甘肃南部的玛曲便是“天下黄河第一曲”。

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端,是甘肃、四川、青海三省交界之处。

黄河独爱玛曲。黄河从青藏高原东流,出青海省久治县进入甘肃,东流至玛曲县的木日河,经阿万仓、齐哈玛及采日玛乡,从曼日玛向西北方向流经县城所在地尼玛乡,又西上经欧拉乡、欧拉秀玛乡,再次进入青海境内。黄河环绕玛曲全境,流程长达433公里,流域面积9 59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4%。

玛曲是黄河的“蓄水池”。黄河在玛曲境内支流众多,较大的一级支流有27条之多,较小的二三级支流达300多条,这些支流均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和西顷山南翼。据黄河水文部门的测量数据显示,黄河从青海门堂乡进入玛曲时流水量只占黄河总水量的20%,而从玛曲县欧拉秀玛乡再返入青海省河南县时,流量增加到黄河总流量的65%左右,补充水量达黄河总水量的45%以上。充沛的雨水,众多的支流,使玛曲成为黄河径流主要汇集区, 成为黄河上游至源头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成为黄河的主要补充地。

玛曲是青藏高原上范围最大的湿地。玛曲域内海拔虽然较高,但地势平坦,黄河在这里流速缓慢,落差不大。尤其在玛曲县的阿万仓等乡,由于地势平缓,河岸平坦,河水渲泄不畅,河岸上多沼泽地。大大小小的水潭、湖泊、沼泽地,在黄河两岸星罗棋布,在高原的阳光下闪烁明灭,宛如天上银河。

玛曲被誉为“亚洲第一优良牧场”。自汉代就有“羌中畜牧甲天下”之称,现在也草原辽阔、水草丰美,是天然的优良牧场,被誉为“亚洲第一优良牧场”。玛曲县草地面积达86万公顷,占其土地面积的近90%。由于黄河从该县三面环绕而过,使许多地方形成了宽阔的滩涂地。这些地方地表平坦,水草丰美,成为亚洲最优良的牧场之一。主要畜种有“高原之舟”美称的牦牛,闻名全国的欧拉羊、河曲马等优良品种。

玛曲,也是濒危动物栖息的乐园。由于玛曲地形地貌多样,植被类型较多,形成了适应高寒气候特征的野生动植物区系。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有马鹿、麝、雪豹、白唇鹿、梅花鹿、棕熊、猞猁、丹顶鹤、黑顶鹤、天鹅、雪鸡、蓝马鸡、藏原羚等十多种。

被沙丘“蚕食”的草地

出玛曲县城南行3公里,就到达黄河岸边,黄河两岸至远处的山脚下,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了。眼前的情景让人触目惊心:临近黄河的岸边不是如茵的草滩,而是一座座高大的沙丘,从黄河岸边向草原深处绵延而去!被高大沙丘威逼之下的草原,已经失去了阔大辽远的气势,正悄然向后退缩。

下黄河首曲桥,沿着道路旁的草地步行至那些高大的沙丘。草地上的草稀稀疏疏,而这稀疏的草也是生长在沙地上。脚踩在上面感觉不到草的存在,更像是在沙漠里行走。在沙丘与草地的接壤处,能真切地感受到沙丘“蚕食”草地的景象:沙丘上的流沙在向下流动着,在沙丘与草地的接壤处,一棵棵草茎被沙粒压得倾斜着,而离沙丘三五米的地方,成片的草被沙粒埋压得只剩下两寸多长的草尖,那些刚被沙丘压埋的草多已发黄腐烂。

眼前的沙丘有十几米高,坡度较缓,但登爬起来相当困难,一迈步,脚便被沙粒埋没,而且身体下滑。这里的沙丘沙粒疏松,显然是新堆集起来的,不像甘肃西部一些大沙漠中的沙丘,经过岁月的沉淀容易登爬。

