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实施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医药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医药实施方案

生物医药实施方案范文1

2009年被普遍称为中国新医改的“元年”:年初,国家出台了“新医改”实施方案;之后,以“基本药物制度”为中心的各项配套措施紧锣密鼓制定并相继出台;10月22日,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全国正式施行。

新医改给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的机会,新上市产品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及新一轮投资热潮等众多有利因素将保证我国医药产业继续快速增长。2009-2011年我国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到各级医疗市场当中,预计2010年因医保扩容带来的医药市场增量将达到2000亿元。201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2500多亿元。另一方面,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传统药品价格走低,医药企业在流通环节获利的空间缩小,与整个工业相比,医药产业持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态势正在发生变化,逐步转为平稳增长。此外,随着环保门槛的日益提高,作为重污染行业之一的制药业治污排污的成本不断上升,也影响了医药企业的平均利润。

综观当前的经济局势,国务院提出把发展“新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七个新兴战略产业之一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所谓“新医药”是指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与传统医药相比,新医药产业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更为可观的利润空间。

在美国,新医药产业发展以生物医药及其产业化为主。目前,美国拥有世界上约一半的生物医药公司和一半的生物医药专利。美国生物医药产品销售额占全球生物医药产品市场的90%以上,2006年全美生物医药的销售额达到720亿美元,是欧洲的6倍,是亚太地区的25倍;在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投入190亿美元,是欧洲的4倍,是亚太地区的60倍。可以说在生物医药方面,美国已经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迅速崛起昭示了一个道理:研发创新能力是医药产业升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反观我国,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注册的新药有6500多种,真正属于中国自主创新的只有19种,其中16种是中药,另外j种属于生物制药,注册的西药没有一种是自主创新的产品。创新能力的不足制约了医药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强医药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医药界对新药研发有“三个十”的形象说法,即一个新品种从研制到投入生产、使用,需要10年,需要10亿元的投资,需要“十里挑一”。以往我国医药企业为规避研发风险,往往采取研发外包形式。诚然,研发外包是医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但企业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外国企业研发的代工厂,而要打造企业价值链的最上游,提高竞争力,掌握核心技术。借国务院大力发展新医药产业政策的东风,当前我国亟需在资金投入、税收、价格、社会保障措施、政府招标以及新药审批等方面,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为新药研发、生产开绿灯。

首先,国家要对现有的制药企业进行重组和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现在,我国制药企业存在散、小、多、软状况,与跨国制药企业相比,在企业结构、资金实力、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市场网络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必须通过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将民族制药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其创新力和竞争力。其次,国家应有重点地加大对新药研发的投入;在税收、新药定价上,要体现鼓励政策,让企业研发新药有利可图,改变研制新药不如生产仿制药的局面。再次,针对新药审批等环节存在的周期长、审批手续繁琐等问题,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缩短审批周期,简化审批手续。最后,在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招标采购等环节,应实行鼓励新药研发、生产和使用的政策,使新药能够进入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加快新药的推广使用。

生物医药实施方案范文2

日前,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最轻的固体金属材料,并称即便把这种材料压在蒲公英上面,也不会损坏蒲公英的绒毛。

这种新材料99.99%的成分都是空气,重量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1/100,密度仅为0.9毫克/立方厘米。另外,这种材料具有超强的耐压性,在被压缩超过50%后几乎能完全恢复,并且还有“极高的能量吸收”属性。“这种新材料是由1/1000头发丝那么细的微型空心金属管编成。金属管以十字交叉的方式编成了斜纹网格,临近的网格之间还留有空隙。”参与研究的托比亚斯・舍德勒博士介绍说。

英国首次进行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试用

近日,英国在首都伦敦开始首次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试用。本次试用将使用高通公司的无线感应式电力传输技术,该技术能够在较远距离内实现高效的电能传输,并且简便易用:驾驶员只需按照平常的方式停车,系统就将自动校准电力传输,使停车和充电都变得更加轻松和方便。

高通公司负责人表示,无线充电摒弃了电动汽车的插入型电缆,使驾驶者可以更轻松简单地为电动汽车充电。

日开发出防瞌睡驾驶手机软件

在正常情况下,即使头部发生运动,但由于人体保持平衡的器官发挥作用,眼球的运动会得到自动调节,使视线固定于一点,而当人打瞌睡时,平衡能力下降,视线变得难以固定。根据这一原理,日本中部大学教授平田丰领导的研究小组设计开发了一款手机应用软件,能够通过监控汽车驾驶员视线的变化察觉他们的倦意,并在其打瞌睡时发出报警音。

