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会计实操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会计实操培训范文1
1.对技工类院校会计理论课的影响在技工类院校传统会计教育上,会计理论课主要以会计基础、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小企业会计和税法为主,以教授学生学会计算会计核算“借”“贷”,填写收、付、转、记账凭证,填写账簿、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为主要目的。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到来,会计课堂逐渐由书本转向互联网络。例如在教授会计核算时,不再侧重于要求学生计算繁冗的数字,而是把重点放在要求学生学会把数字输入电脑,套用公式,使得会计核算转向自动化。
2.对技工类院校会计实操课的影响在技工类院校传统的会计实操课上,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在结合会计实务的课程上,以强化会计核算“借”“贷”,填写收、付、转、记账凭证,填写账簿、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点钞为目的进行。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除了要进行基础的实操课外,更应该学会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例如用友ERP-U8软件的使用、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等等。
二、在会计信息趋势下需要进行的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职业岗位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国当前的会计职业教育现状,特别是技工类院校的会计教育,基本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会计信息化的大趋势下,要使得技工类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能真正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新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会计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1.构建新的会计教育课程体系
(1)在会计信息化趋势下的教学必须以信息化作为课程体系的灵魂,结合传统中的优秀课程,吸纳新的信息化课程,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严谨、科学的课程体系。以会计基础、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小企业会计、税法和审计课程为基础,以计算机对跨管理、电算化、审计、企业资源规划课程为主干,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丰富和扩展实操教学内容。会计实操课除了要更好地掌握会计实务中的会计核算“借”“贷”,填写收、付、转、记账凭证,填写账簿、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点钞外,在会计信息化趋势下应该建立起校内综合模拟实训、校外专业实习、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丰富和扩展实操教学内容和项目,向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现代会计实务、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提高动手能力的第二教学场所。例如在实操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按照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手工记账、录入凭证、登记账簿和会计报表。之后,再让学生运用会计计算机知识,使用用友ERP-U8软件进行会计核算,从凭证的录入、计算、自动登记账簿到最后生成会计报表。让学生从计算机上体验到会计工作的便捷与乐趣,并自然的与手工操作进行比较,了解区分两者在同一会计实务上处理流程的差异。
2.专业教师队伍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知识经济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外部条件。技工类院校的会计教学要改革,这就对教师的业务水平、知识面有更高的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通晓计算机。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专业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面临知识老化、陈旧的尴尬局面,实操技能不强。鉴于此,大力加强专业教师的知识培训,及时、充分地开展教师新技术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计算机知识水平,是实现会计教学改革的中流砥柱。
3.加大硬件设备投入
企业会计实操培训范文2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会计专业 校企合作 “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61-03
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推进不尽如人意。因为会计工作具有保密性特点,所以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深化困难很大,学生实训与实习遭遇不少困难,不仅影响到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对口就业率,也影响到家长和学生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如何突破困境,实现学校企业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成为中职会计专业教育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主体中,“学校热、企业冷”。近年来,国家提出要明确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形式内容、促进措施和落实要求,健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补偿、教师和企业员工参与校企合作的绩效分配、学生实习和学徒培养的劳动保障等政策,推动企业和学校深度合作。但是,目前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未出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补偿目前还未能实现,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对校企合作往往热情不高,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
(二)校企合作存在合作R时性、内容碎片化的问题。由于企业缺乏积极性,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很少,有时企业因为和学校的其他专业有合作关系,如与汽修专业有合作,便与会计专业进行短期合作,呈现出合作临时性、内容碎片化的特征。显然,这样蜻蜓点水式的校企合作难以完成“成才+育人”的双重使命,难以实现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的职业教育的目标。
(三)企业会计人员技能强、学校教师理论高,不易互补。企业会计人员实操技术强,但忙于日常工作,往往不太注重会计理论的后续教育,现代会计理论知识较弱;学校教师虽然会计理论水平较高,但是缺少实践经验。在临时性的校企合作中,二者往往难以融合互补,合作效果差强人意。
总之,由于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困难颇多,导致很多学校依然维持传统教学。缺乏企业参与的传统的中职会计专业全程育人方案,存在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标准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缺点,再加上教材滞后,学校教学设备不足和老师实践经验少、教学方式单一的影响,学生实战性实操实训机会太少,实操技能水平不高,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创建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
(一)中职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的含义与优势。中职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是指中职学校根据教育学说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培养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为目标;与企业深度合作,从新生入学开始,企业就全程参与到学校培养会计人才的活动中;学校主导、企业协助,共同制订科学完备的全程育人方案,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来承担教学和岗位实践实训任务,完成全程育人方案设定的所有课程;校企共同对中职生从“新生―在校生―职业人”的转变全程服务,完成教育教学、岗位实践实训、学生就业等流程的“一站式”的系统性全程育人模式。
