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学启蒙教育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学启蒙教育的好处范文1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意义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可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老师常常犯难,常常苦恼。犯难的是信息时代不良信息对孩子影响太大,苦恼的是传统道德品质在孩子身上的缺失。现在的孩子被不良信息包围着,他们的人生观与道德观在悄然改变。“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困惑。传统道德品质的缺失应该如何弥补成了许多小学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学校、老师、家长都应该为孩子提供这一类的教育环境及其资料。而最好的资料我认为是我们的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是治国之本、为人之本,思想的传承。顾炎武说;“六经之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也提到: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可见,国学经典历来被看作是治国之理、为人之本、做事之道,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重要标准。对个人来讲,诵读经典是“明德、至善”的主要途径,即让人追求高尚境界;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倡导践履躬行的道德原则。正是这样,“读经教育”才历数千年而不绝于世。
国学智慧,世界瞩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道德文明的底线。国学源远流长,千年沉淀以形成,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目前,旨在宏扬中华国学文化的“孔子学院”在美国等许多国家广受欢迎。
以前,中国的儿童也都是从背诵文化经典开始启蒙教育的。李白、杜甫、曹雪芹等古代名人,无一不是由诵读经典开始其学业,、之、陈寅恪等近现代名人也都是因童年诵读经典奠定了文化的根基。许多有名望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其儿时启蒙同样是由背诵经典开始。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具备雄厚的国学底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从小背诵《孟子》全书,日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汤川秀树,自小跟随通汉学的父亲背诵中国文化经典,尤其钟情于《老子》和《庄子》。
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3―16岁是每个人的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读书没有难的概念,背书没有难的概念,记忆没有难的概念,并且在这个时期,只要读得遍数多,就自然记得住,只要记得住也就难得忘;甚至读得遍数越多,就会记得越牢,他们的记忆力也越发展得好。特别是在这个黄金时期,诵读国学经典,对开发他们的记忆力和智慧潜能效果尤佳。
事实证明,儿童时期没有打好文化经典的根基,就难以培养出第一流的人才。近年来,台、港地区开风气之先,把诵读经典的教育重新推向社会,成千上万的儿童积极响应,成效卓著,令世人大为震惊!
诵读国学经典,旨在组织学生通过“直面经典、诵读背诵”的方式,从小就获得经典国学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融汇在国学经典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启迪;让孩子们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中,学长补短,怡养美德,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国学经典的诵读将会加深孩子们对传统美德的认识,会将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会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由此可见,重视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国学经典的诵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
第一、开发文化资源,吸收先民智慧。继往才能开来,学习国学,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吸收古老先民的智慧和经验,转化利用,更好的服务新时期建设。
第二、促进道德建设,净化社会风气。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重视以德治国,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弘扬社会正义,增强道德自觉,移风易俗、敦亲睦邻,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气象。
第三、增强民族自豪,树立文化自尊。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文明对话,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第四、丰富人民生活,培养博雅之士。讲习传统文化,发展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影视、旅游建设不仅可以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还可以培养谦谦君子和博雅之士。
对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究竟有哪些好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年传唱不衰。诵读它,可以修身养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教育专家认为,“道德”“情操”“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因此,在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能改变德育以说教为主的方式。通过经典的熏陶,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准则和方法,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国学经典作品,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涂下亮丽的底色。
(2)国学经典诵读发展了学生记忆力。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根据儿童的记忆特点来安排的。反复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背书,是他的拿手好戏。指导孩子背诵过大量经典诗文的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对经典诗文的背诵一旦突破一两百篇(首),接下来的背诵就变得非常容易。这是因为在背诵的过程中,孩子的记忆力得到的很好的开发和锻炼。
