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范文1

国家制定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作出了“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的规定。在幼儿园开展科技启蒙教育,正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手法,有目的、有计划地不断渗透和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造就科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向幼儿教授粗浅的科技知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增加当前科技发展的新知识,新的科技产品知识。要把有关科学方法和简单的科学观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包括天文、物理、化学、生物、人体科学、科技产品六个方面的内容。将科技知识、科学观念和精神融入游戏、实验、操作等活动之中,让幼儿掌握初步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主动探索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意识和个性品质。在活动课中突出“玩”中学、“想”中学、“问”中学、“做”中学、“用”中学。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敏感地捕捉到幼儿的那些稍纵即逝的消息,发挥它们的教育价值。去年冬天,幼儿园围墙外正在修建一幢大楼,几个幼儿用小手指着建筑工地上来回搬运物品的大吊车,议论纷纷,有的用手臂模仿大吊车搬运物品,有的拍着小手欢呼雀跃。不一会儿,参与议论的幼儿越来越多。如何利用这辆大吊车,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呢?于是,我立即组织幼儿观察吊车的运作过程,让幼儿了解到吊车的作用,知道大吊车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困难,还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接着又组织幼儿画出心中最喜欢最神奇的大吊车。活动延伸中,还有幼儿拿着垃圾铲当挖土机在做游戏。我没有制止,而是引导他们开心快乐地游戏。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大吊车、大铲车、推土机不是帮我们解决了特大困难吗?它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由此,我深刻意识到幼儿科学活动来源于生活,更应贴近生活。

2

对幼儿进行科技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在科技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参与,亲自动手做一做是探索科学奥秘的有效方法。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把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成具体的、感性的、生动的、富有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从而使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得以增强。

例如,在“有趣的叶子”活动中,我们先组织幼儿到户外认识各种树叶,并收集了许多叶子,然后让幼儿根据叶子形状的不同,创造性地设计出自己喜爱的动物、人物等。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把千姿百态的叶子想象成不同的东西,构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小金鱼、龟兔赛跑、奥特曼、跳舞的娃娃等,我把幼儿的这些作品收集起来,举行作品展览会,让幼儿在展览会上介绍自己的作品给幼儿创造了表现语言才能的机会,同时,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并对幼儿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积极评价。

3重视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熏陶作用

“生活即教育,环境即教育”,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由此可见,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学习的根本保证,科技启蒙教育更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周围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最终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具体应创设以下几个“小角”:

1、 科技知识角:摆放科幻小图书,科学家故事书,各种科技图片;

2、 动手操作角:提供会变化的颜色,快乐直通车,会发光的灯泡等材料;

3、 照顾饲养角:让幼儿学会观察、喂养、照顾小动物;

4、 劳动种植角:种植小葱、大蒜,观察种子的发芽;

5、 观察发现角:提供放大镜,观察蜘蛛结网、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等。

4科技活动要有渗透延伸性

对幼儿进行科技活动教育,不光是幼儿园的事,同时也与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重视家庭科技教育的熏陶作用对孩子的生活十分有利。

有位智慧妈妈,带着儿子对买牛奶雪糕。买好后,儿子执意要去游乐场玩耍,妈妈同意了。等儿子玩得尽兴后,雪糕全化了。儿子怪妈妈,但妈妈十分耐心地引导儿子想办法让雪糕宝宝重新现身。母子俩一边商量,一边讨论,最后儿子想出了好办法,母亲高兴地笑了。这难道不是一次绝好的家庭科技教育吗?

所以,当幼儿碰到实际问题时,我们不必马上排忧解难,应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解决,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科学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5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科学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素质呢?

