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健康管理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健康管理现状范文1
关键词:流动儿童 保健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568-01
儿童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心工作,儿童卫生保健指标成为衡量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我国人口素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的健康状况。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步入了人口流动迁移最活跃的时期,大量流动儿童涌入城市,儿童卫生保健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卫生保健问题与城市文明进展的进程紧密相关,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得到了政府的重视。
据调查表明,在2010年初中国流动人口高达2.11亿[1],其中流动儿童占25%左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十几年都将是我国人口流动快速增长的时期,导致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1 儿童保健国内状况及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日新月异的改进,儿童保健受到的重视日趋广泛。目前社会的显著特征,表现为人口的频繁流动和迁移等。流动儿童保健应该更加具有优质、多层次的特征,预防保健专家在分析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时指出,儿童保健服务主要存在经济取向、专业导向与基本保健需求的矛盾[2],导致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比户籍儿童差。流动儿童的居所无法集中,管理的难度比较高,由于居住环境、家庭经济条件、抚养人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异,导致对抚养儿童的观念也各不相同。绝大部分抚养人没有掌握科学的喂养方式,很多人都以为儿童主要吃饱、睡好就可以,认为儿童说话走路是自然的生理现象,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所以开展流动儿童保健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 流动儿童保健现状
流动儿童看护人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大多只是初中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普遍不高,缺乏全面的健康知识。大部分看护人在添加辅食、纯母乳喂养、补钙等方面的知晓率相当低,甚至对相关政策及流程的了解也比较少。流动儿童发生多种营养性疾病、感染疾病、贫血、缺乏维生素、死亡现象非常多。陈刚[3]等人对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进行调查,得出46%的调查对象家庭月平均收入在800~1500元之间,看护人在添加辅食、纯母乳喂养、补钙等方面的知晓率为44%,流动儿童的贫血检出率为20.91%,明显高于户籍儿童的11.83%,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死亡原因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3 流动儿童保健影响因素
流动儿童保健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比如: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区域政策无法协调、卫生服务管理无法提供有力的扶持、无法控制非法接生现象等。流动儿童保健比较明显的问题为[4]:经济收入、保健信息缺乏、流动性比较大、忽视儿童保健措施等,以上的原因导致流动儿童卫生保健利用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建立“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员管理”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社区流动儿童免疫建证及接种率。
4 流动儿童保健问题的解决方法
4.1 加强社区医师的日常工作。作为社区医师应该掌握儿童的流动情况,为散居的流动儿童建立完善的保健档案,落实每一项日常医疗服务工作,通过不同的渠道在社区中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使儿童监护人可以认识到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其中,配合医学人员做好育儿知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育儿知识水平。
4.2 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工作。儿科医师与保健专业人员,应该发挥领导作用,在各个地方区域实施国家与政府提供的政策。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力度,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流动人口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供更多的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经费,了解流动儿童的真正情况与需求,使流动儿童与户籍地儿童享有相等的保健服务。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不断建立与完善流动儿童电子档案,并将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纳入医疗卫生工作考核中。
4.3 提高全科医生的专业素质。在儿童社区保健工作中,全科医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作为全科医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正确诊断儿童疾病,提高基层保健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儿童保健宣传方法,提高流动儿童保健的积极参与程度,使社区、教育各个工作部门为加强医疗卫生而共同努力。
5 体会
流动儿童的分布失去平衡,大多分别在经济比较发送的大城市,家庭收入、居住环境等关键因素,使儿童保健状况与户籍儿童存在很大的差异。流动儿童的建卡率、儿童保健服务远远比不上户籍儿童,出现多种营养性疾病、感染发病等不良现象也多于户籍儿童。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母亲的工作情况组成了影响流动儿童系统保健服务的关键因素,特别是父母的语言能力、文化差异、经济条件、医疗保险对移民儿童的保健服务水平影响更大。
我们应该帮助流动人口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家庭儿童保健与计划免疫意识,合理降低儿童健康体检与系统保健管理的费用,为儿童提供经济、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将流动儿童卫生保健当作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工作,以提高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率。通过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掌握我国儿童健康知识普及的现状,分析关键的流动儿童保健因素,从而不断创新健康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 高春梅,杜亚平.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1(08):967-970
[2] 金春华,杨慕兰.新世纪城市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11,09(02):283-285
儿童健康管理现状范文2
【关键词】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干预方法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04-02
随着城市的进化和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大量地涌入城市,随着打工人员进入城市,其子女也跟着在大城市居住,这也导致流动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因为城市流动儿童的监护人一般存在文化水平低、经济能力差等状况,所以国家对于城市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问题非常重视[1]。本文就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和相应的干预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三阶段分层抽样法,在本市人口较为密集的社区分为街道-乡-村的层次进行抽取,并且保证年龄为0-1岁、2-3岁、4-5岁的儿童比例大致相等,各占三分之一。共选得流动儿童1032例,所有儿童的户口均不在本市,且年龄未满5周岁,在本市居住的时间大于半年。对其监护人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儿童家庭状况、保健状况以及监护人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等。
1.2 质量控制:本次抽样调查的调查员主要由本地的妇幼保健人员来担任,在进行调查之前先接受统一的上岗培训,并且由省、市专家建立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有效的、规范的、科学的现场质量监控。由区级专员对于所有抽样调查问卷进行二次审核,以查出是否存在逻辑性错误,以此来保证抽样调查问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2]。
1.3 建议干预方法:①建议干预方法由小到大,从街道到社区再到城市,由固定医院为流动儿童提供定期的免费身体检查,以此来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起到早检查、早发现、早预防的目的。②由于流动儿童的监护人一般工作较忙,所以让其参与健康讲座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建议具有针对性的对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发放健康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儿童的健康保健知识、科学的体检流程和自检方法等。③在街道、社区、城市设立相应的健康知识宣传栏,以醒目的方式宣传流动儿童健康教育知识,让儿童及其监护人能够注意到这些内容,鼓励其参加定期体检和健康知识培训。④在每个社区卫生站配置相应的健康检查设备,定期检修,保证儿童可以随时进行体检,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帮助。⑤对于免费接种的疫苗,社区卫生服务站要监督每一位儿童的监护人带领儿童前来注射,对于付费接种的疫苗,则根据流动儿童家庭自身情况,建议但不强制其接种。若流动儿童家庭情况困难,则要考虑进行爱心帮助,免费为其接种疫苗[3]。
1.4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且对数据进行纠错和检验,再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流动儿童资料:本次共调查5岁以下流动儿童1032例,其中男孩564例,女孩468例,平均年龄为(3.45±0.99)岁。对流动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文化程度筛查得出,文盲共107例,小学文化为569例,初中文化为209例,高中及以上文化为149例。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者占总数的15.7%,1000至2000元者占总数的55.2%,2000-3000元者占总数的21.1%,3000元以上占总数的8.0%。
2.2 卫生保健现状:根据对1032例5岁以下流动儿童的近期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仅有68.2%的儿童建立了保健档案,而仅有67.2%的儿童在过去1年的时间内接受过健康体检,而在这45.5%的儿童中,过去一年健康体检次数小于4次的占了85.9%,超过4次的仅为14.1%。根据我国对流动儿童的体检合格率的规定来看,仅有45.5%的儿童体检次数合格。1032例流动儿童中,共896例儿童建立了免疫接种卡,占总数的86.8%,共966例儿童接受过疫苗接种,占总数的93.6%,完成国家规定的五苗接种(糖丸、麻疹疫苗、百白破、卡介苗、乙肝疫苗)者共732例,占总数的70.9%。共有12.8%的儿童在过去2周内有腹泻表现,在发病后去医院接收治疗的儿童占腹泻儿童总数的42.4%,共有35.1%的儿童在过去2周内有咳嗽表现,在发病后取医院接收相应治疗的儿童占咳嗽儿童总数的39.8%。
3.讨论
5岁以下流动儿童的数量在城市中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国家对于儿童保健十分重视,而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因经济与文化水平有限,往往会忽略儿童的保健问题。本文就对5岁以下流动儿童的保健现状以及相应的干预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发现流动儿童的体检达标率、健康资料建档率均比城市儿童低得多,这也说明其监护人的健康意识不强[4],导致儿童在患病后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也无法确保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成长。
对5岁以下流动儿童的保健干预主要着重于儿童的监护人的健康知识教育与体检倡导,社区以及相关的卫生组织要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普及并严格管理儿童健康档案的成功建立,并且鼓励流动儿童监护人携带儿童到指定医疗服务点进行健康体检,保证尽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家庭有困难、工作繁忙的家庭还需要进行上门服务,保证每一个流动儿童都可以接种国家指定的疫苗。医疗机构可以定期进行儿童健康知识咨询以及讲座,让监护人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一些关于儿童保健的有效措施和科学的方法。总之,大范围而深入的保健知识的宣传、完善的卫生检查设备、贴心的服务是提高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状况的最好措施,各级卫生服务人员要着重关注流动儿童的保健问题,为儿童的茁壮成长付出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 丁文清,赵美兰,李瑛.银川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卫生保健现状及影响因素[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4):504-506.