平田丰说,开车时只要把安装软件的手机置于驾驶席前方,就能通过手机摄像功能监控驾驶员视线变化,如发现驾驶员打瞌睡,软件会发出报警音,提醒驾驶员注意。

丰田造世界首辆意志控制变速自行车

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世界首辆用意志控制速度的自行车。丰田普瑞斯项目的Parlee PXP自行车拥有由意志控制的变速箱,它会对大脑的指令做出响应。专家认为,通过一些练习,每个人都可熟练掌握控制这种自行车的方法。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成果斐然

本刊讯 日前,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办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在京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以“协作创新・加速融合发展”为主题,邀请到来自跨国公司、国内优秀企业、科研院所及卫生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及北京市相关委办局的代表600余人参会,其中包括跨国企业及国际机构的90余位外方嘉宾。

论坛认为当前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应抓住三个机遇:一是在全球人口突破70亿之际,以中国、日本、印度为首的亚洲医药市场巨大,生物医药产业的“东方新世纪”已初见端倪(亚洲人口占全球60%,中国市场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应抓住这一世纪机遇,加强与亚洲区域内企业合作,加快拓展亚洲市场;二是抓住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实施和大量专利药到期机遇,解决北京原料药供应、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平台问题,通过仿创结合、以创为主,加快北京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发展;三是抓住新医改和新版GMP实施机遇,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建设新型CMO代工线,孵化中小企业,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行业集中度。

本届论坛的“G20工程高峰论坛”全面展示了G20工程的整体形象。各界代表对北京实施G20工程和取得成绩表示高度赞赏。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响应,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等共同实施了“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的金融激励试点方案”,市教委等共同启动“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市药监局等正在围绕G20企业需求成立北京生物医药创新促进平台。G20企业高度赞扬了市政府“实施G20工程,扶持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纷纷表示工程的实施为企业切实解决了问题,坚定了企业与北京共发展的信心。临床医院已经参与到G20工程实施过程中,并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在临床研究和院内制剂开发方面的合作。

本届论坛上,日韩方面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将北京作为其国际化战略要地,多家日韩企业已表现出强烈的技术转移与合作意向。基于此,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医药业商会、北京生物医药中心联合韩国生物经济研究中心、日本生物技术协会通过本届论坛共同倡议构建“三小时创新合作圈”,加强亚洲区域内技术转移与合作,推动亚洲与全球的交流与合作。

此次论坛上,中外企业抓住时机,积极沟通,了解北京产业环境,了解G20工程,并与相关政府机构探讨来京发展方案,坚定了他们来京发展的决心,部分企业已明确表示将在京落地。 本刊记者 刘俊

北京市科委向首都科技界倡议学习践行“北京精神”

首都科技界热议“北京精神”

本刊讯 11月29日,北京市科委组织召开了“首都科技界学习践行北京精神研讨座谈会”,邀请来自首都科技界的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和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学习研讨“北京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交流践行“北京精神”的体会与感悟。会议由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主持。市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伟光介绍了“北京精神”的核心内容,并发出首都科技界学习践行“北京精神”的倡议,号召科技人员深入学习践行“北京精神”。

杨伟光在倡议首都科技界学习践行“北京精神”时强调:一是要大力加强首都科技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二是大力加强首都科技界创新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三是大力加强首都科技界开放包容意识;四是大力加强首都科技界社会主义主流品格培育。

中科院林群院士、庄文颖院士等来自首都高校、院所、企业等科技界的专家、企业家以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北京精神的理解以及在实践中践行“北京精神”的体会,并对如何在科技界更好地发挥“北京精神”的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刊记者 陈治光

