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计划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计划概述范文1
一、在教学改革理念上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有新的发展,教学要有新的成就,同样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但这种创新是在对传统继承基础的创新。世界上不存在无创新的继承,也不存在无继承的创新。继承为创新提供依据,创新是继承的根本。
新课程理念确实要求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但这种改革创新不是要我们完全抛开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而另起炉灶。中国多年的教育实践已经表明,“非此即彼”、走极端的教育改革做法是行不通的。应当承认,传统的教育教学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需要我们改革创新,而新课程标准也正是针对这些弊端而出台的。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教育教学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的改革创新,必须是认真总结传统教育教学成功经验基础上的创新,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和创新,是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方面。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因此,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继承是基础,创新是目标。
二、在教学设计上要处理好固定教学流程与学生多维思维的关系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一环套一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讲,学生听,强调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果有学生没有完全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走,教师的课堂驾驭,更多的是依靠教师本身的素质,依靠教师的瞬时智慧。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设计,并没有预估到学生有可能的多维思维或“发散思维”,而有相应的预案设计。
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按照新课程标准,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只按照教师的思维进行一种设计,而是应根据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某个教学环节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多维思维或“发散思维”,有一种或几种教学预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功夫应下在教学前的教学设计上,要用多种教学预案设计来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多变”。相反,我们的教学设计,不能只有一种预先设计好的固定教学流程,只强调学生顺着教师教案走。为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我们的教学设计,应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应更强调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走。
三、在教师角色定位上要处理好教师引导者的作用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绝对的权威,居高临下,传道授业,学生认真地听,较为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比较辛苦,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却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往往不佳。
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按照新课程标准,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强调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应该说,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上新的观念和要求已基本被每一位教师所接受。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也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理解存在偏差。有个别教师简单地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就可以少管甚至不管,就必须从原来的保姆式的角色转变到现在放牧式的角色。殊不知,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绝不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就可以少管甚至不管。相反,而是更强调“管”的艺术,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作用的有效发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总之,强调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者的身份,决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无所作为,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和引导,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四、在教学素材的使用上要处理好生活化与知识性的关系
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按照新课程标准,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教学素材的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整体偏小,学生思维整体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够注重教学素材的生活化,就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活跃思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和适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成效。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素材使用的生活化一定要自然,千万不要牵强。绝不能一味片面地追求生活化,而忽视了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所固有的知识的连贯性和科学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能达到生活化的目的,往往忽略学科自身承载的教育功能,不自觉地加进了许多与学科教学无关甚至背离的环节,加进许多非学科因素,变成了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生活化”不是目的,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或方式,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更好掌握。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是我们要追求的第一位目标。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主要精力只关注课堂活动的外显状态,热衷于教学素材使用表面的生活化,热衷于课堂气氛表面的活跃性,而忽视教学的内在知识性和科学性,就背离了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就不能使生活化的外在认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认识,就不能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我们所不提倡的。
