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阅读教学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阅读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阅读教学案例

幼儿园阅读教学案例范文1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职业口语训练

2010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再一次的明确。学前教育要实现“基本普及”的目标,满足群众的迫切需求,不但要改善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更要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而其中的关键与核心便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2012年教育部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要“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这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口语能力。

大部分中职学校除了普通话训练教材外,并没有配备专门的口语教材,虽然在高教版语文课本的每个单元设置了口语交际环节,但其中的内容并不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培养的目标。所以,开发口语训练的资源就成了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转变观念,旧瓶装新酒。

语文教材中其实就有着丰富的口语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中“阅读与欣赏”板块的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采用各种形式。即使是简单的文本朗读,也可以异彩纷呈,比如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分组比赛读、配乐朗读、配肢体动作、方言朗读等等,新鲜元素的加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只要教师能转变观念,根据口语训练的需求,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旧瓶也能酿出新酒,让语文教材焕发新的活力。

比如在教《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时,由于文本浅显易懂,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梳理文中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外,可以把课堂改成活动实践课,让学生扮演幼儿教师,向小朋友介绍荔枝这种水果。通过反复的修改,学生就会发现幼儿教师在介绍事物的时候,不光要做到条理清晰,富有知识性,更要采用富有幼儿特色、甜美、童真、短小的语言,以及搭配恰当的体态语,并且与幼儿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课堂形式的改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直接服务于职场,让学生开始有意识地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又如在教《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为了分析主人公西蒙的形象,请学生结合文本,为他填写一张夏季旅客列车服务员的《工作业绩考核表》,从而使文本与职业标准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讨论并评价班内同学谁最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能很好地把教材与学生生活以及未来职业联系起来,尤其是生活化的情境更能给学生以亲切感、真实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且学生的讨论也能使他们明确从事今后的职业需要具备哪些素养,使他们的努力更有方向性。

在当前的形式下,语文教材中口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可能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更具可操作性,也更有意义和价值。

2.扩大眼界,源头引活水。

由于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差异,在教材中的话题未必能满足所有同学的需求,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也需要我们在口语教学中引入更多富有幼教特点的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是符合幼儿心理的文学作品,比如在课前演讲中我们可以安排儿歌、童话、寓言、儿童诗、幼儿故事、绘本故事、幼儿散文、幼儿戏剧等内容;也可以搜集学生生活中、见习实习时所碰到的教育教学案例。这些来自于源头的活水,能让口语训练更有专业性,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习与实践相长,更好、更主动地参与到训练中来。

比如在《口语交际:接待》中,教师可以做这样的安排:

(1)先由学生讲述案例

【案例】小豆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生活技能比其他孩子都要差一点,吃饭、穿衣服等都要大人帮忙。他还喜欢在上课时跑来跑去,老招惹别的孩子,他的爸爸妈妈也为此感到很头疼。早晨,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幼儿园,李老师看到小豆和妈妈走过来,就一边迎上去,一边说:“小豆早!小豆妈妈早!小豆,你有没有告诉妈妈昨天你很棒啊,都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了!老师奖给你的小苹果贴纸给妈妈看了吗?”小豆妈妈一听就高兴地说:“真的吗?小豆,你真厉害!”李老师蹲下来对着小豆说:“今天还要自己穿衣服对不对?吃饭也要吃得很快好吗?如果你做到了,老师再给你小苹果贴纸好不好?”小豆连忙点点头,拉着李老师的手,对妈妈说:“妈妈,再见!”妈妈笑眯眯地离开了。

(2)学生讨论点评,分析案例中李老师在接待工作中的表现,发现其闪光点。

(3)教师总结点评:

老师要充分利用早晨和家长的短暂接触,进行家校沟通。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态度热情,拉近家长和老师的距离。

②熟悉每个孩子的情况,尤其是孩子近阶段的表现。家长对这样的老师总是格外的信任,也有利于其他问题的沟通。

③抓住亮点多表扬,使幼儿和家长在新的一天中都有个美好的开始,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良性发展。

