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增加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设用地增加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设用地增加的原因

建设用地增加的原因范文1

建设用地为何要“增减挂钩”?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城市面积要扩张,必须从农村获得足够的土地,将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城市只有在获得用地指标之后,才可以将这些农业用地变为建设用地,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但是地方政府的建设用地,并不是由本级政府决定。城市要发展成什么模样、发展成多大规模,其决定权并不在于所在城市居民手中,也不在本级政府的权力范围之内,而是受制于上一级政府:按照《土地管理法》第21条的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同时,为了保护耕地,《土地管理法》特定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旦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

不过计划不如变化,上―任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怎么会想到5年后的发展?因此挂一漏万是难免的事,尤其是在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高歌猛进的今天更是如此。一地难求已经成为遏制城市化发展的重大瓶颈。因此,获得足够多的建设用地指标,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父母官的头等大事。

如何获得用地指标?在十年前,浙江省出现了跨地区的用地指标转让制度。原因很简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发达地区对建设用地需求强烈,而不发达地区则可能有多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因此,发达地区就向有用地指标的地区购买指标。以杭州为例,仅从2001年至2004年,杭州就从上虞、绍兴、衢州等地高价买下了将近30万亩建设用地折抵指标。但是这种跨区域间的用地指标转让在近几年来已经几近绝迹,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各地政府都认识到,土地用地指标是个绩优股,今天卖了,明天可能就要以更高的价格买回来,甚至再也买不回。为了各地的发展大计,地方政府再也不随便卖用地指标。由此导致交易无法继续。而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让上面很不喜欢,因而就被叫停。可以作为证据的是,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曾经专门发文,严令禁止地方借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土地整理折抵和城9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名义,擅自扩大建设用地的规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就在此背景下出台。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规定,所谓的“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也就是将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直接挂钩,若农村整理复垦建设用地增加了耕地,城镇可对应增加相应面积建设用地。地方政府欢迎这个制度是可以理解的。以河北省为例,2009年需要新增用地约为21万亩,但国家指标只有17万亩。而通过“增减挂钩”的新民居工程将为该省增加建设用地50多万亩。

但是从目前来看,这场围绕获得用地指标为最终目标的制度创新并未给当地农民带来多大的收益。首先,受劳动技能所限,绝大多数被迫上楼成为居民的农民并不能够适应城市生活;其次,这种以跑马圈地为目标的城市化并不能真正带来就业;再次,由于征地补偿制度所限,农民无法获得公正的补偿,丧失土地这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后,他们成为了城市的赤贫一族。

建设用地增加的原因范文2

关键词 工业化发展;相关度;土地政策优化与调整

中图分类号 F0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081-04

目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推进,已经进入中期阶段[1],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用地压力巨大,土地需求异常强烈,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克服目前存在的大量耕地的非农化,成为这一时期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鉴于韩国同属东亚,研究它们在走向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我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1 韩国工业化发展中土地利用变化概况

1.1 工业化起步阶段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韩国工业化进程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 在60 年代初至70 年代中期这段工业化的起步时期,韩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人均收入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中,城市化水平达到50%,人均GDP也超过了1 500美元。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1963-1976年,韩国年均GDP增长率达到9%[2],由于产业发展迅速,工业用地需求急剧扩大;同时,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住宅需求也开始大幅度增长,工业和城市用地需求的增加,激发了土地需求的增长。但由于韩国严格执行农地保护政策,农地占用受到较大限制,且韩国政府还通过各种方式如开垦、填海造田等增加可用农地,使得农地数量减少并不明显。

1.2 工业化加速时期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20世纪70 年代中后期到80 年代中后期,是韩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时期,韩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韩国重点发展重化工业, 扶持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造船、电子和机械工业等。但工业化加速的直接效应就是土地需求剧增,从而建设用地增加和耕地减少。国际经验表明, 城市化水平在30%~70%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3]。在韩国则更加明显,韩国工业化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是30.5%,而到1976年达到49.7%,年均提高1.48%。而在工业化加速时期,城市化水平更是从1977 年的51.6%提高到1987 年的68.5%, 年均提高1.69%,比前一时期增加了0.2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丧失约10 119 hm2耕地, 这对于一个只有990 万hm2土地的韩国来说已经很大了。

