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范文1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1医院财务风险的概念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医院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医院财务风险大概分为五类:①筹资风险,指与医院筹资相关的风险,是由市场因素、经营管理决策等因素的存在,使得筹资不能达到预期效益的风险;②投资风险,指由于不确定因素使得投资报酬率与预期目标有一定偏差的风险。③经营管理风险,指医院内部经营管理不当引起的财务风险。④资金回收风险,指资金在转化回收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⑤收益分配风险,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医院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
2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
医院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医院长期财务经营矛盾的集中体现,总结以往医院经营创新成功与失败的例子,可以得出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如下。
2.1医院缺乏风险意识 医院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许多医院对财务风险缺乏足够了解,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由于风险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医院尚未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致使财务风险时有发生。
2.2财务监管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违规行为的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医院的资金管理普遍欠缺规范,财务监管制度不健全。医院财务监管制度的相对滞后,资金得不到合理使用,影响医院整体目标和长远规划及发展。很多医院都是出了问题才知道财务制度的重要性,才去有意识的弥补漏洞,都是事后控制,事前、事中得不到有效控制。
2.3对资金时间价值认识不够 从医院的经营管理状况来看,医院对资金的时间价值重视不够,其表现为:流动资金占用太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重大项目投资决策主观性强,缺乏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从而造成长、短期投资行为目的性不明确,使得资金回收慢、投资率回报低。大多数医院在引进设备时没有充分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科学合理评估设备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引进后没有对其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有的设备闲置不用,有的设备提前报废,造成大量资金浪费,为医院管理埋下隐患。
2.4财务管理人员能力欠缺 医院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对于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不够熟练,财务分析能力不高,不能及时发现财务风险的征兆。大部分财务专业出身的财务管理人员,虽精通专业,但对临床医疗工作、医院运营的规律、医院管理知识等缺乏了解,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现代医院财务工作要求。
2.5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不完善 医院的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医院在各种经营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缺少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在发生财务风险时,医院处于被动状态,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境地。
3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医院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对于医院财务风险,我们只能采取尽可能的措施将其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并且要将财务风险控制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
3.1树立全员风险意识 医院应加大风险知识的宣传力度、风险管理的培训力度,提高全员对财务风险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各种财务风险的了解,熟悉工作中财务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树立风险观念。力争全员上下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编制一张有效的“安全网”。
3.2加强成本和预算控制 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完善相关政策及核算办法,通过全面成本控制方式,对医院的运营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发展成本进行科学、合理且全面的管理;院应该加强预算控制,将预算管理提升为医院全局的管理行为,加强组织领导,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动员和组织各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医药卫生改革总体目标,结合医院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编制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医院预算。预算一旦通过,要从预算跟踪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调整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管理,严格执行。
3.3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与运营风险分析 医院应认真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根据经营活动的需要和财务能力,充分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宜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对投入的设备要从质量、效率、效益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确保投资安全、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投资项目能获得预期收益,确保投资可以按期收回。要建立设备评估体系,评价其是否按照既定方案实施,经济效益实现情况等。
3.4加强财务人员学习培训 一方面,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医院管理、税收、金融、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的学习,组织财务人员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国际市场动态、银行融资政策、医药改革政策,并且熟悉医疗服务流程,熟悉当地医保、农合政策、医疗服务价格规定;另一方面,不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到其他先进医院进行学习交流,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以适应医院经济活动的要求。
3.5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财务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对医院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状况和发展潜力等敏感性预警指标进行动态跟踪,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经常性监控,在警情扩大或风险发生前及时发出信号使其充分发挥“警报器”的作用;并通过对医院每一重要决策活动将带来的财务状况变化,进行预先分析测定,评价医院的偿债能力,考核医院运营业绩,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为医院管理者做出正确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合理建议。除了财务科,其他科室也应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将这些财务风险监测指标纳入绩效管理体系,作为医院员工的考核依据,使医院每个工作人员都关心这些财务指标,防风险于未然。
3.6加强应收款管理 加强对应收医疗款的管理,提高应收款的周转率,规避资金回收风险。建立并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包括:住院预交款制度、职工担保制度、欠费催收追缴责任制等,杜绝恶意欠费,减少应收医疗款的资金占用和坏账损失。应加强与各级医保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进行医保费用结算,避免大量资金长期滞留医保部门。
4小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医院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当然财务风险的控制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提高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风险控制能力,同时也需要医院各科室以及医院管理人员等的协调配合,共同提升医院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尽量的减少医院财务损失,促进医院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刚. 新形势下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J].会计师,2013(8):22.
