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安全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安全建设范文1
关键词:一村一品;农产品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6―0087―04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建设现代化的特色农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力倡导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品”是农业面向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农业发展走专业化、规模化的路子,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新模式。
一、我国“一村一品”建设的内涵、背景与现状分析
“一村一品”,是指根据一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它的发展就是要使优势不明显的村加快培育出主导产业,发展更具特色的农产品,真正做到“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农产品的生产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一村一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涵义的实质来看,就是要求农村生产应因地制宜。在村的理解上,我们应放大到区域概念的高度来认识,此外,一村一品的内涵除了具有生产制度安排含义外,还应包括非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如农村社会,农村文化,以及农民价值理念等精神层面的建设。
2006年5月,农业部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总体思路,指出,发展“一村一品”是新时期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形成区域特色经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也是我们农村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从全局出发,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我国一村一品理论和实践就此深入展开。
近几年,我国“一村一品”建设在全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已达到41293个,从业农户1870.58万户,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4560元,比全国农民人均收入高出27%。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推进,作为新时期的一项特色农业产业,“一村一品”已逐渐形成规模。现阶段,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二、三产业和外向型农业专业村镇,中西部地区出现了许多种养业等专业村镇,一些地方,一村一品已经成为村级经济的主体,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朝着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发展格局,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家正在抓紧起草发展一村一品指导意见和全国发展一村一品发展规划,为全面了解各地一村一品发展情况,农业部还将研究制定一村一品统计指标。据了解,截至2007年,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建立了发展一村一品的工作机制,有11个省区按照本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制定了发展一村一品具体规划。其中江西、陕西、广东、福建等省还制定了扶持政策,加大对一村一品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当然,目前一村一品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村一品缺乏整体科学的规划、农民缺乏对农产品安全理念的认识、农产品品牌与规模化建设缓慢、农村现有组织结构体系不能满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需求等。
“一村一品”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作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一村一品在不断引导着我们农村走产业化、品牌化的道路。发展“一村一品”,实施“一村一品”工程,顾名思义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继而我们要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同时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一村一品”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总的我们可以概括出,在新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载体,也是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发展经济、服务农民的重要方向。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健全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食品安全在“一村一品”建设中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对一村一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文中一村一品食品安全被认为是农产品安全,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抓住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坚持农产品在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等品质上的重要原则,才会对一村一品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农产品的生产条件、加工流通过程往往会使农产品含有一些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因而它对人体的生命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则就成了重中之重。因此,要在充分认识到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的同时,深刻体会它在一村一品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接着,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解决好农产品安全问题,农产品安全性越高,是一村一品建设的前提条件。在“一村一品”建设中,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保证,人们对农产品的忠诚度就越高,产品的差异化才会体现得越明显,一村一品建设的效果才会真正得到体现。设想如果我们就最基本的农产品安全保障都无法保证,我们的差异化又该如何体现?规模又该怎么形成?一村一品建设也就失去了它的农产品特色经营的意义。
其次,注重农产品安全,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就是要强调从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开始到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等实行全程检查,这样有利于“一村一品”产业建设中农产品的质量得到切实维护,全程严格的农产品安全监督机制是一村一品建设的重要规范和依靠。在农产品生产养殖环节上,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农药的使用,避免大剂量使用农药造成的土地农药残留度过高继而转移到农产品身上所导致的产品农药含量过大的问题,严格控制好激素等化学增产药物的使用,避免形成食品不安全因素;在生产加工环节上,严格控制好生产环境是重点,如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是在简陋的场所完成,并不采取