首先,教师必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阅读科学书籍,丰富科学知识。

其次,要形成开展科技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教学观和活动观。

再次,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公正的态度,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行为。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范文2

关键词:幼儿 科学 启蒙教育

幼儿是好动、好奇、好问的,他们对周围变化万千的世界充满兴趣,同时,幼儿期又是人的一生中智能发展最显著的阶段,也是一生中提问最多的阶段,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提倡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然要以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为最终落脚点,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一、激发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迷”上科学。为此,教师为幼儿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奋点。

为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和接受幼儿的新奇想法和做法,并给予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科学实验室是发展幼儿对科学兴趣的很好场所,那里有丰富的材料,幼儿可自由操作、探索、想象、创造。兴趣是幼儿以后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强大动力,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育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科学是一种工具,犹如一把锋利的刀,须用刀做有益人类的工作。为此,世界各国在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同时,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培养科学人文素养的教育,而科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

我园把科技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幼儿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上,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亲近感、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寻找“合乎自然”的答案,获得对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过程。引领幼儿热爱科学、关爱生命、善待生灵、主动探索、勤于创造,为幼儿科学人文素养和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三、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生活化

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的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幼儿科学活动,我们应奏响“生活化的乐章”,沟通生活与科学活动联系,使幼儿体会科学就在身边,感受科学的趣味与价值,让幼儿对科学产生亲切感,这有益于幼儿发展、理解、探索和应用科学。我们对幼儿的科学教育也应该寻求一种更为自然,更为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这就更需要我们倡导的以幼儿生活为内容的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让其不断地获得丰富的经验来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品行的发展。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在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时,就应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石,抓住幼儿身边的事和物来组织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会产生一些偶发的科学教育活动。我对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四、创设科技走廊

作为科学区的扩展与延伸,我们在走廊上空及走廊的墙面,创造性地设计多层次的三维操作空间,供幼儿自主操作和探究。

如一楼走廊有小班幼儿喜爱的一组组“触摸箱”和用各种材料做成的长短、粗细不一的“传声筒”,以及奇妙的声控、遥控、发条、弹性玩具;二楼走廊操作平台上有师幼一起收集的“生活中的镜子”“有趣的秤”“我们学造纸”“看谁爬坡快”“多样的锁”“沙漏计时器”“有趣的磨”等操作材料,这些操作材料都是多功能的,可以有多种玩法,可以进行系列探究。二楼走廊操作平台的上空悬挂着多种可自由升降、自由探索的“系列发声玩具”和可升降装物的降落伞,这让幼儿感到新鲜、刺激,孩子们操作、探索时可以将它们降下,不操作时可将其升上去,丝毫不影响平台的其他活动。

五、鼓励幼儿进行科学探索

环境是一种氛围,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萌发幼儿的创新精神,特别需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氛围。幼儿对他所生活的环境会非常关注,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设置了科学活动区、自然角等有益操作的环境,张贴一些生动、直观的科技挂图,配备一些试管、量杯、颜料、天平,放大镜、温度计、指南针、电线、开关、磁铁以及制作的万花筒、摇筒、响筒等,使幼儿能时时处处处于观察探索的环境中。

在认识磁铁时,我在科学区里提供了大量的铁制品和其他材料制成的物品,先让幼儿用磁铁去吸各种各样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磁铁的奥秘,再提供材料让幼儿去探索:为什么有的东西磁铁吸不起来,而如果在布片下放一块铁,那么布片就会被吸起来呢?从而让幼儿了解磁铁的传导性。在活动中我常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在鼓励、表扬、支持、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有更多的自主、自由的机会,幼儿的探索活动更积极、更主动。

总之,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好引路人,为幼儿创设科学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范文3

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应从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入手。这就应把科学知识、教育结合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都包含着各种科学道理。

一、日常生活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效的、重要的途径

生活中到处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幼儿熟悉的现象,它们蕴藏着许多深刻的科学道理,它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儿去注意、去探究。事实证明:无论从幼儿提出的问题,还是从幼儿得到的经验看,他们的科学探究都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例如:幼儿在饲养角给小白兔喂食时,他们会探究兔子什么样啊?它吃什么?它睡觉时怎么睡?它起床洗脸吗?他们会在饲养中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

在幼儿的生活中,突然发生的某一自然现象、自然物或有趣、新奇的科技产品和问题情境,都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吸引幼儿去探究、去解决。因此,幼儿科学教育更多的是随机教育,它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随机进行。

