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经济学案例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经济学案例教学范文1
关键词 案例教学;卫生经济学;公选课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007-02
卫生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卫生经济学的理论发展迅速,被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于卫生领域的各个方面,对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持。为了适应医学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帮助学生对新时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相关卫生政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针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之外,国内医学院校大部分都向校内其他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卫生经济学选修课。
潍坊医学院开设卫生经济学公选课达10年之久,从开设之初,一直坚持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卫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结果在我国的卫生改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正面临新医改方案实施的关键时刻,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可以为新医改的实施提供丰富的证据基础,也可以使卫生经济学教学更加丰富、理论更加完善。卫生经济学公选课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卫生经济学的教学理念和卫生领域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拓宽医学专业学生的医疗行业知识和培养其人道主义精神等角度进行综合设计的。
案例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将所描述的客观真实的特定教学情景带入课堂,通过课堂中对案例的讲解与分析,在师生间进行双向交流,甚至可以促使学生作为某种角色进入特定的情景和学习过程,建立真实的感同身受、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21世纪以来,国内已经逐步将其纳入各类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
在卫生经济学公选课课堂讲授的过程中,理论结合时效性强的案例,实际分析我国医疗改革现状、改革的成绩及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问题,通过学生参与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对提高非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卫生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卫生服务领域各种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全方位的优秀医学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 案例教学设计与应用
2.1 针对学生特点,恰当选取案例
作为一门公选课,卫生经济学面对的学生专业背景广泛,在潍坊医学院主要包括临床、护理、麻醉、检验、社保、统计等专业。因此,学生特性较为复杂,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方法必不可少。针对学生的特点选取恰当的案例,这是案例教学重要的第一步。
全教研室教师共同收集、整理、讨论使用案例是一个好的方法途径。潍坊医学院在卫生经济学公选课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好的案例具备的特点是:贴近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思想认识、有一定的过程情节、有可讨论的预设问题、有时展的新颖性。以这些特点作为出发点,教研室教师查阅各种信息渠道,大量查阅专业文献,及时浏览权威机构的网站,紧跟卫生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学科发展的新动态,选取和整理大量的案例,包括视频、讲座、专题讨论等各种形式。
针对选定的案例,全教研室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定期调整,确保案例的适宜性和切合度。案例选取原则是在以教学内容为主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那些较为生动形象的案例,以视频代替文字、以立体代替平面,通过运用幻灯、投影仪、计算机、互联网等多媒体手段,最终达到“立体、直观”的教学效果[2]。
2.2 及时更新,注重案例时效性
卫生经济学公选课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卫生经济学的教学理念和卫生领域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拓宽医学生的医疗行业知识和加强卫生政策与医疗改革的认识等角度进行综合设计的。因此,案例教学要注重时效性,案例的选择要具有时代特点。目前,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行,卫生领域改革涉及面较广,卫生政策变化较快。教学内容以新医改的重要内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全等一系列医疗改革热点问题为依据,及时进行了调整。案例相应地也要进行及时的更新,确保时效性,确保传授给学生最前沿的医疗行业知识和卫生改革信息。尤其是在视频方面,通过搜索焦点访谈、新闻1+1、新闻面对面、卫生部网站等相关卫生经济学授课内容的视频,与大家共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增强对授课知识的理解。
例如“市场与政府在卫生服务领域的作用”一章,之前一直引用“非典”危机中政府职能的缺失作为案例,后来更换为更具时效性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回购医院,回到原点”这一新闻事件,结合播放视频,使学生更加理解所学知识,充分认识到政府应该在卫生服务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3 加强应用技巧,提高课堂反应性
案例教学除了保证案例的选取和质量外,还应该结合一定的课堂授课技巧和方法,才能有效达到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步是要用恰当的方式引入案例。案例的引入方式主要采取教师描述、多媒体手段展现等为主。公选课的课时相对较少,案例展现时间不宜多长,因此不能采取情景再现、小组讨论等复杂的方式。案例的引入时间要把握恰当,卫生经济学案例可在讲解经济学知识点时引入,也可以在某一章节教学之后引入。
第二步是针对案例展开讨论或思考。这一步的关键是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促使学生将经济学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经济学知识联系起来,揭示经济学案例与经济学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知识,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路和办法。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卫生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反应性。