这样的模式优势明显,不仅企业能优先录用需要的人才,而且学校也能在合作中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企业就有了合作热情,改变了以往“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学校企业全方位系统化的合作,也避免了合作临时化、内容碎片化以及全程育人出现岗位能力断层、技能不系统的弊端。稳定的合作,促进了学校企业的相互认识和深入了解,教师在企业获得实战经验,企业财务人员借助学校资源平台不断获得新知识。资源共享,相互融合,共同提高,使校企合作有了稳定和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此外,“一站式”的全程育人模式有利于学生快速提升职业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校有效地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有利于企业更方便快捷地找到适用性人才。
(二)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具体如下:
1.创建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方案模式。“一站式”全程育人方案跟以往的方案不同,从新生入学开始,企业就全面参与人才的培养活动。校企共同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依据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在新生专业教育中,各企业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详细介绍企业情况、岗位职能、企业文化,让学生对企业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一学期,在通识知识和专业基础教学过程中,学校经常带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逐步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在核心专业知识学习中,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和岗位实践实训任务,强化职业素养和学生的技能。在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中,以企业导师为主全面指导学生岗位实习,迅速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行为能力和社会能力。学生毕业后可留在企业,也可选择继续升学,完成从学生到职场员工的角色转化。
2.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模块课程体系。按照企业需求,职教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开发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项目课程。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企业的经济业务,按照企业会计岗位分工、典型工作任务、业务处理流程、岗位能力要求和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遵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构建以职业岗位要求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要求为课程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新知识为课程视野的优质核心课程体系。
3.创新“双导师”组织课堂,“双平台”“一体化”教学模式。“双导师”组织课堂,即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来承担教学任务;“双平台”是指虚拟实训教学平台和实体公司实训教学平台;“一体化”是指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学校企业深度融合,既注重理论与技能教学又注重学生素质养成。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教育相互渗透,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互融通,文化知识教育与社会责任教育并举,是实现技能人才“一站式”教育教学的保障。
4.开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特色的“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配合新修订的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以及职教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开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项目课程,依据新修订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现时税法,开发基于企业工作过程、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特色的会计专业系列教材――《基础会计》《企业会计核算实务》《成本会计核算实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无纸化题库全考点过关练习册》等一体化系列教材共 14 本。
5.制定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为确保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制定《广西物资学校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广西物资学校会计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和评估制度。完整的管理和评估制度,为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三、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的实施
广西物资学校会计专业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对校企合作影响因素以及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具体学情进行调研,学校创建了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并以“引入式”“培训式”“松散式”三种校企合作形式交替实训实习模式为载体,全面实施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方案,努力与各类企业实现长效合作,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优质就业。
(一)“引进式”合作形式。经过广泛考察协商,广西物资学校和南宁市某会计有限公司,于 2013 年设立了物资学校分公司,建立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分公司由该会计有限公司负责经营,自负盈亏,并为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提供见习、企业真账实训及真账实训指导,为学校会计专业老师提供挂职实践岗位。学校派专人(分公司副经理)参与管理,负责实习学生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以及真账实训材料的选择、整理准备等工作。分公司从所记账几百家客户中,选择提供了80家小商贸企业真账资料给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训,并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训。学校会计专业有约 120 多名学生分批进入公司顶岗实习实训。教学内容与企业业务的完全融合、实践环节真刀真枪的磨炼,极大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掌握的速度和质量,实战实训效果显著。
(二)“培训式”合作形式。广西物资学校与上海某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该公司拥有众多适合会计专业实训的出纳、会计等财务岗位以及收银员、仓管员、材料成本核算员等会计外延基础岗位。该公司的每家店经营规模不大,业务相对单纯,适合中职学生实训专业技能。2012 年,为更好地满足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训需求,兼顾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需要,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学校会计专业成立了订单冠名班―― 热风财务班、热风店长班。企业给订单班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资助和奖励资金,为订单班的学生提供合适的顶岗实习实训岗位。广西物资学校根据该公司的特点,为订单班学生设置了企业文化、商品知识等课程,邀请企业导师对订单班学生进行专项培训,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教育管理上都渗透了“企业元素”。2013 年,两个班级共 100 名学生全部进入该公司相关岗位顶岗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企业化的渗透、职业目标明确化的岗位实训,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意识、自学能力、社会责任感等职业素质显著提升。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公司又提供了实战性的演练机会,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三)“松散式”合作形式。广西物资学校会计专业每年招生约 360 人,虽然“引进式”“培训式”合作形式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实训和顶岗实习问题,但受家庭因素、兴趣爱好、专业水平等原因影响,尚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基于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学校与广西近 30 家企业采取了“松散式”合作形式,每家企业可接收 1-8 名的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每年大约有 100 多名学生接受这种方式实训。“松散式”合作实训形式让学生从自身热爱的行业入手,更广泛地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使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得到提升。
