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即时通信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即时通信功能范文1
【关键词】即时通信;互联互通;跨平台
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即时通信(IM)。即时通信服务一直是网民最基础的应用之一。近年来,随着Wi-Fi、3G、4G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的形态迅速从PC机转向移动终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5.64亿,每年仍保持增长。即时通信的使用率连续攀升,目前已达到89.3%,使用率持续高居第一。
即时通信网民规模和首屈一指的使用率说明,即时通信满足了用户最基础的沟通需求,具有大众化特点,这奠定了其用户基础。随着功能不断拓展,即时通信早已向社交平台转化,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之间交流与互动的方式。同时,支付、游戏等功能的加入为即时通信构造了一个以交流为基础的人际生态圈。2014年借春节之机,微信红包一夜蹿红,并拓展支付、购物、打车、票务等平台,充分显示了即时通信所蕴含的用户黏度和商业价值。
即时通信尽管发展较为迅猛,但其基本格局却始终没有改变,即因通信便捷需求而产生的即时通信工具,却在一款款产品之间彼此隔离,最终严重影响了其便捷度。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微信、易信、飞信等产品的形态无限趋同于手机最原始的短信功能。不同于短信的互联互通,即时通信工具各自垄断、互不兼容的基本格局被认为理所应当。在迅速发展、不断变动的洗牌格局中,即时通信是否有整合互通的可能性?本文在回顾即时通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即时通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以国外即时通信的基本状况为参照,考察我国即时通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的可能性。
一、即时通信发展历程回顾
即时通信是互联网时代的交流模式。即时通信软件(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软件)是以软件为执行手段,依靠互联网平台和移动通信平台,以多种信息格式(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沟通为目的的网络交流工具。即时通信工具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产生推广期、网络勃兴期、移动终端期三大阶段。
即时通信产生于1996年夏天,三个服完兵役的以色列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开发出了ICQ网络寻呼软件,这成为即时通信工具的1.0版本。1996年12月,他们将ICQ软件放到网上供人们免费下载使用,短短半年下载人数突破100万。此后,即时通信迅速兴盛。全球市场上,即时通信曾被三大主流软件占据,即微软的MSN、美国在线的AOL、雅虎推出的雅虎通。
国内即时通信用户规模的壮大速度颇为惊人,2002年用户数约为4000万人,2007年用户数已增加到1.3亿人左右,时至今日,用户数更是达到了5.64亿人。即时通信以其便捷性和黏性深受用户青睐,成为互联网用户渗透率最高的业务。腾讯公司依靠即时通信工具,在度过最初的起始阶段之后,一直在这一领域坐拥难以撼动的国内互联网霸主地位。
腾讯依靠QQ起家,并通过微信预先抢抓了移动终端的即时通信市场。微信在2013年成为最热门的一项应用。
这一领域新产品层出不穷,新进竞争者发展迅速,为行业带来新的局面与机遇。对很多用户而言,同时只是用一款即时通信服务已不能满足多元的网络需要,往往需要并行多种工具,如手机同时安装微信、易信、飞信、陌陌等。工作对即时通信的依赖性也在增强,促成很多商用工具的出现,附件、视频、语音等拓展应用成为常态。是否可以基于共同标准,来开发下一步的移动互联,用户的使用体验和需要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二、即时通信工具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即时通信工具因其所具有的用户依赖度高、用户黏度大、用户规模庞大等优势,在近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其也面临着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产品之间的不能替代和相互隔绝,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状态。因此,即时通信工具的发展景象虽然较为广阔,但对于用户而言存在诸多不便,甚至可能出现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带来的使用不便,如微信无法打开淘宝网址,所给的理由是“淘宝拒绝了浏览请求”。从总体上而言,即时通信工具发展前景良好,但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
