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儿童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儿童的方法范文1
宽容与纵容一字只差,但意义和后果截然不同。从语境的角度讲:宽容是褒义词,而纵容是贬义词。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宽容是对方的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或者偶然出现的失误,对这种行为采取理解、忍让和善意性的容忍,使对方得到心理的宽慰,在今后不再出现同样的失误。这是一种心胸豁达、情操高雅的表现。而纵容是对一种错误的行为无原则的谦让,使这种错误没有得到及时而彻底的纠正,让错误的行为肆意的蔓延,酿成严重的后果,最后难以收拾。
造成对某种错误的行为进行纵容的原因大约有两种:一种是故意的,明知是错的,他就是不制止,任其发展,希望酿成严重的后果,这种人心怀叵测,但毕竟是极少数。而无意的确实大多数,他们对宽容和纵容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对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纵容,他们混淆不知,甚至颠倒,他们吃了自己的苦,但又找不原因,反而把责任推给别人,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这种现象相当的普遍,应该给予足够充分的关注。
试举一例:班上有个叫__的三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和成绩都不好,家长也非常着急,请老师加强教育。我仔细地观察__,学习习惯的确差,简单地讲,做作业时经常少学习用品。不是少了铅笔就是差了橡皮,开始我让别的学生借给他,但是也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班级的组织纪律。我并且告诉他,下次如果在这样,我不会让别的同学借给他,同时也通知他的家长,要把孩子的学习用品准备好,否则老师会采取措施。遗憾的是,我的话对学生和家长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在今后的学习中,__的习惯依然故我——写作业时,少了铅笔。我绝不会容忍,不容许任何一个学生借给他,而且下课也不行借。__的作业无法完成,在放学时留了下来,通知家长把文具备全送到学校。家长硬着头皮来了,冲突和指责也随之而来。家长指责我没有爱心,对学生一点宽容心也没有,小题大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我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心中的感慨颇多:孩子是无辜的,但是家长你究竟如何配合老师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呢?孩子有错在所难免,关键的问题是家长对于教育上的认识错误又有谁去纠正呢?家长混淆了宽容与纵容之间的概念,从而造成教育的失败。退一步讲,孩子第一次少学习用品,那是处于偶然,那么情有可原,家长同时就要引起高度的警觉,防止再犯。但是,多次这样,作为有责任心的老师,绝不能容忍他继续这样,否则就是纵容他这些不良的习惯蔓延。遗憾的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起了反作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的关注和警觉。
孩子的年龄小,认识模糊,各种习惯、能力都处于发轫阶段,作为家长和老师,要仔细地观察孩子,研究孩子,同时也要加强学习,对有些观念、观点一定要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了解,以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发生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是错误,误了孩子还不知道,那才真正的悲哀!
观察、思考、学习,对于每一个从事教育教学的人——教师和家长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千万不得松懈大意。
教育儿童的方法范文2
1 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
“儿童之家”有哪些特征?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1.1 “儿童之家”是一真正的家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之家”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家”,也就是说,应该有一些房间和花园,孩子们就是房子的主人。带有遮蔽处的花园是最理想的,因为孩子们可以在它底下玩耍或休息。也可以免受曝晒和雨淋之苦。”①
1.2 学校的房间是孩子们进行“脑力劳动”的时间
“儿童之家”为孩子们配备了各种房间,各种家具应有俱全。“儿童之家”所设计的各种桌椅都很轻便,便于搬动,孩子们可以选择他们觉得最舒适的坐姿。教室里有很多非常低的黑板,即使最小的孩子也能在上面写写画画。“儿童之家”,是不按年龄分班的,幼儿的学习不受规定时间的限制。总之,蒙台梭利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自由。