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刊讯 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首都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上,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实施以来,在十大疾病领衔专家和科技支撑体系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十大疾病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诊疗实用技术和前沿创新技术取得重要进展。编制了73项临床诊疗技术规范,推广科技成果26项,推广单位包括400余家(次)各级医疗机构。其中,“中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标准”等6项技术规范得到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等国家级机构的采纳。制定了23项“社区康复适宜技术”,其中,脑卒中和骨关节病示范社区的就诊量增长了29.8%和79.8%。制定儿童慢性病干预方案,被纳入《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制定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社区康复技术,将在全市推广。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在生物标志物、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等十大前沿技术领域,持续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目前,干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等研究已完成临床Ⅱ期,这也是目前国内仅有的两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干细胞产品;肺癌、直肠癌、胰腺癌等6类肿瘤的分子标志物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项目组织形成“北京模式”推广全国。形成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的“北京模式”,以“政府组织协调,严抓顶层设计、整合全社会优势资源协同攻关,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机制和引入过程监管”为理念,获得科技部相关领导认可,并推广至全国。在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首批启动的三个重大项目中,依托“北京模式”,成功承接了“脑卒中”、“慢性肾脏病”两个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经费2.4亿元。

三是培养出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以项目为依托,培养一批在国际医学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医学科学家,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截至2011年7月底,共培养3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引进11位海聚人才,7位学术带头人、40余位科技骨干。 本刊记者 陈治光

33位中外农业专家

获第七届大北农科技奖

本刊讯 11月20日,由大北农集团主办的第七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33位有突出贡献的中外农业专家获奖。

生物医药实施方案范文3

2010年1-8月医药

制造业仍保持快速增长

日前,发改委了2010年1-8月份医药制造业行业数据。数据显示,2010年1-8月医药行业收入、利润均维持快速增长。2010年1-8月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6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4.71%,增速较2010年1-5月份略有放缓,但仍然保持较高增速,符合预期。

此次医药制造业仍保持较高增速与中药饮片和生物生化制品的带动有关。其中中药饮片的利润增长30%以上,正式实施的2010年版《中国药典》也首次确定了中药饮片的国家标准。这样,中药饮片的生产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如康关药业将明显受益。

而在生物生化制品方面。其利润总额也上升了30%以上,但毛利率及三项费用率却较2010年1-5月有所降低。随着医药行业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将对医药行业中的相关上市公司带来利好。康美药业、华海药业、云南白药、九州通、太极集团等都将显著受益于政策的扶持而出现较大增长。相信未来医药行业还会保持目前这种较快的增长速度。

(来源:浙江医药行业协会)

中国国际生物医药

产业发展峰会召开

日前,中国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峰会在杭州召开,这是国外生物医药产业的一次盛会。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杨胜利、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全国医药外包服务协会副理事长白慧良等出席开幕式,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美国旧金山市副市长詹妮弗到会致辞。

本次峰会由杭州市政府联合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以及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CRO联合体等单位主办。大会主题为“生物医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与跨越”,意在为国外医药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中国及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

来自葛兰素史克、默沙东、拜耳、先声药业、华海集团、上药集团和恒瑞药业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高层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在峰会期间作了80多个主题报告。大会吸引了国外500多位来自业不同领域的嘉宾参加。

(来源:杭州日报)

上海市科委、发改委下发

《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

医药产业化项目的通知》

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落实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进大会的精神,上海市科委、发改委于2010年4月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2010年度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并评审了一批项目。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项目成熟度,日前,上海市科委、发改委下发了《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的通知》,确定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脊椎植入物的研发和产业化”等27项项目列入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

(来源:慧聪网)

中国医药集团在湖北投资50亿元

日前,湖北省政府与中国医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医药集团将在湖北省投资50余亿元,打造医药研发、生产、流通和综合服务等平台。

中国医药集团着重在湖北省打造医药研发与设计、医药与医疗器械制造、医药流通和综合服务等多方面平台,构建集医药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制药与物流体系湖北集群。

此外,上海医工院也与武汉光谷生物城签订协议,将在光谷生物城设立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光谷分院,联合培养人才和科技攻关。

(来源:楚天都市报)

复星医药拟出资1.22

亿元增资北京金象大药房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投资公司拟出资1.22亿元对北京金象大药房进行增资。其中2 222.22万元认缴金象大药房新增的注册资金,其余1亿元计入金象大药房资本公积。本次增资完成后,上海复星医药投资公司对金象大药房的直接持股比例将由5%上升至55%。

(来源:网易财经)

华北制药新头孢项目投产

日前,华北制药集团新头孢项目投产、新制剂项目开工奠基。新头孢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80亿元、利税13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华药。