(一)即时通信工具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而言,即时通信工具整体上渐有成为综合服务平台的趋势,同时,整个行业增长有放缓趋势。2013年,即时通信年增长率为13.8%,2014年这一数字是6.0%。
1.即时通信跨平台,且正在成为综合平台
2013年出现明显转折,微博、社交网站、论坛等使用率普遍下降,即时通信类应用却增长稳定。2013年微博用户规模下降2783万人,即时通信规模达到5.32亿人,使用率高达86.2%,稳居首位。手机端即时通信增长率和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均超过即时通信整体水平。原因在于即时通信与手机通信契合度大,且具备了网页端等跨平台优势,同时借助于社交关系,融入了交流沟通、信息获取、商务交易、网络娱乐,甚至支付、金融等各类互联网服务。毋庸置疑,即时通信必然成为高融合度、高渗透度的综合平台。综合平台或许意味着一个闭环生态,一切服务在其中完成,潜在的商业价值使其趋于封闭。
2.行业增长趋缓,迟早会饱和
2012年3月,微信宣布用户突破1亿,如同链式反应,9月破2亿;2013年1月宣布超过3亿;2014年8月数字为4.38亿。微信注册用户数从0到1亿,耗时14个月,QQ当年达到这一目标耗时37个月。当年用户习惯和构造生态有一个培养过程,但对于微信而言,省略了这一过程,基于既有的网络社交关系,实现了“病毒式”传播。通过功能创新、手机通信录导流,微信已成为腾讯移动终端上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
手机即时通信形成新的增长点,PC端用户基本稳定,但整体来看,突进将会向平稳过渡。艾瑞咨询市场调查显示,即时通信用户增长率已经下降并保持在10%以下,使用人群占整体网民的比例稳定在86%以上。智能手机销售日趋饱和,即时通信增长也将放缓。这必然导致行业发展策略从跑马圈地向精准开发转型,用户将产生深度的使用需求。
目前常用的即时通信工具品类繁多。PC端具备一定用户规模的有QQ、MSN、Gtalk、飞信、UC、POPO、HI、ICQ等,移动端则更为繁多,如微信、米聊、talkbox、个信、飞豆、有你、飞聊、陌陌、易信等,并不断增加,微博等产品的私信应用也具有即时通信功能。国际市场上,竞争一样激烈,WhatsApp全球走红,苹果和Facebook各自开发了imessage和Facebook Messenger,日韩系的Line和KakaoTalk,以及老品牌Kik等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国内市场调查显示,QQ用户群基本稳定,MSN虽维持服务,但短时期内难以恢复较高水平,飞信月覆盖人数在8000万以下徘徊,人人和微博月度桌面覆盖人数持续下降,阿里旺旺、YY语音等垂直应用反而获得渐进式发展。
(二)即时通信工具面临的发展瓶颈
纵观即时通信行业,产品繁杂,割裂竞争,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种现象成为当前即时通信工具获取更大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未来具有加以整合的潜在可能。
1.割裂竞争
即时通信因沟通而生,但实际使用者在不同软件之间频繁转换,大大妨碍了沟通的进行。更有甚者,因竞争为沟通设限,随意屏蔽信息传递,成为一种垄断和霸权。割裂造成了行业条块化、碎片化,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2.同质竞争
即时通信工具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化分工,各公司为抢夺这一基础应用资源,纷纷抢滩,重复构建,最终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实际上,即时通信基础功能非常简单,即信息传递。其拓展属于附加功能。但在基础应用上,用户却需要不断转换产品,以便与使用不同产品的社会关系进行沟通交流。
三、即时通信整合尝试与整合可能
对用户而言,即时通信整合发展、互联互通是众望所归。但对于行业大拿,平台整合则属于书生之见,缺少开放领域的驱动动力。他们希望借助垄断性产品吸纳更多份额。然而互联网发展逐浪相推,日新月异,自有其内在发展大势,不论目前阻力多大,希望多小,从互联网发展潮流的角度来看,开放、兼容、畅通是其发展的总体取向,这一点在即时通信行业也在不断被尝试,也将不断被验证。
(一)即时通信平台的整合尝试
即使业内占据绝对优势的企业,也从未明确拒绝过互联互通的可能性。腾讯公司与掌中无限公司曾爆发“互联互通第一案”,终审腾讯胜诉获赔45万元。然而面对互联互通的呼声,腾讯在法庭上明确表态,腾讯从来没有拒绝互联互通。手机上的即时通信软件已经非常接近最基本的短信功能,甚至在网络环境下有替代电话通信的倾向。假设电话、电子邮件不能互通,必然不能被接受。然而,即时通信不能互通,却长时间成为一种既成事实,最终形成了即时通信互联互通呼声高涨但希望渺茫的状况。
改变路径并不难找。依托可以互通的行业标准作为内核,各公司之间围绕拓展和服务开展竞争,应该成为行业发展的良性局面。