每天发生的随机经验对幼儿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义、最具体、最容易了解,也是最不会忘怀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会成为过眼烟云,不会产生任何学习效果的。例如: 春天来了,幼儿发现空中许多飞舞的柳絮,教师和大家一起玩捉柳絮的游戏,游戏后引导幼儿思考:柳絮从哪里来的?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好?怎样避免呢?幼儿吃玉米时,引导幼儿观察、探究玉米的种子在哪里?它是以什么方式排列的?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让幼儿数一数,讨论是怎么数的?引导思考:你还知道其它植物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吗?引导幼儿探究植物种子排列的特征。

这些生活过程,它正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的切入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随机经验、内容:如蚂蚁有几条腿?它吃什么?垃圾哪里去了?衣服上的水哪里去了?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教师要抓住机会,运用一些问题让幼儿去推理、思考、关注周围的世界,从小接受科学启蒙教育。

二、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操作、探索科学知识

探索是人们获得知识必不可少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探索过程本身要比通过探索而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即学习怎样去获得答案比答案本身更为重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能够学会如何运用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来认识物质的特性,能够学会将探索和发现的知识、概念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加以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进而学会推理和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小毛驴过河》活动中,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毛驴驮了盐袋淌水过河,背上感到变轻了,可是,驮了棉花淌水过河就觉得变重了?带着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用一小袋盐和一小袋棉花浸入水中的实验。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去操作体验,发现了盐溶化于水和棉花吸水的现象,懂得了小毛驴驮不同的东西过河,为什么一次变重,一次变轻的道理。同时启发幼儿联想哪些东西溶解于水,哪些东西吸水,进而达到幼儿思想活跃,联想丰富的效果。更好地发展了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求知欲,幼儿更乐于探索,乐于实验,乐于思考的习惯。

三、注重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学习、探索的条件和机会

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有通过创设环境和正确的引导,使幼儿的好奇心转化为对科学持久的兴趣。

在幼儿园里,可以看到小朋友们在从事各种科学活动。有的在精心照顾着自己种植的大蒜、萝卜;有的在自然角饲养蝌蚪鱼,有的聚精会神地在用三棱镜观看阳光中的七色光;有的用绘画方式记下天气日记或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当你询问他们时,还会煞有介事地向你介绍为什么要植树等科学道理,这些事实说明,环境创设尤为重要,是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始。

1、制订合理计划。幼儿园可以将自然角的建设纳入计划并结合当地条件,利用各种途径和机会,收集材料。如利用带幼儿到野外去活动机会共同采集,对收集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归类。自然角内容要按计划更换,以克服单调和长期不变的弊病。

2、建设有年龄特点的自然角。每班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应按幼儿的认识水平采用合适的材料。小班年龄小可以安排一些形态大一点的、易认识的事物,大班则可以多安排些养殖和能反映大自然的科学常识的东西,可互换材料,根据条件交换内容。

3、加强指导和管理给幼儿更多参与机会。如在幼儿面前,对刚长出的嫩芽、蝌蚪有了后腿等表现惊喜以吸引观察促进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事物。春天到了,蚕豆、花生、土豆等种子都可以放手让幼儿试种,让他们动手操作和实践中获得体验,了解各种种子在什么季节,什么条件下生长,为什么会烂掉等。应让幼儿参与管理,设立兴趣小组、值日生等。在清扫、喂食浇水中加强幼儿的责任心的培养、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品德,使幼儿在参与中,加强对科学的认识。

四、利用简单的科学小制作诱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范文4

关键词: 小班幼儿 查阅资料 探究式科学启蒙教育

新《纲要》在科学领域目标中提道:“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①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重点已不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要放在培养孩子爱自然的情感、爱探索的兴趣上;注重的不再是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对孩子实施科学教育时,要注重让孩子亲身体验,去发现、提出问题,把孩子的“为什么”作为出发点,激发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科学探究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探究欲望,从而获得发展。