华药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社平表示,新头孢项目是华药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短、品种规格最全、技术装备最优的项目。开工的新制剂项目优选聚集了28个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经济附加值高的优势品种,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华药的综合实力,从根本上扩大产品集群,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

华药作为业内同时拥有抗生素3大母核的生产企业,依托传统的微生物发酵优势,凭借配套的无菌原料药和制剂形成了完整的头孢产业链及丰富的头孢产品群。产品涵盖4代头孢所有主导产品。

另据介绍,新制剂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华药搭建起集冻干剂、小容量注射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和颗粒剂等剂型齐全、生产规模超百亿元的现代化制剂生产平台,使华药的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来源:新华社)

医改与监管

国家食药监局对做好药品再

注册审查审批工作再作补充

为进一步做好化学药品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再注册工作,经对各省局注射剂再注册进展情况及其反馈意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关于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8]7号)申相关要求,日前,国家食药监局印发通知,对(关于做好药品再注册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9]387号)再作补充。

通知强调,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再注册批件中要求企业限时完成相应工作的品种应及时进行汇总上报国家食药监局,并在批件规定的时限跟踪和督促企业按时完成相应工作。逾期未完成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企业交回再注册批件并暂停生产,同时将意见上报国家食药监局,由国家食药监局在网站上予以公告。国家食药监局根据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可发出不予再注册的通知。

(来源:国家药监局网站)

基本药物政策恐将调整

基本药物政策恐将面临一番新的调整。接近发改委的人士透露,国务院医改办正在研究调整基本药物政策,这意味着基本药物制度有重大调整的可能。

知情人士透露,调整基本药物制度的原因与零差率推行困难有关。尽管2010年在60%地区完成零差率

的计划正在努力落实中,但与此同时,已经执行零差率的30%的地区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据参与国务院基本药物政策调整的央企人士透露,基本药物政策调整不可避免,很可能会回归原来的设计,即定点生产、定点配送。

(来源:慧聪网)

全国药检系统将联网

监督基本药物质量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牵头组织的“基本药物质量信息平台”项目日前进入网络建设阶段,该项目将建设覆盖全国各级药检所的基本药物质量监督专网,以实现基本药物检验数据的交流和共享。

据介绍,通过对全国药检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前期调研,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组织编写了《基本药物质量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网络建设阶段。预计将于2011年上半年完成“基本药物质量信息平台”的网络集成、初验、试运行与终验。

平台建设完成后,不仅可以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工作,还将统一全国药检系统的办公网络平台,实现药品检验数据资源和业务应用平台共享,推动药检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药品检验业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来源:中国创新网)

医药望

全球仿制药市场迎来历史机遇

日前,国信证券报告称,目前全球仿制药市场适逢“黄金时期”,未来增速远高于药品整体市场。

全球原料药的产业转移已基本完成,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中国制药企业面临全球仿制药市场蓬勃发展和全球“研发和制剂”全面大规模转移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有望参与井分享规范市场制剂的高容量和高盈利,实现向全球通用名药企业的转型。

报告认为,海正药业已步入“产业升级”收获期,有望带来业绩爆发式增长;华海药业大规模承接合同定制可期;恒瑞医药向创新药升级,同时推进通用名药美国FDA认证,以实现产业升级;海普瑞独特和领先全球的工艺及高品质产品成就全球肝素原料药龙头,继续分享订单转移带来的高增长。

(来源:国信证券)

中国抗多药耐药菌

纳米抗菌剂研究取得进展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研究室蒋兴宇研究组的赵玉云博士及其合作者,将本身无活性的嘧啶类药物前体小分子修饰于金纳米颗粒,使其显示优良的抗菌活性。它们对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和实验室标准的敏感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即纳米颗粒可以绕过细菌的抗性系统而发挥作用。

进一步研究表明,纳米颗粒通过结合细菌细胞膜上的镁离子破坏细胞膜的结构,造成细胞容物泄露,细菌死亡。与现有抗生素相比,这种纳米颗粒很难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纳米颗粒对人原代细胞的生理活动无显著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化学会志》上。