五、在教学艺术上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上面我们已有论述,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按照新课程标准,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开展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通过相关问题的精准设计,通过民主、平等、和谐学习氛围的营造,有效激发学生思维,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自主学习和掌握好相关知识。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是“放得开”,而“收不拢”或“收不好”, 感到课堂比以前难控制了,不是教师掌控着学生的思维,而是学生牵着教师走,课堂有点散、有点乱,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太理想。上好一堂小学数学课,必然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要有娴熟的教学艺术,要有驾驭课堂的高超能力,要能做到“收、放”自如,得心应手,一切都在教师的有效掌控之中。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把功夫下在课外,必须对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精准的设计,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放”与“收”的动态平衡。“放得精彩,收得完美”应成为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六、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按照新课程标准,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打破了长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给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审美的能力,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有利于达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管理学计划概述范文2
关键词 :管理学 运筹学 数学 数学建模
1.管理学概述
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尔伯特・西蒙则一针见血地指出管理的实质就是决策。
作为一门年轻的社会科学,管理学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一连串的貌似高深的数学论证之下,得出的竟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社会理论。的确,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的约束下,运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与数学的有机结合
人在活动之前,总要确立一个目的以及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决定做什么和确立如何做。面对着诸种可能的选择,管理者如何作出“最优”的选择? 的确,管理就是决策,就是决定做什么和如何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不同的管理实践者或管理学者所指出的诸如计划、组织、用人、指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1]。所以在众多由人类理性产生的产品中,数学无疑是人们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管理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更加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科学的决策向来需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
3.数学的分支科学在管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作为数学与经济学和管理科学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的产
物,诸如数学模型、多元统计分析、运筹学决策论、数理经济学等等许多近期产生的学科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且在经济与管理活动中成功得到运用,
这使得数学学科中的某些分支成为管理学发展与成长过程中不可缺乏的辅助学科和使用的工具。数学与电子计算机无疑会为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这些新兴的学科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人们的重视,它们在经济与管理活动中的成功运用使人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数学作为一个有益的工具是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所必不可少的。
3.1 数学模型的应用
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别是在经济管理中应用得相当广泛。经济管理学科是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科学,利用数学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在语言、公式、图、表或符号等来模拟现实的模型。通过数学模型管理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最适合自己的数学模型,从而可由模型出发,作出最优决策。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建立模型的危险在于问题解决者把模型看成问题本身,而忘记了这种模型只是观察问题的一种方法,并且一般来讲,是非常带局限性的方法,它只是决策的辅助工具[2]。再次,较之现实,有些模型也许不理想,甚至错误,也不应一概否认其意义,所以在我们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3.2 运筹学的应用
运筹学一门应用科学,我国出版的《管理百科全书》将运筹学定义为:“运筹学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
效的管理。”运用数学的运筹学就是从管理实际出发把运筹学看作是一种解决
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运筹学课程具有如下特点:(1)多学科交叉性:它综合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学科,并使它们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得到综合应用。(2)最优性:所谓最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空间上来讲,寻求整体最优;二是从时间上来讲,寻求全过程最优。(3)实用性:运筹学是研究各种优化模型的学科,它作为现代化管理的有力工具之一,由于运筹学应用的广泛性、多学科的交叉性,以及多分支性。由于这种思想,形成了运筹学独特的、科学的、严谨的工作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模型计算、数值的分析与评价,求出最优决策方案,以供决策者参考。就这样针对实际问题,运用运筹学知识使复杂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为管理者制定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对其采取最优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财、物等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管理人员在做决策时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也是运筹学在实际生活和管理中的完美运用。
4.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管理学为一门科学其实离不开数学这一门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只凭借数学是不够的,一方面不能忽视数学这一工具的应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夸大数学的作用,这才是我们在对待管理学中数学应用时应持有的态度[3]。也唯有如此,管理学才有望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一门有意义,有作用的学科。
其实,数学的思想在当今早有很多被引入到了管理学中去。现在比较普遍的有投入产出方法,最优化求解,矩阵的思想,数学规划理论,凸集理论,不动点理论,代数拓扑,微分拓扑,等等。当数学真正走进科学的时候,就意味着科学走向的成熟。数学之美的涵义,在于它的渗透性和内涵性。经济学在发展,而其也必将吸收更多更广的数学思想。