1.3 “儿童之家”的设施要有助于孩子们自己去做
“儿童之家”的孩子们可以自由玩耍。教室里的桌椅允许儿童按自己的意愿搬动,矮柜子上的各种物品和教具供儿童随意取用,功课的安排也无固定时间,而是强调个人学习和活动。“儿童之家”还有为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作准备的练习,如穿衣、脱衣、解纽扣等。
“儿童之家”是唯一可以自由支配的房间,是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家。并且,“儿童之家”中的设施没有限制,一切事情都是孩子们自己去做。训练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主张儿童的生理和精神的发育应该遵循自然,大体上分为三部分:运动神经培养,感官教育,语言训练。
2.1 运动神经培养
蒙台梭利认为,运动神经的培养很复杂,给孩子指明方向,孩子的运动就会朝着正确目标发展,还对儿童进行肌肉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基本运动;照顾自己;家务处理;园艺劳动;手工劳作;体育、韵律活动。
基本运动指日常生活中的走路、站立、坐、操纵小物件等;而照顾自己就是教给孩子们如何穿衣、脱衣。孩子们不仅给自己穿衣,而且还会帮其他的小朋友穿衣,在过程中,寻找劳动的乐趣;老师在一旁观看孩子们独立去完成洗脸、擦鞋子、清洗家具、清理地毯等任务;老师还会带孩子对花园里的花草树木进行悉心照料,培养孩子们对园艺劳动的热爱;还给孩子们提供手工劳作的机会,通过“泥塑”训练,锻炼操作能力;为了提高孩子们的体能,“儿童之家”给孩子们提供了“踩线”练习,并且在进行“踩线”的过程中,为孩子提供音乐伴奏,以此来增强儿童的乐感。
总之,通过对孩子们进行运动神经的培养,增强了儿童的身体素质,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生活的自理能力。
2.2 感官教育
2.2.1 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感官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感觉能力缺陷,为发展认知活动奠定基础。在感觉形成阶段,幼儿的感觉得不到充分发展,就会影响其全面发展,等到成人后再进行感觉训练,效果甚微。对3至6岁的儿童尤为关键。
2.2.2 感官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蒙台梭利根据儿童对不同的感官刺激存在不同敏感期的原理,将感官训练细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创制了一套教学用具,供感官练习之用。
1)视觉训练
视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物体大小,颜色,高低,长短的辨别能力。蒙台梭利为儿童提供了一套圆柱组教具。分三组,第一组高度相同而直径不同,第二组直径相同而高不等,第三组高度与直径均不同,要求儿童将其分别放入相应的孔中。孩子们总是将圆柱放错位置,经过无数次尝试,最终都能顺利的给圆柱找到适合它的“家”,来培养孩子们的视觉。
2)触觉训练
触觉训练在于帮助幼儿辨别物体光滑与粗糙,温度冷热,物体的轻重和大小、厚薄、长短以及形体。为了增强孩子们的触觉能力,准备了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光滑程度不同的木板,让孩子们亲自用手指去触摸木板,切实去感受他们粗滑度的差异。不同温度的水的金属碗,让儿童直接触摸碗的外面,提高他们对冷热度的辨别能力。
3)听觉训练
听觉训练主要使儿童习惯于辨别和比较声音的差别。蒙氏准备了两套乐钟。第一套乐钟是按音律顺序排列好的,要求儿童根据第一套乐钟为第二套乐钟的音律排好顺序。这就需要儿童经过不断地敲击,仔细的倾听,耐心的练习,最终为它们找到正确的位置。还对儿童进行“静默训练”,可以初步培养起他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并能唤起儿童心灵深处的音乐天赋。
4)其他感觉训练
蒙台梭利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味觉,色觉,嗅觉,重量觉。通过不断地练习与尝试,最终孩子们都能顺利地掌握各种感官,从而促进儿童感官能力的发展。
2.2.3 感官教育的评价
通过感官训练,扩大了儿童对周围的认识,提高儿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孤立性,忽略了各种感觉器官的结合,而且其感官教育采取的方法缺乏新颖性。为此,我们要辩证的去看待它的感官教育方法,取长补短,以促进当今幼儿感官教育的发展。
2.3 语言训练
训练孩子去听周围环境产生的声音并区分它们,以为孩子更清楚地聆听发音语言而做准备。老师跟孩子讲话时必须发音清晰。让孩子们唱歌,也是一个锻炼准确发音的好方法。
总之,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孩子们懂了许多词语,大,小,厚、薄、长、短、深、浅、粗糙、光滑、重、轻、冷、热等,还有关于颜色和形状的名称。通过练习,这些名称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各归其位,根深蒂固,从而促进着儿童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
教育儿童的方法范文3
