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劳动力现状

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1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培训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06-01

农村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科技培训,使农村劳动力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科技素质上彻底转变,才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及培训情况

喀左县现有农村劳动力21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为10万人,从事农业生产人数为11万人,这11万人中,小学文化程度有30%,初中文化程度有61%,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9%。可见,目前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另外,我县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几年来,技能型培训人数为18700人,引导性培训为15500人,专项培训为3200人,合计共培训人数37400人,相对现有农村劳动力21万人来说,还有172600人没有经过培训,可见培训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随着我县农业产业不断状大和发展,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已跟不上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步伐。为此,我们对这些农村劳动力必须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科技素质和水平,使他们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新技术,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促进我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产业基本情况

几年来,喀左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狠抓主导产业开发,把保护地、牛羊禽、经济林做为农业主导产业长抓不懈,全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社会和诣稳定的良好局面。

1.在粮食生产上,多年来承担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在示范区建设中,集成技术,靠科技推动,狠抓关键技术应用,使粮食获得了高产,在示范区的带动下,农民科学种田意识明显增强,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全县粮食产量实现5.0亿斤。

2.在设施农业发展上,狠抓设施农业建设,培育了一批以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西瓜、葡萄等为主导的特色园区,全县已形成东西南北四片特色种植结构,由于特色农业管理不断加强,产业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种植,实现了土地产出高效化。目前有温室大棚12.6万栋,总面积32万亩。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

3.在畜牧业发展上,坚持把畜牧业作为抗灾自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进一步加快了畜牧小区的建设速度,全力扩大畜禽养殖总量。使全县牛、羊、禽、猪饲养量分别增长15%、20%、30%、25%,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

农村劳动力培训是农业技术普及、生产技能水平提高重要措施,农村劳动力生产技能高低直接关系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农村发展水平。因此,我县一直非常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按省农委的要求,为了把农民培训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对全县农村劳动力情况、产业特色、技术需求、农民意愿进行了详细调查。据调查,农民最需要的是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农业机械应用技术培训、农村农源技术培训,最需要的农业技术培训是优良品种应用及配套技术;农民最喜欢培训方式是课堂培训、参观学习和现场指导相结合进行;最喜欢的培训时间是1-2天;最喜欢的培训安排是根据农时进行;最喜欢参加的培训是免费培训。

四、采取的主要对策

1.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首先成立由主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按时召开会议,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县工作实际,制定和下发《喀左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实施方案》,对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进行精心安排和部署,做到早安排、早部署,促进工作开展。

2.认真筛选,抓好基地认定

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认真做好培训基地认定工作,严格遵循认定程序,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招标原则,择优确定培训机构,并签订培训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将培训机构和所承担培训任务、资金补助标准等向社会公布,接受全社会监督。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培训质量

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成头等大事来抓。采取不同形式和办法,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和业务能力培训。通过请专家集中培训和派出培训学习,确保培训机构有一支素质高、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保证培训质量。

4.根据实施方案,制定培训规范

根据农村劳动力培训实施方案,制定各培训专业培训规范,保证农村劳动力培训质量。

5.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在培训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及“第一节课”,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广泛宣传,计划编印宣传资料,张贴在各乡镇、村,动员和激励符合培训条件的农村中青年,积极参加培训。

6.认真落实“四项制度”,严格监管

一是坚持建立公示制度。向农民及时公布培训机构名称、培训任务、专业、时间、补贴标准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坚持信息报送制度。指定专人管理,及时录入、审核和上报培训信息。三是坚持规范台帐登记制度。及时建立培训台帐,实施培训基地法人对台帐真实性负责。四是坚持检查验收制度。按时成立检查验收小组,对各培训机构进行逐班检查验收。

7.加强教材建设,规范教学管理

从我县实际发展和自身优势出发,选择特色专业进行培训,认真选用教材,同时按照实际需要,组织教师编写部分教材作补充。在培训期间进行直观教学,开展因材施教,实行形象教学和互动教学,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严格规范教学管理。

8.实行动态管理

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2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地制度;户籍制度

