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认识

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1

一、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育定位不明确

由于对音乐教育的定位不准,不同学者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表达出不同的观点,这种认识的偏差无疑会阻碍高校音乐教育的长足发展。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专业音乐教育主要围绕演唱、弹奏、创作等方面展开,教育教学的重点也主要在演唱和弹奏上,尚未上升到词曲创作上。同时,由于许多高校的学生不明确自己在毕业后的择业方向和目标,使他们在选修音乐课程时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也不重视欣赏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功的训练。

2、缺乏全面正确的音乐教育理念

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整体素养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当前国内的音乐教育理念中,存在着一种过分功利化的音乐教育观点,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唱歌及演出的技巧,从而为音乐比赛、文艺演出等做准备。这种缺乏全面正确的音乐教育认识,使音乐教育在陶冶情操和培养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方面的功效日益淡化。

3、音乐课程设置存在不足

在音乐课程设置上,对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尚未区分,过分重视乐理理论知识,内容多以歌曲欣赏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特长、天赋和兴趣。对于专业学生而言,更重视向学生灌输音乐技巧,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此外,由于我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起步较晚,音乐课程体系性与整体性尚未完善,这些都影响了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缺乏专业的教师资源

高校要在专业学科方面拥有更加雄厚的实力和优势,具备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专业优秀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相应的专业教师队伍却未得到扩充,导致在音乐教师中兼职的、非专业的、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增多,这不仅达不到提高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还会影响音乐教学工作的成效。

二、加强高校音乐教育的几点建议

1、准确定位

高校音乐教育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音乐教师在对其价值与功能的定位上,要结合本校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对其进行合理定位。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学校音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合理地解决,实践以“学科综合”与“文化育人”为理念的音乐教育,从而开辟更加符合学科特点和大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建设道路。

2、转变音乐教育理念

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理念中,要从单纯的音乐知识技能教学转变为以美育思想为中心、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认识、解放思想、创新意识,这已经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具体而言:一是要紧跟时展要求,培养全面实用型音乐人才,实现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目标;二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思?S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三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格、结构及质量要求,培养全面专业的音乐人才。

3、加强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全球化发展、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以及二十一世纪对综合人才的需求,现有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至关重要。具体而言:一是在课程改革中不仅要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思想,还要遵循教育的本质规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二是在音乐课程结构设置上要突出我国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认识;三是设置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教育课程,适应社会对音乐教师素质的要求,这是当前培养优秀音乐教师的重要前提;四是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中不以专向为主,而需要全面发展,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而达到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总之,对传统音乐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并不是对其全盘否定,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更高的认知层面上对其有继承、有摈弃、有创新的改革,从而实现一体化的音乐课程体系。

4、优化高校音乐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素养和能力水平

高校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技能、培养音乐欣赏力和创造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教育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因此,面对当前音乐教育中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素养和能力水平尤为重要。一是创新人才管理的长效机制。具体包括:(1)立足学校自身实际,长远规划,引进音乐专业青年人才;(2)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和鼓励具有专业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强化教师学历层次;(3)合理、有序地加强兼职音乐教师的聘任、培训和管理工作;(4)完善教师职称评定与考核机制,打破传统的论资排辈的提职考核模式,采取客观、公正的量化积分办法;二是加强音乐培训和实践调研工作,提升青年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实践水平;三是加强师德建设,尤其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使其成为拥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职业人格的优秀教师。

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2

1 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国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普遍起点晚、起点低,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多数高校没有独立完整的音乐院系,而是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分支挂靠于人文学院或校团委。学校对于音乐教育重视不够,缺乏对音乐教育基本设施的投资建设、对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支持、对相关专业资深专家学者的引进。

1.2 师资力量薄弱

(1)师资力量薄弱的外部因素。在师范类、综合类高校中,有音乐专业的院校不占少数。然而,理工类和农业类院校却少有音乐专业,相对于有音乐专业的院校来说,没有音乐专业的院校的师资力量就薄弱许多。由于没有独立编制的音乐教育机构,没有独立的管理、人事和经费,这些高校也没有条件进行音乐教育的研究,没有条件组织带领学生们参加高层次、高水准的艺术实践活动。