第三步是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述。这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一步,可以首先针对学生的讨论作出评价,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讨论给予肯定,同时解释案例中的关键性问题,给出合理并非标准的答案,为后面的知识讲解做好铺垫。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指出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存在的误区和不足,为其提供改进的建议。
3 问题与建议
首先,卫生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受到公选课课程设置的影响,课时短,课程内容压缩较为严重,选择案例的时候必须符合短小、快速的特点,小组讨论、情景再现等多样的方式只能放弃,师生互动也受到限制。因此,在公选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发挥的空间较小,但在启发学生思考和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案例教学也必不可少,如何平衡时间与效果之间的关系,改善课程设计,调整教学大纲,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其次,卫生经济案例资源较少,独立进行案例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可供参考的卫生经济学案例库,编制适合我国医学院校卫生经济学教学要求的综合案例规范[3]。如果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库,每个学校都要独自进行案例的选取和研究,除了浪费成本外,还会给教学效果带来影响。因此,必须加快全国卫生经济学案例库建设。在建设案例库时,案例的选取一定要选择那些充满内部矛盾、存在相互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件;选取的事件必须是以大量的细致的研究为基础的;案例必须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最后,为了更好地增强案例教学效果,应该加强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技巧和应用水平的培训。案例教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4]。案例教学可以发展被培训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培训可以帮助任课教师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加强对案例的运用也可以促使被培训教师很好地掌握理论。另外,教师承担的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其研究成果也可以作为案例穿插到教学内容中。教师及时将研究成果加入到课程内容中,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的进展,也缩短了新知识与课程教材内容之间的时滞。
参考文献
[1]李永平.案例与案例教学[J].成人高教学刊,2005(6):56-59.
[2]张西平.案例教学在“工程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2(3):83-85.
公共经济学案例教学范文2
关键词:经济学;案例;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93-02
一、问题的提出
从学科体系看,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的专业课,如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的基础。但西方经济学却是让老师头疼、学生畏惧的课程。这固然有课程本身的原因,但更有教学方面的原因。因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经济学自然就成了令人头痛的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可扭转这一窘况。因为,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实践视角学习理论,然后利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同时,案例来源于鲜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活动,可以弥补教材冷酷、森严和乏味的缺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经济学案例的选编
要进行案例教学,首先就必须做好案例的选编工作。案例选编应该:
1.经济学案例要本土化。西方经济学理论主要来自西方,因此,其案例也大多来自西方。这些案例虽然经典,但毕竟源于西方的经济生活,不一定符合我国国情,不太容易被我国学生理解。例如,关于弹性,西方经济学教材经常使用的弹性表就和我们中国人的不太一样,比方说,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中的弹性表中(见表1),“书籍、杂志与报纸”、“银行与保险服务”是和“食物”一样的缺乏弹性的必需品,似乎和中国的国情不是很相符。
因此我们选编经济学案例时,要注意中国的风俗习惯、传统和国情。但是,坚持本土化,并不排斥对经典案例的引用。实际上,那些经典案例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很多时候还具有象征意义,如阐释科斯定理的火车和沿途农田的故事,论述外部性的蜜蜂和果园的例子。
2.经济学案例要贴近生活。许多教材在讲替代关系时常以茶叶和咖啡为例,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没错,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生活习性差异较大,有些地方,如广东,喝茶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咖啡根本无法代替,尤其是那些喜喝功夫茶的人更是如此。类似的例子还有大炮和黄油。该案例虽能反映稀缺资源配置的原理,但黄油离中国学生似乎有点远,而且对于普通消费者,二者既非替代也不互补。这就说明,经济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尽量从生活实际出发。
3.案例要与理论紧密结合。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说到底,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基础上的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因此,选编的案例必须反映经济学原理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要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经济学原理的有关特征。
4.经济学案例来源要多样化。经济学案例来源首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经济现实生活,尤其是热点经问题。因为这类案例能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关注现实生活,极大地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用鲜活的经济生活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关注经济生活,甚至让他们养成了定时收看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经济观察,并且关心国家的经济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学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了!