一、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问题

自2000年起,鉴于重庆市农委农村固定观察站已经对重庆市16个区县中等水平的样本村或10个固定观察村农村劳动力外出情况连续进行过跟踪调查,依据调查的相关数据来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个案推算。2003―2006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分别为26.51%、30.10%、30.92%、30.74%。其中在重庆市内(含区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比重由2002年的近60%下降为2006年的40%以内;相反跨省外出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则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2002―2006年外出劳动力分别占样本村劳动力总数的26.51%、30.10%、30.92%、30.75%、34.77%。在农村外出劳动力调查中,40岁以下的青壮劳动力所占比重约为80%左右。而另一方面,留在本乡本土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平均耕作土地由2003年的2.17亩/劳动力降为2005年的2.00亩/劳动力。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资源仍然过剩,外流的趋势还会发展。不过,从农村劳动力外出性别构成上看,男女之比由2000―2001年的1.3∶l升到2006年的1.46∶1。

2002―2006年,外出劳动力有明显的流向(直辖)市外的趋向。具体而言,2002―2006年向省外转移劳动力全部外出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40.26%、50.41%、50.65%、61.64%、65.0%,而留在本区县务工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则分别为33.9%、24.75%、22.13%、10.85%、10.85%。至于在区县(自治县、市)外、直辖市内务工的劳动力在比例上的变化则由25.84%略微升到27.51%。按地区来说,山区和库区的样本村中,外出劳动力流向(直辖)市外的趋向更为突出,到市外打工的劳动力均在55%左右或更多。

以重庆固定样本观察村调查户劳动力外出为例,2003年向省外转移劳动力占样本村全部外出劳动力的比重高达61.64%,远远高于省内务工转移所占比重;另外,2004年重庆市农村转移外出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市外的劳动力249.89万人,占65.0%;转移到市内的劳动力134.42万人,占35.0%。市外地区成为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而就跨省转移的总体就业格局而言,重庆市农村劳动力以向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集中为主,向周边邻近的省区转移为辅。不过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重庆农村劳动力在西部地区之间的流动呈上升趋势,而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比重则呈现出下降走势,西部地区已成为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热点地区。

目前重庆市各区县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即进入城镇务工经商的人数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且所占比重仍有上升的趋势。此外,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还表现为省内流动兼业型明显,而跨省流动则常年性务工明显。在省内从事非农行业的劳动力基本上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而在跨省流动中,随着土地承包制度的完善,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跨省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将土地转包给他人耕种,或出钱请人代耕,可以相对固定地、常年性地安心在外务工。最后,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另一特征就是转移方式主要靠“三缘关系”,存在明显的自发性。据重庆各区县农调队的调查,2003年在西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转移所占比重平均不足20%,其余8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多属于自发性转移,即盲目分散流动、亲友介绍流动。

二、影响重庆市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分析

1.表层因素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表层因素已有以下变量:农村非农就业比重、人均耕地面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纯工资收入、人均外出劳动纯工资收入等。其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均耕地面积、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换言之,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过快以及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等将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增大,这是由于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比较收益水平过低,产生的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客观上急需寻找出路,形成了巨大的外推力,把农民从传统的土地中推出来;另一方面,农村非农就业比重、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纯工资收入、人均外出劳动纯工资收入等变量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变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调查结果表明,将“预期外出打工收入高”列为外出驱动的第1位因素,将“农村收入水平低、挣钱机会少”与“呆在家里没事干(或隐形失业)”分别列为第2、3位驱动因素。其实,农村中推的力量与城市中拉的力量是影响农民工外出流动的两个方面。不管是农村收入低还是预期外出打工收入高,核心问题是经济收入的驱动力驱使大量农民工外出。

2.深层制度因素

(1)户籍制度与城市“反拉力”。我国现行的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同时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小孩上学等方面造成许多困难。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形成逆向转移。此外,由于心理上的惯性作用,户籍仍然有巨大的心理限制效应。户籍制度塑造了多数农民工的生活预期,锁定了他们的生活目标。

