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经济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影响

宏观经济影响范文1

关键词:信贷配给 宏观经济 波动与影响

所谓信贷配给,指的是在固定利率条件下,面对超额资金需求,银行因无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推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到平衡。(非利率的贷款条件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借款者的特性,如经营规模、财务结构、过去的信用记录等。二是银行对借款者就借款活动所做的特比而要求,如回存要求、担保或抵押条件、贷款期限长短等。第三类属于其他因素,如:企业与银行和银行个别职员的关系、借款者的身份、接待员的个人好恶、回扣的有无和多少等。这些非利率贷款条件是利率管制环境下银行解决超额资金需求的常用手段。在信用分配的标准中,一些标准有助于银行减少信贷风险,如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规模、贷款期限等,但也有许多因素不但有悖于资源配置原则,而且还会助长银行这一垄断行业的不正之风,例如补偿余额、所要回扣,以借款者身份为标准,全带之风等等。这些标准的存在,一方面变相提高了银行的有效贷款利率,另一方面则为银行及其他部门的相关人员寻租、腐败创造了条件。换言之,利率管制所导致的信贷配给的存在,除了会降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之外,还会产生败坏银行甚至整个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

信贷配给行为一般容易发生在企业在融资中向银行贷款的过程中,企业通过自身的信息优势而通过“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方式,损害因为信息获得不对称的商业银行利益达到的增进自身利益。(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实现会对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在这样的催化作用之下,最终影响宏观经济波动。

一、信贷配给作用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原理

一旦宏观经济发生有变化,将会引起商业银行成本发生变化,而作为商业银行也会在自己企业利益需求的驱使下,进而调整自己的信贷配给行为,最终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第一,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变化所引起的变动。当宏观经济处于衰退期,那么商业银行也因此会面临着贷款风险上升的问题。因为商业银行在前期的预期利润是它们本金获得的重要途径,而这一变动会极大的影响银行资本金的获得。继而造成的连带性后果是银行的支付能力不足以解决其本身所具有的这种风险性,严重的会使商业银行自身走向破产,扰乱经融秩序稳定。而当宏观经济处于繁荣期,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贷款风险也自然下降,银行的资本充足,挤兑情况发生概率下降。

第二,商业银行的贷款环境变化。宏观经济进入到衰退期后,除了上述所说的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贷款协议违约率上升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融资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很多的企业向银行贷款不再是为了扩大投资需要,而是为了生存,这种不对称性大大的增加了银行所要承担的风险。这样的情况,其实质是贷款申请人的质量下降,因而带来的资本运行风险。

第三,宏观经济的波动和变化,信贷配给起着加速器的作用。当宏观经济进入到衰退期时,将会影响企业的投资,使经济陷入到一种相互影响的怪圈中,最终影响了商业银行自身最大化利益的实现,导致了宏观经济更加走向衰退的局面。

二、信贷配给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是关系型的信贷配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的形成推动器是市场化,也就是谁,融资企业的筛选机制是利率,并且长期有效。但是,在我国,银行的贷款利率并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商业银行所规定的,在市场化环境下,贷款利率的筛选机制没有任何效用,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于融资企业也没有选择性。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形成了关系型信贷配给,这种信贷配给指的是商业银行对融资企业的选择不是凑够贷款所获得的预期利润考虑,而是从银行与领导、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来考虑的,这样就削弱了融资透明度,企业“逆向选择”行为增加,信贷市场充斥的是低质量、高风险的融资行为。

从经济学原理来说,商业银行在对信贷配给行为选择上是依据市场原则,这样就会降低垫款获得性,而在加速原理作用下,这种信贷配给模式最终循环影响宏观经济,最终使宏观经济加速衰退。而我国是一种关系型信贷配给模式买这种模式使得我国的行业进行着并不是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因而他们并不愿意尽快的缩小信贷关系网,自然也不会发生宏观经济的乘数效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配给信贷模式反而抑制了宏观经济恶化和衰退。