严格的卫生措施,即使一些品牌食品的加工过程也不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践表明,生产环境对农产品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要严格执行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生产人员、生产环境、生产原料的卫生标准,杜绝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销售环节中,重视和强化对农产品的安全监管,严格农产品安全立法,统一安全检测标准是当前工作的重点。目前由于进入批发市场的农产品大多没有产品品质标志或只进行散装性大包装,出现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时无法进行溯源性控制,因此,安全检测在农产品销售中尤为重要。只有这样,农产品安全才能得到切实保证,从而为一村一品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再次,重视农产品的安全,有利于加强产品的质量,提高一村一品的品牌建设。安全是品牌的基础,一个品牌的创建没有产品质量安全作保证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质量差,安全不过关,即使品牌能形成,也是一个有缺陷的品牌,最终会经不起市场、实践的考验,淘汰出局。农产品的安全性越高,人们对产品的认同度就越高,在此基础上越利于农产品的差异化建设与品牌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重视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促进一村一品的发展。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农民就会时时把农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主动去学习相关产品安全知识,促进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在培养当代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一村一品”产业建设中要始终把农产品安全教学培训与高效产业发展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抓住农产品安全建设是我们一村一品的重要保证,农产品安全监管得好,一村一品建设的阻力就越小,产业化、品牌化建设就会有基础和保障,农民的素质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一村一品建设也能更好地促进农产品的安全监管。注重特色与质量经营的一村一品建设是不断促进我们农产品安全的有力保证,特色再多,产品差异再明显,归根到底都必须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最基本的保障。注重农产品的差异化,农产品安全则成了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首先,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得到了不断振兴,各地区不断加快自身优势产业建设,使农村经济不断活跃,人们对农产品安全更加重视,在客观上不断激励着农产品的安全监管,刺激着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其次,农业基础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一村一品”产业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优势,着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规模小、品种单一、效益差等问题,使农业基础产业发展走出一条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路子,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不断的更新。农产品安全是基础,农村基础设施越完备,农产品的安全就会越有保证。再次,一村一品重在开辟特色农业经济,建设现代化的特色农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力倡导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品要求农业发展走特色化、规模化的路子,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农产品的安全是特色的前提条件,设想,如果没有产品安全作保证,我们的特色又该如何谈起?因此,对产品特色的追求一定不能忽略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要做到以农产品安全为基础、特色为方法的有机结合。最后,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质量安全会随着一村一品建设不断得到提高,一村一品建设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化与差异化建设,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农产品生产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增强科技含量,继而切实增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科技含量越高,农产品的安全检查标准就越高,相对应的,农产品因质量安全而出现的问题就会减少。从这些我们可以发现,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建设,在不断促进产业优化的同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证也增强了。
三、溧阳市促进“一村一品”建设
与农产品安全良性互动的对策与建议
近几年,溧阳市在充分发挥自身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的同时,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一村一品”典型共有200多个,布满全市。下面我们从一村一品建设与农产品安全的辩证关系提出相关的建议:
1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建设。
第一,建立和完善相关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夯实“一村一品”产业建设的基础。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必须构建一个合理的、有效率的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分门类的,囊括立法、执法、法律监管、行政处罚以及刑罚等。我国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与国际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结构仍有待进一步的科学化、合理化。只有这样,我们的农产品安全才能从法律这个最高层次上得到保障,一村一品建设的基础则会更加牢固。
第二,建立权威、高效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确立“一村一品”产业建设的制度保证。要从产品种植养殖环节开始到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等实行全程监管,建立专业的农产品安全监管机构,明确其监管职责和执法标准,形成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农产品安全监管机制。同时,加大农产品安全监管执法的经费投入和规范化建设,建立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和农产品安全预警机制,这样可以确保“一村一品”产业建设产品的监督机制有严格的规范可依。
第三,制订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规范“一村一品”产业建设。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设落后于农产品工业发展速度,很多农产品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些根本没有国家、行业标准,甚至连企业的标准都没有。标准的不统一对执法、检测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难度,导致最终产品的卫生安全及质量良莠不齐。因此,要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对现行国家标准及各部门行业标准进行修订,统一到国家标准来,使农产品链从种植、养殖、加工、储藏到经营销售等各环节都在国家标准的控制下运作,以此来推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一村一品”产业重视产品的品牌与规模化建设,如果没有相对统一质量安全标准,品牌建设、差异化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四,加大农产品安全的技术支持,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为“一村一品”产业建设提供人员技术支持。目前,我国许多大学都开设了农产品专业,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是,随着我国农产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消费者营养卫生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农产品卫生安全专业的人才需求是越来越大。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农产品专业建设资金投入,改善实验室设施设备,加快农产品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为农产品行业输送更多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为农产品卫生安全监管和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要加大农产品行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与培训,使他们的专业知识能
