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孩子的教育指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孩子的教育指导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4―0048―01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双亡,其主要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抚养照顾。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小就饱受家庭动荡所带来的磨难,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很多单亲家庭孩子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走出阴影,从而导致各种不良心理的产生,造成心理偏差。而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好地面对因家庭变故带来的伤害,调整他们的心态,使其尽快达到平衡,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多一点关心呵护,让他们体验安全幸福
当我第一次了解到班上单亲家庭孩子的情况后,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他,用爱心融化他心灵的创伤。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只要一有时间,就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感染他。当他在学习生活中犯错误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教导,给予他的不是更多的批评,而是更多的关心和教育。父母之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圣洁的。一只小鸡卧在母鸡的翅膀下尚且感到安全,幼儿在父母的怀抱中更感到是一N幸福。对于父母之爱不完全的幼儿,教师应多走近他们,多一次抚摸,多一个暗示,多一个眼神,多一次牵手,让这些孩子感到愉悦,感到幸福,感到关爱。
二、多一点理解信任,激发他们向上的进取心,让他们找到自信
单亲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心和责任感,为此,在各种集体活动中,我经常让其他小朋友主动地接近他们,并把游戏的重要角色交给他们来扮演,只要有一点点成绩,我和小朋友就及时给予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通过这种情景游戏的引导,班里的单亲家庭孩子思想上改变了许多,他们也乐于参与到这些学习活动中来,都期待自己有更好的表现,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期待获得小朋友们更多的掌声和羡慕的目光。
三、通过寄托真挚的情感,让他们学会爱人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多么任性、固执,但他们在内心深处也都希望得到父母双方面的关心,也渴望能够像完整家庭的孩子一样,由父母陪着一起玩耍。为此,教师要给他们母爱般的温暖,为他们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及时化解他们的偏激思想。“将心比心”,任何人在爱的关照下也会传承着爱的真诚,单亲孩子在感恩中也学会了爱人。
四、加强和谐积极的沟通,让他们懂得信任
家庭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品质。家长的心理品质、性格、教育方式以及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等都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孩子。家庭教育的不良倾向和一些不当的做法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的较大因素。平时,我经常主动与单亲孩子家长联系,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同时也把关于单亲家庭孩子如何教育的相关材料送到家长手上,让他们知道如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怎样引导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五、多一点表扬鼓励,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孩子的教育指导范文2
祖辈和父母协调沟通,统一思想认识。
隔代教育与父母的亲职教育各有利弊。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两代家长的共同努力。祖辈与父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当多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尽可能地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
比如,在吃的方面,由于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去料理孩子的饮食,餐桌上常会出现一两道孩子的“专利菜”;孩子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我”的东西,不允许别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会大哭大闹、不依不饶。此时,如果父母提醒老人,无论多么小的孩子,要学会在与别人分享中获得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坏习惯。
又如,祖父母更容易包办孩子生活上的事情,这一弊病容易造成孩子不劳而获。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应当尽早培养,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尤其学会自觉为别人服务,对于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务必不要出面干涉,应努力维护孩子父母的权威,这样孩子就不至于唯我独尊,懂得尊重父母。要充分利用隔代抚养与父母抚育的各自优势,两代人经常探讨孩子的培养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
祖辈家长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
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
据报载,辽宁省有一所“隔代家长学校”,先后有800多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这里学习,取得了显著效果。愿意到这里“上学”的老年学员越来越多。
对于“隔代家长”来说,无论有无机会专门学习,确实更应该自觉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比如,如何让孩子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和督促学习文化课。要特别注意给孩子灌输诚信观念、法制观念,切实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勇于创新的好品质。
接受终身学习是老年人自身保持生命活力,永葆精神青春,努力学习和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老年人要当好“隔代家长”,就必须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
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感情,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年轻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
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做儿女的要把老人放在第一位,不要给他们增加负担,养孩子是自己的责任,不是老人的责任。
