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人健康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人健康管理范文1
个人健康档案形成者,主要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健康服务机构等。档案内容,个人健康档案不仅包括个人在医院看病时候所用的病历,还包括与个体健康有关在医疗、保健等过程中产生的更广义信息资料。档案的形式,主要有图、档、卡、册、表。档案的本质即个人在医疗、保健等个人健康管理活动中形成原始的历史记录,它是医疗保健过程顺利进行的依据。个人健康档案,就是个人身心健康(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的疾病预防与保护、非健康状态的疾病治疗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它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管理,满足个人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不同载体和形式的历史记录。由此可见,个人健康档案是个人自我保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医学资料,它记录了每个人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建立健全公民个人健康档案对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与独特性
1、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
个人健康档案不仅包括个人在医院看病时候所用的病历,还包括与个体健康有关在医疗、保健等过程中产生的更广义信息资料。个人健康档案可由个人基本信息、基本记录和专项档案等部分组成。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职业、工作单位、教育程度、婚姻、民族等;基本记录即个人健康行为记录:如家族史、吸烟、饮酒、就医行为以及个人各种化验及辅助检查记录、预防性记录等;专项档案指特殊疾患流程,是指对某一问题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的动态观察记录。包括症状、体征、用药、转会诊结果等。
2、个人健康档案的独特性
2.1内容的全面性与形式的多样性。个人健康档案不是简单地将纸质病历记载的各项内容输入电脑,还记载了居民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健康相关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集个人健康档案,不仅能记录病史、诊断治疗情况可以完成以个人健康为中心的信息集成,而且也是在医疗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字、数据、图表、影像等资料的有机整合。个人健康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以图、卡、档、表、册等形式出现。
2.2内容变化的动态性。一份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记录了个体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在各个健康状态下的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客观反映疾病病情、检查、诊断、治疗情况及其转归的全过程记录。它是一个动态连续且全面的记录过程,并通过各种形式详细地记录健康信息的变化,从而为将来的医疗保健以及健康管理过程提供完整的医疗诊断依据。
2.3检索使用的方便性与灵活性。传统意义上的查阅档案,必须是要先通过查找索引,找到相关索引一层层进入后才能进行翻阅,这不仅速度慢,劳动繁琐,而且检索的查全性和查准性又无法得到保证。个人健康档案以个人为单位,以特有的数据格式集中存储,有利于迅速检索查询、调用处理各种信息,为科学研究、临床提供全面可靠的资料,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2.4内容的保密性。由于个人健康档案记录了大量的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所以它的安全控制和保密性的要求就显得很高。个人健康档案涉及的隐私信息主要有注册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职业等,有对于个人健康有关的某一问题的跟踪动态观察记录,如就医行为等,还有用户的潜在信息,即基于个人信息从中发掘出来的潜在信息。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个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机制
首先是完善个人健康档案的收集制度。个人要有自我保健意识,尽可能地将与自身健康相关的所有记录全面、妥善地保管起来。各个卫生服务机构,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健康服务机构等要形成制度,从个人出生开始建立健康档案,把个人健康资料纳入各个医疗保健机构的档案管理流程中。其次要确定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机构。个人健康档案是个人健康情况的原始记录,具有从属性与唯一性,其归属权属于个人所有。医院等健康机构在受聘管理的期限内,负有形成。收集、归档和妥善管理的职责,严禁健康档案的散失。要根据有关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做好个人健康档案的交接工作,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与延续性。再次是不断探索好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培养一支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高校快捷地提供利用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健康档案的利用价值。
2、个人隐私安全与保护问题
隐私的基本涵义就是自然人对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保有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个人健康档案中有关个人信息完全属于个人隐私,这种隐私权主要表现在个人对整个就医、保健过程中档案上记载的个人资讯或信息部分享有的支配权。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的改革,医疗法制尚不健全,易患纠纷日益增多,作为医疗保障体系之一的个人健康档案工作也应纳入法制轨道。如何有效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是保障个人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机构要从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起如医患双方密切的信任关系,抵消提供个人信息的顾虑;制订完善的个人隐私制度与隐私保护技术;开展个人隐私保护教育,提高隐私保护意识与行业自律管理意识等几个方面入手,将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与保护个人隐私权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之路。
个人健康管理范文2