1.3 工业化后期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20世纪90年代后,韩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土地需求进一步增加,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韩国开始放宽耕地转用限制,把一部分耕地转化为工厂和住宅,一方面来降低土地价格,同时来解决土地短缺问题。尽管20世纪末,韩国人均GDP已达到8 711美元,城市化水平也高达81%,但农地资源消耗速度相比前几个阶段不仅未下降,反而出现大幅度上升。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到了工业化后期,如果不能继续实施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农地资源消耗速度不会自动进入农地资源消耗的平稳期。

2 韩国工业化推进中的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关度变化分析

2.1 韩国工业化加速阶段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对韩国工业化加速阶段耕地变化与GDP、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水平分别进行一一对应回归分析,并经过检验,结果均显著。而在回归过程中,我们分别进行了绝对变化的相关度和相对相关度弹性两种分析。目的在于考察绝对弹性系数和相对弹性系数,也即影响度或影响系数。

从表1可以看出,工业化加速阶段,在耕地面积减少667 hm2情况下,影响度最大的是服务业增加值是6.1亿美元,其次是工业增加值3.7亿美元,再次就是对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影响为2亿美元,对GDP的增加影响最小为0.1亿美元。

从相对弹性系数影响度来看,耕地减少1%,带来增加幅度最大的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达到了38%,其次是服务业增加值就会增加21.7%,再次是工业增加值增加21.5%,增加幅度最小的是GDP增加19.8%。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在韩国,耕地减少对投资影响弹性最大。

2.2 韩国工业化后期阶段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韩国工业化后期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耕地绝对变化影响最大的是服务业增加值,即耕地减少667 hm2,服务业增加4亿美元,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为2.7亿美元,再次是工业增加值为2.4亿美元,最后才是GDP增加0.07亿美元(见表2)。这与韩国在工业化加速阶段的影响度排序基本一致。尤其是服务业最高,GDP影响度最低。所不同的是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影响度的排序有所变化以及影响度大小有所差异。

第二,从相对弹性系数影响度来看,耕地每减少1%,

引起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幅度最大为5.9%,而很有意思的是它对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和GDP增加的影响幅度均为4%。这一特点与工业化加速阶段的相对弹性系数变化是很不一样的。

3 我国耕地及其建设用地变化分析

3.1 我国耕地变化的阶段性考察

通过对1949-2005年我国耕地变化考察,可以将其分为1949-1995年和1996-2005年两个阶段,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可以发现以下特点:①1949-1957年,我国耕地面积是急剧增加的,在1957年达到高峰,1957年以后,耕地面积缓慢减少。但总体上在1979年之前,耕地面积总体上还是增加的,之后呈现缓慢下滑之势。②1996年以来我国的耕地总量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从1996年的1.300 7亿亩下降到2005年的1.220 7亿亩,9年累计下降了0.08亿亩,下降幅度达到6.15%。1996-2001年变化比较平缓,在1998年的时候甚至耕地数量还有所回升,2002-2005年下降速度相对较快,尤其是2002年和2003年,下降的幅度比较大,其中2003年达到最大,耕地数量减少了2.01%。人均耕地数量变化比较平稳,几乎呈线性递减,从1996年的1 060m2到2005年的933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下降幅度达到12%。

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经济的发展对建设占用耕地需求长期存在,加上生态建设对生态退耕的要求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原因,我国耕地总量下降趋势明显,在短期内难以逆转。

3.2 我国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概况及特点。

对比分析建设用地比重的变化,可看到建设用地总体比重的上升很大一部分是由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带动的,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比重变化并不大(见表3)。

注:取建设用地占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为100%,考察建设用地分别占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比重;取建设用地占农用地为100%,考察其中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比重;括号内为居民点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建设用地在各自部分所占的比例。

表3数据说明:①在所有新增建设用地中,农业用地占80%~85%,并且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未利用地占15%~20%,整体上呈下降趋势。②建设用地增加主要是通过占用农用地尤其是耕地,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大约60%左右,2003年达到67%。③在新增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工矿用地占了近80%,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建设用地占用不到20%。

4 从韩国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中获得的启示

(1)从绝对弹性影响度来看,不管是工业化加速阶段还是工业化后期,耕地的单位绝对量减少,对服务业的绝对增加量影响最为明显,对GDP绝对量影响最小。从相对弹性影响度系数来看,不管是工业化加速阶段还是工业化后期,耕地减少1%,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影响最大(加速阶段是38%,后期是5.9%)。而从工业化两个阶段相比较,土地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在工业化加速阶段相对弹性影响度系数很强,而到了工业化后期,影响度则比以前大大减弱。