父母要启发孩子照顾祖辈,
培养孩子责任意识。
有一位爸爸,他的妻子身体不好,而他自己又要到外地去上任。临走前,他告诉儿子:“我要到外地去工作,一年都不会回来,照顾妈妈的任务我就拜托给你了。请你每天晚上关好门,关好窗,关好煤气罐再睡觉。”儿子满口答应了。一年后,当这位爸爸回来后,妻子告诉他,自从他走后,孩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子对我可关心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家里有老人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机会。把孩子交给老人,让老人关心照管孩子,倒不如将老人交给孩子,让孩子关心照顾老人。把关心和被关心颠倒了一下,关系就会变化,一旦孩子找到了一个他关心的对象,他的责任意识就会增强。
分类指导隔代家庭教育
加强对隔代家庭教育的分类指导是推动家庭教育现代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指导对象上 既需要加强对祖辈家长的分类指导,也需要加强对父母育儿责任心的指导。
在指导内容上 一是要解决好家庭教育中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各自的地位与关系,二是处理好教育子女过程中父辈与祖辈如何合理分工与合作,三是隔代教育过程中祖辈如何处理好对孙辈的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四是祖辈教养经验中发扬传统与改革创新等问题。
在指导形式上 要摸索适合对祖辈家长这类对象和适应进行隔代教育指导这类内容的指导形式,努力创建隔代家庭教育的不同指导模式。
1 办“祖辈学堂”给祖辈家长“充电”。
隔代家庭教育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关键的还是加大在祖辈家长中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办“祖辈学堂”,可以效仿“家长学校”模式和方法,办“祖辈学堂”,因为他们更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祖辈在担当家庭教育的角色中,要实现几个转型:单纯学校教育向同步合力教育型转变、生活保育型向教育照顾型转变、狭隘名誉型向成才报国型转变、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娇惯型向培育型转变等。
2 在社区中设立隔代教育咨询站。
充分发挥兼职研究员和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的作用,深入社区,采取结对子等形式,开展咨询活动,逐步形成社区与学校联动,形成合力,资源共享。
孩子的教育指导范文3
一、早教机构和家庭教育的教育理念的区别
1.尊重和权威。蒙特梭利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在早教机构里十分强调个别教学,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尊重孩子的选择。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孩子就是孩子,老子就是老子,老子说什么孩子都应该听。很多家长都会以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孩子的感受,替孩子决定衣食住行,甚至成家立业。孩子的个人意愿和人格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2.原则和溺爱。在早教机构里,孩子的活动虽然不会被限制,但是也不意味着没有原则。每次课堂上的玩具,在每一个环节使用完后,都会将玩具回收。有些孩子舍不得还,老师就会慢慢引导孩子及时将玩具归还。反观中国的教育,有些家长,特别是祖父辈的,对孩子过于疼爱,为了不让孩子哭,孩子的什么要求都会满足。在家里,“小孩就是皇帝”。孩子没有一点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弱。
3.科学和经验。在早教机构里,老师们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进行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游戏、艺术、音乐、社交、外出活动等,每一项都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得孩子的特点来安排。有些早教活动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们根本无法完成。但是早教老师们会鼓励家长放手,鼓励孩子去尝试。而孩子们的表现往往会给人惊喜。传统教育中,孩子反正都是要长大的,以前都能长大,现在也能长大。忽视了社会和科学发展对孩子的影响。
二、早教机构和家庭教育的契合点——家庭指导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孩子的早期养育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而早教机构的教育理念比较先进,能契合实际提供培养建议,因此,应该加强家庭指导早教机构应该主动担当指导家庭教育者责任,只有早教机构的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孩子的早期教育。
1.要让父母明白家庭教育在早教阶段的重要作用。要让家长明白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第一位因素。一个好的环境造就一个好的人才,家长的行为习惯和教养方式关系到孩子一生的成长。由于还在呆在早教中心的时间很短,在家的时间长,所以家庭环境,包括父母抚养的教育方式很重要。有的家长认为来到我们早教机构就一定能教好孩子,其实不是这样的。早教应该是以婴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两项结合,这样才能共同教育好孩子。家长们要正确认识早教的意义,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活动。
2.早教机构要让家长明白各项课程和活动的作用及意义。早教机构一般都开设有多门课程,有些家长,尤其是一些爷爷奶奶辈的带来上课时,很多都是跟着老师完成各项活动,但是对于活动的意义及回家后需加强和练习的内容却不清楚。因此,孩子和家长上游戏课的时候,早教机构的老师们除了要给孩子做示范,还要给家长强调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什么,会锻炼宝宝哪方面的能力,如果在家该如何操作等告诉家长。让孩子在家也能比照专家设计出来的游戏进行锻炼,效果会比较好。
孩子的教育指导范文4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对我校1~6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作了一个调查,每班抽取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最优秀和最差的学生各5名,组成优生组和差生组,对他们家长的文化程度、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和对孩子的期望值进行分析,得到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
表一 家长的文化程度情况以及对孩子采用的教育方式
■
表二 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
■
表三 不同家庭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
■
表一显示,采用简单的打骂训斥等过激的行为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家长比例较大,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采用打骂训斥的行为越多。其实,父母的行为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胜过任何的口头说教,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自己言行不一致,使得自己失信于子女,自然也难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威信。能够以身作则和用生活事例教育孩子的家长大多是受过高中教育或者中专教育的家长。家长受教育程度高与采用较好的教育方法两者之间成正比例。
