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前教育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学前教育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学前教育的认识

关于学前教育的认识范文1

摘要:情景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这种情景的主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包含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识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兴趣和动机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要体现“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如何发挥指导作用,是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以“情”感染学生,以“情”激发学生,才能使学生随时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乐在学中,学在乐中”。采用情境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并能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教师个人素质与中学英语情境教学的关系,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情景

一、首先要重视教师素质对于教学的影响

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精神品质、兴趣情感都会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教师应具备对教育事业高度热爱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具备言传身教,处处以良好的言行影响学生;二是具备自我控制情感的能力,研究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愉悦的情绪情感,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它不仅能诱发学生的良好学习情绪,而且还能转化为学生内部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三是教师应具备因材施教的能力,成功的教学,往往是在于:教师平时多了解、多观察不同个性的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启发他们各自的积极性,找到他们各自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朝自己特长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不同角度加以塑造;四是教师应具备自我完善意识。事实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自己也在接受教育。只有通过传授与学习的不断结合,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掌握精湛娴熟的教学手段,进而使自身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两大功能。

二、其次要重视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良好开端对于整节课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别出心裁的设计,能够使学生感到新奇独特,激活学生求知欲。

1.首先要做好“激活期”的兴趣教学

激发兴趣阶段。在课堂教学里,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刺激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开门见山:直接阐明当堂课教学目的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我一开始就根据教学目标提出要害问题。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新教师、新内容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新课上来。又比如创设情境: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如通过演示实物和图片,放映幻灯和录像,播放录音或讲故事等形式对新材料进行形象的描绘,把学生带到特定的艺术境界中,引起一定的情感体验,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采取设置悬念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惊疑”情境,有意设置“冲突”,激发学生情感的交融和思维的浪花,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引入求索境地,然后导入新课。

2.其次要做好“共振期”的强化教学

共振期是强化兴趣阶段。进入兴趣激发状态之后,师生处于紧张活动阶段,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要安排新颖多变的活动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用幽默和谐的教学语言,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兴趣的方法有:

首先是要平等对待学生。要平等地、十分友好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进度等的意见;尊重他们(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自尊心,多鼓励,少批评,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其次要巧设话题引导教学。设计一个或若干个话题,把分散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话题(语言环境),把枯燥的词汇、词组和语法融入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带领学生置身其中;也可利用图画、实物或体态、姿势创造情境,诱导学生融景生情,表情达意,进行高密度的听说读写活动。另外要设问引疑。要用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解疑。问题要有趣、有阶梯性,而且难易要适度,梯度要明显,以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投入语言实践活动,掌握新的知识点。也可以通过提要刺激,变抽象、复杂、枯燥的知识为具体、精练、生动的图表,通过不同色彩、线条、图形等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给学生留下鲜明而直观的整体形象。提要要舍弃教材中大量叙述性和非本质的内容,为学生提纲挈领地创设捷径。这样能帮助学生迅速把过去学过的零星的、片段的知识连点成线,形成体系。

3.另外也要做好“尝试期的”兴趣教育

尝试期是保持和深化兴趣阶段。实践是深化认识的重要手段,是产生兴趣的基础,要使兴趣由暂时转化为稳定,进而变为永久兴趣,并对以后的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课堂上应尽量多给学生自由实践的机会,让其自主学习;不断变换练习题型,以多变促多练。要注意练习材料的趣味性、新颖性、创造性,以唤起学生自觉练习的热情,维护其练习的兴趣。还要强调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对学生成绩进行科学的评价,让学生不断尝试成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采用以下方法保持和深化兴趣。

比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探究的形式:学生按编排的小组,相互讲述对新知识的理解或心得体会,并相互辩论、纠正。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活动较长地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同时,小组活动中学生间相互帮助,学习主动灵活;基础好的带动基础差的。一同进步,基础差的学生有更多理解新材料的机会,进而也能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来进行:采取多种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和调整教学计划;通过当堂提问、讨论、争辩等形式强化知识,及时修正其学习中的错误,增强其学习中的信心。教学需要科学的评估,每一段时间,每一个知识单元,每一堂课及课堂上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关的测试题,哪怕只设计一个题目、一个问题。都要用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评价技巧,让评价成为激发兴趣的“催化剂”,达到以评价促进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于学前教育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人际关系;规律;和谐融洽;信赖