(2)虽然一般来说耕地利用结构及其规模变化将经历与工业化的“倒U”型变化类似的耕地减少速度先慢再快再慢的变化曲线。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一种自然的变化过程,在工业化后期仍然会出现耕地减少速度加快的现象。因此,加强土地调控与管理并不能因为“倒U”变化趋势而有所减弱,相反必须不断加强。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倒U”型变化。伴随这一过程的土地利用变化也会呈现出相对应规律,在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土地资源消耗主要由第二产业的发展引起;在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时期,土地资源消耗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为改善居住条件而引发的居住用地需求增加。据测算,单位产值的第二产业用地要大于第三产业用地,所以,到了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时,如果人口增长维持在较低水平,土地资源的消耗也因产业用地的减少而减少。这样,与工业化的“倒U”型变化类似,在人均耕地资源较少、后备资源有限,而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那么,耕地减少(或者建设用地增加)同样呈现出以下变化规律,工业化前期,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耕地量的速度快于耕地资源消耗(建设开发利用)速度。工业化加速时期,即经济发展快速阶段耕地减少速度大于耕地增加速度,而在工业化后期农地的消耗速度逐渐缓慢。但从韩国土地利用变化看,在工业化的初期,由于农地保护政策,农地资源占用受到较大限制,而且韩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如开垦、填海造田等增加了部分可用农地,使得农地数量的减少并不明显。直到从1970年开始,韩国农地的数量减少现象才显现出来,在1971-1975年期间,韩国农地每年平均减少0.87%。但在随后的30年中,韩国已有20% 的耕地消失在大片的城市住宅和高速公路网中, 平均每年丧失约10 119 hm2, 年均减幅0.21%, 占全部土地面积的比重由期初的22.96%降到期末的22.48%, 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经济又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农工争地矛盾加剧,所以,农地资源的消耗速度相比前几个阶段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出现大幅度的上升。由此可见,即使到了工业化后期,如果不能继续实施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而过分强调平抑地价,降低土地供给成本,那么农地资源消耗速度仍将持续走高,不会自动进入农地资源消耗的平稳期。

(3)经济发展政策必须实现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确定土地利用规模变化,转向到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战略转移。工业化必然带来土地利用结构新变化。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证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的过程就是农地面积大量减少,二三产业用地比例提高的过程,同时,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度发展必然伴随着农地高速度消耗的现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规律。因此在制定土地资源利用政策和农地保护政策时,必须正视并尊重这一规律。只要能将农地资源减少的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就是农地保护政策的成功,强求耕地减少零消耗(建设用地零增长)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和不现实的。但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是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两个主要原因,也昭示着控制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要以两个主线来进行。其一是制定合理、科学、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保证工业化增长方式先进且低耗、工业化推进速度适度、产业结构高效配置。而且,产业经济政策必须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例如在投资政策上就要符合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规律,通过土地政策和投资政策的调整与互动,实现由“以经济增长速度定土地利用”到“以土地来确定经济增长速度”转化,从“以投资定土地”到“以土地定投资”的转变,力争以最少的土地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摆脱要素拉动型尤其是土地要素拉动型的低效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耗费少、要素利用率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二要制定适合中国的实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和就业率的提高,无论是资源依托型还是产业集聚型或者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均要以高效土地利用、减低土地资源消耗为前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晓西,张琦.新世纪中国经济轨迹[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83.[Li Xiaoxi, Zhang qi. The Economics Track of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M]. Beijing: People Publishing Company, 2006:3~83].

[2]刘新卫.“黄金发展阶段”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土地利用浅析[J].国土资源情报,2006,(2):51.[Liu,Xinwei.Landuse Analysis of Japan、Korea and China Taiwan in Golden Development Stage[J].Intelligence of National Land, 2006,(2):51.]

[3]刘丽.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消耗[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246~300.[Liu Li. The Consumption of Land Resource in the Cours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Important Countries of the World[M].Beijing: Land Publishing Company of China, 2006:246~300.]