(3)国学经典诵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少年儿童正处于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多读、多背诵一些经典,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更有利于小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如:学生诵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各种题材广泛的典故;读了《增广贤文》会说话,读《幼学琼林》就是在读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笠翁对韵》为声律启蒙读物,它既能给学生一种写作格式的对韵,又传送了历史、地理以及古典文学知识;《论语》《庄子》,儒家和道家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源头构成;唐诗所表达的人的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广阔性是前所未有的……优美文化经典,这些范文烙印脑中,自然就提高语文素养。
国学启蒙教育的好处范文2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适应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
中央音乐学院的刘沛曾说,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无论从学科本身的学术价值角度,还是从音乐对年轻一代的促进功能价值的角度,都还未达到一个正常学科在学校应有的地位。这句话虽然较为片面,但却是我国音乐教育现状的真实反映。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并未受到高度重视,使得我国学生的音乐水平普遍较低。而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又存在理念落后、模式陈旧的误区,尤其在专科院校中,诸如钢琴教学重技巧轻伴奏、声乐教学重唱法轻音乐感受与表现的培养等都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的提升。目前的这一现状急需应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方法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加以改革。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符合21世纪的以人格和谐为核心理念的价值观,其强调的音乐教学的基础性、全面性及平等性给新时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工作注入了活力,完全适应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乃至全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体现了音乐的本质
贝多芬之所以热爱作曲,因为他认为通过作曲能将其内心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外界的反映加以释放。的确,音乐是关于人的活动,是抒发人内心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力地强调了音乐与心灵的交流,并强调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抒感的能力。奥尔夫认为音乐始自人自身,教学也应该从内在心理出发。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能够从学前儿童的内心出发,以游戏为出发点鼓励其玩合奏,由此便能从玩合奏中产生并感受音乐。如此一来,音乐的本质与音乐教育的核心便得以充分的体现。
(三)奥尔夫教学法符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接受与认知规律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入学年龄基本都在18岁左右,通常都是在通过高考后录取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缺乏对音乐艺术的学习经验,在对其进行音乐教学时,不适宜过多强调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而应该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其艺术修养与综合素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其音乐教育的目的还包含对学生示范能力的培养以及对音乐表现的能力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值得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加以借鉴的,因其很好地克服了原有音乐教学中的“专业化”、“技能化”倾向,重视对人的全面发展。并且奥尔夫音乐法把“适于儿童、适于开端”作为“原本”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对于刚开始接触音乐学习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能使其尽量摆脱音乐学习的忧患心理,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达到心灵与音乐的交流。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始终坚持“原本性”教学,回归音乐的本质
从以上关于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论述中了解到,音乐本是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即便是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音乐的表现形式已逐渐脱离最原始的生活形态,但其仍是人的最原始的情感表现。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必须始终贯彻“原本性”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过分重视理论与技能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心理的感受与体验去学习音乐,并表现情感。一方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音乐体验。“原本性”的音乐是结合了动作、语言及舞蹈的音乐,是人们必须参与的音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演奏,通过引导学生作简单的身体动作,让学生体会放松与自由的感觉,并随音乐旋律进入音乐世界中。这对于音乐热情及技能缺乏的学生而言,是较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如:在《瑞典狂想曲》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不提示的情况下先将乐曲播放一遍,并观察学生的反应;在学生对乐曲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后,教师应给学生关于乐曲中描述园丁与花朵故事的提示,然后播放第二遍,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表现园丁与花朵的节奏;再次,教师要将乐曲播放第三遍,并要求学生将之前设计的动作在原定或花朵出现的时候表现出来,尽可能与旋律节奏一致;最后,教师要通过第四次播放乐曲,而引导学生在之前设计动作的基础上设计有代表性的动作,并使之与音乐的节奏变换相吻合。在以上一个较为简单的奥尔夫教学的片段中,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了自己的简单创作,并体验到音乐艺术的浪漫气息。另一方面,为了回归音乐的本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应尽可能地寻找适合该专业学生音乐学习的切入点。相比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没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功底与技能,且欠缺足够的艺术表演经验。但其却都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基础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之前,要转换教学的视角,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情感需求方面找准教学切入点,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综合教学内容,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社会所需的拥有学前教育教师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音乐素养及综合艺术素质的人才。因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应该是在多种学前教学内容综合下开展的突显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音乐教学活动。
