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孩子的启蒙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2岁孩子的启蒙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2岁孩子的启蒙教育

2岁孩子的启蒙教育范文1

身体不同部位可发声

赶到现场听公开课的家长很多,组织者按10-15人一个班开讲。授课老师之一的李老师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参加美国、加拿大、波兰、中国四个国家组织的共80个琴童共度夏令营的活动。当中国的琴童们来到夏令营后发现其他三个国家的琴童都多才多艺,对各种乐器都能融会贯通,还津津乐道地为大家讲述他们喜爱的电子游戏。而中国的孩子们只精通自己学的那一门专业,其他什么也不会。与其他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有些呆板。李老师称,其实不要让孩子过早地去学专业,而应该让他们接受音乐的启蒙教育。

李老师的启蒙教育课可谓打破了常规的教课方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上了一堂生动的音乐课。记者在课堂上看到,李老师带着孩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引导孩子记忆音符,他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鼻子、眼睛、耳朵、头顶来演示不同的部位是不同的音调,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在底下跟着老师学。不一会儿,七个音符孩子们就都记住了。

摇动矿泉水瓶学乐器

李老师称,现在的家长非常注重早期音乐教育,但太急功近利,硬是让三四岁的孩子背五线谱,总想着5岁就能考上钢琴三级,有些学钢琴的孩子一天要练习两个小时以上的钢琴,孩子感到学音乐太苦,他提倡家长要着重培养孩子对音乐的一种幸福体验。

记者注意到,他教学中编了许多贴近孩子生活的儿歌,例如妈妈减肥、爸爸睡懒觉,以便给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他还鼓励先学会儿歌的孩子上台表演,锻炼孩子敢于表现自己的勇气。并且让家长跟着一起学,把艺术的启蒙教育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他带来的乐器,则是传统的口风琴等等,他拿着口风琴吹奏汽车、救护车的声音,此外,还将矿泉水瓶内放上豆子,用小棍棒敲打着小板凳,仿佛是打击乐的声音,孩子们听了都瞪大眼睛很好奇地望着老师,顿时都想试一试。就这样,孩子对音乐最初的爱好就有了。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启蒙,也是对他们是否爱好音乐的一个测验。

长期封闭在家孩子怕挫折

采访中,记者还看到有一个两岁多的小朋友哭着闹着不肯进教室,无论爸爸妈妈怎么哄也不肯进去。妈妈想进去听课,可孩子哭着拉着妈妈不让走开,最后家长只能托着孩子在窗户外听老师讲课。

2岁孩子的启蒙教育范文2

关键词:启蒙;音准;小提琴;唱谱;幼儿教育

一、“音准”启蒙在幼儿小提琴学习中的意义

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尔曼•卡萨尔斯曾经说:“弦乐器的技巧练习是最难见成效的事情之一。其左手技巧则更难掌握,仅就音准一项就足够一个演奏者花毕生的精力去掌握。”可见,音准问题伴随着小提琴学习的全过程,而幼儿小提琴的音准的启蒙教育是最难突破的问题。3岁幼儿在听觉方面的机能已经趋于成熟,所以,最初的音准启蒙教育应当从这时开始,尽早的进行音准训练对学习小提琴也是有着相当大的帮助。小提琴的音准问题一直是小提琴教育与演奏中的一个久功不破的难题。琴童每天都会付出很多时间在音准的纠正上,但即使是这样,在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练琴成果时音不准这一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因此,音准启蒙在幼儿小提琴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一名小提琴老师也应当尽早培养琴童的音高感,让孩子们尽早解决音准问题,自由翱翔在音乐的殿堂之中。