三、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
1.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案例教学就是要在老师的主导下,利用鲜活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案例教学中,教师或在课堂当堂呈现案例,或布置学生课前阅读相关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示自己的观点。教师则由前台转向幕后,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和分歧,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解决,则应选择适当时机给予解答。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除了应该把握讨论节奏,控制教学进度外,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不断启发、诱导学生开动脑筋,尤其应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形成独特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能力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得以锻炼和提高。
公共经济学案例教学范文3
盗传必究
一、单选题
1.(
)是指发现、确认、描述风险,理清风险所属类别,分析风险转变为危机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研判定级高危风险,从而界定出公共危机的过程。
【答案】风险评估
2.风险控制的实质是捍卫(
),确保危机决策的全过程围绕风险准则来展开。
【答案】风险准则
3.(
)是指,对于严重违背风险准则的情况,采取规避的风控措施,避免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
【答案】风险规避
4.(
)是指,为应对常见灾种和频发危机,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在制定应急预案、设置应急机构、落实应急保障等方面所做的事前准备工作。
【答案】应急综合准备
5.危机决策以(
)为导向。
【答案】风险准则
6.(
)是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依托和载体,是政府为完成法定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任务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确定功能的应急管理组织结构和行政职能。
【答案】机构设置和职能设定
7.公共危机的(
)是指,公共危机的发生过程和后果不仅对个体利益产生影响,还可能牵涉一定规模或范围的群体利益和公共利益。
【答案】公共性
8.公共危机的(
)是指,公共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和不可控性,在一定程度上难识别和难应对,进而导致危机突发和难防难控的局面。
【答案】突发性
9.公共危机的(
)是指,公共危机的来源、发展、演变等多方面具有复杂的规律、特征、机理,这加大了公共危机防范和应对的难度。
【答案】复杂性
10.危机决策适用于(
)模型。
【答案】局限理性模型
11.(
)是指,在不违背风险准则的前提下,对风险源采取降级、对冲等方法,来阻止危机爆发,减轻损害后果,提高应灾承受力,形成更有利于决策执行的环境。
【答案】风险干预
12.公共危机管理的机构设置和职能设定中,以(
)为核心。
【答案】定职能
13.危急界定的实质是(
)。
【答案】风险评估
14.(
)是指,决策者在有限的信息、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在监测风险、获取信息、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研判危机,并确定应对危机的具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答案】危机决策
15.公共危机管理的机构设置和职能设定中,以(
)为保障。
【答案】定编制
16.危急界定的核心是(
)。
【答案】分类分级
17.危机决策以(
)为基础。
【答案】信息系统
18.应急综合准备的(
)是指,落实用于满足公共危机管理和突发应急处置全流程工作顺利进行的人、物、技术、制度等一系列保障性资源与支持。
【答案】全面保障
19.公共危机管理的机构设置和职能设定中,以(
)为依托。
【答案】定机构
20.(
)是指,在不违背风险准则的前提下,对风险源采取可行且可控的消除方法,形成更有利于决策执行的局面。
【答案】风险消除
1.依据调查追责的客观原则,事故调查可以根据需要专门设置(
)的独立调查环节,对相关部门的官方调查形成补充和辅助,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公正客观。
【答案】第三方专业机构
2.“舆论场”危机管理的首要工作是(
)。
【答案】新闻
3.调查追责的(
)是指按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制度规范,国家标准等相关要求,依法依规严肃开展调查。
【答案】法制原则
4.根据我国相关要求,政府部门应加强突发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等信息,对其他政务舆情应在(
)小时内举行新闻会。
【答案】48
5.根据我国相关要求,政府部门应加强突发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等信息,对涉及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快速反应、及时发生,最迟应该(
)小时内举行新闻会。
【答案】24
6.突发事件新闻遵循的(
)是指,新闻应根据危机事件类别来确定新闻部门,一般为此类危机事件的主管部门、机构或单位。
【答案】分类原则
7.突发事件新闻遵循的(
)是指,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级别由相应层级的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负责,并采取相应级别的信息方案。
【答案】分级原则
8.(
)下的应急响应主要为地方政府为主,地方政府拥有相对较大的自主权,应急响应的指挥权属于事发当地政府。
【答案】联邦制
9.突发事件新闻的速度应达到:在准确的基础上(
)。
【答案】宜早不宜迟,宜多不宜少
10.(
)下的应急响应遵循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由属地政府兜底承担应急响应的具体职责,但中央政府的职能更大,一旦出现超越属地政府职权和能力范围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急响应的领导和指挥将上交,必要时移交到中央。
【答案】中央制
11.(
)是跨区域联动的基础。
【答案】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12.(
)是指,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和决策部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或危机监测信息,有关危机爆发的警报,以提醒相关主体开展提前或实时的应急响应,危机处置,安全防护,救援逃生等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答案】危机预警
13.(
)是指,现场应急结束后查明事件的原因、性质、经过、损失、影响等一系列情况的工作。
【答案】事后调查追责
14.调查追责的(
)是指,事故调查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也要公开透明,将调查过程和结果予以公开,从而保障官方公信力,并在一定程度的减轻和缓解负面影响。
【答案】公正原则
15.突发事件新闻应遵循权威可靠的原则,权威可靠的第一个要求是确保新闻发言人具备“双重权威”,即行政权威和(
)。
【答案】专业权威
16.(