及时跟上国内、国际农产品发展形势。有了技术人员的支持,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就会越好,我们的一村一品建设的层次就会越高。
第五,坚持立足于农产品安全,加强农民对农产品安全的认识,加快一村一品产业的品牌化、规模化建设。从长远来看,我们加强农村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建设,有利于增强农村一村一品产业建设的基础,农村农产品安全的制度建设会越完备,质量规范上管理会更严格,有利于产品品牌建设,增强顾客的忠诚度,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第六,围绕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这其中,我们一是要加大农产品科技创新的力度。在继续研发高产、优质和无残留农产品的同时,应顺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精品和名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加快农业科研、推广体系改革,通过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三是加强农村带头人的培训。通过对农村带头人实用技术、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的培训,造就一批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型农民。
2 切实加强一村一品建设,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第一,科学规划一村一品建设,强化政策引导,最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在自然条件上,溧阳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全市现有耕地97万亩、林地49.5万亩、水面42.5万亩,可谓是有山、有水、有良田。这些都是溧阳市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全局的角度合理规划一村一品发展蓝图,因地制宜制定各项政策法规,从政策的角度合理规划,制定详细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统一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真正实现农产品安全的最终目标。
第二,一村一品建设要以科技为支撑,以示范带动为内容,以此来减少农产品安全事故。溧阳市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强化对农业科技新品的引进,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目前,溧阳市每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包括粮油、林茶果、瓜菜、畜禽、水产等在内的农业新品种25个以上,全市累计引进天目湖白茶、美国油桃、隆昌鹅等新品种200多只,农业项目区的粮油、林茶果、畜牧优品良品推广率达95%。同时,溧阳市可以通过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的方法,以建立各类农科技示范园区为重点,通过市抓重点、镇抓骨干、村抓专业,引导和推动“一村一品”活动深入开展。实践证明,通过这些途径,农产品的安全事故比例明显降低,农产品安全得到显著增强。事实说明,在高科技含量的基础上,我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度就会越高,在通过示范带动的模式下,广大的农民才会自觉接受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理念,而不只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第三,高度重视一村一品农产品品牌创建,通过品牌切实维护农产品安全。溧阳市目前全市共培育天目湖茶、天目湖酒、天目湖农产品、天目湖果品、天目湖蔬菜、天目湖水产等9大系列50多个品种。溧阳白芹、天目湖砂锅鱼头、溧阳鸡等已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享有较高声誉的传统地方特色产品。这些实践所带来的深刻体会是,老百姓对产品的忠诚度大大提高了,对产品质量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品牌建设要求较高的农产品安全标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我们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建设范文2
一、试点工作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国家《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为指南,从我市肉类行业的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探索建立我市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模式和方法,逐步建立起我市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试点工作目的和原则
(一)工作目的
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目的,是改善肉类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和树立肉类食品企业安全信用意识,规范肉类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和肉类食品市场秩序。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的奖惩作用,克服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建立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提高肉类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水平,为全面推进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我市肉类食品安全水平积累经验。
(二)工作原则
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原则,市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采取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做法,既要加强组织领导,也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稳步推进。
三、试点工作内容
(一)紧紧围绕食品安全这个主题,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安全信用基础知识、食品放心工程和信用典型案件等)的宣传、教育和经验交流活动,切实提高试点企业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水平,为我市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
(二)根据肉类行业的特点,制定信用制度规范。形成一套符合我市实际、可操作的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征集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披露制度、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努力探索、改善信用自律、信用监管机制,使肉类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有章可循。
(三)充分发挥先进的示范带头作用,根据不同产品类别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为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具体指导和经验,使更多的企业规范信用管理。通过试点,明确相关信用服务的内容与程序。
四、试点工作步骤
按照市试点工作的安排,肉类行业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20*年6月—7月)
1、6月底前成立肉类行业试点工作小组。由市贸易局牵头,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环保等部门和肉类行业的专家按职责分工及行业管理要求,共同负责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协调及服务工作。
2、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制度。6月底前确定试点企业。通过调查摸底,推荐确定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企业名单,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制定肉类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有关制度。
