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教学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教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教学研究

学前教育教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教育成本 幼儿园评级 质量成本 培养成本

本文系2009年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学前教育成本与收费调查究。

课题编号:QJH115139。

一、教育成本的概念

教育成本概念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经济学产生时就出现了。对于教育成本的含义,舒尔茨(Schulte)在其1963年出版的《教育的经济价值》中作了经典的阐述。他提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但不包括与教育服务无关的附属活动的成本,如学生食堂、住宿、运动队活动等项成本。二是幼儿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

我国台湾学者林文达教授则认为,教育成本为“生产教育所投入资源的价值”。生产教育所投入的资源包括人力:师资、行政人员、学生;物力:建筑、设备、器材;时间;空间;土地及建筑物结构;财力:预算所编制的货币支出等。

范先佐(2004)教授认为,教育成本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学校为培养一定数量和层次的学生所支出的一切开支和耗费;第二是学生为学习所支付的生活费用;第三是学生因为学习而未能参加工作带来的机会损失或称为教育机会成本。但对一所学校来说,为了实际计算的方便,往往会仅仅从学校的角度去考虑成本的大小,把教育成本看成学校为培养学生支出的费用,其它两项则忽略不计,即以培养成本或生产成本代替教育成本。

考虑到现价段海南民办幼儿园的民间投资,市场定价的特点,笔者在研究中,采用范先佐教授以幼儿园培养成本代替教育成本的理念,将个人教育成本与幼儿园教育成本区分开来,并结合海南教育厅正在进行的幼儿园质量评级,探讨幼儿园的质量成本与幼儿园培养成本定价之间的价值传递过程。

二、幼儿园质量评级

为了深化幼教体制改革,加强幼儿园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2010年4月,海南省教育厅出台了《2010年海南省幼儿园定级标准》并开展幼儿园等级评估活动及省示范幼儿园复查工作。文件称:幼儿园等级评估和省级示范园复查工作结束后,我厅将向社会公布各等级幼儿园名单,物价部门将依此作为重新核定幼儿园收费标准的依据。

通过对民办幼儿园进行等级评定和审查,等级不同的民办幼儿园将执行不同的收费标准,同一级别将实行同一收费标准,此项举措旨在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同时规范民办幼儿园的收费问题。随后,各地幼儿园陆续制定了基于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体系的收费管理制度。笔者认为,评级是一种趋势,一定程度上,它可以帮助家长对幼儿园的质量进行有效判断。教育部门评级作为一种质量认证服务,在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上的同时,也无形中降低了参与评级的幼儿园的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极大的提高了行业透明度。保障了家长的知情权,避免家长因信息不对称而盲目追求高价幼儿园,使他们能够理性选择质量和价位合适的幼儿园。

三、教育质量成本与幼儿园培养成本

质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国质量专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

A.Grisay,&L.Mahlck(1991)提出,教育质量应该包括三个内在相关的维度:为教学所提供的人与物的资源质量(办园条件),教学实践的质量(教育过程质量),成果的质量(结果质量)。 在整体的教育质量中,过程质量居于核心的地位。对于产品为服务的幼儿园来说,所谓质量成本是指顾客预期的服务水平与实际感受到的服务水平之间的差异程度。差异越小,表明满意程度越高,质量也越好,反之则越低。因此可用“顾客满意度”来衡量服务质量的高低。

《2010年海南省幼儿园定级标准》不仅从园舍设施设备(240分)、人员配置(100分)、行政管理(130分)、教育教学工作(260分)、卫生保健管理(170分)共五个指标提出了建设海南省示范性幼儿园的具体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过程质量提高是海南教育厅此次评级的一个突出特征。