一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他们本来能够独立解决的困难一手包揽,其成长几乎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但当他们脱离了父母的怀抱后,却往往不知如何正确面对挫折,甚至采取过激的行为。因此,加强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刻不容缓。在每学年初,我校都会开展一次军训活动,特别是每年的高一新生,军训是他们踏入高中的第一堂课。在军训动员会上,我告诉学生:“军训是你们高中三年的生活缩影,在这段时间里你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必须勇敢面对,永不言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度过高中阶段,到达理想的彼岸。”军训开始后,很多学生腿磨破了皮,脚磨出了血泡,我告诉他们要坚持;当个别学生不会走正步,怎么练也走不好时,我告诉他们不要放弃;当外面下起大雨,学生们不愿出去挨淋时,我又告诉他们要勇敢面对……军训结束时,学生们虽然皮肤晒黑了,身体消瘦了,但是他们抗挫折的能力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是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在溺爱中长大的中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其自私心理普遍存在。在他们眼中,父母及老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为了让学生真正明白“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师恩浩荡”的含义,我们通过播放FLASH动画《父亲》《母亲》及教师教学中的感人事迹,让学生知道感恩;通过讲一些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让学生学会感恩;通过告诉学生放假时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见到老师时主动问好,让学生知道如何感恩。
三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公交车上,孕妇艰难上车却无人挽扶、让座,这中间也有我们的中学生;餐厅里,一位同学不小心滑倒了,却无人将其扶起……中学生爱心的缺乏让人感到焦虑。为此,我校专门召开主题班会,通过播放一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形形的人的生活画面,让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的同时,多奉献一些爱心,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四是对家长开展转型教育。在同家长们交流时,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太难管教。其实,家长的教育理念也需要转型。第一,家长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孩子小的时候,基本上是家长说了算,等到孩子大了,他们就越来越要求独立,如果这时家长仍然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就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加剧,与家长的隔阂越来越深。作为家长,必须放下家长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去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二,转变教育孩子的方式。孩子在变,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变。如果说以前的教育是以批评为主的话,那现在就一定要做到少批评,多鼓励。例如,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当家长看到成绩单时,应先看看孩子哪科考得不错,并加以表扬,希望他今后继续保持;然后看看哪科考得不理想,让孩子分析原因,并对孩子加以鼓励。这样一来,孩子的自信心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个人健康管理范文3
人格是指一个人表现于外部的给人以印象性的特点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此角色相应的个人品质、声誉和尊严等。而健康人格则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人格的健康与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认知,健康的人格可以促使人们做出适合人生的选择,其关系着人类自身的心理健康。心理学家认为,健康人格的形成不仅仅与先天因素有一点关系,最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和塑造。而高校作为知识的形成和传播的社会场所,为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自我素质的提升和成长成才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环境。故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树立离不开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健康人格缺失的现状
(一)拜金主义的产生
拜金主义通常本着金钱至上的原则,崇尚拜金主义的人们通常戏称“有钱能使鬼推磨”,他们认为金钱是万能的,甚至一切行为衡量的标准都是金钱。拜金主义的价值观最先起源于资本主义,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在我国也开始逐渐出现,甚至出现在了大学校园中。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这使得市场经济在社会中越来越盛行,并且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均渗透了市场经济的这一价值取向。大学生受到市场经济盛行的影响,他们的人格也逐渐开始倾向于商品化、市场化,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可以无视良心,甚至出现了人格的丧失,彻彻底底的奉行金钱至上,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拜金主义,这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树立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缺失
网络文化作为一个新兴技术与文化的综合体现,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一种是通过文化角度来看,另外一种则是通过网络角度来看,前者应该从文化特性出发,强调的是网络内不同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文化范式转型,而后者则是从网络技术角度出发,突出体现了技术变革所导致的文化范式的变迁。网络文化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同样它也不可避免的有利有弊,而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弊端对大学生健康人格树立所造成的障碍是不容忽视的。在现实社会中,有各种的道德规范约束着我们,但是,在开放的网络中,这些道德规范得到了彻底的摆脱。在网上,大学生们可以匿名交往,你不知道对方是谁,同样,对方也不知道你是谁,在网上完全是考验自己的自律能力,而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从而学会了在网上放纵自己,各种不道德的事情类似于诽谤他人、传播不健康内容等行为时有发生,甚至还会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
(三)较差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能够促进人与人的互动,同样人际交往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大学生在人格形成时期受到家庭因素,家庭成员的影响,父母教育的一些不当方式会使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些消极的影响,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心理障碍,因此,使得他们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不能够被别人接受,最终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这种情况的产生又是大学生健康人格树立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四)遇挫处理能力差
现今的大学生,不同于六七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在成长道路中没有遇到过很多的挫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开始走向小康社会,人均收入也大大增加,导致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在父母的过度关心,甚至溺爱中长大,由于他们以往所存在的环境过度安逸,使得他们对危机的处理能力大大降低,他们常常把未来看得过度美好,对现今甚至以后可能遇到的挫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就大大降低了他们的遇挫处理能力。