(2)现行的农用土地制度与农村“反推力”。现实中耕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缺乏对转让地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成熟规定。因此,被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可能蒙受一种转让地权而造成的额外经济损失,进而阻碍农民彻底离开土地,而选择“兼业”经营方式。从现实来看,完全放弃土地而转移出去的农民,即使在东部发达地区所占的比重也较小。这样,“兼业”问题与农业小规模经营势必将长期存在,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反推力”。所谓农村的“反推力”是指那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几乎都在户口所在地保留了与农民身份相联的土地,对于农民工来讲,拥有土地就意味着拥有一份较为稳定的收入。家乡土地显然也是吸引外出农民工最终返乡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地能够在经济萧条时成为农民工生存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土地还能成为农民工养老和还乡的重要依托。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3

[关键词]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86-03

山东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截止2014年底,山东总人口为9789万人,农业人口为5462万人,占总人口的55.8%,非农业人口为4285万人,占总人口44.2%,按照2014年山东省15-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计算,山东省农村适龄劳动力达3932.64万人。巨大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资源为山东省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然而农村劳动力数量虽然大,但质量相对较低,日益成为全省推进城镇化建设、2018年提前完成国家全面脱贫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和“瓶颈”。在此形势下,提高全省农村劳动力素质变得至关重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

一、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现状

(一)农民职业技能现状

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因此山东省农村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了一定提高。但整体来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素质低。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特别是鲁中和鲁西地区的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山东地区还有475.75万人为文盲或半文盲,并且大部分是农村人口,全省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8年,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更低。很多的农村适龄劳动力(15-64)都不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这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其次,科技素质低。“科技素质主要指农民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生产技能等达到的程度,它通常反映农民掌握科学技术知识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而山东省农民的科技素质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生产的农民来说,生产技能缺乏,其在农业生产中重视经验,忽视农业科技的应用,农业科技对土地产量的增加贡献较低,存在农业科技利用不当现象。特别是在山东丘陵地区,由于交通闭塞和地形限制,农民在耕作中农业科技应用少,还沿用着几千年传统耕作方式。另一方面,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收入低且不稳定,这严重地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再次,经营管理素质低。现代农民要想增收,不能仅仅需要把土地耕种好,更为重要的是选择耕种何种作物?以及如何把耕种出的作物卖出好的价格?这就需要农民具有经营管理素质。农民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素质可以更好地分析市场供需然后决定生产何种作物,也可以拓展农作物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作物的附加值。但现阶段,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极低,通过对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农村的走访以及查阅相关报道发现,在农村地区除了耕种小麦和玉米外,也耕种一些经济作物,但在耕种经济作物时,农民往往是看到某种作物价格较高,就一拥而上,结果造成供过于求,出现价格下降,甚至滞销等现象,导致血本无归,这就是典型的缺乏基本经营管理素质造成的。

(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现状

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山东省对农民开展了分类型、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一套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山东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因为针对的人群不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进行分析。

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4

一、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

1.培训项目来源

近年安岳县实施的培训项目主要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劳务扶贫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广科技培训直通车项目”、“农民工技能培训”、“品牌培训”等。2009年国家培训项目投入630万元。

2.培训机构设置

安岳县共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二十余所,其中有农广校、县职教中心、岳城高级职业中学等三所公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十几所民营培训机构。69个乡镇设有专门的农村化技术学校、农民夜校。200多个村设有农民科技书屋和科技活动中心。

3.培训专业设置

培训专业主要有车工、焊工、电子电工、建筑、计算机操作、裁剪缝纫、家政服务、驾驶、烹饪、美容美发、柠檬产销技术、水稻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薯类生产加工技术等。

4.师资人员结构

安岳县主要培训学校有教师400多名,其中专职教师200多名,外聘兼职教师200余名。从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各涉农部门,共有科技人员200多名,其中副高级职称20名,中级职称100余人、初级职称50余人。

5.主要培训方式

转移培训主要采取开设技能培训班,开展为期15~60天的集中培训;新型农民培训采取课堂理论讲授,农时季节在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示范,发放技术资料,利用农广科技培训直通车走乡串户播放农业科技录像等多元化培训方式。