师生人际情感关系指的是师生之间为满足各种交往需要而结成的情感联系。具体表现为互相间喜欢、接受、满意、欣赏、敬佩等积极情感或讨厌、拒绝、不满、抵触等消极情感。

很显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的是积极的人际情感关系。有关调查表明,现在的教师认为学生难以管理,“一代不如一代”的占了大多数,学生有了秘密,只有很少数人愿意告诉老师;另一份调查显示,85%的学生内心渴望与教师建立融洽和谐的情感关系。一方面教师在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一方面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越来越模糊和疏远;一方面学生不愿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一方面学生却又在内心渴望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情感贯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人际情感关系为什么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这不能不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教师与学生的人际情感关系问题。

情感不同于认识,有其自己萌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由疏及亲、由表入里、由消极到积极的过程。教师通过这个过程,可与学生建立起友好、亲近、依恋、互谅的情感关系,形成有利于教育活动的情感氛围。教师与学生情感联系的建立,往往有一个发展历程。一是接近阶段。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第一印象以形成“首因效应”,消除班级学生的生疏感、惧怕感,是学生感到与教师相处是一种安全感、愉悦感。二是亲近阶段,要通过日常生活的交往,是学生感到师生关系和谐,自己的表现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认可,从而主动亲近教师。三是共鸣阶段。学生通过与教师比较深的交往,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能够与教师产生共鸣。四是信赖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能与教师倾心交谈,向教师敞开心扉,在矛盾和困难中期望得到教师的帮助,能够与老师共欢乐,这样也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建立起真诚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充分利用接近阶段、亲近阶段,与学生进行坦诚的情感交流,使师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乃至建立信赖的情感关系。

那么教师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情感关系呢?

1、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前提。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间的认识、情感等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要以师生间的沟通为前提,以爱作为连接师生间心灵的桥梁。作为教育活动主导的教师只有具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愿望,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应该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其内心自然受到鼓舞,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情感效应,教师和学生也就会建立良好的人际情感关系。

2、尊重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要挫伤他的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要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由衷地信任学生,用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要激发学生积极因素,使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让学生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做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如果教师不能使学生渴望尊重的愿望得到满足,学生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悲观失望,这样必然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用真诚的信任和体贴对待他们。

3、深深的期待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突破口。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说明了在教育条件、师资水平和学习环境相同的条件下,是否给予学生期待与学生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名优秀教师的成功事例一再说明了期待对于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重要性。期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源泉,期待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只有期待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充满希望,从心底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信心和力量。

4、适时运用“换位思考”,是教师 与学生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重要途径。“换位”是情感交流中师生双方的事,是教师和学生各自设身处地从对方立场出发为对方考虑的一种内心交流。一位教育学家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运用换位,可以引导学生站到教师位置上来思考,认识自我,自觉进行教育转化与行为控制,从而避免师生感情交流障碍。教师也可以站在学生的位置为对方考虑,教师用情味浓郁的语言波动学生心弦,是学生产生强大的内心驱动,解决内心的矛盾冲突,创造一个师生相融的和谐的“情感场”。因此,运用“换位”,对于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影响应注意那几点呢?

1、不能用感情代替理智。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影响,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感情上。不是姑息,更不能溺爱,而是将对学生感情地灌注和对学生提出严格、合理要求相统一。

2、对学生进行情感影响需“刚柔相济”。“刚”,指严格;“柔”,指慈爱。教师要正确的处理好“刚”和“柔”的关系,刚要合理,柔要得体,刚中有柔,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于学前教育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人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188-02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人的关注,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自此以后,人文关怀正式走入了人们的视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内容和工作方法。然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育对象――人的关注和研究不够,没能制定和运用相关的原理和方法来充分展现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思想的道德教育的目的。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职能,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性需求;过于强调学生的客体化和社会性,忽视对受教育者个性的养成。显然,这些思维已不符合现阶段现实生活的需求了。人们往往把这其中的原因归结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不重视、洋化现象严重、封建观念的残存以及教育方式、手段的滞后等等,但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把人学理论作为指导,使得我们对“人”这个重要主体缺乏研究与反思。想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体现其存在的价值,达到其教育的目的,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宗旨就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人”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文关怀。