[2]昂慧. 现金流视角下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会计之友,2011(9):29-30.
[3]沈美萍. 浅谈医院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J].医学信息,2013,26(2):58-59.
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范文2
【关键词】施工企业;风险;防范;控制
一、引言
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企业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对风险。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将转变为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又一次成为财务管理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保障经济的快速有序发展,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其中对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投资巨大。这些利好消息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施工企业要想取得、巩固、扩大市场份额,必须正视风险管理,加强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笔者认为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投标风险、融资风险、材料成本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和成本增加风险等方面。全面掌握风险管理的知识,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及时防范企业经营中的各类风险隐患,是施工企业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施工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从建立投标风险评估机制、合理外部融资、降低材料成本、加强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资金风险管理和控制工程成本等方面对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提出改进措施。
二、目前施工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由于种种原因,施工企业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淡薄,极易造成企业亏损和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企业现金流为正数,而企业利润是决定现金流的主要因素,企业没有利润,其现金流缺乏增长动力。因为靠融资等方式维持正的现金流的企业,意味着其资金运转出现危机,严重的倒闭破产。本文主要从施工企业投标风险、融资风险、材料成本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和成本管理风险等角度对目前施工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共鸣。
1.投标风险
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建筑市场规模的扩大,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建设单位的建设资金来源普遍受到冲击,极易造成建设资金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工程进度和企业效益不得不垫资施工,从而加大了资金成本,造成工程款回收困难,甚至引发资金链断裂。因此施工企业在看到扩大内需政策带来的机遇的同时,更应关注其中的风险。不顾自身人员、技术、设备、资金和管理实力,为扩大市场份额盲目投标的做法是危险的。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为了达到中标目的,施工企业纷纷竞相压价,有些投标报价甚至低于成本价。由于低价中标,使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造成行业利润率较低,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紧张,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风险。
2.融资风险
由于投标和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施工企业不得不向金融机构借款,以维持其资金流转。在金融危机的大前提下,借款能否如期获得,能否在额度和期限上获得保证,金融机构能否按计划提供,利率是否稳定,宽松货币政策能够延续多久等等,这些都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融资风险。此外,施工企业的借款一般为短期借款,而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回款速度慢,借新债还旧债已成为施工企业普遍现象。况且大额借款不但造成施工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而且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
3.材料成本风险
材料成本是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测算它已占到工程总成本的60%左右,是工程项目质量和效益的源头。近年来,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2008年上半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下半年又大幅下跌,国际原油价格也是在大涨之后大幅下跌。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全国掀起基础建设投资的热潮。某些地区多个项目同时开工,当地资源和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施工企业只能被动接受高价材料,甚至出现“抢料”现象。有些地区出于安全和环保的目的,限制和禁止砂石料的生产,施工企业只能到外地采购材料,造成材料运输成本的大幅增加。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山区项目、铁路项目逐渐增多,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工期越来越短,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材料供应愈加困难,材料市场的形势日益复杂。特别是路面项目,材料供应已经成为项目施工进展的决定因素。
4.资金管理风险
资金是施工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主要体现,在金融危机中倒下的国内外大企业无不是缺乏资金造成的,其中资金集中管理是应对风险的重要举措。施工企业的特点是流动频繁,高度分散,工程项目遍布全国,甚至在国外。企业有限的资金分散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不能充分发挥资金集中效应。在投标过程中,许多建设单位增加了抵押和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额度,而且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将银行保函改为现金保证金,这样就增加了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施工企业一部分工程款总是以应收账款的形式长期无法收回,再加上部分建设单位因资金不到位等原因,不能按期支付工程款,致使企业的应收账款有增无减。由于建设单位一般都要按工程结算的5%~10%扣质量保证金,而且按规定都要在工程竣工后一定时间后才能返还。目前,竣工工程结算工作普遍滞后,大量存在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这些款项很容易变成坏账、呆账无法收回,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施工项目资金使用缺乏计划和监控措施,存在大量不规范的资金支付。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及时支付款项,协作单位、材料供应商会以停工、短供威胁,税务机关会要求支付滞纳金和罚款,劳动监察机关会强制支付民工工资,加剧了项目资金的紧张。
5.成本管理风险
近年来,建筑市场招标竞争激烈,并且标价压得越来越低。施工企业要想保持项目利润,必须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在经营过程中,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安全环保成本等逐年提高,这就给成本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国家刺激经济的影响下,项目工期越来越紧,施工质量越来越高,施工企业要想保质量和进度必须加大人员、材料、机械和资金投入,从而加大了项目成本。目前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忽视成本的事前规划和事中控制,使成本管理变为“秋后算账”。项目目前普遍存在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关键控制岗位缺乏人员控制;工程返工和停工待料想象时有发生。这些情形将会造成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的极大浪费,管理费用超预算,项目成本超支。