6.主要培训成果

2009年全县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2.5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5%。举办各类种养殖技能培训班200多期,培训农民5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5.9%。培训提升了外出务工农民的综合素质,受训人员月平均工资比未培训农民高300~500元。通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82%的学员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单位面积节本增收20%左右。

二、农村劳动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资源未整合

农村劳动力培训单位有就业、劳动、教育等十多个部门,由于缺乏统筹安排,势必出现政出多门,职能分散,力量分散,资金分散,各自为营的局面,导致培训项目交叉,部分培训重复,培训资源浪费,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部分乡镇农民工劳务培训和输出机构不落实,人员不到位,也使农民工培训和劳务输出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2.项目资金投入少,地方配套严重不足

针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项目,除扶贫部门的培训有较充足的资金保证(800元/生),其余几个部门的培训,大都缺乏投入(平均300元/生),加之地方财政受经济发展的制约,未能将农村劳动力培训配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经费不足,在为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时,只能泛泛做些外出务工前的常识培训,学些简单技能,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3.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参训意识淡漠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占6%,小学文化程度占33%,初中文化程度占52%,高中文化及以上占9%。在家劳动力小学及以下54%,初中39.8%,高中及以上6.2%;外出务工人员小学及以下的占11.9%,初中占75.2%,高中及以上占12.9%,拥有初级技能的占13.8%。大部分农民工都是从事建筑、服务、手工操作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多数农民工仍然对参加技能培训的作用缺乏认识。而留守农民年龄结构老化,经验主义盛行,文化素质低下,科技致富意识薄弱,对培训抱无所谓的态度,以各种借口抵制培训,常会出现培训集中难、教学难、管理难现象。

4.科技力量薄弱,专业师资缺乏

农民工的培训输出,涉及面广,专业众多,各专业技能教师(尤其是高质量高等级专业性强的技能教师)十分缺乏。而承担新型农民培训的各部门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县上,少部分在基层的科技推广人员缺乏进修机会,知识严重老化,使培训在基层出现断层和死角现象。

5.实训设备老化,实训场地简陋

部分学校没有实训设备,即使有,其所用设备也老化陈旧,远远落后于企业所用设备。

三、对策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培训资源

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体系,主要领导亲自抓,强化责任意识。一是要整合各部门培训资源,打捆安排使用项目。统一下达培训任务,纳入目标考核;统一确定培训工种,加强就业引导;统一使用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一补贴标准,确保补贴到位;统一招标承训机构,保证培训质量;统一招生秩序,实现区域全覆盖;统一培训要求,确保获得技能。二是要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对现有培训基地实施动态管理,全面整合培训资源。认定一批培训示范基地和特色基地,引导培训向技术力量强、师资水平较高的职技校集中,充分发挥优质培训资源的作用。

2.加大地方配套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行政手段把农民工培训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要以获证率、转移就业率、就业岗位的合同签订率为导向,完善资金补助方式,提高财政补助资金效益。要改变平均补助的普惠制做法,降低一般性培训的补助标准,大幅提高中高技能培训的补助标准,实行按培训绩效、培训类别、培训专业分类分档补助。要调整完善资金拨付方式,从过去的完成培训计划任务数就给补助,转向达到培训业绩要求才给补助,以此推动培训工作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3.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参训积极性

明确培训对象,突出培训重点,要按照农民意愿,从产业发展要求,就业需求,以及农民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等实际出发,采取因人施教,分类指导的科学培训方法。对部分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进行重点辅导,确保学员培训后能取得职业资格。一是要选好切入点,将招生与招工相结合,将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宣传融入招聘会,通过培训项目现场咨询报名,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二是要找准兴奋点,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依托特色效益农业,针对农民关心关注的行业类别,组织开设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班。

4.调整培训专业设置,提高培训适应性

调整培训专业设置,突出订单委托培训,在培训内容上紧扣企业用工需求,调整培训专业设置,增设市场紧缺、深受农民欢迎的技术工种,增加中高级技能培训项目比重。积极引导校企合作、村企结对,实现由送教下乡为主,向集中培训为主转变,以订单培训、委托培训和定向培训为主要形式,以校企合作为重点。充分发挥专业培训机构教学、师资力量的优势和用人单位在岗位技能训练、场地、设备的优势,实行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双向互动,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努力实现培训和转移就业的“无缝对接”。