二、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具有对“人”的共同关注这一内在统一关系

所谓人学,就是以人这一特殊的社会存在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存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人学是一种实践人学,它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提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现实的人”是其人学范畴的出发点,它不可能脱离人而存在。人学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人的发展这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从人本身出发,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表现了人具有不断反省自身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的教育活动,是一门人文色彩十分浓厚的学科,具有广泛而深刻的人文关怀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关注人的自身发展,解读人生终极意义,建构人的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终极使命正是人文关怀的生动体现,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因此,它们二者的研究对象都是人,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也是人。对“人”的共同关注,使得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关系。

三、人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具有指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靠人来组织和操作的,又是以人为实施对象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更应以人学为理论基础,注重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注重唤醒人对生存价值的思考,真正以人的需求为标准来关心、爱护人,尊重、理解人,让人们有充分的空间来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要满足个人自身发展的合理需要,进而使受教育者自觉转化思想。

需要是历史唯物主义和人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人天然的“内在规定性”和实践的原动力,需要和利益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力。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人的需要也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而不断产生的新需要又会激发出新的创造动机,产生新的创造成果。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只有全面兼顾各种需要的满足才能为的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单纯地重视其为国家和政党的服务性任务,而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体自身的需要,不能满足其多方面合理的需求,也就无法从主观上带动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王东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首先要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结合的需要理论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才能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首先,要正视受教育者的自然性需要和精神性需求。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是一味的说教,让受教育者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这种违背人的生存基本状况的方式只会将教育主体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消极的心理,不利于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于那些暂时无法达到的物质性需要,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必要的解说和正确的精神安抚。另一方面,“接受教育是人的一种需要和权利,人们不仅仅需要接受实用的知识技能教育,而且也需要接受精神方面的教育,这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同样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更为重要。”一个人接受知识技能教育,可以通过辛勤的劳动来满足物质需求,解决生存的基本问题,而同时也要接受思想精神教育,来明确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获得进步的动力。精神需求的满足正是行为的动机和保证,有利于受教育者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进而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觉性。

其次,要提升受教育者需要的层次和境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理解受教育者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帮助其明确自身的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需要的结构,提高精神境界,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进而可以发展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个性的养成。

人学认为,人的个性是由个体主体性和独特性构成的。主体性是个性的内在规定性,独特性则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形式。人学原理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人不会以消极被动的心态去接纳别人或外界因素对他的控制,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去计划和安排自己的行为方式。由此不难发现,想要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不仅需要为其制定正确的思想、行为、价值导向,更需要受教育者本身去积极主动地接受这种教育。人文关怀作为一种对人的高度重视的理念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个体多样性,顺应了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

要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注重人的主体作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维度之一。”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拥有平等和谐的关系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会令人瞩目。受教育者是具有生命主体性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有自在性和自为性的人,他们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观、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只有让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拥有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平台,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人们才能树立起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与责任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必须首先关注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第三,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帮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个性。

自由全面的发展并不是指整齐划一的指定性发展,而是各方面相互协调的和谐发展,所以并不排斥个性的养成。挖掘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既是人学的重要关注点,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目标。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境界,反映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就成为了个性。“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化人格品质的培养。”教育者首先要耐心的认识和了解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其次要以包容的心态予以理解和接纳;再次要给受教育者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和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最后要正确引导受教育者培养个性化的人格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正是在这样的一系列过程中来帮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个性的。

人学的逐渐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确定了有关人学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其根本宗旨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逐步帮助受教育者走向个性化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求,也是新时期时代的呼唤,我们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人民出版社,2006.

[4] 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5] 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6] 张耀灿,曹清燕.论人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J].理论与现实,2007,(6).

[7] 韦兆钧.科学发展观是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

[8] 刘华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五大观念[J].教书育人,2009,(12).