“引进式”合作形式、“培训式”合作形式、“松散式”合作形式三种校企合作形式交替进行实训实习模式如表 1 所示。
四、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的成效
第一,提高了学生职业综合技能和就业能力。广西物资学校会计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引入三种校企合作形式进行交替实训实习,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掌握的速度和质量,同时也使学生的意志力、团队意识、竞争意识、人际交往能力、自学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素质得到提升。在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就业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近几年,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逐步上升。特别是在会计服务公司和企业订单班实训过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有了对口或理想的岗位。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改革实现了学生满意、企业认可、学校赞同的“三赢”目标。
第二,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借助企业的技术资源优势平台,专业教师不仅能够提高实践能力,而且能够深入了解企业与行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专业水平提升显著。广西物资学校会计教师获全国“创新杯”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等各类奖项 20 多人次,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全区一等奖等各类奖项 40 多人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 90% 以上。
第三,校企深度合作,教学环节与企业业务完全融合,实践环节真刀真枪地磨炼,实训实习岗位充足,使得实战实训效果显著,办学成绩突出,得到职教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第四,开发的“一体化”系列会计专业特色教材,在中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使用。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特色的《基础会计》《企业会计核算实务》《成本会计核算实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等 14 本会计专业“一体化”系列教材正式出版,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认可,不仅区内众多中高职学校广泛采用,而且也得到区外不少高职院校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孔德兰.“三双”模式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9)
[2]宗凯.“一站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21)
[3]陈传亚.基于“校企融合多维一站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2014(10)
[4]王建新.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创业”一站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专业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4(5)
【基金项目】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三位一体’校企合作实训模式的实践探索”。
企业会计实操培训范文3
首先,在会计核算和管理方面,由于大部分建筑施工的施工地点较为分散或者地点相对偏远,施工人员有很大流动性,项目地点多不固定,分包、转包、挂靠等现象多,在成本控制和收入确定及税金缴纳等方面需要分不同业务形式划分核算模式,对财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业务工作要求。另外,该行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相对较少,有管理经验和综合能力的会计不是很多。且由于核算地点一般与施工现场分离,会计与现场保管人员的对账核实等工作也难以及时完成,需要改进方法,改变单纯核算,缺失管理的现象。其次,财会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由于很多时候施工项目会由多个施工单位承包或几个工程由一个施工企业施工,在这种情况时,财务人员需要与经济部门配合,确认单独工程的造价,确定收入、结算期、税金及成本控制范围等。可采取定点计算法,计算每一个工程的成本并核算,这有利于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工作进行开展。财务部要与经济、工程部门协作,在及时、准确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结算收入和成本结合预算及调整资料、工程进度、历史数据等定期按进度进行比对分析,利用财务信息,编制资金计划或相关预算,全面加强管理。由于一般工程项目周期长,金额大,节点多,会计核算滞后,就会影响整个账目的准确性,而且会对流动资金造成影响。
二、建安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事项
1.启动期的要点
实施电算化管理,首先需要选择财务软件,这需要了解软件公司的信誉度、稳定性和适用性。目前财务系统中软件适用较多的有用友、速达、金蝶、浪潮等,相应技术和售后服务都已经比较完备和成熟,这就扩大了施工企业的选择余地。其次就是选拔培训,施工企业要任用具有相应从业经验和电脑基础的财会人员,执行ERP管理的企业还需要对有关部门业务模块的工作人员相应进行理念灌输、实操训练和应用学习,并设置系统维护人员岗位。
2.运用期的难点
建筑行业重新启动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后,公司先要制定稳妥的具体性实施方案,如建账(电算化)方案。通过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操作,把握细节,比如计价方法、计量单位、明细级次等预先设计,在操作中确立初步建账框架。然后,录入数据。框架明确后,进行基本信息录入按照会计科目对信息进行分类;再做账实核对,彻底清点账目在录入,确保账目的准确性。再进行录入期初余额,选择一个月数据录入到系统内作为初期余额。要做好,相关资源配置,通过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配合,对工作资源配给,保证资金投入、人员到位。
三、建安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现状
1.会计电算化已经普及
会计核算走向电算化管理已得到全面的普及,深层次发展和管理却有待提高。会计核算的电算化管理不仅对会计核算更方便、有效,同时对会计信息的整理和收集,以及信息的方便快捷程度更是有所提高,对财务决策和财务分析也提供了相关的数据支持。
2.会计电算化管理现状
受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影响,虽然很对企业已经开始实施了电算化,但目前的操纵人员往往只是用单独账务处理模块的电算化来代替手账,只是方便了核算,增加了工作效率并没有更深层次利用电算化辅助管理。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整体管理上仍然十分混乱,仅仅为减轻工作量和追逐答题形式而使用电算化,在对整体的内部系统以及公司战略提供决策信息等还需进一步加强其基础性和深入配合。
四、建安企业会计核算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不能实时准确核算和人才断档
如上所述,大部分建安企业受行业特点和经营模式等影响,对实时控制的成本信息比较困难,使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脱节,不能很好的把握成本管理。在建筑施工中,对于基本制度执行力不够和内部控制实行方案残缺,对企业会计核算造成了关于核算质量对有效性方面的影响。还有很多在异地开展工程的建安企业,传输数据慢,开发票不及时,部分还涉及了赊账欠账的情况,导致会计核算滞后,对会计核算信息有影响。由于企业自身特点,工作环境艰苦,户外工作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对该行业的排斥,整个队伍信息更新缓慢,财务人员知识老化,跟不上是时代的进步,产生知识的断层等,行业缺少复合型人才,对于完善核算造成困难。
2.会计信息的独立性影响