[2] 闫淑娟,陈欣欣,段建华,等.北京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状况与需求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5):542-543.
儿童健康管理现状范文3
[关键词] 托幼园所;儿童;体格发育;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 R1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9-012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physical condition of children from nurseries and kindergartens in Xixiangtang district. Methods Physical examination data of children from 2 to 6 years old in nurseries and kindergartens from 2010 to 2015 were vertically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Over the 6 years, the height (length of body), weight, and qualified rate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2-6 year-old children in Xixiangtang showed a significantly ascending tendency (P
[Key words] Nursery and kindergarten; Children; Physical development; Physical condition
一个地区托幼机构儿童的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地区经济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1]。为了解西乡塘区集体儿童体格发育、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为儿童保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0~2015年南宁市西乡塘区2~6岁在园集体儿童健康体检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来源于2010~2015年南宁市西乡塘区24所托幼园所2~6岁在园儿童每年健康体检资料,包括身高(身长)、体重、视力、龋齿、血红蛋白等。
1.2 方法
1.2.1 测量方法 每年9~11月由儿保医生对在园儿童进行体检,体重、身高(身长)的测量参照WHO推荐的儿童身高、体重测量标准统一测量。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视力筛查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式自动筛选(验光)仪,对儿童屈光状态进行检查。利用口镜及探针口内直视进行龋齿检查。
1.2.2 评价标准 体格评价标准采用WHO推荐的2006年0~6岁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其中年龄比体重(身高)大于或等于平均值(x)分别为体重(身高)达均值。
1.3 诊断标准
1.3.1 肥胖 依据WHO推荐的标准,超过按身高(长)所测标准体质量>20%即视为肥胖,且排除继发性肥胖[4]。
1.3.2 营养不良 ①低体重:年龄别体重(W/A)小于两个标准差(x-2s);②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高(H/A)小于两个标准差(x-2s);③消瘦:身高别体重(W/H)小于同年龄同性别的两个标准差(x-2s),式中W-体重;A-标准值;H-身高[5]。
1.3.3 贫血 以6个月~
1.3.4 龋齿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1997)龋齿的诊断标准,龋齿:牙齿、窝沟点隙或光滑呈明显的黑色或棕黑色,表面可有粗糙感 ,釉质下有明显的破坏或明确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计为龋病[7]。
1.3.5 视力不良 视力不良包括弱视、斜视及屈光不正(远视、近视和散光)等,判断屈光异常参考标准:S表示眼的球镜屈光度:2~3岁≤-1.0或≥3.0,4~5岁≤ -1.0或≥2.5,6岁≤-1.0 或≥2.0;C表示眼的柱镜屈光度:C>1.0[8]。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体格发育状况
身高、体重超均值率由2010年的47.80%、35.75%上升到2015年的52.82%、42.17%,身高超均值率增长了10.50%,体重超均值率增长了17.95%,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708,32.042,P
2.2 儿童营养状况
本区托幼园所儿童营养状况逐年改善,各类营养不良患病率逐年下降,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患病率分别由2010年的4.08%、3.10%、3.51%下降到2015年的2.91%、1.13%、1.64%;肥胖率逐年增高,由2010年的1.95%上升到2015年的3.56%,上升了82.5%,上升幅度较大(χ2=24.93,P
2.3 儿童健康状况
2.3.1 儿童贫血患病率 儿童贫血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以轻度贫血为主,贫血患病率由2010年的7.94%下降到2015年的6.11%,下降了23.05%(χ2=11.45,P
2.3.2 儿童主要健康问题排序 居前5位的是龋齿、视力不良、贫血、肥胖、低体重。龋齿患病6年来稳居首位,2014年达52.11%。视力不良、肥胖患病率逐年增高,2011年视力不良超过低体重排在第3位,2014年超过贫血排在第2位;2012年肥胖超过消瘦排在第5位,2014年超过低体重排在第4位。低体重、消瘦、生长迟缓逐年下降,6年来分别下降了41.66%、53.27%、63.54%。见表2、3。
3 讨论
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是衡量人群健康状况的最敏感指标,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身高、体重等检测指标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是儿童营养状况的重要反映[3]。
3.1 儿童体格发育、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随着南宁市经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及家长保健意识增强,不断规范和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尤其是从2011年5月1日开始南宁市大力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儿童保健工作落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统一体检项目,其中免费范围有:免费做常规体检、儿童营养评估和血红蛋白(Hb),体检资料完整,统一建档,统一审核,为全市儿童提供标准、方便、可及的儿童保健服务,能按指定检查时间及时监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水平逐年上升趋势,营养状况逐年改善。
3.2 营养不良与肥胖并存,肥胖问题突出
2011年儿童肥胖率为2.2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4],2015年达到3.56%,低于北京市儿童(4.59%)[5]。肥胖不仅与成人期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6],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诱发脂肪肝、免疫功能低下、性早熟等疾病,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大量研究表明,许多成人肥胖始于儿童,学龄前肥胖儿童在成年期发生肥胖的危险性是非肥胖儿童的20~26倍,学龄肥胖儿童是非肥胖儿童的3.9~5.6倍[7]。因此对肥胖儿童应积极进行干预。生活上制定平衡膳食和适当的有氧运动,提高家长科学喂养。定期对儿童测量身高体质量,发现有超重和肥胖儿童,建立超重、肥胖儿个案记录及健康档案,及时追踪,专人管理。而对肥胖儿应注意改进饮食行为、规范饮食内容和生活方式结合的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特别对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制定每天营养配餐(控制吃的数量、讲究吃的营养质量和合适的饮食方式)与配合适宜的运动量等,定期对其进行监测[8,9]。2015年营养不良率为5.67%,低于2007年甘肃省陇西县报道的7.85%,但明显高于北京报道的0.78%,表明不同地区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特别与经济发达的地区比相对落后。
3.3 高度重视学龄儿童龋病预防
龋齿也是目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特别是乳牙期和换牙期后如果防治不当可引发儿童多种疾病。由表2可见西乡塘区托幼园所儿童龋齿平均检出率为45.69%(8496/18594),明显高于深圳市儿童(8.74%)[8],而低于丽水市儿童(53.1%)[9]。乳牙龋病与口腔卫生差、高频率摄入高糖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虽然本区从2012年以来对部分托幼园3~6岁儿童进行氟化泡沫防龋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预防龋齿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10]。
3.4 重视儿童视力筛查工作
由表2可见6年来西乡塘区集体儿童视力不良患病率增加了15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5 防治儿童贫血
儿童营养性贫血是全球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而缺铁性贫血是中国儿童贫血的主要因素,6年间,本区通过加强托幼园所的营养管理、科学喂养知识的普及,儿童贫血患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患病率仍比发达城市高(丽水3.0%,深圳3.20%),低于本市江南区集体儿童贫血患病率(13.21%),提示儿童贫血的预防工作仍应保持并加强。合理膳食和强化健康教育工作是预防贫血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西乡塘区集体儿童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但龋齿发病率较高,视力不良率及肥胖率有上升趋势。应继续关注儿童营养问题,加强托幼园所儿童健康管理,对龋齿、视力不良、肥胖和贫血的预防与干预是今后托幼机构保健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曹菊华,吕玉娥,徐石玉. 曲靖市2995名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分析[J]. 中国校医,2011,25(11):828-829.