Analysis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us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dvancement in South Korean

ZHANG Qi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Resourees Manage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建设用地增加的原因范文3

关键词 专家知识;生态服务价值;变化;湖南省;湘江源头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182-0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所形成和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与效用[1-2],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国内绕着生态服务功能做了大量研究[2-5],美国和英国分别在2004年和2006年先后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列为生态学的重要研究议题[3]。湖南湘江源头区域包括江华、宁远和蓝山3个县,区域总面积7 300 km2,该区域是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且国务院2014年将该区域列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该区探索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机制[6],生态服务价值则是生态补偿的基础[7],因此现以湖南湘江源头区域为例,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分析其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特征,以期为该地区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采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TM遥感数据为基础,经过几何校正、图像裁剪、目视解译等步骤,参照IPCC和FAO LCCS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及《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国家标准,并考虑研究区土地资源实际情况,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分为林地、草地、耕地、湿地、水体、建设用地、其他(主要为裸岩和裸土)等类型。

1.2 研究方法

Costanza等提出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成17种,并得出每种生态服务功能在不同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该方法被国内外许多学者应用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与我国生态实际比较,该方法存在对耕地生态服务估计过低,对湿地估价过高的问题,因此谢高地等[4]通过对我国生态学家的调查,得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

笔者以谢高地提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价值为基础,采用Costanza提出的ESV计算公式进行评估,公式如下:

ESV=∑AkVCk

式中,ESV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AK为研究区K种土地类型的面积(hm2),VCk为K类土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元/(hm2・年)]。评价中,由于建设用地主要为硬化的地面,总体生态服务价值较低甚至为负值[8],因此本研究不考虑建设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地利用变化

表1反映了研究区从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出,10年间,该区域草地与建设用地持续增加,林地和水域先减少后增加,但总体来看,林地面积增加,而水域则减少,耕地和其他用地持续减少,湿地先增加后减少。面积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4 091.31 hm2,增加面积最大,其次为林地,面积增加了2 687.01 hm2,草地增加1 059.30 hm2,面积减少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10年间减少了6 181.29 hm2,其次为其他类型,减少1 358.91 hm2。

分析表明,10年间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该区域有较多耕地转化成了建设用地,同时由于国家在该区域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措施使得该区域林地、草地面积增加。

2.2 总体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湖南湘江源头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如表2所示,2000年区域总体生态服务价值为74.585亿元,2005年为74.489亿元,2010年为74.689亿元,呈现先降低后增加,整体呈增加的趋势。2010年比2000年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1 040万元。

湘江源头区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在10 189~10 216元/(hm2・年)之间,远高于全国的5 844元/(hm2・年)和湖南省的8 167元/(hm2・年)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与我国排名第2位的台湾地区[10 349元/(hm2・年)]单位生态服务价值相当[9],说明本区域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也说明国家和湖南省将本区域列为全国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合适的。

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区林地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最大,2000年、2005年、2010年3个年份分别占研究区服务价值的89.33%、89.32%和89.66%,10年间其生态服务功能先减少后增加,整体呈增加趋势;其次为农田,占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的1.23%~1.30%,但由于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因而其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也在不断降低;水域虽然占研究区面积比例较低,面积比例为0.70%~0.75%,但其提供了区域1.4%~1.5%的生态服务功能,表明其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较高,因而其整体生态服务较高;草地生态服务整体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

2.4 单项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从表3可以看出,湖南湘江源头区域2000―2010年单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为:前期(2000―2005年),除气候调节功能外,其他各项服务功能均呈下降趋势,水文调节、维持生物多样性、原材料生产、保持土壤和气体调节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为该时期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较高的林地、耕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虽然湿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该区域生态服务价值,但由于湿地增加面积较少,而草地单项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较低,因而无法弥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后期(2005―2010年),除食物生产和废物处理功能降低外,区域其他各项生态服务功能均呈增加趋势,主要原因为前期该区域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发挥实效,林地面积增加较快,草地和水域面积也不同程度增加,虽然这一时期本区域建设用地大幅增加,但由于新增加林地和水域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较高,弥补了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带来的生态服务的降低,使得这一时期本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呈增长趋势。

3 结论

本研究以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参考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系数,对湖南湘江源头区域2000―2010年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整体呈增加的趋势,2000年、2005年、2010年3个年份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74.585亿、74.489亿、74.689亿元;区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较高,为10 189~10 216元/(hm2・年),远高于全国和湖南省平均水平;林地、耕地、草地是本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也是本区生态服务价值的主要贡献者,水域由于具有较高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因而提供了超过其面积比例的生态服务价值比例;本区域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为维持生物多样性、气体调节、水文调节、气候调节及土壤保持,而食物生产、废物处理及提供美学景观服务功能相对较弱[10-11]。

4 参考文献

[1] COSTANZA R,D′ARGE R,DE GROOT R et,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Nature,1997,387:253-260.