生物医药实施方案范文4

1.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

(1)收集和整理相关材料,监督各项事宜进度,共9个工程中心申报。组织校外专家函评,确定4个工程中心进入答辩阶段。

(2)参与组织6月12日、10月10日2020年上海工程研究中心申报研讨会,负责会务情况、联系专家及参会人员、会场情况、会议纪要、会议通讯稿等。最终申报2个工程中心,提交相关申报材料。(3)对接科委网站,关注函评及答辩安全情况。

2.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启动暨揭牌仪式

(1)组织会议各项事宜进度,联系校外专家。(2)安排布置会议室,投影、席卡、会务、视频、证书、合影等(3)撰写会议纪要及新闻报道。

3.高峰高原学科

(1)收集和整理相关材料,监督各项事宜进度。(2)组织4月16日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总结及下一级段布置会议,负责会务情况、联系专家及参会人员、会场情况、会议纪要、会议通讯稿等。(3)根据教委意见,负责监督高峰高原学科材料及结题事宜。(4)负责监督经费使用情况

4.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方案

(1)整理学科办2020年度高水平预算及项目申报情况,报送相关材料。(2)监督经费使用情况。

5.博士点建设

(1)撰写学科发展规划、学科评估方案及简况表内容。(2)收集、整理、报送材料;整理学科评议组专家信息。(3)撰写并修改柯校长汇报答辩PPT。(4)统计各省博士点公示情况,包括新增博士单位,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点、材料与化工博士点申报情况。

6.学科评估工作

(1)收集整理教育部通知文件,报送学科评估联系人情况。(2)组织召开学科评估工作部署会议,向相关学院及部门下发需撰写材料文件。(3)跟进学科评估其他事宜

7.十四五规划

(1)填写十三五指标表格及十四五指标表格,并报送学校(2)撰写十四五总规划学科内容,撰写专项规划(3)跟进十四五规划其他事宜

8.三大学科群建设

(1)撰写学科建设推进情况表。(2)撰写关于报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建设情况。(3)撰写三大学科群建设实施方案。(4)撰写三大学科群涉及学科情况统计表。

9.学科办预算

(1)暑假期间整理学科办2020年度预算,包含协同创新平台、工程中心、2011、智库、文科工程、博士点建设、硕士点建设、部门业务费等,并将预算登入系统.(2)负责各个学科项目、学位点2020年预算入库工作。

10.其他重要工作

(1)准备及提交市本级新购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论证材料,包含评议表、询价单、论证报告、排序表、现有仪器情况、行文等材料。

(2)负责整理研究生部高校分类评价指标,撰写任务分配表和自评报告。

(3)撰写及修改功能材料研究院建设方案。

生物医药实施方案范文5

王永表:近年来,上虞区积极落实浙江省政府建设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的决策部署,以省工业强区建设为总抓手,坚持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举措来推进,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两化融合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起到的是支撑力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这个引擎的支撑作用尤其明显。

从上虞区工业经济全局来看,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将带来以下四大利好:一是有利于解决用工问题。目前,全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用工难和用工贵的问题。需要通过“机器换人”,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替代工人重复、机械的密集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降低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二是有利于保障安全生产。医药、化工等行业生产环节危险性较高。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智能控制,对生产环节和生产环境的全过程监测预警,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大型关键设备的故障而导致的生产中断或重大安全事故。

三是有利于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制造。上虞区医药、化工企业一直面临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通过信息技术控制制造的各个环节,实现对进料、温度、时间等的精准自动控制,不但可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还能显著减少制造过程物耗、能耗和排放,为企业创造更高经济价值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不少企业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通过ERP、SCM等信息化系统,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控制库存,加强对资金流的全局管理和控制,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信息化建设》:请问上虞区两化深度融合的建设思路和实践路径是怎样的?

王永表:2014年,上虞区积极响应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建设工作,积极申报创建示范区域,编制了《上虞区创建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域实施方案(2014-2017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试点区域中的五个“浙江省绿色安全制造信息化示范区”之一。上虞区以建设两化融合示范区域为契机,按照示范区实施方案为导向,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建设思路,以龙盛等龙头企业为主体,推广跨区域、跨境信息化总部型管控体系建设;以上市公司为主体,推广两化融合贯标体系建设;以装备制造业企业为主体,推广机器联网项目建设;以医化行业企业为主体,推广应用机器联网手段,实现绿色安全制造;以通信运营商为主体,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以建设成为全省领先的“智能型绿色生态工业基地”为目标,安排了55项示范项目作为实施路径,并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全方位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

《信息化建设》:医药化工是上虞区主导产业之一,上虞区将如何通过两化深度融合来实现该行业绿色安全制造的目标?