)是指,获得危机预警后,相关责任主体根据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启动相应等级的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召集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调动属地应急物资和设备,采取专业应急处置措施,开展应急处突与紧急救援工作,必要时开展区域之间的联动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寻求利于最优势的应急资源来应对危机。
【答案】应急响应
17.在跨多个区域且应急处置较分散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采取(
)的模式进行现场指挥。
【答案】联合指挥
1.下列哪项不属于次生衍生灾害。(
)
【答案】灾民心理受伤
2.对灾区民众的(
)是指,对受灾民众在第一时间所开展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民众调整心态,适应灾后环境和灾后恢复工作。
【答案】心态调适
3.下列哪项不属于采用适时切割责任的方案进行复杂责任情况下公共危机事件解决的基本要求。(
)
【答案】“切割”事件结果
4.从整体层面而言,整体社会秩序能否支撑有效应急并快速恢复到灾前状态,是现场秩序管理的重要目标,简称为(
)。
【答案】整体可逆
5.下列不属于安置点选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答案】灾民选取优先
6.全球化时代,某一公共危机事件易被与不同国情、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同类舆情事件形成对比式报道,并且此类对比呈现出碎片化、脱离时空的特征,这种舆情演变称为(
)。
【答案】对比差距
7.心理疏导的(
),有助于了解灾区民众的内在想法,掌握其需要救助的心理症结,为实施正确的救助策略提供诊断基础。
【答案】倾听技术
8.针对舆情加工的“还原全貌”模型中,(
)是指还原事件全貌和整体情况,规避“选择性”报道,“碎片化”报道带来的“断章取义”问题。
【答案】整体还原法
9.全媒体时代的舆情呈现出(
)的特征。
【答案】源头多、传播快、易获取
10.在舆情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媒体倾向于大量报道同类事件,总结共同特征并探究深层原因,这种舆情演变称为(
)。
【答案】同类合并
11.危机公关的(
)通常适用于造谣传谣的情况。
【答案】无责任的速战速决模式
12.维护良好的(
)秩序是灾后的首要问题。
【答案】救援救灾
1.(
)是负面影响的直接表现。
【答案】舆情
2.公共危机舆情管理的首要工作是(
),对舆情整体状况、关键要素、负面影响风险等进行全面识别和充分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展舆情管理工作。
【答案】舆情分析
3.(
)是指针对公共危机的舆情,做好其收集、会商、研判、评估、回应、引导、处置等一系列工作。
【答案】舆情管理
4.灾区重建的(
)模式,是指灾区通过政府财政和社会捐助等提供的资金和物资来进行重建。
【答案】输血
5.以设置机构为核心的(
)是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关键,逐步完善保障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得以实施的机构和人员。
【答案】“三定方案”
6.舆情相关的(
)是舆情画像的前提。
【答案】信息收集
7.(
)是指个人、组织、社区、社会等主体对于公共危机及其危害影响的敏感程度和承受能力。
【答案】脆弱性
8.灾区重建的(
)模式,是指灾区通过接受其他地区或人员所提供的生产能力帮扶、发展能力支持,辅助自身创造价值和财富来进行重建。
【答案】造血
9.以(
)为核心的根源整治,是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基础,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让风险防控工作得以常态化。
【答案】制度整改
10.负面影响防范的关键是(
)。
【答案】舆情管理
11.(
)的舆情引导策略是指,相关主体所开展的一系列正面引导媒体舆论和社会态度的工作,一般在常态时就应做好相关工作,危态时根据需要持续使用,从而有效改变舆论生态。
【答案】正面引导
12.灾区重建的可持续机制应是(
公共经济学案例教学范文4
此文系山东大学(威海)教研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项目编号B201429。
摘要:通识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领域和发展趋势。
财政学由于自身学科特点,在开展通识教育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亟需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育效率,以适应通识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财政学 通识教育 案例教学法
一、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普遍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综观各校通识教育课程,可以看出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需要
开展通识教育是为了避免专业教育的缺陷,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拥有人文知识背景的人才。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仅凭单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已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如果缺乏马克思哲学这一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论,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将是片面的。因此,在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以为统领,以国学、艺术、经济、法律等学科为辅翼,全方位开展通识教育,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之举。
2.使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的需要
教育的本义就是要培养心智健全、身体健康、视野开阔、志存高远的人才。但在现实中,大学教育日益庸俗化,高等教育已成为一部分人攫取功利的手段与工具,而不是自我净化的途径。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许多大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却缺乏必要的价值观、道德观,他们缺少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通识教育是贯穿所有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教育体系,是对学生的生活、身心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撑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及具体技能。因此,通识教育可以克服高等教育的庸俗化、功利化,使高等教育回归其本来要义。
3.使学校具有自我特色的需要
目前,我国各高校办学特色日益趋同,“千校一面”现象十分严重。这使得各校相同专业大同小异,缺乏自我特色,不利于学生的选择,也不利于学校之间的合理竞争。开展通识教育,可将富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设置在通识课程之中,也可将高校所在地域传统文化灵活穿插在通识课程里。这样可为打破“千校一面”的坚冰提供一条捷径。
二、《财政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优劣分析