登上沙丘,黄河就在脚下,河面宁静如一袭赭黄的丝绸,飘向玛曲草原的深处。黄河两岸蜿蜒的白色沙梁,如两把寒光闪闪的刀子,插入草原的深处。而在草原的边缘,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啃食着青草,全然不知沙丘的逼近。

下了沙丘,走上一条简易公路。这条简易公路沿着黄河向西北方向至玛曲县的欧拉乡和欧拉秀玛乡。

过毛日扎西滩时,有人告诉我们:刚在玛曲黄河大桥上看到的沙丘,被当地人誉为玛曲的“鸣沙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拉乡沿河一带只有零星的小沙丘,30多年后,座座“鸣沙山”连成了一道数十公里长的沙阵,而且正在以每年6~10公里的速度向草原深处蔓延。

在宗喀草原的一处牧点,沙地已经连片分布,每天都有流沙直接流进黄河。而成片成片的沙丘上,一群群牛羊正在啃食着星星点点的草苗。见我们到来,几个正在放牧的牧民过来和我们搭话。他们说:30年前这里的牧草足有一人高,也有星星点点的露沙地。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草原上的风大了,沙地也多了。先是出现了一个个沙窝,后来一堆堆沙丘出现了,而且沙丘越来越高,面积越来越大,草原越来越少。几位牧民忧心忡忡地告诉我们:照这样发展下去,要不了多少年,这里就没有草原了。

第二天,我们沿黄河南行,没有多长时间就到了曼尔玛乡境内。曼尔玛是玛曲县南一大片湿地,面积超过150万亩,与四川若尔盖湿地连成一片,构成了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沼泽干了,湿地一天天缩小,只剩下星星点点的水洼,而且现在已经成为玛曲草原沙化的中心。在被誉为“飞禽乐园”的乔科沼泽地,我们没有看到“乐园”里的飞禽,却看到了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黄沙沙丘。脚刚一踩下去就感到了沙丘在下陷。稀疏的牧草大多根茎,几近枯死。在黄河边上,草地被黄河水长期浸蚀,草地下面的泥沙层也被掏空,形成大面积塌陷沙滩。

崩溃的绿色屏障

据有关部门统计,玛曲境内433公里长的黄河沿岸,已有200多公里严重沙化。黄河首曲湿地是当地生态系统的绿色屏障,一旦失去这个屏障,整个生态系统就向无序发展,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有专家进行过计算:玛曲县草原平均沙化速度超过14%!

玛曲草原出现严重沙化现象并非始自今日。甘南州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的材料显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玛曲县草场基本上没有沙化,呈现出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以及社会环境中政策和人为作用,草场开始出现零星沙化。到20世纪80年代,玛曲草原的生态环境开始急剧恶化。80年代初,玛曲县草原沙化面积超过2万亩,80年代末,其境内的草原沙化面积急增20多万亩。20世纪90年代,玛曲境内的草原沙化面积增加到近70万亩。

玛曲县目前沙化面积集中连片且达到国家治理标准的超过4万公顷,有沙化点36处。其中流动沙丘200多公顷,固定沙丘400多公顷,部分沙丘高达12~15米。全县草场退化面积达40%以上。全县20.8%的草场已不能使用或失去利用价值。

玛曲草原严重沙化的现象已经引起国际有关组织的重视。前几年,国际湿地组织的专家在玛曲进行考察后,深感忧虑,他们呼吁,如不治理这片沙化草场,任其恣意扩大,黄河首曲在不远的将来会变成高寒荒漠,其结果是流淌了数千年的母亲河会慢慢变成小河小溪,直至消失。

玛曲草原的沙漠化和干旱还导致黄河首曲湿地地下水位下降,玛曲境内数千条泉眼已经干涸,流入黄河的27条主要支流中,已有11条常年干涸,另有不少成了季节河。数百个湖泊水位明显下降,地表径流量和土壤含水量锐减,全县干涸的沼泽面积高达160万亩。

