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保健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婴幼儿保健知识

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1

关键词:学龄前;住院患儿;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健康教育需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98例学龄前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52例,女性患儿46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3.98±0.13)岁;患病类型:支气管肺炎29例、高热惊厥27例、上呼吸道感染26例、胃肠炎16例。全部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问卷调查,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6.52±3.89)岁,男性家属48例、女性家属50例。

1.2方法

采用本院自拟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健康需求、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两部分:(1)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共包含20个条目,包括常见疾病护理、儿童健康行为,医学急救、科学育儿等知识;(2)患儿家属知识获取来源及相关需求,共包含7个条目。由病区护士长发放本病区调查问卷,并向患儿家属说明进行问卷调查的意义,耐心讲解问卷内容及填写方式,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本病区共发放98份调查问卷,回收98份,其中3份未严格按要求进行填写,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94%。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并对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系统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整体水平偏低,女性婴儿喂养方式、人工喂养首选食物、婴幼儿佝偻病预防、辅食添加时间、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好发年龄段等知晓情况优于男性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家属健康需求分析

男性家属与女性家属营养知识、疾病知识、健康行为、医学急救技能、科学育儿等方面健康教育需求无明显差异,P>0.05。

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2

[关键词] 社区健康教育;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7(b)-130-02

婴幼儿常见疾病多以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腹泻常见,常占就诊率的60%以上[1],且多在气候多变时发病,特别是抵抗力差的婴幼儿,有的一年7~8次甚至上10次发病,在临床治疗护理此类患儿时,通过与其家长或看护人沟通及社区访视中了解到多因大人缺乏婴幼儿方面的保健知识和这类疾病的预防知识,没有给婴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导致他们体质弱而常发此类疾病。为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减少日常疾病的发病率,降低危重患儿比例,减少家庭医疗费用支出, 2007年6月~2008年6月,对我院附近的宝真社区110例0~3岁婴幼儿采取各种方式进行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改变家长错误的养育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宝真社区110例婴幼儿为观察组,其中,0~1岁35例,1.1~2.0岁38例,2.1~3.0岁37例;以2006年6月~2007年6月该社区102例为对照组,其中,0~1岁38例,1.1~2.0岁37例,2.1~3.0岁27例,以每年发病4次(含4次)以上为阳性,观察两组在常见病的发病率、危重病例例数、平均一年医疗费用支出三方面的差异。

1.2 方法

首先得到宝真居委领导支持,从2006年6月1日开始对宝真社区102例0~3岁婴幼儿建立儿童档案,请家长配合,从建立档案开始,宝宝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腹泻常见疾病算发病(以到医院门诊或住院为准),以出现危急生命症状算危重病,并请家长保管好就诊时的各种费用收据或发票,每个月进行一次资料收集登记,截至2007年6月30日,统计出该年内每名患儿发病次数、出现危重疾病次数以及在一年内医疗费用支出。然后算出该社区102例在这一年内的发病率(以每年发病4次或4次以上或出现危重病为阳性)、危重病例的比例及一年内医疗费用支出。再从2007年6月新建好0~1岁儿童档案,保留上一年0~2岁儿童档案,并开始对该社区的110例0~3岁的婴幼儿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并及时收集登记好婴幼儿发病次数、重病次数及费用支出(标准同上),到2008年8~10月统计出这一年每名患儿发病次数、出现危重疾病次数及一年内医疗费用支出,并核算出该年110例婴幼儿的发病率、危重病例的比例及平均一年医疗费用支出。对两组的这三方面作比较。

2 结果

通过社区健康教育,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见病的发病率、危重患儿病例例数、平均一年医疗费用支出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三方面的比较

3 社区健康教育措施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根据婴幼儿发育特点,把整个社区的婴幼儿分为两组,0~1岁为一组,1.1~3.0岁为一组。分组做好时间、内容的具体安排,定期做健康知识讲座,向婴幼儿家长或看护人教授婴幼儿安全保健知识及日常疾病预防知识[2]。

协助和指导家长制订婴幼儿膳食计划,监督家长和鼓励婴幼儿在多吃奶类及其制品的同时,把握好食品的种类和数量。

指导家长培养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根据年龄特点及季节特点安排一日的生活内容,如睡眠时间、饮食时间、活动时间(每日至少1~2 h的户外活动)[3]。另外,指导家长做好家庭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如经常洗头、洗澡、换洗衣服等。

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预防接种及定期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体格检查,1岁以内每年体检4次(生后3、6、9、12月),1.1~2.0岁2次(生后18、24个月),2.1~3.0岁1次(生后30个月)[4],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改变措施。