1.突出学前教育的职业特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都将成为启蒙教育阶段儿童的学前教育教师,学前儿童将是其主要的教育对象。然而,学前儿童的年龄极小,其学习音乐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及自我展示的能力。因此,要想在一群活泼好动的学前儿童中开展音乐教学,就应该秉承这一目标宗旨,通过让其参与音乐,而感知乐趣并激发热情。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学前教育工作的实际,突出儿童性、趣味性与参与性的教学理念,加强对音乐教学领域资源的综合,使教学内容的重点能从学习音乐知识理论与技能方面转为音乐素养的培养上来。如:教师在音乐节奏的教学中,要适当加入儿童类型的曲目节奏以及民族儿童歌曲节奏,加入儿童音乐典型作品欣赏,进而学生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能逐渐培养自身的职业意识。
2.积极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音乐是人们精神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通常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对于音乐的教学是对音乐与文化的共同学习,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要重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先选择蕴含丰富文化底蕴的易于儿童接受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案例,使学生在了解音乐作品的同时,感悟作品传达的文化情感。如优秀的广东民间音乐《落水山》、来自藏族的索朗旺姆的《洗衣歌》、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这些优秀民歌作品之所以精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歌曲对当地民族文化及历史的展现,传达出歌唱者内心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师在讲授其音乐理论的同时要联系作品创作的背景文化,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了解音乐作品。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对高校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也要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能力与创新思维作为音乐艺术创作的动力,应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教师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不断丰富其教学方式与手段,故事演讲、朗诵、情境演示及配乐训练等都应该被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中来。如: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与实用性,教师可以在训练学生儿歌弹唱的同时融入情境创设和游戏编排等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参与实践。以《三只小熊》的儿歌为例,教师可以分别安排每组学生负责歌曲弹唱、创编歌词、创编舞蹈、创编音乐游戏的成员。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每组成员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表演。在这一个简单的情境创设教学环境中,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即兴的创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就业能力。
(四)注重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学启蒙教育的好处范文3
一、幼儿园开展感恩活动
感恩教育要以具体的活动为载体,从而确保感恩教育实施的可操作性。这是由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即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比较薄弱,不能理解那些比较抽象的大道理,只能在具体的活动中亲身感知、体验,才能有所收获。
(一) 感恩社会
社会这个大家庭用无形的手提供每个人的所有,为人类提供物质、精神上的快乐,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可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却不知道社会背后的辛劳。借此,我园开展了“感恩月”系列活动――感恩社会。首先,我们让孩子们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然后说一说各类职业起到的作用,最后用孩子的小小手为社会献爱心――擦公共自行车。
在擦车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得积极踊跃,不怕脏不怕累,他们一边擦一边说:“这个自行车太脏了,我要给它洗个澡!”“我要把车子擦干净,下午回家让妈妈骑车带我回去,我告诉她这辆车是我擦的!”“这个刷卡机我也要给它擦干净。”正在这时一位爷爷准备租车,浩浩突然说:“爷爷,你骑这一辆吧,我刚才把它擦干净了。”爷爷笑着说:“好孩子!谢谢你,就骑这一辆!”孩子简单的话语里面透露出无限的自豪与热爱,冥冥中他们也懂得了能为别人做事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二) 感恩幼儿园
这周是“感恩月”系列活动二――感恩幼儿园。笔者问孩子们:“你们喜欢幼儿园吗?”孩子们齐声回答:“喜欢!”你都喜欢幼儿园的什么?有的说:“我喜欢幼儿园的滑梯。”有的说:“我喜欢幼儿园的玩具。”有的说:“喜欢幼儿园朋友多。”还有的说:“我喜欢在幼儿园听故事。”可是竟然没有一人说喜欢保安叔叔、食堂阿姨和保健老师,这也是笔者预料之中的,于是笔者以提出问题的方式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幼儿园的保安叔叔、食堂阿姨和保健医生是干什么的吗?”小朋友都回答得非常好,接着笔者说:“叔叔阿姨为你们做了这么多事情,你们要对他们说什么呢?”“叔叔阿姨很辛苦,你们想不想感谢他们?”于是,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画画、折纸,给保安叔叔、食堂阿姨和保健医生送去了感谢礼物,收到礼物的叔叔阿姨别提多开心了!回到教室还能听到孩子们的议论声:“我把礼物送给了×××,你呢?”