一、查阅内容

只要有心,问题就无处不在。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好奇的世界里,当他们对事物产生好奇,感到困惑时,常常会运动智慧,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幼儿好奇的天性,如何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成为我们首要关注的焦点。我们通过以下途径加以尝试,效果不错。

(一)利用主题活动,预成、生成相关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素质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幼儿能记住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主题活动中,我们非常注意这一点,如在主题活动《好吃的橘子》中,我们让孩子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感知橘子的特征,并激发他们想象“橘子一瓣一瓣像什么”。在阿姨收集橘子皮的时候,幼儿还生成了问题:“橘子皮有什么用?”在《香香的食物》中,我们让孩子通过看看、摸摸、闻闻等多种方法感知大蒜、芹菜、香菜等多种具有特殊香味的蔬菜的特征,并引导他们说说还有哪些蔬菜也有特殊香味,激发他们探索更多特殊香味蔬菜的兴趣,并鼓励他们与父母一起寻找答案。

(二)利用自然角、科学区、科发室等设施,鼓励幼儿细心观察,提出问题。

自然角、科学区、科发室中,材料丰富,幼儿可以在看看、玩玩中学到很多知识,尤其是一些蕴涵科学原理的自然现象、小制作等,幼儿在观察、游戏的过程中会生成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如孩子在玩科学小游戏“翻跟斗的小人”的时候,会提出问题:“为什么圆柱会滚到下面去呢?”“为什么两个圆柱上的小人翻跟斗的速度不一样呢?”在孩子产生这样的疑问的时候,教师可抓住机会引导幼儿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自己尝试着解答。

(三)结合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进行有主题的专项探究。

幼儿园每年都会有一些传统的、特殊的活动,我们可以结合这些活动,让幼儿在浓厚的活动氛围中进行有主题的专项探究。如在幼儿园第三届科技节“奔驰”开展过程中,幼儿对“车”的兴趣日益骤增,我们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车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利用日常生活加以引导,鼓励他们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解释。如在观察特殊车辆时,幼儿在了解了警车、救护车、洒水车都有笛音后,提出问题:“这些笛音有什么用?”“为什么这些车有笛音,而其他车没有呢?”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正是思考的过程;在幼儿园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如进行垃圾分类、废旧电池回收等,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让孩子通过自己思考、和家人一起寻找答案等了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种类及其原因,明白废旧电池的危害等,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查阅资料的兴趣。

(四)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偶发事件,鼓励幼儿提出“为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心,你就会发现问题无处不在。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方面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如在吃饭的时候,很多幼儿挑食,不喜欢吃胡萝卜,我就对他们说:“胡萝卜很有营养,小兔子最喜欢吃?”孩子就问:“胡萝卜有什么营养?”“小兔子为什么最喜欢吃胡萝卜?”春天来了,很多孩子在散步的时候发现光秃秃的树上长出了好多新芽,而且这些新芽慢慢变成树叶,他们就问:“为什么春天树叶发芽,冬天不会发芽呢?”当孩子提出类似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先请孩子们讨论,但不会当场对他们的答案进行判断,而是鼓励他们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求证,在第二天再次进行交流。

(五)开展“我是小博士”活动,增强幼儿探究兴趣。

每个星期,我们都会给幼儿出几道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找到答案,然后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交流,我们会给认真思考、认真准备的幼儿以小小的奖励。这样的活动不仅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增强了他们探究的兴趣,更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幼儿的探索范围逐渐扩大,思维越来越活跃,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二、查阅方式

只要给予指导,查阅资料,小班孩子也能行。由于思维发展、社会经验、阅读操作技巧等方面的局限,小班幼儿很难(或者说不可能)独立查阅资料找到所需的问题答案,但是,在孩子周围有很多资源(如老师、家长、同伴、幼儿园、社区等)可以利用,如何挖掘可利用的资源,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为幼儿的求知提供帮助,从而不断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我们关注的又一个焦点。本阶段我们把研究重点集中在教师、家长等成人对幼儿查阅活动的帮助上。