(五)缺乏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深入人心,社会逐渐体现其多元化的特征,社会利益矛盾也日益增多,这使得大学生们缺乏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的能力,对于一些中国传统的美德存在怀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使得个人的价值观不能很好的把握,名利意识日益加重,对政治时局和社会生活开始漠视,逐渐的开始奉行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甚至蔑视奉献社会这一伟大的人生理想。
二健康人格的树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对于现在高校中学生们所存在的健康人格的缺失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高校甚至是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人格的健康与否关系着大学生未来的成功与否,因此,很多高校开始对大学生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从思想政治教育上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树立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1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追求正确的理想
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最不能缺少的便是良好的自我修养,并且始终追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一个人的正确理想和目标可以化成其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它能够很好激发个人才智,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而大学期间,则是让人们走向社会,设计未来的关键时期,对于树立怎样的理想,确定怎样的目标影响着大学生以后能够拥有怎样的人生,得到怎样的人生成果,并与此同时决定着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而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使得大学生们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帮助大学生们找到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并且鼓励大学生付诸于行动。
2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够丰富知识、充实自我
丰富的知识可以不断地充实自己同样可以提升自我修养,进而树立健康的人格,大学生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开拓思维,获取一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大大开拓自身的视野,只有拥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正确地自我定位
1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正确看待自我
人们经常会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人生道路上正确的自我定位能够促使自身素质的提升,从而做到不因成功而骄傲,不因失败而气馁,而大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正确的了解自我,并且同时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能够经常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积极采纳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客观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2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客观地对待自我
古人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客观正确的认识自我前提下,应该客观的对待自己,将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们在正确看待自己长处和短处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并且从外在仪表到内在心理,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的学识等各个方面来全方位的提升自己,促使大学生们在树立健康人格的过程中能够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升个人魅力,从而反作用于健康人格的树立。
(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自律意识作为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所在,现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能够很好的促进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够使得大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坚持不懈的保持自律。许多事情都贵在坚持,坚持了就一定能成功。所谓自律,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道德教育,进而提升道德素质的重要形式,它直接关系到个人良好品格的形成。自律通常存在于没有人知道并且有着许多的道德行为的可能选择的情况中,始终如一的按照道德行为规范做事,并不是出于别人或者是社会对你的勉强,而是从自己的内心真正的出发。
自律作为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标志,它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我国现阶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恰恰是通过自律完成的。大学生们自律的形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力促进作用,这使得大学生们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自律水平,从而使得自律的范围大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学生们自觉自愿的用思想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能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练就健康高尚的人格品质。
(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中之重。人生存在着很多的变数,到处都存在着悲欢离合,处处都体现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大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们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而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促使大学生们更好的对待困难和挫折,用积极进取的思想来对待生活,能够始终如一的做到心胸开阔,摆脱消极懈怠的错误思想,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增强生活中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不断发现自身的长处,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创造属于自己光辉灿烂的明天。