三、结束语

概而言之,当我国宏观经济在衰退时期时,我国的商业银行因为自己独特的宏观环境影响,反而起到了自发抑制宏观经济衰退的作用。当我国调整货币政策,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治理宏观经济的时候,因为商业银行的关系网,其在短期内不会迅速发生反应,所以,这样的政策时差性对于微观经济的影响是滞后的。总之,我国的商业银行所形成的信贷配给关系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能够延长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时间。第二个就是能够自发的抑制宏观经济所带来的波动。

参考文献:

[1]魏巍,崔立丽,魏玮.我国房地产发展与宏观经济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2(03):243

宏观经济影响范文2

关键字:宏观经济;离婚率;影响;非参数统计方法

一、引言

近几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大变革以及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大发展,使得以婚姻为纽带联接起来的家庭关系承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社会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层所带来的生活压力严重制约了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的建立;而另一方面,现代人对婚姻生活品质期望提高,许多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又重新着眼于较高的精神追求,开始不满现实的"凑合婚姻"而提出离婚。离婚率逐年上升,给婚姻家庭生活蒙上一层阴影。

二、离婚问题研究现状

在国内,由于数据的缺失以及影响离婚率的因素不好量化,目前关于离婚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文字叙述阶段,很少进行实证分析。进行实证分析的学者中大多数只就GDP对离婚率的影响进行一元回归,说明了经济的发展对离婚率有负面影响,方法比较单一;而另一些学者虽然尽量细分了经济的各个方面,但由于中国数据缺乏的问题只能采取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因此不能反映离婚状况的逐年趋势与经济发展趋势的关联性。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及处理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查询2001-2008年各省的离婚对数、期末人口数,并计算年平均人口数=(期初人口数+期末人口数)÷2;粗离婚率 =当年离婚对数÷年平均人口数;平均离婚率 为2001-2008年各省的离婚率的算术平均数。

(二)分析

从横截面来看,将我国31个省按经济区域划分[1], 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其中经济发展程度由高到低为:东部>中部>西部。按照随机原则,在东部抽取8个省,分别为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中部抽取7个省,分别为:山西、吉林、安徽、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西部抽取8个省,分别为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广西。通过非参数统计分析[2]的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省级之间离婚水平的是否存在差别进行检验,原假设为东部、中部、西部的离婚率无差异,备择假设为东部、中部、西部的离婚率存在差异,采用的数据为2001-2008年各省平均粗离婚率,以此消除偶然误差。

通过minitab软件,得出Kruskal-Wallis 检验结果,已对结调正的H值为4.65,P值为0.098。在10%的显著水平下,P中部>西部,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

从时间序列来看,用非参数统计的Page检验方法来检验,在2002至2008期间,随着经济不断飙升,全国各省平均离婚率的的发展趋势是否也呈上升趋势。原假设为离婚率呈不变的趋势,备择假设为离婚率呈上涨趋势。算出数据集的秩 ,得出Person相关系数为0.8,Page检验的P值远远趋近于0,小于0.05,可见拒绝原假设,认为各省平均离婚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上涨。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与离婚率正相关,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对离婚率有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转型,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经济的发达、居民消费水平,使社会和家庭聚合力大为弱化,因此离婚率与经济发展趋势相一致并不奇怪。而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更大的一个变化是女性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许多职业女性的工资高过了其丈夫,可能也会令双方关系紧张,加之工作时间的增加相对缩短了夫妻双方沟通的时间,这也可能使婚姻触礁。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婚姻质量、感情需求和爱情期望也有所上升,以前觉得能凑合的,现在就不能容忍了,也是导致离婚率上升较快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周红.中学地理教学[M].2003

宏观经济影响范文3

目前市场更关心的问题是,此次加息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什么影响?本文试对这一问题做出分析。