定期访视,每个月进行1次家访,对婴幼儿睡眠、饮食、衣着(特别适中)、卫生等习惯及家庭环境进行具体指导。并与其家庭保持电话联系,定时询问宝宝近期情况,家属也可随时来电话咨询。

通过指导,问卷式调查,评价,使每个患儿家庭都得到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并根据婴幼儿家庭对其宝宝在这方面的保健知识及日常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决定是否结束健康教育。

4 讨论

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家长的合理喂养、正确护理密不可分,很多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都与家长健康知识的缺乏有关,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是婴幼儿疾病的诱因。譬如:衣物的不及时添减可能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甚至肺炎等;饮食的不合理可能导致腹泻、肠炎、营养不良、贫血等;睡眠,家庭卫生环境等都与婴幼儿健康有着方方面面的联系。因此,对婴幼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

笔者对该社区的婴幼儿家长实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产生了良好效果,通过对患儿饮食、睡眠、卫生、衣着等方面的指导,提高了患儿的机体抵抗力,明显减少发病次数,降低危重患儿比例,节省了患儿家庭开支,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护理观念的推广,社区护理已成为护理学不可少的一部分,护士职责要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转向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少痛苦,集医疗、预防、护理于一身。但现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还缺乏政府的有效政策、财政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做好这项服务需要很大的人力、精力、财力,我院仅对一个社区婴幼儿进行了上门健康指导,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事实证明,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对疾病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建议政府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社区服务点履行好职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轮流到自己管辖的社区进行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4],且能有效地节约卫生资源。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2.

[2]桂月娥.社区护理干预在儿童晚发性佝偻病治疗中的作用[M].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65-66.

[3]石洪.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1-83.

[4]高同娟.社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和能力培养[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3):153.

[5]司凤梅,常杰.临床路径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3):73.

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3

儿童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贫血可导致体格及智力发育障碍,免疫力低下,继之并发多种疾病。对其发病原因和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本文对443名健康婴幼儿进行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出生,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系统管理的443名儿童健康婴幼儿,其中男245名,女198名。6个月~1岁健康婴幼儿257名,1~2岁年龄组186名。

2.系统管理方法:接受系统管理的婴幼儿,按照《北京市儿童保健记录》内容,分别在3、5、8月、1岁、1岁半、2岁时接受健康体检及血液检查。

3.血红蛋白浓度检测:分别在儿童3、8月及1岁半检查时,采集左手无名指末梢血液20 μg,应用多项目自动血球计数仪(型号KX21N,执信公司)进行常规血液检查。按照儿科学规定的诊断标准,0~2岁Hb

4.辅食添加调查:在测定的同时询问家长给婴儿添加蛋黄、米糊、菜泥、肝泥、肉泥等食品的月龄。在4~6个月添加上述食品为辅食添加及时。

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贫血检出率:婴儿6个月~1岁龄贫血检出率22.57 %(58/257),1~2岁检出率9.8 %(18/18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P0.05)。

2.喂养方式与贫血检出率的关系:6月~1岁时纯母乳喂养儿贫血检出率29.61 %(45/152),非纯母乳喂养贫血检出率为12.38 %(13/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P

讨论

小儿生长发育快,出生后的第一个生长突增高峰在1周岁内,到1周岁体重为出生时的3倍,血容量也相应增加约3倍,而血红蛋白增加2倍。血液的增加同时需要各种造血原料的充分供应,然而1岁内婴儿由于咀嚼和消化功能还不完善,饮食较单纯,铁的摄入相对不足,容易引起贫血。本次调查443例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检出率为17.16 %(76/443),其中6个月~1岁组检出率为22.57 %(58/257)明显高于1~2岁组。

是否及时添加辅食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有关。人乳含铁量极小,每升仅含1.5~2.0 mg,婴儿出生时储备在肝脏的铁到5~6个月也已基本耗竭,因此,如果婴儿6个月时没有开始添加辅食,特别是富含铁质的蛋黄、动物血、钙质、鱼肝油等,造成铁摄入不足,机体内储存的铁被用尽,就容易使婴儿机体内铁储存不足而引起贫血。在本次调查中发现,8个月组贫血婴儿大部分未能及时添加辅食或喂养不合理。由此可见,喂养方式的不合理对0~1岁组婴幼儿发病率有显著影响。

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不仅营养丰富,容易被婴幼儿消化吸收,而且还含有多种免疫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保护婴幼儿不易患病,从而减少体内铁的流失。母乳中含有乳铁蛋白有利于婴儿对铁的吸收。