(三)感恩家人
我园开展了“感恩月”系列活动三――感恩家人。星期一的早上,笔者问孩子们:“宝贝们,你们家里都有谁?你爱他们吗?”“他们为你做过什么事情?”宝贝们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快乐,接着笔者又问:“那你们为家人做过什么事?”这时,有些孩子低下了头,举手的也明显减少,但还有大部分幼儿为家人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随后笔者总结,既然爸爸妈妈不畏辛苦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来表达你们对爸爸妈妈的爱呢?孩子们说:“我要帮妈妈扫地,让妈妈休息一下。”“我要给奶奶倒水喝。”“我会帮爸爸拿东西。”在孩子们的争抢声中笔者看到了,孩子的爱就在身边,需要有人去点拨。笔者就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可以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爸爸妈妈下班了可以跟他们说辛苦了,自己做一份小礼物为家人送爱心,还可以亲亲抱抱他们表示爱。正说着,有个孩子就跑上来抱住我,老师辛苦了!紧接着所有孩子都围上来,看到这一幕我的眼眶湿润了……
(四)感恩生命
“生命教育”理念由美国学者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倡导人们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不断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学前儿童生命教育是帮助幼儿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提高自我保护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我园结合生命教育这一理念,根据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生命教育的阶段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创设充满生命气息的环境,如张贴有生命主题的图片、剪贴画,在图书角投放有关生命教育的图书,在养殖区播种植物、饲养小动物等。生命教育的课程围绕幼儿生活中的种种生命现象,通过引导幼儿练习、游戏、扮演等多种方式来实施。如引导幼儿阅读有关生命教育的图书《我很特别》《精彩过一生》《我爱大自然》《我永远爱你》等。宝贝们通过本周“感恩月”系列活动四――感恩生命的学习,掌握了必要的自我保护和保健技能,体验到生命的珍贵、美好与平等,形成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和情感。
维持一个月的感恩系列活动接近尾声了,活动中我们不仅看到孩子明显的变化,而且听到家长们赞许的声音。为了让孩子感恩的心永恒传递,我们呼吁广大家长朋友和我们一起努力。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常常成为孩子一生的行动指南和迷途灯塔。
二、家长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现在的宝宝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们很容易溺爱,对其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认为毫无保留的付出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长此以往,宝宝就会认为家长的付出和对自己的千依百顺是应该的,不但不知道感谢,反而在稍微不如意时就大吵大闹。所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感恩,构建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品德是所有家长目前的重任。下面是我们帮助家长掌握感恩教育的几条策略。
(一)妙用“移情”,让孩子学会感受他人情感
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让孩子懂得感受他人的情感,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此时,家长可以采取一些“移情”的方式让孩子拥有一颗柔软的心,懂得体察别人的情绪。比如,当你看到你的孩子因为心情不好而要打她的洋娃娃时,你就可以告诉她:“不能打娃娃哦,娃娃也会疼的。她知道你是一个喜欢打人的孩子,以后就不跟你玩了。”用这样的移情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也让她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
(二)巧用节日,让孩子把握感恩时机
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时机。可以事先跟孩子说:“儿童节是宝宝的节日,爸爸妈妈都给了宝宝礼物。马上就要到母亲节了,你是不是也应该送妈妈礼物,让妈妈高兴高兴呢?”接着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份“专属母亲节礼物”。当收到礼物时,要记得对孩子的努力表示感谢:“谢谢你,你这么爱妈妈,真让妈妈感到高兴!”这能让孩子从被感谢中感到快乐,从而更愿意去帮助别人。
(三)做好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家长自己要做好榜样作用。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学会感谢,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只有家长孝敬了自己的父母,懂得感谢帮助过他的朋友,孩子才会在这个氛围中受到熏陶。如“那天下雨天,妈妈没有带伞,清阿姨送妈妈回来,这让妈妈很感动。以后别人帮了你,你也要学会跟别人说‘谢谢’,这样才会成为让人喜欢的人。”
(四)借用对比,让孩子关心不幸的人
当孩子沉浸在幸福中时,可以通过巧妙的方式告诉孩子:“有许多和你同龄的孩子,现在连饭也吃不饱。这些玩具他们都没有,更不用说你这漂亮的衣服了。”让孩子知道,世界上不只有幸福和甜蜜,也有痛苦和不幸。并经常和孩子整理一些他的玩具、衣物、用品等,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社会自身创造感恩事迹
社会,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大课堂,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更是孩子们感恩实践的大舞台。我们引导幼儿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利用周末,开展助人行动,在社会课堂中学会求知、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一)走进社区,践行感恩