[2] 刘湘云,陈荣华. 儿童保健学[M]. 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94-753.
[3] 陈光虎,王甜甜,王庆. 荆州市市直托幼机构儿童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555-5557.
[4] 刘湘云. 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1):465.
[5] 闫淑娟. 1998-2007年北京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3):336-338.
[6] 李辉. 小儿肥胖的流行病学[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 19(3):129-130.
[7]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M]. 第2版.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443.
[8] 谢淑娴. 2009-2012年深圳市龙岗区某街道托幼儿童体检资料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2013,19(10):785-786.
[9] 周小燕. 丽水市城区2003-2012年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5):689-690.
[10] 韦雪香. 南宁市江南区2-6岁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6):539-540.
[11] 和玉琴. 丽江市农民工幼儿圆儿童体检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495-1496.
[12] 沈朝霞. 象山县0-6岁儿童体格现状调查[J]. 浙江预防医学,2010,22(12):75-76.
[13] 杨明勇. 3~6岁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4,27(1):45-46.
[14] 划恩庆,王伟,王志,等. 天津市城乡46357名7岁以下儿童体格调查[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6):619.
儿童健康管理现状范文4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高度重视对儿童权利保护是政府、社会和家庭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对儿童权利保护首先必须清楚我国儿童现状问题。
据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儿童是指0¬—14周岁孩子【1】,中国人口调查中划分年龄阶段的第一档也是0—14周岁【2】。所以本文所指的儿童概念是指0—14周岁的我国大陆孩子(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所以本次调查的人口数量比较新的也是比较准确的数据。全国人口中(未包括港澳台地区),0—14周岁的儿童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周岁儿童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3】。
(一)教育方面
我国近2.7亿儿童中未入学率约1%,也即大约有270万儿童失学,这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儿童【4】。我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1990年的96.3%提高到2000年的99.1%;小学5年巩固率由1990年的71.4%提高到2000年的94.5%;小学净入学率中女生为92%,男生为90.2%;中学净入学率中女生为48%,男生为52.2%【5】。由于发展不平衡,我国贫困地区仍有适龄儿童无法入学。
(二)健康卫生方面
我国有许多贫困儿童由于家庭经济贫困而得不到良好的健康营养与卫生医疗保证。营养不良的儿童约占9%(占儿童总人数,1997—1999年数据),相对于年龄体重不足的儿童10%(占5岁以下儿童的比例,1995—2000年数据),相对于年龄身高不足的儿童17%(占5岁以下儿童的比例,1995—2000年数据)【6】。
儿童卫生保健方面投入不足,虽然在儿童计划免疫项目增加了乙肝疫苗、水痘疫苗等的接种保证了儿童的健康成长【7】,但农村中的医疗水平有限、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农村儿童保健方面出现了严重障碍。中国儿童现在有7.6万人感染艾滋病【8】,虽然相对于全国儿童总数比例不高,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三)儿童福利院服务方面
1995年全国共有儿童福利院73所,收养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7000多名【9】。全国有托儿所、幼儿园共18万家,在园儿童2711万人,教职工共116万人,其中教育者87万人【10】。对流浪儿童的服务由过去通常是纳入收容遣送范畴改为专项的儿童福利范畴,到1997年底,全国已投入资金8000万元,建成72个这样的场所,能为流浪儿童提供健康检查、医疗、衣食住、非正式教育、心里咨询和行为偏差矫治等多方面服务【11】。
(四)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农村儿童有23200万人,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农村平均每四个儿童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结构如下:
从这图中可以得到农村留守儿童(0—14周岁)为4799.5万人【12】。
2、我国儿童福利政策与分析
为了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国家通过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享受抚养人的连带社会保险等几个渠道,推出一系列保障儿童健康、教育的措施【13】。
这些措施有成效也有不足,分析如下:
(一)儿童保健与儿童计划免疫
儿童保健与儿童计划免疫旨在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成长,从小就预防疾病做到了从源预防,成效非常大。
在计划免疫项目有一些项目是免费接种的,但也有一些是收取费用的,虽然近几年来扩大儿童计划免疫项目,但新增的大多需要收费,本文认为收费不可取。职工子女的接种劳务费可由家属医疗或子女筹医疗项下部分报销【14】,而且职工族收入高又稳定,可以支付得起这项开支。可农村子女的这项计划免疫费用是家庭生活开支,虽然金额不大,但也是不小数目,农村农民由于“近视”效应,认为花费金钱去做免疫不划算,更有令人费解的是打三针预防就打一针或二针,原因是“打了这个没用,没有看到孩子异常,挺健康的,少打一阵可以省些钱买包奶粉”。
农村儿童保健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乡村医生医疗水平和设备大大提高和改善,儿童的健康得到了很大的保障。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方面投入不足,医生得不到良好的培训和生活保障,医疗设备也相对落后,这一点城市儿童保健做得比较好。所以农村儿童保健事业不容乐观,大多数医生不具有本科学历,许多医生只是跟其他医生做了一二年学徒,参加医生培训个把月就在当地开个诊所,其中有不少是庸医,值得政府和社会关注。农村中缺乏一支良好素质的技术医疗队伍和良好医疗设备是制约农村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直接因素。
(二)儿童抚育津贴和儿童福利设施
凡领取独生子女证的职工独生可以享受儿童抚育津贴,而且可以享受托儿补助费【15】,而农村儿童则不能享受抚育津贴。在英国,国家为家庭内第一个子女(未满16岁,学生未满19岁)每周发放10.4英镑(约合15美元)的津贴,其余子女每人每周8.45英镑。此外许多国家的政府还为婴儿提供一定的食品和婴儿用品或者提供相应的现金补助,这些津贴都是给本国国民所有的儿童【16】。这一点我们还做得不够,有些观点认为给所有儿童提供津贴有两个障碍,国家经济实力和家庭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国家经济基础条件方面本文想指出“少儿强则国家强”,我们国家若想更强大必须让儿童“强大”,从本文第一栏中儿童健康、卫生现状可以发现许多儿童有营养不良、体重不足、身高不足等欠缺,用一部分财政预算给儿童津贴上从国家长远战略考虑非常值得,关于如何保证津贴费用真正到儿童身上,下文再做论述。无论哪个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无贵贱,农民子女有权利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用家庭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来限制儿童平等享受儿童抚育津贴是错误的观念,国家有责任保护每一个儿童的权利。
在儿童福利设施方面国家加大投入,目前已经建立起比较规模的托儿所、儿童福利院等,但是农村的儿童福利设施相对比较落后,从上文指出的农村留守约有5800万可以看出农村儿童福利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三)儿童免费教育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六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从2007年开始,全国开始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只交书本费即可,从理论上保证了全国所有儿童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事实上,我国仍有许多儿童失学和辍学,如上文指出我国约有270万儿童失学,大部分是农村儿童,中学净入学率比小学经入学率低,儿童的教育不仅关系到儿童的一生也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兴衰。保证所以儿童能够真正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儿童失学有重要的原因是家庭经济贫困所导致的。家庭经济贫困使有些父母支付不起孩子的书本费及相关费用,同时有些儿童因为家庭经济贫困引起了内心的自卑感不能与同学相处从而导致失学和辍学。
(四)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福利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留在农村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他们一般由祖父母、亲戚、邻居等照顾。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十分大,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祖父母年龄大,知识水平低根本不能教育和监管孩子,他们只能督促不能教导,在亲朋好友家的那些留守儿童,因为不是自己生的小孩,往往不会尽心教导。许多家长也知道这一点,可是他们最无奈的事“要想出去赚钱,孩子不放在祖父母、亲朋好友家管放哪管”。可见农村的儿童设施水平比较低,政府对留守儿童问题不够重视,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人身权、受监护权、发展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社会福利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儿童和农村的权益。
四、加强儿童社会保障的措施
国家对于保护儿童权利的许多措施取得很大的成效,儿童的整体平均素质和健康水平有很大提升,但由于政府把保护儿童利益放置于保护妇女权利一起,限制了儿童社会保障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目前儿童社会保障覆盖面比较窄,农村有许多儿童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及失依儿童的社会保障做得不够到位,究其深层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导致许多儿童失依与留守农村。有些观点认为儿童的生活水平不能与国家挂钩,这是家庭家长原因怨不得人,国家没有太大责任在保护儿童权益身上,不能破坏游戏竞争规则。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核心目的是倡导拉开距离,保证竞争的不对称性。中国人有一种弊病观念:自己富,则不希望别人富,喜欢别人都穷;自己穷,不希望别人变富,自己不能富则希望人人都穷,这里不做讨论。认为国家没有太大责任保护儿童权益的观点不可取,完全忽视了国家、政府的社会责任。每一个儿童的事都不是小事,不能因为个例而忽视,国家有义务保护每一个儿童的权益不受侵犯和损失,保证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同时社会和家庭也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儿童权益,本文从政府、社会、家庭三方面分析如何加强儿童社会保障。