总之,大学生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祖国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的人格健康与否关系着我过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与否。高校时期,处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的特殊时期,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树立,因此,高校应该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为祖国培养有担当、有责任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海彬.论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及启示[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张玉芬.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贺立民.加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个人健康管理范文4
[关键词]大学新生;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适应社会需要的必备基本素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机能正常基础上的良好状态”,从而为心理健康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即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综合状态,而且是一种良好状态(well―being)。这个定义同时也隐含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既包括生理的,也包括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人格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品质,不仅与个体的心理行为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也会明显地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并且与生理反应也有间接的联系。因此。无论是心理健康的界定-还是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探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都离不开对人格的研究和探讨。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相关性。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本研究应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四川省泸州医学院2006级本科学生(大学新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作了调查,探讨其相关性,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的探索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2006级(大一,即新生)本科学生2182人,这些学生来自全国30个省市。性别:男生1025人,女生1157名,平均年龄20.19岁。家庭所在地:大城市107人,中小城市381人,小城镇498人,农村1196人;独生子女:是936人,否1246人。非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大城市18人,中小城市128人,小城镇247人。农村853人。
1.2 工具 采用教育部统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由68个项目组成,共测量人格的7个维度:①活跃;②爽直;③坚韧;④严谨;⑤利他;⑥重情;⑦随和。被试的评定由5个等级组成,从1到5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和“完全符合”的程度。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a系数)为O.73~0.96。根据每个维度的T分,划分为(O~30・31~69,70~99)3个区间对受测者的测量结果给出解释。《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12个维度:①躯体化;②焦虑;⑧抑郁;④自卑;⑤社交退缩;⑥社交攻击;⑦性心理障碍;⑧偏执;⑨强迫;10依赖;11冲动;12精神病倾向。CCSMHS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a系数)为0.746~0.893。量表中,每个项目的答案分5级(没有=1,偶尔=2,有时=3,经常=4。总是=5)。即对每个题目描述的症状,按出现频率从1(没有)到5(总是)采用5点记分。各分量表的分数由属于该维度题目被试的得分相加而得。根据每个维度的T分,划分为:T分数区间≥66的为症状明显,59~65为可能有症状。43~58为一般,≤42为无明显症状。
1.3 操作步骤和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整群抽样方式确定被试,时间安排在泸州医学院2006级新生入学后2个月(2006年11月),以班为单位发放量表施测。共发放问卷CC-SPS和CCSMHS各2251份,测试结束后回收有效答卷2182份,有效率为96.93%。答题卡数据应用光标阅读机自动输入计算机,再运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主要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大学新生人格总体状况 本次调查被试在活跃、坚韧、利他、随和4个因素的t分均值比全国常模中大一学生相应T分均值低,差异具有极显著性。各因素T分区间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中段,低分和高分者少。见表1。
2.2 不同生源新生人格比较男女生比较,女生的严谨得分高于男生,(t=5.79,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独生子女的活跃0=6.02)、随和(t4.04)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达到统计学极显著水平(P<0.001)I非独生子女严谨得分高于独生子女(t=4.36),差异达到统计学极显著水平(P<0.001)。不同家庭所在地新生比较,生长在大城市的学生其活跃、坚韧、随和得分均高于生长在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三地的学生。生长在农村的学生其严谨、重情得分高于生长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这三地的学生。这些差异达统计学极显著水平。生长在各地的新生爽直因素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见表2)。
2.3 大学新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见表3。
3 讨论
3.1 关于施测量表的确定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人格的研究大都采用EPQ或16PF,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大都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已经探明的人格结构的差异,采用修订后的西方人格量表仍难以准确测量中国人的人格.CCSPS是完全中国化的大学生人格量表,无论是量表的结构确定还是具体的项目都完全来自对中国人和中国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没有借用任何西方的概念、构想和项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作为测量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可靠的人格测量工具。SCL-90不是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编制。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是2005年国家教育部召集心理学专家依据我国大学生主要的行为问题和困扰症状并参照国外相关量表编写而成的,是专门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筛查工具,能够客观反映出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故本研究采用CCSPS和CCSMHS。