从专业教育角度来看,财政学是高等院校财经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地位处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属于专业基础课范畴。财政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政府经济行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诸方面的影响,因而可称之为国家理财学或政府理财学。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分配规律。通过财政学课程教学,应使学生了解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财政职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财政政策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的专业训练,使学生提高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拓宽知识结构,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综合素质。
财政学作为一门经济类课程,其知识内容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理论体系完整、严谨的特点。它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因而也是每一位社会公民必须掌握的社会知识。从此而论,财政学应该作为通识课程来向所有高校学生讲授。另外,财政学课程专业性很强,内容广泛,与经济学相关学科联系十分密切。要将财政学全部内容介绍完毕,需要大量学时。而通识课往往课时有限,在极为有限的学时里要将财政学讲好、讲精,就必须做到在通识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探索教学规律;突出重点,围绕专题,开展必要的实践教学,并将财政理论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三、《财政学》通识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实例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高校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由于通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与课时的有限性,在财政学通识课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1.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财政学通识课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考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听课时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对一些财政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经常是一知半解,学习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财政学通识课学生基本上是非财经专业学生,经济学基础比较薄弱,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弱化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案例教学通过讨论的方式,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财政学的兴趣。
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
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都和财政密切相关,财政学的案例大多数来源于现实经济生活。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能极大增加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了解。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单局限于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更全面系统地了解财政学;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财政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领会国家的政策。通过案例介绍、讨论及点评,学生们会从现实到理论,从家庭、企业到政府,从点到面全面理解和掌握财政学的有关内容。
3.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逐步得到提高,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4.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目前高校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独立性较强,但是缺乏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小组活动。通过组内的群体互动,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案。在讨论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意见,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包容,心平气和地与他人合作,向他人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掌握必要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无疑大有益处。
四、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通识课中的运用
1.选择案例
在案例教学法实践中,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财政现象,这些现象都由一定的财政规律所支配。财政学案例就应该选择这些财政现象进行编排。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选取的案例要符合经济实践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确保案例所陈述的内容是经济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甚至是有争议的事件。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的财政理论的案例。精选案例,熟练掌握财政学的理论,并通晓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通过“路灯”和“公地的悲剧”等案例,可以引出公共物品特征以及公共物品的市场提供和政府提供问题。第二,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在通识教育中,案例难度不宜过大,否则学生难以在现有知识体系内展开分析,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第三,案例应有系统性。在财政学案例教学中运用的所有案例应该相互联系,由简单到复杂,针对所讲的财政理论,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分层次并有序地选择和编排。
2.案例呈现