消费品价格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我们先来看此次加息对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从2006年11月起,在食品价格的带动下,国内消费物价指数大幅上涨,12月份达到2.8%。今年元月份以来,物价总水平一直在高位运行,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这已经是CPI连续三个月在2%以上运行。同时,由于银行信贷、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国内经济增长有过热苗头。由此出发,此次加息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有利于中央银行将国内物价水平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上。

“投资饥渴症”是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对“计划经济”特征的一个典型表述。实际上,一直到今天,投资过热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顽疾。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问题曾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忧虑。那么,此次加息对投资会产生什么影响呢?2006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上升,6月份达到31.3%,为全年最高,此后随着宏观调控力度增大,调控效应逐步显现,投资增速不断回落,2006年12月份下降到13.8%。但是,2007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出现了小幅反弹,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4%。虽然这个数据不能代表全年趋势,但它提醒我们,必须对固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保持高度警惕。此次加息有利于抑制可能再度出现的投资过热,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由于加息效应主要体现在压缩基础投资规模方面,即加息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成本,从而可以较为有效地遏制投资冲动。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此次加息还有利于将经济增长的过热状态转变为正常状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2007年,中国经济高调起步,前两个月,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出现了显著反弹,包括出口增长42%、工业生产增长18.5%,人们担心,这将会引起新一轮的经济过热。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加息将通过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挤出经济中的泡沫成分,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健康。

就资本市场来看,市场投资者普遍存在着一个“两难心态”:一方面担心资产价格过高会引发资产泡沫;另一方面,又担心加息会引发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价格的较大波动,使股市再次走低。实际上,信贷增长过快、资产价格膨胀并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加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贷款及资产价格的过快增长。具体从股票市场来看,由于本次加息是市场意料之中的事情,对股市的短期影响有限,而对股市长期影响将是一个利好因素,因为它将促使更多的上市公司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融资制度。对房地产市场而言,加息不仅可能抑制对房地产的投资性需求,同时,加息还会提醒购房者注意利率成本问题,向购房者提示风险,以保证房地产市场稳定运行。

宏观经济影响范文4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经济学;影响;稳增长

1宏观经济学之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2014年底,“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顺利举办,论坛上就主要围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趋势及成因”展开讨论,深度思考了我国若想实现经济稳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其中还谈到了社会经济深化改革、宏观经济政策包容性、国民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创新等等内容。众多学者专家也希望通过这些创新型思维主题导向国家经济向前发展,满足经济新常态背景宏观经济学背景下宏观调之于我国市场经济增长趋势的有效干预。实际上,我国目前依然还处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初级建设阶段,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尚且不深。所以在利用宏观经济学阐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前景的过程中,客观讲是取法完善的建设思路的,包括对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也相对匮乏。在如此背景下,国家政府才开始积极思考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趋势与原因,学者与专家才会利用论坛契机讨论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主要影响。它就希望依靠宏观调控帮助我国追赶发达国家,并针对我国所存在的公有经济理念加强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主导影响作用,最终促进全中国社会的共同富裕[1]。