王永表:根据行业发展特点以及上虞区的实际,我们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一是要着力提高生产装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推动企业积极引进自动智能清洁化的新型设备和装备,强化存量高能耗生产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改造升级,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实时监测和调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精确度、工作效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

二是要全面深化生产过程控制和生产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应用集散控制系统(DCS)和紧急停车系统(ESD),并在集散控制系统应用基础上,推广使用先进控制系统(APC)。通过引入价值工程理念,建立精细化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成本、质量与节能减排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选择能源节约、排放较少的工艺和相应生产原料,通过个性化生产,实现节能减排。在大中型企业推广制造执行系统(MES),及时分析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精细化生产管理能力,为敏捷制造打下基础。

三是要大力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监控系统应用。引导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加强对能源资源的监控和管理,加快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节能新机制的推广应用。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联网监测,提升信息化技术在节能环保行业的准入、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应用水平。

四是要全力推进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优化提升现有化工产业,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绿色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构建以工业共生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为特征的生态工业经济体系;完善现有的产品代谢链和废物代谢链,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全面提升园区产业竞争力;实现园区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废物产生、排放最小化,将园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产业高效、生态和谐、宜业宜居的综合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信息化建设》:据了解,目前上虞全区拥有境内上市企业10家,上市企业数量之多,在全省县级城市中实属罕见。请问上虞将如何利用好这些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作用,促进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提升?

王永表:目前上虞的上市企业较多,发挥了很好的龙头带动作用。而且,这些企业往往是行业内的骨干,信息化水平都比较高,又各具特色,在促进上虞区不同行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上,辐射作用明显。一方面,龙头骨干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完善,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促使上下游企业与龙头企业供应链和仓储系统对接;另一方面,其信息化方面的先行实践经验,能给同行业以示范。例如,我们以龙盛为模板编制了化工类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以卧龙为模板编制了总部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这些方案都列入了绍兴市两化融合示范试点行动,在绍兴市内推广。我们还编制了《上虞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南》,收集行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案例并下发。同时,我们成立了上虞区企业信息化促进会,定期进行CIO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了两化融合由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推进格局,有力地推动了产业整体能级的提升。

《信息化建设》: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区政府有怎样的针对性政策与服务,以引导其进行两化深度融合?

王永表:按照国家工信部关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目前,上虞区99.89%是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更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服务。尤其是在两化融合方面,突出存在着缺资金、缺人才的问题。为解决和改变这一局面,一方面,我们制定了信息化财政专项政策,每年安排500万从信息化应用、软件自主研发、电子商务、示范试点创建、信息化标准创建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每年选取20个左右的区级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给予扶持,降低政策扶持投资要求门槛,注重项目质量;另一方面,搭建一些公共服务的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信息等服务,比如中小企业窗口、“政企通”信息服务系统、融资担保、电子商务园区等。另外,我们还积极组织两化融合工作培训,近两年来,每年培训人数逾千人次,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生物医药实施方案范文6

云南滇中新区是国务院于2015年9月批复设立的第十五个国家级新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西两侧,初期规划范围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面积约482平方公里。2016年一季度,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3亿元、同比增长52.8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亿元、增长2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亿元、增长13.2%。截止目前,新区已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宝洁公司、中国中信集团、中国华信能源公司、北控水务集团、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苏宁控股集团、中国东方航空集团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入驻。

二、云南滇中新区管理体制创新主要措施

半年多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新区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级新区成功经验,着力构建完善适应国家级滇中新区建设发展需要的体制机制。

(一)聚焦经济发展职能,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

在职能权责方面,推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从原聚集区“16+1”州市一级全职能管理模式,转变为重点聚焦新区范围内的经济管理服务职责,908项社会管理职责已于5月底全部移交昆明市,为新区突出主业、聚焦重点,集中精力抓开发、搞建设、促发展提供了保障。在机构设置方面,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推行大部制改革、扁平化管理,工作机构从原来的21个精简为“三部两局”5个,减少了管理层级,提高了运行效率。在分工运行方面,根据新区开发建设实际需要,以部为单位运转,以处为单位进行专业化分工,更加突出经济发展职能,聚焦开发建设主业,有效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二)聚焦市区一体发展,着力构建融合发展新体制