3、开展调研工作。7月底前,对我市肉类食品的生产、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调研,了解目前我市肉类食品的安全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管理措施。
(二)实施阶段(20*年7月—20*年3月)
1、宣传发动(20*年7月)试点工作小组配合市主管部门,利用新闻媒体,加强肉类食品安全知识和肉类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宣传,印发宣传资料,组织肉类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座谈,倡导诚信建设,营造肉类食品安全氛围;对肉类生产经营企业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培训,让企业了解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了解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征集与方法、评价标准、依据、披露途径与方式。
2、整顿规范(20*年8月—20*年3月)按工作小组的实施方案组织落实。
(1)实行社会公示、公开承诺和责任保证制度。确定的试点企业名单在新闻媒体上公示,试点企业要向市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签订承诺书,明确责任。
(2)推广肉类食品生产经营示范文本,规范试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3)通过组织引导和制度建设,促进试点企业增强诚信意识,提高诚信度,做到经常性的自律。
(4)按照肉类行业有关产品质量、卫生状况、无公害情况、受污染风险程度等指标,按征集的安全信息和评价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对试点企业的各项食品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全面推进信用体系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5)20*年4月前,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研究、解决试点企业存在的问题。
(三)总结阶段(20*年4月—5月)
食品安全建设范文3
一、充分认识农村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建设食品安全示范乡镇,以示范带动,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对于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都具有重大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加强对建设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保障试点工作所需人员、经费和物资的落实,确保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二、明确示范乡镇建设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按照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验示范区建设要求,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得到全面落实,现有监管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农村的食品安全监管盲点和盲区基本消除,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得到明显加强,广大农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知识和维权意识普遍得到提高,食品产业得到健康发展,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新格局。
今年年内各县区要有20%以上的乡镇启动试点建设,其中德清县要全面启动乡镇试点建设工作,努力抓好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建设;其他县区中力争新增一个省级示范县区。
(二)具体目标
——在监管体制和网络建设上,农村食品安全专兼职的监管队伍逐步加强,全面落实示范乡镇政府负总责,乡镇、村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覆盖面达到100%,工作责任和工作考核面达到100%。
——在生产秩序上,全面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占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面积的70%以上,农药、化肥、兽药、鱼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统一配送率达到80%以上;企业生产加工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消除无证无照生产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28类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取证率达到100%,小企业、小作坊得到全面整治,建档及目录监管率达到100%,B、C、D类企业并转关停率达到100%。
——在流通秩序上,乡镇建立食品销售网络,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络基本建立,农村农贸市场食品销售行为得到规范,80%以上的食品小商店、食品批发部及所有的大型商场或超市实施商品准入制度。生猪定点屠宰达到100%。
——在消费秩序上,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农村学校食堂、餐饮业年度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农村集体聚餐申报率达到100%。100人以上用餐的企业食堂粮油、猪肉等重点品种实行统一配送,并实施分级量化管理。
——在安全宣传和维权能力建设上,建立多种形式的、灵活多样的农村食品安全宣传阵地,食品安全知识进乡镇、进村的覆盖率达到100%,普及种养殖知识,倡导科学消费。100%的农村消费维权站点全面达到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维权渠道畅通,调解处置质量明显提高。
三、深化示范乡镇建设工作措施
(一)大力提高农村“三网”建设质量。各乡镇要根据上级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站,设立食品安全监管岗位,抓好行政村食品安全协管员或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统一管理,上下联动,组织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农村监管员队伍,夯实基层的食品安全组织基础。层层落实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建立全面的、延伸到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将“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的建设有机结合,继续大力培育面向农村市场的流通龙头企业,扩大和提高村级便利店的覆盖面和规范化水平,有效解决农村便利店食品的统一配送问题,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激发群众监督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
(二)推进农业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培育农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资连锁经营,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优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农民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场、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态型水产养殖标准塘的建设。推广普及先进适用农业生产技术,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养殖。基本实现农副产品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农产品质量认证步伐,逐步推行良好农业示范(GA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
