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幼师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幼师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幼师培训

教育幼师培训范文1

关键词:教师培训;内涵;形式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5-0106-01

一、教师培训现状

1、过于重视功利

现在许多教育培训太重视功利,领导要的是政绩和影响,教师要的是工资和晋级。教育主管部门适时组织一些教师理论和业务培训学习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现在的许多领导对教育培训,只看中它是否迎合上级的口味和意图,是否在形式上“轰轰烈烈”、“别出新载”,以便在向上级汇报时大谈所谓的“创造性工作”和辉煌业绩,根本不管这项学习培训到学校中怎么去具体操作、怎么去检查落实、怎么去考核评价,是不是真正起到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实效。说白了某些领导组织培训学习的目的更多是放在邀功取宠,捞名捞财。而教师学习的目的应当是及时提高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明确学习方向,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实效,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但是,许多教师学习的功利色彩也很重,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升职称、涨工资、评先进,是为了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规定的必须继续教育的任务。因此,对待培训学习就成了抄袭应付或镀金炫耀,全员培训白吃咋谁也跑不了,外派学习公款报销乐逍遥,管它什么学习管它什么考试,到时候合格证一发什么都完成了。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是教师生存发展的需要,还没有真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过于重视形式

许多教育培训只重视形式,走过场敷衍应付。以笔者每年都必须参加的所谓继续教育为例,层层主管部门首先大肆鼓动,强调厉害。然后给每位教师发一本书,就开始了继续教育学习,一段时间后,发下试卷进行考核。其实,不管是集体组织还是业余自学,学点东西总有益处;不管严格闭卷还是开卷,考试总结一下定有促进。但老师们从早7点起床到晚上10点后方可休息,每天光上课就有四五节,还要必备的备课、作业批改、和学生交流等等,都早已疲惫不堪,哪里还有心顾得上什么理论学习。事实往往是书发到手就要么束之高阁,要么一本一本当废纸卖。考试时,要么你答选择题我答填空分工明确,你抄大题我抄简答、协调有序。要么答案随着试卷一起来,考试结果人人90分以上。考时应付自如,考后啥也不懂。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效果,反正上级的总结讲话时都是“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教师培训期望

教育幼师培训范文2

当一个人的心真正动摇了,才会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梦。今天我用文字记载我的心情,我的教学经历4年多,如果一天一天,扎扎实实地算起来,时间很漫长。经常暗自告诉自己向专家,大师们学习她们崇高的品德和境界,不会的知识和技能,没关系,从头学起来。

每年一到一批孩子们从幼儿园毕业的时候,我们忍着内心的舍不得,要读小学了,孩子们又懂事,能干了许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幼儿园是让幼儿梦想成真的地方。

我小时候,就想着长大了可以当老师,我喜欢,尊重那些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们。记得刚开始我很想进幼儿园----幻想着一位美丽的天使带着学多可爱的小鸟和五彩缤纷的花朵在飞舞的梦境。在我的冲动和勇气下,我被小朋友喊着老师,我既兴奋有感觉到有点(实在不敢当 )。刚开始我吃了不少苦头,被十几个调皮捣乱的小屁孩整得坐在墙角哭了,委屈啊,无助啊。一个月三十天,每天都在熬着过,入不敷出,只有几百块 ,很迷茫,决定放弃了(很多同事教了几年就不做了)。后来发现因生存需要,一个成年人总不能呆在家看电视,上网吧?不得不做老师,扪心自问,其他的不擅长,既然爱当老师,就是块做老师的料,接着就是向专家型,教研型发展,做社会需求的分子。

国家的政策到课程改革,需要校园,教师队伍又要落实到每个教师个人的信念和追求。可想而知,一个老师的师德多么重要,最重要的基础劳动力是我们教师。

所以作为教师要 敬业;教师要为自己的这份工作感到幸运,尊敬,佩服自己的职业。

创业; 课程上的创新改革,必须符合时代,社会的需求。

乐业; 把事业当乐趣来做,产生内需力和自信,苦中有乐,才会更用心,做的更好。

这个职业有一个共同点-----播种幸福的人。所以教师本人必须是一个具有幸福价值追求的人。教师生涯,可以平凡,不可以平庸。我们给自己增强教育的活力,避免产生职业怠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重视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要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要符合社会需求。

我们面临的挑战成了智慧的演练, 艰巨的任务成了宝贵的机遇。

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在举手投足之间。只要当了老师,就不是自己了。是孩子的引导者,.......