(2)造成师资力量薄弱的内部因素。就教师自身专业素养而言,目前高校音乐公选课的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较为狭窄。多数教师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或师范类院校,在校期间所学专业为某一音乐领域,他们只是对音乐的某一分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而非在庞大的音乐体系。高校开设音乐公选课的目的在于,普及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音乐知识可以不深入,但一定要广泛、丰富。然而,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课程要求显然是相违背的。

1.3 教学内容单一

在国内,大多数高校的音乐选修课程的内容过于单一,课程内容通常由视唱练耳、基本乐理、中西方音乐史、声乐器乐作品欣赏等几部分构成。这一现象的产生,与高校教师所具备的音乐艺术功底,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投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教师,要对音乐知识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引导学生;作为高校,要大力投资音乐教育建设,才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更优质的学习环境。(例如,开设数码钢琴课则需要建立数码钢琴教室)。较之于国外名牌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开设的音乐艺术基础知识、古今音乐历史知识、音乐的理论和创作、音乐表演技能训练、音乐艺术学术论文创意写作、音乐艺术多媒体设计、音乐艺术导演编排、数字音乐艺术的理论与创作等一些音乐教育公选课程,我们的课程设置显得陈旧而单薄。要想与世界接轨,我们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1.4 部分学生对于音乐选修课程的偏见

根据调查,在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上,选修音乐公共课程的学生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30%的学生认为,音乐选修课程比起其他选修课程更容易拿到学分,课堂内容则可听可不听,随自己的心情而定。这暴露了一部分学生群体选修音乐公共课不是想要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而是以拿学分为主要目的的现象。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写其他学科的作业,玩手机、看小说等现象屡见不鲜。思想上的偏见使这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讲,对音乐选修课不以为然。因此,他们也就无法进一步理解、感悟音乐所带给人们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2 强化高校音乐教育应对政策

2.1 加强高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要加强高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首先要改变高校对音乐教育的管理模式,应尽快设立独立的音乐教育机构,设立统筹学校音乐教育的校级管理部门,由校级领导担任分管工作,从而推动学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在音乐教育的软硬件设备上,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例如,购买基本的音乐器材、投资建设表演场地等,以及加强学术间的对外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学习等。这些都有助于高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2.2 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解决教师所具备知识结构与课程目标要求之间的矛盾,改变高校音乐公共教育课程内容单一的局面,首先教师要做转变,除了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自身所擅长的音乐领域之外,还要丰富自身对音乐领域中的其他分支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和研究,做“一专多能”的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2.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价值

(1)引导学生认识音乐的教育功能。音乐的教育功能主要在于能培养人的感知、想象、直觉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培养人的情感体验能力、情感调节能力和情感传递能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能够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起到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

(2)引导学生认识音乐的审美功能。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从一切事物中发现美。是一门伟大的艺术。音乐中也存在着美,我们要发现音乐美,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我们对于音乐旋律、节奏、和声、曲式、织体的认识了解之上的。而音乐公选课上所讲授的内容,对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就有着这样一种引导作用。

(3)引导学生认识音乐的文化传递功能。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从多层次、多角度反映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与社会生活,使每个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音乐公选课上,通过教师对于不同历史时期音乐文化及音乐作品的讲解,能够使学生广泛地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把握音乐发展的脉络。在增进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也为音乐文化的传递贡献了一份力量。为学生树立这样一种思想观念,是教师在音乐文化传递过程中所肩负的一份责任,也是贡献的一份力量。

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 农村小学 音乐教育 现状 对策

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小学音乐教育存在很多问题,现状令人担忧。因此,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的现状刻不容缓。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音乐教育能够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如教唱《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我的祖国》、《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歌唱二小放牛郎》、《延安颂》、《二月里来》等爱国主义歌曲,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献身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欣赏《樱花》,通过歌词学生就会联想到樱花的美丽,日本人民每到三月时户外去赏樱花的情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一定要重视小学音乐教育。