二、“绝对音高”的概念与培养方法

1.音阶练习是培养绝对音高的基础。每天练习音阶的目的就是拉准每一个音,但对于每一个初学小提琴的琴童普遍喜欢演奏欢快或是令人感动的旋律,音节练习被认为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实际上,坚持音节练习是训练绝对音高、建立内心听觉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与此同时,音阶练习也可以建立正确的手型,曾强手指触感。伟大的犹太裔小提琴家海菲兹曾经不止一次阐明过这样的观点“小提琴演奏技术的基础就是音阶,它是小提琴演奏技术最重要的方面”。由此可见,音节练习一定要成为小提琴初学者的基础性练习,坚持音节练习对建立绝对音高也有着莫大的帮助。2.听觉是音准的“灯塔”。对于听力正常的琴童来说,音准问题的根源在于日常练琴时没有充分利用双耳仔细地辨别自己演奏的音高是否准确,并且对于那些不准的音没有采取纠正措施。双耳没有起到监督与“引路”的作用,于是也就养成了拉不准的习惯,绝对音高自然无法建立。琴童在日常练琴时,都要利用双耳监督音准。实践证明,琴童千万不能认为自己的第一直觉是正确的,有时加上有钢琴作为音准的框架校正也是行之有效的。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正常的儿童一定能够培养绝对音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音准练习习惯。众所周知,一旦习惯养成,想演奏错误音准都是不容易的事情。3.建立良好的左手手型。伟大的小提琴教育家加拉米安说:“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手型到位,音准自然会到位。建立正确良好的手型对小提琴音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训练初学者时,教师应当让琴童尽早建立同一根弦上一指与四指的纯四度手型和相邻两根弦之间的一指与四指的纯八度手型。可以说听觉与手型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与绝对音高的建立也有着极大的帮助。相信,通过上述方法再加上琴童的努力,十二音律的绝对音高能力一定可以在儿童脑中建立。当音准达到一定水平是,再将唱谱引入平时的练习,一定会将3-6岁小提琴初学者的音准能力提升到很高的水平。

三、唱谱是学龄前儿童学习小提琴的重要环节

小提琴是声音的艺术,但是许多琴童在演奏小提琴时对演奏的声音并没有切实的认识。如何将看到的乐谱转化为动听的音乐,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唱谱。只有通过切身实践的唱谱,孩子才能对自己所演奏的音乐与音高有更为准确地把握。如果缺少唱谱这一环节,其演奏的音乐也不是发自内心的。为什么说唱谱与小提琴演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呢?在许多孩子的头脑中,只知道自己演奏的音符的具置,却不知道这个音的唱名是什么。显而易见,他们无法判断自己演奏的音高是否正确。对于初学小提琴的孩子们来说,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学习小提琴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演奏多么高深的曲目,而是在于内心情感与音乐的结合与表达。小提琴只是琴童抒发个人情感的一件工具,能够打动他人内心的是对于音乐的理解。演唱是一个提高音乐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虽然现在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唱谱的重要性,但通常缺乏规范的指导,许多孩子只演唱音符的唱名,忽视节奏、情感,甚至是最基础的音准。那么琴童应当如何唱谱呢?首先,跟随钢琴唱谱。显然,学生在唱谱的时候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就是将音符的音高唱准,而有一架钢琴作为音准框架的固定是必要的。跟随钢琴唱谱对孩子的音准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其次,边唱谱边打节拍。许多孩子在唱谱的时候只唱音符,不打节拍,以至于节拍混乱。因此唱谱时应当用手脚打拍子,并且强调出强拍与弱拍。并且,孩子们应当做到眼观、嘴唱、耳听、手打的全方位的协调发展。最后,唱谱时应当加入各种的表情记号。比如跳音要唱的有弹性,连音应唱的顺畅,再比如渐强、渐弱、渐快、渐慢等也应当注意。正确的唱谱方法不仅可以让音乐快速有效地走进孩子内心,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基本音乐素质。唱谱对于3-6岁的初学者来说也是一个必要练习任务,初学者在音准方面所得到的收获也绝不亚于演奏小提琴所得。

四、对中国未来小提琴幼儿启蒙教育的展望

幼儿教育应以启蒙教育为根基,启蒙教育又是幼儿小提琴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幼儿小提琴启蒙教育中,要重点培养儿童对小提琴艺术的兴趣,使幼儿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并找到自身长处,同时要全面提升孩子整体音乐综合素质。小提琴启蒙教育对于学习提琴的幼儿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意义。通过对音高、节奏、技巧的学习和对音乐本质的理解,对幼儿提升智力、记忆力和创造力有着极大的帮助。有句俗语“心灵手巧,手巧心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幼儿阶段的教育必然会得到国家及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学习小提琴的启蒙教育阶段,家长的积极配合与严格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家长和老师有义务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小提琴幼儿启蒙阶段至关重要,它左右着幼儿整个学琴的过程。所以,为了培养未来中国音乐家尤为应重视启蒙教育,教师应掌握科学的小提琴启蒙教育方法,做到这点,如白纸一般纯真的幼儿才能充满音乐的色彩,在艺术的殿堂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杨宝智.林耀基小提琴教学法精要[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2]甘玮.少儿小提琴学习小百科[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一版.

[3]铃木镇一.铃木小提琴教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一月一日.