人民群众对老师们的期望很高。

教育幼师培训范文3

关键词:教育游戏 创新模式 高阶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a)-0139-02

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1]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体展开为敏觉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精进力、领导力、交换力等。教师是教育环节中的主导者,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师德高尚、具有驾驭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能力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2]假设通过对教师开展教育游戏培训,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游戏化的学习丰富教师培训的手段。

从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入口,用高阶思维能力在知识时代对教师人才素质提出新要求,适应知识时代的进程。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蕴涵系列新型的教学设计假设,不仅将教育游戏应用学生学习教学,同时将教育游戏应用于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

1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国外学者致力于游戏在教育和培训中的价值研究,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在对小学生、低年级的中学生、高校学生的教育以及终生教育中都可以使用数字化游戏的结论。[3]国内关于教育游戏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学者对教育游戏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国外略有不同,主要集中在教育游戏的本质定位,游戏的教育价值,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相似研究开始于2010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的尚俊杰学者提出将教育游戏中高阶思维的研究应用于企业,同时,还有部分学者研究second life游戏平台中的高阶能力与学习者的关系。

提出应用教育游戏提升教师高阶思维能力,让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进行学习,身心完全沉浸于虚拟现实之中,体验另一种世界的教学方法,做到实时学习,终身学习。游戏化的教学不仅对于学生是可行的教育方法,对于教师培训而言同样可行。很多老师在研究前抱有试试甚至反对的态度看待游戏化的教师培训,但这对于教师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可以进行经验总结,从理论的高度分析影响提升的困难,分析教育游戏促进教师高阶能力的对策,是一项具有前瞻性意义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能为该省教育部门完善教师素质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同时还能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模式游戏化,而且还对全国教师信息素质提高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设想探索的开展过程

设想的探索过程主要关注选取适合的教育游戏软件让教师玩游戏,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提升高阶能力。具体来说,主要包括3个方面。

(1)培训管理游戏化。目前,许多游戏开发公司对员工采用游戏化管理,研究教师培训是否适合开展游戏化管理。这个部分的工作是提升阶段的基础,让教师从一开始就进入游戏的情景,把自己置身于游戏角色中,这个时候锻炼的是教师的敏觉力(敏于觉察、发现事物缺漏、需求、不寻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教师是否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快适应培训游戏化的环境就是关键。

接下来,教师需按照游戏的规则完成现实世界的任务,在培训班级建立“公社制”,充分激励学员教师的学习积极性。选取培训学员担任社长,这时需要的是领导力、流畅力。比如社长对讨论的主题能否提出许多构想及看法,这就代表他的思考具有的流畅能力。又比如管理中的考核制度需要以学员出勤、完成学习工作等作为考核依据,建立拍卖制度,这需要以不同的分类或不同方式思考才能获得考核合格,教师在此锻炼的即是变通能力。

(2)内容设计游戏化。在教师学习阶段,选取新颖的教学内容,用全新的教育游戏教学工具作为教学平台,让教师参与到游戏中,边玩边反思。游戏有许多的结果,不同的结果对应不同的思考这需要教师能想出别人所想不来的观念的能力,亦即反应的独特性,独创力的运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又如教师的创造力在理引擎的解谜游戏时可以得到提升,如何设计出既不耗时、又不耗功的解题方案是游戏的目的,学员之间的设计可以进行比较,让教师在总结反思中进步。可以说教师能力的提升在玩游戏中完成。