[2] 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1999(5):635-640.

[3] 张明阳,王克林,陈洪松,等.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遥感定量评估与分析[J].生态学报,2009,29(11):5891-5901.

[4] 谢高地,甄霖,鲁春霞,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8(5):911-919.

[5] 凡非得,罗俊,王克林,等.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与空间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1,30(4):804-809.

[6] 田甜.纳入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N]. 湖南日报,2014-08-08(001).

[7] 王振波,于杰,刘晓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关系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17-22.

[8] 石,王如松,黄锦楼,等.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分析[J].科学通报,2012,57(9):720-731.

[9] 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1):17-22.

建设用地增加的原因范文4

关键词:湿地;时空分析;转移矩阵;农业内部结构

1 湿地分类体系的建立

《国际湿地公约》湿地定义:湿地是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域地带,包括低潮位不超过6米的滨岸海域。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规定》湿地定义: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原生地等人工湿地。目前,所有湿地的定义,大多采用《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第一接触此定义的时候,感觉很拗口,以为翻译有问题,对照原文后方知非翻译问题。《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关于湿地的定义准确、全面,通俗、易懂。学习后有眼前一亮之感觉,可推广应用。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综合效益,它既具有调蓄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存物种、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基本生态效益,也具有为工业、农业、能源、医疗业等提供大量生产原料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有作为物种研究和教育基地、提供旅游等社会效益。

2 湿地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下面从时间角度分别对1992-2012年烟台市的耕地、园地、矿地、交通、水利、其他土地的面积进行分析,其时间序列图如下图所示:

图2.1 烟台市1992-2012年耕地、园地、矿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耕地的占用面积大于园地的面积,园地的面积大于矿工用地;且三块湿地都明显呈现直线下降趋势,耕地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园地矿工用地的幅度,从1992年的8104093.7亩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450473.6亩,园地从1992年的2813252.3亩下降到2012年的239144.01亩;矿工用地从1992年的1618380.4亩下降到2012年的158931.31亩。说明烟台市最近20年来退耕比较明显,耕地、园地没有得到更好的开慌,反而是不断遭到破坏,湿地结构发生强烈的变化,结构失衡。

图2.2 烟台市1992-2012年交通、水利、其他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从图2.2中可以看到交通运输、水域水利用地都在明显下降,下降的幅度没有明显的差异,交通运输用地从1992年的113512.4亩下降到2012年的49067.33亩;水域水利用地从1992年的186132.8亩下降到2012年的91716.47亩。而其他土地呈现直线增长,增长的幅度比较平缓,从1992年的40957亩增长到2012年的108344.22亩。

3.耕地面积变化动向分析

针对烟台市整体耕地变化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于是下面接着分析1992-2012年烟台市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表3.2可以看到1992-2012年期间,烟台市耕地面积共减少3191561.7亩,其中,生态退耕减少90695.891亩,占总耕地减少面积的2.84%;农业结构调整减少2320271.069亩,占总耕地减少面积的72.7%;灾毁退耕减少247673.43亩、占总耕地减少面积的7.76%;其他方面的退耕减少534222.46亩,占总耕地减少面积的16.74%。综上所述可知农业结构调整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最近几年来,政府通过对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严格审改,抑制建设用地的增长。同时,对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实行“先补后占” 的政策,要求通过新增耕地来补偿因建设用地开发所占用的耕地。

所以在1992-2012年期间,耕地的新增加面积达到161279亩,其中开发的面积达到48383.7亩,占总耕地的新增加面积的30%;复垦的面积达到3255.8亩,占总耕地的新增加面积的20%;因整理而增加的面积为0亩;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增加的达到64511.6亩,占总耕地新增加面积的40%;其他方面调整的达到16127.9亩,占总耕地的新增加面积的10%。所以烟台市耕地的增加主要还是以农业结构调整和开发为主。

参考文献:

建设用地增加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驱动力;花溪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040-2

经济的发展会导致土地资源需求的增加,人口的增加也需占用一部分土地,这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必然使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减少,从而加剧人地矛盾。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使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缓解人地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目前,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是关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尤其是气候变化和微量气体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土地覆盖变化机制,为建立一个全球动态模型提供了基础。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L.ASA)于1995年启动了“欧洲和北亚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拟”的项目,在不同层次上,依据不同的准则建模,进行了土地利用实现动态经济福利最大化研究;美国全球变化委员会将土地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臭氧层的丧失,列为主要领域的全球变化。