(一)教师、家长等直接参与、指导幼儿的查阅活动。

案例一:有一天,自主游戏时间到了,雯雯来到了自然角,突然惊奇地大叫:“老师,老师,我的芦荟怎么变黄了啊?”“呀,这只小乌龟死了!”“这花瓣也快掉下来了。”她看着看着脸上露出难过的表情,“怎么会这样啊?”我问她,她摇了摇头,我鼓励她自己去书上找找有没有她想要的答案。一会她拿了一本书跑来告诉我:“老师,这本书里也有乌龟的,但是这字我不认识。”我一看,果然书上有介绍乌龟的,说乌龟是要冬眠的,于是我念给她听,她又问:“老师,什么是冬眠啊?”我回答:“你很聪明,回家想想办法找到答案。明天你来告诉我好吗?”于是她就不再问了。

第二天,她高兴地告诉我,原来乌龟不是死了,而是在睡觉。

分析:小班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寻求大人的帮助,而没有自己查阅资料寻求问题的意识。在她向我询问的时候,我就直接告诉她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的方法找答案,让她在脑海里初步形成查阅的意识。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幼儿才会对此产生兴趣,并通过不断练习提高技巧。小班幼儿由于不认识文字,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势必会遇到困难,因此,为幼儿提供画面内容形象、生动的书籍比较好,而且在查阅时需要教师或家长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当孩子遇到一些比较深奥的问题时,成人还需要用一些儿童话的语言,采取一些策略(如打比方、做实验等)来帮助孩子理解,满足他们的求知、求真欲望。

在解释“冬眠”这一问题上,我还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查阅,激励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帮助幼儿提高查阅技能与探究能力。

(二)教师、家长等通过提供材料、创设环境为幼儿的查阅活动提供帮助。

案例二:自主游戏时间,科学区里来了好几位小朋友,他们有的玩“吸纸屑”游戏,有的玩“火箭上天”,还有的玩磁铁……

忽然,靓靓拿着手中的“火箭”问筱筱:“你知道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吗?”筱筱摇了摇头。靓靓很自豪地说:“因为我们一拍下面瓶里的气的力气就变大了,把火箭推上去了。”筱筱很佩服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啊?”靓靓说:“我家的VCD带子上有的。”旁边的小祯听到他们的对话也开始问靓靓:“那你知道这些小纸为什么会被吸上去吗?”靓靓被难住了,这下小祯得意了,他说:“那是因为有静电。哈哈,《十万个为什么》上面说的。”筱筱也很佩服小祯,问:“那这两块吸铁石怎么一会吸住,一会又弹开的啊?”靓靓不说话,小祯说:“那我回家再看看,《十万个为什么》上面不知道有没有。”靓靓马上接着说:“我叫我妈妈上网查查。”

分析:经过一段时间有意识地指导,很多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且在查阅途径上形式不一,有的是通过音像资料,有的是通过图书,还有的是通过网络,这些都是教师、家长为孩子提供的现成资料和信息,是教师、家长有意识为孩子创设的良好查阅环境。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除了为幼儿提供现成的书籍、录像、图片等多样资料外,还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自制分门别类的书籍(如动物、植物、蔬果、各国国旗等)供幼儿查阅,师幼、亲子共同参与制作的图书更能激发、维持幼儿的查阅兴趣。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希望找到更多适合小班幼儿查阅的途径。

从本活动中孩子们的反应来看,他们对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答案的兴趣是浓厚的,并且为自己能够找到答案而感到非常自豪,为同伴们的赞赏而感到骄傲,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将支持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更加积极地探究。这样的良性循环必将不断提高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上发掘他们的潜力,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仅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更为他们营造了一种“我要学”的学习氛围,为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同伴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家园间的互动,使得教师、家长、幼儿达到三维互动的效果,从而带动幼儿沉浸在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兴趣之中,使得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自主、自发的查阅活动之中。

注释:

①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第1版):34.