社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境支撑,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也需要社区的大力支持。因此,为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我园组织幼儿走进社区,邀请社区工作人员与小朋友进行互动活动,为小朋友讲解生活中有关感恩的点点滴滴。如讲述社区中一些老人的事情,年轻时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作出了很多贡献。正因为如此,现在这些老人身体不好了,行动也不方便,需要年轻人来照顾,小孩子更应该尊重这些长辈,对他们要有礼貌等。
(二)走进历史,懂得感恩
丁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化”的故乡。因此,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恩教育的历史底蕴。孝敬父母、孝敬长辈,懂得感恩,是丁桥人民的传统美德。这里在历史上发生过许多令人称颂的感恩故事,如丁兰刻木等,更是家喻户晓。因此,幼儿园与相关社会机构进行协调,组织小朋友参观历史场馆,邀请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历史事件讲述感恩故事,渗透感恩教育。
国学启蒙教育的好处范文4
这种由来已久的困惑和忧虑就是,许多数学教育行为在主观上被想当然地以为是在培育英才、教书育人,而客观上其实是造成了伤害。也许,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辛辛苦苦所做的(某些)事情(对于中学教师而言,可以用含辛茹苦、精疲力竭来形容其工作性质和状态),但在实际效果上,由于日益庸俗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的共同作用,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在现实的数学教育实践中所(被迫或无奈)采取的某些数学教育行为对于我们的下一代(祖国的花朵)造成的却是或多或少的、或明显或潜在的智力损害、心理创伤以及好奇心的泯灭。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一直以来,我们教育工作者引以为豪的就是桃李满天下,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毫无疑问,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大量栋梁之材,应归功于无数辛勤劳动的数学教师。然而,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仅仅陶醉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所营造的幻觉之中,而应该在较深层面上和较宽阔的范围内反思在被想象成美好和善意的教育愿望和初衷后面,我们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是否适当的问题。
一、什么是教育和数学教育
关于教育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想法在脑海里萦绕已久:任何教育思想及其实施,如果不慎(比如错误的教育思想和失当的教育行为),便会沦落成为一种强制和灌输,严重了就变成了对于人的一种奴役。不幸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有许多(频频发生的)这样的失误。例如,在高中阶段(基本上都是在高二第一学期就开始)实施的文理分科是最严重的教育失当行为之一。由于文理分科,知识的偏见和欠缺很快就被强化并形成了。由于文理分科,知识的整体性和文化的统一性被破坏了。对学生而言,文理分科的恶果是形成了带有偏见的知识观念和病态的知识结构。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被教育思想与行为所强化的知识偏见如果得不到矫正,将会伴随其一生。
众所周知,当代人类文化所面临的一个主要威胁就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而致力于消除科学隔阂、促知识与科学知识的交融早就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早在20世纪初,鲁迅先生就对这个问题有精辟的见解。在“而已集·读书杂谈”里,鲁迅先生写道:“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1]这是多么深邃的见识啊!可惜的是,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高中教育却因高考的需要,在高二就开始强行分科,使其中某科的学生失去了获得另一科最基本知识和素质的机会。由于高中阶段的文、理科教学知识许多尚属于初步和启蒙教育的范围,还没有进入到专业化的层面,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是应该面对所有受教育者的。而其中一科的内容绝不应该成为另一科学生的知识空白和盲点。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对个人、民族和国家而言,文理分科的结果都将会是灾难性的。
在数学教育中,类似上述的病态做法是时有发生并经常会出现的。例如,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那些在高中甚至在大学阶段才学习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像数论的某些概念、线性规划之类的素材和某些形式化的材料等。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除了可能毁掉学生天然的好奇心之外,没有任何作用。再比如,那些所谓的数学应用和建模题目,有些远远超出了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科知识范围,有的则矫揉造作,虚假至极。另一个极端则是由于贯穿了某些所谓的新理念而导致对课程的庸俗化、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浅表化理解,使学生错过了相应的数学思维训练和必要的数学能力的获得。例如在学生最适宜学习逻辑推理并形成形式运演能力的时候,却得不到相应的思维活动,就是初中新课程“几何”知识教学被削弱之后最容易产生的不良后果。还有课程与考试(尤其是中、高考)的长期分离,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怪现象,教材中的题目看起来好像难度并不很高,但是所有的应试教育者和应试者都明白,仅仅做好课本题目是根本无法潇洒地迎接高考的。
在我们国家,数学课程应该如何设置?是一个极其重要且需要投入相当学术资源来加以研究的课题,这主要是因为,数学是一个专业化程度和抽象程度部相当高的学科,当人们试图把数学变成一门课程的时候,究竟应该教授些什么内容?学生能够学会什么内容?以及如何教会的问题都是相当复杂的。而十分遗憾的是,以往直到现在,人们对此的做法经常是相当随意、简单化和草率的。
而在更广泛的数学教育领域,许多习以为常的理念和做法其实是很难经得住推敲和质疑的。例如,很久以来,本人就一直在考虑这样几个相关问题:为什么非要让那么多学生学习那么多、那么难的数学呢?这其实是不必要的!而且还要他们学得都很好,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否则就被归为“差生”行列,较雅的称呼是“学困生”或“后进生”,其实这是很不应该的!