从玛曲县城东到大水沟一带,大片大片干涸的沼泽绵延十多公里。以前这里是大片的水域,野鸳鸯、水鸭、水獭很多,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十分漂亮。但现在,沼泽干涸了,我们看到的是龟裂的地皮。更可怕的是大片大片的地皮上已经没有草了。

更严重的是,被称为黄河“蓄水池”的玛曲湿地萎缩之势仍在继续。

天灾人祸导致生态恶化

玛曲草原沙化、湿地退化是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

从自然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与全球气候变暖。

有专家通过研究后发现:玛曲草原沙化的沙源是该地地质环境的产物。通过地质演变史考证,距今115万年前,黄河流域内河流之间不相贯通;距今105万年左右,黄河水才形成雏形;直到距今10万年到1万年之间,黄河才形成从河源到入海之间上下贯通的全国第二大河。玛曲草原究竟是昔日的古河床还是大湖泊,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曾是一片,如今浮出地面的沙子就是最古老的见证。昔日的大湖床或者河床,在自然和人为的双重作用下,已经渐渐浮露出来,成为玛曲草原沙化的沙源。这样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另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日趋干旱。在玛曲地区,干旱的气候使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亚高山灌丛草甸中灌丛面积不断减少,湿地面积减小或干枯,天然草场植被大面积枯死,草场土地,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草地沙漠化。

干旱少雨导致玛曲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致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补充黄河水量减少了15%左右,直接导致了黄河下游连续多次断流。

与此同时,鼠害给玛曲县草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黄河沿岸的曼日玛、阿万仓和欧拉秀玛等地的草场有大面积的黑土包,是鼠类打洞吃草根时推出了大量的黑土覆盖在植被上形成的。鼠害特别严重的地方因为草的根茎被咬断,草原上的草大面积枯死;草场上的土壤,沙层漫延,形成“鼠荒地”。这种大片的“鼠荒地”逐渐演变为沙化区。

除了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也是导致玛曲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

玛曲草原牧场超载过牧是导致草原沙化、湿地干涸的原因之一。牧民们认为草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多养牛多养羊才是惟一的致富路,只求多产,不管草原的承受能力,掠夺性经营和超载过牧日趋严重,使本来十分匮乏的草地资源得不到休养。许多牧民习惯于粗放的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初期,玛曲县牧民不到1万人,牛羊仅20余万头。近年,这个主要以游牧为主的县,有3万多牧民,牛羊100多万头,大大超过了草场承载力。草原超载导致草场退化、质量下降,造成生态环境失衡,诱发草地沙化。

玛曲是一个纯牧业县,国民生产总值将近一半来自畜牧业,牧民生活主要依靠畜产品。在玛曲牧区,提高生活水平,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就是多养牛羊,而多养牛羊势必会导致草场超载。

人为破坏草原的现象也相当普遍。近50年来,我国出现了四次草原大开荒,1 930多万公顷的优良草原被开垦。在这种大背景下,玛曲境内的草原也不可能幸免。在玛曲,采挖药材这种人为破坏尤为严重。现在的玛曲草原,冬虫夏草、秦艽、贝母、红景天等珍贵药材已难觅踪迹。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玛曲草原每年因滥采滥挖药材资源毁损草场达300万亩以上。玛曲县草场的土壤分布为垂直分布,从上到下为黑土层、黄土层和砂岩层,这些土层一旦出露,遇风则使沙土漫延,导致草场沙化。

另外,道路建设和开采矿产资源的非规范施工也能导致草场沙化。在合作到玛曲的道路上,可以看到修建道路对草原的破坏性威胁:宽阔的道路伸向草原的深处,有些路段旧道路在不断拓宽,有些地方旧道路被废弃,又在附近开辟出一条新道路。那些废弃的旧道路在风霜雪雨的侵蚀下,有可能成为新的沙源。

保卫“天下黄河第一曲”