事实上,自PC端即时通信时代开始,互联互通的尝试一直在进行。早在2004年9月,路透社就与AOL签署了合作协议,实现两家公司即时通信软件的互相开放。聚合多个聊天工具的即时通信软件Pidgin、KC(Keep Contact)、Miranda IM等聚合软件相继被开发出来,它们的特点是集QQ、MSN、手机、邮箱于一身,可同时与这些工具上面的好友联系。一个名为8hands的软件,可以把15个SNS服务聚合在一起。Digsby除了能聚合SNS服务外,还支持多款IM账号集成。腾讯与飞信也有过短暂的互通尝试。
Google Wave的出现,试图整合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甚至wiki和社交网络,文档也可以实现即时协作,展示了即时通信的一种可能,这一计划最后被宣告放弃。WhatsApp也带来整合启示,相比于微信,它更为简洁,安装之后像短信一样集成到手机功能上,不需要注册,不需要互相添加用户,显示了无障碍化的发展倾向。WhatsApp在全球多国注重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在互联方面,这是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此外,Line、Kakao Talk Massenger等产品各有侧重。易信团队在2013年8月提出易信将与同类产品互联互通的设想。
(二)即时通信平台整合的动力与可能性
从现实状况来看,即时通信平台整合有以下几种动力。
首先,互联互通是用户间沟通便捷性的要求。无障碍化是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所趋。就当前来看,即时通信工具呈现多元化发展状况,这种多元化固然满足了用户交流沟通的多样化需求,增强了用户的可选择性,然而从目前的即时通信工具来看,功能的同质化现象尤其严重,这使得即时通信工具实际上成为分割用户的一种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不同工具用户之间相互沟通的难度。用户为了与使用不同工具的其他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不得不在同一移动平台上安装多种工具,并在不同工具中进行频繁切换,给用户造成了较大的麻烦。因此,对于用户而言,即时通信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无疑是获取交流便捷性最好的途径。
其次,互联互通是产品变动与市场竞争所迫。即时通信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一方面是工具提供者应付变动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竞争趋势所迫。就前者而言,与QQ长期坐大不同,微信一家独大的危机感很强,其发展面临不进则退的局面。一旦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不排除其采取另一种形式抢滩。而众多不敌微信的产品,也可以合纵连横,取得与微信比拼的资本。就后者而言,同质化对于开发者而言无疑是资源浪费,对用户而言更是成本浪费。如果平台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即时通信产品的提供者在竞争过程中更能将资金和人力集中在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上,而不需要被迫使其产品功能达到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境地,从而丰富平台服务的多样化,进一步推动即时通信产品的创新,为用户提供更为周到、便捷的服务。
再次,互联互通是市场经营理念从生产产品转向提供服务的要求。与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所具有的匿名化特征不一样,即时通信越来越去匿名化,与个人身份绑定,加之平台所提供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多的是一项服务而不是一种产品,因此,即时通信应该成为通信固定组件,或称基本服务。可以说,即时通信工具的提供者应当转变自身经营理念,使自身角色从产品(即软件)生产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这是人类互联发展的基本要求,也符合即时通信工具本身所具有的特征。随着反垄断观念的深入,打破产品生产所具有的排他性特征和封闭捆绑的观念,代之以服务本身的质量和便捷性观念,进而实现即时通信平台的互联互通,既是服务提供商回归本位的要求,也是用户对交流与沟通的便捷性的需要。
从总体上看,即时通信平台互联互通最大的阻力来自占主导地位企业的巨大利益。宏观上的大势所趋,短期实现的可能性不大。通过灵活的利益分成,或是二线产品之间取得阶段性成果是可以期待的。互联互通有利于用户,有利于弱势一方。然而最终,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超乎人的想象,可穿戴设备正在成为趋势,即时通信作为正常的通信组件提供无障碍沟通必然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12.