二、救救孩子——别让数学教学活动变成对人的一种摧残
伴随着某些莫名的观念,长久以来,中国的数学教学活动就生出了不少怪病并形成顽疾!其中之一就是过量的数学教学活动,尤其是学生的作业量过大(当然也就伴随着教师的批改作业时间过多)!有时候几乎占据了学生课外作业的一半以上时间。这样做,首先是造成了不公平。学生做数学题目所用时间过多,占用了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进而形成学生数学并不优秀,而整体知识又出现失衡的不利局面。其次,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数学作业,一般都有一定难度,而大量作业的结果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感和厌学情绪。令人欣喜的是,国内数学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会更进一步体会到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数学教学效率论”研究及其成果对于遏制上述顽疾,还教师和学生一个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心理氛围是多么的必要和重要[2]。
比过多的作业量更令人困惑的是,在各种考试中,数学经常是以难题、怪题迭出,最终拉人分数的面目出现的。如果碰巧某一年考试的数学题目简单了,那接下来的一年也一定会加大难度,直到大家叫苦不迭,然后进入下一次难度循环。这让人很纳闷,为什么数学命题者要充当“科举制度”的急先锋呢?本来,在基础教育中,数学应该被定位于造就学生基本素质的目标之列,比如让学生形成一种基本的科学和文化观念,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具备必要的分析与解决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一种初步的审美理念,一种基本的(生活与工作)数学经验等,就是很好的目标取向。但事实上,数学却早已远远偏离了上述基本目标。成为大量强化训练、激烈竞争的各种考试的制胜法宝代名词。我们不禁要问,让数学在本来就名声不佳、充满争议的各种考试中扮演那么面目狰狞的角色有什么好处呢?难道仅仅是出于瓜分“利益”这块蛋糕的考虑吗?
这里,我们除了质疑教育行政与管理部门究竟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数学学科之外,还不由得要质疑那些数学题目的研究者(命题者):你们这些数学命题者的数学水平之高当然是很难置疑的,但你们把学生想得跟你们一样,这未免有些太天真!试想你们几十年处心积虑、一心一意,把中学数学的那点内容炒来炒去,翻个底朝天,各种套路、各路变换和花样变化都悉数尽知,而那些才学了几年数学的学生如何能理解并把握得那么好呢?要知道,数学是学生在学习中花费时间最多而效果相对最差的!这里我们有必要呼吁的是:数学不能成为学校教学和考试中的霸王学科!学生并不是仅仅为了学习数学才来到学校的,而学生除了数学,还有许多东西要学!这是必须记住的!
我们应该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课堂留下美好的回忆,或者是深刻的思想、或者是凝练的公式、或者是精妙的推理、或者是美妙的图形、或者是奇特的数字、或者是有用的模式和有趣的图表。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乐观。当某些非官方的调查显示,数学是学生在学校里最厌恶的学科之一的时候,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难道不应该汗颜吗?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回忆起在学校里学过的课程,总是愉快地回想起在篮球场上的嬉戏打闹或是在音乐课上的引吭高歌,相反却总要对数学老师厚厚的眼镜片和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数学题目皱起眉头呢?