“天下黄河第一曲”的生态的状况,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1996年起,甘南州及玛曲县便大力推行草场承包制,开始实施草场围栏、人畜饮水、人工种草、牧民建房、棚圈建设、退化草场治理、治虫灭鼠等草原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措施。1996年以来,玛曲县财政专户设立育草基金,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草原围栏和草原灭鼠,先后控制鼠虫害面积522.3万亩。1996~1998年,投资400万元,围栏改良退化草场万亩,人工种草2 010亩。1998年香港乐施会和兰州大学干旱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实施的高效畜牧业生态示范工程,总投资227万元,通过围栏补播、除莠、施肥、灭鼠等综合改良措施,改良治理草场面积1万余亩。

2001年1月,甘肃省政府向国家环保总局提交了黄河首曲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申请报告,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的大力支持,并很快批准同意。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Abstract: Sanjiang sourc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hinterland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distribution of Plateau unique vegetation ecological system is the alpine biology resource and alpine vegetation ecological system mainly. Sanjiang source region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nhibit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of the situation must walk out of a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gion and the whole society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jointly.

Key words: Sanjiang source are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mportanc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三江源区生态的重要性

1.1 三江源是我国乃至东南亚的江河之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最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区,其中黄河总水量的42%、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该地区。这些河流、湖泊、沼泽湿地是三江源区重要的水资源蓄积调节器。

1.2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影响全球气候,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洲大陆对流层中部的“热岛”和“中流砥柱”,它以强大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改变了大气环流,形成了亚洲季风,使南起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北至中亚、西伯利亚平原,东至阿留申群岛、日本的广阔范围内的天气和气候都受其影响而发生巨大变化。

1.3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江源头森林茂密,牧草丰茂,土地肥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摇篮,而且还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是区域间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2、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大大加速了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

2.1 湖泊面积缩小。三江源区原本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冰川广布。但多年来,这里的大小湖泊、河流快速缩小甚至干枯。如青海湖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间湖水下降3.35米。青海省到目前已有2800个湖泊已不复存在,剩下的1000多个湖泊也日益萎缩。

2.2 江河流径量明显减少。根据水文观测资料,黄河源头,年平均流量呈下降趋势,1997年的汛期断流时间长达226天。上世纪90年代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年平均流量分别减少27%、24%和13%。

2.3 草场退化,沙化加剧。据不同年代的卫星照片解译分析资料统计: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的年平均退化率由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3.9%上升到90年代末的7.6%,高寒草原平均退化率在同一时期有2.3%上升到4.6%。目前,三江源区退化草场面积已占到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46%;其中黄河源区中度退化草场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68%,长江源区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22.47%。另外,三江源区的沙化土地面积逐年扩大,黄河源区沙漠面积126670公顷,长江源区荒漠化平均增加速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4%增至90年代的20%。

2.4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根据2000年第三次遥感普查资料显示,三江源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95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1.09%。其中黄河源区378万公顷,占黄河源区总面积的35.04%;长江源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489万公顷,占长江源区总面积的29.64%;澜沧江源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84万公顷,占澜沧江源区总面积的25.28%。

2.5 野生动植物资源明显减少,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和植物处于濒危或绝迹。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物种生存条件恶化,分布区缩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目前“青海境内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2.6 高寒的地理条件,使得江源生态具有先天的脆弱性,同时,江源又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地区,林业基础薄弱,森林资源总量不大,林分质量差,林业发展滞后,而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林牧矛盾突出,加之畜牧业是农牧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彻底的解决方案。

由此可见,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提高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对策研究

3.1 加强领导,规范管理,高度重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建设。一是各级林业部门及时成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林业组,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强有力的工程管理队伍,从而衔接、理顺了业务职能,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各级林业部门把学习贯彻省政府“八个管理办法”作为实施好“总体规划”的基础和前提,为顺利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奠定了基础。

3.2 编制设计,明确任务,稳步推进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建设。一是委托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大队编制完成了作业设计,同时工程建设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施工,按技术规程操作,确保工程造林质量。二是各实施县(场)按照合同管理制度的要求,落实了管护人员,分片包干,明确责、权、利。三是采取责任包干措施,通过开展现场造林示范等技术指导,提升了造林科技含量。