然而,数学方法提高的仅是理论依据,也不能完全根据数学分析得来的结论制定决策,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管理者根据数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制定计划策略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曼凯维奇(RichardMankiewicz)著,冯速等译.数学的故事[M].海南出版社, 2002
管理学计划概述范文3
【关键词】模拟企业 管理学基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76-01
管理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面向各类企业,通过将模拟企业引入课程教学,让学生在组建、经营模拟企业的过程中,尽早熟悉企业的各项管理职能、掌握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管理理念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企业管理问题能力的目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得到提高。
一 教学内容设计
1.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教材为依据,围绕管理的七大职能:决策、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协调沟通、激励分别设计相应的学习主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不再是采用单一的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而是以“模拟企业”为载体,集多种教学方法于一身,融于七个与管理职能相对应的主题项目中。这样不但使多种教学方法得到综合运用,还使各个看似独立的管理职能通过“模拟企业”这个纽带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各个职能之间的关系及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2.主要内容
成立“模拟企业”的主要内容:(1)成立模拟企业:选定一家企业作为模拟企业,对该企业现状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2)模拟企业组织建设:绘制企业组织结构图,并对该图进行说明和评价。(3)制定模拟企业计划:制定企业某项活动的年度计划。(4)模拟应用控制程序和方法:各企业根据其他企业设计的与控制相关的场景,提出应对的方法和措施。(5)模拟总公司经理竞选:通过各企业经理竞聘总公司经理,总结出领导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6)模拟应用协调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各企业根据其他企业设计的与协调沟通相关的场景,应用协调沟通方法和技巧。(7)制定模拟企业员工激励相关制度:根据各企业情况,制定员工激励相关制度,如薪酬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等。
二 教学活动实施
1.课前准备
第一,教师任务。在开展模拟企业专题活动之前,教师先讲解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管理学基础理论和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该专题活动所需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主题和任务。教师需对所涉及的任务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若各小组相互设计模拟场景时,设计出的场景需在下节课前2天提交给教师审阅、修改,保证设计出的模拟场景能够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
第二,学生任务。专题活动开始前,先根据班级人数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由各组推选组长1名,即模拟公司经理,并将小组成员名单报给教师。然后,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召开小组会议,对工作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将专题活动任务细化,并进行任务分配。确保人人参与、各尽其能。
最后,要将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制作成PPT,情景模拟的则进行表演排练,在下节课进行展示。
2.课堂开展
第一,教师任务。当学生进行现场表演或展示时,教师和其他同学一样坐在台下,认真观看和倾听。待各小组展示结束,教师鼓励台下的学生进行提问或点评,也可就有争论的问题组织讨论或辩论。在课堂上,教师既是观众,又是主持人,但决不能是裁判。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交流时的真知灼见加以鼓励和引导,使讨论不断深入,让学生在思考和争论中获得启迪和知识水平的提升。
所有学生发言结束,教师需就本次专题活动进行总体点评。主要是概述本专题的学习重点、难点;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其闪光点予以表扬和肯定,并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指正,帮助学生强化学习内容。
第二,学生任务。每个小组派1名代表上台阐述或表演,需配合PPT或道具。展示或表演结束后,接受台下同学的提问和建议。
3.课后评价
专题活动实施后,采用与之配套的考评方式,不但使学生能够获得公正的评价,同时让学生对整个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使其有所收获和感悟。
每次专题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本次活动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书面评价和打分并留存,作为期末总评时的参考依据。期末,当所有专题活动结束时,由各小组长对本组所有专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各成员的总体表现情况进行书面评价并打分。各小组成员也对自己和组长的总体表现进行书面评价和打分。以教师、组长、组员三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最后的考评成绩。
管理学计划概述范文4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双驱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65-02
管理学原理是我国高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既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方法,又切实提高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正如全国首届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获得者单凤儒教授所说: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因此,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不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即片面强调理论原理的死记硬背,而应该采用“双驱动”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双管齐下,既加深学生对管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又切实提高学生的管理实操能力。
一、什么是“双驱动”教学模式
“双驱动”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两个驱动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驱动一即理论教学,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掌握管理的一般规律、原理和方法;驱动二即实践教学,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两个驱动并驾齐驱,不可偏颇。若只是强调理论,学生即使对管理的各种原理和方法背的滚瓜烂熟,却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若只是强调实践操作,而忽视理论总结和提炼,学生很可能只是就事论事,不会举一反三,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驱动一:理论教学
(一)把握理论知识框架
尽管目前各个高校采用不同的管理学原理教材,但管理学原理主要的理论知识框架结构可以概括为如下内容。