一、建立留守儿童登记卡,为因材施教做好准备。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 要建立留守儿童个人登记卡,仔细耐心地研究留守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情况。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依据他们个人不同的特点和不同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就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机体一样,找准疾病根源,再综合会诊,为进一步治疗做好准备。
二、关爱留守儿童,不放弃每位学生。
合理安排座位,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班级中享受平等教育,感受到生活的阳光,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帮助其重新树立自信心。当我每接一个新班时,首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情况、学习情况摸清底细;再进行综合分析,将全班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然后按每四人一组,每组均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后给每组学生分配任务,落实责任,让他们在安全、纪律、学习中,开展“比、学、赶、帮”活动。这样,既让他们找到了自己在班上组内的位置,又认准自己的奋斗目标,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效果最佳。
三、教师以身示范,与学生交朋友。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如;衣着整洁,举止大方,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书写规范、上下楼梯靠右行、一起大扫除、一起值日等。实践证明,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喜欢你,才能做一名“阳光教师”。
四、分层布置作业,落实教学常规。
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监管,部分学生学习困难,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厌倦,他们经常拖欠作业、不交作业或胡写乱画,作业管理更是任课教师最头痛的事。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能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这样,就容易把他们的行为引入学习的殿堂,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要分层布置作业。其次,在作业管理中,让科代表和四人一组中的A等生协助管理。要求科代表只管每小组的那位A等生,A等生每天应将本组同学的作业收齐,认真检查,再由科代表审查,最后送交教师批阅,个别特殊学生教师应酌情处理。这既从环节上督促了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又解决了班大人多查作业难的问题,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因贪玩拖欠作业而苦恼,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就养成了按时交作业、爱学习的习惯。
五、动之以情,晓之于理,在赏识中进步。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成功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兴趣。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育留守儿童时,教师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于理”,让他们在老师的宽容与鼓励、理解与赞扬中得到进步。记得我班有两名学生,甲男生五岁时父母双亡,由爷爷奶奶养大,聪明、活泼、好动、自控力太差,易发怒。乙男生九岁时父母离婚,重组家庭,养父经常在外做生意,母亲少言寡语,该生聪明、好动、易怒。有一次,他俩在宿舍因小事打架,被宿舍管理员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我知道后,心想:尽管有老师处理了此事,但按他俩的性子,一定是想不通的。午自习前,我把他俩叫到办公室,问明原因后,我说:“你俩因小事打架是不对的,要学会宽容和忍让。你们好好想想,在家里,是不是缺少亲情,心里是不是非常孤独;在学校,有老师,有同学,有温暖的班集体,你们俩应该成为一对好朋友,相互尊重,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啊!”他们俩听了,只向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下午放学,我刚要走出教室,他俩各递给我一首关于感恩的诗,尽管字迹歪歪扭扭,语句不押韵,但我被感动了。后来在几次月考中,他俩都有了很大进步。从此,我感到了老师的宽容与鼓励、理解与赞扬竞有这么大的威力!