3.3 精心安排,认真组织,切实加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建设。一是各级林业部门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项目建设监理制、工程建设合同制和县级报账制。二是各级林业部门严格执行“三专一封闭”的财务制度,按照《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运行管理,坚持“严管林、慎用钱”的原则,把国家的钱用在三江源生态建设的刀刃上。三是指定专人负责搜集各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片、声像、光盘、电子文件等,并分类归档入库。

3.4 实行“封育为主、封造结合”,乔灌草相结合,把改善生态环境置于优先地位,加快恢复林草植被。鼓励当地居民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充分将乡土知识用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使农牧民群众在积极参与中思想得到教益,素质得到提高。

3.6 各级林业部门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充分认识工程质量是整个工程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项任务、每个环节都须抓紧抓好。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科技培养、管理培训,使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从事第一线管护林业资源的护林员转变观念并更新知识,组建一支高素质、懂专业、会管理、肯奉献,并不断发展壮大的科技队伍和管护队伍。

4、结束语:

总之,保护三江源区生态,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寻求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三江源区生态得到修复,将资源损耗降低、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新民.三江源畅想——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前期咨询工作概述[J].中国工程咨询,2008(6):4-7.

[2] 赵宏利,陈修文,霍修顺,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茂名学院学报,2007,17(1):21-24.

[3]陈孝全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5

分析垣曲县各生态功能小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并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

生态环境;存在问题;保护措施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搞好生态环境是保护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端,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南界黄河,北接太行,国土面积约1620km2,山地丘陵面积大,约占97.2%,而原地与川地比例小。全县生物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植物数量、质量居运城地区之首,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矿藏达46种,列山西之冠,垣曲生态资源优美,为野生动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动植物达18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种类41种,被誉为“华北动植物物种基因库”。该县国土部门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全县分为4个一级区和6个生态功能小区,本文将对垣曲县域由北向南对生态功能小区存在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简要分析。

1历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涵养生态功能小区

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历山镇北部,是以保护暖温带森林植被和珍稀野生动物猕猴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该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源涵养。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近年来偷砍、偷伐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群落繁衍及林区环境;b)该区在发展旅游及实验区过程中的基础建设造成了一定的水土流失,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环境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1]:a)相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林地,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偷砍、偷伐等违法行为的查处;b)加强历山自然保护区自身建设,建立和健全保护区管理,依托自然保护区与多家大学和科研单位联合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鸟类生态学、保护区总体规划研究、环境监测及影响评估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实施自然生态保护;c)该区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在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使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的特殊性,尤其要注重公路两侧绿化及河道两岸水土保持林建设,防止水土流失;d)在当地发展规划中,要更重视后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2垣曲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位于垣曲县东北部,北接历山自然保护区,自西北向东南呈带状分布,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由于多年对矿山的不合理开采,引发崩塌、滑坡及塌陷等地质灾害,进而破坏了植被和自然景观,引发水土流失,同时对生物栖息地也造成一定影响;b)景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固废及生活废水等污染物没有经过统一处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a)申请专项资金对由于矿山开发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勘察整治,及时复垦,生态恢复,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b)按照要求,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合理开采矿产,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工业实行园区化发展,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园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相关职能部门同时要加强对重点产业和企业的指导与监管,杜绝环境事故的发生;c)对该区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在该区景区进一步的扩大发展中提前作好规划,首先考虑生态保护和环境承载能力,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垣曲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