(一)政府方面
1、儿童计划免费免疫与加强儿童保健投入
扩大儿童计划免疫项目,普及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等的接种,对计划免疫内的项目全部实行免费。由国家财政预算拨付,同时增加预付新疾病的财政预算,防止新增的疾病对儿童健康造成威胁,延长儿童免疫年龄,保证0—14周岁儿童均可获得免费免疫,切实从源头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增加对儿童保健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儿童保健投入。农村农民对卫生健康方面并不熟悉,从上文数据可以看出,农村由相当一部分儿童存在营养不良,体重不足,身高不足等健康问题,如何消除这些健康问题是政府的一大任务。加大投入,培养一支素质比较高的农村医疗队、巡回各个乡村,免费为农村儿童做健康咨询,推广营养配餐,保证儿童营养健康;培养农村当地医生,提高农村医生素质与技术水平,严厉打击农村的庸医与高收费情况;加大对农村医疗设施投入,更新医疗设备,特别加大对儿童常见病门诊的投入,降低医疗费用;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配备1名或若干名专业医疗师,维护当地儿童的健康权。
2、扩大儿童抚育津贴范围和改善儿童福利设施
(1)扩大抚育津贴范围,保证农村儿童也可以享受抚育津贴,给每一个0—14周岁儿童发放现金或购物券津贴,由于农村许多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可能会把儿童现金津贴转化为生活所用。为了保证儿童津贴真正服务于儿童可以发少许现金津贴,更多的发放购物券:0—3周岁发放奶粉购物券,由家长持购物券到指定的若干奶粉超市购买奶粉,边远山区的由超市运载到村委会,然后家长持券购买,这样可以减少家长变卖购物券;4—9周岁发放营养配餐购物券,由家长持购物券到指定地点购买;10—14周岁发放食品如鱼、肉等购物券,由家长持购物券到指定的地点购买。
这里须指出一点比较好的奶粉和营养配餐一般都只是超市有,所以家长也比较愿意上超市为孩子购买。但农民没有去超市购买肉、鱼等食品习惯,一般都认为集市比较便宜又方面。可以在乡镇集市设立一换券站点,持券者持食物到站点,站点服务员见物换券给予现金补贴,站点服务员由当地银行在每次市集时派出一名工作人员即可,这样就可以避免家长因缺乏购物的选择性而不去购物,也考虑到购物券不能在自由市场流通。在这里有人会问要是这家长到站点换券之后再把食物退回买主而把钱变为他用,那该如何?首先要明确农民并不是不想为孩子营养着想,而是怕麻烦,担心在指定地点购物吃反亏,所以才不去购物而想着变卖购物券。如果给予他们方面,自然会取得预期效果,如果真是人人都是那样换到钱而退货那就真没办法了,除非看到孩子吃到食物,否则什么措施都没用,购物券更多的考虑到家长是为孩子健康着想的。
对于担心给农村儿童发放抚育津贴而引起计划生育政策难以落实,只要把抚育津贴和母亲节育联系在一起即可,母亲在一年内节育后,她的孩子即可获得儿童津贴,这样既可以把计划生育真正落实到农村,也可以保护儿童健康成长(关于母亲节育年限可以视各地具体情况而定)。
(2)增大对农村儿童福利设施的投入,缓解农村失依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救助问题。从农村中每4个儿童中就有1个儿童是留守儿童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儿童福利系统是非常脆弱的。本文认为我国的福利设施建设更多是从城市角度出发的,政府及多数人认为城市时非常必要建设儿童福利设施。因为城市人“不善良”,大多数城市人不愿意照顾他家孩子、收留街上浪儿,城市居民一般都有工作,也没有时间照顾儿童,所以必须给城市中的儿童提供福利帮助。而农村人民因为善良,看见流浪儿动了恻隐之心会收留,也会愿意照顾他家小孩,农民因为时间比较空闲所以本家孩子可以很好照顾,把整个农村看成是儿童收养站,所以农村中儿童福利设施比较少。其实应该加大对农村儿童福利设施的投入,给农村失依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直接的帮助。同时也可以减少农民的经济负担和外出工作农民的后顾之忧,如农民工的孩子有比较好的安置,他们就会安心在城里工作,农民农忙的时候也可以专心耕作。
3、儿童教育全免费与免费午餐
(1)虽然我国实行免费九年教育,但还是有一部分儿童因为贫困而失学。对于九年义务教育不仅学杂费免除而且要免除书本、资料费,免费提供书本和相关资料(考虑到国家经济条件,小学不提供相关书籍,初中每门课程提供一本辅导书)。给贫困生提供生活补助、助学金、奖学金,而且要落实到每一所中小学(从笔者角度出发,当地县城乡村中小学暂无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生活补助也很少有,但并不代表学校没有贫困生,而是没有这项资金)。让每一位贫困生不会因为贫困产生自卑感和失去自信心而失学。
取消小学和初中生不能留级的规定,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智力的差异性,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鉴于目前我国的经济条件,实行全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和补助有很大的困难,但至少要保证小学要全免费和补助。因为小学生往往没有判断力,很高兴能不去学校上学,要是家长因为贫困而不关心孩子学习则会产生很大的失学率。如果国家不介入会使义务教育不能落实到每一个儿童身上,所以必须对小学生一定要“狠抓”。至于初中生已有一定的判断力,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更多的会主动争取。
落实教育公平的政策,改善外来民工子弟就学条件。政府要统筹管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待遇,增加教育设施,降低收费标准。有条件的可利用已有资源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放宽按户籍入学的政策,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在父母工作地入学。
(2)在乡村中小学提供免费午餐,推广营养配餐,既可以节约农村家庭开支也可以保证儿童营养健康,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4、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加强农村治安建设
留守儿童大量存在和不断增多的原因,儿童卫生健康和教育问题的产生,主要都是农民生活贫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收入增多自然会给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与健康饮食,同时也不会“丢妻弃子”离开农村到城里打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的措施。为此,各地党委和政府要想方设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尽快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
政法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净化农村社会环境。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犯罪、吸毒、等不良现象在农村大量存在和扩散,这些丑恶现象的存在对留守儿童非常不利,他们缺乏判断力和控制力而容易陷入困境,所以执法部门必须对农村治安加强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不良行为,保障农村儿童生活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
(二)社会方面
目前,我国许多公共服务部门逐步开始市场化,官办机构竞争导致了分层日益明显,拥有众多资源的机构收取高费用,于是可以投更多的资金用于改进服务设施(从而再次提高收费标准),而资源较少的机构则因为缺乏资金而难以发展,服务水平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已经为贫困者获得公共服务设置了经济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力量则是填补公共服务缺口的一种重要方式,政府必须支持社会力量的救助措施。
1、改善儿童福利机构管理
本文主张政府建设福利设施,然后由社会力量管理福利设施,但同时也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儿童福利设施领域,这里不再赘述。在儿童福利机构中,改变政府“万能型”的儿童福利行政模式,寻求管理模式社会化、资金来源社会化、服务队伍社会化的新型福利模式【17】。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服务队伍管理福利设施给儿童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配备专业医疗师、心理专家解决儿童困惑和心理阴影。社会应该关注福利院中儿童的成长,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不友善,帮助儿童走出心理困境。农村福利机构更多地关注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在管理儿童过程中实行“一对一”管理模式,并不是要求为每一位儿童配备一位服务人员,而是在管理过程中实行个性化管理而不是大众化管理,那样会陷入“万能型”政府行政模式。
实行资金来源社会化可以扩大资金来源,保证儿童福利机构正常运转。
2、保护失依儿童权益
失依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生身父母和其他具有亲情关系的成人照顾的儿童,他们或是由于父母亡故;或是由于法律原因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共同生活;或是其他各种原因无法得到成年人的正式照顾(更多是流浪儿童),只能由社会中的他人或是福利机构帮助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18】。对于失依儿童推行福利社会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让失依儿童有所“依”除了儿童福利院收养,更多的让社会家庭接纳,让失依儿童体会到“家”的温暖。对于家庭收养失依儿童办法在下文讨论。
3、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作用
在社区内加强各户家长合作,把留守儿童组成几个队,并由当地服务机构或志愿者带领,家长参与监护。引导儿童积极参与思想道德的修养活动,使脱离学校和家庭的留守儿童能在社区继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4、发挥学校教育功能,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
学校要增强孩子对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留守儿童要给予特殊的关怀,应配备心理老师,以便于对留守儿童及时疏导教育,建立留守子女家长(监护人)与学校的定期联系制度。实行多向管理,真正形成家长、学校、临时监护人共同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系统。
学校要多活动,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许多留守儿童因为缺乏母爱或父爱而变得沉默寡言,学校应该帮助他们走出消沉,培养以学校为家,以同学友情为关爱的制度,多开展一些班级、校级集体活动,提高儿童的合作、协调能力,从集体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19】。
5、社会关注及预防艾滋病在儿童身上传播
目前中国大约有7.6万儿童被艾滋病感染,预防艾滋病传播不是一个家庭可以完成的事,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三方合作才能预防。社会应该加强让艾滋病源远离儿童,教导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学校应该加强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家庭应该关注孩子成长,不能把病源带入家庭,感染儿童。