因会计信息的数据和实际不能及时比对,时常发生报表不详以及数据错误。在整个流转数据的过程中,每个系统都是互相独立的,并不是录入的数据在整个系统中运转,这样信息处理或者是信息应用会有很大工作量,出错率也会较高。财务软件的漏洞和不完善,本身存在的一些稳定性问题,比如财务软件不兼容,造成会计信息独立性,不能有效传输帐套数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使用效率。部分企业的财务从事人员,自身核算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时常会出现施工成本与现场实际数目不一致等现象,造成了预算和合同数据发生实际偏差,以及自身损失等一些严重后果,会计信息的独立性,缺少程序化和规范化的系统流程,各部门沟通不及时导致资金相互占用的情况,对会计核算都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五、建安企业会计核算电算化的解决对策
1.稳定队伍,提高水平,严格授权
建安企业电算化、信息化改造不仅是设备的投入,更是人才的培养。应当结合企业激励奖惩制度,发掘、培养和留住人才,财务队伍的稳定性,影响到财务工作的连续性,需要管理层高度重视。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持续的培训投入必不可少。对电算化的维护有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经验丰富的维护人员给电算化带来相对稳定和安全,做好数据备份,按照内控制度要求做好授权,以确保数据的安全,不断在技术漏洞等方面相应维护和升级是对电算化的更进一步的应用。
2.信息独立性的解决
首先项目经理等领导者应重视信息独立性,正面面对问题。开发人员也要对实际业务需求进行了解,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开发适合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软件,避免由于软件本身造成的信息独立性,加强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问题。增加各个信息的融合以及共享渠道,及时传递以及总结,减少信息独立性带来的影响。
六、结束语
企业会计实操培训范文4
一、高职会计教育对学生考核评价的现状
笔者认为现行考核评价方式能督促学生掌握理论知识、需记忆和理解的知识,能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能力;但现行考核评价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
(一)考核内容不利于学生对掌握会计技能的重视大多毕业生认为,学校考试内容主要是教师讲过的教材内容,学生学习以应试为目的居多,易助长学生“上课抄笔记、考试考笔记”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不正确学习方法;书面考试是必要的,能够督促学生复习与巩固所学的会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但主要考核吸收知识的多少及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较少联系会计工作实际,较少涉及相关会计技能操作,不利于学生对掌握会计技能的重视,不利于考核学生的会计专业性能力水平,与培养目标有一定偏离。
(二)考试不利于学生对非会计专业性通用能力的重视大多毕业生认为,社会发展很快,知识更新很快,以前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有许多逐渐被淘汰,自身还要在会计工作中不断学习,工作后体会到具有学习能力比吸收知识的数量更重要,如现行会计准则要求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够适应变化的工作环境。目前,高职会计教育的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考试只限于知识本身,不能较好地考核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其他通用能力,而不断变化的现实社会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会计专业能力,还要具有非会计专业性的通用能力。
(三)课程成绩评定不利于学生对实践过程的重视大多任课教师自己出卷、主要以单一闭卷笔试形式,考核成绩评定主要依据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或加之期中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至于学习中间过程则关注较少。其结果导致学生注重期末不注重平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较少,不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实践过程的考核。对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考核只有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成绩,学生到企业实践,管理较好的学校主要检查督促学生是否到岗实习,难以检测和正确评价学生适应实际环境的能力及会计操作过程中的反应能力,难以检测和正确评价学生的各项会计技能,不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各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水平没有一个基本要求,影响毕业生的基本质量高职高专开设课程及各门课程大纲各校自己制定,自行考试,缺少对学生基本质量(或会计基本能力)的检验。现有的大多数课程的试卷都由该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出卷,成绩评定仅由一位教师决定,考核内容及要求、评价指标随意性较强,对各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水平没有一个基本要求。如果能够要求毕业生取得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或初级会计师证书,则是对毕业生基本质量的一个检验。近几年虽然许多学校已将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但没有要求一定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二、高职会计教育对学生考核评价改革的探讨
对学生进行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因素,是对学生质量要求的一种引导。针对目前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根据会计职业的特征及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笔者借鉴德国、日本、英国的职业教育考核评价的经验,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考核评价作两点改革探讨,以期适应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评价模式,促进高职会计教育改革。
根据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笔者将对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考核评价分为一般通用会计职业能力评价(即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和其他专项会计职业能力(即一般通用会计职业能力之外的各项会计职业能力)。兼顾考核的“基础性、通用性与重要性、特色性的结合”,本文从高职会计教育对学生一般通用会计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和对重要专项会计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进行探讨。
(一)一般通用会计职业能力考核评价将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毕业要求,作为一般通用会计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也即会计工作基本能力考核),保障基本的质量要求。
(1)高等会计职业教育对学生一般通用会计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必须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或增加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接轨。
德国、日本和英国BTEC的职业教育较为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其成功经验之一是建立了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职业教育培训与考核分离,社会统一考试。德国由国家制定企业职教框架计划,由行业协会根据这一框架计划制定职业考试标准。德国双元制职业学校的学生要经历两次重大考试,两次考试都是由国家行业协会出题,全国统一考试。形式都包括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理论部分在学校考,实操部分在受训的工厂考。理论和实操都合格才能毕业,才可以获得国家行业协会颁发的毕业证书。日本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是建立了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一是推行全社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二是建立了明确的行业标准,为职业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了发展目标,有利于职业学校进行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