5.挖掘潜在师资人才,增强培训合力

在师资配备方面坚持多元化、多渠道抽调。一是充分利用培训学校现有师资力量;二是将学校现有师资送大专院校及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班学习深造;三是从大专院校招聘专业老师;四是从厂矿、企事业单位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及各种技术人员;五是招聘县内各学校的专业教师为兼职教师;六是特约厂长、经理到学校传授经验。

6.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重点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要加强培训班期管理。要求培训机构向县级主管部门申报培训计划,切实加强办班动态监督管理,经常性开展不定期、不打招呼的检查,督促培训机构严格按计划要求开展培训,并将督察情况作为评价培训机构、拨付培训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二是要加强培训时间的管理。要按照提高培训技术档次、延长培训时间、加大培训强度的要求,实现由短期培训为主向中长期培训为主转变,培训时间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保证必要的理论授课时间和实践训练。三是要加强培训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管理办法,规范核拨程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杜绝骗取、套取财政培训补助资金的行为。四是要加强对培训档案的管理。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培训信息台账,实行数据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对培训进度和效果实时监控、全程监督。

7.强化政策支持,拓宽就业渠道

要进一步培育、发展、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更好地运用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要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在做好培训、输出、管理工作的同时,尽快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当地特点的劳务品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要减少鉴定费用和简化鉴定程序以方便农民工合理获证;用人单位要重视职业、技能证书的应用,逐步实行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的准入制;输出单位对输出人员要跟踪维权;输出地政府要建立农民工维权救助中心;输出地与输入地工会组织和法律援助中心应互相协作给农民工维权创造条件;农民工自身要学些法律知识,增强维权意识,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也要严格按照“劳动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保障务工人员的各种合法权益。

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5

关键词: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新农村建设

作者简介:田妹华(1967- ),女,江苏常熟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常熟学院教学管理处副处长,中学高级教师,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培训研究”(项目编号:ZCZ13D-6)。

苏州从2006年起全面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计划,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作为中国重要工业城市的苏州,无论从整体现代化的水平还是从社会形态来看,相对落后的还是农村。因此,在怎样高水平、高层次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上,苏州仍然任重道远。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是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是,受城乡二元结构非均衡性发展的影响,苏州全市农村劳动力不仅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而且明显呈老龄化态势。据《苏州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农业从业人员为37.88万人,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10.35%,小学占60.86%,初中占25.96%,高中占2.65%,大专及以上占0.17%;按年龄分,20岁及以下占0.41%,21-30岁占2.41%,31-40岁占9.25%,41-50岁占21.06%,51岁以上占66.85%。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要性空前地凸现出来。

为全面了解苏州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2011年1月,学校课题组在市农委的协助下,对苏州地区六县一市农村劳动力培训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调研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入户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600份);第二种形式是深度访谈(共260人次),听取相关人员对培训工作的想法和建议。调研结束后,课题组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力图客观、全面地阐述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与新农村建设有效对接的策略。

一、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现状

1.培训主体多元

调查显示,苏州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机构主要有政府部门、职业院校(包括农科所)、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民间培训机构等。这些部门为农民培训提供了多样化的实施载体。2010年度参加过培训的农民中,30.16%是通过政府部门牵头的培训基地,这些基地在培训项目、相关政策、资金配套、人力组织等方面的支撑力度大、保障力强,在劳动力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22.42%是通过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在自身发展中需要农户生产配套而为农户提供的上门技术培训普遍受到农民的欢迎;21.17%是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发组织的由经营能手或技术能手牵头,开展农资购买,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培训正成为培育新型农民的一条重要路径;13.40%是通过民间机构,民间机构的培训大多是短期的,它能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和服务,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因此,在培训市场占有一席之地;10.83%是通过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具有师资雄厚、培训正规、学术水平较高的优点,但由于受国家教育政策和规定的限制,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都存在比较高的政策“门槛”,因此,培训覆盖面不广。