1.管理概述:主要介绍管理的性质与职能,管理和管理者,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管理理论:主要介绍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含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四大职能是课程中非常重要、花费学时最多的理论部分。教师可以反复给学生梳理四大职能的内涵及关系,四大职能是一个有机整体,环环相扣,管理活动始于计划,接下来要进行组织构架及人员配备,期间要领导、激励组织成员,管理过程中要采取控制手段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通过反复梳理,学生可以很好的把握管理学主要的理论知识框架结构,真正理解管理的四大职能的内涵及其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逐步学会举一反三,透过纷繁复杂的管理现象寻找管理规律,形成管理思维,学会用理论分析、指导各种管理实践活动。
(二)更新理论知识内容
将国内外新的管理学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拓宽学生知识面,增长学生见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广泛参阅国内外优秀管理学名著和重要的企业管理工作新方法、新思路以及企业改革方面的最新信息,将这些新的先进而实用的重要内容,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尽可能向学生传授,使其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更好地把握住管理学原理的知识内容[1]。
(三)案例库的建设和更新
案例教学法是很多教师在管理学授课过程中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库无疑是案例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案例库的建设和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很多案例都是直接从国外直译过来,既不符合中国国情而且比较陈旧,所以教师应该注意案例库的建设和更新。案例的收集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真实性及时效性,即课堂讨论的案例素材一定是新近企I管理中发生的真实事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2)启发性,教学案例要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并在讨论中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3)多元化和趣味性,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配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按照这三个原则,教师平时注意收集、整理案例材料,积累案例素材。
三、驱动二:实践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192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最早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时至今日,哈佛商学院已有超过80%的课程教学是以案例教学为主的。它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把组织管理过程中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或者是即将要发生的管理活动和实践,用描述性的语言和文字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再现,供广大学生用所学的管理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精心准备案例,还有一个问题要特别注意,就是一定要打破传统教学“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格局,而应该坚持“学生为中心,教师积极引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抛出案例以后,不要急于自己分析,并把结果告诉学生。而是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先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分析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掌握学生的瓶颈问题所在。讨论结束以后,小组代表发言,此时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彼此碰撞,教师则对小组发言做适当的点评和总结。点评过程中应该分析每个小组的可取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二)ERP沙盘模拟训练
ERP沙盘模拟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做法是:以沙盘教具为载体,将学生分成小组,成立一家模拟公司,分任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等不同角色,每次训练共形成4―6个相互竞争的模拟公司,连续从事三至四期的经营活动,并展开竞争,以此来训练各个团队的管理实践能力。通过ERP沙盘模拟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下亲身体验企业的现实运作过程及管理活动,也让学生切身体验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升管理能力[2]。
(三)情境演练与角色扮演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以通过游戏、小品、情境模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逼真的管理情境,让学生模拟并参与实际情境,并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所要解决的管理关系与矛盾;或由角色扮演者现场处理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各扮演者的处理是否得当。[3]例如,在讲授“决策”的时候,笔者组织学生情境参与“沙漠逃生游戏”,模拟飞机在沙漠坠毁如何选择逃生物品,分别进行个人决策和小组决策。通过模拟,学生不仅对个人决策和小组决策的区别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而且对决策过程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由此可见情境演练与角色扮演能让参与者直观地感受和领悟所涉及的“实战”问题,能让学生熟悉管理中的实际操作并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思维能力。
(四)团队合作学习
众所周知,管理的实质就是协调,协调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其中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核心的。通过管理学原理的学习,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什么是团队,如何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有一些体验和心得,因此团队合作学习就成为了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教师首先要对班级成员进行分组,每个学习小组的规模在4―6人,小组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在课程学习期间不再随意变动。接下来就是小组成员通过团队合作学习方式完成若干个学习任务,如前述的案例教学法、ERP沙盘模拟训练、情景演练与角色扮演等都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每次任务完成以后,小组进行汇报展示或上交分析报告,要求说明各成员在任务中承担什么工作,如何解决分工与协作问题。最后,教师综合每个小组一学期的表现,给各个小组打分,作为学生们的平时成绩。
总之,理论+实践的“双驱动”教学模式两个驱动并驾齐驱,不可偏颇,既加深学生对管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又切实提高学生的管理实操能力,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易磊,程志宇,曹宏亮.《管理学原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刍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122-123.
[2]王新玲,柯明,耿a润.ERP沙盘模拟学习指导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
[3]何玮.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2,(7):178-179.