三、施工企业风财务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为应对金融危机,指导企业财务管理,财政部了《关于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9]52号)。施工企业应根据财政部要求,针对企业实际加强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控制风险,谨慎决策。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是强化企业管理,化解财务风险的关键措施。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肆虐的今天,更需要内控制度来监督控制、规范经营和财务行为,防范由其导致的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建立投标风险评估机制
施工企业应当分析金融危机中的建筑市场现状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对建筑行业的影响,结合近年来经营发展和财务管理情况,理清经营思路,细分市场,制定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避免因盲目扩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施工企业在投标之前要对建设单位的资金实力和信用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全面考虑风险成本,建立起投标风险评估机制。要对拟建项目的资金流动和盈利情况进行策划,从而为投标提供科学的依据。企业原则上不承接建设单位资金不到位的工程和大量垫资的工程。对个别因维护企业信誉,并且建设单位有明确要求需要垫资施工的,必须经管理层风险评估后做出决策。只有对拟建项目认真调查研究,树立投入产出观念,重视投标风险的控制,量力而行,精确报价,才能有效降低投标风险,从源头上加强风险控制。
2.合理外部融资,保障企业资金需求
施工企业要开拓市场、促进工程进展、保障资金需求、缓解资金压力,进行外部融资是必要和可行的。施工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工程进展情况制定资金需求计划,合理确定资本结构,搭配好长短期资金,利用财务杠杆,合理举债。对外部融资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保证融资的及时性和必要性。目前施工企业的融资主要采用短期借款,这就要求企业树立偿债风险意识、信用风险意识,保证按期偿还借款,维护企业信誉。企业应与商业银行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申请较优惠的银行贷款利率和较高的银行授信额,为企业招投标、履约、动员预付款保函、信贷证明等银行业务提供便利,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3.多方面获取市场信息,降低材料成本
施工企业应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材料市场动态,对材料价格走势进行科学预测,提前采取行动,化解材料价格风险。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应根据市场状况和项目实际及时调整材料采购策略,比如对钢材、水泥等大宗材料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和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利用资金、技术优势介入材料生产;参与材料运输;利用承兑汇票在材料价格较低时进行价格锁定等。2009年3月27日,作为建筑用钢的线材和螺纹钢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施工企业可以利用资金对建筑用钢材进行套期保值,降低钢材价格风险。加大进场材料的管理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落实责任人,降低材料的丢失和浪费
4.加强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
健全财务风险机制,还要建立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系统。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是施工企业控制未来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也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人员要增强风险意识,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发展变化,及时分析财务数据,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预判,当好企业战略决策的参谋助手。加强经济、财务、市场、政策等信息体系建设,强化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相互衔接,合理运用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方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注重发挥企业财务信息的预警作用,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发现重大经营风险或财务风险,要及时向企业管理层汇报。
5.集中管理和按计划收付资金,规避资金风险
强化风险控制首先是要强化对资金风险的控制。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施工企业应该树立现金至上的理念,狠抓现金流管理。金融危机中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保证现金流足以维持生产经营所需。稳定充足的现金流,是企业应对危机、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全面树立以资金管理为主导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强化现金流管理意识,高度重视企业现金流管理。加强资金运行监控力度,保证资金合理、安全使用是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必要措施。施工企业资金风险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
(1)资金集中管理是降低资金成本、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应对资金风险的重要举措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跨度大、流动性强,这就给资金集中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施工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资金调控中心,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则和章程,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以便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
(2)切实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由于建设单位一般都要按工程结算的5%-10%扣质量保证金,而且按规定都要在工程竣工后一定时间后才能返还。另外由于建设单位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大量的工程计量款长期无法收回。施工企业要制定应收账款的控制和催收机制,明确责任,加大工程款的回收力度,规避资金风险,确保安全的资金供应链。
(3)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信誉,对外欠款项要根据企业资金状况及时支付
制定资金支付制度,资金支付要有计划,减少人为随意支付的发生。明确规定审批人员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措施,审批人不得超越审批权限,重要资金支付业务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财务人员要根据企业资金状况和款项的轻重缓急进行支付,避免出现停工、诉讼等情况的发生。
6.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降低工程成本
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范文3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类型;原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308-02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经营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受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经营中出现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多,例如投资活动风险、筹资活动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等风险,这些风险直接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经营。因此在市场经济竞争不断激烈的背景下,医院管理者必须要进一步分析引发医院财务风险的原因,然后针对财务风险类型以及财务风险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给医院带来的影响,提高综合竞争力,保证医院的健康稳步发展。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识别分析
随着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医院出现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系统性风险