2岁孩子的启蒙教育范文3

[关键词]:开展 亲子 教育 实现 目标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现代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亲子家园教育就是较好地把科学保教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使幼儿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发展。幼儿作为构成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为数不少的社会群体,其喜、怒、哀、乐,其所思所想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因此,积极发展和培育孩子学前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提前介入和持续跟踪教育是培养孩子成长的关键

幼儿入园的前半学期(即小班)学前教育的重点主要是教幼儿守规范培养成。是介于幼儿入园和进入小学前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而现在的幼儿教育与过去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过去的幼儿教育是以保育为主,即管好孩子和孩子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的单一教育形式。而现代幼儿教育却是把保育和教学融为一体的科学保教形式;其重点是保教兼之,即既要管好孩子和孩子不受到伤害,还要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进行品德规范培养和启蒙教育。

提前介入和持续跟踪反馈。作为幼儿老师要做到和每名幼儿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一是在幼儿报名入园前要求幼儿家长认真填写联系卡,联系卡中最关键栏就是要求家长认真填写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二是在入园后的三个月时间内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品德规范操行培养等情况及时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反馈。

同时,老师自身先做好表率,以身作则,不说粗话,对孩子们用礼貌用语,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将教育深入在日常生活细节中。

2、亲子家园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开展了亲子家园教育活动,向家长宣传全新的现代教养理念,改变孩子与家庭中人的交往方式,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的一员,指导家长营造宽松的语言交流氛围,耐心倾听孩子的说话,不轻易打断孩子的话语,允许孩子提问、争辩,通过与孩子的双向交往,培养孩子想与人交往的愿望,让孩子养成多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有了家庭的配合,幼儿园开展的亲子家园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开展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配合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只有家园互动,建立双向的沟通关系,共同为孩子的发展付诸努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园在每个月最后的一个星期三面向幼儿家长开展半日开园亲子游戏教育活动。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是根据教育对象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老师和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玩中学的活动。通过带领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亲子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发展。亲子教育活动具有现场示范性、指导性与实践性,能使家长得到教育孩子的基本训练。可以说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既是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重要课堂,也是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必修课程。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家长对亲子教育中的认识等具体情况,尝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要求开展亲子活动,包括肢体游戏、语言游戏、认知游戏、美工游戏、家务劳动等,使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合,让彼此的互动更为亲近,并促进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下面,我们就以半日开园的二个实例来说明,开展亲子活动能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教案:

⑴拾彩球

要求:3岁以下幼儿(两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2个小宝宝参加,海洋球散落在场地中央,二个家长各拿一个筐子站在一边,小宝宝将自己对应颜色的球投到家长的筐子中,当家长发现宝宝拾错了要拿出来。在规定的时间里谁筐子海洋球多就获胜。

⑵赶小猪(海洋球或皮球)

要求:3岁以下幼儿(两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家长和幼儿各拿一把钉耙(塑料制品),互相交替赶小猪(海洋球或皮球)向前走。可以是宝宝把小猪赶给家长,家长再把小猪赶给宝宝;也可以家长、宝宝并列一起赶小猪向前走,将小猪赶入拱门中,整个游戏结束,用时最少者获胜。

⑶背娃娃、端乒乓球、运球

要求:4岁以上幼儿比赛项目(三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一:背娃娃。家长从起点背起娃娃跑到10米处,进行端乒乓球游戏。

游戏二:端乒乓球。孩子和家长各用一个乒乓球拍运球到10米处进行下一个游戏。

游戏三:运球。两人各拿着一个羽毛球拍共同夹起一个海洋球,绕过障碍物跑到终点放到筐子里,整组游戏结束用时最少者获胜。

⑷抬花轿(三人集体)孩子抱皮球

游戏准备:皮球3个

游戏玩法:父母上手交错相搭成“花轿”,抬起孩子走来回,孩子抱球后三口一起返回。

规则:孩子脚不能落地。

目的及效果:

⑴在亲子游戏中要使孩子准确掌握执行“口令”的基本要领,学会听口哨(指令、命令)。

⑵父母与孩子在亲子游戏中体会到怎样在“加油”和“快……快”口号声中团结一至、协调前进。

⑶要使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会动手动脑,四肢驱体运动协调发展。

⑷要使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家庭温暖”,准确使用文明用语和集体荣誉感。

上述亲子游戏是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可以和孩子玩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又培养了亲子感情。更重要是通过亲子游戏活动教育形式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请求、学会等待、学会合作、学会谦让等,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孩子的交往方式,更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总之,亲子活动是架构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亲子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也进一步增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示和培养了孩子的表演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等,使幼儿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发展。亲子活动促进了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达到了家园共育一致的理想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新《纲要》