英国BTEC教学模式是国际上较有影响的一种职业教育证书课程,由英国爱德思国家学历及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考试并颁发证书,其中BTEC国家高级文凭课程,即相当于英国大学前二年的课程,相当于达到了相应专业的英国国家职业资格NVQ四级水平。目前我国各校各自为阵的考核,考核题目、评价指标随意性较强,缺乏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标准,质量没有保障,对此,可借鉴德国、日本和英国BTEC的职业教育经验,首先将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加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作为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一般通用会计职业能力的考核,将取得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毕业要求。促使各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按照行业统一标准,有一个最基本的质量要求;同时实现教学培训与考核分离,各校良性竞争,教学质量有基本保证。
(2)高等会计职业教育对学生一般通用会计职业能力的考核能够与会计职业资格(或加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接轨。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小企业会计、基层会计人员,我国企业统一执行由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工作的主要方法程序都相同,即会计职业特征决定了对学生一般通用会计职业能力的考核与会计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具有可行性。此外,我国会计证资格考试已全省统一,并从90年代开始实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价制度,全国统一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系统已经形成,包括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是会计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学校根据资格证书考试和职称考试要求通过实
施会计专业的基础教学和考核,学生能够通过会计职业资格(或增加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
(3)实施高等会计职业教育对学生一般通用会计职业能力的考核与会计职业资格(或增加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接轨所需措施。目前每个学校各自制定或者找企业商讨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全部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还比较片面,从全局看,成本也高。德国的做法是经济部公布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其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协会负责。我国高职会计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国家政策统筹,财政部进一步修订、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评价标准和考核大纲;各省财政厅进一步修订、完善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增加技能考核,即包括会计理论与技能考核;各省财政部门负责、依托各省会计学会主持、企业和学校参与考核,并合作制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一般通用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部分按照会计职业资格及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核要求),编写针对一般通用会计职业能力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形成规范的会计职业教育考核与会计职业资格考核接轨的教育考核体系,做到职业技能鉴定机制与学校教学评价体系有机结合,实现完全接轨。
(二)以课程项目任务或综合性项目任务为考核评价单位抽选重要专项会计职业能力进行考核评价,其形式以课程项目任务或综合性项目任务为考核评价单位,彰显各个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的特色与质量水平。
(1)以课程项目任务或综合性项目任务为考核评价单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是,根据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对应所需具备的会计职业能力(各项具体会计职业能力构成)设置对应各学习课程。考核评价学生某课程(或综合性课程)成绩的依据是:考核学生学习该课程对应必须掌握的某项会计职业能力水平由学生完成对应的某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质量决定。因此,按能力本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会计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各校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可采取每学期选择一个重要专业课程项目任务或综合性项目任务作为重点考核单位(如选择《财务管理》课程中筹资管理项目任务或综合性财务管理项目任务),考核学生具备该专项会计职业能力的水平。该课程项目必须能够体现教学目标要求,通过设计一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尽可能选择接近真实的工作任务资料;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考察学生完成职业岗位工作的情况,评价学生具有该项职业能力的水平。
(2)重视课程项目任务完成过程和成果的考核评价。通过课程项目或综合性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和最终成果考核学生的专项会计职业能力,包括专项会计专业性能力和非会计专业性能力(如自我治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一是考核评价会计专业性能力:考核学生是否能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项目工作任务、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质量;--是考核评价非会计专业性能力及素质考核: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可通过走访、电话、发信等进行社会调查,也可以上网、到图书馆等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总结来完成课程项目任务;同时考核在完成任务的工作中与人交流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自己学习的能力、责任感等。通过考核评价过程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实践过程的重视,使学生能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专项会计专业性能力和非会计专业性能力。
企业会计实操培训范文5
关键词: 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 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初级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是摆在会计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改变会计教育观念,加强和改进会计实训教学,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环境存在问题。
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模拟实验室的教学设施简陋,除必备的电脑、桌椅、凭证柜、剪刀直尺等实验硬环境外,几乎没有配置相应的实验软环境。如模拟公司的机构设置、各机构设置的隶属关系、财务机构与其他机构的业务关系、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及职责要求、会计核算流程、产品成本核算要求与步骤等。这些实验软环境的设置,对于进行仿真模拟实训是必不可少的。
(二)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准确。
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的定位,应该是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企业一般业务会计操作技能。而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一些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没有突出这个特点,过于依赖课本向学生灌输基本理论,忽视了实训教学。由于定位不准确,不适应会计的发展形势,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市场需求。
(三)实训师资力量不够,“双师型”教师匮乏,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