[9] 段文灵.试论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J].学习与探究,2007,(6).

关于学前教育的认识范文4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教育管理 基本理念 具体方法

中职院校是我国职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场所之一,院校学生毕业之后直接面临着就业。如何使学生迅速地实现由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换,帮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完全渗透进工作环境,是院校领导及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院校利用工学结合的方法与教育管理进行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二者之间结合的具体理念,然后又具体谈论了二者结合的方法,以求推动工学结合与教育管理的有机结合对于人才的有效培养。

一、工学结合与教育管理二者结合的具体理念

在我国的整个教育系统中,中职院校承担了大部分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任务,而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的逐渐提升,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校、社会、企业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以推动学生在在校学习期间对于各项能力的全面掌握是极其必要的。而中职院校为了培养能够充分应对社会需求的人才,当前正在着力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方式。本文对中职院校将工学结合的方式引进到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理念进行了分析。

首先,中职院校之所以将工学结合的方式引入到教育管理中,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保证其对于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社会改革及发展的需求。就目前社会对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来讲,其人才必须在掌握新颖而且够用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突出而且实用的实践能力,还必须有优良的道德素质。所以,当前的中职院校在开展基础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还必须适当的加入岗位工作技能以及特定岗位的素质需求等的教育,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而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则正好满足了此种需求。

其次,中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工作,还是为了将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结合来构建开放的教育平台,以在教学中达到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学习内容的目的。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绝大部分都需要直接参与工作,而学校要想切实地提升其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努力地推动学校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及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开放性,使社会上各种力量能够更加深入地达到对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有效掌握。而且,学校还要主动地了解人才市场与职业需求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时吸引社会上的重大企业力量来投资办学及签订人才定向就业合同等,进而达到对学生就业的有效帮助。

再次,中职院校将工学结合的方式引入到教学管理中来,是为了能够使学校教育在更高的程度上转向市场职业需求,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一线职业人才。工学结合将行业、企业、应用及市场等“工”的要素与学校、学生、教学等“学”的因素充分地联系在一起,其在与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相结合时,能够使“学”的各项因素全面地向“工”的因素发展,进而实现教学对市场及岗位续期的贴近,学生在学习期间便能够达到对于各种职业以及职业技能、素质等的培养,进而能够使其在毕业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对于职业的接受。

二、工学结合与教育管理二者结合的具体方法

1.完善二者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

中职院校要想使工学结合的方式为教育管理发挥更高的作用,就必须为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的开展设置完善创新型的教育管理机制。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其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使学校的专业课程能够随着社会职业需求较大的新变化来同步转变。而且,其针对职业而开展课程还要在基础的知识理论以及职业技能、素质和具体职业实践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教育,使学校的课程设置全面地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课程的设置来培养具备工与学双方面能力的师资队伍。而要培养此种教师队伍,可以通过引进企业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定期来校任教来实现,也可以将骨干教师及教育带头人员等送到企业就职等来推动,使参加教育的教师能够同时获得教师及企业技能人员的双重身份。

2.充分建立适当的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

中职院校要使工学结合的方式发挥作用,还必须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变革创新,使二者能够为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发挥辅助作用。首先,就教师建立适当的教学方式来讲,教师可以着力构建贴近专业性质及职业需求的项目化以及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使理论教学能够充分地利用适当的职业情境或职业案例,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对特定职业的介绍来鼓励学生去解决企业运行中遇到的实际的技术问题,或者是帮助他们利用假期进行实习等,以使教学始终能够与职业的实践教育同步开展。其次,就教师建立良好的考核方式来讲,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考评方式转变为对学生的社会能力、平时学习表现、全面发展状况等的考评,并将考核主导者的权利一部分放给企业,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得到企业的有效衡量,进而将学生的学习导向应对职业需求的状态中。