六、狠抓养成教育,促进全面提高。
此外,教育留守儿童从小热爱祖国、尊老爱幼、不打人骂人、团结同学,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而勤奋学习,会进一步提高其学习内驱力,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培养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如:讲安全,爱学习,守纪律;勤洗手,勤洗脸,勤刷牙,勤理发,勤洗澡等行为习惯,会进一步促进其健康成长。
六、参加课外活动,陶冶高尚情操。
教育儿童的方法范文4
一、兴趣法
在简笔画教学中可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创设情景,如表演、故事等,迅速激发幼儿学习简笔画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到绘画活动中来。如在讲授生动的人物动态时,要使幼儿理解生动的人物动态就要通过描绘人物的各种动作来反映人的喜、怒、哀、乐的情绪活动,它是简笔人物画的“语言”。在一次教学中,我给幼儿示范了一段哑剧,然后要求幼儿根据我的表演,说出每个动作所代表的具体内容,我“趁热打铁”在黑板上画出一组简笔连环画,并与幼儿共同命题。
二、普遍调查,确定幼儿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的起点准确定位,能够保障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得到应有的训练。面对学习起点落差较大的儿童,最好的办法便是“面向全体、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面向全体”首先要求老师对各个层次的幼儿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循序渐进”要求老师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采用小步子、小分量、逐渐提高的教学方法对幼儿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幼儿能力真正有效地做到“因材施教”。
三、把握方法,准确连点。
在强化握笔、坐姿的准确性同时更以连点为重心,将连点分解为:两点连线、三点连线、四点连线、十以内点的连线、二十以内点的连线。
两点的连线又从图案的变化;位置的变化;线条的变化设计为一个系列,分解及整合这一系列的内容。分解便是将这些内容进行单一设计,进行训练。例如:图案的变化,在设计单元时先分解练习,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开始如草莓、苹果等食物逐渐到动物、人物、植物、交通工具等图案,进行相应的变化练习;位置的变化则是从距离的长短及空间位置的变化来设计单元。例如:“小兔钻山洞”中距离的长短的变化从在山洞边上开始――稍远离山洞――远距离钻山洞一直将练习的纸张撑满为止,然后又从山洞这边跑到山洞的另一边(或上面、下面)进行空间位置的训练;线条的变化从直线开始训练――稍有弧度线的训练――弧度加大、加多训练――曲线训练――走迷宫的设计(从一个拐弯――两个拐弯等一直拐下去,从一目了然逐渐过渡到复杂图形来完成分解动作)。而整合便是将图案的变化、位置的变化、线条的变化这些内容融合起来进行知识技能的巩固。以“小兔钻山洞”为例的设计内容:①两只小兔距离较近,用直线连接;②两只小兔距离较远,用直线连接;③两只小兔距离较近,用大弧度曲线连接;④两只小兔距离较远,用大弧度曲线连接;⑤两只小兔距离较近,用小弧度曲连接;⑥两只小兔距离较远,用小弧度曲线连接;⑦小兔钻山洞,从左往右用直线画出;⑧小兔钻山洞,从左往右用曲线画出;⑨小兔钻山洞,从左往右用折线画出(线条从简单到复杂);⑩走迷宫:小兔钻山洞。更便于幼儿知识技能的巩固。
四、注重概括、描画线段及图形
注重概括的目的是要求老师在设计描画的图案时有意识用形状概括出图案的基本部位,为中、高段的归纳特征,组合图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描画为主的最终目标是“看点描画”,故在设计上从“线型”到“点”逐渐过渡,在图案的处理上也由简单过渡到复杂。
五、观察临摹、构成图形
经过连点、描画线段、描画图形循序渐进的训练,幼儿的基本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对图形的概括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绘画的技能也有所提高,而此时的观察临摹能让幼儿仔细的了解怎样概括归纳基础部分,老师对基础部分的清晰概括更能让幼儿了解概括事物的内涵,从而达到看到物体能清晰概括主要部分的能力。
六、归纳特征、组合图形
教育儿童的方法范文5
一、儿童声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没有针对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
教师为了能尽快的将儿童引入到学习声乐的轨道中来,在这个阶段,往往灌输一些抽象的专业术语,如共鸣、打开、气息、位置等,儿童会感到不知所措、非常的茫然,这种没有针对儿童自身特点的教学,是应该摒弃的。
(二)对儿童声乐训练要求标准过高