3.音乐教育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对学生的精神起激励作用

列宁认为:“音乐是人类的美好事业,是能给人们无穷力量的神圣事业。”因此,在列宁的革命生涯中,经常用有限的活动经费开音乐会,这一洋溢着生命力的活动,使它们这批革命者无论处于什么艰难困苦的环境,都能充满信心和力量,从而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受过多少挫折,心理素质比较差,通过音乐课堂让小学生欣赏《命运交响曲》之类的励志音乐,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教育观念落后,小学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

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素质教育开展不够理想,重智育轻美育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由于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缺乏认识,认为音乐课是多数教师都可以承担的课程,他们多数把音乐课看成是学生的劳逸调节课,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许多小学常常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占用音乐课的时间去上其他学科的课程,有的小学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程,致使学生无法学习音乐知识,享受音乐教育的权利,严重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的学校领导对音乐教师不重视,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小学音乐教育,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地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效。

2.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由于经济落后,财政收支困难,教学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由于投入不足,有限的教育经费大多只够用于维修校舍、购买办公用品等必要开支,根本无法用来购买音乐教学设备。致使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用来专门上音乐课的固定教室,学生上音乐课只能在文化课教室。由于学校面积小,上课的教室又比较集中,一个班上音乐课,就会干扰到其他班级上课。而且很多小学都没有钢琴、电子琴、手风琴等音乐器材,也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上音乐课就只能带一台录音机播放带子,甚至就是靠自己演唱,学生跟着唱,这样音乐课就成了唱歌课,音乐课教学效果不强。有的学校连音乐教材都没有,这样的教学条件,教学效果怎么会理想呢?只有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才能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

3.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基本上没有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多数音乐教师都是上其他主科的音乐教师兼职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落后,财政困难,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费用较高,学校为减少开支,就聘请代课音乐教师或者让上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职承担音乐课程。而且,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发达,信息化建设滞后,所以很多音乐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去任教。农村小学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而兼职或代课的音乐教师又没有受过音乐专业的正规教育和培训,音乐素养和教学水平整体偏低,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不少的音乐老师五音不全,发音不准,对于演唱、发声及一些乐理知识也是知之甚少,实在不会唱就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唱。因此音乐课教学形式单一、气氛不够活跃,致使学生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这种现象说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三、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1.转变观念,重视小学音乐教育

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关键是转变观念,提高对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重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认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小学音乐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不能可有可无,各级领导应转变观念,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建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综合考核和评价体系,消除“主科”与“副科”的偏见,对音乐教师在工资待遇、晋级评职、评优等方面应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同样对待,并把音乐课与其他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解决农村小学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同时使现有的小学音乐教师接受音乐专业的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音乐素养。各级教育部门还要加强对家长的音乐教育宣传,使家长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2.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因经费不足,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条件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政府和学校每年应设立一定的音乐教育专项经费,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投入,改善小学音乐教学的条件,保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正常进行。首先,应该增加投入,给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其次,要加大音乐教学设备的投入。《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7号)中列出三套可供选择的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方案,其中第三套方案要求每个小学应至少配备五线谱教学黑板1块,钢琴1台,电子琴或电钢琴1台,立体声双卡收录机1台,音乐教学挂图1套,音乐教学用品柜1套,80至120贝司的手风琴1台,教材配套音像资料1套,音像教学资料60盘,头饰、彩纸、彩绸、吹塑纸等自制的教具材料1套,多用划线规1套,响板、木鱼、双响筒、铃鼓、沙锤、碰钟、串铃、三角铁等成套打击乐器1套,小锣1个,大锣1个,小堂鼓1个,小钹1付,低音、中音、高音的铝板琴1套,木琴1个,这是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增加投入,为农村小学配备必要的音乐教学设备,争取达到第三套方案的配备标准。

3.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决定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低,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就很难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影响了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和教学部门,应加大投入,加强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专业音乐教师紧缺的问题,学校应用丰厚的待遇不断引进专业的青年音乐教师,壮大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其次,要加大对现有兼职音乐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本的歌唱方法、钢琴入门、歌曲配奏与自弹自唱、合唱与指挥、民族舞蹈基本知识、课堂乐器(竖笛、口风琴)演奏、音乐欣赏知识等。最后,还要加强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只有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刘启平.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音乐教育,2010,(01).