表二显示,由于居住在城中村的孩子的父母大多都没有固定的收入(从事个体经营和打工族的父母总数占到了55.3%,父母无职业的也占到了40.4%),终日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还有的长年在外打工,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中或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养。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他们不可能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从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相对受到影响。
表三显示,城中村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不高,使得他们的子女中不少人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习动力不足。一位六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谈到,他问一个经常逃学的学生:“你现在不好好读书,家里又没田可种了,你将来吃什么?”学生脱口而出:“那有什么关系,反正我家里有房子出租。”学生的表现,反映了家长不正确的期望值,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表三的数据也表明,只有少数家长会对孩子进行人格和心理教育。
另一方面,从下表的数据可以看出,37.5%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品德优秀”,认为“健康第一”的家长占28.9%,说明多数家长已经认识到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而25.4%的家长认为孩子应当“成绩第一”,存在着“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这部分家长专注于子女升学而忽视子女品德的发展,已经构成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8.2%的家长重视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这说明家长虽然自己很辛苦,但还是把培养孩子的目标放在学习方面,忽视了孩子的能力培养。
■
建议
怎样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我觉得可从家长自身和学校两方面配合进行尝试解决。
一、家长方面
1.身为进城务工人员的这部分家长,要努力克服自身困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2.身为城中村居民的这部分家长,要不断增强公民素养意识,树立生存危机感,改变“读书无用论”的观念,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育人工作。
3.家长要克服困难,加强自身修养,采取一切补救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感染和教育孩子。
二、学校方面
孩子的教育指导范文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要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的要求。日常生活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这些偶发事件常常隐含着一定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师如果适当地、自然而然地加以利用,对孩子的发展也将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这种自然而然教育的价值要远远大于有意识地教育的价值。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活动,揣测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爱护动植物。如果一只小虫突然落在了孩子的茶杯中,孩子肯定会感到诧异甚至害怕,既而会感到好奇,观察小虫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支持孩子仔细地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就会处于一种积极状态,根据自己的观察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和感受。这时,孩子思维的发散性在这里得到发展,走进动物的世界成为现实。当然,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把小虫捞出来让它回归自然,而不是让孩子把小虫给掐死。让孩子顺利完成“拯救”工作,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好奇,也支持了孩子关爱小动物的行为,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之中。如果我们阻止孩子观察小虫子落在茶杯中的活动,或者为了避免课堂的混乱,干脆把那只倒霉的小虫掐死,那我们就犯了扼杀孩子好奇心的错误并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爱护动植物”的精神。我们不能小看这只小虫,关爱生命就在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能培养孩子的爱心、善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在活动中教师的引导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学生的整个观察中,作为教师要说得少,要让孩子多观察,多交流。我们教师在孩子观察中只能起到“导”的作用。我们的“导”要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敢想、敢说。而我们教师对孩子的“说”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要轻易评价孩子的想法是对还是错。而要鼓励、肯定孩子的各种想法,让孩子能够大胆地想象和联想,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我想,卢梭的“自然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孩子的自然发展也应该就是这样的。
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孩子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日常活动,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善于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再反抛向孩子。这样良性循环,呈波浪线上升的趋势,使孩子不断获得发展。这也是自然而然的。
我欣慰:关爱生命在那一瞬间。爱护大自然,爱护动植物,这是地球母亲的深切呼唤。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这不是一句空话。如果我们始终固守着所谓的规则,所谓的程序计划,那生命也许顷刻之间成为过去,生命也许就会改变原来的意义。而我们的孩子的爱心也就有可能变得“残忍”。这是不可想象的。泛灵论的孩子眼里,一切都是他的同伴,天使的心灵让他们有天然的同情心、爱心,留住、发现孩子的伟大,是我们教育者永远努力的方向。我欣慰我没有扼杀孩子的爱心;我不能想象,如果我那天阻止了孩子会怎样……
教育应该使生命焕发新的光彩,教育应当让生命健康和谐地成长。小虫是一个微小的生命,虽然微小,但如果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它同人类一样,只有一次,而且比人的“生命”要短得多的一次。孩子们关注了,我们能不关注吗?孩子的生命,更需要我们关注,在我们的教育中如何引着生命向着太阳远行,有时真的就在那一瞬间,然而一瞬间也许就会影响一生。我敬佩孩子抓住了那一瞬间,我庆幸我成全了那一瞬间,我感谢那一瞬间让我获得,让我懂得,给我激励,要我坚持:“关注生命的那一瞬间,关注教育的那一点一滴!”