(3)跟踪评价游戏化。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不是短时效应,这需要长期的运作才会有所收获。跟踪评价的游戏化,是培训教学的延续。研究实践可以以面授及远程教学来实现,但一个游戏的深入不能只靠培训的短时刺激,更多的需要教师实时学习来实现。对跟踪评价提出要求,教师通过培训后可以长期进行教育游戏的学习,在游戏中记录自己的学习日志,通过网络连线及时跟踪学习情况,动态的、综合的分析教学效果。

3 方法论指导探索的完成

好的研究离不开适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以下4个方法开展研究,教师可以将以下方法作为参考,在今后的探索中提出更新更实效的方法。

(1)沉浸式教学法。让教师通过游戏体验,学习强调绩效、了解多元力量、乐于改变、乐在学习、努力寻找优势。让游戏成为一个“领导力仿真器”,提供许多练习领导的机会。

(2)问题式教学法。学习中激励教师不断提问,不断寻找答案。充分应用公社团队的优势,交流沟通,在虚拟世界信息完全透明,以平等地位协力分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问题解决动机;提供问题解决资源。

(3)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游戏步步深入,通过自主探究形成新能力。比如虚拟世界里的交换力,跟实体世界的交换力相比,难度高了许多。教师如何善于沟通、洞察需求、分配利益,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提高交换力的目的。

(4)数字化教学法。研究采用量化跟踪评价,将教师游戏结果进行数字化统计分析,各个环节设计实际分值作为管理公社拍卖制度的换取参考值,做到研究中公平评价。

4 设想探索的启发

(1)发现教育游戏培训教学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契合点。教学中在教师高阶思维能力与教育游戏方面寻找契合点,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教师高阶思维能力因与游戏教学的契合而高效,使培训教学因直接从游戏中汲取绿色营养而高效,最后达到提高素养,涵文养人的目标。

(2)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更低耗、更节能。高阶思维能力在现实中很难找到适合的问题与情境多能力集中式的开展培训提升,该研究与普通的培训模式不同,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教师从培训一开始就进入游戏的情景,利用教育游戏剧情综合、事件多元、思考多维的游戏特点把现实中很难创设的问题以虚拟现实的手段集合表现,通过几个教育游戏就能锻炼教师多方面的能力,培训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人力物力,低耗、节能。

(3)研究采用基于数据的高阶思维能力统计。游戏的结果、分值、聊天记录等都可以作为对教师高阶思维能力是否提升的评价依据,数据量化的评价更公平更有说服力。

总之,游戏化的学习模式灵活性很大,弹性很高,将其运用于教师培训可能还是一种尝试的探新,这种基于教育游戏下的创新模式还需要许多的实践来进行验证,研究还会继续,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关注这一研究主题,让教师培训的模式更完善更有新意。

参考文献

[1]余新树.以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以数字故事作品制作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33-35.

教育幼师培训范文4

关键词:培训迁移;教育技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21-0013-03

目前,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但培训的时效性却不尽人意,多数教师在掌握培训知识后,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墨守成规,不予以采用。分析其原因主要为“培训迁移”不足。教师不能很好地将培训所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与培训迁移理论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培训迁移理论,了解培训迁移发生机制;掌握影响培训迁移因素;找到培训迁移干预策略。并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相结合,主要从提高教师本身动机、学校后期工作气氛以及培训本身设计等方面,找到使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培训所学,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行为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性。

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回潮”困境

在以往的各类培训当中,据统计培训后短时间内只有40%的内容可以应用到工作中,但到一年后就只剩15%。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训者可能保留和使用的培训内容会越来越少。而且,大部分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回报会很低,因为只有一小部分的培训内容会永久保存。使得大多数培训的效果不尽人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项目中同样存在该问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为了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自觉地、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效果。但是,很多教师在接受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之后,在短期内或许还能有意识地应用培训所学,但是持续时间不长,就又回到培训前的状态,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的知识上的提高,而不是能力上的提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培训回潮”。“培训回潮”困境在各类培训中都普遍存在,大大降低了培训的实际效益。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涉及的因素更加复杂,“培训回潮”现象也尤为明显,教师能否将培训所学持续、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将最终决定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际效益。因此,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应该将工作重点从关注培训本身转移到关注培训后期迁移问题上来。