[2]南莲凤.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甘肃教育,2010,(03).

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困境教改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97-01

作者简介:刘杨(1981.5-),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大学本科,内蒙古乌兰察布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逐渐改变了被人们排斥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接受教育。其中,艺术考生的数量每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艺术考生,让这些艺术考生得到高质量的艺术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纠正其音乐教育专业所存在的问题,改变教育模式与路径。

一、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现状与问题

1.培养目标与任务不明确

当前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设置教育专业的时候,不能认清自身特殊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往往会仿照本科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然后再课时安排上进行改动,尤其是在音乐教育专业上更是如此。而校方领导还在沾沾自喜:虽然我们的生源质量略低于本科师范院校,但是我们的教学模式是与他们相同的。实际现状却是:由于对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的认识不够明确而造成的这一盲目模仿模式,不仅让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更让他们无法在专业技能上与本科师范院校的学生竞争。

2.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忽视文化课、理论课学习倾向严重

生源质量下降是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各高等院校都进行了扩招,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通过几个月的突击,就能够考上一所不错的职业院校。在入校之后,由于自身在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在上文化课的时候,会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加上繁重的专业课任务,长此以往,很多学生会选择逃掉文化课。对于专业理论课的态度,学生们大多也是敷衍了事,觉得理论再好,不如实际多练。

3.教学管理机制存在着过于偏重专业主项的倾向

众所周知,要想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必要的监督管理是不可少的。在高等职业院校,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实际经验,校方管理层往往会鼓励举办更多的针对学生专业的活动。在教学管理机制中存在的这种过于偏重专业主项的倾向,使得学生会更加注重自己专业素养的提高,而忽视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改模式与路径

1.明确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办学宗旨,确定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与培养目标是不同于本科师范院校的,这一点必须得到明确。我们音乐教育专业既要认识到这一点,也要贯彻这一点。高职院校在招生之前,首先要确定在三年之后,这些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应该会达到怎样的一个水平,能否适应市场的要求。而不是盲目地跟在本科师范院校的身后照猫画虎。

2.狠抓质量,整合课程体系,加强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

有了明确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有效的方法则是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取得成功的巨大助力。而这个助力就是狠抓教学质量,整合课程体系,加强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要想让学生能够学的出色、学的全面,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基本。其次,高素质的教师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个教师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那么他就没有什么能够传授给学生,所以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必须要结合实际,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将行业的最新动态与音乐课程紧密结合,并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与专业能力,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高。

3.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特点,确定科学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是为培养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而设置的,因此在保证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科学合理地设置具有音乐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

4.紧扣市场,确定就业导向

判定一个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主要的因素就是该校学生的就业率。始终将市场需求确定为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的最高标准,是高等职业院校中每个专业能够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音乐教育专业相较与其他专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我们必须要懂得利用这一优势,紧扣市场需求,举办更多活动,如定期举办大型的歌唱比赛,让学生既能得到理论的灌溉,又能得到实际的锻炼,使得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顺利相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处于一个由注重入学学生数量到注重毕业学生质量的转变期。音乐教育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一个转变。完成这一转变,不仅要解决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还要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更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这就需要音乐教育专业所有的教师与管理领导共同努力去完成。任务虽然是繁重的,但是音乐教育专业的未来却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王颖旎.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现状与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2013(12):12-14.

[2]李爱平.学科视界下的音乐学体系演变———兼论我国音乐学的跨学科发展机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2):71.