医院系统性风险就是由经济政策、社会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医疗领域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并且行政干预的手段也越来越多,这就对医院财务风险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医院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筹资活动风险
医院筹资活动风险就是指医院为了发展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医院利润的可变性,是现代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经常出现的一种财务风险。面对激烈的竞争,医院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医院的基础设施进行及时更新,但是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给予医院的补贴款越来越少,因此很多医院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融资,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的财务压力,增加了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率。
(三)投资活动风险
医院投资活动风险就是指在医院投资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这也是现代医院经常出现的财务风险之一。很多医院迫于经营压力开始了投资活动,例如有些医院为了提升医院名声开始投资大量资产进行固定资产建设以及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这些投资活动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使医院陷入财务危机,影响了医院的健康发展。
二、目前我国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引起医院财务风险的因素越来越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医院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受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医院的各项资金都是由政府财政部门拨付的。因此,一些医院的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风险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率。例如很多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意识致使被动的执行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没有对新财务会计制度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在医院财务风险控制中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这就加大了医院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了医院的发展。
(二)缺乏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
缺乏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是引起医院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医院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财务管理的效果。例如到目前为止,很多医院都没有建立财务管理责任制度,这样就无法将财务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以及每位职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效果,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率。还有很多医院缺乏财务管理监督制度,没有组织专门的人员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医院财务工作随意性比较强,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的质量,为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三)资金结构不合理
医院资金结构就是指医院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合理的资金结构能够保证医院的利润。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医院都在大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疗设备的购买,而这些投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医院自有的资金却无法满足医院投资对资金的需求,这时医院开始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院的负债比例,而过高的资金负债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率。
(四)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于医疗卫生的重视越来越高,新医疗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之中,同时对于医院补偿制度做出了很大调整,医院只有做了比较大型的项目之后才能享受到政府部门的财政补贴。这时有些医院为了能够获得政府的财政拨款而对医疗设备盲目购置,不仅仅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率。同时随着我国医保预付制度的建立使得医院的收入与现金流之间出现了很大的缺口,这就很容易致使医院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不利于其持续发展。
三、加强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建立与健全财务管理系统
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率,因此医院管理者必须要进一步建立与健全财务管理系统。首先,医院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建立财务管理责任制度,将医院财务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另一方面还要建立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监督,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降低医院财务风险。其次医院管理者还必须要树立全员财务风险意识,提高医院职工在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参与性,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率,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二)重视医院预算编制,加强医院预算执行力度
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医院盲目投资现象的出现,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首先,医院管理者必须要加强预算的重视,应该组织专门的人员根据医院的发展目标来编制医院预算,对于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支出结构要进行及时的调整,以实现医院资本结构的合理性,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医院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力的建设,因此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因此医院管理者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监督体系,明确预算执行人的责任,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医院预算方案的有效执行,降低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率。
(三)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降低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因此医院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决策水平。首先要强化科学决策意识,将科学态度贯穿医院财务决策的全过程,用科学的思想去思考医院的财务策划,用科学的手段去设计医院的各种财务决策方案,用科学的方法去实施财务决策,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医院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其次,在医院融资决策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融资模式的优劣势,根据医院的财务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医院的融资风险。