财政学案例的呈现既可以放到讲授知识之前,也可以放到讲授的知识之后;既可以在讲授某一类知识时引入,也可以在讲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之后引入。例如,在讲授转税收支出之前,就可以介绍英美国家二战之后税收支出的案例,使学生由西方国家的相关实践活动逐步了解政府税收支出的作用;在讲授税收原则时,则应先讲解理论,后呈现案例,通过案例使学生强化对税收原则的理解。呈现的财政学案例,在内容上要求有比较完整的情景过程;在形式上大多以文字描述,也可辅以适当的表格和示意图等;在呈现方式上可以给每个学生印发文字材料,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
3.小组讨论
案例的分析讨论是财政学案例教学重要环节。教师应于学期开始初期,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10人左右的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长,由其负责组织和协调。案例先以课下分组讨论呈现,小组成员既要积极参与讨论,又要承担相应的任务。小组讨论结果要形成文字分析材料或PPT,在课堂发言汇报。对于同一案例,由于知识基础和看问题的角度有差别,不同学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要组织好案例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去掉案例的非本质内容,揭示其本质特征以及案例与财政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案例中的主要内容与相应的财政理论联系起来,加深对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并在小组讨论形成文字意见或制作PPT过程中予以指导。
4.案例总结与归纳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总结或书面总结来点评学生的讨论,一方面要对各组讨论情况予以评价,另一方面对讨论中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和延伸,阐明自己的明确观点,对该理论进行更加细致的阐述。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用传统的合乎逻辑的描述对一般知识作出抽象化概括,对案例教学起到“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杨龙.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何锡辉,赵修文.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凸显及其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 4 ] 刘艳平. 关于财政学教学过程优化创新的思考[ J ] . 时代金融,2013(12)
公共经济学案例教学范文5
论文摘要: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正在成为研究区域教育合作的一个新视角。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优势在于,能更直接反映某区域不同类型国家的需求,从而使机制和制度更切合该地区稳定和发展的需要。本文研究了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一般理论,并以过去几十年来由美洲开发银行提供资金或主导的区域教育项目为例,分析了区域教育合作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区域合作正在成为新的国际潮流。21世纪将是区域合作的世纪,区域合作的理念正在成为众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导思想,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在国际教育的发展中得到反映。本文从教育学、公共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跨学科视角,以美洲开发银行为例,研究了当代区域f生教育公共产品发展的一般理论和趋势。
一、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界定与分类
对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讨论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基础上的。公共产品的概念已在经济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经济学家常常从分析公共产品所具有的两大特征来界定公共产品。这两大特征一个是消费的非排他性non—exclusive),与排他性(exclusive)相对;另一个是消费的非竞争性(non-irva1),与竞争性(irva1)相对。所谓公共产品就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国防和灯塔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与此同时,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同样来源于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的概念。在公共经济学中,通常将一国的国内公共产品分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地区性的公共产品,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受益面覆盖全国;地区性的公共产品由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只满足某一特定地区居民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回由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有效弥补了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的供给不足和缺乏针对性,更加能够得到地方居民的认同,同时在运作和管理上也显得更有效率。将这一理论延伸至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便衍生出“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概念。
在全球性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或者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共同的需求和共同的利益将会驱使区域内国家或国家集团联合起来,共同设计出一套安排、机制或制度,并为之分摊成本。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这些只服务于本地区、只适用于本地区、其成本又是由域内国家共同分担的安排、机制或制度称为“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圈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主要涉及两个以上主权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利害关系和利益冲突。如果该利害关系涉及所有主权国家和地区则是全球性公共产品。
一般来说,区域陛国际公共产品是具有地域限制的,其成本是有关成员通过协商来分摊的,因而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和排除该产品被“私物化”的可能。从目前各区域合作的现状来看,除特定区域外,一般不存在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国家。