[2]廖成林,李忆.竞争性网络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5,13(3):68-73.
[3]林起劲,涂乐天.网络型基础产业的边际报酬递增特性与互联互通[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6-20.
[4]艾瑞咨询集团.2012―2013年中国即时通讯年度监测及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2013.
即时通信功能范文2
虽然微软MSN与雅虎通的互联互通迟迟推出,但推出后仍然备受欢迎。人们都在为MSN与雅虎通顺利互联互通高唱赞歌,并称互联互通即将开始一统江湖。笔者同样是雅虎通与MSN的用户,在试用了互联互通功能后,倍感失望。
目前,雅虎与MSN所实现的互联互通,仍然不足以改变现在即时通信市场的格局,互联互通,仅仅是迈出了万里的第一步,各即时通信软件之间真正的互联互通时代,还异常遥远。
在各即时通信软件的互联互通中,微软MSN已经不是第一次涉水互联互通。早在2004年,网易泡泡已经率先与微软MSN完成了互联互通的布局。两家联姻2年多后,即时通信市场的格局并未改变,网易泡泡与微软MSN的互联互通,也仅仅是实现了文字的互联互通。更准确地说,网易泡泡与MSN只是单方的互联互通,网易泡泡用户通过集成MSN插件来启动MSN,网易泡泡用户与MSN用户之间仍然是孤立的。在网易泡泡中,要想与MSN用户进行文字通讯,必须在MSN用户栏中进行。而在MSN中,却无法与网易泡泡进行即时通信。网易泡泡与MSN互联互通的意义,仅仅是方便网易泡泡用户而已。
要想实现互联互通,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安装最新版本的MSN Live Messenger,以及最新版本的雅虎通,这样,MSN与雅虎通才可以互联互通。目前,MSN与雅虎通的互联互通,仍旧停留在文字交流方面,其他诸如文件传输、视频、语音等新潮功能,仍然是空白地带。
不可否认,MSN与雅虎通互联互通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那就是打开了即时通信市场各自为营的经营格局,为互联互通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即使是文字实现了互联互通,诸如表情等符号,MSN与雅虎通仍然无法共享。面对用户对即时通信软件功能需求日益丰富的今天,单纯的文字互联互通,如何能够赢得用户的认可?
微软和雅虎筹划了这么长的时间,互联互通实现的功能却非常有限。就目前来看,MSN和雅虎通的互联互通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用户反映,软件的升级过程比较复杂,缺乏直观感;而且,在两大服务间转移联系人列表时十分困难。此外,两大服务的用户通信前,系统不给出任何升级提示。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就仓促上马,似有不妥。
诚然,各即时通信厂商对互联互通寄予厚望,并且对互联互通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国内40余家即时通信厂商纷纷表示,支持即时通信软件的互联互通,并且加入互联互通的阵营。可即时通信厂商们不要忘记,一个没有最终用户支持的互联互通,最终只能是一个美丽的泡影。如果说文字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尝试,那么未来各即时通信软件之间可以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吗?
当前,在国际即时通信市场上,AOL是绝对霸主,占据了全球市场56%的份额;而在国内,腾讯QQ更是占据了高达70%的市场份额。显然,无论是传统软件巨头微软,还是互联网巨人雅虎,在这个市场中都还是小字辈,既上不得台面,又人微言轻。然而,据有关分析机构预测,如果双方互通以后,将可占据全球44%的市场份额。更何况,自从微软和雅虎提出互联互通后,在国内还有一大批中小型即时通信工具表示愿意加入。据悉,在雅虎和微软宣布要互通后,国内已有包括网易泡泡等在内的40余种即时通信厂商予以响应。这样一来,借助于MSN和雅虎通的互联互通来打破即时通信市场现有的格局,可能性看起来还是非常大的。
要想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之间的互联互通,必须公开自己的程序源代码,以及通讯协议,这意味着各即时通信厂商裸的彼此面对。各即时通信软件实现了互联互通后,彼此也不再有核心的竞争优势可言,这对于即时通信厂商将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试问,各即时通信厂商乐意把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公开,用以完成互联互通的大业,会吗?答案是显然不可能,而要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视频、语音等功能的实现必须要公开一些源代码及即时通信软件通讯协议。未来,互联互通的倡导者们,如何跨越这一鸿沟,实现互联互通的大业呢?