(四)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因此医院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首先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培养,使每一位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完善的财务管理知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其次,医院还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处理突发事故能力的培训,这样可以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医院财务管理中出现的突发事故,进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质量。最后,医院管理者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培训,使每一位财务管理人员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进而在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能够坚持公正、公平与公开的原则,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降低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保证医院的健康稳步发展。
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范文4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53-01
财务风险对于任何一个医院财务部门而言,始终把安全作业放在第一位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没有安全前提的财务管理工作,即便工作做得再好、再出色,一旦出现安全责任事故,所有的工作成果都将付之东流,都将归于零。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在财务工作中普遍应用的情况下,稍微的疏忽和大意都将给医院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影响。经济越发展,财务管理工作越重要。科学的制度体系固然是控制财务风险的一个方面,但前瞻性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建立也非常关键。
1医院财务风险的特性
在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医院财务风险的特性主要有两个。医院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的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客观存在。其具体表现为:工作量的非预期下跌;医院规模异常扩大;医院盲目多元化经营导致不平衡增长;医院资本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贷款;医院内部缺乏监督机制,使一部分管理者损害医院利益;业务收入持续下降,缺少运作资金,人才频频跳槽等。财务风险存在于医院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下面进行具体讨论。
1.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即因借入资金而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医院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但瞬息万变的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可能会导致医院决策失误、管理失当,从而使得筹资成本过高,筹资比例失当,财务杠杆调节能力失调。
1.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发生的风险。它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入使用,不能取得效益,或虽投入使用但不能赢利,反而出现了亏损,导致医院整体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没有出现亏损,但赢利水平很低,资金周转率、净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出现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但低于医院当前的资金周转率和净利润率水平。
1.3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即由于利润分配活动而影响医院经营活动的风险。其表现在两个方面:收益确认的风险;收益对投资者分配的时间、形式和金额的把握不当所产生的风险。总而言之,财务风险是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它破坏性强,风险成因复杂,其总体水平是由各个环节的财务风险水平构成的。
外部环境对医院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是医院财务难以改变的约束条件。外部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医院的经营管理造成风险,因此应关注这些变化,防范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医院应了解市场需求和变化,明确医院的市场定位,积极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的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积极主动提高医院对理财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医院带来的财务风险。
2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是指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原因,造成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医院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财务风险,影响正常资金运动,造成周转不灵,偿债能力降低,严重的甚至导致医院破产。财务风险控制涉及对资金筹集、资金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进行决策、控制和管理的全过程。
2.1医院融资风险的防范
医院融资是医院根据经营管理、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的需要,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运用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理财活动。融资管理包括根据投资需求确定融资额度及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与方式进行融资;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分析资金成本,控制融资风险。
2.2医院投资风险的防范
投资是指投放财力于一定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在理论上的定义是:包括购入或卖出长期资产和持有的以长期投资为目的的证券等。目前国有非营利医院,主要的投资行为还是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如医院的改扩建工程、新增各种重大仪器设备的投资等
等,而诸如债券、股票、外汇等投资很少有医院涉足。确保投资行为的正确性是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环节,必须有一套合理的投资管理体制,它包括投资项目开发、论证评估、投资决策、监督实施和运作管理。
2.3医院的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
资金回收过程中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医院病人的医药费用收回不及时或无法收回,形成医疗欠费,甚至坏账。医保资金的滞留造成巨额医保欠费,占用医院大量资金;社会救助和病人恶意逃费而产生的医疗欠费,造成医院丧失部分债权,收入无法实现。应加强对应收医疗款的管理,提高应收款的周转率,规避资金回收风险。建立并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包括:住院预交款制度、职工担保制度、欠费催收追缴责任制等,杜绝恶意欠费,减少应收医疗款的资金占用和坏账损失。应加强与各级医保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进行医保费用结算,避免大量资金长期滞留医保部门。
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风险防范;财务状况;企业发展
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般都要加强,企业施工中的风险分析,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每个环节都要仔细的做好风险分析,这样,当风险发生之后,就能够做好风险的控制和及时有效的转移,把整个风险化解,分散风险,把风险损失降到预计风险发生的最小程度。风险一般都多样性,风险重复性很小。因此工程施工风险管理难度大,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施工中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风险损失。对于财务有重要意义。
1.建筑企业的财务结构