2岁孩子的启蒙教育范文4

    子的中提琴初级启蒙教育理念也必须及时更新,创建科学规范、严谨而快乐的教学思路。借此,不断激发孩子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

    一、学生

    家长为孩子选择中提琴教育,是想开发孩子的智力、挖掘孩子的潜能、陶冶孩子的情操,让孩子有一技之长。孩子通过中提琴初级学习,培养了自己的记忆力、协调能力、集中能力,为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智力

    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些在学习中提琴之前文化课不太理想的学生,通过对中提琴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系统学习,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践证明,中提琴乐器的学习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它对孩子器官协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说手指和手臂的配合,眼睛看谱、耳朵听音、脚打拍子,都必须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孩子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和识谱能力。由此可见,中提琴的演奏是一项脑力与体力配合的运动,能够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操,促进孩子脑神经的发育和成长。

    (2)音乐素质

    音乐素质会随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变化而变化,而影响孩子中提琴乐器演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听觉能力——由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孩子的听觉能力有所差别,而听觉能力直接影响孩子对音准的把握,自然音程掌握不精准会影响到孩子的中提琴的演奏能力。

    再次,记忆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会影响孩子记谱的时间和对一段旋律节奏的模仿时间,从而影响到孩子中提琴的演奏能力。

    然后,模仿能力和想象能力——孩子对音乐的旋律、节奏、音准、打拍的模仿能力和想象能力会制约孩子中提琴的演奏能力。

    最后,反应能力——是对周围事物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不同的孩子性格差异很大,内向的孩子通常反应较快,但是不愿意轻易表达;外向的孩子反应快,表达能力也比较强。而对音乐的反映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中提琴乐器的技巧掌握情况。

    (3)兴趣及环境

    孩子对中提琴初级的启蒙离不开浓厚的兴趣和投入热情,因为兴趣能够产生主动性和自觉性,它可以在学习中创造奇迹,是中提琴学习的维生素、催化剂。兴趣的产生主要是由接受了外界的刺激、影响和引导,因此,兴趣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素。

    二、教师

    在音乐教学环节,音乐教师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他们是发展国民音乐教育、提高国民音乐素质的重要推动力量。音乐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道德修养、专业技能、教育知识、教学能力、创新素质,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中提琴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学生

    中提琴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德才素质。中提琴的德才素质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加强对本专业的研究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启迪学生对中提琴专业知识的追求。中提琴教师要用真诚为饱满的情感去陶冶孩子的情操,帮助孩子体会和领悟音乐的美妙,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2)熟悉孩子的心理学和教育学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特征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医学研究表明,孩子在6-7岁的时候,最适合学习中提琴。因此,音乐教师要根据孩子注意力集中情况合理安排中提琴教学的时间,在有效的时间里提高孩子的中提琴水平。由此可见,孩子的中提琴教学,要求音乐教师除了掌握娴熟的中提琴演奏技巧外,还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3)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中提琴初级启蒙教育初期,孩子天性中的好奇会激发孩子的兴趣,体现一定的学习热情。但是教学活动的深入和推进、中提琴理论知识的加深、演奏要求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孩子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应该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和鼓励孩子提升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和形式

    孩子中提琴初级启蒙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以中提琴教学为切入点,让孩子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下练好  基本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表现音乐,与此同时,培养自己专注、认真、有毅力、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变成社会优秀的人才。 (1)重视孩子演奏姿势的培养 正确的演奏姿势是中提琴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要通过亲身示范,不断纠正孩子的演奏姿势,采用一些简单的比喻进行一定的启发。如:演奏前

    保持手臂、手腕的放松,不能僵硬通过朗朗上口的口诀加深孩子的理解。

    (2)激发孩子的兴趣

    人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提琴初级启蒙阶段,为了激发孩子对音节、练习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孩子的演奏水平,教师要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旋律优美的乐曲和合奏曲,通过这些耳熟能详、悦耳动听的乐曲形式,加深孩子对中提琴的理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和形式

    教师要根据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规律,在孩子中提琴学习的不同阶段,选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及时跟踪孩子在家的练琴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纠正和指导,提高孩子分辨好坏、对错能力,解决孩子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在进行启蒙教学的时候,穿插听音、听节奏的训练;讲小提琴家个人事迹;分析乐曲形式,调节孩子的大脑,活跃课堂的气氛,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结论:

    中提琴初级的启蒙教学,有利于陶冶孩子的情操、开发孩子的智力、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有一技之长,以便为发展国民音乐教育、提高国民音乐素质提供综合性人才。孩子在中提琴初级启蒙教育过程中,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很多的快乐,促进了孩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群.中提琴初级启蒙教学的有关问题[J].中国音乐.2008,(15).