在共谋发展方面,昆明市与新区成立了市区融合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经济工作、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社会维稳、党的建设5个专项小组,建立了工作例会机制,研究明确新区财政体制、工作移交、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实行昆明市和新区领导交叉任职;在市国土、环保、林业、水务、工商、质监、统计7家单位加挂新区相应机构牌子,履行相关职能,合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促进了昆明市与新区优势互补、要素联动,体现了市区融合“1+1>2”的作用。在规划编制方面,主动加强与昆明市和滇中城市经济圈规划的衔接融合,建立完善职责明晰、运转顺畅、与新区发展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昆明统筹、滇中协同、新区管理、高效有序的规划管理体系,推动多规同向、多规同步、无缝对接。目前,已编制完成新区总体规划,正在加快推进重点片区、重点园区、重要专项等40余项规划编制。在基础建设方面,强化与昆明市在综合交通规划、融资支持、项目用地等方面的融合,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目前,由滇中发展集团和昆明市交投合作成立项目公司,共同投资41.48亿元,合作共建机场北高速,该项目将于6月底前开工建设。长水机场―小哨―杨林―嵩明、西山车家壁―太平―安宁城市轨道试验段将于年底前开工建设。

(三)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财政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机制

在财政管理体制方面,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市区间、市县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新区财政由新区本级和三县市区财政构成,各自拥有独立的财政收支,履行独立的财政职责职能,承担独立的管理责任。新区本级预算、决算报省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后并入昆明市,由昆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后实施。在投融资体制方面,紧紧围绕“钱从哪里来”这一核心问题,探索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健全完善借、用、还一体化运行机制,制定了投融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今年计划融资1000亿元。大力推广PPP建设模式,成立了新区PPP工作推进领导小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运营,嵩昆路、哨关路、安宁青龙街道新型城镇化等项目已获批纳入省PPP项目库。同时,在新区目前财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市区融合发展的互补作用,通过昆明市的增信支持,有效破解了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融资瓶颈。嵩昆路、哨关路等因融资困难而一度停工的项目已复工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已获各类金融机构融资授信近700亿元;北京国际信托金融战略合作、省农信社500亿元授信协议已在南博会上签订。

(四)聚焦产业体系构建,大力创新招商工作机制

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按照围绕产业抓招商、抓好招商促产业的思路,在二产方面,重点聚焦汽车及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炼化、通用航空、新材料等产业,突出汽车、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在三产方面,大力发展航空枢纽服务、商贸会展、综合保税、旅游健康等服务业。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新区独有的财税政策优势,以产业为导向,借鉴周边国家级新区招商引资政策,分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大类,近期将出台符合新区实际、优于西部其他新区、具有滇色的普惠性招商引资政策,着力打造投资洼地。进一步创新招商机构设置,改变过去以地域划分设置招商机构的做法,依据新区招商产业和招商重点,在经济发展部内部划分为5个专业招商机构,分别对应汽车与机电装备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产业、科技创新产业、生物医药与电子信息产业,一支队伍负责一至两个专业领域的产业招商和全程跟踪服务。同时,领导力量向招商倾斜,明确3位管委会领导专司招商,分别负责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方向的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截止5月底,已达成意向内资1285.3亿元,协议内资777.5亿元,实际到位内资12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84.1万美元。

(五)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在审批体制上,贯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以行政审批局为载体,以“相对集中审批权”为核心,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将行政审批部门和事项统一集中到政务服务大厅,严格规范使用“2号章”,有效承接行使省、市两级审批权,做到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审批流程繁琐、部门互为前置等问题,有效提高了审批服务效率,基本实现了新区事新区办。在审批服务上,以服务新区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为主线,以流程最优、环节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佳为目标,精简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总协调人、一个审批服务小组、一个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机制,实现“一门受理、同步审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在平台建设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提升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启动电子政务、行政审批信息系统和政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电子化、信息化。截止目前,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共计完成审批1800件次,其中投资项目审批299件次,项目总投资654.6亿元,审批时限提速50%以上。

(六)聚焦干事业抓落实,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