而我国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对结构和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土地利用结构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土地利用结构的现状及不合理土地利用结构做了大量的优化方案。

2 花溪区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特点

花溪区地处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中段,贵州高原的第二台阶上,位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带。地势东南部较高,海拔1400米以上;西部、西北部地势高于中部、南部和北部;中部地势较低,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区94%的面积为喀斯特地貌区,地貌多层性明显,地域差异大,山地,丘陵,盆地均有分布。全区土地总面积97683.97公顷。根据花溪区2005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统计,全区土地利用现状如下表所示:与2001年相比,农用地面积增加0.66%,建设用地面积增加3.73%,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6.82%。

图1 2005年全区土地利用现状

从图1来看,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可有以下特点:

(1)耕地、园地减少的同时,未利用土地也在急剧减少,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在增加。说明了在这一时期建设用地发展很快,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和园地,开发了部分未利用地;林地的增加,说明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的调整。

(2)2005年耕地是增加的,同时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也是增加的,未利用土地在此时大幅下降,其他土地也是减少的,说明该阶段农用地的增加不是因为建设用地的减少,而是由于未利用土地的大面积开发。

3 花溪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力分析

3.1 社会意识形态驱动力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以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花溪,居民们选择住处都是首选美丽的花溪河畔,清华山庄、孟溪笔谈、颐和花园等都是环境幽雅的好住所。

由于人们对合理利用土地的观念不强,尽管花溪区土地管理部门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观念并没有受到重视,乱占滥用土地现象还时有发生。尤其是居民建房,用地不按规划,喜欢独居散建,超指标占地,造成土地的极大浪费。

综上所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土地利用管理中,应加以重视,通过正确引导人们的思想意识,纠正错误的思想观念,根据人们追求的生活质量要求不断调整土地的利用结构,使之合理化。

3.2 经济驱动力分析

近年来, 花溪区的经济实力正在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在2001年从39085万元到171908万元。花溪区是第二产业的产业,第二产业发展一方面使工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导致人口迁移。

此外, 花溪区的交通可以说是四通八达, 贵昆、湘黔铁路贯通区内,北有贵阳西站及货场,西有湖潮站和磊庄机场,东北部有贵阳机场;贵花高等级公路直通市区,312国道和101省道贯穿全境。解决人口和工业企业聚集在镇中心,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矛盾,功能和城市发展的缓慢步伐。这表明,交通建设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主要的因素。

3.3 政策驱动力分析

花溪区严格执行“占一补一”的耕地保护政策,每年都按要求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计划,通过土地的开发整理来补充建设中流失的农用地。耕地保护政策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得到了体现。

花溪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境内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久联集团、三五三七厂、红阳机械集团等,近几年,在花溪又出现了生态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清华科技园贵州分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选址于花溪溪南新区至346厂一带,总规划建设用地265公顷,是花溪区的重大招商项目。

3.4 城镇化驱动力分析

花溪区城镇化相对来说还较低且存在地域差异,人口、城镇、经济高度集中于中部平坝丘陵地区,西部中部低山区城镇稀少。工业依托交通线布局,城镇的中心地职能普遍较弱,中部城镇密集区亦是工业分布的重点区域。

花溪区在“十五”期间,将新农村建设作为至关重要的工作来抓。近几年来,花溪区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用地上升。2001年花溪区有非农业人口86107人,到2003年非农业人口为93754人,而到了2005年非农业人口达到99624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8.8%,建设用地增长了3.73%。由此可见城镇化也是促使花溪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建设用地增加的原因范文6

>> 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SWOT分析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研究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安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议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SWOT辩证分析 以自主创新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循环经济现状与对策研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区位商分析 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关政策分析 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探析 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探讨 皖江城市带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对策研究 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集聚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实践与战略定位的对策思考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用地保障问题的探讨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用地保障问题的探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本文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布局规划和产业布局特点,在分析区域内土地利用规划条件基础上,针对不断增加的建设用地需求,对土地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 ,示范区, 建设用地 ,土地保障