3.全面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习力度

当前时期,中职院校应通过签订定向的就业合同来引进企业力量以建立教学实训基地,或者是直接引导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全面掌握到其自身参加工作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及技能等。而针对实习的具体设置来讲,院校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侧重理论学习的第一、二个学年开展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学习方式,着力在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培养。而另一方面,学校要推动顶岗实习工作的全面开展,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学年全面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进而帮助其提前一年熟悉职业状况,避免学生毕业之后面对就业的手足无措状况的出现。而中职院校为学生设置顶岗实习的阶段,主要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职业中发现其自身的优势与缺陷及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等,通过要求他们进行定期的总结、汇报达到对问题的及时解决。而且,顶岗实习阶段的设置,还致力于由学校与企业一起在学生的实习期间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纪律意识,并通过适当的职业考验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三、结语

中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能够在诸多方面对学生的就业起到有效的帮助,从而使学校在当前时代环境中更加健康地发展。因此,中职院校的教育人员必须着力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推动工学结合与教育管理的更深程度地结合。

参考文献:

[1]陶榕.建立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2]吕艳,王金宏.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探讨[J].中等职业教育,2009,(10).

关于学前教育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通识教育 人文素养 CDIO EIP-CDIO TOPCARES-CDIO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即指general education的思想,这一思想已被人们普遍地讨论和研究,并与大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识”二字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论衡》中讲:“博览古今为通人”,“通人胸怀百家之言”。而在西方,纽曼倡导的博雅教育正是主张要博学多才并保持行为优雅。

对于工程类院校来说,所谓通识教育应当是在保证工程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兼顾人文素养的教育。然而,现今高等教育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与通识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较早的文理分科致使大部分理科学生不重视人文知识,部分工科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存在道德缺失、忠诚度低、创造能力弱、难以融入企业文化等问题。对此,国内部分高校率先引进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并把人文学科的教育列为该教育理念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随后,汕头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根据中国工科学生的特点,将这一理论本土化,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理念。

二、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即指Conceive(构思)、Design (设计)、Implement(实施)和Operate(运作)四个方面组成的工程教育理念。它是200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学院等四所大学发起,全球23所大学参与,历时4年所创立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该工程教育理念强调要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并提出了CDIO培养大纲。

1.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核心

CDIO培养大纲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将工程学基本原理与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它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四个方面对工程类毕业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基础知识方面,要实现从基础科学到核心工程知识再到高级工程知识的过渡。个人能力方面,要求工程类毕业生具备工程推理与问题解决、实验与知识发现、系统思维、个人技能与态度、职业技能与态度等五个方面的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包括团队协作、沟通、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工程系统能力的要求最高也最为复杂,要求学生掌握外部与社会环境、企业与商业环境,能构思工程化系统,并掌控设计、实现和运作的整个过程。

从大纲的整个脉络可以看出,大纲的要求是逐级提升的,从知识基础到实践操作,从单纯知识构架到综合运用各项技能。到目前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CDIO团体,他们采用CDIO教育理念,遵循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工程毕业生也普遍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2.CDIO教育理念及其本土化模式

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于我国高等工科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更偏重于理论,这与西方教育理念中强调团队合作、通过实训解决问题的教育模式差别较大。2005年,汕头大学率先将CDIO理念引入其工学院教学中。2007年,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论坛和CDIO国际合作组织会议召开。2008年5月,“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讨会”在汕头大学召开。中国各高校也在努力结合自身特点将CDIO本土化,其中取得较为突出成果的是汕头大学提出的EIP-CDIO教育理念以及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TOPCARES-CDIO教育理念。

(1)EIP-CDIO。2005年,汕头大学引进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结合中国工程教育现状后提出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EIP-CDIO培养模式。

EIP指Ethics(职业道德)、Integrity(诚信)、Professionalism(职业素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将做事和做人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下图是EIP-CDIO的培养框架。