(三)规范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查处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的通知》要求,建立巡查、回访、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加强动态监管,及时发现问题,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坚决依法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加强协同监督的力度,突出重点,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实施米、面、油、酱油、醋、肉类、蔬菜等28类食品的监管,确保达到必备的生产经营条件。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业主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集中用餐场所的管理。加强对建筑工地、企业集体食堂和学校食堂的管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严防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开展对“农家乐”等休闲观光用餐场所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严厉查处无卫生许可证从事餐饮服务的违法行为,确保有序发展。落实家庭宴席申报制度,加强对土厨师的培训,确保农村聚餐的饮食安全。
(五)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通过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科普知识教育,强化农民作为一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作为一名食品生产者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加强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的宣传,提高当地优质食品的声誉,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增强群众的食品消费信心。组织开展农村中小学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列入中小学公共安全和健康课程授课内容。
食品安全建设范文4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食品安全是基本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由此使我们警醒,必须深刻认识食品安全的社会属性,探索建立社会共治格局,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工作被动局面。
食品安全工作的社会属性比专业属性表现得更广、更深、更强烈、更突出。以前我们只注意研究食品安全工作的专业属性,试图通过监管部门“单打一”式的自身努力破解食品安全难题,实践证明这是远远不够的。
食品市场主体是一个庞大社会群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食品生产企业46万户,经营企业560万户,餐饮服务企业345万户。食品产业是一个超长链条,包括农田到餐桌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酿成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消费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世界上没有一种商品像食品一样具有消费的广泛性、恒久性、巨大性和不可替代性。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5,也就是说国人近四成生活支出是食品消费。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复杂而众多。产业内部因素,如企业设施设备条件、人员资质、诚信意识、管理机制等等;外部因素,如法律制度、监管力度、产品标准、检测手段,甚至土壤、大气、水污染情况也会成为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
从我国食品管理体制的变迁可以清楚看出,食品安全社会属性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日益强烈的挑战。上世纪八十年代食品由卫生部门管理,九十年代变为卫生、质监、工商几个部门协管,进入本世纪后慢慢形成多部门分段监管格局。
那么现阶段如何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呢?笔者认为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是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和保障。2009年我国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但这部法律在企业主体责任设置、违法行为处罚惩戒力度、行政责任追究等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同时无法适应十后食品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这一点业内同仁持有共见,应当立即修改完善。同时要依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尽快制定出台相关的专业法规,如《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食品生产企业认证管理办法》、《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等,从而建立一个科学管用的法律 体系。
深化食品监管体制改革,健全基层组织机构,加强食品执法队伍建设,改善装备条件,整合技术资源,强化经费保障,提高监管效能,加大责任追究,构建长效机制。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提高员工素质,加强生产经营的过程管理和细节管理,实施产品质检报告法人代表签署制,对违法违规企业加大依法惩处力度。
针对目前“小、散、乱、弱”的产业现状,提高食品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通过产业政策加大扶优扶强和淘弱淘劣力度,支持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鼓励优质资本改造传统食品工业,稳步实施战略性重组,做大做强名优食品品牌,提高集约化水平,大力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推动产业升级。同时,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构建统一、竞争、公平、有序的食品大市场。
食品产业是良心产业,要在推进全社会诚信建设的同时加强食品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发展行业协会,深化诚信教育,开展企业诚信等级评定,实施动态管理,开展诚信员工评选,大力树优树模,切实弘扬讲诚信、讲良心、讲公德、讲奉献的行业新风尚。
一方面加强群众监督,广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提高广大消费者食品法治意识和识假辩伪能力,培养科学理性消费心态,自觉成为食品安全的维护者。另一方面加强媒体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加强政府、企业、媒体三方联系和互动,实现信息共享,注重正面宣传,及时曝光假劣案例,疏导和理顺公众情绪。
食品安全建设范文5
【关键词】 C# 校园安全 视频监控 管理系统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ampus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Chang Guizhao(Guangzhou Huadu District Economic and Trade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Guangdong,Guangzhou 5108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ed to all walks of life field, creating a perfect campus safety and prevention system. From that standpoint,a campus video security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C# is presented. The system is a video monitor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the C/S architecture, Combined with the campus environment.The whol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erminal monitoring, data transmiss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monitoring cente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is th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IP campus network resource sharing. The system can monitor each place all the time in the campus, to form a monitoring network,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to create a safe campus.