建筑企业的财务结构与一般的企也都差不多,由于企业的经营方式不同,和各种组成项目部同,所以对这些方面的要求也不一样,不过所有企业都有这样的组成部分。建筑企业的财务结构主要有,建筑企业的资金筹集方式,建筑企业的全部资产,还有企业各种负债。
1.1 建筑企业的风险表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风险每天都在逐渐增大,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一下五点。
第一点,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筑行业不断更新,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建筑企业成立,这就造成了,企业多,但是建筑施工的项目少了,这样企业就要承担激烈的竞争状态,所以在投标过程,对于企业来说中标的数量就少了,这样就影响了企业的生存。
第二点,在建筑企业投标的竞争的过程中,其中是否中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标标书价格工程价格,这样企业被迫降低了利润,提高了成本价参与投标竞争,这样施工企业效益风险加重,从而影响了企业。
第三点,在建筑施企业中,企业的合同具有很特殊的性质,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履行是,会有时间特别长,种类特别多,内容特别复杂性,这些建筑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企业合同风险在不断出现。
第四点,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工程款拨付不及时或者是征地拆迁不及时不到位,影响工程不能及时开工,这样各种各样因素的于扰因素都会引起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的风险不断增加。从而影响了建筑企业的信誉等。
第五点,(建筑施工单位为了中标不断的降低建筑成本,这样在工程施工中建设施工单位由于投资不足或投资超预算,不履行合同条款。这样也影响建筑企业的生存。为了能够解决这些施工中的问题,施工单位会采取拖延工程施工时间,对用功单位故意拖延结算时间,以达到长期拖欠的目的。这样对施工企业来说可能产生账面盈利实际亏损(贷款利息高于盈利额),造成资金拖欠的风险。
1.2 建筑企业风险与财务关系
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都表现在财务状况上,对于建筑企业更是这样,所以要想了解企业的盈亏状况就先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在建筑企业中存在的风险很多都会对财务有影响,首先,在建筑企业进行投标的过程中,会提前对工程进行造价预算,这是一个标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企业竞争投标比较激烈,是否中标首先要看企业标书中需要资金数量,为了中标企业在做标书的时候千方百计的减少资金量,这样就会使财务面临着财务支出过多这种情况。
其次,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会雇佣很多劳动力,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加上投资方很多时候资金不会及时到位,这些劳动力的资金就会有建筑企业自己支付,这样就造成了财务赤字的效果,财务要衡量好了这些因素,才能对中标是的资金进行管理准确。
最后在建筑施工单位中,对于人员的管理,会有不科学的一方面,为了投标中标使工程的资金变少,然而企业又有很多闲杂的人员,这对企业财务支出也有一定的影响,还有随着建筑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其也成本不断增加,这样就会造成企业支出加大,就会给企业造成生存的压力,风险也会逐渐增大。
2.财务部门防范建筑施工风险的方式
建筑施工单位要不断的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施工单位存在的一系列风险,这对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有重要意义,这个风险的防范最重要的部门级是建筑施工单位的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要根据各种风险的评估找到风险所在及所出原因,这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评估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风险解决方法有三种。
首先,建筑企业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财务防范的工作,做到处处有岗位,处处有坚守,这样建筑施工单位当风险发生之后,要做好应急的方案去解决问题。财务部门要靠理性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这样能够增加建筑企业的自我防范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首先解决好形成的问题。一是风险要形成的开始建筑企业领导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深刻认识风险的危害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建筑形势,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认真了解各个方面的危险形成,制定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做到在顺境中居安思危,在逆境中居险思变,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化解建筑企业在风险中,使建筑企业能够良好的发展。
其次,在建筑市场竞争关系几乎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的企业,要把握好法律这个武器,特别是财务部门,要有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很多合同签订的时候,要学会转嫁建筑中的危险,财务部门不能够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自己上当了。吃亏了也不敢通过法律手段讨个说法,维护自己建筑企业的权益。
最后,一个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综合实力的强弱,直接能够反映出抵御风险能力的大小,抵抗风险能力更能够反映出企业财务制度的好坏。因此,财务部门要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风险,而且还能减小风险造成地损失。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效益的源头,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地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施工企业中,应该以财务部门作为主要部门,确立管理重点应以项目财务管理为主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以财务部门为核心,然后确立财务收益目标,这样才能够使企业效益最大化,使企业能够有很强的竞争力,究策略和技巧,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有理有节、有进有退,并以此维契机进一步密切财务部门与各个部门之前关系、加深感情、增进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今后继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2.1 建筑财务部门解决风险是遇到的问题
建筑企业的资产结构很复杂,按照总资产能够划分出各种的类别,,虽然建筑企业总资产在分类中有不能够有对比形式,这样对于财务部门解决这类问题就有一定的影响,财务部门对于这些的划分要求比较高,这样需要人才必须要专业,在风险发生的时候,财务部门首先要评估造成的损失,这样就涉及到资产划分这方面,划分仔细就能够提高解决风险的方式。
另外财务部门掌握着建筑部门资产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的施工中需要的设备也不断的更新,这需要财务部门进行旧设备折旧处理,在处理旧设备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设备的价值,评估设备的价值是很中要,对于财务部门评估好了,就能够给企业带来很多的收益,还能够为企业进行追加投资,这样就能够起到企业遇到困难的辅助作用,为以后的发展开辟出新的天地。
2.2.财务部门自身要求
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生的竞争能力越强,说明他财务部门其防范风险、控制工程施工风险、化解工程施工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而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和此女竞争力,其实就是指企业的资金运转能力是否过硬,这些对于一个建筑企业而言,既是核心生命力,又是建筑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而最能体现这些的就是“财务状况”所以企业的财务部门要有专业优秀的人才,这样在财务分析的时候就能够确立良好风险防范制度,其实良好的财务制度,是一个建筑企业才进行运作的重要核心。另外对于财务部门,还要有良好的技术管理这,这样能够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
3.结束语
总之,建筑企业防范风险中,财务部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种风险中都需要财务部门提供有效的数据,在建筑施工之前要评估各种项目遇到的困难,这样财务部门就有更多的财务依据,所以建筑企业中风险防范财务意义非常重大,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支撑部门。所以所有建筑施工单位不要一味的追求高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财务部门的意义,要加快建筑企业的发展就要掌握好风险的财务意义。