2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主要影响

在宏观经济学中就提到了宏观管理主要应该采取投资驱动,围绕工业主导,拉高政府投资份额比重。在这里,政府调控与干预对市场所产生的作用十分明显,这一点上我国是明显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举个例子,在美国联邦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他们就主要以消费作为主要驱动,围绕服务业主导展开投资份额分析,一般情况下投资份额主要在私人资本家领域展开。反观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快速,虽然在建设进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但在近年来广泛借鉴西方国家相关经验后已经有所突破,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济发展经验。为此,我国需要在宏观经济学指导下建立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架构,统一完善市场环境,充分适应国家地域空间差异较大较明显这一问题,也考虑到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问题。另一方面,在分析宏观经济学相关内容的指导性与管理性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市场管理模式进行相互比较,必要时还应该建立静态模型,并时刻注意模型中所存在的弊端问题,结合弊端问题对其宏观调控方法进行分析。对于我国来说,在套用国外宏观经济静态模型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过去国家经济过热的经验教训展开深度分析,客观判断宏观经济的优势内容,虽然说当前的说法无法统一且缺乏共同研究基础,但根据我国对投资、消费与政府财政支出、进出口量等等因素的现状来看,还应该基于不同经济体对所有指标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举个例子,目前我国GDP的影响因素中有60%左右是通过国内外投资带动的,而消费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占据另外40%。不过在美国,该结果却恰恰相反,它的投资自由流动会受到政府干预及限制转化为私人投资,而私人投资则会被政府投资所替代。所以综上所述,在宏观经济指导下市场经济对GDP增长因素的影响还是存在诸多区别的,投资与消费两种经济拉动模式会共同影响经济发展,并将这种影响不断放大,最终造成质变区别。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的投资企业、金融部门与各个行业都会因宏观经济而产生变化,这就是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另一种影响形式。举例来说,西江当今的产业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微妙关系,在宏观经济学指导下,像某些高耗能行业诸如基础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等等会出现宏观经济调控问题,而这一问题也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投融资项目实施。在这种情况,为了避免宏观经济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冲击性影响,规避企业自身所出现的资源配置扭曲局面,就必须思考基于消费领域有效控制自身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微观经济结构,包括消费结构、消费倾向性等等,思考国民经济发展背景下宏观经济调控对企业内外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再者,我国社会企业也应该清晰认识到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企业包括行业内是可能存在诸多不合理的产业经济结构问题的,为此我国需要基于宏观政策取向将企业微观经济需求面转向供应面,基于长期制度性因素来优化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经济结构内容优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的要素驱动逐渐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化,利用宏观调控下的企业经济与市场经济稳增长刺激企业技术进步,利用政策长期调配企业的专属管理政策,实现企业基于宏观经济学指导下的供给角度“经济结构持续调整”[2]。

3结束语

宏观经济影响范文5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宏观经济;汇率;经济增长

一、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是来自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外部政治或者经济方面的压力。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而快速的增长引来了国内和国际的投资,从而导致对人民币需求的增加,使人民币升值。

2.与美国政策相关。美国为促进本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鼓励人民币升值,这样美元汇率就下降,中国人民就更愿意去美国消费,因为同等数量的人民币可以买更多的美国商品,拉动消费,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企业的发展。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有利的方面

第一,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我国经济产业结构。我国出口商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靠低廉的价格来维持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与竞争力随之降低,使得中国不得不转变发展方向,加大投资提升产品优势和创新性,进而将技术含量低,不达标的企业淘汰,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结构。同时,人民币升值可以吸收外资,这也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第二,刺激对外消费,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人民币升值,这样人们就会感觉自己手里的钱更值钱,相比之下,国外产品就显得很便宜,人们就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外国商品。比如出国留学或者去旅游,相对花的钱就会少。同样的钱可以办更多人们想做的事。

第三,有利于国与国关系的缓和。

人民币升值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也与国与国之间经济的牵扯有很大关系。由于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主要的贸易伙伴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如果直接拒绝会直接影响国家间的关系,甚至发生不可预料的冲突与摩擦,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从这个方面来讲,适当的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调节国家间的关系,减少贸易纠纷与冲突,使国家间关系得到缓和。

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不利的方面

第一,不利于出口和外资的引入。

人民币升值代表着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国外购买者要花更多的钱。买你们国家的东西贵了,同一个产品,国外购买者就会寻求替代,所以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外资就会减少。因为人民币升值加大了外国投资者的成本,进而影响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热情,或者选择其他国家进行投资,这就使得中国失去很多资金去加大我国产品的调整与优化,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失业率上升。

我国出口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企业的出口,这样企业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企业出于利益的考虑会进行人员优化甚至是裁员以减少成本,使更多人面临失业,使得我国能提供的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增加了就业的压力。

第三,外汇储备实质性缩水。

我国有着庞大的外汇储备,促进了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参与国际上的经济活动。但是人民币的升值,使得外汇储备实际金额面临缩水,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3.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建议