2岁孩子的启蒙教育范文5

关键词:盘锦地区;幼小;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60-01

幼小衔接是当代世界教育一个及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普遍被定格为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对于少年儿童而言,良好的启蒙教育,将为他们成人以后有价值、有尊严的生活奠定基础。其重要意义可以用这样的一段对话来诠释,一个记者问一位科学家:"您的知识是从哪里学来的?"那位科学家回答说:"是从幼儿园学来的,我从幼儿园那里学会了有东西和小朋友一块吃……"可见,启蒙教育对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意义是多么重大。

一般说来,1-3周岁的儿童大都是在父母的关爱呵护下成长起来,他们适应的是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式的生活。而4-7岁儿童则处于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的转折和衔接时期,即幼小衔接。在这一时间,他们的身心有着极大的变化和发展,他们的智商、情商、个性心理、兴趣爱好等也逐渐凸现了出来。

笔者在盘锦实验小学做副校长工作,主管教学。我们学校招收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大都是市直机关干部或下属各单位公务员的子女,这些孩子在入学前都在颇有知名度的幼儿园里学习,在入园前都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甚至可以说,他们大都是在起跑线上比一般小学的学生跑的快的学生。按理说,这样的孩子的幼小衔接是不成问题的,他们很快就会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况且,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条件、师资配备、教学设备堪称全市一流。可不适应的孩子每个教学班都有4-5人之多,他们闹学、拒课、不按时完成作业,有的甚至有对学习有逆反心理。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我们了解到这部分孩子在家庭教育阶段,都被看做是最优秀的学生,经常受到父母的夸奖,在家里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这说明他们的家长虽然关注孩子的成长,却没有获得先进的教育理念。而在幼儿园里,教师注重的是他们的知识积累而忽略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忽略了他们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他们进入学校后,老师们又没有及时对他们进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教育,这说明,家庭--幼儿园--小学对幼小衔接工作存在层面缺失,因而致使儿童入学之前面临较大的坡度,加大了儿童入学的难度。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儿童入学适应性问题,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情况。

我们如果能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立足于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就会帮助孩子逐渐地摆脱对周围环境事物的依赖,及陌生东西,不顺心、不顺眼的人和事物的排斥与逆反,从而合理地制定个人计划并努力追求,达成学习目标,这就为他们在面对小学新环境时继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我认为,我们应该认识到以下几点:

1.在学习中能保持适当的主动性

自我监控不同于外在监控,它是孩子自主地、独立地、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实践活动过程。我们知道进入小学后孩子们每天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但教师已不可能再像幼儿园老是那样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如果孩子这时还把大部分希望寄托在老师的帮助和家长的提醒,甚至是代替上,这是不现实的。况且,新出现的考试只能有孩子自己来完成,而只有具备了自我监控能力的孩子才能意识到任务的所在,注意到自己活动的进行及活动结果的好坏,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就保证了他们在学习中主动投入精力,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如我上文所述:每班为数在4--5人的闹学,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就是说没有自我监控能力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没有主动投入精力,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有感于斯。我认为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都应该痛下功夫来培养儿童的自我监控能力。

2.在知识的构建中保持必要的连续性

儿童的学习不是单纯接受外来知识的灌输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对儿童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而是一个在已有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构建的过程。如:儿童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把已有的知识"祖国"构建成"我们的祖国多可爱,我们热爱伟大的祖国"等这样的知识结构。再如,儿童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把已有的知识1--10构建成1+4=5,5+5=10等的知识结构.这种构建是一种不断探索,不断自我询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监控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自觉地、有意识的在自我询问的基础上将已有知识进行储存,进行分类,进而寻找到合理的归因,寻找到适宜的途径;从而保持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连续性。如上所说,那些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就缺乏这种自我监控能力,因而其知识构建则是时断时续或断断续续的,这将严重影响他们个体的学习和发展。