即时通信功能范文3
诺盛咨询系统对从腾讯建立第一代即时通信工具QQ到微软的MSN,从VODAFONE的MESSENGER /KDDI的HELLOMESSENGER等即时通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
1.即时消息的发送/接收、即时状态的设定/显示是IM软件的功能内核,而功能内核的外面是通信层功能,可以根据需求实现对各种类型信息的传输。
目前的IM软件往往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通信功能,而是捆绑或拓展了许许多多的功能,从理论上讲,凡是互联网上成功的应用均可被IM软件一网打尽。目前比较通行的捆绑功能有浏览器、邮件、网络硬盘、搜索引擎、媒体播放器、RSS/网络日志等。基于IM软件强大的功能,IM运营商可以开展多种业务,比较典型的有通信类业务、娱乐性业务、商务性业务、广告业务、在线市场调查业务等等。
2.未来的即时通信工具将会呈现几大趋势。
1)与电子邮件整合将成为业务推广的主流。
随着IM在网民中的日益普及,IM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电子邮件功能进行了替代,人们可以通过IM软件进行即时的交互式的通讯,并且这种通讯可以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IM软件进行文件的传送,这可以替代邮件的附件功能,此外,有许多IM软件还支持离线消息收发,这更进一步拉近了IM软件同电子邮件功能之间的差别。当然,电子邮件也有其自身的诸多优点,并且电子邮件的历史远长于IM软件,相对也更为成熟,其用户数目前也远远大于IM,因此,倘若我们不提替代一词,而代以整合或融合或许更为准确。事实正是如此,IM软件如今大都捆绑了电子邮件,并支持邮件到达的即时提示,这代表着一种IM与电子邮件日益融合的趋势。
2) 多媒体化将成为必然。
IM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文本交互,现在的IM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多媒体软件。随着IM技术的进步,并受益于互联网网络带宽的不断拓展,音频、视频功能已经逐渐成为IM软件标配,并在逐步成为主流。
3)多功能化将成为即时通信工具差异化竞争的主要工具。
IM事实上早已突破了即时通信的范畴,现在的IM,其丰富多彩的功能远不是即时通信这几个字所能涵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IM不能再被称为即时通信软件,它几乎能捆绑各种互联网上的流行应用:它既可以是一款媒体播放器,也可以是浏览器、搜索引擎,也可以是网络硬盘,或者又可以是RSS信息聚合器,等等,即时通信只是其众多功能中的一项――当然,它是一项最为基础和基本性的功能,也是人们仍将其称为即时通信软件的最后一点理由。
4) 跨平台将是即时通信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路。
即时通信功能范文4
“感觉就像小灵通也能给手机发短信,虽然只能做到文字的交流,但毕竟多了一种跨平台的联系方式。”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大三的学生赵君龙,第一时间过了一把雅虎通和MSN(Windows Live Messenger)互联互通的瘾。
7月13日开始,微软和雅虎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多个市场,进行双方即时通信工具之间互联互通的公开测试。
互通是赢利所需
腾讯公关经理渠毅对此表示,雅虎和微软此举不会对腾讯产生任何影响,腾讯也没有任何计划与MSN实现互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腾讯拒绝加入互联互通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担心自己的庞大用户群被分流,毕竟腾讯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QQ。
事实上,QQ凭借着高达66%的用户群目前雄踞头把交椅,在没有互联互通的情况下,用户很难舍弃这个软件,毕竟有很多人在用。互联网分析师吕伯望认为:“开放用户社区、游戏社区和拍拍社区是QQ有凝聚力的三个社区。而在技术上QQ进步缓慢,在用户体验方面,比MSN也差很多。因此开放互联对于QQ来说是信心不足的。”
“即时通信工具本身并不能带来赢利,赢利靠的是在即时通信平台上的增值服务。在互联互通的情况下,用谁的即时通信工具是用户考虑的第二位因素,而只有好的服务才能吸引用户去体验更多的增值服务。” 赛迪顾问分析师何潇告诉记者。