我在想:如果我还是个孩子,我会怎样呢?如果我还是个孩子,我会想:那只小虫子的家在哪里呢?我会问老师:小虫为什么会一个人出来呢?是把它赶走还是把它带回家喂养,抑或是把它弄死?如果我还是个孩子,我会看到:小池塘笑了,咧开了小酒窝;我会听到:春雨唱歌了,沙沙,沙沙……如果我还是个孩子,我会快乐:老师让我和小黑捉迷藏了;我会难过:大人们总是说我“烦”,总是说我会“闯祸”……如果我还是个孩子,我会希望:快快长大和泡泡一起飞上天;我会渴望:和星星月亮去作伴……
孩子的教育指导范文6
关键词:03岁婴幼儿;亲子教育;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39-1
近年来,03岁早期教育的价值日趋显现,03岁亲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重视,并成为早教机构及各类社会培训力量关注的热点。作为一名幼儿园的工作者,我们更应加强宣传,注重沟通,发挥亲子教育对幼教工作的积极推动作用;强化指导,突出家庭与幼儿园资源的整合,以此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03岁婴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一、引领家长走进03岁亲子教育
1.让家长明确03岁亲子教育的目的。
03岁亲子教育并非只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和技能,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老师指导家长来提高家庭教育的总体水平,再通过家长指导孩子来促进孩子的发展。所以亲子教育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家长,而不是孩子。亲子教育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为主体,活动为载体来开展的。活动中,家长不只是孩子的陪伴者,更是孩子的指导者,活动的学习者。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不仅影响着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而且影响着自身对活动意图的领会与指导策略的把握。
2.与家长建立03岁亲子教育的平台。
实践证明,家长的重视必将促进亲子教育良好氛围的形成,03岁婴幼儿也必将在良好氛围中健康发育成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我们开展的各类家长参与的亲子互动研讨及亲子教育经验和困惑交流等活动,都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通过互动,我们一方面了解了家长在亲子教育过程中的目的和需求,从而使我们的亲子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深入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不断充实着我们的幼教理论体系,为我们日后更加细化年龄段、具体分类实施早教活动提供实践效果依据。
二、帮助家长掌握03岁婴幼儿指导策略
1.精心组织活动,为家长提供教育范例。
03岁孩子因年龄关系,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在活动前一定要精心准备,活动中则以夸张的表情和有趣的游戏来感染孩子、吸引孩子。如:在一次分享阅读活动中,我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孩子书是我的宝贝,要好好爱护。再用夸张专注的表情,示范阅读。孩子很感兴趣。通过教师的示范,家长会了解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从而避免家长对孩子的主观认识和孩子本身的理解能力出现沟通不顺畅的情况。
2.提前公布内容,为家长解读指导策略。
每次活动前,教师将活动流程、各个环节及目标张贴在宣传栏上,让家长充分了解。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操作演练给予细致生动说明,而且每个环节结束后,老师都会将环节中的内容如何在家庭中延伸提出具体的温馨提示。当家长了解指导策略后,便可以在家庭中,对孩子实施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较好地实现早教课程向家庭的拓展与延伸。
3.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为家长提供解决方法。
亲子教育不同于幼儿教育,它比较注重在亲子活动形式下,家长教养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孩子情感与能力的发展。所以,问题出现之刻,往往也是教育良机出现之时,应予以把握。如:在自信宝宝等环节中,我们发现有的宝宝胆大、说话流利,家长们满脸得意;相比有的宝宝却胆小、不敢说话,而这些孩子的家长们一旦看到自己宝宝不敢说话显得很着急,有的还对宝宝发火。对此,我们一方面利用表扬、鼓励的形式让父母先和孩子一起说再慢慢过渡到让孩子独立说,另一方面告诉这些家长要经常带宝宝和同龄孩子一起游戏,让他们在和伙伴的交往中练习说话,增强自信心,促进语言发展。家长们也很配合,经过一阶段的努力,大家欣喜地发现这些原本胆小不敢说的孩子逐渐开口说话了。所以这也提醒我们,在亲子活动中,一定要多观察,多分析,多发现问题,及时为家长们答疑解惑,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指导家长培养03岁孩子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