EIP-CDIO培养框架图

EIP-CDIO将工程职业道德课程作为必修课,在专业培养上以实践性和探索性的项目设计为载体,以系统观念为指导,集成多种教学因素,以期培养工程类学生的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系统调控能力。该教育模式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项目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和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TOPCARES-CDIO。在将CDIO引入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本土化模式应当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TOPCARES-CDIO工程教育理念。该校将CDIO能力培养大纲进行了中国化、校本化的创新,构建了东软特色的TOPCARES-CDIO“能力”指标体系,即T(Techn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ing)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O(Open Minded and Innovation)开放式思维与创新、P(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kills)个人职业能力、C(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A(Attitude and Manner)态度与习惯、R(Responsibility)责任感、E(Ethical Values)价值观、S(Social Value Created by Application Practice)应用创造社会价值。该教育理念在CDIO的基础上强调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改革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改变以往需要培养什么能力就增加什么课程的模式,采取大学四年所有课程统一贯穿CDIO教学模式的方式,每门课程都以具体的实践项目为核心,让学生在项目实践的一体化教育模式中掌握TOPCARES的核心能力。

三、CDIO视域下的人文素质培养

CDIO是工程教育理念,但其中有很多与人文学科相结合的领域,这也是其教育理念的先进之处。现代社会的任何工程问题已经不再是某个纯粹独立的学科或领域的问题,需要多个学科和岗位的结合才能保障产品研究和开发成功。而培养工程人才也不再是简单的传授专业技术的过程,而是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一点在从CDIO到EIP-CDIO再到TOPCARES-CDIO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CDIO与人文素养培养

CDIO大纲处处体现了工程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如大纲2.3部分强调思维的重要性,注重整体缜密的思维养成,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养成,这些都离不开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大纲2.4个人技能与态度部分中强调责任感,职业道德、个人品德都属于这一范畴。大纲第三部分人际能力中,包括团队协作、沟通和外语运用能力。根据CDIO大纲的描述,合格的工科毕业生应当具备组织和形成高效的团队,并保证团队合理运作、成长和进步的能力。这要求基础学科应向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倾斜,而不是让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另外,这部分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包括培养学生书面、电子、图形和口头沟通能力和运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这要求文史类和外语类教师不再是单纯输入知识的角色,而是要结合工程实践将知识的运用放在第一位。大纲4.2中企业与商业环境部分强调企业文化,一个产品从设计到运行的整个过程应当处处蕴含企业的文化精神,而作为负责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工程师,对企业文化就更应当重视。

2.EIP-CDIO本土化过程中的人文素养观

EIP-CDIO教育理念在CDIO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E代表道德,I代表诚信。从EIP-CDIO教育理念的培养框架中可看到,职业道德、精神和责任感是培养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工程师的首要条件,其地位位于工程理论知识和个人能力之上。而包含道德、诚信、奉献、人格等方面的职业道德又位于整个框架的核心位置,工程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分布在两边。这说明只有将职业道德教育这根顶梁柱树起来,才谈得上树立起一个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工程师形象。要实现这一点,院校可通过设置人文基础、选修和专业三个层次的课程,分梯度培养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对于社会和艺术类学科,可通过通识选修的方式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EIP-CDIO强调只有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有机结合,才能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更有发展前景的高级工程专业人才。

3.TOPCARES-CDIO本土化过程中的人文素养观

在TOPCARES-CDIO教育理念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得到了更多强调。该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工程科学生的能力,其中有六大能力是与人文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的,包括开放式思维与创新、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和应用创造社会价值。这要求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紧密结合,并贯穿工程教育的全过程。而人文教育中也要凸显CDIO模式,实现在“做中学”,通过增加实践活动将知识内化,进而转化成一种优秀的习惯和态度。

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这正是一个卓越的工程师需要具备的品质。从CDIO到EIP-CDIO再到TOPCARES-CDIO的教育理念中对人文素养的要求正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通识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应当贯穿于工科教育的始终。

四、小结

本文对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的两种模式——EIP-CDIO和TOPCARES-CDIO进行了探讨,并剖析了这三种教育理念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整体要求,阐述了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从CDIO的视域下论证了工科院系开设人文素养课程的必要性。在目前工程院校改革的大势中,本文仅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看待问题的视角,期待有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关注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等. 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1).

[2]陶勇芳,商存慧. 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06.

[3]颜玲,肖小聪.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1(2).

[4]杨叔子. 谈谈我对“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 (9).