The Research on "Dual Drive" Teaching Mode of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WANG Yi-ran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00,China)
管理学计划概述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5日
目前,高职院校都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思想指导教学,但是在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缺乏互动与交流、实践教学效果较差的现状,因此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概述
(一)管理学教学现状。《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的课程,涵盖的是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科学方法。作为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课程,其教学的重要性和难度不言而喻。管理学课程大多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讲授和理论灌输为主,讲解过程中结合的案例,与实际的管理模式结合不够紧密,由于该课程开设的广泛性,青年教师开始陆续补充到教师体系中,这部分老师缺乏实际企业工作经验,也没有机会参与企业调研和咨询,对管理学原理在各类组织中的应用缺乏实际的感受,致使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深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管理学课程特点。管理学基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特点表明学生仅仅学习学校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有组织的实践教育始终是大规模扩招后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必须对管理学课程特点进行全面分析。
第一,管理学教材学生一般自己看得懂,有较强的可自学性。这使得学生对课堂兴趣及听课价值的感受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灌输式教学,学生认为没必要认真听课和做笔记,就算没有认真听,也会理解本节课的内容,考前努力复习也会通过考试。
第二,抽象性特点。管理学中很多道理和结果都难以直观地看出来,这增加了学习的枯燥性和理解的难度,甚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混淆高职与普通本科的培养目标。不少高职院校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其办学的思想普遍带有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混淆的特征。这表现在:一方面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教师仍未摆脱自身原有的普通高等教育思维的惯性,对知识理论教学重视有余,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但教学内容易脱离生产、生活实际;另一方面重单一的专业技能训练,轻职业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致使目前许多毕业的高职生在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上均显不足。
(二)管理学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高校的课程设置,既有综合素质教程,也有针对专业课程所设置的专业课。不同教学属性自然就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自然也会存在着不同的课程设置。而管理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基础课程,在不同专业领域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当然也会不同。所以,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属性。许多高校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专业属性,全部对管理学课程进行统一的设置,教学针对性不强,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当然也不十分理想。
(三)实践课程较少。根据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现今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并不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往往都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只注重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教学方法往往很难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成管理实践操作技能,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四)实践教学效果较差。在“工学结合”的思想指导下,不少高职院校虽然积极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管理学实践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较差,主要表现在:1、校企结合难度大。主要原因是找不到校企结合点,学生到企业不能真正顶岗实习,大部分到企业实习的学生只是在企业做普通工人的工作,成为企业急需的临时工(有时是因为订单多、赶货而急需更多的工人),谈不上管理技能的训练。2、校内实训薄弱;在利润驱使下,大部分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表面上很重视管理学的实训,但真正能投资模拟管理实训室的学校较少。3、实训教师极其缺乏。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缺乏有经验的管理实训教师。
(五)互动式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正确贯彻。互动式教学相对于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来说,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专题讨论、辩论、演讲、小组学习、社会实践等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目前,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中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行。
三、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现存的这些缺陷必然要求对管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高职工商管理教学能够设计出更符合职业需求的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案,具有浓厚的工商管理教学特色。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管理类营销专业应培养“实用型人才”,非学术型人才;以培养中基层管理人才为主,毕业生能够作为现实工作中业务主管、部门经理等职位的后备人才,通过一段时期的适应和锻炼,胜任这些工作。这些方面的才能和素质,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主要是指适应社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因此,既要注意培养具体的管理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管理环境,学会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充分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包括PPT课件、Flas、相关音像和录像资料等开展教学活动,利用电子教案、情景剧、管理游戏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一方面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来源;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丰富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游戏、活动等多种类型的交互式教学,能够适应高职层次的教学需求。
(四)将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课堂。管理学理论是一门发展非常快的学科,为了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沿性,也为了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选择一些知名企业作为管理学科学生的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组织和安排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和社会接受实践的锻炼;另—方面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管理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五)注重师生互动与交流,形成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学课程的特点,适应管理职业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管理游戏、管理沙龙等。