2.培训客体普遍

调查显示,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已全面覆盖到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服务业五大行业。在被调查的2600人中,农业服务业68人,占2.62%,其中45人近3年接受过培训,占66.18%,这得益于全市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重视信息平台的建设,构建覆盖农村各产业乃至农民生活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畜牧业92人,占3.54%,培训率为61.96%,这与苏州市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模式密不可分;种植业1949人,占74.96%,培训率为55.87%,可见,种植业面广量大,影响面宽,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应进一步加强;渔业450人,占17.30%,培训率为52.67%,渔业是苏州农业经济的重要产业,随着苏州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域的功能正在逐步变化,培训正在加快全市渔业生产转型升级;林业41人,占1.57%,培训率为34.15%,培训正在逐步改变林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有效解决林业人才的供需矛盾,为苏州构建以“生态、景观、休闲”为主要特征的林业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3.培训内容丰富

调查显示,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正在从适应性、数量型向战略性、质量型转变。从2009年起,工作重点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向就地就近就业转变,由服务城市向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关注农民创业、农业服务体系从业人员和地方特色职业农民培训。以2009年为例,全市共举办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748期,重点围绕常规作物类、应时鲜果类、蔬菜类、茶叶苗木类、养殖类五大板块,推广334个新品种、188项新技术、64项新农艺、55种新肥药,农林良种覆盖率达到96.9%,共培训133361人次;举办“致福工程”培训82期,引导农民参与信息化活动,使信息化渗透到农民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的各个环节,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共培训2812人次;举办创业培训68期,围绕全市主导、特色产业,对现代农业现状、创新创业理念、高效农业和一村一品建设、农产品营销和质量安全、相关法律知识等培训,共培训3396人次,当年有31.5%的受训人员实现了创业;举办职业农民培训62期,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产业,按照专业化、技能化、标准化要求确定培训内容,共培训3082人次,其中617位农民成为首批拥有农业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农民。

4.培训形式多样

围绕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苏州市推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依据农民需求制定培训菜单,结合农时关键环节,通过进村举办专题讲座、远程教育网络终端点、送科技下乡、发放明白纸等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大大增强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抽样显示,59.14%的农民表示愿意主动参与培训。调查显示,鉴于当前农民的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就业意向等方面的差异,苏州市采用不同的培训形式进行分类指导。对新生代农民着眼于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和高新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对中青年农民,以短期培训为主,采用现场指导、教师示范、参观考察等多样化的培训途径和方法,让受训农民每人掌握1-2项先进实用技术;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则主要进行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另外,根据就业需求的差异,对主要从事第一产业、转移意向不明确的农村劳动力,主要对其开展实用生产技术的培训,在组织上以基地或现场示范为主,由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通过较大面积的技术示范和产业孵化,辐射配套技术;对有转移就业要求的农村劳动力,以转变思想观念、培植健康心理、提高就业本领、掌握从业技巧为重点,开展就业前引导培训;对拟向二三产业技术工种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增加生产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课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技能鉴定。

(二)存在问题

1.培训资源分散

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定点培训机构有16家,高等农业院校1所、科研院所5所、农广校3所、市级以上农科教示范基地25个、社区教育示范区33个,农业服务信息网站20个,现代农民教育中心12个,还有部分高、中等职业院校、社会力量办的培训机构等等。尽管这些数量可观的培训资源都在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但是,深入调查发现,纵向层面来看,苏州各县市(区)、镇培训资源缺乏有效衔接,农民缺乏培训信息及其正确引导,存在盲目接受培训的现象;横向层面来看,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林、教育、科技、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等,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与部署,各部门都在独立运行培训资源,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抽样调查显示,29.79%的受训农户表示有过接受相似内容培训的经历,可见,资源分散导致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2.信息传达不畅