④巧妙指出不足,取得家长配合。

⑤了解幼儿在家情况,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实践证明,在口语教学中引入此类案例能带来众多优势:首先,这些案例由学生负责提供,这就促使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听、多看、多记录、多思考;其次,来自于学生生活的案例远比教师提供的例子更能激发学生探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再次,这些案例的充分运用能帮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好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也让教学与职业接轨。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既是中职语文教学课改的要求,更是中职学校响应社会需求,为幼教岗位提供高素质人才的举措。作为一名普通的中职语文教师,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但不管能走多远,只要走下去,总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赵丽颖.中职口语交际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11

[2]刘h.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郑飞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运用技能培养路径探索[J]幼儿教育,2011(Z6):52-54

[4]单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技能的培养路径[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2(3):96-98

幼儿园阅读教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幼教,语文应用能力,职业需求,课程改革

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将学前教育列为发展重点,幼教专业作为幼儿园师资培养的主阵地备受关注,提升幼师专业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无疑是当务之急。教育部2009年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职语文教学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教学内容和结构上更突破性地将职业模块作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措施有效推动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但目前来看语文教学中的“职业化”特色并不明显,为专业服务的意识也不强,教师在授课时无视学生的专业属性,其结果必然是让语文陷入教师叫苦、学生痛苦的尴尬境地。要有效解决当前语文教学学用脱节的问题,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突出专业特色,突出实用性,让学生在有专业特色的语文教学中提高职业能力,从而认同语文教学,提高学习兴趣,这在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得到了有力证明。

1.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观念革新势必先行

中职语文教学要走出当前困境必须先从观念上除旧布新。

1.1 摈弃会考及格=合格。原本职高学生语文基础就薄弱,加上课堂教学时间又被专业技能课挤压,职高语文真可谓“先天不足,后天失衡”,当语文课也不可避免地变成“鸡肋”的时候,帮助学生会考过关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目标。而一线语文教师都明白,只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考试题库加上适当改造作文范例就可以轻松过关的会考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太大的意义。

1.2 明确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传统教学重知识传递而轻能力培养的弊病在职教语文教学上表现特别明显:我们给学生讲了很多语文课文,却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去解读;我们让学生写了很多作文,却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去交谈、去表达。学生被动阅读,表述不清,用语不当,书写杂乱,错字连篇。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已经退化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2.深入行业广泛调研,提炼职业能力需求

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事业更加重视,家长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大势所趋,为此我们深入幼教行业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调研,进一步明确该行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1 阅读理解能力——能根据职业需求,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具备较强的幼儿文学作品的解读领悟能力。

2.2 口语表达能力——能根据语言环境,借助语气、表情、肢体动作恰当地表情达意。

2.3 语言交际能力——能根据工作需要,准确、清晰、得体、有条理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2.4 文字表述能力——能根据岗位需求,正确编写教学案例以及相关的应用文体,格式规范,用语准确。

2.5 活动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教学活动项目,引导幼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依据职业能力需求,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课改之必要与艰难。我们认为,要体现职业能力需求就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进行整合。

3.1 调整教学结构。

主要体现在打破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见习活动相结合、常规必修课与能力训练选修课相结合、阅读教学课与实践活动课相结合的多元模式,既不失语文教学的独立性,又能落实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

3.2 优化教学内容。

一本教材要满足所有专业的能力需求显然是不现实的。新课改要求我们对现行的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增删,我们的标准是舍弃那些远离时代背景又脱离专业能力训练的,增添一些既能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又贴近学生兴趣的内容,并按照阅读理解、口语表达、语言交际、文字表述、活动设计五种能力训练的模块层层深入,逐步推进。为此,我们立足专业需求,开发了一系列专用校本教材《职高幼师专业课外读本》和《职高幼师专业写字课教程》,并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等等。整合后的课程内容,既不失语文课高雅的文化品位,又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职业能力不同层次的需求。

3.3 强化实践活动。

《新大纲》明确提出:教师要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运用语文的能力,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作为本次改革的重点,我们着重通过强化实践活动,注重挖掘教学活动中的专业要素,并对实践活动进行项目化改造,把语文教学嵌入到专业能力训练中去。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新理论、新思想,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信念,因需施教,强调实效,努力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语文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适应职业需求负责。当然,我们在强调实用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在能力培养的过程,我们更看重学生参与热情和责任意识,通过潜移默化地引导,帮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Z].2009.

[2] 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