Key Words: C# Campus security Video monitor Management system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类学校在校园内连续发生多起伤学生、盗窃等恶性案件,这些案件给学校以及学校周边的治安工作敲响了警钟。为了确保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加强学校的治安综合治理,避免各类安全隐患事件在校园内发生,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强校园内的安全监控工作,从而实现由原来的人防到技术防范的转变,不仅提高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校园安全监控管理的能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校园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1 系统需求分析
校园安全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依托广州某学校作为课题研究背景,根据校园安全监控管理需要来确定系统设计的需求,并按现代软件工程技术方法进行开发与实现。学校周边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环境复杂。由于外来人员常到校内休闲散步等,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巨大隐患,建设一个校园安全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势在必然。
1.2 系统网络运行平台设计
综合考虑学校的校园周边环境、校园范围、教学楼群布局、网络软硬件情况、系统建设经费等,把系统设计为C/S工作模式,即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客户机端主要提供校园安全监控操作与浏览,服务器端主要是监控系统的管理平台与数据存储。客户机端与服务器端通过校园网络连接传输视频监控数据。为了保证监控摄像机的监控视频流准确、稳定的通过校园IP网络进行传输至服务端存储与监控浏览终端监控,在摄像机与校园网络接入处安装视频HS监控服务器,实现多路H.264的压缩方式视频流稳定流畅传输。监控摄像终端同时安装语音对讲、烟雾红外感应器、红外传感器、报警开关等设备,更好满足对监控校园安全行为的需要、更准确地实现系统的功能。根据系统的背景需求、功能需求与性能需求分析,设计该系统网络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
1.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整个系统构成由各区域终端监控点、系统监控数据传输、系统监控操作管理中心、中心监控屏幕录像电视墙四大部分。设计出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1.4系统监控云台协议设计
系统采用Pelco_P协议。Pelco_P协议采用RS-485进行传输,线路信号速率为4800波特/秒以上。该协议规定1位起始位和停止位,8位数据位。Pelco_P协议命令为8个字节,各个字节的功能定义为:字节1为STX,表示开始传输,码值始终为A0H;字节2为地址码,表示摄像机的逻辑地址范围,码值为00H-1FH;字节3为指令码,共8位,位0和位1是焦距调节,位2和位3是光圈调节,位4是摄像机开/关,位5是自动扫描;字节4为指令码2,共8位,是摄像机镜头上、下、左、右视角的宽窄调节;字节5为数据码1,是摄像机镜头左右水平方向移动速度,由低速到高速码值为00H-3FH,00H为停止,最高速为40H;字节6为数据码2,是摄像机镜头上下垂直方向移动速度,由低速到高速码值为00H-3FH,00H为停止,最高速为3FH;字节7为ETX,是停止码,码值始终为AFH;字节8为校验码,校验码的值为:校验码=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Byte6Byte7 。
二、系统关键模块的实现2.1 云台监控协议的实现
云台控制通过云台协议来完成,当云台收到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时,云台解码器将这些信号转换为水平、垂直运动,光圈、焦距调节,摄像机关闭、开启等云台控制功能,而这些指令是由云台控制协议确定的。关键部分实现如下:
public byte[] CameraFocus( uint deviceAddress,Focus action){ //聚焦调控
if(action= =Focus.Near)
return Message.GetMessage(deviceAddress,(byte) action,0x00,0x00,0x00);
else
return Message.GetMessage(deviceAddress,0x00,(byte) action,0x00,0x00); }
public byte[ ] CameraZoom(uint deviceAddress,Zoom action){ //对焦调控
return Message.GetMessage(deviceAddress,0x00,(byte) action,0x00,0x00); }
public byte[ ] CameraIfisSwitch(uint deviceAddress,Iris action) { //光圈调控
return Message.GetMessage(deviceAddress,(byte) action,0x00,0x00,0x00); }
public byte[ ] CameraSwitch(uint deviceAddress,Switch action) { //雨刷调控
byte m_action=CameraOnOff; if(action= =Switch.On)
m_action=CameraOnOff+Sense;
return Message.GetMessage(deviceAddress,m_ action,0x00,0x00,0x00); }
2.2 录像回放模块的实现
进行视频监控有时是需要对视频进行录制,录制好的监控视频变成录像文件,需要时能够实现播放。系统录像回放模块的功能就是用来选择已经录制好的视频录像文件。要实现录像回放功能,需要用到Media Player控件,该控件不是C#“工具箱”默认的控件,要通过将COM组件添加到工具箱中。具体实现的主要部分如下:
private void btnPlay_Click(object sender,EventArgs e){
ofDialog.filter=″*.avi|*.avi″; //视频文件的格式
ofDialog.Title= “请选择播放的监控视频文件”; //对话框标题