参考文献: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范文5

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自我意识一、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内涵

幼儿年龄特点决定其自我意识能力较低,欠缺心理自助的有效技巧方式以及意向。实施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为教育人员依据幼儿现实状况,遵循其核心特征,有目的引导教育幼儿就自身心理以及态度情绪实施初级自我调节以及帮扶的教育过程。其在唤醒幼儿自助心理意识,辅助幼儿学会有效简便的自助技巧,锻炼心理自助技能与意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以及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秉承身心并重的理念,做好幼儿心理健康培养教育,为当前学前教育创新改革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开展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不但是对常规教育内容的扩充与延伸,同时体现了丰富的教育意义,对提升教育质量,凸显心理健康教育核心价值发挥了显著作用。

通过实践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当前在幼儿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通常认为,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即是要教师尤其注重自身态度,采用合理的言语以及表达方式,预防对幼儿形成不良伤害。教师应尽可能的关注幼儿爱好兴趣,创建民主、文明、和谐、放松的班级环境,辅助幼儿形成持久的愉快心态,并将其消极情绪有效的化解。当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还应注重符合幼儿持续形成的独立需求,不应给予他们过度的保护或是包办代替。这样只能影响幼儿发展主体性,令其产生被动依附心理。

为避免上述状况,应科学开展启蒙教育,将心理自助作为核心,将幼儿至于当事人地位,为其提供更多的自主锻炼、独立创造机遇,进而展现幼儿主体性,提升心理健康综合教育质量。

二、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为确保生命质量的核心前提,童年重要的一项生命指标即为快乐。然而,通过实践调查我们却发现,生活在当前社会中的幼儿并非像我们想象的一样快乐无忧地生活。这是由于家长们对幼儿寄予过高的希望,进而令幼儿面临了来自各方的较大压力。同时,伙伴之间较易引发矛盾纠纷,在集体教育背景下,渗透的隐性以及显性规则也会令幼儿感到不快乐。另外,随着幼儿的不断成长,其形成的自我意识以及内心需求不断增多,进而带来了成长的烦恼。导致幼儿通常存在紧张、忧虑、愤怒、嫉妒、担忧等负面心理情绪。该类问题的形成因素与体验程度同年龄水平呈现出正比例关系。由此不难看出,提升幼儿成长质量需要教育者真正的关心幼儿呈现出的情绪、心态以及心理倾向,并快速地形成有效排解。

开展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则可令教师不但注重幼儿心理发展以及情绪变化,还可尽早的引导启发幼儿借助良好的自我调节形成合理排解,并构建初级心理自助管理意识,掌握必要的自助方式。

心理自助属于心理保健任务之中的基础内容,幼儿应对压力的能力、幽默、快乐的生活、自信、自强的心理保健策略则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执行方能实现。幼儿是人生成长的基础时期,其受到的教育培养将会对终身发展产生作用。因此,开展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可为幼儿后续健康向上的生活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令其发展为可自觉维护健康心理、排解压力、应对矛盾问题的过硬心理素质,进而真正提升生命质量水平。

三、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科学途径

1.三位一体开展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

为优化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效果,应基于三位一体的科学路径,首先令幼儿形成良好的认知意识,而后通过亲身经历令其明确具体的自助过程,并进行自助尝试。最终通过体验令幼儿明确,不良心理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通过自助形成的积极效应。上述三位一体的教育路径,可谓相辅相成、互为基础,通过交融开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实践阶段中,教师应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生活现状,应用生动直观、易懂有效的手段令幼儿明确不良情绪带来直接负面影响。应利用丰富的生活经验令幼儿形象具体的了解,心情不佳、不积极向上,便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过于紧张便无法真正的表达内心想法、进而影响最终成绩。应引导辅助幼儿在内心之中形成对不良情绪态度的初级否定,进而产生积极排解压力的自助倾向。