社会对于艾滋病儿童应该给予温情关怀,而不是仅仅捐钱,这样会使儿童认为他们是被社会“抛弃”的“孤儿”。社会更多的要给予感情关怀,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给予他们精神安慰,一个微笑、一次握手都是温馨的情感关怀。
大多人忽视儿童的恋爱,认为儿童无恋爱或没有可谈的,一般都不讨论它。但在儿童的恋爱方面,本文想指出人生的恋爱观是从儿童小时候不知觉与知觉中培养和树立的,培养良好的恋爱观(这恋爱观是人生恋爱的启蒙思想观)是儿童保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家庭方面
1、农村家庭要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留守儿童出现的诸多问题,除了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外,也有做父母的自身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大多数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有书读就行了,很少有家长关注孩子的教育以及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对于孩子,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家庭温暖,而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气氛,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如果父母真是无能力教育孩子,可以在社区组成一个团体(如上文所指),由服务机构或当地知识分子志愿者给予教育指导。家长除了让孩子衣食无忧,也需要同他们建立情感沟通,一个电话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感受到家的温暖。父母一年至少要回一次家看望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经常也要与学校联系,形成“家庭—孩子—学校”三边管理,重视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对于儿童的营养问题,所有农村家庭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是让孩子吃饱饭就可以,更要注意营养搭配。这一点政府、福利机构与家庭必须建立信任模式,推广儿童营养配餐,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2、家庭收养
本文认为对于失依儿童更多的实行家庭收养,家庭收养可以给孩子一个“家”的概念,让孩子有所依,使他们体会到生活的精彩,同时也可以减少福利机构人员和资金投入。
对于家庭收养首先应鼓励城市居民收养,名额不限,以不影响收养儿童正常发展为前提。本文认为鼓励城市居民收养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城市居民素质高;第二是经济基础好;第二是户籍制度。家庭收养不是一时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失依儿童长远发展和终身大事。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城市居民一般都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较高,可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由收养关系登记到城市户口,对失依儿童将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鼓励乡镇经济基础较好的居民收养失依儿童,乡镇居民文化素质较高,经济基础较好,失依儿童进入乡镇家庭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最后是让农村家庭无子女但确实希望收养一孩子的家庭收养。
基于这样的排序选择并不是本文观点利益化,而是基于孩子的长远考虑,若一家庭经济困难而给与他们收养,一方面增加家庭经济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儿童的长远发展,更有可能的是会被受到家庭虐待。
4、评估
本文从现行的儿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出发,讨论如何做好农村儿童社会保障,虽然分为三个大部分:政府,社会,家庭。但其中有些措施并非一方可以完成,它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三方的努力。
扩大儿童抚育津贴范围和加强儿童保健措施可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的基础教育关系到孩子的一生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真正落实儿童免费教育和提供免费午餐,使每一位孩子同等享受教育权,保证儿童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涉及到众多农民的利益,改善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服务,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和加强学校教育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通过这项措施可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也可以保护儿童的切实利益,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家庭收养是一种有效解决失依儿童的措施,体现给失依儿童提供社会温情关怀,真正改变失依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家庭环境。推广家庭收养可以减少福利机构投入。对于家庭收养还需要注意一点,应避免儿童受到家庭暴力和虐待,所以在收养前必须考核收养者家庭背景及家长文化素质,以免家庭收养产生负效应。
在儿童社会保障方面必须加强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合作与联系,净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给无助儿童多一些关怀,给农村儿童多一些帮助。
六、总结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高度重视对农村儿童权利保护,是我国各方力量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政府重视儿童福利问题就会有解决问题的前提。社会力量加强服务范围,填补公共服务缺口就会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家庭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儿童社会保障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作,它涉及到千千万万儿童权利和父母的利益,但我们不能因为工作困难而放弃对儿童权利的保护,我们要一步一步的推广儿童社会保障,使全国儿童都可以享受到社会保障发展的成果。儿童社会保障是一项“网络型”项目,许多措施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合作才能实行与落实,在儿童服务社会化过程可以提倡志愿者服务,让更多的人关心儿童的成长,构建和谐社会。本文提出的措施并不是万能的,需要在推行儿童保障过程中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不断评估与完善。
七、后语
本文主要讨论农村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更多偏向于讨论失依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保护。很少涉及残疾儿童等社会福利问题,并不是指残疾儿童社会保障不属于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社会保障范围,而是限于相关数据与篇幅条件限制以及本文在构思中是把残疾儿童社会保障划入残疾人社会保障范畴,所以没有纳入讨论范围。未出生婴儿其实也是儿童范畴,许多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与他们在母亲怀孕时期健康发育分不开的,如果从儿童大范围内讲,儿童社会保障年龄应该从母亲怀孕开始计算,但由于数据和操作性问题本文最终没有把未出生婴儿纳入讨论范围。
文中许多数据是从《2002年世界人类发展报告》和相关文献获得,所以有不少数据是过时的,本文已在相关数据标出年限,其中只作本文写作参考。文中有不少观点是超越目前国家经济实力的,如国家向全社会儿童提供抚育津贴,暂时不符合国家经济现实条件,但这是我国儿童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本文并不强调实行过激的儿童社会保障,而是从实情出发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1],[5],[6],资料来源,《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
2、[2],[3],资料来源中国网,,中国人口结构。
3、[4],资料来源,百度知道,中国失学儿童数量。
4、[7],[13],[14],[15],孙光德,董克用主编:《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72页。
5、[8],资料来源,央视国际,。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6、[9],白益华,吴忠泽主编:《社会福利》,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128页。
7、[10],资料来源,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658页。
8、[11],时正新主编:《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81页。
9、[12],资料来源中国芜湖新闻网,,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有5800万。
10、[16],美国社会保障署编:《全球社会保障.1995》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6年,366页。
11、[17],王彦斌,赵锦云主编:《儿童福利社会化重构—“昆明模式”》,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8页。
12、[18],王彦斌,赵锦云主编:《儿童福利社会化重构—“昆明模式”》,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4页。
13、[19],孙炳耀,常宗虎著:《中国社会福利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57页。
儿童健康管理现状范文5
全面提高妇幼卫生工作质量
——***市妇幼卫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妇幼卫生工作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发展妇幼卫生事业,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妇幼卫生服务,对于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升人口整体素质、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2010年,在各级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以妇幼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课题化,以项目带动整体妇幼工作为发展战略,妇幼卫生工作紧紧围绕降低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工作为重点、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为依托,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使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稳步提高。现就我们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汇报如下:
一、妇幼保健机构现状
1、基本情况:***辖三区九县,159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2150个村委会,总人口381.59万。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30%,每年有3万余名妇女怀孕分娩,有约20万名0—6岁的儿童需要进行保健管理,全市12县区中,市辖区3个、山区县5个、平原县4个。
2、机构和人员:全市共有市、县妇幼机构13个,其中市级妇幼保健院1所,县级机构12所,有8个县区开展了住院业务,有10所建成爱婴医院。
市、县妇幼机构人员由2000年的493人增加到2010年的653人,增加了32.45%;县级以上妇幼保健人员配备3.6/万,有乡级妇幼专兼干182人,平均每乡有一名专兼职妇幼人员;有村级妇幼人员2371人,其中女村医907人,市、县、乡、村四级妇幼保健网基本健全。
二、承担的公共卫生妇幼工作任务
1.妇幼保健业务技术指导。对全市妇幼保健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2.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监测调研。负责全市孕产妇死亡、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等工作的信息收集、质量控制和汇总上报;
3.授权执法。是全市母婴保健执法主体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辖区妇幼卫生工作相关政策、技术规范及规章制度;
4.基层妇幼保健及妇产科、儿科人员培训。承担全市母婴保健技术、妇产、儿科、妇女和儿童保健业务人员培训及进修任务;
5、妇幼卫生项目管理。承担国家医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3项(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两癌检查、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项(孕产妇和0-36月儿童健康管理);国家其它项目4项(降消项目、妇幼卫生三网监测、新生儿窒息复苏、母子系统保健);省市项目15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母亲健康快车、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等);共计24个项目工作。
6.全市孕产妇与新生儿高危重症抢救。组织协调全市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
7、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承担着各种妇幼卫生信息表格设计、资料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信息反馈等工作;
8、妇幼健康教育。规划、组织、负责指导和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9、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指导社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两个系统管理;
10、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开展妇、儿疾病防治及应对威胁妇儿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三、公共卫生妇幼工作开展情况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坚持妇幼卫生的公益性质,以实现妇女儿童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完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为核心,以解决妇女儿童健康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改革创新运行机制为动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妇幼卫生工作均衡发展,切实体现妇幼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整体推进了妇幼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一)妇幼卫生工作落实情况
针对承担的妇幼卫生工作,按照妇幼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模式,每项工作根据项目化管理与实施要求,指定专人负责,通过制订项目计划书—成立组织—人员培训—项目实施—督导质控—信息收集—项目评估等项目规范化管理模式,使妇幼卫生工作质量逐步提升。
1、健全完善基层妇幼保健网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目前,全市共有市级妇幼保健人员713名,县级 646名,乡级182名,村级2371名,市、县、乡、村网络健全,各县区均落实了村级妇幼人员的工资待遇。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孕产妇死亡监测,抽取4个县24个乡镇37万人口作为全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监测网络。三是建立健全了全市产科急救网络体系。在市妇幼保健院设立市级产科急救中心,成立了由市、县、乡三级人员组成的市级产科急救网络,分设母婴安全责任网、信息网、转运网。四是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和市级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五是建立健全了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六是建立了市、县、乡三级例会制度。即:每年4季度召开本年度孕产妇死亡评审会、每年3月份召开上年度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监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妇幼卫生报表汇审会及新生儿死亡评会、每季召开一次妇幼保健院长例会,对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交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基层保健工作质量提升。
2、狠抓基层妇幼人员培训。采取分类举办专业培训班、临床进修、专家驻县等方式加强了全市妇产、儿科、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专业领域的人员培训,在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妇产、儿科人员培训基地和“降消”项目县级人员培训基地。一是对全市乡镇妇幼人员进行了产、儿科基础知识培训(每期三个月),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每期七天)及产儿科技术提高班(每期一个月)等三轮培训。二是每月举办一期妇产、儿科或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业务培训班或专题讲座。三是邀请国家或省级专家,每年至少举办一期产、儿科国际学术交流会。四是不定期举办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班。五是每年免费接收县级妇幼保健、产、儿科人员进修。2010年市妇幼卫生项目办共举办各类妇产科相关知识培训班18期,培训基层人员1628人次。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
3、深入开展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监测。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孕产妇死亡监测。二是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了四个县区24个乡镇、办37万人口,建立了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监测网络,制做了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母乳喂养等五项监测方案,成立了监测中心(设在市妇幼保健院基层保健科),坚持每半年对检测质量进行质控。三是坚持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不间断。2010年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孕产妇死亡率23.49/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73‰,婴儿死亡率10.48‰,均低于2009年省级及国家平均水平。出生缺陷发生率140.38/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母乳喂养率94.65%,纯母乳喂养率79.47%。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1.7%,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2.5%。
4、大力实施妇幼保健业务规范化建设。在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中,我们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近年来,先后开展了产科建设达标、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活动,爱婴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一是在这些活动中一是制定建设标准。先后制订了《***市产科质量控制方案》,《***市各级助产机构产科建设标准》、《***市各级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评分标准》、《***市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二是统一规范了产科、儿童保健科各项工作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技术操作规范和产科各项登记。先后有114家助产机构达到了产科建设标准,有 64家达到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标准,58所市、县级助产机构建成爱婴医院、76所乡级卫生院创建成爱婴乡卫生院,眉县妇幼保健院已建成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扶风县、陇县妇幼保健院通过市级初评,凤翔县、千阳县、陈仓区妇幼保健院正在积极创建中。
5、强化妇幼保健信息管理。一是成立了***市妇幼卫生信息领导小组及各县区妇幼卫生信息主管人员参与的信息网络小组。二是实行了专人管理制度。人员调换需经市妇幼保健院培训后上岗,乡妇幼专干人员变动必须经县卫生局、妇保院同意。三是制定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妇幼保健人员工作职责、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制度和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等四类24种。四是统一设计了乡、村两级规范化报表。五是坚持每半年举办一次妇幼卫生信息培训班。六是建立考评机制。一方面将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纳入妇幼卫生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一,与年终评优挂钩;另一方面建立妇幼卫生信息量化考核制度,及时将妇幼卫生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相关县区,督促各县区加快信息质量提升速度。七是坚持每半年(5月、10月)进行一次妇幼卫生监测质控,对危重孕产妇、婴幼儿进行追踪随访,查漏补缺,确保信息准确性。