2岁内婴幼儿消化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感冒或腹泻可使小儿的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功能降低,导致铁的摄入不足和吸收减少,患感冒和腹泻的几率增高,这些疾病又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从而增加患缺铁性贫血的机会。

合理饮食是预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手段,对基层人员培训以及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家庭和儿童集体机构的营养知识指导,开展健康教育营养知识宣传,传授辅食添加、平衡膳食的知识,改善不合理膳食结构,正确添加辅食,是保证各种营养供给、促使婴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婴儿期喂养以母乳喂养为最好,其次是配方奶粉。维生素C能加强铁的吸收,因此,婴儿4个月后应开始添加米粉、果汁、菜泥、蛋黄等。到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肝泥和肉泥,幼儿期时要注意偏食的问题。

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4

阿拉尔市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新型城市,美丽的塔里木河环绕着它,每年都吸引了很多的外来务工务商务农人员,而他们子女的保健工作是个缺项,我团就在这座城市中。在师、市领导和团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以促进“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为目标,把他们纳入流动人员子女保健管理范围,并将他们分为>1年为常住儿童管理,

1 流动人员子女卫生保健管理的具体做法

1.1 制定流动人员子女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流动人员子女管理制度,广泛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部分流动人员子女家长文化素质低对儿童保健不是很关心,有的嫌路远不来检查,我们利用各种形式针对性向广大流动人员子女家长进行宣传,从而提高他们对儿童保健知识的透明度,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儿童健康,以此提高儿童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参与保健的自觉性,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1.2 制定流动人员子女报告制度 各单位卫生员每月向团防疫站儿童保健室报告流动人员子女人口数,以保证流动儿童去向信息畅通,及时发现流动人员子女,使他们及时得到保健并办理《儿童保健》卡、册。另外动员流动人员子女居住地的群众发挥监控作用,主动向本单位卫生员报告。

1.3 扎实开展基础调查,为流动人员子女保健提供依据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我们认真组织调查城区,尤其是抓住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的儿童为重点对象,连队要以季节工、经商、寄居儿童等为重点对象,弄清流动人员子女的底数和类型。

1.4 坚持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我们每月组织由全团各单位卫生员和托幼机构的保健员参加的培训指导和资料管理学习班,授课内容是:小儿“四病”和传染病的防治、意外事故的处理,小儿五官、心理健康、膳食营养及卫生消毒等,通过培训他们既增长了儿童保健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基本操作的技术能力。

1.5 将流动人员子女保健工作与计划免疫有机结合在对流动人员子女实行有计划的免疫接种的同时。按“四、二、一”体检程序进行体检,体检时认真筛选出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定期进行复查,指导治疗直至治愈转为正常儿管理,在体弱儿管理的过程中,做到认真填写表、簿、卡册及病历。每年让他们和常住儿童一样进行一次全面的横断面调查,体检化验,并进行儿童营养体格发育评价,发现潜在的疾病及时治疗。开展儿童常见病防治和碘缺乏病防治,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了儿童的体质。使流动人员子女也能健康成长。

2 效果

通过以上的具体做法,5年来我团的流动人员子女保健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流动人员子女主动参保率大大提高。覆盖率达90.3%。2008年底与2003年底校正基数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体弱儿管理率19.5%上升为30.1%,缺点矫治率45.7%上升为60.2%,预防接种率60.5%上升为90.2%,佝偻病由18.6%下降至7.8%,贫血由25.2%下降至11.5%,肺炎由7.8%下降至2.2%,腹泻由20.6%下降至5.3%。重度营养不良由23.5%下降至3.6%,传染病发病率由5.1%下降至1.6%,婴幼儿死亡率由39.7%下降至22.22%,卫生保健各项指标逐渐上升,小儿“四病”的发病率逐渐下降,不断提高了流动人员子女的健康水平。

3 讨论

3.1 主管部门重视是关键 我团儿童保健工作管理的范围广,领导为给基层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气氛,结合师团连三级保健网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解决基层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提高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基层儿童保健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5

[关键词] 社区健康服务;儿童早期保健;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b)-0136-02

社区健康服务,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主体是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全体医师与护士是骨干,合理利用对社区资源,解决社区群众的健康问题,以满足社区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1]。虽然目前我国加强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但是在社区健康服务方面发展的还是比较欠缺的,尤其是在儿童早期的保健教育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没有被纳为社区公共服务的范畴之内。为了探讨社区健康服务对儿童早期保健的影响,该研究通过选取该市2009年7月―2011年8月登记的2 762名婴幼儿进行调查,发现社区健康服务对儿童早期保健有重大的作用,可以促进儿童的早期健康发展,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即选取该市登记的2762名0~3岁婴幼儿的资料,其中男1 260例,女1 502例,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儿童保健干预计划,告知所有参与研究的幼儿父母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2 方法