2.引入有效自助启蒙方式,开展专项辅导训练

开展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应科学应用思维专项方式、替代活动手段、自我暗示、呼唤角色、设想以及倾诉方式等,通过通俗化、简单易学的培养教育引导幼儿开展主动的自助尝试。例如,引导幼儿通过做游戏、想欢乐的事情、告诉自己、与老师交谈,想想如果我是他会怎么做等方式,形成心理自助良好意识,并掌握常用实践方式。

实践教学阶段中,教师应通过随机引导,体现真实性、可操作性,营造贴近自然的状态。就幼儿心理状况、存在的情绪问题展开启蒙教育。应联系实际,利用幼儿形成的生活经验,赢得其内心感受体验,并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幼儿真实经历,方能努力的进行自助,产生良好效应,形成真正的领悟。另外,教师应开展专项辅导训练,有意识设计体现普遍教育意义的环节内容,映射共性问题。应开展体现生活情境的教育活动,通过心理自助意识以及实践技能的集中强化练习,实现既定目标。例如,针对小班幼儿自制力不强的特征,可在班级组织开展集体过生日的温馨活动,并创设等待的有关情境,令幼儿在等一等的尝试努力之中明确抵御诱惑力自身所需作出的尝试。

3.做好家长培训,实施互动教育

幼儿对家长较为依恋,为此教师应基于父母对幼儿情绪状况可快速了解的特点,掌握亲子聚合性优势,对家长进行良好培训,发挥家长在自助启蒙培养中的综合作用优势。

应与家长保持持久的沟通,实现积极互动交流,明确幼儿存在的负面情绪以及展现的心理状态,通过全面配合研究形成的成因,令自助启蒙教育体现良好的时效性以及针对性。再者,可利用口头交流、组织讲座、宣传、举办沙龙等模式对家长形成合理的引导,令其掌握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基础技巧方式,给予教师全面配合以及支持,进而通过互动教育,优化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综合效果。

四、结语

总之,为激发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综合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们只有针对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内涵、重要意义作用,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工作策略,方能真正锻炼提升幼儿心理自助意识以及实践技能,令其以一颗阳光向上的心态学习发展,提升生命质量,获取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华丽.我画我心――在绘画活动中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J\].早期教育,2009,(07).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范文6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学前教育;启蒙教育;作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摆在空前重要的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陕西省自2011年起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作为全省唯一一所学前师范学院,在学前启蒙教育教学中结合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坚持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革创新,在学前启蒙教学中引入趣味化学实验,趣味化学实验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生活性、简易性等特点,其目的在于激发孩子探究的乐趣,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寓教于乐,让孩子快乐参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行为能力、组织能力、专注力和协调能力,因而趣味化学实验的开展对幼儿启蒙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趣味化学实验激发幼儿兴趣,引领启蒙教育方向

新《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主要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对颜色变化等有天然的兴趣,因而在学前启蒙教育应当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学习和探究的对象。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化学趣味实验由于其独特的神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幼儿强烈的感官刺激,更能激发幼儿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因而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小实验进行幼儿的启蒙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兴趣。例如在幼儿教学中开展藏猫猫实验:在自纸上画上孩子们所熟悉的房子,绿色的草地和一棵没有苹果的苹果树,然后用毛笔蘸取酚酞溶液在房子上画上窗户,在草地上添加上花朵,并在苹果树上画上圆圆的苹果。将苏打水喷到上述图画上,会发现红色的窗户,漂亮的花朵,红彤彤的苹果出现在图画中。原理是酚酞溶液遇到碱会变红。白纸上用酚酞溶液画上画晾干之后是无色的,苏打溶液为碱性溶液,酚酞溶液遇到苏打溶液之后会显示红色,隐藏的图案就呈现在了幼儿的眼前。该实验以鲜艳的颜色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让学前儿童观察周边的颜色变化,将幼儿的活动兴趣激发起来,使他们较快地进入一个有一定目的且积极主动的状态,促使幼儿更大胆地去探索、发现,进而达到对学前儿童的启蒙教育的目的。