农村劳动力培训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凡是参与培训的机构都应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政策宣讲,让农民心中清楚明白。但是,调查显示,仍有17.56%的被调查者没听说过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相关政策信息;20.87%的被调查者尽管听说过有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但是,从来没有机会参加;39.12%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培训,但是,预先没收到信息告知,只是盲目参加;只有22.36%的被调查者在培训前已经对培训信息有所了解。事实上,苏州市每年都会根据省里的要求,给各县市(区)下达培训任务、下拨培训经费,除此之外,各县市(区)也会追加一定经费,以2009年为例,共拿出163万元用于农民培训工作,可见各级政府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培训机构宣传渠道不畅通,导致许多农民无法及时获知培训信息,更谈不上由农民根据自身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培训了,培训信息不畅直接制约了农民对培训的需求。

3.培训层次偏低

苏州正在加速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已占农民承包地面积的74%,已基本建成18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0个千亩示范区,总面积达49.5万亩,到2015年,全市需要完成职业农民占务农劳动力50%的目标值。要促进农民向职业化转变,必须给他们提供系统的培训,这样的培训层次才能匹配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调查显示,许多培训机构对本地农村劳动力流向与市场需求缺乏周密的前期调研,因此,也谈不上有什么前瞻性的培训实施规划,只是局限在实施科技培训与技术推广项目的范畴,有的甚至仅仅停留在完成培训指标的水平,造成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的隐性流失。以2009年为例,全市93.49%的受训农民接受的仍然是“一事一训”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可见,就目前培训市场而言,普遍缺乏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减少兼业农户,促进农民职业化的培训项目,低层次的培训很难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4.培训监管低效

没有监管就没有质量。规范的培训监管应该是由监管部门按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培训机构实施培训的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测评培训实际状况与其应达到的标准之间的差距,找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培训质量。然而,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主管部门和实施部门过于分散,往往形成交叉重复的培训和统计,加上培训的监督管理机构由多个相关部门组成,无法真正履行其项目监管与督查的工作职能,要全面准确地评估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的执行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监管就简化成了听取汇报与查阅培训台账、就业台账等文本资料,缺乏有效性。从培训情况满意度抽样调查情况可以反映出当前培训监管的效度(见图1)。

二、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对接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建议

1.明确培训目标——导引农村劳动力培训方向

苏州市明确提出到2015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9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2%,职业农民占务农劳动力的比重从2010年底的2%提高到50%。培育新型农民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所在,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然而,农民素质的提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农村劳动力培训必须处理好培训近期效应与适应新农村建设长远战略发展目标需要之间的关系。明确近期目标是帮助农民及时掌握最新的惠农政策、致富信息和致富技术,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农业生产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技术问题,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收益,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投入报酬率,提升生活品质;长期目标是帮助农民跳出传统农业“靠天、靠经验、靠补贴”的发展理念,培养一大批具备较高文化素质、较强科技接受能力和较新经营理念的农业劳动者,使他们能够站在较高层次、较深层面来经营农业,依靠技术、人力、信息等资源开展集约式生产,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组合,促进苏州农业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2.拓展培训项目——提升农村劳动力培训层次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农村劳动力培训划分为农业技术培训、基础知识培训及专业技能培训三大主要类别。其中农业技术培训具有利益外溢性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基础知识培训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等拥挤性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直接受益者是整个社会;专业技能培训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因此,针对培训的不同属性,培训项目策划应区别对待。农业基础知识培训是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基础,具有长效性,这种培训项目要常抓不懈。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受到普遍重视。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培训项目必须突破,培训要向深层次拓展。苏州“十一五”已率先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环境良好,优质粮油、特种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和规模畜禽等主导产业加速发展,无公害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占到75%以上,农村劳动力培训正在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新的增长点。因此,要把关注点转向实施涵盖农民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的培训项目,加大培训职业农民、农产品经纪人和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力度,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职业农民的需求,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规范,培育苏州特色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3.创新培训模式——彰显农村劳动力培训特色