笔者查阅文件后发现,此评级标准并没有涉及到幼儿园建园成本与幼儿教育成本的申报方面,教育部门政策设计的思路是继续鼓励民办幼儿园提高保教质量,旨在规范而不是降低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为提高教育质量,幼儿园必须以家长和社会的需要和期望来驱动持续地改进服务质量,虽然生均教育成本的增加并比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增加教育投资往往又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必然条件。因而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提高,生均教育成本往往也会增加。然而,一系列旨在提高幼儿园质量的标准背后,是政府对民办教育投入的一片空白,仅仅评级而不能有效监管的一个恶果是幼儿园通过市场定价将新增投资转移给社会和家长,继续提高幼儿园的收费预期。如何在质量评级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基于幼儿园培养成本并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级差定价标准,给当地物价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最终成了此次教育质量评级能否最终达到规范民办幼儿园收费的关键所在。作为对民众期望的一种回应,教育部门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物价部门旨在规范市场定价,是以教育质量成本定价还是以幼儿园培养成本定价成了两个部门的矛盾所在,也左右着幼儿园的收费预期。

四、调查幼儿园培养成本的项目设置

笔者研究发现,国内民办幼儿园主要有两种注册模式:一种在教育部门。教育部门给民办园诸如物业租赁费的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这种民办园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如部分企事业单位办的幼儿园;另一种在工商部门注册,需缴纳3%的营业税。这种民办园完全市场化,收费按照成本核算。目前,海南的幼儿园大多采用的是第一种注册模式,由于缺少税务部门的监管,加上大多民办幼儿园并没有专业的会计人员,在幼儿园成本核算方面大多数幼儿园还几乎处于空白,给笔者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目前我国教育成本核算的项目设置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在参考了各种项目分类标准后,考虑到海南民办幼儿园成本核算不健全的特点后,我们决定按照成本性态将幼儿园培养成本分为两类:幼儿园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特点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范围内,其费用发生总额不随学生数量的增减而变化,保持相对稳定。例如:园舍建筑、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资产及其按照规定计提的折旧费和修理费。变动成本的特点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范围内,其费用发生总额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减而变化。

为了清晰地反映幼儿园教育成本项目,我们采用匡算法。本次制作的“海南省民办幼儿园教育成本调查表”调查将幼儿园教育成本项目按照会计学理论分为建园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托幼成本四个大项。其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构成了幼儿园的培养成本。

首先,我们通过调查民办幼儿园的建园成本,形成固定成本中的“当年建园成本摊销”明细项,通过配比原则测算目前大多民办幼儿园以“赞助费”或“建园费”等名义取得收入的成本利润率。其次,在固定成本类下包括当年建园成本摊销、五年平均新增固定资产、每年房屋租金、每年园区修缮绿化支出、行政事业管理费共五个项目成本,项目成本下又具体区分不同的明细成本如行政事业管理费项目之下的办公费、水电费,通讯费、招生宣传、差旅接待等明细项目;由于按照以前的会计制度,学校的固定资产都不计提折旧,并规定五年作为幼儿园设备更新的一个周期,所以笔者决定将五年平均新增固定资产来替代非财务人员难以理解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再次,在变动成本类下包括教学业务费、人员工资福利支出项、五险一金支出项、个性化教育计划支出、其它支出项等。教学业务费包括教学图书资料费、教学和游戏所用低值易耗品及材料费、玩具费、教学研究费、资料印刷费等。最后,为鼓励幼儿园将交通费、伙食费专项收支管理,将各种代收性质的费用独立核算,定期公示,我们将幼儿宿舍装修及娱乐设备费、保育员人工工资福利支出、保育员五险一金支出、市内接送幼儿支出、幼儿伙食、甜点支出、育儿教育、医务室开支等纳入托幼服务项目中核算,作为一项与教育无关的活动不计入教育成本。

五、海南幼儿园基于成本定价再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则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 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 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促进法明确规定了教育投资可以追求合理的成本利润率。所以基于成本定价的理论依据是充分的。但实际状况是, 海南民办幼儿园收费是按市场定价,上述的有关规定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原因一是关于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的定位没有给出具体的财政支持,二是在于“合理回报”没有给出明晰的界定,三是在于政府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管责任。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认为,海南幼儿园基于成本定价仍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成本的复杂多样性