(六)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条件。可根据学院当地的情况与企业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如建立小企业家训练中心综合实训基地。由管理教研室和企业分别选择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较丰富的业务骨干共同担任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另外,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管理实训。具体有:1、企业资源。加强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机会,加强与企业家、重点工商业企业的合作和联系。将企业引进学校,鼓励企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共同建设实验室,开发实验、实践、实习课程,并让学生顶岗实训,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轮流到共建企业的生产现场担任主力,在管理者的直接指导下亲自体验并处理管理工作;2、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管理咨询公司、职业资格鉴定中心、行业协会力量,开展应用性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培训、实践教学开发与课程建设,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和联络,加强与市属政府管理机构的联络和培训;3、内部资源配置。争取院校配套应用性建设方面的资金,申请鼓励开发和实施实践教学优惠政策,争取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课程开发资金,引进实践教学和双师型人才,配备应用性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负责人,建立应用性课程开发团队。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国华等.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管理学计划概述范文6
关键词: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王思民(1966-),男,江西瑞昌人,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管理和高教研究;柯海珠(1993-),女,江西瑞昌人,江西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卫生事业管理(医学教育管理方向);李丹(1993-),女,湖南岳阳人,江西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卫生事业管理(医学教育管理方向)。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在高校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以管理学课程教学为例”(编号:14YB055),主持人:王思民;江西中医药大学2013年度校级教改课题“‘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批准号:校教字【2013】22号),主持人:王思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8-0072-04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于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各大高等院校都在努力攻克的难题。本科阶段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本科学历人才,是社会人才构成中的主体,当前高校本科学生绝大多数是90后,这些学生以独生子女较多,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第一,有思想、有主见,但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明显;第二,个体学习能力强,但主动性不够,动手能力差;第三,碎片化知识面广,全面系统分析能力弱化。针对占主流的90后本科生的人才的培养定位标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储备,而是衡量在社会组织的运作实践中发挥出来的作用。因此,加强本科教学的改革,是高校教育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中,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其改革创新更是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有别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在组织中感受组织文化,接受组织的理念,有目标、有纪律、有计划地学习,更适合学生的特点,促进全员参与和自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组织化学习”概念的诞生最初只是一个管理学中的一个概念[1],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应用于高校教学实践,哈佛大学在世界上首创,但其理论基础的立足点始终还是企业管理,侧重于企业管理案例应用[2]。在国内高校,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2年尝试把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学》教学实践,但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教育理论。由于“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是一个创新的教学方法,它是管理学与教育学二个学科交融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无经验可循,因此,将管理学的组织职能中的“分工、协作”二大主题与教育学中的“以学生为本”、“素质教育”教育理念结合起来,找到“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的理论突破口,是课题研究的前提基础。
(一)管理学理论基础―“组织”的相关理论
管理的组织职能就是根据一个组织目标,将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的人员、分工授权并进行协调的过程[3]。“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就是根据“组织”的职能建立学习的组织名称、组织理念、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目标、组织学习计划以及保障组织学习活动顺利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成员的在学习小组的职责等等,从而使大学生的课程学习达到“学习有组织,组织人人学,人人组织学”要求。
(二)教育学理论基础
1.素质教育相关理论。素质教育相关理论认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在组织中的学习业绩考核不再以试卷成绩为唯一考核标准,而是学生平时在组织中的各项学习实践成绩和试卷成绩的综合,从而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综合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实施教育时要切实做到以生为本,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充分相信学生的价值和实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自立的人、平等的人、发展的人,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全面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关注班级等关键点和细节上下功夫,以强化管理为核心内容,全面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系,突出“学”的地位与价值,统筹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愉悦性和发展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组织化学习水平,使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得以全面落实,综合素质显著增强。
二、“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的设计
(一)确定“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
根据管理学的“组织”职能相关理论知识,“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基本要素应包括“组织化学习”的名称、理念、文化、结构、目标、计划以及保障组织学习活动顺利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成员的在学习小组的职责等。任课教师应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的教学目的来引导和帮助学生“组织化学习”的各项内容,这是教学方法实施的核心内容。
(二)设计“组织化学习”课后实践活动的内容