ofDialog.InitialDirectory=Application.StartupPath. Substring(0, Application.StartupPath.LastIndexOf(″\\″)). Substring(0,Application.StartupPath.Substring(0,Application. StartupPath.LastIndexOf(″\\″))+ \\Video\\;
if(ofDialog.ShowDialog( )= =DialogReult.OK){
this. axWinMediaPlayer1.URL=ofDialog.FileName; }//播放视频文件 }
2.3 监控主窗体的实现
校园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相比,其操作界面并不需十分华丽,只要方便操作与管理即可。基于此考虑,把系统的关键功能:云台控制、方向控制、角度控制、设备管理等集成于主窗体界面。在实现时,创建一个系统监控管理主窗体WindowsMonitorMain.cs,监控管理的关键功能云台控制、方向控制、角度控制、设备管理等通过主窗体调用云台控制类PTZCtrl、方向控制类DirectionCtrl、角度控制类AngleCtrl、设备管理类DeviceMang的方法来实现。
用户登录通过验证后,进入到系统监控管理WindowsMonitorMain.cs主窗体,如图3所示。
三、结束语
系统的实现,充分利用校园IP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时刻监控校园的每一个区域,形成一张网络化的校园视频监控网,为建设平安校园提供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技术,着眼于C/S结构架构,利用了软件架构方法学思想并丰富了软件开发架构周期理论,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经过测试与试用,表明监控视频流传输稳定、监控录像清晰、监控操作界面简洁,达到实际应用要求。
参 考 文 献
[1]陈玉梅, 尹其畅, 赵忠杰. 嵌入式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3,27(5): 638-642
[2]叶牛, 杨铁梅. 基于ARM11和GTK+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3(11): 134-135,138
食品安全建设范文6
用“四个最”保障食品安全,中央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响彻中华,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我国食品安全从大乱走向大治的希望和美好的明天,我们期待着,但我们更要努力着。
网络上经常会有人怀念过去的食品安全,比如有条微博是这么写的:“80年代,我们基本没有食品安全问题,90年代出了一些问题,2000年后几乎所有食品都是有问题的。”真的这样吗?食品安全一天不如一天吗?请先看看这段话,“工厂把发霉的火腿切碎填入香肠;工人们在肉腚上走来走去并随时吐痰;毒死的老鼠被掺进绞肉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这是一家大型屠宰场的真实写照,地点是美国芝加哥,时间是100年前。这段话来自一名“暗访记者”,他写出了著名的纪实小说《丛林》,推动了美国FDA的形成。
再看看这个:“面包商把豆面、白垩、铅白、熟石灰和骨灰添加到他们烤出的每一块面包里,这是很普遍的事。对冰激凌的抽样调查发现,里面有头发、猫毛、昆虫、棉絮和几种别的杂质。”你敢再恶心一点吗?骨灰居然放到面包里?!但这不是发生在咱们国家,这发生在英国,不过是200年前,这段文字来自《趣味生活简史》。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和环境安全关;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刑事犯罪;同时,也是“律”出来的,要大力倡导和培育行业自律精神。而这一点,也恰恰是我们过去这些年忽视了的地方。其实一个行业的诚信自律,才是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和保证,也是实施行业监管的终极目的所在。
那么,我们食品行业的诚信自律到底该如何体现呢?换句话说,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诚信自律呢?我以为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质量体系建设,该遵守的标准必须要遵守,该投入的资金、原料和技术必须要投入,只有可靠的原料、严格的管理、科学的工艺、先进的设备,才能生产出安全健康的食品。一些企业总认为,严格按照标准做,就加大了成本,降低了利润,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不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赚钱来得快。一个真正有抱负、负责任的企业是不会这样想的。
其次,企业必须合理分配财力和利润,进行公平有序的竞争。这些年许多社会反响强烈的质量问题,一部分是因为企业为了谋取暴利而任意偷工减料,违法添加不良的成分所造成的,但也有相当的比例是因为整条产业链各个环节利润分配机制没有理顺,由于生产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竞相压价,导致原料供应商无利可图,而被迫降低品质。问题虽然出现在供货的源头,但根源还是在于企业之间无序的竞争,说到底也是一个诚信问题。因此,讲食品安全,不仅仅要从机制上对企业设计进行规范,也要理顺产业利润分配机制。只有整个行业所有参与者都从合理利益分配格局中受益,我们的食品安全才有保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共筑诚信。诚信不是一家企业的事,也不是一个行业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食品安全靠单个企业、少数企业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除了政府的法律监管,更多地将通过行业组织对企业进行引导和监督。而现在很多企业根本不以制假售假为耻,赚一笔是一笔,这种现象败坏了我们行业的风气,影响了我们整个行业的形象。只有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发挥行业组织的力量,再加上以必要的法律武器,在这个行业中真正弘扬正能量,我们才能有效地刹住这个歪风。 总而言之,诚信经营、加强自律,让老百姓安心消费,这是食品企业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立足之道,更是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赢得社会尊敬的最直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