教育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胀水平以及民众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预期都影响着幼儿园的投资。教育成本不是越低越好,这是教育成本核算的一大特性,也是我们在使用生均教育成本指标时需要慎重考虑的地方。从幼儿园层面来看,幼儿园的办学规模,师资情况、管理水平及教学理念也影响着幼儿园的培养成本。“开办幼儿园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在我们调查中多数幼儿园园长如是描述自己的学前教育投资。学前教育的投资风险问题不容忽视。《2010年海南省幼儿园定级标准》中将卫生保健管理放在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因为会计利润不考虑到幼儿园办园的风险,所以幼儿的饮食安全,生命安全保障等投资很难真正的体现在学前教育收费项目中。加之目前我省幼儿园的财务管理工作比较不规范,给教育成本核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二)成本收费市场约束机制的缺位

家长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有知情权。作为经营方的幼儿园,有责任告知家长收费标准制定的依据,教育行政部门也有责任建立幼儿园收支公示制度,让幼儿园的价格接受家长的监督。大部分家长对现行幼儿园收费不满的原因主要是对幼儿园收费不明及对收费与教学质量是否匹配的担心。而幼儿园要适应市场,必须让家长知道成本核算结果,出示收费标准的依据,维护家长的知情权,把外在的约束逐步转化为内部的自我约束。

参考文献:

[1]蔡迎旗,冯晓霞.政府财政投资幼儿教育的合理性――来自国外的教育经济学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 2007,(04)

[2]王红,沈慧洁,王彬.对广州市幼儿园教育成本及收费制度改革的调查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 2003,(05)

[3]范先佐.《教育财务与成本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8-182

学前教育教学研究范文2

论文摘要:学前双语教师的培养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坚持“面向社会需求、立足幼教岗位、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应用、加强校园联系、注重素质提高”。与之相配套的就是要搞好双语教育的课程设置,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培养学前双语幼儿教师的计划在我校已经实施三年。三年来,我们根据制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对学生认真进行了培养教育。

一、学前双语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

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办学的指导思想是:针对幼教岗位群,以培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技术应用型幼儿教师为根本目标;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坚持“面向社会需求、立足幼教岗位、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应用、加强校园联系、注重素质提高”。依据这种指导思想,在全体教师的参与下,建构了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根本、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目的的三位一体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结构。

学前双语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既具有幼儿教育专业技能又具备英语语言能力,胜任组织幼儿双语教育活动的新师资。

二、配备高素质的学前双语教师。保证学生学有所得

(一)英语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英语教育理论知识

教师应了解掌握国内外先进的英语教学理论,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把理论和具体的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把“所信奉的理论”转化为“所采用的理论”,也就是说把这些东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到“以人为本”。

(二)英语教师必须了解国内外英语教学法的各种流派,如听说教学法、直接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全身反应教学法等。掌握其背景及理论依据,找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外语教学的新动向、幼儿教育的最新成果,创设自己的教学方法,抛弃统一的教学方式,尊重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采取的方式有动作表演,语音模仿,利用图片,看英语动画片等。’

(三)英语教师必须有较强的教研能力,能结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教学研究,使学生能轻松自如地学好英语,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四)英语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三、对双语班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

(一)语音:要求学生掌握英语音标的读音以及连读、弱读、重读等语音读音规则,发音准确、纯正。

(二)学唱100首幼儿英文歌曲,5O首必须掌握。要掌握5000左右的单词量,其中3000左右单词能熟练运用。

(三)听力:要求学生能听懂大学二年级的听力材料,能听懂VOA,BBC的新闻英语。

(四)阅读:能读懂大学二年级的教学材料,像科普文章和同等难度的教学材料。能借助词典阅读国内外有关英语教学改革和动向的资料。

(五)写:能用英语作笔记、写提纲,能写出150个词左右的短文,能写短信、便条等常用的实用文,应熟练掌握基本的词法和句法,能用英语编写教案。

(六)翻译:能借助词典翻译浅显的文章。

(七)口语:能流利地进行日常简单的口语会话,熟练使用课堂用语。

(八)在学习语言时,能将语言与文化紧密的结合起来。在文化背景下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才能使语言更准确,得体。学生应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风俗习惯的一般概况。