第一,宏观调控控制人民币升值力度。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相应的质变。人民币适度的升值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如果人民币过度升值,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甚至起着阻碍作用。中国实施的是由中央政府调控、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所以政府须运用宏观调控来调整汇率,控制人民币的升值力度,防止其过度增长而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扩大内需发展实业。

可以这样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是依靠出口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从实践来看,因为对人民币汇率的估量没有到位,使得出口得到盲目的增长。人民币升值,使很多出口企业失去竞争优势,最后无力生存,导致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要不断扩大内需,通过内部需求来实现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同时多发展符合经济需求的实业,使我国经济拥有坚强的后盾,而不再因为外因受到影响。

第三,优化产业结构。

从我国产品结构来看,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相对较低。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低价优势将不再具有竞争优势,从这点来看,我国企业要想保持出口竞争力,必须创造出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并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这样才能在世界市场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总结

每件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有利有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多种机遇,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我国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民币的升值,对待不利的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措施减轻不利的影响,对待有利的方面我们更要进行合理利用,使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影响范文6

[关键词] 出口额宏观经济汇率物价水平经济因素

消费、投资和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一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出口额的增长,本文结合最近十几年来的相关数据,对影响我国出口额的一些主要因素做了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与出口额的关系

从1989年~2006年我国的汇率变化(见图1)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9年~1994年,这段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从初期100美元对377元人民币到期末100美元对862元人民币;第二阶段从1994年~2005年中期,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在100美元对825元人民币左右;第三阶段从2005年中期~2006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0美元在初期兑换820元人民币到期末兑换781元人民币。

图11989年~2006年100美元兑人民币数量的走势图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在第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促进了我国出口额的增长。对1989年~1994年我国出口额和人民币汇率数据(见图2)进行简单相关性分析(Pearson)得知,在0.01显著性水下下,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高达0.968。因此,这期间人民币的持续贬值是我国出口额增长的一项重要因素。但从1995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到2005年中期开始的人民币升值说明在第二、第三阶段我国出口额的不断增长不是靠货币贬值起作用的。

图21989年~2006年我国出口额和人民币汇率数据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国内物价水平与出口额的关系

国内物价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出口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出口额。如果国内的物价水平较高,在汇率一定的情况下,用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较高,不利于出口;反之,则较低,有利于出口。从1989年~2006年期间,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有以下一些特点:

1.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是经济过热时期,我国经历了高通货膨胀率,1994年达到高峰,通货膨胀率将近25%左右。

2.从此之后通货膨胀率开始下降,到1997年宏观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该年通胀率降到5%以下,只有2.8%。

3.接下来的几年通胀率维持较低的水平,有些年份甚至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见图3)。

图31989~2006年我国的通货膨胀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1994年后至新世纪初,在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出口额仍然不断扩大,说明稳定、甚至下跌的国内物价水平对这段时期出口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简单相关性分析(Pearson)可知,在0.05显著性水下下,两者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707。

三、全球经济增长与加入WTO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从2002年开始我国出口额开始快速增长,2006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0%左右,这期间的出口额增长与全球经济复苏有着密切的关系。2001年的911事件使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世界经济出现不景气现象,但不久之后,美、日等国经济开始复苏,带动全球经济的增长。正是由于全球经济的大好形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成为了WTO的成员国后对出口的极大促进作用(有大量的文献对此作过研究),使我国在最近的5年左右时间里,出口额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

表1世界及美、日等国在2001年~2005年间经济增长速度(%)

四、全球突发经济事件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及结论

我国的出口额还是许多全球突发经济事件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出口的影响非常明显,例如在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1998年出口额(1837.09美元)只比1997年的出口额(1827.92美元)增加了不到10亿美元,增长率仅为5%。此外,战争与地区局势、石油价格的波动、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墨西哥等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都会对我国的出口额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