[5]汕头大学工学院. EIP-CDIO是什么?[OL]. [2012-4-25]. http:///chinese/eipIntro.aspx

关于学前教育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一、唤醒正能量,增强心理健康素质

正能量对人的成长有促进作用,英国心理学家查德?怀斯曼定义正能量为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的力量,促进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情感。正能量的内涵丰富,给人传递大爱的胸怀、进取的锐志以及忘我的无私精神,可以说,正能量对社会中的人意义非凡,正能量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人、对事、对物持有的积极正确的态度,积极的影响着人的信念、情感和意志力,强大的正能量能增强我们内在的信任、豁达、开朗和进取,能有效规避消极、悲观、沮丧和消沉的负能量,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也更有安全感。拥有正能量的人能感染周边的人,正能量能传递正能量,拥有正能量的人更常展现出欣喜、欢悦的表情,并且与心理健康指数成正比。正能量直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时期高校中有许多的大学生受到不同心理问题的困扰,会有不同程度的心情抑郁、焦虑,甚至对生活和学习产生绝望,因此专注于正面的情绪和能量,召唤它们进入我们的生命中至关重要。

在教育实践中渗透人文关怀的理念,让学生感到心灵上的归属感和身体上的温暖感,以此提高精神能量对抗负面情绪,获得心理健康。控制思维变化,激发内心含有的正能量,同时运用正能量,打造全新的自己,完成“新的自我”的神奇转化。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鼓励和积极传递正能量。正能量是一种强大的信念,深深的影响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当遇到烦恼、挫折时,要善于开解自己,及时做好疏导工作,使氛围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情去给世界着色,这必然会改变事情的原貌,甚至扭曲了事实,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减轻负面的情绪,积蓄积极的情绪,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充满着正能量。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心理健康成熟的人会善于控制自己,能够紧紧抓住客观因素中的可控部分,坦然接受客观因素中的不可控部分,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用一颗阳光的心灵,把时间花在不断进步上面。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来讲,每个个体正能量的叠加,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正能量场,引领社会健康的发展。正能量是时代的呼唤,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传递正能量就是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和正确的人生理念,对提升心理健康的内在素质发挥着积极作。

二、构建和谐精神家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品位

注重和谐精神家园的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实施人文关怀对策,注重心理疏导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渗入尊重人、关爱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核心精神。人的心理健康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建设和谐精神家园的基础。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会传染给其他人,而激发相同的能量,并且能够引发内部同理心和凝聚力的产生,人的心理不是孤立的脑的机能,而是与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谐精神家园的建设尤为重要。大学生是和谐精神家园的存在元素和能动的建设者,社会的迅速发展、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就业压力的增加等给大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内心深处消极情绪的积淀容易爆发各种问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教育,最大限度的清楚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和失调的外部诱因,促使学生学会用和谐思维认识自我和外部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具有感恩、善念、包容、快乐、和谐的理念,培育学生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调节好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和失落感的不良情绪,以开阔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能量对待学习和生活,用健康丰富的人文知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品位。

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精华,是一种赋含人文关怀内涵的文化,其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调了作为主体存在的人,与作为客体存在的对象之间的“和谐”思想,譬如,“知行合一”、“中和之美”、“慎独”、德治教化、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是如此,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有丰富的心理疏导的知识和方法,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形成,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挖掘并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大学生熟悉和已认知的方式渗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文道德形成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始终是通过社会实践表达的,社会实践的过程是践行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契机,社会中有着丰富传统文化精髓的土壤,有些传统文化的践行突破学校的局限,内涵丰富且有教育的价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经历过风雨的洗礼,历经几千年的演变积淀了厚厚的智慧,然而科学现代化的建设弱化了文化等软实力的作用和地位,长久以来的物质发展忽视了精神的需求,变化的社会环境、先进的传播科技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挑战,也带来难得的机遇。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建设中,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之路,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在由说到做的转变,不能只是囿于阐释理论原理,而是在社会实践的立场上发扬和践行人文关怀,转变为行动的理论才有现实的价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理应重视开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所蕴涵的时代精神资源,把它们上升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先哲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尽管对人性只能作出主观的猜测或某种预设,但从本源上确认了人对善和德的需要,铸塑了我国传统文化人文关怀的鲜明特征。

四、完善机制构建和谐的人文、心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