为所有参与研究的婴幼儿建立健康档案,记录1年内的健康情况。编制0~3岁婴幼儿的健康管理方案,规定其每天进行健康管理的内容、时间以及过程。管理按照评估、分类、指导以及预防接种四个部分进行。首先,对幼儿进行健康评估,根据健康检查情况,把他们分为发育正常、生理存在问题、精神发育迟滞三类。接着根据不同分类,进行不同的健康管理方法。对于健康存在问题的儿童,建议父母带其到医院进行诊治或者是采用相应的育儿手段。最后,按照规定制定免疫计划,并把预防接种的时间与健康体检的时间相结合。健康体检一般包括常规的生理及心理发育检查。若发现问题,建议转诊到上一级的医院。

在进行健康服务管理的过程中,自制调查表,对所有参与研究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访问,以了解幼儿父母的育儿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社区提供的儿童健康服务认知度。其中,父母的基本育儿知识掌握情况以百分制计算,而对社区提供的儿童健康服务满意度按10分制计算,>7分为满意。另外,在研究前后,对参与儿童早期保健的社区医师进行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测试,测试结果以百分制计算。

1.3 社区健康服务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监测社区健康服务的内容、健康服务的目标实施、健康服务的进度等。质量控制的方法有现场参与或考察,记录和报告,调查和审计,若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研究开始前对调查人员和社区医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有专门人员整理资料,所有资料双人录入。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幼儿父母的育儿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社区健康服务的满意度

根据调查显示,在进行儿童社区健康干预保健计划之前,仅有15.0%的幼儿父母对基础育儿知识基本掌握,而对儿童社区健康服务满意度为62.8%。而在计划实施之后,有46%的父母掌握了基本的育儿知识,对社区的满意度也上升到了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社区医师的儿童早期保健知识和技能考核情况

在儿童早期社区健康干预保健计划实施的前后,对50名社区医师进行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试。考试结果显示,在项目实施之前,其专业知识平均成绩是(71.2±8.9)分,其中合格人数41例,占82%;专业技能考试,平均成绩是(73.4±6.5),其中合格人数43例,占86%。而经过培训以及项目的工作锻炼之后,50名医师考试均合格,合格率100%,专业知识平均成绩是(86.5±8.4)分,专业技能考试平均成绩是(88.6±7.5)分。可见,社区儿童早期健康干预保健计划,可以提高社区医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见表2。

3 讨论

任何一个社会人的成长,都会受到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的共同影响,因此社区与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潜能开发有重要的影响[3]。尤其是儿童在0~3岁的时候,是大脑发育最快速的时期,其可塑性也是最强的,所以这段时间是儿童早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包括孕妇产前与产后的保健,儿童的营养、卫生保健与智力开发,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关爱,父母的科学育儿知识等内容,因此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每一个内容都会对孩子的早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儿童的早期发展主要面临的疾病是发育及行为障碍[4]。根据相关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对高危的发育偏离儿童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其症状,促进能力的发育,尤其是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以及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采取早期保健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社区的儿童健康服务非常重要。社区儿童健康服务不仅包括简单的体格检查、生长测量等,还要包括母乳喂养、初级心理咨询、育儿指导、营养指导、慢性病管理等内容,发现异常病症应建议其父母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5]。同时,采取社区-医院双向转诊服务,优化城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的医疗卫生资源。

根据该研究结果显示,社区儿童早期健康干预保健计划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医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让他们熟练掌握心理咨询、保健指导以及转诊制度。另外,社区的儿童健康服务也可以提高父母的基础育儿知识掌握程度,并提高对健康服务的认知程度。通过评估-训练-发展-再评估的模式,对儿童成长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测,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所以,社区健康服务对儿童早期保健具有重大的影响,应在广大社区中推行,并予以重视,这样才能促进祖国未来一代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水英.健康服务对儿童早期保健的影响[J].医学前沿,2012,2(4):77-78.

[2] 周指明,李瑞莉,邱德星,等.社区健康服务对儿童早期保健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4):229-230.

[3] 汪维.社区健康服务加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J].健康必读,2010(9):210.

[4] 郝波,赵更力.社区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服务及母亲养育行为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8):994-996.