大多数中职学校缺少专门的会计实训指导教师。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师一般都是高校财会专业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参加工作,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具备的“双师型”教师为数不多。
(四)缺乏合理的评价考核办法。
会计实训教学与专业理论课教学一样,有着本身的规律和特征,对学生成绩评价也应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考核办法。这就要求在中职学校建立规范的、操作性强的评判标准。然而,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实训教学起步较晚,存在很多评价标准上的空白和考核办法上的不完整,甚至有时会完全取决于实训教师的主观判断,有较强的随意性,这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会计实训的教学效果。
二、改进中职会计实训教学的措施
(一)强化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建立良好的实践基地。
1.建设好会计实验室,完善实验层次。
会计模拟实验是会计实务与会计综合练习题相结合的产物,是会计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飞跃。当前,主要建设好两个层次的会计实验室,完善会计实验层次和内容,包括:①手工模拟实验,含基础会计实验和专业课程实验。一般采用真实资料,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设计,通过模拟的记账活动,将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实际操作一遍,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达到“了解会计实务,提高会计实际操作水平”的目的。②电算化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是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通称,会计专业不但在理论教学中应开设有关计算机知识和电算化会计等课程,在实践教学中也要体现这一趋势,进而推广到全部会计主干课程上。
2.全方位仿真模拟实训环境。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内容就是企业的实际业务。学生应该有身临其境的条件,感知企业业务流程。这就要求模拟实训的软环境应该是全方位仿真的。①模拟企业的业务范围应尽可能涵盖不同行业的业务。如商业批发零售、工业产品生产、工程施工、酒店管理、银行业务、旅游业务等多种业务,让学生熟悉不同行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处理方法,适应不同行业会计岗位的需要。②实训资料应尽可能涵盖模拟企业的主要经济信息。如模拟企业的基本情况、组织机构设置、各部门职能分工与权力范围、产品生产类型及其工艺流程、凭证传递程序、内部控制制度、各会计岗位职责、各账户期初余额、原始凭证、历史财务报表等,必要时还需建立模拟公司。让学生在真实的模拟公司里边工作边实训,切身感受模拟实训环境的真实性,切实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制订适应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实训教学计划,突出实践能力。
1.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确立学生在会计实训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学生在会计实训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每个学生应根据自身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会计实训目标,根据学生在模拟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来,将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作为会计实训教学的子项目列入教学计划,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目标。
2.在会计实训教学中引入“团队教学法”,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
如何解决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团队合作差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会计实训教学的一个难题。在会计实训教学中引入“团队教学法”是一个较好的解决途径。学生可以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综合性问题作为会计实训教学的一个项目,结合各相关学科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一是实践内容来自实验,真实、可信且具有实际意义。二是团体成员既可以优势互补,又可以相互启发,开阔视野。三是可以增强团队意识,融洽关系。
3.改进会计实训教学的方式方法。
①分工式模拟实训,根据模拟单位的特点、组织结构、规模大小,模拟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与财务关系密切的部门岗位,如:仓管员、销售人员、车间统计人员,出纳、会计、主管会计,等等,分别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让模拟单位运转起来,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在模拟企业担任的岗位进行轮换,使学生体验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其联系,最终完成会计实训。
②分段式模拟实训,将学生三年的会计学习根据教学进度分成若干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安排与之相适应的模拟实训。在《基础会计》课程上完后的实践,主要是配合会计基础教学的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会计业务操作,从而使学生掌握原始凭证的种类、内容及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会计实务操作的程序。在《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课程上完实践后安排的,主要是进行模拟实训单位一个月的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过程,从而巩固学生学习企业会计业务的内容,加强对会计核算方法的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在《成本会计》课程上完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一些专项实习,旨在加强成本核算的掌握。
(三)加强会计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紧密联系企业,选送会计教师到企业兼职或任职,使教师及时了解企业会计的工作实际,弥补自身不足。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达到中职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鼓励教师进修或脱产学习,补充实践知识的不足;强化会计教师的终身学习思想,把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
2.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专、兼职优秀会计人才;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会计教学工作,进行教师培训,又让他们担任会计课程教学,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
(四)加强会计实训教学的考评,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1.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训考核办法。为使会计实训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对会计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考核,对学生实训成绩和教师工作质量严格考核,作出客观的评价。会计实训教学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的,为全面公正地评价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方面双向考核,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教师进行评议。
2.探讨抽题考核的新办法。这一考核办法可用在终结性考试,如毕业考试,将会计工作过程分为若干段,填制原始凭证为一段,编制记账凭证又为另一段,如此类推,编制若干段的实操考题,学生随机抽取到哪一段就实操哪一段的内容,可以节省考评时间。采用这种考核办法虽不能考察全部技能,但由于是随机抽题,学生只有全面掌握了,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考试结果仍然能够反映学生的水平。
会计实训教学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也是中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从而决定了学校能否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会计实训教学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文芳.高职院校会计综合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10,2.