西部生态功能小区位于垣曲县西部,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该区地处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相对较大,植被覆盖率高,矿产资源丰富,垣曲县主要铜矿企业位于该区域。该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由于部分铜矿在开采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石不合理堆放,占用大量土地,破坏了自然景观,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影响地表植被,加剧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存在;同时由于废矿石的不合理堆放,易引发泥石流,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b)由于采矿诱发的采空塌陷和地裂缝,导致大面积林地被毁,地表植被造成严重破坏。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a)突出抓好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绿色”企业。合理规划制定全县矿区废弃地修复与治理方案,废弃矿石要合理堆放,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宜林荒山地带进行分期绿化,营造水土保持林,逐年提高矿区内植被恢复和绿化率;b)大力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研究及治理力度,及时研究治理由矿产开发所形成的滑坡、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大力种植经济林、边坡草等,努力恢复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复垦率;c)规范采矿活动,严格按照规划,科学合理开采,禁止破坏性的采、选、冶项目,使其对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进一步引进资金,建设规模企业,产业链逐步从单纯的采选矿、冶炼向下游的铜材综合加工延伸,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和园区化,提高经济效益并减少环境污染。

4垣曲中部营养物质保持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小区

中部生态功能小区位于垣曲中部,北接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区域整体地貌以侵蚀堆积丘陵为主,区域内水资源丰富,较大河流均由北向南顺势注入黄河,两岸多为狭窄的河谷平原,灌溉方便,人口密集,为主要农作区,该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营养物质保持与土壤保持。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由于河谷地带大部分为耕地和荒地,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强度较大,加之此地处于该县交通要道,沿线经济活动对周围地表植被的破坏及河流的冲刷作用,使得沿路两侧斜坡稳定性较差,有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b)由于该区特有的河谷地形,多年前采矿后堆放的采矿废石在雨季极易形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a)以“林业生态县”建设为契机,在河流及道路两侧土层薄、条件差的坡地和宜林荒地植树种草,以林养水、以草护土,从而减少水土流失;b)对区域内存在自然灾害的矿石堆放点进行系统摸排和评估,定时监测,统一规划,逐步治理;c)由于该区域内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农业及交通条件较好,应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种植、生产及加工基地,发展生态农业,建设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园,同时要减少农药、化肥等的使用,推广作物还田及增加有机肥的应用,以增强该区营养物质与土壤保持功能。

5垣曲西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

西南部生态功能小区位于县城西南部,区域内地貌以侵蚀堆积丘陵为主要类型,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源地保护。该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该区南部靠近黄河的地区,由于小浪底水库蓄水及移民搬迁,导致形成了一些弃耕地,无人管理,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现象,管理和治理措施没有及时到位,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生态系统比较脆弱;b)该区域内地处山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牲畜大部分采用传统放养的方式,对当地山地地表植被产生了直接破坏,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生态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a)相关部门要将南部沿黄地区纳入治理规划,在现有生态系统薄弱的宜林地带,加大水土保持林种植力度及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尽快恢复当地生态;b)以政府发展干果经济林为契机,发展特色种植业,如核桃、蚕桑、杏梅等经济作物,依据当地地域特色及传统优势,合理发展养殖业;c)加强对区域内工业企业等污染源的治理和监管,加大对板涧河和五福涧河等水源地的生态保护力度。

6黄河小浪底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

黄河自夏县瓮口入境,流经垣曲县南缘46km,向东至马湾注入河南省济源市,该区位于县城最南部,包括小浪底库区及其周围,小浪底水库垣曲库面积达130km2,为华地区最大的“人造内陆湖”。该区域地貌以河谷川地为主,区内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中北部有小范围的侵蚀堆积丘陵,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该区现存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小浪底水库库区周围植被稀少,黄土,水土保持能力极差,雨季泥沙直接注入水库,影响了库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b)地质灾害频发,类型多为滑坡、崩塌,形成多处不稳定斜坡。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a)要在区内荒山规划水土保持林,加大库区周围的水土流失整治力度,吸引民营资金和引导当地农民种植干果经济林,发展特色品种植和深加工,提高本区植被覆盖率;b)依托该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态文化价值为特色,以古城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项目为契机,充分利用湿地及其周边的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以保护景区物种多样性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游,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在清淤、防洪、泄洪和发电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为实体经济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生态新区。