6、扎实开展业务帮扶和指导。除日常指导外,坚持每半年一次项目工作督导,每年选派高、中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6-10名,分别对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产科、儿科及妇幼保健院进行团队式帮扶。2008-2009年对陇县、麟游、太白18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小团队式帮扶;2009年对麟游县医院,眉县、扶风进行对口帮扶;2010年对陇县、千阳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团队式帮扶。
7、依法严格管理母婴保健专项服务。一是严格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市场准入制度。依法严格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进行考核,对达标的助产机构换发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将平原县乡卫生院所在村的接生员转为保健员,不再开展接生工作,同时依法取缔了17个不达标的助产机构。二是根据《陕西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通知》(陕卫妇发[2010]43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与公安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市关于下发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与产科质量一并纳入网络管理,实行网络上报和《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层级负责制、事故追究制,加强了出生医学证明信息与废证管理。2010年全市累计领回出生证45000份,发放101次共计47950份,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考核合格证105份,执业许可证29份,无一例差错事故。
(二)公共卫生项目执行情况
针对承担的24个项目,按照项目工作课题化管理的模式,每个项目设一个课题小组,由专人负责项目工作,通过制订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督导检查—项目评价—修订方案—再组织实施等课题化管理模式,使项目工作质量逐步提升。
1、认真落实公共卫生妇幼项目。一是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成效显著。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2010年1-10月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补助人数21567人,全市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率96.90%,补助总金额1638.7万元,人均补助金额759.81元,全免率96.11%,完成省厅目标任务。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2010年全市共发放叶酸片60166瓶,有29169名育龄妇女领取叶酸片,产妇孕前和孕早期叶酸服用率达78.02%,叶酸服用依从率达53.43%,增补叶酸相关知识知晓率达76.55%。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年内完成乳腺癌检查2041例,乳腺钼靶338例,查出乳腺增生568例,乳腺纤维瘤25例,未发现乳腺癌病例;宫颈癌检查17024例,阴道镜检查957例,宫颈活检88例,对检出的1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宫颈癌患者进行了治疗随访。超额完成省厅项目年度工作任务。二是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进展顺利。孕产妇和0-36月龄儿童健康管理项目自2010年4月1日启动以来,为了方便群众,提升项目服务质量,实行孕期保健服务全市一卡通。先后为全市67137名0-36个月儿童提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占应服务人数的68.41%;有14713名孕产妇享受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占应服务人数的77.84 %。三是国家“降消”工作稳步前进。抽取9名市级医院副主任医师,按照分片包干的方式,派驻十二县区,对项目县进行技术指导,累计驻县天数360天,举办县级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536人次,乡级培训11期,培训人员261人;市妇幼保健院作为省级降消项目培训基地,年内共接收24名县级产、儿科业务人员每人为期6个月的进修;进一步完善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畅通产科急救绿色通道。2010年项目各项指标完成良好,产前检查覆盖率99.2%、新法接生率100%、高危妊娠筛查率23.2%、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100%、孕产妇死亡8例、新生儿破伤风发生数0例、产科工作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85%。四是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惠及群众。“新筛”项目自2007年启动以来,先后建立了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完善了各种流程,设立了“***市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患儿诊疗专项基金”,成立新生疾病筛查阳性患儿俱乐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由2007年的23.11%提高到目前的92.19%;2010年全市采集血片35859例,筛查率达92.19%,其中市直市管单位筛查率达96.23%,县级达到91.11%。全市血片合格35260例,合格率98.33%。可疑阳性患儿423例,其中甲低190例,苯丙酮尿症233例,甲低召回157例,确诊14例,苯丙酮尿症召回188例,省级复检25例,确诊10例(2例死亡)。截止目前累计救助阳性患儿39例,其中苯丙酮尿症11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8例。
2、指导社区开展妇幼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对社区妇幼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带教,指导社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儿童计划免疫和生长发育监测、儿童早期教育、妇女病普查普治等业务及健康教育进社区等服务。2010年4月以两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将两个系统管理工作整体下沉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推行城区孕产妇、0-6岁儿童系统管理“以社区和单位为基础,以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以县区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的管理模式。2010年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7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8.59%,住院分娩率达到99.88%。均较2009年有小幅上升。
3、广泛宣传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整合了国家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妇幼服务项目,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单、横幅、宣传画、宣传版面、宣传栏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市妇幼卫生项目办公室采取制作统一宣传版面、下发宣传折页、在***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连续30天广告宣传、在***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和交通频道连续广播60天、在***日报健康养生栏目、在***市妇幼保健院主页挂网等方式宣传项目相关内容,扩大了项目宣传的覆盖面。二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工作中,统一印制宣传彩页3万份、统一了全市宣传版面板式及内容,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日报进行项目宣传。三是先后印制了《苯丙酮尿症患儿家长手册》、《孕产妇保健手册》、《儿童保健手册》及各类健康教育手册18万册。加大项目宣传力度,提高项目知晓率。
4、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确保信息质量。信息工作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项目运行情况的主要依据。一是配合妇幼保健信息“3+1”模式,分别于5月18日、10月18日召开了2010年上半年和全年妇幼卫生年报汇审会,全市12家市直市管医疗保健机构、12个县(区)妇幼保健院,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对全市2010年各项妇幼卫生信息进行了详尽的培训。二是11月3日就重大公共卫生网络直报系统通过多媒体演示、现场操作等方式进行了系统、直观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我市妇幼卫生信息人员的业务能力,保证我市妇幼卫生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促进了我市妇幼卫生工作质量进一步稳步提升。
(三)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开展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全市儿童保健服务能力。为了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36月儿童健康体检的质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活动。一是建立创建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评审领导小组及专家组,明确各级职责。二是制定《***市各级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实施方案》、《***市各级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评分标准》、《***市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三是统一制定各级儿保科工作制度4种、工作职责2种、技术操作规范、诊疗常规6种下发至十二县区。四是加强体弱儿、高危儿动态管理;于9月份对初评合格98家机构进行了验收(其中县级医疗保健机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家、乡镇卫生院73家、工企医院5家),市级复审达标验收合格单位81家,限期整改5家,不合格单位12家,全市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达标率82.65%。
2、不断启动新项目,丰富妇幼保健工作内容。一是按照省卫生厅工作安排,6月份指导渭滨区、扶风县、眉县完成了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改善项目启动及资料调查工作。二是5月份启动了五个县的母亲安馨工程项目。三是11月份启动了眉县、扶风县、凤翔县的早产低体重调研项目。四是开展全市医院危重孕产妇监测项目及渭滨区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工作。一方面丰富了我市妇幼保健工作内容,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工作,促使我市妇幼工作质量不断上台阶。