参考文献:
[1]任红亚,武建章,闫军印等.建筑企业风险知识管理实施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09(17):
52-53,85.
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范文6
【关键词】内控管理 财务风险 风险防范
一、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概述
对企业而言,其潜在的财务风险往往具有强大的危害性,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组织防范和避免财务风险的重要方式,日益受到企业管理者及专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所谓内部控制,就是企业有关部门针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财务资源进行计划、分配、管理与协调的活动,旨在合理使用企业资源,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最终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高效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及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推动着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加快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一个现实性问题,也是影响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所谓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管理活动过程中,由于资金管理不当、财务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造成企业的损失与收益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种财务上的不确定性产生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缺陷和漏洞,同时也受到外部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使得风险不可能得到彻底消除,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合理分析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及时做好风险控制与防范,最大限度的将风险降到最低。
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从无数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是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产生的,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践为内控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动力。同时,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财务风险防范是企业内控管理的细化与延伸,二者在构成要素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明确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准确把握二者关系,对于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抵御能力,实现经营目标至关重要。
二、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现状
内控管理与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完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提高风险控制率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企业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
(一)内控管理缺失,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加快,社会经济的信息化时代到来,企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及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也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至关重要。然而,部分企业片面的沉浸于新形势下的机遇之流,忽视企业应有的风险管理与防御。此外,尽管财政部已经企业内控管理的有关指导性文件,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依然存在,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严重滞后甚至根本未设立内控管理组织,组织内部控制管理的专业人才缺失,体系不健全,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失效。
(二)信息沟通反馈机制不健全,内控管理效率低
企业政策的贯彻执行及生产经营情况把握的关键就是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沟通与反馈,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涉及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组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传递。然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仍保留着传统的人工信息处理方式,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传递与处理手段落后。此外,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及信息传递与反馈意识不强,部门自我意识浓厚,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不健全,造成企业内部信息拥堵,难以发现并预防财务风险,内控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三、提高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水平的措施
(一)加强内控管理教育,提高风险意识
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提高财务风险防范与抵御水平既是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会计行业的硬性规章制度。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与模式,充分认识内控管理对企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结合企业自身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机制。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要积极学习内控管理的最新知识,汲取先进经验并以之指导自身的内部控制工作,营造出安全稳定的财务管理氛围。
(二)健全内控管理体系,抵御财务风险
一方面,企业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组织开展财务工作,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科学的设置独立于企业财务及其他部门的内控管理部门,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加强内控部门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内控管理部门的战略地位,健全内控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做到高度敏感,对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活动及全部工作部门体系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建立高速通畅的信息通道,以及时发现管理漏洞,抵御财务风险。
(三)完善人才选拔与建设机制
高度专业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实现高效率的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企业应全面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建设,重视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性进行定期培训与更新,通过薪酬、福利等手段吸引更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加入组织财务建设。同时,企业还要培养专业的内控管理人员,充分开发和利用有才能的员工,合理安排专业人员的岗位分配。此外,企业管理层也不能忽视内控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防范财务管理内部漏洞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鄂秀丽.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