二、培训迁移理论

(一)何为培训迁移

培训迁移是指受训员工将培训所学知识、技能有效地、持续地运用于工作之中。也就是说,培训迁移更多地关注个体在培训中所习得的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以及经过一段时间后行为是否仍能保持。

(二)培训迁移模型及影响因素

通过模型可以看出迁移动机、迁移气氛和迁移设计,是影响培训迁移的三种因素。

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

培训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整体而非某一部分。尤其在培训后期,关于教师怎样持续有效地将培训所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培训迁移不只是培训个体绩效的提高,更应该是应用培训所得使组织绩效得到提高。在以往的培训中,我们过于关注培训的效果,忽视了对培训是如何有效地发生的深入探讨。因此,促进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迁移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迁移效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从关注培训本身到培训后的工作实效

到目前为止,很多人在考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时,仍然是只考虑“培训什么”,后来进化到考虑“怎么培训”,关于培训迁移的研究重点一直集中在对培训设计上的研究。但是这些远远不够,培训迁移理论告诉我们,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能很好地迁移到实际工作中不仅仅与培训设计本身有关,更与培训后期服务支持、工作环境等方面有关。因此,真正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迁移效果,就必须从整体出发,将培训的重点转移到关注后期工作实效上来。

(二)从关注教师知识的提高到工作绩效的提高

在目前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仍然没有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可以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迁移进行测量。现在评估往往还停留在考试成绩单上,仅仅可以代表教师培训后知识水平上的提高,而不能代表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培训成绩优秀者往往工作能力一般,反而成绩不突出者工作绩效高。长此以往,教师就会失去对培训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受训教师的积极性,使培训效果不尽人意,最终影响了组织绩效的提高。因此,必须将关注教师培训后知识的提高转移到最终工作绩效的提高,在工作中鼓励教师使用培训所学,并建立完善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迁移评估体系,更好地激励和约束教师将培训所得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使培训真正产生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性。

(三)从关注培训迁移效果到如何提高迁移效果

关注培训迁移效果固然重要,但为了回答培训如何迁移,怎样提高培训迁移效果的问题,就要根据培训迁移理论从培训迁移的影响因素出发。从教师个体特征、学校迁移环境和教育技术培训设计本身等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从而使教师将培训所得真正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当中。

1.激发教师迁移动机

激发教师培训迁移动机,首先,教师应该认清何为教育技术培训,很多中小学教师把教育技术培训理解为计算机培训,还没有领会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甚至排斥用现代技术手段教学。这些人必然没有参加培训的动机,要想激发这些教师的学习动机必须从内控源入手,让他们知道通过个人努力是可以取得教育教学成果的,新技术的引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样他们就容易在工作中应用受训所学。其次,具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计划和工作态度也是应用培训所学的必要条件。教师职业是一辈子的事业,所以,教师同样要不断地在学习中充实自己,不应只关注眼前的利与弊,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中的任何挑战和任务。最后,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运用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使用后带来的回报也都影响着教师培训迁移的动机,这与培训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设计和培训后期学校的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