3、及时启动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一是制定《***市新生儿死亡评审方案》(宝市卫社发[2009]654号),成立新生儿死亡评审领导小组及专家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二是对市、县评审人员进行培训;三是督促、派遣市级评审组专家参与指导县(区)级新生儿死亡评审会,分析原因,完成评审报告,制定干预措施,促进评审工作全面开展。市妇幼卫生项目办公室于 6月9日召开了全市新生儿死亡评审会,在全市死亡的新生儿中选取典型疑难和有共性病例,按照卫生部评审要求,从个人家庭及居民团体、医疗保健系统、社会其他相关部门三个环节的知识、技能、态度、资源管理系统四个方面进行逐一评审,讨论诊断、治疗、抢救等各个环节,评价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析死亡原因。对评审结果进行通报,并就今后全市评审工作和强化干预措施进行了安排。
四、存在问题及困难
1、全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的监测资料显示:妇女病患病率高达88.5%、没有明显下降,乳腺癌、宫颈癌患病率分别达252.52/10万、555.56/10万,并呈上升趋势。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患病率达19.76/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下降出现平台。孕产妇死亡率近三年来一直在30/10万左右波动,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一直徘徊在10-15‰左右。
3、妇幼保健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市本级工作经费每年缺口 2400万元,县级人均妇幼事业费仅为1.31元。近年来在国家、省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中唯独妇幼没有基本建设项目。
4、妇幼保健人员待遇差,工作积极性不高。
5、公共卫生工作经费落实不到位。
儿童健康管理现状范文6
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了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而赋予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最成功的环节之一[1-2]。卫生部健康教育中的儿童保健包含了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喂养和营养指导、预防接种、疾病的筛查、佝偻病的预防、贫血的预防等多项内容[3]。医院儿科的儿童保健教育是实施儿童保健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目前医院儿科的现状是只重视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很少涉及儿童保健教育。
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两个不同等级的3所医院的儿科护士,就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找出医院儿科儿童保健教育的薄弱环节和误区,为今后加强儿科护士儿童保健教育的培训,提高儿童保健教育的工作质量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两所二甲医院和一所三甲医院的40名儿科护士。其中工作5年以下13名、6-10年11名、10年以上16名;学历:中专10名、大专22名、本科8名,年龄20~48岁,平均31.55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设计 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4-5],选取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儿童保健相关知识,设计成调查问卷,共设计6个问题,每个问题给出多个选项答案。
1.2.2 判定标准 (1)依据《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儿童体检:①1岁以内:3个月一次;②2~3岁:半年一次;③3~6岁:一年一次;(2)儿童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4个月[6];(3)含铁量较高的食物:鸡肉、猪牛羊肉、豆腐、绿叶菜[7];(4)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基础免疫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5)疫苗最常见的反应为发热、硬结[8];(6)肺炎疫苗主要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依据疫苗说明书)。
1.2.3 调查方法 分别向两所二甲医院和一所三甲的40名儿科护士发放问卷(三所医院儿科护士人数分别为12名、13名、15名)。采用打钩的形式答卷,40份问卷全部有效。依据判定标准,(1)、(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题选对4种食材为正确,选对2~3种食材为基本正确;(4)题选对5种疫苗为正确,选对3~4种疫苗为基本正确;(5)、(6)题选对2项为正确,选对1项为基本正确。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表格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儿童体检及辅食添加时间的知晓情况 由表1可见,这40名护士对儿童保健中简单的儿童体检时间的知晓率较高,平均达到了78.33%;对儿童保健中辅食添加时间的知晓率次之,为55.0%。
2.2 较高含铁食物及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儿童保健中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则较低,如基础免疫正确和基本正确率仅为30.0%;最常见接种反应,正确和基本正确率仅为27.5%;而对含铁食物的了解也较差,回答没有完全正确的,基本正确率仅为27.5%,欠缺较多,且存在着较大误区。
表1 儿童体检及辅食添加时间的知晓情况
项目名称 正确(例) 错误(例) 正确率(%)
1岁体检时间 28 12 70.0
2~3岁体检时间 34 6 85.0
3~6岁体检时间 32 8 80.0
辅食添加时间 22 18 55.0
表2 较高含铁食物及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
项目名称 正确
(例) 基本正确(例) 不正确
(例) 正确率
(%)
较高含铁食物 0 11 29 27.5
基础免疫 4 8 28 30.0
最常见接种反应 6 5 29 27.5
肺炎疫苗 5 25 10 75.0
2.3 不同年龄对体检及辅食添加时间调查情况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的护士对儿童保健中的儿童体检及添加辅食的时间,除了31~40岁的护士对辅食添加时间的知晓率较低为59.1%,其余人员对上述问题的知晓率均达到了66%以上。通过对上述各年龄段回答正确人数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各年龄段之间对体检时间及辅食添加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不同学历对儿童体检及辅食添加时间调查情况的比较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中专学历的护士对儿童保健中的辅食添加时间知晓率低为40.0%;本科学历的护士对1岁以内儿童体检的时间知晓率较低为55.6%;而大专学历的护士对上述问题的知晓率均在70.0%以上。由此可知,中专和本科的总知晓率与大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不同年龄之间对较高含铁食物及预防接种知识的比较 由表5中可知,将正确和基本正确都视为正确来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护士对儿童保健中贫血的食补指导、基础免疫包含的疫苗、疫苗最主要的反应及肺炎疫苗预防的细菌等这部分知识的知晓率总体较低,说明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较欠缺。特别是对日常生活中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了解太少,且有较大误区。从表中可得出,≤30岁和31~40岁这两个年龄段对上述知识的知晓率差异不显著(P>0.05);≤30岁和≥41岁这两个年龄段差异不显著(P>0.05);而31~40岁和≥41岁的护士对上述知识的知晓率则有显著差异(P
2.6 不同学历之间对较高含铁食物及预防接种知识的比较 在表6中,通过对不同学历的护士进行儿童保健中较高含铁食物、基础免疫包含的疫苗、疫苗最常见的反应及肺炎疫苗预防的细菌等内容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大专学历的护士知晓率明显高于本科学历的护士(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健康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各医院普遍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且许多医院还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考核。健康教育的形式已被广大护士、患者广泛接受。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掌中宝,家长对儿童保健越来越重视,对儿童保健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儿童保健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儿童家长除了在科普书中、网上获得一些儿童保健知识外,更希望从专业医务人员那里获得有针对性的儿童保健知识。对于健康儿童家长来说,主要从儿童保健医护人员的儿童保健教育中获得保健知识;而对于住院儿童的家长,仅能从儿科医护人员的儿童保健教育中获得极少的保健知识,因此,医院儿科所提供的儿童保健教育严重不足。
护士是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主体,儿科护士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高低,直接影响着儿童保健教育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儿科护士和儿童保健工作人员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不同,且未建立沟通机制,儿童保健教育内容、标准又不一致,直接误导了儿童家长,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得儿童保健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一方面,很容易使家长产生迷茫和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的情绪,进而使儿童家长对接种疫苗产生抵触情绪,使很多孩子错失了接种疫苗的机会。例如,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注射过肺炎疫苗(7价肺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23价肺炎疫苗统称)的孩子得肺炎,一些家长就错误地认为肺炎疫苗可以预防所有肺炎,因此而出现不满的情绪,儿科护士由于缺乏对此疫苗的了解,无法纠正错误的观点,也无法对相关疫苗进行宣传,使得儿童家长对接种疫苗产生抵触情绪,使很多体质较弱的孩子错失了接种疫苗预防相关肺炎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儿科护士对相关喂养知识的缺乏,不能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就使得儿童贫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如果儿科护士在患儿住院期间和出院前的健康宣教中包含一些简单、常见的儿童保健知识,不仅可以起到满足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需要,促使儿童积极保健,减少可预防疾病的再发病,还可以提高儿童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进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