二、趣味化学游戏指引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有趣的游戏内容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探索的欲望,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天性好动,因此需要围绕幼儿思维发展特点来设计趣味化学实验,将化学知识融合到一些充满趣味的游戏中,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到科学的奥妙和魅力,给儿童提供经验以促进儿童将来的发展。例如鸡蛋碰碰碰这个游戏,挑选两个大小颜色相近的鸡蛋。将其中一个鸡蛋用牙膏涂抹,保持三分钟后洗掉,并在外壳做上记号。取两个杯子,各倒上半杯可乐。将涂过牙膏的鸡蛋和没涂过牙膏的鸡蛋分别放入两杯可乐中。让幼儿观察蛋壳表面所起的变化,持续时间约十分钟。请幼儿猜猜:将两个鸡蛋取出后相碰,哪个更易碎掉。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可乐是一种碳酸饮料,能溶解蛋壳中的碳酸钙,使蛋壳变薄易碎,而牙膏会阻止这种腐蚀的进行,所以涂过牙膏的蛋壳不易破碎。牙齿表面和蛋壳一样,其主要成分是有机钙,常喝可乐会使牙齿变软,但牙膏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牙齿,使牙齿更坚固健康。通过这个实验告诉学前儿童坚持每天刷牙,并少喝可乐等碳酸饮料。

三、以趣味化学实验的方式可进行科学的学前启蒙教育

学前儿童在趣味化学实验中的科学探索活动,是学前儿童走向社会的重要的途径。由于趣味化学实验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以符合学前儿童发展为目标的动手实验,在发挥学前儿童的积极主动性的同时,引导他们进行大胆创新尝试,因为事物的本质是要靠实验探索的。例如趣味实验——美丽的喷泉,利用纯碱和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在广口瓶中加入适量的纯碱和少许水,再加醋,立即塞上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这是喷泉会从广口瓶中喷出。以小实验的方式解释喷泉是由于压力不同而产生的,引申到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广场音乐喷泉等,让学前儿童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到事情的本质,从而达到对其启蒙教育的目的。

四、趣味化学实验促进学前儿童生活化学启蒙教育

生活化学,即与人类生活衣食住行等相关的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学前儿童喜欢吃的方便面,水果饮料等,为何长时间放置依然可以食用?原因是里面添加了防腐剂苯甲酸钠。例如学前儿童生病打点滴需要用酒精或者碘酒来消毒,有的小朋友见到上述药品的第一感觉就是要打针了,是他们亲身体验直接反映,所以很抗拒这些东西;作为学前教育的指导者,要告诉他们酒精或者碘酒来消毒是防止外界的细菌等微生物在打针时入侵人体,是来保护我们身体的,这样学前儿童了解真相之后,会很配合医生工作的。此外,由于学前儿童对知识理解较浅,自控力较差,而且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针对实践教学,选取实验内容要来源于学前儿童的生活世界息息相关,药品的选取要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由于儿童天生多动的特性,因而实验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安全。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之中,要注意依据学前儿童的情绪,能力不同进行鼓励和表扬,注意分享他们的成功的喜悦,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延伸活动中能够保持探索精神,并激发他们再探索的欲望。

五、结语

趣味化学实验以其趣味性、可操作性、生活性、简易性,激发孩子探究的乐趣,寓教于乐,让孩子快乐参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行为能力、组织能力、专注力和协调能力,对开展幼儿化学启蒙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趣味化学实验的活动内容来源于学前儿童的生活,生活中的真实事物与现象是其模拟的对象;趣味实验可以多渠道多层次系统的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使学前儿童获得全新的科学经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充满趣味和生活气息的趣味化学实验引入学前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的锻炼儿童的创新和开拓能力,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开启学前儿童启蒙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孙英姣.浅谈趣味化学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2.31.100.

[2]聂润英.趣味化学[J].学苑教育,2014.24.82.

[3]蒋丽莉,赵波,马平,陈昱,郑晴.幼儿化学趣味实验精选[J].早期教育,2006,08.24-25.

[4]费菲,郑博.化学趣味实验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J].环球人文地理,2014.1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