课程实践活动的策划和设计是关系到“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是否能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课程实践活动要紧密结合所授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第二课堂(校内课后小组活动)和第三课堂(校外实践体验)活动中领悟第一课堂所学课程知识。活动内容应具有应用性、挑战性和趣味性,这是教学方法实施的关键要素。课题组依据重新修订的教学大纲,运用组织化教学教学方法,设计了八次新的实训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课后的参与组织化学习的积极性。
(三)制定“组织化学习”的绩效考核方法
毕竟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还是以试卷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考核标准,如果不能改变这种成绩考核办法,那么“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就会对学生失去组织力、推动力和号召力。“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特色就是强调学生个体在组织中学习的行为,课程考试成绩应突出平时考核成绩(遵守组织纪律绩效、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分工协作表现绩效、课后各项实践活动绩效),而淡化试卷考试成绩。试卷考试内容设计方面应避免考核死记硬背的名词解释,多增加灵活运用的题型,如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和实践题等等,这是教学方法实施的组织保证。
(四)“组织化学习”全过程的监控和纠偏
“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把班级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因为要分组讨论,小组应以双数为宜),为了保证每个学生能在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践教学8课时)有展现的机会,每小组成员应控制在8名以内,但由于各小组成员性格、能力、习惯等各不相同,在小组学习中存在许多差异,各小组之间也存在竞争的情形,难免在“组织化”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偏差,无法实现小组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因此,在制定班级的“组织化”学习目标、学习制度的同时,还应让各小组制定适合小组的制度,将每个小组成员学习的绩效与小组整体成绩挂钩,由任课教师、课代表、小组长逐级监管,及时纠偏,确保“组织化”学习的目标得以落实,这是教学方法实施的重要环节。
三、“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在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与实践
基于课题组所处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资源条件,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管理学》为例,结合“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的内容,选取改革试点的一个班级作为实例来具体展示运用。在教师的引领下,试点班级的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当作一项他们重要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拟定班级名称,随机组建学习小组,设计班级的“组织化学习”框架,确立组织学习目标,制定组织学习计划,倡导组织化学习的理念,塑造组织文化,建立组织化学习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组织成员的在学习小组的职责等各项管理活动,活学活用、边学边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处理日常学生和生活的实践能力。具体设置如下:
(一)《管理学》课程改革试点班组织构成要素
组织名称:终极一班
组织目标:做精英的管理者
组织口号:We are the best
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班级“组织化学习”组织结构图
组织文化:主动学、积极学、实践学、共同学
组织纪律:制定“五不一拿”课堂纪律――“五不”:不迟到、不开机、不堂食、不走动、不抄录;“一拿”:拿铭牌(学生校园卡背面写有个人的座右铭,起到时时激励的作用)。
(二)《管理学》课程改革试点班组织制度和学习计划
1.组织奖惩措施(即管理职能中的控制)。上课时,后门关闭,前门进入,迟到报告,鞠躬致歉。上课超过一分钟即视为迟到,3次迟到记一次旷课;5次旷课,则本门课的平时成绩记为0。不能上课则需提前请假,请假一次记一次迟到。①扣分项:迟到扣0.5分,旷课扣2分,作业完成不合格或未完成者扣1分,如果各组织管理者在日常组织化学习管理中作弊扣10分,整个学期不发言的扣1分;②加分项。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发言并代表小组进行课堂展示得到大家评分前3者、优秀作业(或作业得到小组全体认可的)加0.5分,小组长加2分,课代表加5分;
2.组织学习计划(即管理职能中的计划)。①完成各章作业,教材阅读以及预习、复习;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身边的管理案例分析”调查研究;③完成人生规划(应包括座右铭、学习计划);④阅读8本课外书籍(管理经典书籍2本,中外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企业家、佛家或者心理学家传记),撰写四篇读书心得;⑤参加学校组织的名家学术讲座1-2次,参加并体验一次校外实践活动。⑥各学习小组选派代表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学习心得交流和模拟管理实践。
3.组织绩效考核(即考核与评价)。考核形式:笔试闭卷。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分标准:形成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占40%。课程考试成绩应突出平时考核成绩(遵守组织纪律绩效、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分工协作表现绩效、课后各项实践活动绩效),应淡化试卷考试成绩。平时考核内容如表1所示。班级“组织化学习”平时成绩考核表由正副课代表及各小组组长签字后计入学生形成性评价分数,与终结性评价试卷成绩一并存档。
四、“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的体会
(一)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是针对当前本科学生特点创建的一种适应时展需求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有效的组织形式。该方法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各项课后教学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通过主动参与,策划、组织和亲身感受,达到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目的,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的管理能力。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所学的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创建组织结构,并根据学习计划进行学习分工和协助,交流学习体会,开展课后的管理实践活动,在“组织化学习”活动过程中培养遵守组织规章制度(如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旷课等),履行组织成员义务(如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小组作业)等组织观念。
(三)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
“组织化学习”并非学生消极的“听、记、背”过程,而是学生有组织的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在组织中,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单靠个体学习去解决完成,而是通过具体探究、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这就要求每个组织成员都积极参与,因此个体学习的能动性就被充分发挥出来。
(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个体学习单调、乏味和学习不主动等弊端
在“组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中的成员可以互相交流、借鉴学习经验,便于提高学习质量,由于班级各小组都有相同的学习任务,学习成果需要在课堂进行展示,因此各小组存在学习的竞争,这样可以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激发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之精神。
综上所述,课题组把“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用三句话来概括:即“学习有组织,组织人人学,人人组织学”。“学习有组织”就是强调学习组织的建立,“组织人人学”强调的是发挥学习组织的作用,“人人组织学”强调在学习组织的作用下学生的全员参与和自我发展。“组织化学习”教学方法是针对当前90后本科学生特点应运而生的,它是管理学与教育学二个学科交融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个体学习”转化为“组织化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观能动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