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音乐教学;钢琴课;课程建设

引言

由于部分本科院校自身建设的不完善和对音乐教育专业的不重视,缺乏钢琴课程的系统培训,致使钢琴课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使学生在未来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钢琴专业水平得不到提升,不能良好的胜任未来的音乐工作。所以,本科院校对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课程进行改革完善建设是亟需进行的。

一、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课程的教学现状

1、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学生的钢琴水平有限

目前,在我国很多本科院校钢琴课专业中,受教学生的钢琴水平普遍低下,百分之八十的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钢琴。对于钢琴这种乐器感到熟悉又陌生,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钢琴课的过程中显得极其吃力。并且由于钢琴课的课程有限,仅靠学生平时自己练习钢琴,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对学生的钢琴水平提升也极其有限。另外的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虽然学习过钢琴,但学习时间还是相对较短,钢琴水平也特别有限。

2、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学生对钢琴课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我国本科院校音乐教学中,由于学生接触到钢琴的时间很短,真正能够练习的时间就更加短暂。面对着高考的要求,学生对钢琴水平的提重缺乏自信心,并且学生认为学习钢琴见效太慢,不如吉他和声乐那样短时间就能见到效果。学生对钢琴的理解和练习需要大量的时间,再加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学生对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

3、本科院校钢琴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我国本科院校的钢琴教师是学生学习钢琴的引导者,钢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不高,对学生钢琴水平也有极大的影响。而目前我国的本科院校中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水平普遍不高,因为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人数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而教师的数量却还是那么多,根本就满足不了学院的发展要求。还有许多的钢琴教师都是学院的留校毕业生,真正专业学过钢琴的教师就更少了,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风琴和电子琴中抽调过去当钢琴教师的。

4、本科院校钢琴课程安排不合理

本科院校在钢琴课的课程安排上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钢琴的需求,这就使得学生对钢琴只是一知半解。课程安排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就是关于专业课学分的设置方面,学生为了达到学分的需求,往往还要学习与钢琴没有任何关系的其他课程。其二是选修比重少,钢琴课虽然是必修课程,但在整体的音乐教学当中占比太少,大部分占比都是声乐和舞蹈方面的,这就使学生在主修钢琴时,很难全方位的了解到与钢琴有关的知识,知识面过于狭窄直接影响了学生主修钢琴的专业水平提升。其三是钢琴课在一二年级中的授课知识太少,使本身具有一定钢琴水平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完全得不到新的钢琴知识灌输,极大影响了这些学生的钢琴水平提升。

5、钢琴教材内容不规范,院校缺乏钢琴教学的教材体系

我国许多本科院校在钢琴方面的教学教材不一致,大多都是学校用自己的教材进行钢琴教授。但由于教材内容的不规范,没有很好的针对钢琴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定制,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钢琴学习过程中,往往遇到困惑时在教材上找不到解答,再加上钢琴教师的水平不高,学生在钢琴学习中就会遇到极大的阻碍。而且钢琴教材的内容不规范,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钢琴时方法不得当,影响钢琴水平的提升。

6、钢琴课程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技能,忽视学生对钢琴的弹奏水平

钢琴是一门需要进行大量练习的乐器,学生想要练习钢琴并不容易。由于学生接触钢琴时间短,其对钢琴的基本功就必然薄弱,而且钢琴教师在钢琴课程的教学当中,只是注重学生弹奏曲谱的训练,却忽视掉了学生对曲目用钢琴伴奏的能力进行训练,这就导致学生的钢琴只会弹曲谱,不会对歌曲进行伴奏的尴尬现象发生。所以,钢琴教师更应重视钢琴学生应用视奏能力的培养。

二、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课程的建设措施

1、本科院校应重视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

本科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使其成为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音乐教育专业作为本科院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钢琴教学当中更要以培养应用型的音乐教育人才为核心任务。钢琴教学要对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先有一定的概念,怎样进行培养,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并科学合理采取相应手段来提升学生的钢琴专业水平。另外,钢琴教学应在教材上入手,教材内容应重视钢琴的技巧练习和对声乐的伴奏等方面,通过技巧练习磨练学生的基本功,使学生能对声乐伴奏伴奏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还有,在钢琴教学的课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创新课程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之中对音乐知识能够进行综合系统的认识,并将零散的音乐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将相关的钢琴、乐理、声乐等知识进行有效结合,系统的传授给学生。所以,钢琴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知识的全面性以及知识整理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本科院校应对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课程进行合理建设