3.2 关于大学新生人格、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大学新生的人格尚未完全定型,仍处于可变化发展之中: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被试在活跃、坚韧、利他、随和这些积极的人格因素方面,整体上较大一学生差,有等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同时也说明,大学新生在一年之内能在人格上发生较大的变化,变得更积极、更明确目标、更善于与人相处。大学新生经历了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进入大学,出现了“理想真空地带”和“动力缓冲地带”,随之而来的是心理适应期与环境适应期。进
入大学需要适应的东西太多:新的学校环境,新的目标确立,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学习方法,新的师生关系,新的同学关系,新的生活方式(住宿)以及与父母的分离等等,这么多问题扑面而来,新生暂时感觉不适应并有较强负性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现象,绝大部分人在适应期间的负性情绪反应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正常,少部分人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本次调查发现,其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抑郁、自卑、冲动和焦虑。Freud曾指出,抑郁和焦虑是对压力/丧失或对压力/丧失和威胁的生物学反应。Brenner作过进一步的区分,抑郁是对当时的或过去的压力/丧失的一种反应,焦虑则是对未来可能的压力/丧失的一种反应。新生入学2月后,已经历了军训、学生干部竞选、社团组织招新、新课程的学习测验等,在这些过程中.与中小学一切以分数为重的模式大相径庭,大学衡量学生的标准显得如此多元,致使部分学生遭遇竞选受挫、人际矛盾(特别是与家长、教师、好朋友之间的沟通不良)、学习困难等挫折后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不能悦纳自我,陷入对过去失败的抑郁和对未来前途的焦虑之中,自我拒绝、自我否定,难以自拔。
个人健康管理范文5
关键词: 医学新生 人格 心理健康
人格展现一个人基本的心理素质和面貌,是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大学生个人能否成长和成才,一定程度地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探究大学新生人格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取某医学院校2010级新生作为测评样本。参加本次测评的总人数为3197人,平均年龄为20岁,女生2185人,男生1012人,本科生2534人,专科生663人。
1.2工具与方法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主要统计指标为该量表的9个症状分量表的得分和总症状分。(2)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16PF),主要统计16项个性因素。采取团体测验方法,采用心语心理测评系统和SPSS16.0统计软件。
2.结果
2.1 SCL-90测评结果
与常模比较,大学生的SCL-90得分均比常模高。经统计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010级新生的主要问题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SCL-90测评结果与全国常模(1986年)相比,各项因子均出现显著差异,除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外,其他8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得分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某些医学院校学生的各因子得分也高于全国常模[1]-[3],其他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测评各因子得分都高于1986年全国常模[4],[5],充分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该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当前群体特征,同样也不乐观。
2.216PF各因子与SCL-90因素的相关
从表2可知,该校大学生16种人格因素的得分均值都在4―7分之间,属于中等水平,说明该群体无大的人格缺陷,或者说大多数人无人格缺陷。2010级新生的人格特征是低怀疑性、忧虑性、低独立性,高兴奋性、聪慧性、恃强性、敢为性、乐群性。说明2010级新生的个性特征为富有才识、乐群外向、敢作敢为、沉着自信、直率坦白、热情积极、情绪稳定。不足之处是依赖性较强、较为固执、不能独立行动、缺少恒心。若将16项个性特征以知、情、意、行和人际关系5个方面来归类,大学新生在知、情、人际关系方面得分较高,而在行、意方面得分较低。次级因素X1、X2、X3、X4的均分都在4―7分之间,属于中等水平。其中X1适应与焦虑的得分较低,低分倾向于前者即适应,表明新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低的焦虑性。对于次级因素Y1、Y2、Y3、Y4,结果表明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上,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但是专业成就水平较低。
从表1所列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大学生的16项个性因素与心理问题有不同程度的相关。但相关系数都较低,均在0.1左右,正相关系数较高的因子依次是忧虑性、紧张性、怀疑性,负相关系数较高的依次是稳定性、自律性,也就是情绪和意志特征的影响作用较大。个体情绪稳定、自律性越强,心理各因子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个体容易紧张、焦虑、怀疑,心理各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说明以上因子与各种心理问题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个性在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上的确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3回归分析
以基本人口学变量(性别、学历、学院)、16PF各因子为自变量,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心理健康的影响因子。结果如下: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效应显著(p<0.001),具有显著回归效应的变量是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回归方程为:SCL-90总分=0.058×怀疑性0.041×幻想性+0.072×忧虑性+0.064×紧张性。说明该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受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人格特征的正向影响,怀疑性更强、更为忧虑、容易紧张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该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受幻想性人格特征的负向影响,喜欢幻想的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较低。