“即时通信工具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互联互通将使即时通信成为比以前更加完整的通信模式,就像发电子邮件不用考虑对方是否也用相同的邮件客户端一样。”何潇认为:“当你解决了通信中的障碍时,每一个即时通信用户都可以发送和接受更多信息,这意味着他们将会在通信软件上得到更高的效率。”
市场调研公司艾瑞咨询预测,2006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将增长29%,达到1.2亿人。分析报告认为,未来这一市场各方角力将会进一步削弱IM用户群的集中度。
互通是大势所趋
艾瑞咨询的调查显示,47.9%的网民对即时通信工具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即时通信软件之间不能互联互通,而71.43%网民希望不同即时通信软件间能够实现兼容。而赛迪网针对MSN与雅虎通互联互通事件的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人认为MSN和雅虎通互通将使得“沟通更方便、快捷”,MSN和雅虎通用户要求得最多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够与其它即时信息服务实现即时互通。
分析人士指出,MSN和雅虎通的兼容,更深层次上反映出当前即时通信市场的激烈竞争。在美国即时通信市场上,依照数字媒体评估公司ComScore Media Metrix的调查,美国在线(AOL)的Instant Messenger占据了56%的份额,截至2005 年8月拥有4920万名用户,而跟随其后的MSN和雅虎通分别只有2440万和2190万用户。与此同时,Instant Messenger的用户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比去年同期增长6%,而MSN 却减少14%,雅虎通减少1%。
通过互联互通,MSN与雅虎通不但在用户数量上可以和美国在线分庭抗礼,并可将网络巨头Google的即时通信软件Google Talk挡在门外。
在中国,艾瑞咨询的调查显示,尽管QQ软件在今年第一季度占据了66%的市场份额,但和2005年底的78%相比,已然下降了12个百分点,而相对应的是MSN Messenger和雅虎通的用户则略有增长。
在雅虎和微软宣布将要互通后,国内已有包括网易POPO等在内的40余种即时通信厂商表达了互联互通的意愿,而IBM也在今年3月站在了微软和雅虎一边,互联互通的阵营进一步壮大。
安全成互通威胁
据用户反映,要实现MSN和雅虎通互联互通,软件的升级过程比较复杂,缺乏直观感;而且,在两大服务间转移联系人列表时十分困难。两大服务的用户在通信前,系统不给出任何升级提示;另外还有用户反映,相互通信的功能太单一,连做基本的共享文件都无法实现,更不要提语音通信了。
对此,微软方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采取的是‘爬-走-跑’的互通策略。”激进的互联互通固然能让用户一下子就体验到互联互通的乐趣和便捷,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多意想不到麻烦,而通过这种稳妥的互联互通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据业内专家分析,即时通信工具之间的互联互通并不存在太大的技术壁垒,实现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由于各种工具使用的应用程序接口、通信协议等的不同,对接时非常容易留下和扩大互联后通信工具之间的漏洞,在互联互通后,安全的问题将成为互联互通最大的威胁之一。
互联互通是革命者手中的枪
雅虎与微软的合作让即时通信领域的互联互通问题再次引起业内关注。
封闭还是开放,这是个问题。应该说互联互通的价值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并不是很大,因为即时通信是一个份额高度集中的市场,用户的选择是有限的,而且已经形成泾渭分明的用户定位(例如MSN和QQ在中国的竞争格局)。因此,封闭还是开放的问题说到底是服务提供商背后商业利益的问题。
即时通信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网络效应非常明显,最大竞争壁垒并非产品功能、服务等因素,而是用户规模。在一个封闭的网络内,用户之间的关系、联系会成为束缚用户迁移的主要原因――如果朋友都在QQ上,我怎么会轻易迁徙?