本科院校应重视钢琴课课程的建设,钢琴课课程不应采用一碗水端平的授课模式(即无论钢琴水平高低,全部采用集体上课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对新生的钢琴专业水平先进行一个定级考核,通过定级考核制度,对新生的钢琴水平进行分化,钢琴专业水平较高的归为一组、中等归为一组、较低的归为一组,对这三组进行分开授课的方式。对钢琴专业水平较高的新生可以自入学开始就由专业的老师对小组进行授课,跳跃过最基础的音乐知识方面,从比较高深的地方进行讲解;钢琴专业水平中等的可以从音乐知识的中间部分授课;钢琴专业水平较低的一组需要从最基础的音乐知识进行授课;并安排定期考核,对这三个小组进行考核,哪个小组的学生如果水平达到较高水准,就将学生归纳到高等级小组里面去,相反,如果水平下降了,就归纳到低等级小组里面去。通过学生的竞争机制和荣辱观念,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本科院校应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建设

钢琴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已经成为本科院校自身建设的任务之一。本科院校应对原有的音乐教师采取进修再教育,使其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聘请一些专业的音乐人才来缓解本科院校音院高端人才的匮乏,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学院知名度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模范效应,促进了原有教师队伍的学习和模仿。另外本科院校还要对学缘结构进行合理安排,把握好人才引进的第一关,严禁走后门,杜绝低水平和低素质教师在院校中出现,从多种渠道引纳专业人才、高职称人才、高素质人才,从而有效促进音乐学科的发展。

4、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建设

本科院校应不断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使其设施更加完善,教学质量更加优秀,稳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大后方。实践基地建设是学生在实践练习的重要场所,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科院校应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基地进行建设和完善,并通过学生在实践基地的练习情况,找出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学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解决办法,并将这些解决办法应用到实践基地当中去。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基地需要配备多种乐器,使院校内每名学生都能得到练习,并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并且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加强短板的练习。本科院校通过建立音乐实践基地,促进了音乐教育专业的水平提升,重视学生在音乐教育专业当中的实践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了音乐教育专业的整体水平。

5、本科院校应对自身软实力进行合理建设

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仅依靠的是硬件设施,也应具备过硬的软实力,本科院校应加大音乐教育专业的投资力度,在校园内聘请一些优秀的钢琴表演家进行演讲和交流。或者是举办一些大型的音乐会,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通过学术交流的方式提高自身的音乐专业水平。院校之间也可以通过分享教学经验,借鉴优点弥补缺点,加强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课程的建设。

三、结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高校钢琴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钢琴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本科院校对音乐教育专业要更加重视,促进全面高校教学体制的发展,通过加强自身硬件建设,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完善实践基地和设备设施,并对自身软实力进行合理建设,从而使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课程回归到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上来。

参考文献:

[1]蓝天棉.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钢琴教学改革探讨[J].丽水学院学报,2015,(06):8-12.

[2]梁蕾.新疆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17-21.

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6

音乐教育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兼有音乐艺术和教师教育双重实践特点的专业。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严重的问题,音乐学院式的实践教学长期制约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缺乏全面系统的育人方案

目前,部分高等院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构建,但研究者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没有结合当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和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等问题,没有切实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没有形成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小学、从而服务中小学的研究理念,致使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规范化的管理、立体型的培养方案、多元化评价方式,以及全程化、具体化的监控措施。

(二)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在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先导作用。随着音乐教育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被提到日程上来,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是音乐教师专业化的具体体现。音乐教育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教师任教的职业行为,这对于学生形成教育和教学能力,以及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没有建立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桥梁,致使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残缺,音乐教育实践长期处于混乱状态。

(三)重音乐艺术实践,轻教学能力培养

由于长期受到音乐学院教学体制的影响,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着重音乐艺术实践、轻教学能力培养的倾向。音乐教师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相割裂的现象依然存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较弱,毕业后不能迅速适应、甚至不能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存在着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基本规范了解不够,对真实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缺乏,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分等现象。这些问题说明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缺少对学生教学能力的有效培训,没有对学生的教学选择能力、设计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的适应期。