3.在学习的各个方面能保持得协调统一

2岁孩子的启蒙教育范文6

关键词:儿童;钢琴;入门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76-1前言: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要求的精神境界也越来越高,面对新 世纪,我国教育界开始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钢琴在世界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成为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首选乐器。科学家们长期研究的结果表明,学习钢琴是开发右半脑和儿童智力的有效方法。长期受古典音乐的熏陶,让孩子在接受美育教育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获得艺术修养,在艺术素质教育中,使孩子增长快乐而富于想象力的童真,可以从音乐的学习中获得滋润情感的养分。 还可以培养人的气质、锻炼人的意志、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孩子的个人素养。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的:“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不相同 特殊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虑、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怅惘等等,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绪都属于音乐表现的特殊领域”。钢琴作为乐器之王与其他乐 器相比,表现内容更加广泛。学钢琴的儿童越来越多,一方面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方面又对老师提出啦更高的要求。这里我想浅谈一下儿童钢琴的学习。

一、 当前国内关于儿童学琴的总体情况

(一) 学习钢琴的原因:1. 父母自己觉得钢琴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希望孩子从小学习钢琴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孩子日后的身心发展。2. 父母年轻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学习,想通过孩子学习钢琴来完成自己的一种愿望。3. 看别人家还学,不希望自家孩子落后在起跑线上。

(二) 有些人认为启蒙教育可以先找个老师教着,以后再找个好老师来教,认为启蒙教育是从零开始,无关紧要,最简单不过的事啦。恰恰相反,启蒙教育是最基础的,没学会走哪来的跑,启蒙教育会影响学生今后学习发展,首先是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不能继续学习下去,以便向高方向发展。不负责任的启蒙教学会使学生和家长照成对学习钢琴的误解,形成许多不规范、不正确甚至错误的弹奏方法与技巧。学龄前儿童学习的最佳时间应为五岁左右,当然年龄只是个参考,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的适应能力、智力发育情况、音乐素养等方面。

二、 随着我国钢琴学习的普及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儿童学习钢琴的学龄也在提前

针对以上提出的情况,我想大概谈一下我对教导学生学习钢琴的想法与建议:

(一) 规范孩子学习钢琴的意识

学习钢琴不仅要规范学生的意识,家长的思想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抱着娱乐的心态来看待学钢琴,久而久之,孩子会养成散懒、华而不实的恶习。

1.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旦学琴,就要把练琴当吃饭一样,每天都要练习。

2. 有固定的人来陪孩子上课练习,每天安排一定时间来练习。

3. 营照良好的学习环境,严与爱要把握有度。

(二) 培养孩子对钢琴的兴趣。

刚开始学的时候对孩子不用过于严厉,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表演来让学生体验音乐的节奏感、音乐感。通过对声音及各种节奏的模仿来培养孩子的音乐听觉能力、记忆力和模仿能力。钢琴最开始的练习是(手型、力度、感觉)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但是这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枯燥练习。我们可以在这些练习中给学生插入一些简单有趣的曲子来引学生的兴趣,但是我们主要以培养孩子的艺术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建议学生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多接触古典音乐,例如通过音乐会的熏陶和钢琴演奏的刺激来扩大兴趣。作为家长一定不能过分的逼孩子学习或练琴,这样就把一门娱乐的爱好变成孩子不想面对的学习负担,家长要为学生营照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家长对钢琴的正确认识、态度对孩子学钢琴的心理有很重要的影响。做好松弛有度,控制好练琴的时间与质量,让孩子在和谐舒适的环境中继续保持对钢琴的兴趣。

(三) 愉快的课堂氛围

使孩子的兴趣有一定的持续,教师首先应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尊重儿童,要使他们觉得我们是真的为了他们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启蒙阶段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学习钢琴,让他们主动积极的练琴,让孩子感受到关注、鼓励、爱护、赞许等等,这样才会让孩子慢慢形成练琴的由简到难、由少到多的练习,直至成功。在枯燥的练习过程中,老师可以插入简单有趣的曲子,或者通过弹奏一些好听的曲子来吸引和引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 总结

针对目前儿童钢琴教育的情况,如果家长有规范的学习钢琴的意识,老师的在启蒙过程中可以做到:培养孩子对钢琴的兴趣、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注重弹奏技巧与情感审美 结合,学生可以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钢琴,那么学习就会变的事半功倍啦。所以儿童钢琴学习的成败取决与三方面,一是孩子自身的条件(天赋、勤奋);二是教师的水平和教学态度;三是父母的配合与思想观念。学龄前儿童学钢琴就像我们刚开始学走路一样一定要踏实的走好每一步,启蒙阶段的学习直接关系到孩子以后钢琴之路的发展,所以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家长、学生、老师三者的配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习钢琴的最好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