以产品属性为分析对象的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指的是地区性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这种公共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特殊性:其消费效用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直接消费效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知识、能力的增长,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养成等,在教育经济学中叫做教育的内部产出或内部效益。教育的内部产出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产能力、创造能力和文明程度,使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活动中获得更高的收人和地位,促进了社会经济增长,增进了社会和谐,这种效应在教育经济学中叫做教育的外部产出或外部效益。教育外部效益的存在,使人们将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看成是区域机构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区域合作进行理论解释的一种新的尝试。从直接消费看,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也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增加一个学生,边际成本不为零,会降低原有学生得到的教育服务水平,如人均受教师关注的程度会降低,人均校舍面积、图书、仪器等教育资源会减少。在技术上学校完全有能力将教育的消费者(如不付费者)排除在学校或教室之外。因此,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直接消费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公共经济学权威阿特金森和斯蒂格利茨正是从教育的直接消费特点出发,把它看成是“公共供应的私人产品”的。旧从间接消费看,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具有部分的非竞争『生和非排他性。区域教育公共产品使受教育者个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这是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他人不可分享,因而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能促进区域内经济更快增长,国家问关系更加和谐,这种社会经济利益由全体区域内成员都可受益,对区域整体而言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也无法排除其他成员得到这种利益,因而没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所以,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间接消费具有混合产品的性质。
依据国际公共产品产生的基本原因,区域教育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一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依附于服务贸易行为的教育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多边教育服务体系以及以维持这些体系为责任的国际组织。二是协调利益冲突的教育类国际组织以及被普遍认同的教育领域的国际规则,主要包括一些仲裁机构和项目维持机构。一些国际法及其准则如果被普遍所认同而成为协调区域内教育产品提供中发生的利益冲突的一致依据,也被视为能够在区域范围内运用的教育公共产品。三是以区域内教育发展为基础的集体行为。区域内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各个国家有参与改善教育的集体行动的动机。这一类国际公共产品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问的协调行为;一类是民间通过国际捐赠而发展起来的教育产品的提供机制。四是全球化使得地区性教育问题的外溢性提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间的有效合作。而主权国家如果采取以邻为壑的竞争政策最终会损害自身的利益。因此,这种现实会加强主权国家谋求国际合作的动机。例如,随着知识流动性的增强,公共资助的教育培训和研发可以通过技术转移使其他国家受益。虽然这些公共产品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它们都具有共同的国际外溢性特征,即虽然是由国内供应,但可以“出口”国外并被众多国外消费者使用,国际消费者并不要为消费付出相应代价。因此,对于这类公共产品会存在国际上所谓的“搭便车”行为。可以将这种具有国际外溢性特征的教育公共产品也定义为“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
二、拉丁美洲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提供与合作
教育产品的溢出效用扩散到国际区域,但因其具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缺乏对提供者的激励,因而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美洲开发银行(IDB)有着长期支持教育领域区域合作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行向一些有贷款关系的国家提供教育项目资金。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由美洲开发银行提供资金或主导的区域教育项目中的三个案例,它们分别代表了教育公共产品产生溢出效用的三种类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领域区域技术合作发展历程中的主要趋势。
1、支持学习成果和教育研究的比较评估——第一个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项目
这类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由美洲开发银行向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开展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区域教育办公室主持的“教育质量实验室计划”(theEducationalQualityLaboratoryInitiative)提供的重要支持。该计划是全面评估该区域大多数国家教育成果的一个成功的尝试。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办事处寻求银行支持,希望建立一个试验室来设计一种评估体系,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小学的语言和数学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以几个国家为样本进行实验,并把结果用于对其他国家相似问题的分析可以大大减少相关资金的投入,而这样的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难以承担的。作为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请求的回应,美洲开发银行提供了75万美元的技术合作资源。1997年,13个国家参与了第一次国际比较研究,对三、四年级学生的数学和语言学习能力进行了测验。5万多名学生接受了测验,很多家长、老师和校长也都支持这些信息调查。尽管对区域内教育政策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至今尚未完成,但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公众而言,该计划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研究结果将可以作为适用于拉丁美洲的教育评估资源,并使教育资金拥有者有权要求教育改革,以改善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美洲开发银行在支持该项目时,其政策标准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1)注意跨国利益存在的特点。