“救救孩子!”,鲁迅先生当年的一声呐喊,历久弥新,至今仍绕梁三日,余音不绝。而且比较而言,今天“救救孩子”的含义要更为丰富。试想一下,当曾经感受着数学的阳光沐浴的孩子被无谓的难题、偏题和怪题所恐吓的时候,天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伴随着噩梦的来临而消失在漫漫的黑夜里,更不消说多少青春年华被消耗在无谓的竞争和莫名其妙的好胜心当中。
遥想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虽然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不断,但那时候的学校教育在理念和行为方面却立意高远!也正是如此,才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培育出那么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一大批栋梁之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当年以初中毕业文凭登入清华讲堂,被破格聘为教授,在今天有可能吗?有些后来著作等身的著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者当年考取北大或清华等名校的时候数学成绩是相当的差,但学校却最后录取了这些今天称之为偏科的学生。以今日之苛刻的取才标准,华罗庚恐怕只能继续呆在父亲的杂货店里卖香烟了。
有些历史与事件并不因为逝去已久而变得模糊。有时候历史惊人地相似在折磨着我们的神经,重复着无奈的叹息。面对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学生在各种国际数学竞赛和测试中的屡获高分,某些人兴奋了、陶醉了。东亚考试文化在国际上出名了。其实对于上述现象,我们究竟是该庆幸还是该后怕呢?如果我们注意到在这一文化区域很少出现费尔兹奖等数学大奖的获得者,尤其是中国大陆,几乎没有完全是土生土长的获奖者(有些是生于斯,成名于欧美的),我们又该做何感想,这真是一个可怕的悖论。
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那些在数学上超常的孩子,我们或许并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地从小学就开始那么大规模的既有些严酷无情又有点滑稽可笑的奥数训练。有必要让那么多小学生牺牲节假日和童年的快乐去学那些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拔苗助长式的数学训练题吗?一般而言,当某种成绩的取得是以过多的、甚至惨重的付出为代价(比如高考之后时有成绩不佳的学生自寻短见的惨剧发生)。当某种成绩的取得是以人性的麻木以及好奇心的丧失换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坚决地对此说不。事实上,被许多人所津津乐道的所谓东亚(考试)文化已经到了在理念上被摒弃的时候了。
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不经意间给学生造成了损伤,我们应该躬身自问,深刻反省。如果我们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印象,那么同样是遗憾的。当一届一届的学生离开数学课堂,走向现实生活之后,我们的教师大概不应该有崔灏那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叹。知识被100%地还了同来,窗外涛声依旧,而窗内读书声依旧!你还是原来的你,我还是原来的我!什么都没有改变,真是呜呼哀哉!
三、数学教育向何处去
鉴于教育与数学教育的种种问题和令人忧虑的现象,数学教育该向何处去呢?
外部的因素固然是造成数学教育经常偏离正确轨道的重要原因,但我们却很少能改变外部环境。当竞争日趋激烈,高考日益被异化的时候,我们的某些教育工作者只要不是在雪上加霜或火上浇油就很不错了。追溯那些不当数学教育行为,我们发现,有相当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许多数学教育工作者自身并没有形成恰当的数学教育思想(当然也包括数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内)。例如,有许多由来已久的数学教育教条,一直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着数学教师的思想与行为,比如“知识中心”“分数至上”“能力第一”“标准答案”“勤学苦练必有成效”,等等。
与一般的认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前轻后重或前重后轻的看法不同,我们认为,中国数学教育在实践性和理论性方面都是不足的。
就实践和实验研究来说,当下被冠之以“实验研究”或“实证研究”头衔的研究,也是距离现实和实践相当的遥远。有些数学教育实验研究,无视我国社会、文化的特殊性,无视真实的数学教育境遇、要害问题和焦点问题,把某些(仅仅是某些)流行的西方数学教育(研究)范式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条,盲目引进,削足适履,简单对比、类比或重复,进而匆匆得出简单结论,并美其名曰“国际比较研究”和“与国际接轨”,并声言已达到了所谓的学术“规范性”,其实只是一己之见、一家之言。此种所谓的比较教育研究既无多少学术价值,也无任何实践意义,大可以作休止状。
中国的国情是,(数学)教育资源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甚至要比某些被渲染的中外差异还要大得多。当某些研究者在喋喋不休地大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时,似乎不应该忘记在某些贫困地区,孩子们还只能把膝盖当课桌在上面写字,更不用说使用计算机了。更让人忧虑的还不是教学设备等硬件的匮乏,而是师资不足和师资总体素质偏低,而且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师还在不断流失。与之相应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调往大、中城市的重点学校。在中国教育界,这种“马太效应”正在越演越烈。
就理论探索而言,理论思维的价值是无论如何估计都不会过高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的一句名言“一个民族想要站上科学的各个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应该成为我们重要的研究指南之一。在数学教育研究中,必须给理论思维留下充分的余地,并进一步协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
一直以来,中国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在经历了奋进、观望、迷茫和沉寂等不同的阶段。蓦然回首,盘点一番,却发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值得留存和能够留存的东西并不多。难道不是吗?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的教育和数学教育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和变故。仅仅把时间限定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先是极力追捧苏联模式,却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而渐趋冷漠。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封闭国门的“独立自主”,中国教育的情形就不必言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欧洲甚至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数学教育成果相继鱼贯而入,被介绍进来。但大多是风光一时之后便销声匿迹。