婴幼儿保健知识范文6

关键词母乳喂养;现状;提高;母乳喂养率

1母乳喂养现状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的喂养方式。美国“2010健康人”制定的母乳喂养目标是,6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应达到75%[1]。但目前,美国、加拿大等科技、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母乳喂养都没有达到“2010健康人”中提出的标准,且母乳喂养率随产后时间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据统计[2],美国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只有14%。我国母乳喂养现状也不容乐观,各地区的婴儿6个月内的母乳喂养率普遍较低[3]。将纯母乳喂养行为坚持到4个月的产妇仅为16 .5%,而4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为45.3% ~61.0 %,到6个月时母乳喂养率下降到21.6%[4]。但都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提出2001至2010年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产后4~6个月母乳喂养率应达到85% 的目标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5-6],提高母乳喂养率工作任重而道远。

实际上,在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中,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奶、新生儿娩出后半小时内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很难很好落实。其一,当婴儿吸吮母亲的,不能获得乳汁时会哭闹拒吸。其二,产后疲劳、伤口疼痛、产妇不愿意、家属也无耐心让婴儿吸吮母亲,且不少医院由于产科人员缺乏,不能配备专门的护理人员落实好这项护理工作,只得仍然采取人工补奶[7]。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粉墨登场,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奶品商都大力宣传、积极赞助、免费馈赠及廉价销售各自的奶制品,加上奶粉销售商对配方奶的大力宣传,强化了孕产妇人工喂养的意识,使母乳喂养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乳汁分泌量,缩短纯母乳喂养时间,是爱婴医院护理人员考虑的主要问题。

2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①母乳是婴儿天然的最佳食品。母乳成分与热量适宜,易消化吸收,母乳的质与量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不断变化以适应婴儿的需要。分娩后最初2~4天内的乳汁为初乳,初乳稠色黄、脂肪含量较少,球蛋白含量较多,产后5~10天内所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过渡乳含脂肪量较高,蛋白质与矿物质逐渐减少,产后l0天所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所含蛋白质较低,而脂肪乳糖高。 ②母乳喂养降低了婴儿患病率。从母乳营养成分分析,母乳中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富含球蛋白及抗体,母乳喂养能提高婴儿的免疫力,降低婴儿的患病率。③母乳喂养降低了死亡率,减少后代谢疾病。④母乳喂养可增进母子感情,对母子双方都有利,母子频繁接触,有利于婴儿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育,还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婴儿吸吮的刺激可促进产妇子宫复旧、避孕,对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等有重要意义。⑤母乳新鲜无污染,温度适宜,经济方便,节省家庭开支。

3如何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措施

①开展对产科、儿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以宣传母乳喂养的新知识和方法。Jones DA等研究已经证明[8],医务人员对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和行为干预能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同时应扩大母乳喂养宣教覆盖面,家属也应知晓有关母乳喂养知识以加强产妇的家庭支持。②在宣传母乳喂养优越性的同时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和保健知识。③纠正或改善异常,按摩;增加喂奶次数,按需哺乳促进乳汁分泌。④淡化人工喂养意识,通过报纸、电视、因特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母乳喂养知识。⑤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对于从事妇幼保健及有关人员,应加强业务培训,尤其是知识的更新。⑥保证产妇休息好,精神愉快;保证合理、科学的饮食。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倡导的最佳喂养方式,优于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等其他喂养方式已是被科学证明的事实。母乳喂养不仅有益于孕产妇的身心健康,更是对婴幼儿的心理、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以及增强母婴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探讨方便、有效、可行、易于接受的干预措施以增强相关人群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增进母婴健康,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ealthy people 2010.Washington,DC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Public Health Service,Office of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Health,2000.

[2] Sheehan D,Watt S,Krueger P,Sword W.The impact of a new universal postpartum program on breastfeeding outcomes[J].J Hum an I actation,2006,22(4):308-408.

[3] 许厚琴、金辉、朱丽萍.上海市母乳喂养率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3):183-184.

[4] 张文坤、郝波、王临虹.中国部分城市社区婴幼儿母乳喂养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14-16.

[5] 赵耀、黄磊、张 正 等.2002年北京市2岁以内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1):46~49.

[6] 刘一心、黄荣彬、江海萍 等.深圳市母乳喂养现状及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6):574-576.

[7] 叶桂香、黄帼英、黄彦清、翁丽、林燕芬.喂哺用具的改革与预防新生儿错觉的临床研究.2004(4):300-301.

[8] Jones DA,West RR.Efect of a lactation nurse on the succcess of breasfeeding a randomized Controldtriol.JE -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1986,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