四、课程设置

根据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培养规格,开设课程包括大学英语、听力、口语、幼儿英语课。将听、说、读、写、译等实际运用能力融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英语的听说训练。在最后一年,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幼儿英语课,使幼儿教师毕业后即能顺利的从事专业的双语教学工作。

从表1看,大学英语课时没有减少,每周4学时,共开设6学期。从二年级开始开设一年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每周各2节,最后一年开设幼儿英语,每周2节。英语课时总计558节,占总课时的23.4%。

五、培养结果

就学前教育系几年来的英语过级情况看,O1级过A级1人,占班级总人数的6.7%;02级过A级2人,占班级人数的10.5%,其中一人又过了4级,占班级人数的5.3%。同O3级、04级对比来看,差距比较大。到O5年11月,O3级已经过级53人,占班级人数的53%,04级已经过级3O人,占班级人数的32.6%。

表3表明,中旅系O3级英语过A级的为36人,占学生总数的35.5%,过四级的7人,占总人数的6.9%;04级过A级的为29人,占学生总数的24.6%。计算机系O3级过A级的为7人,占学生总数的7.6%,过四级的为0;04级没有任何同学参加英语过级考试。学前教育系O3级过A级的为53人,占学生总数的53%,过四级的2人,占总人数的2%;04级过A级的为3O人,占学生总数的32.6%。

从英语过级情况来看,学前教育系优于计算机系和中旅系。

学前教育系的同学之所以英语通过率比较高,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学前教育系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从学生入学就强调学习双语的重要性,使学生从一入学就把外语学习紧紧抓住不放。

(二)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合理安排英语教学课时。

学前教育教学研究范文3

1现代学前教育教学理念含义的解析

现代学前教育的概念是指对儿童教育的基本理解,包括对儿童自身能力、儿童认知概念等的理解。首先,了解幼儿教育中儿童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儿童之所以称之为儿童,是因为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与成年人具有同样重要的社会地位,但处于人生的早期阶段。儿童本身是独特的,在发展过程中,他们是一个不成熟和不完整的人。因此,这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幼儿教育时看到儿童的独特性、多样性和不完整。第二,为了充分释放儿童的本性,儿童的本性源于父母并出生。但是,家庭成员和从小生活环境固有的遗传因素对儿童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的性质实际上没有界定,在儿童随后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儿童成长其实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所以我们必须让儿童自由发展。但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能完全释放,根本不限制他们的行为,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不能采取完全宽松的教学方法,使儿童在必要时完全宽松地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最后,孩子的本质是他们还不完全成熟,不无知,在孩子的认知上也不无能。他们在身体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这种潜力不能完全实现。所以幼儿教育和教学不用担心,要耐心地引导孩子,不能让孩子接受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东西,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教学,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让孩子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个体。