2.提高工作环境气氛

工作环境气氛也就是理论上的迁移气氛主要包括两方面:情境方面和结果方面。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情境方面包括:学校对教师培训目标的设置、校领导和同事对培训应用的态度、学校对教师应用受训所学的设备、资金、时间的支持。结果方面包括:教师在应用培训所学之后得到的反馈,包括领导、同事以及学生的反馈。因而,提高工作环境气氛,首先,学校应该对教师在培训中的内容了解并对所学内容设置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检验学习效果。其次,校领导和同事对受训教师使用培训所学要采取积极响应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刺激受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教育技术手段。例如:培训后教师之间经常讨论怎样将教育技术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校领导以听课等形式对有效使用培训所学的教师予以表扬与奖励。最后,为参训教师提供应用培训内容的机会,也就是工作环境中要能够创造条件应用培训内容。譬如:参训人员接受了应用白板的培训,在实际的工作中如果能够使用白板教学,那么将大大提高培训效果。

3.优化培训设计

从迁移理论分析,我们知道影响培训设计方面主要有近迁移和远迁移两个方面。所谓近迁移指将学习应用于相似的情境中,也就是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的相似性。因此,提高近迁移的主要途径有:与实际工作情境一致的培训内容和培训项目,比如:参加了教学课件设计的培训,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尽量使用教学课件优化教学过程;过度学习,如增加培训的针对性,对参训者进行充足的训练;强调工作任务的程序性,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可以体现为持续地提供培训的需要、后期服务等。远迁移是指通过培训掌握原理以便能够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培训应该关注解决问题所必要的一般原理,这样学员就会在迁移环境中应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原理理论对远迁移非常重要,如果学员能够理解原理和概念,并且他们有机会将培训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场所,那么,他们在面临新的挑战和陌生问题时就可能有意识地应用新获得的技能和行为。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研究日趋完善,将“培训迁移”理论应用到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可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实用性,本文着重分析了培训迁移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关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的几点看法,希望可以对培训迁移提高有所帮助。从整体性来看,本文缺少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迁移的实证研究,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予以思考。

参考文献:

[1] 郭红阳,刘丙利.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迁移[J].中国电

化教育,2007,(4).

[2] 王鹏,杨化冬,时勘.培训迁移效果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

科学,2002,25(1).

[3] 吴怡,龙立荣.培训迁移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5).

[4] 李娜.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分析[J].软件

导刊(教育技术),2010,(10).

[5] 冯明,陶祁.培训迁移的有关理论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2,

(3).

教育幼师培训范文5

1文献检索课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为学生开设有全校公选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是高校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以及文献信息检索基本技能的方法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践性。开设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熟悉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文献信息资源,掌握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技能,为自主更新知识、撰写毕业论文和研究性学习服务。课程内容包括:大学生信息素养、印刷型文献的检索和获取、中外文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侧重经济学及相关专业数据库介绍)、网络免费学术资源的检索利用、实用信息的获取、学术论文撰写及学术规范等。教学对象为本科生,选修。可见,大部分高校图书馆能够开设《文献检索课》,按学科分类区别进行教授,缺点在于教师为兼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理论滞后。且图书馆馆员兼职讲授《文献检索课》容易造成误解,学生会认为就是讲解如何利用图书馆的问题,不能完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也不能卓有成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反应能力。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等5所高校图书馆变革读者教育培训模式,让读者根据自身所需,选择培训方式,掌握获取知识信息的技巧与方法,则极具灵活性与针对性。

2新生入馆教育

新生入馆教育已成为常态化。17所院校均开设新生入馆教育,由图书馆办公室统一安排各院系部新生,在合适的时间内参与图书馆信息咨询部门咨询馆员组织的新生培训。培训利用图书馆报告厅和多媒体大教室,具体讲解图书馆布局、资源分布、图书借阅规程、图书馆服务及规章制度等图书馆基本知识,帮助新生在最短、最快、最方便的时间内了解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开设研究生入学培训: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授课一次,时间为3小时。培训内容:图书馆资源介绍;中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本学科资源的检索方法与技巧;网上免费资源的获取等。不足之处,实地参观与讲解欠缺,注重多媒体视频展示,技术性较强,缺少人文关怀的色彩。