以上相关研究、回归分析表明人格中的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因素确实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充分表明,人格中的情绪和意志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较大。
3.讨论
2010级医学新生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究其原因有时代背景因素、学校环境、个人因素的影响。其一,当前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高竞争性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竞争,导致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因此该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具有大学生的共性特点。其二,医学院校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具有学制长、课程多、考试压力大的特点,容易造成高度心理紧张和焦虑[6]。
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16项人格因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说明人格对心理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而其中影响作用较大的是稳定性、自律性、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等五个因子,也就是情绪和意志特征的影响作用较大,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而大学生个性特征方面的主要不足之处恰是情绪不稳、容易感情用事和严谨自律不够等。因此,我们可以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着手,适当开展人格教育,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情绪和意志成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1]王星,赵剑飞.南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1):2631-2632.
[2]王渭玲,汪勇.276名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18-119.
[3]张付全,唐秋萍.医科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63-65.
[4]边俊士,井西学,庄娜.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心理健康研究中应用的争议[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231-233.
[5]王金道.SCL-90量表使用的现状及检测心理健康的异议[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51-52.
[6]张付全,唐秋萍.医科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63-65.
个人健康管理范文6
(1.安徽三联学院;2.安徽医科高等专科学校;3.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合肥 230601)
摘 要:目的:研究初中生学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学业情绪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及回归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286名初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对初中生人格特征与学业情绪的典型相关分析发现,第一、二、三、四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0.746、0.536、0.089.症状自评量表(SCL-90)九因子及总分和中学生学业情绪的四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812;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748、0.667、0.424、0.072;对其进行统计学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中生人特征与学业情绪之间相关性较高;以学业情绪维度作为因变量,以艾森克人格的三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内-外向(E)对学业情绪没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神经质(N)、精神质(P)对学业情绪的四个维度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及总分与学业情绪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典型相关性显著,说明学业情绪在所调查的初中生群体中,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相关关系.
关键词 :学业情绪;典型相关分析;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18-02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308085MH168)
人格是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景特点的,对个体特征行为模式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初中生阶段是个体学业学习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1].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和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存在较密切的关系[2].国内外关于情绪与人格关系方面,也有很多探讨研究,但由于学界对于学业情绪概念的界定还不
统一,也造成了在学业情绪与人格特征方面的实证研究并不多.Bracker和Mayer在情绪智力与人格五因素,16PF等关系方面做了一定的探讨研究.从初中生人格特征这个层面,本文主要想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探讨初中生人格特征与学业情绪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为以后改善初中生学业情绪状态,培养良好人格特征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从情绪和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和促进的相关研究文献中[3-4],我们发现,心理健康状况是相当稳定的,在一定的心理健康水平下,心理健康和学业情绪之间的直接相关性是不高的,或者说是很低的.但是,相关的研究表明,情绪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心理资源.本文主要想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探讨初中的学业情绪与其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是否存在典型相关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学生学业情绪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因素提供实证研究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区中学中抽取三所中学,再在每所中学中随机抽取七年级和八年级各两个班,共计286人.发放问卷286份, 收回符合研究条件者264份,有效率92%.