2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教学设计中的作用

其实在现代学前教育教学设计中,主要就是教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课程内容的实施设计。首先,它是教育目标的设定。目前,许多幼儿园教学内容偏向于小学课程。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将不利于儿童的未来发展,也不能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这种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违背了阶段和顺序。它不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也不承认儿童的主体地位。因此,它要求教师在设定教育教学目标时,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满足儿童的生活需求。其次,在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把儿童的直接体验作为教学内容。不应该允许儿童学习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知识,应该允许儿童学习困难的学习内容。这不符合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历。例如,一些幼儿园让孩子们每天学习许多难读难写的教学内容。儿童不仅在学习和理解上有困难,而且会导致儿童使用他们所学和他们所学的东西。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时,必须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儿童为中心,用真实的材料感受学到的知识,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设计出符合现阶段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内容,使儿童能够成长和进一步发展。最后,就是教育教学课堂内容的实施设计。儿童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占最主要地位的就是儿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前教育工作者不能强迫儿童去学习知识,要有耐心的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的完成学习内容。在教育教学课堂设计中,教师可以把游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因为儿童正处在这一阶段喜欢玩游戏,游戏最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游戏让儿童学习知识,在游戏过程当中,儿童可以感受到没有限制、自由自在,从玩的过程当中就掌握了学习内容,这让儿童以后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所以,在现代学前教育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找对方法,引起儿童学习的欲望。游戏这种教学方法就可以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不但可以让儿童快乐的学习知识,还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相对轻松。总之,要想很好的把现代学前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学前教育教学设计当中,就要正确的认识教育教学理念,然后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教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英语口语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1.教师英语口语教学问题。(1)教师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内容是指学校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的内容没有大量专业的相关书籍,教程视频及专业教科书,只能通过幼儿英语口语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的经验中去获取知识点,总结教育内容及经验,因此,教师教学的内容需要有专业化的教科书及实用性的素材来完善。(2)教师教学方法不新颖。大部分教师在英语口语中的教学方式方法较单一,学生主要以听为主,老师以讲为主,双方缺乏互动性和沟通性,老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自己为主导来带动学生们以英语口语交谈的积极性,通过情景教学,拓展式教学使学生对英语口语教学能全面理解且提升兴趣。(3)教师专业素质不过硬。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教学,相关的教师既要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懂得英语口语教育,但就目前而言,这样专业的教师是非常缺乏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离不开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只有其中一面,虽懂得学前教育教学,也能做出相关的引导和教育,但却没有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却又不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而这一现象阻碍了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在教学方面的发展。2.专业学生自身问题。(1)学生英语口语基础能力差。英语基础知识包括三个知识点,一是语音基础知识,二是词汇,三是语法。而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语音基础知识没有通过专业的训练和学习,对于后面两个知识点更是难上加难了,因此,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述能力就更差。(2)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存在心理障碍。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因在初高中没有得相关重视,缺乏良好的口语教学环境,因此导致大部分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英语口语表述能力较差。大部分的学生只会写却不会读,由于没有教师的专业训练和引导,缺乏良好的英语口语交流环境,导致学生在开口说英语时往往不能放开自己,出现害羞,胆怯的心理,从而不敢说,不敢讲。

二、解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校可针对教师的不同情况安排不同的培训,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可让他参与英语口语表达的培训,而对于英语教育专业的老师则可让他参与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机构,使其能两方面都能进行完善,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教学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2.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首先需要让学生加强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只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才能使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稳步提升。英语基础知识可从语音开始,英语口语首要的条件就是准确的语音,它是英语口语中的重要标志,学生针对英语单词应多读,多看,多写,通过了解音标,再到音的发音及变化,逐步上升到对语音语调的了解和正确读法,来加强英语基础知识中的语音能力。3.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化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进行,首先需从教师自身开始,使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全新化,把英语口语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对待,重点提出英语口语的教学,而不是将英语口语用在英语课程中的读写方面。其次教师可在英语口语课堂上设计新颖的课堂任务,通过书中的单元话题设计出合理的情景,使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模拟,通过英语口语的交流,使其提升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4.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学习和实践需结合,对于学前教育来说也是必然的。为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能运用到实践中,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虽有模拟课堂,但模拟与现实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在心理上,英语口语表达上都会因环境的不同而发挥出不同的效果,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5.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评价,结合英语口语这一特点,评价应从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这两方面进行。总结性评价是指学生在考试中的结果,不注重过程。而形成性评价是指学生学习的过程。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了探究,分析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用英语口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专业教师问题及学生自身问题,并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如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合理的评价机制等。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教学研究范文5