(四)专业技能学院化,考核方法陈旧化

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音乐学院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技能目标是音乐学院的标准,过度注重学生专项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学生落入能唱不能弹、能弹不能跳、能跳不能指挥、能上舞台却不能站讲台的境地。音乐专业基础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弹、唱、跳、指挥四项专业技能,也就是音乐教师应有的四项基本功。原有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没有将四项专业技能和基础音乐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从中小学校的实际教学出发,没有将音乐基础教学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有效地渗透到实践教学中,没有把实践教学培养目标调控到综合能力的培养上。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脱离基础教育的需求,并且考核方法单一、陈旧,缺少创新,没有将多元考核的方法运用到实践教学中。

二、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涵

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当以音乐基础教师的需要为本,强调可操作性;以音乐基础教育发展为导向,强调实用性;以培养音乐教师创新能力为主,强调实践性。

(一)改革目标

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视角,构建一个能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优化课内、强化课外、交叉融合、功能互补”的思路,使学生具备“站得讲台、上得舞台、创新有为、教研有方”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改革内容

1.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紧紧围绕“三型”即“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1〕的原则和“三性”即“基础性、师范性、专业性”〔1〕的原则,将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音乐专业技能作为实践教学训练的两条主线,并使其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建立突出师范性、注重专业性、强调融合性、贯穿连续性、体现立体型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合格的音乐教师设计出较为完整的发展图景。2.设计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本着深入中小学、了解中小学、研究中小学、服务中小学的构建理念,设计一套更为合理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3.调整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实践教学课时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音乐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出单一学科纵深发展的局面,没有体现教师教育的专业特点〔2〕。根据《意见》要求,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交叉融合、功能互补”的思路,突出实践教学的比重,整合优化课程结构,适当精简、压缩部分专业理论课程的课时,突出与能力培养关系更密切的实用课程与实践教学的课时。4.构建“5421”音乐教学能力训练模式和“4441”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训练模式“5421”音乐教学能力训练模式:“5”即根据音乐教师教学活动的“教学行动前”“、教学行动中”和“教学行动后”三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活动的内容及所需的能力,将音乐教学能力分为教学选择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五个方面“,5”是音乐教学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4”即“四项达标”———说课达标、音乐课件制作达标、教案设计达标、一节公开课达标;“2”即抓住两个环节———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使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实现从识岗、试岗到顶岗的过渡;“1”即一个课题研究,引导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反思,选题做研究,培养其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4441”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训练模式:“4”即“四项达标”———中小学教材歌曲自弹自唱达标、少儿舞蹈组合达标、中小学教材歌曲指挥达标、河南地方戏曲(民歌)演唱达标等;“4”即“四级垂降式舞台艺术实践”,是指大学生艺术展演和大学生科技艺术节等大型艺术活动、院级专业汇报演出、班级专业汇报演出、学生个人演奏、演唱会等,在实践中锻炼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四个层面的舞台艺术实践平台,使舞台艺术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4”即“四个团队”———民乐团、舞蹈团、合唱团、管乐队四个艺术实践团队,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四个团队”的活动,为将来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和组织课外音乐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1”即掌握一种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5421”和“4441”模式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专业技能等职业技能有计划、分步骤、循序渐进地分配到各个学期中;采用量化分解、分期完成、强化训练、集中考核的方法,构建了多元化、立体型的系统格局,形成了覆盖面广、普及率高、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活动模式,使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得到普遍提升,有效提高了其综合实践能力。

三、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科学构建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管理机构

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在组织与制度管理方面,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对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起到监督、督导作用;学院具体负责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管理,制定独立的、完整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方案等,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行。

(二)健全和完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音乐教育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因此,必须成立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机构,制定一套科学、完整、可行的评价方案,并在评价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及时进行改进,确保评价工作的正常开展,使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不仅是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成效的主要途径。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指标、评价的方式与方法以及评价制度等,都是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根据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有的能力结构来确定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考核的内容和措施,才能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三)建设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条件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