3专题讲座

17所院校均重视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包括定期与不定期,定期举办频率增大。如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等5所高校图书馆开设的专题讲座替代了文献检索课程的讲授。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实施信息检索课与一小时讲座双轨制,特别是一小时讲座每周定期举办,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图书馆主页上公告栏中的通知为准。读者若有特殊要求,可与咨询部联系,开设专题讲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读者教育培训的若干需要。中山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部通过提供专题讲座,包括一小时系列讲座、学科专场讲座、或按课程和专题开设讲座,并规定组织讲座参加人数不少于10人。武汉大学图书馆举办90分钟专题讲座,每周定期在电子阅览室举办,主要内容涵盖Internet基础知识及网上搜索引擎介绍;中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各学科资源的检索方法;各种类型文献的查找和获取技巧;常用软件及热门软件使用方法。边授课边操作。及时公布每学期的培训计划。可见,专题讲座已成为17所高校图书馆提升竞争力的制高点。诚然,专题讲座也存在着欠缺,如宣传推广力度不足,表现在专题讲座消息在图书馆主页上的显示度降低,有的在主页最新消息栏公布,有的链接读者教育培训栏目公布,还存在专题讲座更新滞后的现象。〔4〕由于图书馆信息较多,而专题讲座开设频繁,一旦新的图书馆信息公布,都有可能以“更多”形式覆盖前一条的讲座计划,读者必须点击“更多”来浏览本学期讲座的总体安排情况,必然增加了读者查找难度。

二、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读者教育培训

读者教育培训是图书馆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只有强化,不能削弱,构建一定规模的具有特色意识的读者教育培训体系,前提条件在于图书馆管理者思想认识水平。从17所高校调查可知,图书馆管理者虽普遍重视读者教育培训,但仍存在若干认识上的差异,忽视了读者教育培训体现时代性、独特性、创新性的特点,必须引起重视。因此,构建有效的读者教育培训体系,需要高校图书馆管理者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全面考虑,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读者教育培训。《文献检索课》是读者教育培训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它也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从政策文件、教学要求与内容均在不断发展与完善。1992年5月,原国家教委颁布《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1993年,全国文献检索课教学指导小组成立。〔5〕2002年2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第三条明确规定:“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6〕。2010年7月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7〕。一系列权威性的文件为文献检索课的建设与发展奠定牢固基础,不断巩固着文献检索课的地位,提升了对文献检索课的要求,深化和拓展高校图书馆的职能。高校图书馆应及时把握时代脉搏,抓住机遇,全力推进文献检索课发展,把信息素质教育理念推广到教育界、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促进全社会信息化进程。此外,信息素养教育还有: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一小时讲座”、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在线”、湖南大学图书馆“在线大讲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阅读大视野”等。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涵盖了新生入馆教育、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讲座等各种形式。〔8〕各种配套规章制度也相应建立,如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计、专职教师岗位职责等。因此,高校图书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升了读者教育培训的品质,促进了读者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

2优化组合,完善读者教育培训体系

高校图书馆应逐步完善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程设计与教授、各种讲座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针对17所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存在的不足,对症下药,在为新生进行多媒体演示的基础上,需要注重实地参观。参观讲解作为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环节,不能借口急剧增长的新生人数干脆省略,反而需要强化。至于文献检索课程,17所院校图书馆均重视对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文献检索课,并增加其透明度,公开文献检索课程讲授方式、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研究生的文献检索课。因此,研究生的文献检索课讲授应侧重外文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要改变授课内容单一的现象,将数据库专题培训与图书馆宣传推广紧密结合,及时把专题讲座与培训通知发到校园网上、贴到图书馆和各学院楼门口,做足舆论宣传工作;或主动与相应的院系部取得联系积极推广对方有意愿的讲座,开展一线讲座培训服务品牌活动。只要读者有培训需求,图书馆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培训服务。多则开设专题讲座,少则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个性化辅导,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程、讲座培训三位一体。图书馆应统一协调、培训教师、制定规章制度,成立读者教育培训中心。由不同学科背景咨询馆员组成教师团队,设置若干专职培训岗位,享受教师授课待遇,减少兼职教师的数量,引进或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咨询馆员充实教育培训队伍。配套设置文献检索课程教研室,定期集中教师进行学习,讨论、交流一些新问题和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对读者培训工作的管理,组织文献检索课的讲授,研究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观念、教学体制、教学手段等,不断优化与整合,完善读者教育培训体系。