例如,测验工具虽然受到了来自技术层面的一些批评,还是被广泛运用于这个由国际组织发起的研究评估项目。各国(特别是各国的教育部)成为支持当地项目的关键合作者,它们确保计划得以在学校层面得到落实,并准许大众使用和所收集的信息。在多数情况下,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的努力和那些正在建立教育评估体系的国家的努力是一致的,因为这实际上意味着加强了国家在教育评价上的能力。但有几个国家的政府一度表现出对将研究结果交付公众使用的抵触睛绪,他们担心这样做会导致政治上的激烈反应。这些担心最终得以化解,是因为这些国家考虑了所有参与国和整个区域的利益。(2)在国际协调以及在特定活动领域中需要主动的领导角色。美洲开发银行对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办事处开展的比较评价试验的支持,为那些有稳定区域性公共产品需求的地区通过国际机构之间的协调来获得供给提供了良好范例。但是,当这两个国际机构的领导地位缺失时,就不会继续提供类似产品。这种结果也是一种连续状态的体现。特别是在首次资助完成后,美洲开发银行通过了第二批有更多限制条件的技术合作项目,旨在通过对积累信息的分析使研究成果的影响最大化,特别是提高参与国根据这些成果制定本国政策的能力。
2、支持远程科技教育和基础科技教育的进展——国际虚拟教育网络
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革命使很多拉丁美洲国家开始关注教育系统和新经济的关联,并力图将信息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运用到教育发展中。为了普及计算机知识,各国政府开始向教室大量提供计算机和其他数码技术,并制订相关教师培训计划。在1998年初圣地亚哥美洲首脑峰会上,各国教育部部长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组织直接涉足科技和教育的创新计划。1999年,美洲开发银行对此做出积极回应,起草了一份价值50万美元的技术合作项目,即著名的“国际虚拟教育网络”(IVEN)。该项目是建立在与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国教育当局的合作基础上的。这个试点项目通过整合计算机、视频和科技等有效学习资源来发展初中高年级的多媒体教学,并为此提供教学材料的设计指导和网络上的多媒体课件,以及为员工培训和各国之间的合作提供网络平台。这是一个中学科学和数学学习的整体项目,在改善数学和科学学习以及在教育进程中引入科技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洲开发银行的资助超越了“国家公共产品”而带有“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特征,因此受到拉美国家的广泛欢迎。这一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美洲开发银行为此项目提供了聚集资金的优势。银行资金主要用来致力于发展组织之间的协议、以通行的方式培训成员国、为产品制定新标准以及开发方便国际合作与协调的网络工具。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即不可能在单一国家里找到财政支持。美洲开发银行的资助方式是具体到每个参与国的资金项目,致力于对负责生产具体公共产品的技术团队进行资金支持,或者资助在一个学校的小样本范围内进行测验的组织。在参与该项目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的资金安排都超过了美洲开发银行对一般教育或科技借款业务项目中子项目的资金资助。在试点测验完成的时候,资金数额有望达到1000万美元。(2)在国际协调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美洲开发银行利用外部管理和国际虚拟教育网络技术支持建立了一个更加专业化的组织。即便在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该项目也克服了种种困难,表现良好。在项目运行的两年时间里,经济的严重回落和政策的过度延迟,造成项目的5个参与国中至少1个(有时更多)不能与项目发展保持一致。全新的管理机构不止一次取代项目的原有机构,使培训新的队伍不可避免。
3、支持区域教育合作——西印度群岛大学发展计划美洲开发银行已经支持、协调并资助了几个计划。
一些国家已通过教育公共产品联合生产的方式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便利。而此前,各国的类似活动往往缺乏资金资助及国际协调。美洲开发银行在该领域开展活动的最直接例子是对西印度群岛大学的投资。
加勒比海地区高中入学率一直偏低,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遭遇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而该地区国家经济的逐步发展要求培养更多的优质人力资源,并使其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流动,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被认为至少是一种半公共产品,应该充足地提供给加勒比海各国。而西印度群岛大学能够提供给加勒比海国家作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教育服务。该校作为伦敦大学的一个学院,1948年在牙买加建立。1991年,它成为一个由加勒比海地区政府首脑会}义建立的永久性区域机构。与此同时,加勒比地Lx二对提高入学率和增强自然科学研究能力的需求日渐清晰。1992年,美洲开发银行批准了i笔借款业务给予支持,并扩大了西印度群岛大学的资金使用权。考虑到西印度群岛大学的主校区横跨三个独立的借贷同,美洲开发银行要求每个国家负责和本国校同直接相关的租金部分。整个投资项目总计8500万美元,以加强相当数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教授的研修培训等。经过长时间的准备,该计划终于付诸实施,并实现了最初的目标,甚至超过了预期。连续的国家资助、不同圉家之间的有效协调、团队合作以及项目管理人员能力突出等等,都是这个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西印度群岛大学案例具有特殊性,它使人们注意到针对教育产品提供的国际协调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在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需求增长的时代里,这种类型的融资体系是否可以广泛适用?因为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视角来看,人们很容易把加勒比海国家当作一个独特区域。在提供区域教育公共产品的行动中,要促进域国家的合作并调动相关区域f生教育机构的积极陛,同时还要依赖于国际机构在教育政策分析和应用研究上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及和借款国教育部门之问保持开放的交流渠道。
三、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同家之间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也日益加深。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更加暴露了诸如环境、卫生防疫、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等许多全球性问题和危机。这些跨国界的问题和危机具有公共产品的典型特征,它们的迅速扩散使得单个国家已无法应对自如。欧盟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有关国家可以通过区域内合作的办法,联合起来共同生产和提供维持本地区和平与繁荣所需的各种区域性公共产品。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克服全球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国际公共产品被大国“私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