声乐演唱有很多基础性的要求,一些教师认为教会儿童越多的知识,才能促进儿童的进步,但结果往往是欲速而不达。一会要求情感和共鸣,一会又要求吐字和呼吸,这样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儿童常常是顾此失彼,结果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三)对气息过早的强调
歌唱的动力和源泉,就是气息。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会反复强调气息的重要性。但如果对气息过早的要求,就会过多的集中儿童学习的注意力,这样就呼和吸一个非常自然的问题,形成了负担,这样反而对演唱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儿童声乐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熟悉和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
儿童通过获得技能,学会发声的方法,直接影响着大脑发育,以及神经系统和身体的生长。正确的发声方法会对儿童心理、生理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对儿童形成个性和发育智力,意义都非常重大。儿童阶段,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不管是神经系统,还是感知觉系统以及身体,都尚未定型,还处于发展时期,而随着儿童逐渐成熟的心理因素和身体发育,可循序渐进的培养其技能及各个方面的知识。
在12、13岁以前,儿童的听觉能力一直在增长,而到了成年,会逐渐的降低这种听觉能力,主要是丧失了高频部分的听力。通过相关测试证实,在婴幼儿阶段,人对高频声音的敏感度并不比成人差,甚至还能向低频范围的敏锐度发展。由此可见,儿童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听觉艺术方面,应比成人优越,而这一点,也被音乐实践教学所证实。
(二)建立正确的教学思路
一般来讲,从婴儿、幼儿到少儿阶段,儿童的发生器官都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育和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年龄段,其特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必须对其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充分的考虑,要合理灵活并综合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依照儿童不同的声音条件,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制定。
1.引导儿童歌唱的兴趣
喜欢歌唱,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而兴趣又是最好老师,但当儿童真正开始学习声乐歌唱时,效果会和期望值大相径庭,这就需要儿童能持之以恒,每天都要坚持不懈的进行训练。一个优秀的歌唱人才,往往必须具备多个方面的因素。仅仅是坚持唱歌练习,离成功还相差甚远,如果按照既有的教学模式,儿童和老师见面的时间是有数的,所以针对儿童的训练,家长应和教师做好沟通,教师应客观的评价每一个儿童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那些业余学习唱歌的儿童,其训练方式,不应采用音乐学院的正规的模式。抽象的声音位置概念和枯燥的发生练习,都会使儿童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兴趣荡然无存,所以保护和引导儿童的兴趣 是每一个声乐教师应尽的责任。
2.培养儿童正确歌唱的习惯
儿童声乐的学习过程中,要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经过反复的强化和严格的训练。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经历一个关键性的时期,而这个阶段,就是幼儿和小学阶段。而中学阶段,则是改造习惯的时期。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声乐教学,就是对儿童一生的成长,都是受益匪浅。
3.训练儿童声乐的美感
发展儿童声音的个性及训练声音的美感,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体验,就是美感。美感紧密联系着儿童思维的发展和直觉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证实,儿童在幼儿时期,就能从自己所从事的朗诵、舞蹈、美术及歌唱等艺术表演中,从绘画和音乐等艺术作品中,获得美感。个性是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行为、性格和气质,而音色是声音个性的体现。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发展儿童歌唱的个性,是声乐教师的主要任务,这要胜于对机械的技巧训练。因为儿童不同的个性,表达歌曲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教师不能简单的用错误或者正确的方法去进行评判。