一、高校学前教育《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偏颇,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纵观高校学前教育《儿童文学》课程教学趋向,基本沿袭传统的文学理论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对单一学科理论基本目标的掌握,学习方法上以理解记忆为主,在考核标准上侧重于笔试成绩,呈现出较强的失衡性趋向,这种失衡性直接表现为教学目标定位的偏颇。学前教育《儿童文学》忽视了现实服务对象的鲜活性,理论教学与教育实践实际严重脱节,部分高校学生在走上教师岗位后才发现理论所学与现实教学存在差距,引发其教学中的不适应性与慌乱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错误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高校学生难以在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提升。

(二)课程内容方面针对不强,重理论教学实践不足

如果单独选取课程内容对《儿童文学》教学进行评析,其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向十分明显,教学实践的丰富内涵未被完全挖掘出来,《儿童文学》教学受封闭课堂的限制,教学面单一而狭窄,课堂生动丰富性欠缺严重,与实际教学相差较大,理论培养出来的高校学生一旦脱离书本课堂试卷等传统教学环境,往往在教学实践中陷入尴尬,这种对实践的忽视是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

(三)课程教学方法陈旧老套,满堂灌教学亟待改革

通过对《儿童文学》课程现有教学方法的分析,不难看出满堂灌的痕迹明显。课堂以教师的讲解为主,高校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缺乏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也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失去实效性,高校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都受到严重阻碍,高校学生缺乏对课堂对学科对难点的分析与讨论,不利于自身感悟分析能力的提升。此外满堂灌教学方式侧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忽视了社会实践的教学指导意义,限制了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思考。在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束缚与制约下,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与实际沟通能力缺乏培养引导,课堂教学死气沉沉。

(四)课程教学考核评价片面,日常考核分析关注不够

学前教育专业在开展《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时对往往忽视了课程的评价与考核,并且在进行考核评价时过分关注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日常表现。考核方式的片面性使得高校学生在开展《儿童文学》学习时单纯记忆理论知识点,对日常行为规范关注不够,不利于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提升。这种评价上的片面性使得部分优秀学生难以真正发掘出来,以分数定结论挫伤了部分高校学生《儿童文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明确教学目标与方向,做好课程教学的定位

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必须以明确的课程目标为教学导向。基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开展现状,综合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现实背景,学前教学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应是学生对课程本身的认可与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儿童及儿童文学的热爱,从而树立服务儿童服务教育的价值导向。《儿童文学》作为学前教育必修课程,力求实现学生对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把握,并做好与儿童的交流沟通,从而为专业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做好职业潜能的发掘。

(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做好专题模块解读

课程内容的明确要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从高校学生知识与能力构成的角度确定课程内容。其二做好对《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原则的遵守。其一涵盖三个层面,分别为儿童文学理论知识模块、儿童文学阅读写作模块、儿童文学艺术组织与表演模块。这三方面关注儿童文学的特征、范围及一般原理,力求实现高校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及文学创作能力的培养。其二要求以儿童文学功能与作用分析确定儿童文学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注重增强作品的趣味性。突出《儿童文学》的儿童情趣性,引导学生从儿童的视角发掘素材新意,注意故事的曲折生动性,借助浅显直白的语言进行阐述分析,语言表达上要契合儿童的阅读心理与接受能力。其次要体现作品的知识性。儿童文学题材广泛,古代传说,现代英雄事迹、自然风貌、人文山水都等教学素材都应该服务于儿童文学教学。最后要凸显作品的审美性。通过文学中美的形象塑造,美的情感传递、美的语言表达、美的情景模拟等让小学生在美好事物美好情感的熏陶下得到美的教育,受到美的启发。