3重视读者研究,开展读者教育培训绩效评估

教育幼师培训范文6

关键词:安全培训;案例教学;典型案例;创新实践

1案例教学法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事故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让学员广泛接触大量的实际案

例,分析案例,让学员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拓展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也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员能积极参与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开拓了学员的视野,它很适合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

1.1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能够实现教学互补。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员。一方而,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员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而,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员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

(2)能够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教学中,避免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作为主角,唱独角戏,很难使学员长时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由于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学员大脑兴奋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调节,有利于学员精神始终维持最佳状态。

(3)生动具体、培训效果显著、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通过血淋淋的事故现状给学员以深刻的印象,在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从而增强其安全意识,能从主观愿望上避免违章作业的发生。

(4)能够集思广益、一六注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各抒己见,又可以互相评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班集体共享个人之所得,从而获得比较完整、深刻的认识和知识。它给学生们提供了积极思考、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调动思维和记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集体和个人的潜力,扫除学生个人掌握知识和认识上的一些障碍。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1.2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1)案例的来源往往不能满是培训的需要、收集、研究和编制一个好的案例,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编写一个有效的案例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和经验。因此,案例可能不适合现实培训教学情况的需要,这是阻碍案例教学法推广和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

(2)案例法需要较多的培训时间,对教师和学员的要求也比较高。老师必须要有安全理论知识,还需对现场生产工艺熟悉,学员不仅要有实践经验,还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底衬,只有这样案例教学才能顺利展开。

2油田安全培训教学内容的特点

油田安全培训教学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在岗石油企业职工和相关承包商的员工培训,尽管工种涉及比较多,但是培训内容比较相似,主要包括这几个方而:HSE文化及HSE法规制度;应急管理;HSE技术与技能; 工艺安全;风险管理;现场急救及个人防护知识。可以说这些内容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都是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同时,从这些知识的来源看,都是生产工作中的经验积累与总结,有的甚至还是用油田职工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深刻教训。因此,油田事故案例也就成了人们进行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良好的载体。

3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环节

3.1典型案例的选择

(1)典型性要密切结合教学内容,以反映安全管理漏洞、违反操作规程、危害因素识别不全三个方而的内容为宜,保证所选用案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比如“某试油队使用锚头绳卸油管螺纹,造成一人死亡事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587.5 -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的第5.4条“不应用锚头绳卸油管螺纹”之规定,属违章作业。

(2)紧贴学员实际油田操作员工的安全培训是按工种分班组织教学的,比如钻井作业人员和采油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产作业方式有很大差异,所以选择案例时要使案例中的作业环境、作业形式同参加培训学员的作业环境、作业形式尽量相符或相近。比如在有毒有害气体防护培训中,对于钻井工的培训应选择井喷造成硫化氢中毒的事故案例,而对于采油工培训选择在酸洗作业时由于酸洗液意外泄漏而引起的硫化氢中毒案例。针对管理人员培训,选择案例时要侧重选用由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和制度管理不到位或管理存在漏洞而造成的事故案例,比如“帕玻尔・阿尔法平台火灾爆炸事故”。一般作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应侧重选择由于心存侥幸、违章作业而造成的事故案例,比如油区私自动明火而引发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

(3)就地取材选择案例时尽量选在本企业、本单位发生的事故案例,因为本企业、本单位的案例就是发生在学员身边的,其教训对学员更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与吸引力,学员觉得真实性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在每次上课时,都鼓励学员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故案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有些案例就是非常好的素材,这些素材既可在本次培训中组织学员讨论,也可积累起来,整理好作为以后的培训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