1.2 工具
1.2.1 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5]
俞国良、董妍编制,问卷由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四个分问卷组成,共计72个项目.问卷采用五点计分方式,从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清楚、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
1.2.2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教授编制,由龚耀先教授修订,青年版共有81个项目,三个维度:分别为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另外还有一个掩饰倾向性分量表.
1.2.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和1个“其它”因子.总症状指数的分数在1~1.5之间,表明被试自我感觉没有量表中所列的症状;在1.5~2.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点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在2.5~3.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在3.5~4.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在4.5~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且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总分为问卷原始分之和减去90.
1.3 研究过程
采用现场调查法,在学校配合的情况下,向选定班班主任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由班主任组织学生,以考试的形式发放问卷,按问卷指导语填写,依据学生的学号进行问卷编号.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统计、正态检验、典型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艾森克人格特征与学业情绪的典型相关分析
从艾森克人格的三维度和中学生学业情绪的四维度之间的相关矩阵可以看出,神经质(N)同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精神质(P)同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其它各项之间相关性很低.提取出的四个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0.746、0.536、0.089;各典型相关系数的检验结果表明,四个典型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中学生学业情绪维度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学业情绪各维度作为因变量,以艾森克人格的三维度: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内-外向(E)对学业情绪四个维度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23,0.030,0.018,0.021;神经质(N)对学业情绪四个维度的回归系数为0.436,0.248,0.228,0.367;精神质(P)对学业情绪四个维度的回归系数为0.248,0.330, 0.526,0.341.内-外向(E)对学业情绪没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神经质(N)、精神质(P)对学业情绪的四个维度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2.3 艾森克人格特征与学业情绪的典型相关分析
症状自评量表(SCL-90)九因子及总分和中学生学业情绪的四维度之间的相关矩阵,从矩阵可以看出,各项之间均存在相关性.从提取出的四个典型相关系数的大小,可见第一、二、三、四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748、0.667、0.424、0.072;对各典型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学检验,可见四个典型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的艾森克人格三维度在学业情绪的四个维度上均有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对艾森克人格与学业情绪的典型相关分析,提取出了四对典型相关变量,计算出了这四对典型相关变量的相关系数,并进行了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这四对典型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依据艾森克人格理论界定的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学业情绪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分别以学业情绪的四个维度作为因变量,以艾森克人格的三维度: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内-外向(E)对学业情绪没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神经质(N)、精神质(P)对学业情绪的四个维度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依据艾森克人格理论,个体的内-外向人格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不同的内外侵向性的人格特征对个体的情绪是有影响的,但本研究表明,初中生的人格的内外倾向性对其学业情绪基本是不具有预测性,也就是说,不能通过初中生的人格的内外倾向性去预测该生的学业情绪高或低.个体的神经质(N)、精神质(P)两个维度的人格特征是可以预测该学生的学业情绪高或低的.结果提示我们,初中生的处于人格发展期,人格对学业情绪有影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有影响[6],我们在促进初中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同时,不可独立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在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的过程中也应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调节学生的学业情绪达到完善初中生的人格,提升学生学业成就.
通过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SCL-90)与学业情绪的典型相关分析,提取出了四对典型相关变量,计算出了这四对典型相关变量的相关系数,并进行了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这四对典型相关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依据SCL-90得到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初中生的学业情绪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相当稳定的,在一定的心理健康水平下,心理健康和学业情绪之间的直接相关性较高.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初中的学业情绪与其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典型相关关系.在很多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发现,情绪和心理健康之间是存在相关关系的.
参考文献:
〔1〕雷晓梅,刘灵,杨玉凤.中学生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572-574.
〔2〕陆桂芝,庞丽华.初中1~3年级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J].教育探索,2008,210(18):124-125.
〔3〕潘明军,钱兵.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43-44.
〔4〕王振宏,吕薇,杜娟,王克静.大学生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个人资源的中介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7):5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