目前,苏州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三大合作”组织3043家,入社农户超过30万户。这些相当规模的农业龙头合作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对传统农业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而且集聚了大量的农业经营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培育好新型农民,成为这些企业的内在需求。因此,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完全可以推进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合作组织型培训模式,这是一种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培训主体,以培训满足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或本企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为目标而实施的一种对农民进行培训的模式。培训客体是从事或有意从事农业产业或在农业产业覆盖下的农民,在农业企业或有意在农业企业就业的农民;培训内容紧紧围绕产业所需的基本文化素质、科技知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培训方式为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发挥培训主体自身在生产组织、技术服务、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农民的行为。同时,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农民进行创业培训和扶持,以壮大整个产业链。总之,合作组织型培训模式应成为苏州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主要模式。

4.健全培训机制——规避农村劳动力培训低效

通过有效的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农村劳动力培训取得实效,需要健全完善的机制。从组织机构来看,要成立市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领导小组,切实履行组织、协调和管理职能,避免出现由于多头管理造成培训资源分散与浪费的现象,同时,各县市(区)、镇也应明确培训开发的组织框架,畅通信息收集、报送和反馈渠道,把各项任务逐一分解落实,防止信息衰减;从政策扶持来看,根据《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在相关生态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流通市场、农业服务体系等的培训项目上实行政策倾斜并且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对业绩显著的培训主体给予相应的奖励、补助以及培训项目申报的优先权;从资金保障来看,要建立多元化的培训经费投入机制,调动企业、行业、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民间资本参与的格局;从运行监控来看,要加强培训前期需求调研、培训过程监控与及时修正、培训结束后实际效果的跟踪与反馈,权重于实际生产应用的培训后续评估,将评估延伸到生产一线,延伸到农民本身,确保培训工作有序、高效。

参考文献:

[l]苏州市统计局.苏州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报告[P].2008(5)

[2]宋君,童举希.苏州高校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若干问题研究[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19):30-33

[3]童举希,施扬.苏州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教育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村发展,2007(11):19-20

[4]张佳,赵宝柱.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现状调查[J].职教通讯,2011(15):44-50

[5]彭移风.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善和优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02):17-19

[6]蒋和平,辛岭.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99-163

[7]朱强,李建平.农民工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业,2009(12):152-153

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6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336-01

随着农业的发展,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据对建瓯市1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但农村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减弱等问题仍然突出。

1 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现状

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年龄在16~20岁的比重为15.4%,21~40岁的达77.1%,41岁以上的比重为7.5%;制造业占转移人数的85%,住宿、餐饮业占6.4%,交通运输、仓储业占3.3%,批零贸易业占5.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1%,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占7%。

2 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的技术素质匮乏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育采用的是升学模式,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即使具有一定文化程度,也不能立即适应岗位的需要,最终多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门的窘境[1]。

2.2 农民法制观念淡薄

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农民不了解《合同法》《劳动法》等重要法律的相关内容,进而影响到农民自身权益的维护,多数农民工对劳务市场等正规职介机构心存质疑,宁愿相信“马路招工”。

2.3 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

随着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造就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加之城镇化水平总体还不高,使得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2]。

2.4 农村劳动力市场未真正形成

农村劳动力市场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农村劳动力流动大都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据调查,近2年农民自发外出打工的占92%,有组织的转移仅占8%。这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2.5 农民工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仍存在其他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收入虽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3]。

3 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3.1 切实做好专业、技能培训计划

培训前制订切合实际的计划。专技学校可将多年送教下乡的办学经验引入转移培训的机制中。在具体实施中,把培训场所和实习基地放到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因春节前后正值农闲,学校可将培训时间安排在此阶段。除了专业课培训外,还需开设农民工进城务工常识、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

3.2 鼓励农民工创业培训

当地政府要组织农民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其他农民就业,以创业促就业。要重视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实现农民的就地就近转移[4]。此外,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5-6]。

3.3 整合资源,促进就业

当地政府,劳动相关部门要重视关心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通过健全统一灵活人力资源市场,紧紧围绕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新形式和新要求,下大力气整合劳动力资源,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勇于开拓创新,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7-8]。

4 参考文献

[1] 杨满心.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15):104-105.

[2] 赵淑华,舒会.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113.

[3] 张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当代财经,2006(7):70-73.

[4] 高娜.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5] 王传军,高启达.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困境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4):354-355.

[6] 孙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