(三)创新课程教学方法,调动学习兴趣与热情

教学方式是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直接实施者,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应将理论阐述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灵活选择多样的教学方式做好高校学生教学技能及教学素养的提升。其一可以尝试朗诵会的形式开展教学。《儿童文学》内容的丰富性尤其是儿童诗歌、儿童散文等文体教学可以借鉴朗诵会的形式,在朗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为将来开展语文教学奠定基础。其二可以组织故事会。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儿童寓言、童话等内容教学,通过对故事的讲述增进高校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其三可以开展儿童戏剧演练。在教学过程中鼓励高校学生运用理论所学进行文学剧本的编写,通过编写剧本并自主排练演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造能力的同时做好学生未来职业能力与经验的积累储备。通过选取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性,教学内容的阐释更到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更到位。(四)完善课程考核与评价,构建课程的完整体系完整的课程教学除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式新颖、教学主题鲜明、教学内容具体外还要有完整客观的课程考核与评价,这也是我国学前教学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的一大方面。《儿童文学》课程考核与评价应着眼于课程本身的培养目标,基于学生未来职业素养提升的角度做好统筹与把握。一方面在评价内容层面要做好对儿童文学课程一般理论知识与儿童文学鉴赏阅读的结合,在实现两者结合基础上带动高校学生文学的创作与剧本的表演。其中如何做好儿童文学艺术组织形式的构建是评价内容方面的核心。另一方面在评价方式上应做好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与终极考试的综合性分析,通过定期考核与日常考察的融合,带动书面与实践的互动,从而给出高校学生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真正发挥评价的教学反馈作用,从而实现高校学生职业技能与素养提升的推进。

三、结束语

学前教育教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小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小学教育也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是孩子思想和意识成长的关键时期,课堂上的创新,教学上的创意,给孩子注入鲜活的教学理念,茁壮孩子的精神和魂灵。

一、 激励教育 回归生活实际

新课程改革提倡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增强学习热情。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低人一等的,同样,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学习的天才。让知识回归生活,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想着把课堂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等联系起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学生才学得更有趣,才感觉语文就在身边,语文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父母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同,小学时期孩子们的知识基础差距是非常大的,有些孩子见多识广,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设计者,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复习内容,在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激励教育,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让所讲的语文知识富有情感和节奏感同时努力地为学生提供主动求知的材料,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复习语文,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不能随意而发,也绝不能矫揉造作,一定要依据语文教材的内容,才能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有效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心理上舒适、愉快。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达到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地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要发挥导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对学生公平相待,在学习上更要循循善诱,用身边的小榜样鼓励他、激励他,而不要讽刺、挖苦。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矫正学生学习方向,点拨学习方法,启迪学习思维,化解学习矛盾,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发展。既爱“白天鹅”,也爱“丑小鸭”。教师应该主动和他亲近,或者组织学生和他交往,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可按学习课本的环节M行:①初读课文,重在评价正确度和流利度;②感悟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情感度,使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文章的思想感情;③学完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诵记度,促进学生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积累。通过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明白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评价要求。对学生的赞赏不要局限于简单的“你真棒”、“你真聪明”,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地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不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

三、创设情境激趣

认真抓好语文教师的备课和上课环节,切实发挥语文课堂教学在德育中的作用。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德育的效果如何,关键就体现在语文教师的备课与上课这两个环节上,并且也通过这两个环节来实现。在教学中,经常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释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好的提问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让学生在学习中存有疑问,在渴望答案中学习。在上课环节,教师需要根据教案,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特点和可接受程度,采取小学生所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法开展教学,最好是通过实践教学,设置一些德育场景,鼓励小学生参与,使小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水平,成功创设课堂情境,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把学生带入思维和兴奋中,为教学创设最佳的时机。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契合性,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实现过程。

四、大语文教育观尊重学生个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解释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思维。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初步感知某一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由教师或者由教师与学生的问答交谈,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这一学习方法的精神实质提炼出来,使学生能抓得住,享受审美乐趣。

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阅读的机会,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情动人,教出情味。不论是教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抑或是教说明文或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要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通过教师一次一次范读,让学生不断体会如何根据不同句子去把它们的语气与感情读出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学会有表情地朗读。在生活中自学,懂得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迁移,提高查询信息的能力及快速阅读的能力,朗读也好,背诵也好,让学生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尤其课外阅读更是如此!这不仅有助于思考,而且有助于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