如果说分别在全球与中国处于垄断地位的AOL与QQ是“执政者”的话,诸如MSN、雅虎通、网易泡泡、新浪UC等就是“革命者”。对于“执政者”来说,“用户规模”才是最有力的统治工具,而对于“革命者”来说,纵使把技术、功能、服务做得再好,也很难真正改变命运,因为用户规模才是压在“革命者”头上真正的大山,不这座大山,革命恐怕永远难以成功。
这就使我们看到了目前的局面:AOL、QQ从来不主张互联互通,而MSN、雅虎通、网易泡泡等力推互联互通!而MSN与雅虎通的互联互通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即时通信市场本身的竞争,从全球互联网格局来说,Google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的老大,微软、雅虎等则极不情愿地成为追随者的角色。
即时通信功能范文5
市场火热为哪般
2003年,腾讯骄傲地宣布腾讯是移动梦网中最大的信息发送商,拥有1000万短信用户,短信年营业额在4亿~5亿元人民币之间。腾讯的成绩大大刺激了同样经营短信业务,并以短信业务作为最重要收入来源的国内门户网站。2003年6月份网易推出了“网易泡泡”即时通信软件,并以短信免费为手段,在短短几个月间,迅速形成了1000多万的注册用户基数。在国内影响力较弱而全球知名的Yahoo在国内推出了雅虎通,新浪也推出了测试版本的即时通信工具“了了吧”。随后,门户网站开通自己的即时通信软件的消息不断传出,商业信息网站阿里巴巴推出了“贸易通”,TOM暗示自己也将推出类似软件。一时间,即时通信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门户网站们剑拔弩张,纷纷宣称将投入巨资用于这些产品的推广。
那么,仅仅是短信业务就使得各个门户网站纷纷介入即时通信市场吗?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互联网服务开始将以前的免费服务逐步转变为有价服务,用户也开始逐步接受付费服务。特别是短信市场崛起之后,互联网上丰富的短信下载、图片下载,可以用电脑发短信等,付费发短信、下载短信已经成为很多网民的消费习惯。因此,有价网络服务已经成熟,“有价值网络用户”逐渐增多,因而使得各大门户网站开始走向盈利。
但是,即时通信软件突然使得各大网站寝食不安起来,其关键原因在于即时通信软件占据了用户的桌面,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及其方便的“付费窗口”。而门户网站只能通过浏览器登录才可以,一旦离开这个网页,就与门户失去了联系。事实上,短信起步并不很早的腾讯QQ,能够成为移动梦网最大短信发送商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个“付费窗口”夺走了很多门户网站的“有价值用户”。虽然门户网站们费尽心思使得用户终于肯为服务付费了,但是,付费的渠道却通过即时通信这个软件“窗口”溜走了。门户网站们能不心急如焚吗?为了生存,就须要留住“有价值用户”。显然,门户网站们也需要自己的“付费窗口”。
因此可以说,在互联网中虽然有很多热点,比如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等,但真正产生巨大利润的产业,还是即时通信。它关系到互联网企业如何赢利和如何发展的问题,它关系到如何挖掘和保留“有价值用户”的问题,因而得以超越所有的热点应用,成为互联网企业最为关注的服务内容。
即时通信是什么
即时通信功能范文6
直接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QQ号就不需要用短信验证码登录。前提是不要更换登录设备。
QQ(TencentQQ)是腾讯公司借鉴于ICQ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于1999年2月推出,是中国的社交软件巨头。
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多种通讯终端相连。QQ不仅仅是简单的即时通信软件,它与全国多家寻呼台、移动通信公司合作,实现传统的无线寻呼网、GSM移动电话的短消息互联,是国内最为流行功能最强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即时传送视频、语音和文件等多种多样的功能。同时,QQ还可以与移动通讯终端、IP电话网、无线寻呼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使QQ不仅仅是单纯意义的网络虚拟呼机,而是一种方便、实用、超高效的即时通信工具。QQ可能是现在在中国被使用次数最多的通讯工具。qq状态分为不在线,离线,忙碌,请勿打扰,离开,隐身,在线,Q我吧。还可以自己编辑qq状态。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