[2]赖永贵.浅析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企业会计实操培训范文6
[关键词] 中小企业;信息化环境;会计;档案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18
[中图分类号] F232;G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026- 03
1 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
1.1 电子介质存储在中小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是企业责任人获取会计核算信息的重要途径,利用会计信息化技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孤岛”现象,也可以提高企业会计决策能力和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传统的会计档案只是以纸质保存保管,即纸介质是企业保存会计档案的唯一方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在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的会计档案早已经不是单一用纸来保存了,现在的存储介质还包括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核算软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核算档案用电子介质保存的中小企业会越来越多,并最终占据重要地位。
1.2 中小企业利用电子介质存储更加便捷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档案是依靠信息技术生成的,其会计核算信息储存方式的便捷性特征非常明显,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信息大多数是依托手工处理生成的,而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档案则是由电子计算机系统在核算完成时自动生成的,会计信息系统会依据会计人员录入的凭证、会计账簿或其他会计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最后可以生成相应的会计报表。另一方面,当对应的会计数据出现不对应或错误的状态时,系统会根据录入的错误情况进行预判并进行预警和提示修改,保证软件输出结果的客观性、安全性和真实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一些中小企业做假账或者偷税漏税的行为。
1.3 企业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存在不安全因素
一方面,电子信息档案存储在电子介质中,而且大量的会计信息高度集中在一个便携式的设备中,这就可能为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的会计人员提供很大的便利来篡改会计信息,由于中小企业有一些具有登录权限的会计人员拥有账号和密码,这就可能导致电子会计核算数据被恶意篡改后不会留下作案痕迹,而且难以使重要的会计数据复原,这就增加了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数据造假的风险。另一方面,储存会计核算信息的介质的质量、会计数据存储有一定的有效期、软硬件维护和更新等诸多问题都可能增加会计数据的安全风险。中小企业中传统的会计档案是纸质的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原始资料,这就会占用大量空间,档案室需要配备专门的档案管理员,而且管理这些会计档案容易出错,与此同时,查阅这些档案也非常困难。此外,用于存储会计电子档案的硬盘、光盘等介质多为磁性介质,而磁性介质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很强,这需要注意防水、防火、防潮、防磁,还要谨防被会计人员恶意修改。所以,必须加强会计数据的权限管理,否则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2 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领导层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各个行业的中小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会计电子档案,然而,我国一些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和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观念仍然没有转变,会计信息化档案保管的意识淡薄,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的重视程度不足,不能依照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特点按时将相关的电子原始凭证、电子记账凭证和电子会计报表等重要会计数据从企业会计系统中保存到企业外部存储器当中,审计人员不能按时对电子会计档案进行查证和验证,一旦操作员操作失误就有可能造成信息被大量删除,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
对于我国当前的中小企业来讲,电子会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本企业网络平台数据库建设,实现制造环节、配送环节、销售环节、工资发放环节的交互和企业资源的共享,从而发挥各个电子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效应。但是,从当前的一些中小企业投入的资金量来看,研究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比较常见,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和管理的流程相对滞后,各个中小企业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协同能力较差,无法在各个环节之间形成交互和沟通,从而使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数据被破坏或者丢失。
2.2 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从职业道德方面来讲,由于使用的是便于携带的电子介质的存储设备,这就给一些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的会计人员和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违法的可能,他们可能经受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进行非法买卖企业会计数据的犯罪行为,因为会计档案属于重要的商业机密。据新浪网报道,安徽一家公司的会计主管王某某被无故辞退之后,以其存放在U盘中的企业核心商业机密相威胁,索要人民币10万元。一周之后,王某某如愿得到公司支付的10万元人民币后,被埋伏在附近的警方抓获。王某某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警方刑事拘留。据后来报道,王某某勒索的10万余元已被成功追回。这一典型的事例充分说明了中小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特别是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从专业能力方面来讲,当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急需综合型人才。然而,大部分会计人员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或实操能力培训,业务能力提高了不少,但是距离会计信息化管理所要求的高度专业性还显得不足,这些不足也成为了我国中小企业推广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巨大瓶颈,阻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中小企业非常需要寻找综合型人才。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电子数据档案的有效管理是基于互联网的高效率运用,而互联网本身的安全性要想得到很好的保证,迫切需要专业的计算机系统维护管理员和互联网安全管理员进行常规的维护。然而,目前我国很少有中小企业能够专门设置这样一个工作岗位专门聘用专业性要求极高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维护人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做法就是将本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进行短期的培训,由会计管理人员兼任企业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人员。由于会计核算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技能很不现实,这样势必会使他们在工作中出现操作失误,增加企业的检查风险。