Abstract :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industry feature of WanJiang City Zone Representative area,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the land-use and land-planing conditions,In order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construction land, it discusses the issues of Land security,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WanJiang City Zone ,representative area, construction land,land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D922.35 文献识别码:A

1引言

在城镇化进程大大加速的今天,土地资源短缺己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0 年1月12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振兴规划,它标志着皖江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一,皖江城市带将成为引领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但承接产业转移等新的用地需求也给安徽省土地利用的增添了压力。极为有限的土地是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如何协调产业转移和土地利用的关系,是安徽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2示范区基本情况和产业结构特点

皖江城市带地处安徽省中部,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之前),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2009年底,人口3597.4万人,国内生产总值6733.6 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2.9%和66.9%;城镇化率达48%,高于全省42.1%的平均水平,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示范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及产业布局

3.1示范区的土地利用规划

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指出,要科学配置城镇工矿用地,构建以蚌埠、马鞍山、安庆为顶点,以合肥城市群为中心,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两淮一蚌”城市群为核心的协调发展的“大三角”省域核心城市发展区域,形成两主(长江、合徐—合芜—芜宣杭高速公路)、四副(宁西铁路、界阜蚌—蚌宁高速公路、商景高速公路、皖赣铁路)城镇发展轴,多条城镇发展轴交汇处的城市演化成为新的城镇群体。重点保障合肥城市群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联动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力的“沿江抱湖”城镇体系格局。

3.2示范区的产业布局

由于土地 、能源、劳动力等要素供给紧张的原因,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内地转移是大势所趋。东部沿海地区已基本进入工业化后期,产业转移不仅规模大,而且对承接地产业集群及其配 套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有较大面积的开发 园区来承接。

目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拥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65个省级开发 区,且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园区,但总体来看,现有开发区面积过小,基本不具备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2010年6月,安徽省政府正式成立了分别以巢湖市和县沈巷镇为核心的江北集中区和以池州市贵池区梅龙镇为核心的江南集中区两 大省管集中区。

4、示范区产业结构与用地分析

4.1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资源在社会各部门配置比例关系,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的联系和数量的比例。产业结构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容易造成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动态均衡,减少经济波动。

产业结构与区域土地利用密切相关。从农业生产与区位、地租和交通运输的相互关系入手,以城市作为工业生产品提供和农产品消费的中心,控制着农业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国外学者阿隆索于1964年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竞租模型。其根据各类经济活动对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地点所愿意并能承担的最高限度租金的相互关系来确定这些活动的空间区位,形成由城市中心区向的建设用地模式,依次为商业、居住、工业和城郊农业的土地利用结构。

4.2产业聚集效应分析

聚集效应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聚集经济一般是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企业的空间聚集所带来的经济效果,这种聚集经济本质上是由于厂商或工业集中而造成的规模经济。

由于聚集经济利益的存在,厂商、居民的不同聚集组合,在同样的技术和收入约束下,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出,从而单位产品的成本也就相应降低,利润随之提高,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效用。

因此,应当从产业聚集的角度来使用示范区的土地资源,提高区内企业的效益,节约成本,形成高效率高收益的示范园区,同时可以缓解土地供应紧张的局面。

5、示范区的土地保障措施

示范区在土地资源供给上有优势,但长江两岸是传统农业地区,用地方面的实际问题还比较多。在保障建设项目用地的同时,要保证耕地红线,保护基本农田,并兼顾生态建设和发展。

解决好耕地红线和建设用地指标间的矛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合理开发和利用未利用地资源。示范区区内存在一定数量的未利用地资源,有必要对未利用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先期开展一些未利用地调查和研究,摸清未利用地的分布和数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2)推进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增加可用的建设用地指标。利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腾出建设用地空间,为建设区的发展提供用地保障。扩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集中区内跨市调剂等。

(3)整合闲置用地,开展闲置土地调查。为优化利用土地奠定基础。集约优化土地利用,最大程度地依托和利用现有园区土地资源。目前开发园区内的闲置用地,需要进行清查,摸清家底。

(4)充分挖潜,利用存量建设用地。集中区建设要尽可能多地利用所在城镇的现有公用、服务类设施,原则上凡是能够利用已有城镇设施资源的不再新建,充分利用已有建设用地。

(5)加快示范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适当增加集中区建设用地规模,将集中区等各类建设用地统筹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统一安排。

(6)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试点,积极开展农村零散建设用地整理;

(7)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建设用地的容积率,高效利用建设用地,节约节约用地,减少土地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