7结语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秦岭;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森林植被;治霾功能;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5014

秦岭,位于中国大陆中西部,雄峙中原,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与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母亲河”。在地理学家、水文气象学家心目中,秦岭是南北方地理、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2大流域的分水岭;在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心目中,秦岭是珍稀植物、动物的宝库,是濒危动物的栖息地和避难所。在生态环境学家、水利、水土保持学家心目中,秦岭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最大碳库,是“绿色水库”,是中国中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近百年来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由于社会整体对秦岭的生态功能了解不够,对开发建设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认识不足,生态保护意识不强,而对生态资源占有的欲望强烈,秦岭生态资源基础薄弱,生态保护的体制不够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不能通过经济手段调节秦岭资源开发行为,出现的过度的开发、泛滥的消耗、超标排放,导致土地、水源和空气等资源、环境遭受严重污染,雾霾肆虐,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 秦岭生态功能区植被多样性

秦岭生态功能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且具有植被类型丰富、植被垂直带谱完整等特点。秦岭是我国中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秦岭南坡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属长江水系,分布着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东洋界动物。秦岭北坡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属黄河流域,广泛分布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古北界动物,其生态服务范围涉及陕西、河南、湖北、甘肃、四川等区域,涉及长江汉江流域和黄河中游流域,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益的京津地区。秦岭对于维系我国中部生态安全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1.1 秦岭生态功能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

秦岭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类型有:森林、灌丛、草甸、灌草丛、荒草坡、山地、农田、果园、河溪、水潭、石海等。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为该区的主体生态系统,占其总面积的70%。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多、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它具有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

1.2 植被类型丰富,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丰富

从中国植被分布区系看,秦岭位于中国华北、华中、唐古特及横断山脉等植被地区交汇处,是东亚植物区中的中国-日本森林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亚区的交汇带,是华北区系和华南区系的交汇区。使得该区植被区系同时兼有各种成分,也是许多在分类学上比较古老、原始的植物类型的分布区之一。秦岭区系组成不仅丰富,而且种属科在全国植物区系中所占的比例依次升高,尤其是科级和属级的分类学单位所占比例相当高。

1.3 植被垂直带谱完整

秦岭植被景观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秦岭北坡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代表,自下而上形成了山麓农耕植被带、低中山落叶栎林带、中山亚高山桦木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构成了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森林植被景观。秦岭南坡以水流域为例,自下而上包括丘陵农耕植被带、含常绿树的落叶阔叶林带、落叶栎林带、含针叶林的高山桦木林带、以及高山灌丛草甸带,构成北亚热带森林植被景观。秦岭植被垂直带谱完整,且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带谱的性质差异明显,在我国乃至欧亚大陆均较为罕见。

2 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涵养水源

森林植被可以有效拦截和储存降水,并通过温润土壤补给地下水,维持水分的有效循环。形象地说,其生态系统就象无形水库,水多可以储存,水少可以释放,被喻为“绿色水库”。据测算,有林地区比无林地区每公顷多蓄水量300m3,密闭和多层结构的森林可减少土壤侵蚀量90%,多林流域可将侵蚀模数降到1000t/km2的安全水平。据统计,秦岭山地林区现有林地247.5万ha,森林覆盖率46.5%,占陕西省有林地总面积的54%。有林地蓄积量15257万m3。秦岭林区森林每ha年涵养的水量约800~1000 m3,粗估年涵养的水源总量相当于一座总库容30亿m3大型水库。

2.2 固碳释氧

森林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最大碳库,在维持地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耗,排放CO2,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升高,形成“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升高,这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解决好这一问题,要求世界各国节能减排;应保护和培育森林植被,充分发挥固碳释氧作用。据测算,森林每生产1t干物质,可吸收CO2 1.63t,同时释放氧气1.2t,被喻为地球之“肺”。据国家林业局2007年统计,中国森林面积为19545万ha,森林覆盖率20.4%,总碳储量78.11亿t,仅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等6项,生态效益年价值达10.01亿元,在中国GOP中占有相当比重。