具体到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中,人们有时候游弋于心理学和当时的时髦学科(如三论)之间,有时候匆忙地在传统与西方之间穿梭,有时候又跳跃于时髦理论之间。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引进的理论也够让人眼花缭乱的了,但真正适合的,却几乎从来没有找到过。就像是一场庙会,虽然也很热闹,看点也不少,但一阵热闹之后,一切好像不过是过眼烟云。虽然引进与借鉴都是必要的,而且永远都是很重要的,但我们不要把问题简单化,尤其不要指望那些看起来是耀眼的、绚丽的,但终究是一朵随风四处飘零的花,因为它没有属于自己生长的种子、气候和土壤,所以是不会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和结果的。
四、中国数学教育的学科定位和自我生长
中国数学教育的现实境遇迫使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建立中国的数学教育理论体系问题。当下,首先需要解决学科定位和建设的问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术生长机制。具体看来,要解决并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和问题:
第一,数学教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研究范式和研究主题。
数学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早已经看到数学教育不等于数学加教育,数学和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其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数学教育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而数学教育如何树立自己学科的独特性,如何建立自己的理论研究范式并确立自己的研究主题,也首先需要解决好数学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并没有被很好地解决。例如,具体在学科定位(地位)上,数学教育有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尴尬局面是显而易见和众所周知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数学教育摇摆于数学与教育之间,结果常常是,数学教育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学科!
究其原因,我们就可以发现在以往的数学教育研究范式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个倾向是偏向于从教育学的一般理论去考察数学教育,这当然不失为一种选择,但对于推进数学教育的更进一步研究,对于建立独特的数学教育理论研究范式,一般教育学的角度太过宽泛,无法深入到数学教育的内在问题、特殊问题和具体问题,实际结果往往是隔靴搔痒,难以触及并解决数学教育的本质问题;另一个倾向是只考虑数学的一面,而不顾其在教育、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可能性。比如有些数学家有时候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发表一些关于数学教育和教学的看法,这些看法更多的是从数学的学科这一角度出发考虑相关问题的,只能说是一些可资借鉴的观点和角度,而不能就认为是提供了关于数学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和金玉良言。为了克服上述两种倾向,数学与教育的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在于要超越数学教育=数学+教育的简单叠加模式,从多学科的角度吸取并借鉴有益的研范式和方法,实现学科的增值效应。
第二,要发现并揭示数学教育特有的内在矛盾和数学教育运作的内在规律。
进而,为了建立数学教育独特的理论研究范式,就应该致力于探索数学教育自己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发现并揭示数学教育特有的内在矛盾和数学教育运作的内在规律。为此,需要处理好以下3种关系:
一是,解决好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要把两者相结合,重在特殊规律。
数学教育既有一般教育学的规律性,又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性。而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揭示数学教育的学科规律性。其中,尤其要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数学教育自己的特殊规律。随着更多的特殊规律被揭示出来,数学教育的理论范式才会有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性。
二是,要解决好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重在创新发展。
从纵向看,数学教育的学科建设需要处理好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中国的数学教育曾有十分优良的传统,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观念、课程、教学环境、教学方式都经常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在继承并保持传统中可取之处的同时,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敢于创新,勇于创造,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选择。
三是,要解决好引进、吸收与自我生长的关系,重在自我生长。
从横向看,中国数学教育要在引进、吸收国外数学教育理论和经验的前提下,不断促进中国数学教育的自我生长。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新的学科生长点和独特的数学教育文化。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数学教育一直被原创性匮乏困扰着。因此,与上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样,创新性也应该成为数学教育自我生长过程中所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三,必须切实关注正在实施数学教育的教师和接受数学教育的学生!
数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师范院校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不能只在象牙塔里做文章。要关注重大的、基本的数学教育理论与现实问题。例如当前数学课程与改革问题,随着实施的进程,所显现的正面与负面效果将会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予以更大程度的重视。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教学会有怎样的实践效果?其风险应如何估计?如果数学课改无法如预期那样成功,那么应该如何应对?长远地看,再下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应该如何开展?这些都是十分迫切的数学教育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