2.3 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传统环境下的会计档案保存只包括手工会计档案。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这种会计档案保存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会计信息化使得日常的会计核算更加客观与精确,但是由于缺少专业而且规范的关于会计信息化档案的内部控制,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电子会计核算档案都交给会计信息化管理员保存,但是会计信息管理员终究不是具有专业管理知识的会计档案管理员,难免会产生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电子数据和其他有关的重要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没有按时归档的现象。会计核算档案管理的内部控制不够完善导致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不够明确,可能会造成会计核算档案被人为破坏或受到不可抗力的损害,使得会计档案信息不够准确和客观,损害了中小企业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3 解决中小企业档案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企业的系统环境安全和数据备份工作
会计核算软件所生成的电子会计档案是会计信息化环境中最重要的产物,因此,中小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存储设备进行储存。截止到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仍然使用纸质介质和电子介质共同保存的方法,一旦电子介质储存的会计档案显示错误,企业可以用存放在档案室的纸质档案加以挽回。由于电子信息会计档案磁性介质的特点,应该采用AB备份法来进行企业会计档案数据的备份,备份生成的各种文件应该写清备份的时间、地点和管理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并且做到按时、及时、定期的备份。企业应该购买质量过硬的磁性介质设备,备份硬盘和存储硬盘要分别锁在不同的房间,钥匙由专人进行保管。同时需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远离污染源,远离具有磁性的物体是最为需要注意的。批准保存入库的储存会计信息化档案的存储设备需要放在特殊的密闭的盒子里,按一定顺序摆放,这可以预防挤压变形和由于不可抗力所产生的破坏,存储设备的盒子应该放在特殊的能够防磁而且坚固的保险柜内予以保存。
目前,人们还没有成功开发出可以拦截所有恶意程序攻击的防火墙。因此,想要保证会计信息化档案的安全,就要完善本企业计算机系统和局域网系统的杀毒软件与防火墙,管理员应该进行定期更新杀毒软件以保证使用最新的病毒数据库来预防电脑病毒,防止企业重要的会计专用微机遭受恶意程序的感染,企业也应该对计算机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计算机的危机处理能力。
3.2 重视培养档案管理人才,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推广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提高会计核算信息的客观性和便捷性,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加大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方面的投资,建立并完善先进的企业系统平台,采购系统安全设备和会计档案系统所必需的储存设备,努力研发与本企业采购、配送相适应的财务信息处理数据库,加强各个数据库之间的联系,实现各个子数据库之间的资源共享。同时,中小企业还应该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的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经验和信息化会计档案的保存方法、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为专门负责企业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人员提供补贴和特别培训基金,从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便捷性。
中小企业中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的保管工作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很高,这就需要企业引进综合型人才。我国中小企业可以从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中聘用对现代数据库技术、财务核算业务和便携式档案管理较为精通的综合型人才到本企业担任信息化会计档案管理专门人员;也可以对本企业负责会计档案保管的人员进行定期再教育,而不是简单地上两堂课,使他们在一定时期综合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增加他们对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经验。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还要联合当地政府的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专业人员进行再教育,补充最新的职业道德知识进而使他们形成遵纪守法的观念。
3.3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中小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面为了保证本企业经济数据的安全性,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协调会计管理行为,管理会计活动,充分利用本企业内部的不同分工而产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同传统企业的内部控制相比较,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范围更加广泛,中小企业应着力优化管理条例,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措施,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同时还应该研发通畅的信息联络系统,加大监管力度。这些是保证信息化会计档案安全性的最有效措施。
4 结 论
本文较为具体地论述了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档案管理问题。中小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档案具有多样性、便捷性、客观性和不安全性的特点,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投入资金不足、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和内部控制不完善等问题,加强系统安全、重视培养专业人才、增加研发投入和完善内部控制。只有通过上述措施,以及政府、中小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晓敏.企业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研究[J].才智, 2013(13).
[2]聂嘉颐.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2012(4).
[3]刘阳,刘雪晶.会计信息化下电子档案的管理[J].商业经济, 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