2.3 培育并保护生物多样性

秦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各种生物物种生存的基础,使其成为中国东西南北生物交汇和过渡地带,具有丰富而奇特的生物多样化。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在中国和东亚地区均具有重要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3 秦岭森林植被的治霾功能

森林植被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需的林木制品和各类林副产品,具有经济效益;通过固碳释氧作用,还具有治霾功能。主要有以下5点:

3.1 净化空气

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植物,1hm2阔叶林释放的氧气可供1000人呼吸用。

3.2 吸收有害气体

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各类有害气体,其中CO2的60%被林草阻留吸收。

3.3 阻滞降尘

主要依靠植物叶面, 1hm2树林1a可以吸附各种灰尘达300~400kg,绿地减尘达37%~60%,绿化地面的空气含尘量比未绿化地面低50%;草地上空粉尘仅为地的15%~30%。

3.4 减少空气含菌量

闹市区的空气含菌量比绿化区多出7倍;不同树种杀菌作用不同,樟、桉、柏等树种杀菌能力较强。

3.5 调节气候

据统计,林地降水量比无林地高16%~17%,有的学者认为,我国西北地区绿化后可以增加年降水量110mm;还可调节气温,据实验资料,夏季城市绿地气温比广场水泥地面低10°~17°,比柏油路面低12°~22°;还可调节湿度,一棵阔叶树每小时可蒸腾25kg水分到空气中,1000棵树的地方相当于在地面洒水500t,相对湿度比路面高7%~14%。

据中国农业大学孙淑萍的研究成果《北京城区绿化对空气可吸入颗粒物与降尘的影响》显示,绿化覆盖率增高,颗粒物浓度就降低。覆盖率为98%的区域,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是覆盖率5%的区域浓度的15%上下,比覆盖率33%的区域低50%以上,覆盖率33%的区域也比覆盖率5%的区域低59%。

秦岭森林覆盖率为46.5%,有林地面积为247.5万hm2,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54.1%;有林地蓄积量1.53亿m3,占全省有林地蓄积量的66.13%。按面积比拟法和覆盖率系数法计算,秦岭森林碳储量应为2.89亿t。若有林地蓄积量保持1%的增长率,可多吸收CO2 403.4万t,同时多释放氧气297万t。可以说,秦岭既是碳库,又是氧库。

西安位于秦岭北麓,受益于秦岭的“白天上山风、夜间下山风”输送空气影响,缓解了大城市共有的热岛效应,也驱散了部分雾霾,近3a来,雾霾不是很严重,2014年4月西安出现18个蓝天,2012年、2013年分别为24d、16d,在北方城市中处于较好状况。

为治理西安雾霾,西安市规划局提出,实施生态隔离体系规划,利用昼夜不同的“主导风”,在秦岭北麓以及周边塬体的主要部位建设“楔状”生态用地,形成顺畅风道,用秦岭的“上山风、下山风”输送空气,将秦岭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引入西安,此举必将大大改善西安空气环境。

4 秦岭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总体来说,秦岭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保护现状是好的,但局部区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秦岭北麓环山带是关中平原的南缘线,是渭河南岸各支流的出河口,在长达数百km的带状区域里居住着渭南、西安、宝鸡3市16区县86个乡镇的10余万农业人口,分布着16个森林公园、30多座蓄水工程和众多的旅游景区,有数百家工矿企业和很多采石场,乱垦、乱伐、乱建、乱排放现象相当严重⑴,对秦岭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保护构成威胁。

因此,建议将秦岭南北坡,尤其是北坡直接滋养的城乡社会发展和城乡聚居生活纳入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之中,兼顾人、水、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和发挥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效能。

以秦岭生物垂直分布特征划分生态保护和开发带,重点是浅山、洪积扇、黄土台塬、高阶地和部分低山丘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