教育儿童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 前方牵引;导弓矫治器;上颌发育不足;持续矫形力
儿童骨性反因上下颌骨生长不均衡,易造成颌间关系异常,临床多表现为下发育过度、上颌发育不足、Ⅲ类骨面型显著等,对患者外貌、口腔功能和心理健康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给儿童和家长带来困扰。临床对于明显的上颌发育不足,一般建议在儿童生长发育迸发期之前进行矫治[1]。多采用前方牵引面具矫治器、FRⅢ功能矫治器等,但因儿童上学等原因,全天佩戴一般较为困难。我们在临床中针对儿童颌骨生长改型最佳时期,以及矫治器佩戴时间越长矫治效果越快的因素[2],考虑给予全天持续矫治力,设计前方牵引与导弓矫治器联合应用,缩短矫治时间,统计病例16例均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替牙期12例,恒牙早期4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8~12.5岁,平均年龄10岁。临床诊断:安氏Ⅲ类骨性前牙反,上颌后缩;其中下颌前突型11例、下颌正常型5例。临床表现:近中磨牙关系、侧面凹面型、下颌不能后退或后退困难, ANB角<0°。
1.2 方法 前方牵引和导弓矫治器联合应用,保持持续矫形力。
上颌导弓矫治器24 h佩戴(包括上学、进食):在两侧23之间、双曲唇弓唇侧设计牵引钩,唇弓在下颌后退位时紧贴下前牙唇颈部。面具式前方牵引器在家时间佩戴:以导弓矫治器尖牙近中牵引钩为着力点,每侧牵引力值300~500 g,角度前下方15°~30°(视下颌平面角定),周末在家全天佩戴。每4~6周复诊,调整导弓位置紧贴下牙和前方牵引力值,至反解除,评估上颌前移情况,过矫正前牙覆盖2 mm,停止前方牵引;替牙期病例导弓矫治器保持2~4月,时间由24 h递减至夜间佩戴,恒牙早期4例转固定矫治器二期调整;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
2 结果
典型病例:男性 替牙期9岁,磨牙近中关系,反覆盖2.7 mm,反覆Ⅱ°,面中1/3凹陷明显,面下1/3短,轻度下颌前突,诊断为安氏Ⅲ类骨性前牙反,上颌后缩。临床先行快速扩弓2周,设计前方牵引配合导弓矫治器联合应用,导弓矫治器24 h佩戴,面具式前方牵引家中佩戴;矫治时间4个月,前牙建立正常覆关系并过矫正;典型病例矫治前后头影测量主要数据见表1。
16例病例,近中磨牙关系得到纠正,反解除,前牙建立正常覆关系,上颌发育不足改善明显。头影测量显示上颌骨A点平均前移2.3 mm,前方牵引时间平均3.1个月,口内导弓矫治器和家中佩戴前方牵引患者易接受。
3 讨论
儿童上颌发育不足的临床矫治,常规设计有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器、FRⅢ功能矫治器等,一般要求每天至少佩戴12 h。因面具和FRⅢ功能矫治器的器型问题,儿童外出一般不愿佩戴,而在家中因饮食、发音等也需取下,因此矫治时间不易达到临床要求;外出上学时矫治处于停顿期,达到临床矫治效果所需时间一般较长,高晓丽等[3]研究报告前方牵引矫治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平均疗程为5.3个月;赵果等[4]报告FRⅢ功能矫治器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平均疗程为10个月。
我们在临床中考虑儿童容易接受的矫治方式,设计导弓矫治器全天佩戴(包括进食、发音等),在家时面具通过导弓矫治器牵引钩进行前方牵引,经随访一般一周后可以习惯。导弓矫治器每天近24 h限制下颌位置,诱导下颌向后,并对前方牵引的矫治效果有帮助和巩固作用;矫治中前方牵引力、诱导弓弹力和激发肌肉活动产生的力,促使口周肌肉对牙和骨骼发生变化、进入正常的生长发育和颅面发育方向,改善上颌发育不足。
林珠等[5]认为:前方牵引力每侧500~800 g较好,戴用时间每天14 h以上。我们在临床考虑导弓矫治器的诱导弓对于下颌始终处于限制状态,咬时产生的力值可以达到400 g左右,其反作用力也对上颌有持续牵引力,因此前方牵引时力值设计300~500 g,尽量减轻患者的不适并保持口内导弓矫治器的固位。导弓矫治器近24 h保持矫形力释放,故对面具前方牵引要求在家中时间即可。
经临床随访观察,前方牵引和导弓矫治器联合应用,较单纯佩戴前方牵引或FRⅢ功能矫治器,平均矫治时间可以缩短2~7个月;前方牵引居家佩戴方式家长可以监督,患者也易接受,具有较好临床矫治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曾祥龙.现代口腔正畸学诊疗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208.
[2] 傅民魁.口腔正畸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6.
[3] 高晓丽,王春玲,肖丽丽,等.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牙畸形.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